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名词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释义
【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释义【分类】行政法类 - 城乡建设 - 城乡规划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本法立法目的的规定。
一、城乡规划是政府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村庄的建设布局、土地利用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事项的总体安排和实施措施,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
城乡规划不是指一部规划,而是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有关城镇和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体系。
在城乡规划法出台以前,我国有关城市和乡村规划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90年4月1日起施行)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5月7日国务院令第116号公布、1993年11月1日起实施),简称“一法一条例”。
“一法一条例”实施十多年来,对于加强城市、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遏制城市和乡村的无序建设、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原有的以“一法一条例”为基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1.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其周边乡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乡村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日益交融。
但“一法一条例”所确定的规划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的,城市规划法不涉及乡村规划和管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不涉及建制镇以上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这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制度与实施模式使得城市和乡村规划之间缺乏统筹考虑和协调,影响城乡协调发展,已经不适应城乡统筹的需要。
2.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条件,擅自变更规划,批准开发建设,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贪大求洋,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剧了用地矛盾,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核心知识点归纳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核心知识点归纳1.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核心知识点归纳篇一行政机构的基本概念:组织、行政组织,是社会行政系统的结构形态。
是行政行为赖以表现的组织基础。
行政组织的含义包括4个方面:(1)组织结构主要是从职能目标的分工、权责大小的分配、层次等级的划分、管理幅度的确立、制度纪律的规范等方面来确定组织的表现形式。
(2)组织行为组织中的人员为管理目的而活动,在人员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交往、沟通、协作、默契等行为。
(3)组织环境组织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4)组织意识组织中人员对目标、行为、环境的认识和心态意识极大地也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
2.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核心知识点归纳篇二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围绕执行公共权威而展开的活动,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它有三层基本含义;(1)行政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行政管理是一种动态功能。
它通过自己的各种形态的活动,通过完成自己的各种功能来执行社会公共权威,达到既定目标。
行政管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它的活动涉及整个社会。
行政管理活动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系统。
(2)行政管理具有一定的形式,通过行政体制与组织形式,来执行自己的动态功能。
(3)行政管理体现一种关系。
行政关系有多种形式,如权威关系、组织关系、人际关系、行政体系与社会的关系、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等。
各类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有不同的格式和性质,会对行政管理活动和形式产生一定的作用,影响行政管理活动和形式。
从实践的意义上说,一是行政管理活动是政府管理外部各种公共事务的活动。
又是政府为管理外部社会各项事务而展开的内部管理活动。
3.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核心知识点归纳篇三行政的概念:行政是一种社会组织有序进行活动的形态、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通过一定的形式、活动和关系表现出来狭义行政概念:是一定社会政治意愿的积极推行、执行政治决策和实现政治目标,从属于一定社会的政治。
中国城乡规划法相关术语标准释义
(4) 高层建筑主体部分退让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为: 建筑高度小于60米的,不得小于8米; 建筑高度大于或等于60米、小于100米的,不得小于10米; 建筑高度大于或等于100米的,应加大后退距离,并根据城市研 究成果提出建筑退让距离。 (5) 公路两侧建筑物应退让公路规划红线,并作为公路隔离带, 其宽度具体为: 国道、快速公路,两侧各50米; 主要公路,两侧各20米; 次要公路,两侧各10米。
技术文件 :
是管理文件的技术说明和技术基础,是规划主管部 门执行管理文件的内部操作性文件,包括规划说明 书、专题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文本 : 规划图纸 : 规划图则 :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图表 : 用地细分类 ;
建筑退让
建筑物、构筑物自道路红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 建筑红线和用地界线的后退。 (1) 地下建筑物退让规划边界不小于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 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底部的距离)的0.7倍,且最小值为3米。 (2) 沿城市道路建设无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 (含高层建筑裙房),其退让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3米。 (3)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 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不少于8米,并应留出 临时停车场、回车场地或适量绿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前苏联的经验,颁布《城市规划编制 办法》; ——1978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中央发《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 作的意见》。 ——1984年国务院颁布《城市规划条例》; ——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城市规划 法》并正式颁发;1990年4月1日《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 ——1993年6月29日国务院颁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 例》;1993年11月1日正式施行。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城乡规划 法》并正式颁发;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名词解释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 多层次、全方位的监 督体系,包括政府监 督、社会监督和自我 监督等。
强化评估体系:制定 科学、合理的评估指 标和评估方法,定期 对城乡规划管理的实 施情况进行评估。
提升监督与评估的透 明度和参与度:加强 信息公开和公示,鼓 励公众参与监督和评 估过程。
及时反馈和调整:根 据监督与评估结果, 及时调整城乡规划管 理的策略和措施,不 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效 果。
汇报人:XX
制定规划:根据城 市或乡村的发展需 求和资源条件,制 定规划方案
审批规划:将规划 方案提交给相关部 门进行审批,确保 符合法规和政策要 求
实施规划:按照规 划方案进行建设和 管理,确保各项设 施和项目的顺利实 施
监督检查:对规划 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及时发现和 解决问题,确保规 划的有效实施
城乡规划法规: 指国家制定和 实施的,用于 规范城乡规划 制定、实施、 监督等行为的
目标:建设宜居、可持续发展 的城乡环境
依法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 行规划和管理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科学合理:遵循科学规律,合理 布局和配置资源
公众参与: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 参与规划和管理过程,提高规划 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乡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城市规划监察机构 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城乡规划区范围内的用地 城乡规划区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城乡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活动 城乡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资源
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 等
客体:城乡规划区内的土地、 资源、设施等
关系:主体对客体进行规划和 管理,客体是主体管理和服务 的对象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期末复习总结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期末复习总结填空1.1、城乡规划管理的系统构成: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保障系统1.2、城乡规划管理的对象是市城乡规划区内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1.3、.规划管理相对人是规划管理系统中受着某种控制的管理相对方,又是其所在单位的代表,同样具有积极主动性,能够反作用于规划管理人员1.4、.规划管理中介由三方面构成:权利、规则、组织1.5、.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的构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1.6、城乡规划管理严格执行,要贯彻执行法无授权不得行,法有授权必须行,行政行为程序化,违法行政必追究的原则.2.1、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种职能,即国家运用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2.2、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进行的综合管理。
2.3、行政机构也称行政组织,行政机构是社会机构的一个子系统,它不是行政人员数字相加的总和,也不是行政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联合,而是所有行政人员和各个组成部分按照法律规定组织起来的统一的有机体。
2.4、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是行政组织系统内国家行政机关的组合方式,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2.5、国家行政机关的纵向结构,又称层级制结构。
2.6、国家行政机关的横向结构,又称职能结构。
2.7、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行政组织,往往是层级制和职能制的有机结合。
2.8、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公正,合乎理性。
2.9、抽象行政行为是指以不确定的人或事为管理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2.10、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他是行政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
3.1、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2、《城乡规划法》“一书三证”:即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为法律凭证来实施城乡规划,建立规划管理制度的明确规定。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1
一、城乡规划管理的含义及性质城乡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是国家政府机关为实现一定时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目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制定城乡规划并对城乡规划区、乡村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进行组织、控制、协调、引导、决策和监督等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城乡规划管理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
基本概念就是规划管理人员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活动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及其法律规范进行制约、引导,并促使其达到管理目标,实现管理任务的过程。
1.内部系统内部的控制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3.外部系统对管理系统的控制•行政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4.管理系统对管理对象的控制、一系列的规划管理活动等微观控制是对某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调控,是对建筑性质、空间尺寸、空间关系、有关规划指标、建筑色彩、造型的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控制。
中观控制是对地区详细规划的审批和地区开发建设规划管理的调控,一般涉及用地性质、空间布局结构、规划技术指标、环境设计、街道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宏观控制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在比较大的地域范围,跟踪监控,并予以评价,提出意见或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供城市政府决策,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城乡规划管理的控制过程:事前控制即是对城乡规划项目或是建设用地、建设工程项目的批前控制.如规划咨询、专题研究和论证等是事前控制的有效方法事中控制是指对城乡规划管理审批的过程控制。
如对地区详细规划编制项目的中间成果进行预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等。
事后控制一般特指对城乡规划实施后的监督检查。
如规划验收时发现违法建设,按规定及时处理等。
二、城乡规划管理的内容及特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城乡规划组织编制1)城乡规划组织编制应体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要求2)城乡规划的编制是一个有机的组织过程3)城乡规划编制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2.依法审批城乡规划1)推进城乡规划审批的法制化2)推进城乡规划审批的民主化3)推进城乡规划审批的科学化3.城乡规划实施:目的是实施城乡规划,实施城乡规划就是为了实现城乡规划制定的未来发展目标,诸如把城乡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布局结构、景观环境、道路系统、市政设施等一系列目标变为现实。
城乡规划名词解释
城乡规划名词解释城乡规划名词解释1、城市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2、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3、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4、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5、容积率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6、绿地率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reening rate)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7、县域城镇体系8、镇域村镇体系9、中心镇具有较好区位优势、较强经济实力、较好基础设施、较大发展潜力、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区域重点镇称为中心镇。
10、一般镇在历史中有不同的含义。
后来主要指较小的城市聚落。
中心村的概念,被认为是由若干行政村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它介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是城乡居民点最基层的完整的规划单元。
可见,中心村是一个规划概念,是指在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时,能达到支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所要求的最小规模的点。
从规划角度看,中心村是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的一种称呼,也是我们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选择和建设对象。
11、基层村12、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模板范本】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一、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乡镇、农村等地区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建筑设计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是国家对城乡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的重要法规文件,本将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介绍。
二、国家城乡规划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城乡规划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编制- 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城乡规划的责任追究- 第六章:附则三、城市规划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城市规划的责任追究- 第六章:附则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该法规定了城市房地产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方式和监督机制,保障了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乡村规划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规划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乡村规划的编制- 第三章:乡村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乡村规划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乡村规划的责任追究- 第六章:附则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该法规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和权益保护等内容,为乡村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五、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 附件1:城乡规划编制指南- 附件2:城市规划实施方案模板- 附件3:乡村规划实施方案模板- 附件4:城市规划专家名录- 附件5: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宣传册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城乡规划:指对城市、乡镇、农村等地区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建筑设计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的工作。
2. 城市规划:指对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布局、用地分区、建筑设计等进行规划和管理的工作。
3. 乡村规划:指对乡村地区的空间布局、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等进行规划和管理的工作。
4. 城乡规划法:是对城乡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的法律法规文件。
2019年城乡规划师《管理与法规》知识点: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2019年城乡规划师《管理与法规》知识点: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是指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根据城乡规划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对于在城市、镇规划区内各项建设工程实行组织、控制、引导和协调,审查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使其符合城乡规划,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实行各项行政管理并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工作的统称。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主要划分为建筑工程(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等三大类型。
不论哪种类型,凡实行当前建设活动,都理应提交使用土地的相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筑工程,系指以新建、扩建、改建的方式所实行的各类房屋建设工程,以及房屋建筑附属或单独使用的各类构筑物。
道路交通工程,系指以新建、扩建、改建的方式所实行的城镇道路、桥梁、地铁、广场、停车场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对外公路交通、铁路、港口、机场及其附属设施。
市政管线工程,系指以新建、扩建、改建的方式所实行的给水排水(雨水、污水)、电力通讯、燃气热力、专用管线等建设工程及其附属设施。
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任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主要任务是:1.有效指导、调整并保证各类建设工程依照规划要求有序地实行建设2.维护城镇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建设单位与个人的合法权益3.改善城镇景观面貌,提升环境质量水平4.综合协调各相关部门对建设工程的管理要求,促动建设工程顺利建设。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基本知识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基本知识1. 城乡规划概述城乡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发展需求,在城市和乡村区域内进行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的一项管理活动。
城乡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城乡规划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城乡规划可以促进资源利用的均衡,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提供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幸福感。
3. 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城乡规划管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负责。
中央政府通过制定国家城乡规划政策和法规来指导地方政府的城乡规划工作。
地方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城乡规划方案,并负责规划实施和管理。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督城乡规划的执行。
4. 城乡规划法规的层级城乡规划法规按照层级可以分为宪法、法律、法规和规划。
宪法是最高级别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
城乡规划工作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
法规是由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用于具体规定城乡规划的各项管理措施。
规划是根据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规划方案,包括国家、省级、市级和区级规划。
5. 城乡规划法规的内容城乡规划法规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建设项目审批和环境评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规划的基础,对城市和乡村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进行规划。
详细规划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细化,对各个区域、街道、小区等具体要素进行规划。
建设项目审批是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进行审批,确保项目符合相关规划标准和要求。
环境评价是对规划和项目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估,以保护环境和居民利益。
6. 城乡规划管理的原则城乡规划管理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公正性、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性是指城乡规划应基于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名词解释
1.都市规划法规:按照国家立法程序所制定旳有关都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行管理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措施规和地方规章旳总称。
2.规划审批程序:对已编制完毕旳都市规划,根据都市规划法规所实行旳分级审批过程和规定。
3.都市规划用地管理:根据都市规划法规和同意旳都市规划,对都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用地旳选址、定点和范围旳划定,总平面审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各项管理工作旳总称。
4.选址意见书:是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旳有关建设项目旳选址和布局旳法律凭证。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都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旳法律凭证。
6.都市规划建设管理:根据都市规划法规和同意旳都市规划,对都市规划区旳各项建设活动所实行旳审查监督以及违法建设行为旳查处等各项管理工作旳统称。
7.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都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旳有关建设工程旳法律凭证。
8.建筑面积密度:每公顷建筑用地上容纳旳建筑物旳总建筑面积。
9.人口毛密度:人口毛密度=规划总人口/居住用地面积(其中居住用地面积为建设项目旳总占地面积)10.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规划总人口/住宅用地面积(其中住宅用地面积为建设项目住宅楼实际占地面积)11.日照原则:根据各地区旳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规定确定旳,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旳日照原则日获得旳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旳重要根据。
12.都市道路面积率:都市一定地区内,都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旳比例。
AAAAA1.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旳职能,任务和维护公共利益,而行使旳执行、指挥、组织、监督等权力活动旳过程。
2.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制定普遍性行为规则旳行为。
3.羁束行政行为——指行为旳范围、方式、程序、手段等均由法律详细明确、详细地规定,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实行旳行政行为。
4.都市规划管理——是都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行等管理工作旳统称。
5.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旳覆盖率,详细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旳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应出一定用地范围内旳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2021年城规名词解释
The world is always unpredictable, and a person's fate often changes in an instan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城规名词解释创新经济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下催生的一种以大众化、网络型创新为基础,以泛在连接、平台共享、跨界融合、用户牵引为主要特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层出不穷的新经济形态。
家庭农场是指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________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指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建立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并可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使建筑工程在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减少风险。
精明增长是指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用地功能混合,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指通过健全土地的用途管制、功能设置、业态布局、土地使用权退出等机制,将项目建设、功能实现、运营管理、节能环保等经济、社会、环境各要素纳入合同管理,实现土地利用管理系统化、精细化、动态化,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
城市更新指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公共设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等而进行的各类建设活动。
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是“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应用和拓展,是管理引领建设的重要体现。
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强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的有机统一,体现全生命周期理念,确保城市建设对城市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为城市管理和运行维护创造便利条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法规
乡、村庄规划旳编制内容
• 乡规划、村庄规划是乡、村庄在一定时期内
旳发展计划,是政府为实现乡、村庄旳经济 和社会发展目旳,拟定乡、村庄旳性质、规 模和发展方向,协调乡、村庄旳布局和各项 建设而制定旳综合布署和详细安排,是乡村 建设与管理旳根据。
2024/10/1
21
• 乡、村庄规划旳内容涉及:
2024/10/1
6
• 城乡规划旳概念:
城乡规划是指为了增进城乡经济社会全方面协调 可连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拟定城市、镇、村 庄旳发展规模、发展方向、环节和建设原则,合 理利用城乡土地,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 旳综合布署和详细安排。 涉及:城乡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 和村庄规划。
城乡规划法规
2024/10/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城乡规划旳制定 • 第三章 城乡规划旳实施 • 第四章 城乡规划旳修改 • 第五章 监督检验 • 第六章 法律责任 • 第七章 附则
2024/10/1
2
本章提要:
• 城乡规划法概述 • 城乡规划旳制定 • 城乡规划旳实施 • 城乡规划旳监督管理
2024/10/1
23
• 城市、镇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旳编制
权限
要求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 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旳总体规划由县人 民政府组织编制,其他镇旳总体规划由镇人 民政府组织编制。
2024/10/1
24
• 乡、村庄规划旳编制权限
要求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 规划、村庄规划。
2024/10/1
2024/10/1
7
• 城乡规划法旳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规划法规:按照国家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的总称。
2.规划审批程序:对已编制完成的城市规划,依据城市规划法规所实行的分级审批过程和要求。
3.城市规划用地管理: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用地的选址、定点和范围的划定,总平面审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4.选址意见书: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法律凭证。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
6.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区的各项建设活动所实行的审查监督以及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统称。
7.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凭证。
8.建筑面积密度:每公顷建筑用地上容纳的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9.人口毛密度:人口毛密度=规划总人口/居住用地面积(其中居住用地面积为建设项目的总占地面积)
10.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规划总人口/住宅用地面积(其中住宅用地面积为建设项目住宅楼实际占地面积)
11.日照标准: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2.城市道路面积率:城市一定地区内,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AAAAA1.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的职能,任务和维护公共利益,而行使的执行、指挥、组织、监督等权力活动的过程。
2.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制定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
3.羁束行政行为——指行为的范围、方式、程序、手段等均由法律详细明确、具体地规定,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实施的行政行为。
4.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5.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6.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9.建筑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10.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的总面积与占用地面积的比值
1、行政管理——指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
2、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依法对具体事项或特定个人采取措施的行为。
3、自由裁量行为——指行为的范围、方式等法律规定留有一定余地或幅度,行政机关斟酌、选择、掺杂自己的意志于其间的行为。
4、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
1.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2.法律 ---泛指国家机关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狭义上: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7.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边界线
8.城市蓝线——是指河道规划控制线,蓝线控制范围应当考虑堤防、防洪、环保、景观、排灌等需求,包括为保护城市水体而必须进行控制的区域。
7、建筑红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8、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7.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凡是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园林、道路绿地、湿地,以及古树名木等都应划定城市绿地界线。
8.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