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气管插管流程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气囊的管理
1、气囊的作用
使气管插管固定在相应部位,使导管 与气管壁之间严密无隙,既防止呕吐物、 分泌物流入肺内,又避免机械通气漏气。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气囊的充盈度 气管毛细血管灌注压约25cmH2O,若
口咽通气管放置
A:选择相当患者门齿到下颌角距离的大小口咽通气管,左手 固定患者,右手持口咽管,凹面向上腭。B:沿舌面向下 插入,当插入约1/2时,C:旋转口咽管180°,然后顺舌 面向继续插入。正确位置为口咽管前端在会厌上舌根处。 为防止口咽管移位脱落,可用胶布适当固定。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适应气管插管超过一周、上呼吸 道梗阻创伤、畸形。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困难 插管、神经肌肉病变等。对头颈、颌面、囗腔等 手术前可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护理要点: ①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意外拔管。
②适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③每天进行切口换药,观察造口有无分泌物、分红、 皮肤刺激,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ICU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口腔护理
人工气道的患者每日三次的口腔护理也 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谢 谢!
物品准备
用物及插管前的准备
四、人工气道建立后的管理 1、确定导管位置不移位
▲ 成人一般为22±2㎝(左右支气管分叉即 隆突上1-2㎝)。
▲ 固定并记录好插管的长度。 ▲ 气管切开时,系带松紧度为一个小手指的尺度。 ▲ 注意体位变,头部、四肢的活动度,防止意外
拔管。 ▲ 在麻醉清醒后需要注意沟通。 ▲ 凡插管后的病人要适当的进行约束、镇静,防止
气管壁内的动脉压为30—35cmH2O 静脉压为18—20cmH2O 淋巴管压为5—8cmH2O
当气囊压 超过淋巴管压时,可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局
部粘膜水肿。
超过静脉压,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淤血。
超过动脉压并持续一段时间,局部缺血性
坏死而出现气道并发症。
充气量
经验判断:7-10ml(教科书3-5ml)。硬度如:口
湿化效果的评价
●满意 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或咳出,听诊气管内无 干鸣或大量痰鸣,呼吸通畅,病人安静。
●湿化过度 痰液过度希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痰 鸣多,病人频繁咳嗽,烦躁不安,人机对抗; 可出现缺氧性发绀 、SpO2下降,心率、血压的 改变。
●湿化不足 痰粘稠不易咳出或吸出,气管内有干鸣, 导管内可形成痰痂,病人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 难,烦躁、发绀、SpO2降。
病人不耐管而自行拔管。
意外拔管的原因
患者方面的原因有
谵妄: 意识障碍:患者因意识障碍、烦躁而自行拔管。 疼痛: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CO2潴留,而出现头痛、烦躁。 与患者相关的其他因素:环境陌生、限制探视。
医院方面的原因有
危险因素:ICU特殊的环境。 相关因素:工作忙、缺乏经验、未镇静处理等。 技术层面的因素:未充气时行通气、放气时吸痰 、
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人工气道并发症的预防 人工气道常规护理 人工气道交接班流程
人工气道管理的基本原则:
有效性
连续、密切的监测,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行
安全性
强调床旁护理 报警系统处于开启状态 床旁备有简易呼吸器、吸氧及吸痰装置
二、人工气道的管理
无创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 ①湿化 长期使用无创通气造成口咽部干燥不适,氧气应湿化加温。因呼衰患者多有 黏稠痰液,湿化器内如果水少,寒冷季节水温又低,氧气则湿化加温不够致使气 道干燥纤毛运动减弱,痰液排出不畅,痰稠结痂又阻于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 致使呼衰进一步恶化。所以对痰多、不易排出患者可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也可 调节湿化器,增加气体温度,可有效减轻患者咽部不适,同时稀释了呼吸道内分 泌物以利痰液排出,并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注意非常规加温湿化) ②吸痰 慢性呼衰患者由于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长期慢性缺氧、呼吸困难、体 质衰弱、进食差、意识障碍等原因致无力自行咳出痰液,痰液阻塞气道,严重影 响通气功能,应鼓励并指导协助患者排痰,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有效拍背,必要 时吸痰,但应注意将口鼻腔分开吸,以免造成菌群移位。 ③卧位 应给予患者适当的体位,可取半卧位、坐位等,要点在于使头、颈、肩在同 一水平,头稍向后仰,以有效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防止枕头过高, 影响气流通过而降低疗效。
气囊的管理--气囊充气量??
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常常称为“最小封 闭压力(MOP)”。正压通气时吸气末,即气道压力最高、气管内径最大时,能 够有效封闭气道的最小压力为MOP。 最小漏气技术:气囊充气后,吸气时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 方法:是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听其漏气声。向气囊内缓慢注气直到听不 到漏气声为止。然后从0.1ml开始抽出气体,直到听到漏气声为止。 优点:预防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缺点:易发生误吸,增加肺内感染几率。 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 0.5ml气体,可闻及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漏声为止。 优点:可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 一般充气不超过8~10ml 充气注意:放气囊前、后一定吸干净气道内及口鼻腔的分泌物,防止气囊以上 的分泌物进入气道。
人工气道的管理指南与最佳实践
人工气道的管理指南与最佳实践人工气道的管理是重症监护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人工气道是指通过口腔或鼻腔将管道插入气管,以维持呼吸功能。
这种管理涉及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经口气道。
管理人工气道的目标是保持气道畅通,确保氧气供应,维持适当的通气,并避免并发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下是人工气道管理的指南与最佳实践:1. 气道评估与准备在对气道进行管理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气道评估。
包括评估气道的通畅程度、有无异物、有无阻塞、有无分泌物等。
同时,进行评估病情的稳定性,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并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在准备气道管理之前,需要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检查气管插管或切开所需的器械是否齐全,并确保气管插管管道是否能够随时畅通。
2. 技术和操作对于气管插管,需要使用合适的技术和操作来确保正确插管。
这包括适当的位置和角度,以及适当大小的插管。
在插入气管插管之前,可以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气管切开手术需要进行更加复杂的技术操作。
在进行气管切开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麻醉和固定器械的获取。
3. 高质量护理一旦人工气道插入,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这包括监测气道压力和通气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定期检查气道通畅性,及时拔除分泌物,以避免阻塞。
同时,专注于预防气道相关并发症。
定期更换气管插管,以避免感染和梗阻。
通过床旁气管吸痰来清除分泌物,降低感染的风险。
确保插管处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
4. 安全措施管理人工气道时,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这包括正确固定气管插管或切开管道,以避免其脱落或移位。
确保导管标识明确,避免与其他管道混淆。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病人,需要定期检查呼吸机的设置和功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保持呼吸机和相关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5. 患者和家属教育对于使用人工气道的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是必要的。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人工气道设备,如何维持通气和氧气供应,如何清洁和护理气管插管或切开部位。
人工气道管理的关键指标及策略
人工气道管理的关键指标及策略人工气道是指通过插入气道器械来提供呼吸支持和气体交换的一种医疗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人工气道管理是重要的技术操作,涉及许多关键指标和策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的呼吸支持。
关键指标:1. 呼吸道通畅度(Clearance):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人工气道管理的首要目标。
关键指标是气道阻力和阻塞,可通过监测气道阻力和进行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的调整来评估和管理。
2. 气道压力(Airway Pressure):气道压力是评估和管理人工气道的重要指标。
过高或过低的气道压力可能导致气道压力伤害或不足,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3. 通气量(Ventilation):通气量是评估呼吸支持的关键指标。
过高或过低的通气量可能导致肺损伤或低氧血症,应根据患者的肺功能和代谢需求进行调整。
4. 气囊压力(Balloon Pressure):气囊压力是评估气管导管和气囊式面罩使用的关键指标。
过高的气囊压力可能导致黏膜损伤或灌注不足,应根据患者的特定需要调整。
策略:1. 个体化管理:每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应根据其病情和生理特点进行个体化的管理。
这包括气道器械的选择、插入和拔除的技术、通气参数的设定等。
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和监测结果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临床效果。
2. 定期评估和调整:人工气道管理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气道状况和呼吸支持效果。
通过监测关键指标,例如气道压力、通气量和呼气末正压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状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 交流与协作:人工气道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与沟通。
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应共同参与,讨论患者的治疗计划、评估结果和调整策略,以确保全方位、综合性的呼吸支持。
4. 患者教育与参与:对于患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非常重要。
他们应了解气道管理的目的、作用、常见并发症和日常护理技巧。
充分理解和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可以提高治疗的合作度和治疗效果。
人工气道管理的体会
人工气道管理的体会一、引言人工气道管理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将气道与呼吸机连接,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作为一名护士,我曾多次参与了人工气道管理的工作,深刻地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
二、人工气道管理的意义1. 维持呼吸功能:人工气道管理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保证其生命安全。
2. 提供支持:在某些疾病或手术后,患者需要额外的呼吸支持,人工气道管理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
3. 便于治疗:在进行某些治疗时,如吸痰、药物雾化等操作,需要通过人工气道来进行。
三、常见的人工气道1. 气管插管:将一根管子插入患者喉部直接进入气管内。
2. 气管切开术:在颈部开一个小口直接进入气管内。
3. 非侵入式通气:通过面罩或鼻塞等方式将空气送入肺部。
四、人工气道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选择合适的通路和设备。
2. 定期检查气道通畅度,避免堵塞。
3. 注意气压和流量的调节,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4. 防止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气道设备。
五、人工气道管理中的护理1. 定期检查气道通畅度和呼吸机设置情况。
2. 预防并发症:如口腔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3. 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和口腔护理。
4. 确保患者舒适度:如调整姿势、给予镇静剂等。
六、人工气道管理中的挑战1. 气管插管后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喉部疼痛等不适感。
2. 气管切开术后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恢复和康复过程。
3. 对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支持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护理和监测。
七、结语人工气道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注重细节、严格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管理目标
维持人工气道的功能 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 预防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人工气道对病人的不良影响
干扰正常抵抗力,破坏下呼吸道防御机制 抑制正常的咳嗽反射 影响病人的语言交流,导致沟通障碍 不适感增强,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的分类 人工气道的固定 VAP的预防 人工气道梗阻的预防 意外脱管的预防 交流沟通
简易呼吸器-基本人工气道
单手/双手
喉罩-高级人工气道
适用于麻醉、药物镇静 及需行紧急人工通气支 持的病人,以达到上呼 吸道通畅。
原理:气囊封闭食管和 咽喉腔,经过咽喉腔通 气
接合管(食道-气道联合导管)
特点:建立气道迅速,操作 简便。
一般保留1~2d,过长会造 成咽部、食道粘膜坏死。不 适用于气管内分泌物过多者, 如ETC插入食道无法进行气 道内吸引。
-充分讲解插管的意义以取得病人合作 -妥善固定,1-2指为宜 -班班交接并记录门齿刻度,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翻身及搬动病人时管路从架上取下,并预留长度
以防牵拉。最好专人负责 -病情允许暂脱开呼吸机 -病人躁动、谵妄、不合作时酌情使用约束带 -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的分类 人工气道的固定 VAP的预防 人工气道梗阻的预防 意外脱管的预防 交流沟通
VAP的预防
VAP 的预防可以分以下几方面 : a) 预防定植 b) 预防误吸 c) 预防医源性污染
预防定植
洗手 口腔护理 消化道溃疡预防 吸痰 每 2小时翻身扣背 不要太频繁更换呼吸机管道
预防误吸
抬高床头 30-45 度 每天试停镇静药及试行脱机 声门下吸引 监测胃部剩余容量 气囊压力管理
《人工气道管理》课件
呼吸道损伤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套管,避免 过度压迫和损伤呼吸道。
呼吸道堵塞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出血
及时处理并控制出血,寻找出 血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03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人工气道患者的病情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以及是否 接受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气道狭窄或阻塞,建 立人工气道可以改善通气 功能。
人工气道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人工气道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气 道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现代人工气道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材料和设计的改进使得人工气道更加舒适 、安全和可靠。同时,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部分人工气道技术也逐渐被 无创通气所替代。
《人工气道管理》 ppt课件
目 录
• 人工气道概述 •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 特殊情况下的人工气道管理 • 人工气道管理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人工气道概述
人工气道的定义
人工气道
是指通过鼻、口或直接在气管上 建立的气体通道,用于保持气道 通畅,便于进行机械通气和氧疗 。
02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
经口气管插管
通过口腔插入导管,通常 用于紧急情况,如呼吸衰 竭或呼吸骤停。
经鼻气管插管
通过鼻腔插入导管,适用 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患 者。
气管切开术
在气管壁上切开一个开口 ,并插入导管,通常用于 长期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
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人工气道管理是指通过安放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等方式,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医疗护理措施。
它被广泛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和手术时,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人工气道的正确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
2. 重要性(1)保障气道通畅:建立人工气道,能够有效保障病人的气道通畅,确保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降低误吸风险,维持呼吸功能。
(2)辅助机械通气: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人工气道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人工气道,可以将呼吸机连接到病人的气管,以协助和支持病人的呼吸。
(3)护理措施实施: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为其他护理措施提供操作通道,例如气道吸痰、氧疗、药物给予等,对病情监测和治疗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4)减少呼吸道感染:正确的人工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定期更换气管插管或切开管,保持通气道的清洁,有效预防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5)提高生存率:对于有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合理的气道管理可以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并提高生存率。
及时发现并处理插管脱落、气囊破裂等并发症,对于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3. 影响因素(1)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专业的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气道管理的各项操作规范,能够熟练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2)护理环境和设备:护理环境应保持清洁,设备完善并符合卫生要求。
合适的床位、支撑架、插管道具、气囊等设备能够提供安全稳妥的插管操作和后续护理。
(3)病人自身因素:患者的年龄、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会影响人工气道管理的难度和需求。
老年患者、意识障碍患者以及存在咽喉炎、声带损伤等问题的患者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地管理。
(4)护理措施的质量: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需要高质量的护理措施。
例如,正确的气囊充气、管路连接紧密、定期位置翻身等操作可以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5)团队合作:医护团队应高效协作,确保人工气道管理的安全性。
人工气道使用管理制度
人工气道使用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序言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使用人工气道来维持呼吸功能。
然而,人工气道的使用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严格的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为了规范人工气道的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以指导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进行人工气道的合理管理。
第二部分:管理范围和目的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人工气道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
其目的在于规范人工气道的使用,提高操作质量,减少操作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三部分:管理原则1.依法依规。
在使用人工气道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确保操作合规合法。
2.严格操作流程。
对于人工气道的使用,必须遵循专业的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严格培训要求。
医护人员在使用人工气道前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获得相关证书才能进行操作。
4.重视术前评估。
在进行人工气道操作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手术风险等。
第四部分:管理责任1.医疗机构负责人对人工气道使用管理负最终责任,并应当组织相关岗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
2.医师在人工气道的使用过程中负有最终责任,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对操作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3.护士在协助医师使用人工气道的过程中,负有全程监控和记录的责任,及时发现并报告操作中的异常情况。
第五部分:管理流程1.术前评估:医师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风险、人工气道的选择等因素,并制定操作方案。
2.手术准备:医疗机构应对使用人工气道的手术进行精心准备,包括准备所需的器械、药品等,并确保手术环境清洁、安全。
3.操作过程:医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手术,护士负责配合和监控手术过程,记录手术情况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4.术后管理: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观察和护理,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第六部分:管理措施1.定期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人工气道使用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管理
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管理人工气道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将导管置入气道以维持通气和气体交换功能。
它是应用于危重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管理方法。
一、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1. 定期清洁气道导管:人工气道导管上的黏液和分泌物会阻塞导管,影响通气。
定期清洁导管,可以采用吸痰、漱口、擦拭等方式,保持导管的通畅。
2. 气囊压力监测与调整:人工气道导管的气囊应定期监测并调整,以确保气囊的充气量符合标准。
过高或过低的气囊充气量都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3. 固定人工气道导管:使用适当的方法固定气道导管,以防止移位和拔管的风险。
常用的方法有束带固定、颈圈固定等。
4. 防止误吸:通过合理的护理手段,减少误吸的发生。
如引流吸痰、提醒患者做到嘴周清洁、避免误吸食物或液体等。
5. 定期更换导管:人工气道导管应定期更换,以减少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6. 预防感染:人工气道导管插入后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护理人员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保持洗手、佩戴洁净手套、消毒仪器等。
二、人工气道的并发症管理1. 气道导管堵塞:定期清洁导管、规范咽部护理,有效预防气道导管堵塞的发生。
如果导管堵塞,可轻轻抽吸或更换导管。
2. 肺感染: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定期吸痰、保持导管周围清洁、规范使用抗生素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肺感染。
3. 吸气困难:人工气道导管的存在可能导致机械性喉痉挛,呼气时间延长。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处理并及时给予辅助通气。
4. 声音嘶哑:避免误吸及机械性喉痉挛,定期清洁喉、漱口,及时处理导管位置不良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声音嘶哑。
5. 纵隔气肿:过度充气导管气囊、导管位置不良等原因可能导致纵隔气肿。
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必要时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和处理。
6. 导管移位或拔管:正确固定导管,及时发现拔管或移位,并紧急处理。
人工气道管理知识
人工气道管理知识人工气道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防止呼吸道梗阻,同时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常见的人工气道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是将导管通过口腔或鼻孔插入气管内,维持气道的通畅;气管切开是通过手术在气管前壁切开一个小孔,通过小孔插入导管来维持气道通畅。
在进行人工气道管理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和气道通畅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人工气道管理。
同时,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危险因素,比如颅脑损伤、颈椎损伤等,以及对人工气道管理的适应性和风险。
对于需要进行人工气道管理的患者,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咬合状态、口腔和咽喉的解剖结构等,以确定最适合的气道管理方法和器械。
在进行人工气道管理时,需要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和操作规范。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镇静和痛苦缓解,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抵抗反应。
然后需要正确选择气道管理方法和器械,比如选择合适的插管器械或切开导管。
在插入气管导管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插管技术和路径选择,以确保导管正确进入气管而不误入食管。
在插入导管后,需要对导管位置进行确认和固定,以防止导管脱出或误位。
在进行气管切开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手术,包括消毒、局部麻醉、切开等步骤。
术后需要对切口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固定,以防止感染和导管脱出。
人工气道管理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气道情况。
特别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氧合情况和通气参数,以及血压、心率和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
还需要定期检查气道导管的位置和通畅度,以及导管周围的情况,如有必要及时更换导管或进行气道护理。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和呼吸道护理,以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和防止呼吸道感染。
人工气道管理涉及到多种操作和技术,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医务人员来说,需要具备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呼吸生理学和呼吸机操作等专业知识。
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包括正确插管技术、肺部听诊技术、气囊充气和放气技术等。
人工气道护理管理方案
人工气道护理管理方案一、人工气道的固定。
1. 气管插管的固定。
就像给插管找个安稳的家一样,我们要用胶布或者专门的固定装置把气管插管固定好。
胶布得粘得牢牢的,但又不能太使劲儿,免得把病人的皮肤弄伤了。
一般来说,我们要把插管固定在病人的面部,就像给它搭个小架子似的,要保证插管不会随便乱动。
而且要经常检查这个固定情况,要是发现胶布松了或者固定装置有点歪了,就得赶紧重新固定。
就像检查房子的地基稳不稳一样,这可是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基础呢。
2. 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
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这个套管的固定也不能马虎。
我们可以用绳子或者特制的固定带把套管系在病人的脖子上。
这个绳子或者固定带的松紧度得刚刚好,能塞进一个小指头就差不多了。
太松了,套管可能会掉出来,那就麻烦大了;太紧了,病人会觉得不舒服,还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呢。
二、气道的湿化。
1. 湿化的重要性。
你想啊,正常呼吸的时候,我们的呼吸道有自身的湿化系统。
但是人工气道的病人就像断了这个天然的“加湿器”,所以我们得人工给他们的气道加湿。
要是气道太干了,就像沙漠里的路一样,痰液就会变得又稠又黏,根本走不动,就容易堵在气道里,那病人就会喘不上气来。
2. 湿化方法。
可以用湿化器持续地给气道送湿化的气体。
这个湿化器就像一个小小的喷雾器,不断地喷出湿润的空气,让病人的气道保持湿润。
还可以间断地往气道里滴注生理盐水。
就像给气道里的花草浇水一样,但是这个“浇水”的量得控制好,每次滴个几毫升就可以了,滴太多了也不行,会让病人呛着。
三、吸痰护理。
1. 吸痰时机。
不是想吸痰就吸痰的,得看准时机。
如果听到病人的气道里有呼噜呼噜的声音,就像有小火车在里面跑似的,或者看到病人呼吸有点费劲,氧饱和度下降了,那可能就是痰液在捣乱了,这个时候就该吸痰了。
2. 吸痰操作。
吸痰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得像抚摸小猫咪一样。
先把吸痰管轻轻地插入气道,可不能硬捅,不然会伤到气道的黏膜。
插入到合适的深度后,再慢慢地转动着把痰液吸出来。
人工气道管理
湿 化 过 度
湿 化 液 量
痰的量及粘滞度评估方法
• 痰的粘滞度: • I度 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管中 无痰液滞留; • II度 较稀痰黏稠,吸痰后玻璃接管内壁有少量滞 留,宜被水冲洗干净; • III度 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因吸力过大而 塌陷,玻璃接管内壁有大量痰液且不易冲洗。 • 量:I级无痰液吸出,吸痰管表面有少量痰液滞留。 II级 有痰液吸出,并一次能吸引干净。 III级 需要多次吸引才能吸干净痰液
气道分泌物的吸引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依重力作用促使各肺叶或肺段 气道分泌物的引流排出。其原则是将病变 部位放在高位,使引流支气管的开口方向 向下。
人工气道护理
固定——牢固
湿化——充分 吸痰——彻底
谢
谢
大
家
常规的定期气囊放气 -充气,往往使医护 人员忽视充气容积或 压力的调整,反而易 出现充气过多或压力 过高的情况。
鼻饲前一定要监测气囊压力,防止胃液反流误吸。 交接班时应监测气囊压力
放气囊指征
• • • • • 重新调整气囊压力 评价气囊的漏气情况 清除气囊上分泌物 特殊病人的气囊管理(抵抗力降低者) 允许病人发声(气管切开)
三、气道湿化
为何要气道湿化?
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温、加湿、滤过和清除呼吸道 内异物的功能。呼吸道只有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的适当 粘度,才能保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和 防御功能。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温、加湿丧失,纤 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除不畅。
三、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的前提: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分泌物粘稠(有痰痂或粘液块 咳出或吸出),吸引困难,可 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 湿化不足的患者,应加强湿化, 如适当增加湿化液的量或增加 滴入次数。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与指导原则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与指导原则人工气道是指通过气管插管或其他方式将气道通畅并维持通气的一种医疗措施。
它广泛应用于急救、重症监护和麻醉等临床领域,对于维持呼吸功能以及维护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在人工气道的应用过程中,正确的管理策略和指导原则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与指导原则,包括检测监测、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和撤管原则。
一、检测监测人工气道患者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气道通畅和适当的通气。
包括以下方面:1. 气道通气监测: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等参数。
ETCO2监测能够反映通气情况,SpO2监测能够评估氧合情况,呼吸频率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呼吸。
2. 气道压力监测:监测患者气道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气道压力对患者造成伤害。
定期检查气道压力监测设备的准确性。
3. 心电监测:监测患者心率和心律,及时发现心律异常和心电图变化。
在心律失常出现时应及时处理。
二、护理措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人工气道的风险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护理措施:1. 定期翻身:长时间平卧导致压疮和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需要定期翻身,保持皮肤的整洁和通气道的通畅。
2. 口腔护理:人工气道患者容易出现口腔干燥、溃疡和感染等问题。
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清洁口腔黏膜和保持口腔湿润。
3. 吸痰:定期吸痰可以清除气道分泌物,避免阻塞气道。
吸痰时需要注意护理手法,以减少受到刺激和感染风险。
4. 气囊压力监测:对于气囊充气的人工气道,需要监测气囊压力,避免气囊过度膨胀导致气道损伤。
三、并发症预防人工气道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肺炎、气道损伤、气胸等。
以下是一些预防并发症的指导原则:1. 患者体位:适当的体位有助于防止食物反流到气道中,减少误吸的风险。
合适的抬高床头、侧卧位等可以减少肺炎的发生。
2. 导管选择:选择适合患者情况的导管,减少气道损伤的风险。
人工气道的管理-
吸痰指征
患者咳痰无力 肺部听诊痰鸣音 血气变化,SPO2降低 人工气道有明显分泌物 呼吸功增大 胸片显示有分泌物潴留 怀疑有上呼吸道和胃内容物的误吸
吸痰2
吸痰管的选择
长度:比气管套管长4-5cm 粗细:略小于人工气道内径1/2
吸痰3
负压要求
不宜过大,一般为-80 ~ -120mmHg
人工气道的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SICU 唐静
人工气道(artifical airway)
也叫人工呼吸 道 是指将一 导管经口(鼻) 或气管切开插 入气管内建立 的气体通道
什么是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的种类
人工气道的种类
口鼻咽通气道、 喉罩通气管
经口(鼻)气管内 插管
气管切开置管
人工气道的作用
气囊的管理9
气囊漏气的判断 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道压力过低 低通气报警 患者有明显喉鸣
气囊的管理11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 持续声门下滞留物吸引 冲洗气囊导管 气流冲击法
人工气道的湿化1
上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气体加温、 湿化、过滤 清洁和保湿
人工气道的湿化2
人工呼吸道的建立对呼吸道生理功能的影响 气管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 甚至消失 使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 失
气囊的管理1
气囊的作用 是什么呢?
呃~固定插管,使导管与气 管壁之间严密无隙,既防止 呕吐分泌物流入肺内,又避 免机械通气时漏气
气囊的管理2
——气囊的种类 低容量高压力气囊 高容量低压力气囊
气囊的管理3
气囊的压力(Cushion Pressure,CP)
研究表明: 气管毛细血管 渗透压18.4 mmHg CP>21.8mmHg 气管粘膜血流开 始下降
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管理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分为上人工气道和下人工气道,是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抢救措施之一。
上人工气道包括口咽气道和鼻咽气道,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是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及进行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的应用指征取决于患者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况.结合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是保障危重患者呼吸道畅通,机体供氧需求二氧化碳排出的重要措施,是连接呼吸机实行正压通气的主要方式。
[吸痰]对机械通气的病人应通过各种指标(包括听诊呼吸音粗糙,在容量控制机械通气时吸气峰压增加或在压力控制机械通气时潮气量减少,病人不能进行有效咳嗽,气道内可见到分泌物,监测到的流速压力波形变化,可疑胃内容物或上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入,临床可见明显呼吸做功增加,动脉血气指标降低,影像学改变提示与肺内分泌物潴留相关)来及时评估气道内是否有分泌物集聚,并通过正确方式的气道吸引确保分泌物的充分引流(2)。
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会厌失去作用,咳嗽反射减弱或因肺功能严重减退,呼吸肌无力等,大多不能自行排痰,极易造成分泌物潴留而堵塞呼吸道,使肺部感染加重.用物准备:吸引器、简易呼吸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吸痰管(根据气管插管导管口径不同,选择不同型号的吸痰管,吸痰管最大外径应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1/2)、一、吸痰前评估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有痰潴留,根据胸片听诊、触诊判断痰的潴留位置1)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雾化加湿并加大吸氧浓度2) 根据痰液的潴留部位调整患者体位,使痰液潴留的肺区域上3)挤压振颤胸廓使痰液向中枢气道移动4)吸痰后评估: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胸片、肺部听诊判断吸痰效果二、吸痰方式开放式、密闭式三、吸痰注意事项1) 提倡适时吸痰:即在听到或观察到患者有痰时及时吸痰,不主张定时吸痰,以减少吸痰带来的并发症及减轻患者的痛苦2) 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SPO2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3)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的生后及时弃去,吸引气管插管和口鼻腔需分别使用吸痰管,不得混用.4) 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道湿化效果判断
湿化满意:分泌物薄稀,能顺利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 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
湿化不足:分泌物黏稠(有结痂或黏液块咳出),吸引困难,可 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
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 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发绀加重。
正压通气时吸气末,即气道压力最高、气管内径最大 时,此时能够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常常 称为“最小封闭压力(MOP)”。
相应的容积为“最小封闭容积(MOV)”。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经常采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inimal occluding volume technique,MOV)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 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及少量漏气声,再注 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漏声为止 优点:可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误吸,不影 响潮气量。
床保持固定常态,呼吸机管路勿固定在床护栏上 口唇、面部皮肤病变患者注意保护破损皮肤
球拍
充气手套
二、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 ➢ 机械通气时,保证潮气量 ➢ 防止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误吸 ➢ 协助气管导管的固定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气囊压力过大 气管食管瘘、气道狭窄、肉芽肿 气囊压力过小 误吸、漏气 气囊内压力监测方法 不应常规放气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管的选择
➢ 吸痰管材质
➢ 长度(45~60CM)
➢ 型号的吸痰管
7mm--10FR
导管型号
7.5mm--12FR 8mm--14FR
8.5mm--14FR 9mm--16FR
吸痰管型号
吸痰管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 负压调节
评估病人 调节合适的吸引压力(1mmHg=0.133MPa)
3
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4
人工气道的湿化
5
VAP的预防
常见人工气道的类型
不确定人工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喉罩 确定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
口咽通气管通常呈“ S ”形, 可以通气。鼻咽通 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它们是最简单的气 道辅助物,易于插入,其作用在于防止舌后坠
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 昏迷、麻醉时,正常生理反射抑制,气道保护性机制受 损,易发生误吸及分泌物潴留
气道分泌物潴留 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受损时,气道分泌物潴留
实施机械通气
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
深昏迷、镇静过深 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 心跳骤停 严重气道痉挛、气道异物梗阻 误吸或有误吸危险 难以控制的上呼吸道出血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 意外拔管
CDC 尚未解决 未提及 建议使用 未提及 建议使用 尚未解决 尚未解决 尚未解决 尚未解决 未提及 尚未解决 建议使用 尚未解决 未提及 未提及
Task Force 仍有争议 仍有争议 无争议 未提及 无争议 应继续研究 应继续研究 无争议 仍有争议,应继续研究 无争议 仍有争议,应继续研究 未提及 未提及 无争议 无争议,应继续研究
VAP 的预防
吸痰前后、接触呼吸设备前后、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接触前后要洗手.
湿化的实现
➢ 湿化器(加热、非加热) ➢ 热湿交换器(HME) ➢ 雾化 ➢ 气管内滴注
加热湿化器
将无菌水加热,产生水蒸汽,与吸入气体进行混合,从而 达到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的目的。现代呼吸机上 多装有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其湿化效率受到吸入气的 量、气水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水温等因素的影响。
左右,≤0.2ml/min速度滴入 ➢ 5%苏打水只在真菌感染者局部用,哮喘病人注意高渗
五、VAP预防
强调手卫生 常规半卧位 保持气囊合适压力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加强口腔护理
呼吸机管路的消毒灭菌
策略 湿化系统:热和湿交换器与加热式湿化器 避免管道内雾化 洗手 洗必泰漱口 半卧位 空肠营养 用小孔径导管肠道喂养 经口而非经鼻气管插管 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最佳的气囊压力 应急性溃疡的预防 避免胃过度扩张 活动床 避免应用强力镇静麻痹药物 无创通气
CDC 和 European Task Force 对非药物性 VAP 预防策略评价
提示:尽管 VAP 的预防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诸多预防措施仍颇受争议。
强调洗手!!
多数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通过手的接触传播,医 护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
调查发现医护人员在护理、检查重症感染的患者后 手上所带病原菌的量可达103~105cfu/cm2,若不洗手就 接触另一患者,极有可能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的传播 定植,并可通过吸痰或其他操作致使细菌进入下呼吸道 引起VAP。
雾化加湿
利用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成微 小颗粒,悬浮在吸入气流中一起进 入气道而达湿化气道的目的。与加 热蒸汽湿化相比,雾化产生的雾滴 不同于蒸汽,水蒸汽受到温度的限 制,而雾滴则与温度无关,颗粒越 多,密度越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热湿交换器(人工鼻)
通过自动回收呼出气体中的热量和水 份,对吸入气体进行加热和加湿,因 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吸入气体进行加 温和湿化,减少呼吸道失水。
人工气道固定注意事项
固定寸带松紧适宜,动态调整 打死结,防止松脱。 每班评估并记录导管插管深度,当面测量交
接。(一看、二量、三记)(注意角度、深 度、长度)
气管插管合适位置
• 导管尖端距隆突2-4CM,外露长度5-7CM
气管插管位置确定
插管后勿直接连接呼吸机 连接简易呼吸器行人工通气观察胸廓有无起伏 将听诊器分别置于双肺上区、双肺中区、肺下区
确认有无呼吸音并是否对称 监测SpO2升高 ETCO2、纤维支气管镜、X拍片
人工气道固定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皮肤、黏膜,适当垫以棉球或纱布, 防止皮肤、粘膜损伤。
易发生损伤的部位:鼻孔周围、鼻翼、脸颊、 耳廓上部、颈部。
人工气道固定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门齿缺损者需使用加固材料 剧烈咳嗽、翻身时及时扶持气管导管与呼吸机管路 导管的固定与病床、呼吸机管路固定密切相关,病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引不当的后果
➢ 气道粘膜损伤; ➢ 加重缺氧; ➢ 肺不张; ➢ 哮喘患者诱发支气管痉挛; ➢ 方法不当,造成人工气道阻塞。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并发症的预防
➢ 正确判断吸痰时机,吸痰前后予提高吸氧浓度 ➢ 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 ➢ 吸痰手法轻柔 ➢ 吸痰时间小于15秒 ➢ 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深部时再给负压;尤其是经口
推荐的气囊压力
• 气囊内压力于 25-30 cmH2O之间
-- Diaz E. Respir Care,2005;50:900–906 -- Hess DR. Respir Care,2005;50 :497–510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调整气囊压力,避免压力过高引起气管损伤、压力过 低使气囊与气管之间出现间隙。
➢ 成人: -100 - 120 mmHg ➢ 儿童: -80 - 100 mmHg ➢ 幼儿: -60 - 80 mmHg 向患者充分解释!!! 吸痰前给纯氧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方法
轻插 旋转 停留 快退
无负压
痰液粘稠由 深到浅吸引
痰液稀薄有 浅到深吸引
勿上下 移动吸 痰管
痰液聚集的部 位适当停留, 触觉有手感; 听声音判断痰 液性状和仪器 报警声 看参数、面色 和玻璃接头、 痰液性状、颜 色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以往认为,气囊常规定时放气-充气,其主要目 的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损伤。
目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其原因主 要基于以下几点: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1、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也难以恢复 ,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
2、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放气囊增加 了误吸的可能性。
口咽通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喉罩
喉罩头端呈匙勺形,边缘为气囊,像个小面罩, 尾端为一硬质通气管。主要适用于没有气管插管 经验的非专业医护人员和困难气道,特别是由于 解剖原因使插管困难,或怕搬动颈椎造成神经系 统损伤。
喉罩
喉罩
确定性人工气道
气管切开套管
气管插管
咽气囊 侧孔
端孔
食管气管联合通气管
鼻吸痰 ➢ 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传染病人)
四、人工气道的湿化
➢ 为什么要湿化? 保护气道、 利于廓清、 改善通气功能
湿化与气道功能
吸气阶段 - 空气被加温加湿 呼气阶段 - 热量和水分回收 防护机制 - 粘液纤毛转运系统从 气道里清除污染物和分泌物
气道湿化的重要性
气体湿化不足可以引起: ➢ 破坏气道纤毛和粘液腺 ➢ 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 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 ➢ 基膜破坏 ➢ 气管、支气管粘膜细胞
人工气道应用中存在问题
1、套囊漏气 2、位置不正确 3、痰/血堵塞 4、湿化问题 5、呼吸机相关肺炎
6、口腔溃疡 7、气道出血 8、局部黏膜坏死 9、意外脱管 10、院内交叉感染
缺乏责任心
B
评价标准 不可定量 A
气道 问题
C 操作不规范
经验不足 E
D 医护合作
主要内容
1
人工气道导管的护理
2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膜和细胞质变性
理想的湿度下, 经由健康的黏膜 纤毛清运系统移 除细菌.
湿度严重不足下, 细菌陷入已受损 黏膜纤毛清运系 统.
22°C
室内空气 10mg/L, 相对湿
度 50%
吸气阶段- 气体的调节
32°C
鼻咽和口咽 31m g/L, 相对湿度90%
36°C
气管 42m g/L, 相对湿度100%
37°C
三、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