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加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434ddb011ca300a7c39020.png)
新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合作意识与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
教学方法根据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使用直观教具,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揭示课题。
讲解,动手操作,练习法。
课前准备图片、小棒、课件、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1)10加几的口算练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10加几就等于十几,渗透转化的思想。
)(2)9+1= 9+7= 9+3= 9+8=9+5= 9+4= 9+9= 9+6=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设计意图:通过复习9加几的凑十法,为下面的学习8、7、6加进行必要的铺垫)2.揭示课题,板书:8、7、6加几二、新课学习(一)创设情景,开展教学1.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现在老师带你们去学校的操场上看看。
(出示主题图)2.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生1:同学们在操场上跑步,前面有8人,后面有5人。
生2:穿紫衣服的有7人,穿灰衣服的有8人。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师:怎么列式解答?为什么要用加法解答?生: 8+5(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多角度收集数学信息,并利用已有信息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自主探索8+5计算方法师: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8+5?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接着数,从8接着数5个数,9、10、11、12、13。
(教育精品)876加几教学设计
![(教育精品)876加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62560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6.png)
(教育精品)876加几教学设计
一、课题内容
本节课的主题是“876加几”,重点掌握876加几的运算方法和认识计算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76加几的运算。
2. 熟练应用876加几运算解决问题。
3.通过解决876加几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方法
将集体探究、比较法及讨论法结合起来,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小组或个人
有目的、有计划性地研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力和
合作精神,加强学生对876加几运算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四、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运算教学实物和实例,如拖尾法工具,数码块等。
2.准备计算876加几所需的表格以及练习内容的答案。
3.准备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
1. 让学生根据拖尾法和数码块,转换876加几的计算思路和运算方法。
2. 通过比较法,让学生练习应用876加几的方法,认识876加几的运算特点。
3. 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876加几的实践应用,探究其中的规律,以认识算术的规
律性,提高加减运算能力。
4. 通过给予练习来训练学生,加强加减运算的训练,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5. 最后,安排趣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评价
通过练习题和活动,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876加几运算是否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876加几教学设计_
![876加几教学设计_](https://img.taocdn.com/s3/m/7f914b6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3.png)
876加几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加法运算(8、7、6加几)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进行8、7、6加几的加法运算,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加法运算、数学思维、实际问题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热身阶段(5分钟)-利用计数器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如:2+3、4+1等。
2.引入新知(10分钟)-介绍加法运算的概念:“加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来表示两个数的总和。
”-向学生出示一些加法算式,如:8+2、7+4、6+3,让学生尝试计算并回答结果。
3.讲解运算规则(15分钟)-点名学生回答上一步骤的算式及计算结果,并纠正错误答案。
-讲解加法运算的规则:从十位开始对齐相加,如果个位数相加大于等于10,则向十位进位。
4.解答练习题(15分钟)-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要求学生计算并写出算式的结果。
-监督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并解释正确答案的计算方法。
5.小结提问(5分钟)-收集学生的解答结果,并向全班展示一些学生的正确答案。
-提问学生加法运算的关键点是什么,如何解决相加大于等于10的情况。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让学生回答上节课的关键点,复习加法运算的规则。
2.引入新知(10分钟)-向学生提出实际问题:“小明手中有8个苹果,小华给了他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加法运算规则进行计算,解答问题。
3.解答实际问题(20分钟)-给学生出示一系列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加法运算并解答问题,如:小明今天吃了8块糖,明天吃3块,一共吃了多少块糖?-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办法,并进行解答,同时指导学生使用适当的算式和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15分钟)-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要求学生完成相关问题的加法运算,并写出解答结果。
-监督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并解释正确答案的计算方法。
5.总结讲解(5分钟)-收集学生的解答结果,并向全班展示一些学生的正确答案。
-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加法运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876加几教案876加几公开课教案(精选2篇)
![876加几教案876加几公开课教案(精选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bc95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4.png)
876加几教案 876加几公开课教案(精选2篇)876加几 876加几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以及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技能: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例文,了解读后感的一般方法。
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概述所读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题和精彩的部分。
情意:激发学生读书和写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例文,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体会文章的感情,从多个角度中选择一两个角度写己读后的感受。
对策:指导学生反复读例文,感受写读后感的方法。
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教师再次明确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写出所读书本的读后感。
二、错别字(投影出示这些词语)霭侯(诸侯)小年(少年)做在(坐)手搞(手稿)永往直前(勇往直前)柏年(拜年)再帽子(摘)双体日(双休日)检险(艰)白织灯(炽)退锁(退缩)晃张(慌张)那为(位)1、学生读一读,辨别这些同音字。
2、交流,分别给它们组词。
三、文章中的句子存在的问题。
(投影出示)1、来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他曾多次住进医院,却顽强地坚强的活了下来,它的一生充满了坎坷。
3、后来就不见了,双休日就然还睡懒觉。
4、读了着文章,让我想到一件事。
5、大儿字捷克借蜡烛去搬捆柴,还是失败了。
6、而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其中的一件事令我很敬佩,交流说说这些句子存在的问题:有些语句写的太哆嗦。
前后的`语句不连贯,看不懂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
四、从小作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读后感大多数写出了文章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并且能写己的真实感受和见解。
但有许多同学的文章语句不够通顺,前后也不能很自然的连接,个别同学的错别字较多。
希望他们今后认真读课外书,写好。
五、集体修改。
1、投影出示(黄天伦)较差学生的习作。
学生读这习作,说说存在的毛病(内容空洞,错别字、病句较多,结构安排较零乱)2、分小组讨论并修改这习作。
3、交流修改意见。
4、指名读修改后的这习作。
5、学生自由读自己的习作并加以修改。
《876加几》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
![《876加几》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7cd47650e2524de4187e0b.png)
《876加几》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方法.难点:培养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能力.三.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演示法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ppt、两种颜色的吸铁石小棒。
学生:20根小棒。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进入:9+5= 9+2= 9+7=9+4= 9+6= 9+8=同学们算的真棒,能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吗?(二) 探究新知:1.ppt展示主题图(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跑道前面有8个同学,后面有5个同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3)怎么列式呢?-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8+5=13)2. 自主探索你们能用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8+5=?(1)在桌子的左边摆8根小棒;(2)在右边摆5根小棒;(3)你们能移动小棒快速算出8+5=?(4)我请一个学生在黑板上边说方法边摆,其他人小手放平。
(1)从8开始数,接着数9.10.11.12.13.(2)左边摆8根小棒,右边摆5根小棒,从右边的5根小棒中拿出2根和左边的8根凑成十根。
再加上左边剩下的3根,一共是13根。
师圈完,让学生在书上圈.(3)左边摆8根小棒,右边摆5根小棒,从左边的8根中拿出5根和右边的5根凑成10根,再加上左边剩下的3根,一共13根。
师板书:5+8=13的凑十方法和圈小棒的方法。
(4)比较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第二种方法好.因为这种算法很简单,把少的一部分分成了2根和3根,拿2根和8根凑成了10根,10+3=13.第三种方法也可以,但是从8根中拿出5根去和另一边的5根凑成10根,麻烦了一点,所以我们经常用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
《876加几》教学设计及反思
![《876加几》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f0dc74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1.png)
《876加几》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会应用快速计算的技巧;(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2.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难点:如何快速计算,并且正确无误地写出计算结果。
3.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2)教学材料:教材《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4.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示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两位数相加和一位数相加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疑问。
(2)讲解:讲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进位和写出计算结果的规范。
(3)示范:以几个例子为示范,详细讲解快速计算的技巧,鼓励学生跟随示范一起计算。
(4)练习:通过黑板上的计算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
(5)巩固: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形成基本技能。
(6)拓展: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应用所学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7)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那些较难的题目和解题方法,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5.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快速计算和解题能力。
二、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设计中通过导入,讲解,示范,练习,巩固,拓展和总结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经过上课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最基本的计算方法理解和掌握较好,能够完成简单题目且写出正确结果。
但在快速计算和进位的时候,一些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讲解和示范的时候给予了更多的指导和提示,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逐步练习和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课堂上明显提高。
小学一年级数学《876加几》教案设计解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876加几》教案设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2342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0.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876加几》教案设计解析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中“876加几”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1、能正确朗读数字;2、能正确书写数字;3、能正确书写符号;4、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运算;5、正确理解概念,正确应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加法运算规律;2、掌握加数和和的关系;3、掌握快速而准确的加法运算方法;4、掌握数学语言表达;三、教学难点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876加几”的运算。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提出小学生都喜欢玩数学游戏,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款游戏——“876加几”。
请同学们把这个问题想一想——876加几,你可以怎么做呢?2、讲解样例老师以“876加1”为例,将题目写在黑板上,用数学语言讲述:876 + 1 = 877(即800 + 70 + 6 + 1 = 800 + 70 + 7)。
同学们观察这个式子,可以发现:(1)在加的过程中,从个位数开始往左,每一位都是按顺序相加的;(2)如果十位数相加后,这个数大于等于10,则需将十位数向前进位,个位数不变,再把十位数两数之和的个位加上去;(3)同理,若整百数相加后大于等于100,则将百位数向前进位后,再将整百数两数之和的十位和个位数相加,以此类推。
示范式子之后,老师会让学生自主求解相信学生们可以做得非常出色。
3、板书习题当同学们完成求解样例之后,老师会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其他题目:876 + 2 = □□□876 + 3 = □□□876 + 4 = □□□876 + 5 = □□□876 + 6 = □□□同时,老师还会在黑板上板书出几个运算符号,让学生认识到加号和等号的作用,也包含有符号“+”、“=”和“〇”。
4、学生练习老师要求学生在两三分钟内自己完成了习题,所以在学生自主求解和练习的过程中,老师会抽查一些同学的答案,确保学生都掌握了运算规律。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76加几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76加几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c6ddc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4.png)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 8、7、6加几(1)优质教案【设计说明】同学们已经在学习“9加几”时接触了“凑十法”,本节课学习“8、7、6加几”是要引导小朋友实现策略的迁移,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使学生正确进行口算,并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等方法。
教学中,允许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在观察、交流、比较的活动中,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自信心,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重点难点】重点:逐步脱离实物正确口算8、7、6加几。
难点:体会算法多样化,优化“凑十”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游戏。
师生对口令(凑十)。
师:我说8;生:我说2;8和2凑成10……2.填写9+5的思维图。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8、7、6加几。
二、探究新知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第91页例2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一些同学在跑步,前面有8人,后面有5人。
师:根据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师:怎样列式解答呢?预设:8+52.自主探究算法。
师:8+5该如何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师巡视指导。
)预设1:接着数。
接着8数出5个数,结果是13。
预设2:画图圈一圈。
用圆片代替人,画图圈一圈。
圈出10个,还剩3个。
10+3=13,所以8+5=13。
预设3:用小棒摆一摆。
8+2=10,10+3=13……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你能根据刚才的想法填写框架图吗?预设:师:为什么要把5拆成2和3?预设:因为8和2可以凑成10。
876加几的教案7篇
![876加几的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03003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4.png)
876加几的教案7篇要想将教案制定得更加优秀,首先要做到认真回顾以往的教学情况,如果制定教案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那课堂也很难活跃起来,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876加几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876加几的教案篇1有益经验1、喜欢花朵,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的花朵名称,了解其颜色、气味,认识几种比较少见的花朵,感知花朵的多样性。
2、有表现大胆自己的愿望。
活动准备:1、活动前将家长与孩子拍摄的花朵和小朋友与花朵的相片布置成墙饰“花朵展览台”和“我与花比美”。
2、每位幼儿准备1-2种花来园。
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以观看相片为由,引导幼儿观看墙饰“花朵展览台”和“我与花比美”中的爸爸妈妈拍的花朵相片。
2、自由交流: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花朵或墙上爸爸妈妈拍的相片中的花朵的名称、颜色、气味等。
3、教师参与:教师出示实物向幼儿介绍几种少见的花朵,如:鬼脸花,仙人掌花、玉竹花等,让幼儿通过看、摸、闻等了解其名称、气味、颜色质感。
4、快乐表现: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制作,将自己变成可爱花宝宝,进入“花朵照相馆”留下美丽的相片。
活动反思: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观念的转变,老师的主导作用渐渐地由显性变为了隐性,幼儿不再直接面对老师、面对同伴、面对教育要求,而是通过与材料的互相作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因此,环境的桥梁作用就越发重要了。
此次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与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创设了一个幼儿自主参与的物质环境:墙面布置(“花朵展览台”和“我与花比美”是活动前与孩子一同布置的,里面的内容是孩子亲身的实践)、材料投放(照相机、装饰自己让自己变成花宝宝的辅助材料等等都是孩子喜欢的),使环境更多地体现了互动性,不仅让幼儿与墙面互动与材料互动、更与老师互动、与同伴互动,使环境变得活动起来,更好地发挥了教育作用。
876加几的教案篇2活动目标:尝试运用推平、捏、压、搓等方法表现物体的细节。
《8、7、6加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8、7、6加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d45f4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a.png)
《8、7、6加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7、6的加法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8、7、6的加法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8、7、6的加法计算方法。
难点:熟练地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探索新知(1)8的加法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8的加法计算规律,并总结出计算方法。
(2)7的加法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7的加法计算规律,并总结出计算方法。
(3)6的加法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6的加法计算规律,并总结出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8、7、6的加法计算方法。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为简案,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新知”部分,即8、7、6的加法计算方法。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8的加法计算方法1. 引导学生观察8的加法计算实例,如8 3、8 5等,让学生发现8的加法计算规律。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8的加法计算方法:先将8和另一个数相加,如果和大于10,就将和减去10,得到的差就是最终的答案。
3. 通过举例,让学生加深对8的加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如8 3=11,11-10=1,所以8 3=1。
876加几教案及反思
![876加几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2f2c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4.png)
876加几教案及反思教案:学生8个学时完成拓展课程“数学思维培养”中的“876加几”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十进制加法的运算规则;2.掌握三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3.能够解决“876加几”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思维的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使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回忆并说出运算符号“+”代表的意思。
2.师生共同回忆三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归纳运算过程。
二、讲解运算规则(15分钟)1.通过实例解释“876加几”的概念。
2.规范运算步骤,强调个位数相加不超过10的情况。
3.在黑板上写下公式“876+几=887”,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三、练习和讲评(40分钟)1.学生进行练习:876+1、876+2、876+3,逐步增加难度。
2.辅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辅助教学。
3.学生自主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错误。
4.讲评错误的练习,讲解正确的运算方法。
四、拓展练习(20分钟)1.出示多个“876加几”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量做出。
2.提高题目难度,如876+12、876+20等。
3.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展示出多样性。
五、反思(10分钟)1.学生针对自己在本课中的收获和困难进行反思,将其记录。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反思,思考其他可能的思维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876加几”的问题展开,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拓展练习等,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思维的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性和合作性,积极回答问题,勇于拓展思维。
多样的解题思路也展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不过,个别学生在规范运算步骤上还有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对于教学反思环节,学生能够主动记录和总结自己学习中的收获和困难,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思考和反思。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范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db2f0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b.png)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范文学校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范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经常要依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学校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共享。
学校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已有阅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同学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娴熟地口算8、7、6加几。
2、培育同学初步的观看、比较、抽象及概括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对学问的迁移类推力量。
3、培育同学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老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特别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
他们来到公园门口,刚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
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当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争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2、小组合作争论。
3、小组汇报沟通。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老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方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爱哪一种方法?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1、同学回答后老师指出:假如用计算的方法,应当怎样列算式呢?同学回答,老师板书8+5。
师:8+5应当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876加几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876加几的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6a2b80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6.png)
876加几的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74页例1及试一试的内容。
教材安排了例1“876加几”和试一试“一共有多少个”及一道综合练习题。
本课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选择不同的方法计算876加几的结果。
重点是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是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7人,由于受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影响,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短,学习缺乏主动性。
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及方法等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但在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时,缺乏生活经验的支持,有待于今后慢慢培养。
通过近阶段的学习发现,孩子们虽然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及学习主动性上还有些不足,但他们已经能自己总结学习方法,知道什么题该做什么题,但对细心程度有待加强。
当然作为二年级的孩子应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在课堂上应在看、听、练的基础上抓住思维环节,采用多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在练习的设计上也要注意层次性,逐步提升练习的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计算876加几的结果,初步学会进行评价,善于合作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为探索数学知识而自豪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出示一幅校园图(图中有假山、水池、花坛、教学楼等),并配以儿童喜爱的音乐,让学生观察图中的美景。
并提出问题:学校要举行秋季运动会了,每个小朋友都想要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师出示玩具),为了方便起见,学校决定把各个年级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一年级的学生在操场上的花坛旁边,二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楼前的小院子里,三年级的学生在篮球场边上。
《8、7、6加几》教学设计
![《8、7、6加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dc3b2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3.png)
《8、7、6加几》教学设计第一篇:《8、7、6加几》教学设计《8、7、6加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8、7、6加几。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来计算8、7、6加几的题目。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用计算方法多样化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意识及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掌握计算8加几、7加几、6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方法多样化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情境图、投影仪、课件学生: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1、口算:5+4= 3+6= 4+2= 9+0= 2+7= 1+7= 6+4= 7+3= 2+3= 0+102、括号里能填几3+()=10 0+()=4 4+()=9 1+()=8 6+()=10 4+()=8 5+()=7 10+()=10 2+()=6 3+()=5 2+()=9 4+()=6 3+()=3 7+()=8 6+()=93、分解数的组成(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复习,为下面的学习进行必要的铺垫)二、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运动会上有关饮料计算的问题,学会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运动会上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风景片及情境图(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1、教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怎样求出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讨论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3、小组汇报交流生可能出现的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个人。
(2)接数法:左边有5个人,然后接着数6、7、8……13,一共有13个人。
(3)凑十法;左边有8个人,把右面的2个人与这8个人合起来,凑成10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8 7 6加几》教学设计
![《8 7 6加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0c247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3.png)
≪876加几》教学设计内容分析通过练习数的分解和“算一算”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为这节课“凑十”分解再算10加几做好铺垫,使学生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梯度地增长,为学生搭好知识的台阶。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继续学习8、7、6加几的计算,学会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
过程与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学习简单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体会算法多样化,学会简单的推理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计算,导入新课1.完成教科书P93“练习二H^一“第1题。
师:同学们,你能快速写出每一道算式和得数吗?每人选择一组完成。
学生任意选择一组写算式并计算。
学生汇报时,挑选一些题说一说是怎样用“凑十法”进行计算的,并适时总结“见8想2,见7想3,见6想4”的方法。
课件出示儿歌。
2.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独立列出两道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8+2=10,2+8=10o师:比较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两道算式中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和不变。
)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规律来计算。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8、7、6加几的计算。
[板书课题:8、7、6加几(2)]【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重温”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为例3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8÷9的计算方法1.计算8+9o师:(板书8+9)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计算,并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集体汇报。
预设1:可以把8凑成10,把9分成2和7。
8÷9=I7I/\271_1IO预设2:可以把9凑成10,把8分成7和1。
8+9=171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除了凑十法,还有其他方法吗?我们学过的哪道题的加数和这道题相同?因为9+8=17,所以8+9=17。
(板书)师:我们一起观察这三种计算方法,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前两种方法都是用“凑十法”计算的,第三种方法则是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的。
1.9.2《8、7、6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精选13篇)
![1.9.2《8、7、6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646e1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9.png)
1.9.2 《8、7、6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精选13篇)1.9.2 《8、7、6加几》|人教课标版篇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P9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理解8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思路:本节课,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设计教路为:基本训练搭桥铺路——创设情境造成悬念——动像启发探究规律——乐中提高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搭桥铺路1、口算:3可以分成2和(),5可以分成2和(),7可以分成2和(),8可以分成2和(),9可以分成2和()2、听算:(开火车)8+()=10 8+2+1= 8+2+3= 8+2+5= 9+2= 9+8= (最后两道题要求说出思考过程)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教师:今天,老师讲一个“猴子摘桃子”的故事。
从前,在花果山上住着一只聪明的猴子。
有一次,白天它摘了8个桃子,晚上又摘了7个桃子。
这个猴子很快就算出了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同学们,你们比猴子还要聪明,谁知道猴子是用我们学的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吗?(凑十法)复习“凑十法”的步骤:一想,二分,三加。
三、动像启发,探究规律新课的教学按分层渐进的方法进行。
第一层次:教学例一“8+3”(1)分步出示牙刷盒及牙刷这一例的教学,教师主要进行动像演示,辅以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时,先出示牙刷盒里放着8只牙刷,再出示牙刷盒外面的3支。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牙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教师板书:8+3= ,再问:8加3应该怎样算?(2)通过加法算式讲解“凑十”的过程。
教师:8加3的算法也和9加几一样,用“凑十法”计算,谁知道第一步想什么?(8加几凑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3分成2和几)第三步想什么?(8加2得10,10再加1得11)。
《8、7、6加几》教学设计(精选16篇)
![《8、7、6加几》教学设计(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35cc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b.png)
《8、7、6加几》教学设计(精选16篇)《8、7、6加几》篇1教学目的: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挂图)二、教授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教学时,可用图片代替桃来进行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想想怎样算出一共是多少,说出是怎样算的。
对“凑十法”可以适当引导、启发:怎样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几?让学生先想到凑满十。
对本题的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适当突出和提倡使用“凑十法”。
三、实际操作1、试一试的教学。
2、想想做做的教学。
(1~5题)四、知识总结。
《8、7、6加几》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以及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教学难点: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教学准备】计数小棒,小花,,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
读算式,说得数。
师:为什么大家都算得得这么快呀(因为10加几就是十几)师:原来十加几,就得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初步感知凑十法出示单元主题图:师:看!运动会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我们就来看看小朋友发牛奶的情况吧。
(1)箱子里有几盒你怎么知道的(2)请你上来数一数。
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的《876加几》数学教案分享
![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的《876加几》数学教案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8e19f5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5.png)
一年级学生是学习数学的开始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内容不应该过于复杂,需要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根据小学一年级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数学教案,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基础,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的《876加几》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计算方法,较快地计算加法。
2.学生能够找到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并运用数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876加几》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计算方法。
同时,本教案还将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流程1.温故知新,循序渐进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加法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把两个或多个数加起来,就是加法。
”教师继续问:“对,那么,1+2=?”学生回答:“3。
”教师继续举例,以此帮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的框架。
2.针对性练习,提高操作能力本节内容主要是《876加几》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加法计算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匹配数字和图形等多种方式,将任务形式化,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
例如:(1)数字匹配练习:先在黑板上出示图案,让学生识别数字形状,再进行数字匹配。
例如:一排由数字1-9组成的图形中,找到8,并与数字8对应。
(2)数字总和练习: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两位数,例如76,然后提问:“用数字0-9之间的任意数字组成一个加法式,让结果等于76。
”3.情景应用,强化实践效果针对性练习需要在学生对加法计算方法有了一定理解的前提下开展,情景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巩固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例如:(1)购物练习:教师将一些商品的价格列在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我想要购买A商品、B商品、C商品,这三个商品的价格分别是XX、YY、ZZ,请问我需要付多少钱?学生需要用加法运算来得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7、6加几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单元8、7、6加几教材分析: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是学生今后学习百以内数和万以内数口算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基础,在计算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单元知识内容是本册的教学重点之一。
2、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中,9加几和几加9是第一课时,初步渗透“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是进一步理解、掌握凑十法,并能熟练应用“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在一道式题中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学生分析:有的孩子已经能计算8、7、6加几的算式,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得这个数。
还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计算,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凑十法。
我的思考:1、这节课的知识生长点是什么?学生已经有了9加几凑十的基础,初步了解用凑十法计算,这节课我要讲什么?让学生有什么提高?我觉得应该是熟练运用凑十法来计算式题。
2、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为什么总是出错?马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总是马虎呢?我觉得还是凑十的方法在头脑中印象不深刻。
有什么方法能提高正确率改善这种现象呢?我想到了利用规律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先找到规律,并能熟练的应用规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训练后,他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一定会提高。
设计思路:一、课前准备。
一边说儿歌一边拍手,在游戏中复习几加几等于十,为这节课的凑十提前做准备。
二、孕伏铺垫。
通过练习数的分解和算一算中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为这节课凑十分解再算10加几做好铺垫,使学生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梯度的增长,为学生搭好知识的台阶。
三、通过闯关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大的环境,并由不同的关主提出考题,在各个闯关的环节中学习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对与计算8、7、6加几并不是很难,老师不用给学生太多提示,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想到用凑十的方法进行计算,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
这部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引导学生探索并运用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8+9、8、7、6找到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2,明白2是和8凑十这个规律后,重点在运用这个规律计算8+5、4、3、2,第一次做老师要适当指导和提醒。
训练这几道题后,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7加几、6加几的规律,并运用这个规律计算,使学生渐渐明白进位加法其实算的是第二个加数减去凑十的数。
四、练习。
练习题也和闯关合二为一,使整节课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利用多媒体生动的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一个大的完整的情景,辅助教学,巩固新知识。
五、学生谈收获和老师的全面总结。
六、作业。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计算。
2.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
3.渗透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掌握凑十法,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8、7、6加几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具:小棒,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拍手歌:1919好朋友,2828手拉手,3737真亲密,4646一起走,55凑成一双手。
(设计意图:凑十法是这节课的核心,在课前以拍手的形式说儿歌,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为这节课凑十做铺垫。
)二、孕伏铺垫。
羊羊学校的学生每天都在认真学习,慢洋洋村长每天都给他们留作业,他们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学得最棒,你们敢迎接挑战么?咱们先来热热身!1、4可以分成()和1,6可以分成4和(),5可以分成4和(),7可以()和5。
2、算一算。
8+2+3=13 (先算8+2=10,再算10+3=13) 6+4+8=187+5+3=15(为什么先算7+3=10.因为10加几就等于几,算起来比较简单。
) 9+ 7+1=17(设计意图:练习数的分解,是凑十之后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分解各数做好铺垫,使知识连成一条线。
在算一算中帮助学生复习10加几就等于10几的旧知识,为这节课就算凑十这一重要思想进行渗透,使学生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梯度的增长,为学生搭好知识的台阶。
)三、导入新课。
看第一关是谁来和咱们比赛?——喜羊羊和沸扬扬。
你们能取胜么?期待大家出色的表现!看他们给咱们出的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有用的数学信息?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谁知道?一、用凑十法学习8+几的计算方法,渗透算法多样性。
学生:粉花有8朵,蓝花有6朵,一共有多少朵花?叙述要完整,请另一个学生再说一遍,全班齐说。
8+6=14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进位加法。
板书:进位加法1、我们在学习9+几时用了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什么?(凑十法)计算这道题时会不会也用到凑十法呢?8+6=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我们用小棒来试一试,一边摆小棒一边说说你是怎样想的?(8+6=多少,我是这样想的:要想把8凑成十,就要先把6分成2和4,2+8等于10,1 0+4=14所以8+6=14)请一个同学生来演示过程,前后桌一起摆一摆,再请全班一边说老师一边演示出过程。
还有其他的解题办法么?分8和把8看成10。
(8+6=多少,我是这样想的:要想把6凑十,就要先把8分成4和4,6+4=10,10 +4=14,所以8+6=14)10+6=16 16-2=14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这两种不同方法。
你觉得凑十法和把8看成10哪一种更好呢?凑十法比较简单好理解,在凑十法中分小数更容易。
(设计意图:通过唤起学生旧知识——凑十法,引出本节课新的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动手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经历凑十分解合并的过程,在实践中找到8加几的方法。
算法是多样,当孩子会了其中一种方法,老师要鼓励孩子去探索新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在多样性的基础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那种方法更实用,更简便,在多种选优。
)2、同学们真聪明,摆得好说的也好,这关挑战成功!(带着学生一起鼓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懒洋洋忍不住也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闯过这关么?看他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观察主题图,你还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问题么?(男生在干什么,打扫卫生?;女生呢?搬花,学生是在布置教室)怎样列算式?3、8+5=13 谁来说说一你是怎样想的?找几个同学说懒洋洋笑着说:我知道刚才的题不难,现在我可要加大难度了,请同学们注意了!你能正确计算这些题么?(学生接龙的形式口算这些题)请你仔细这几道题,发现什么规律了么?(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2)少的2哪里去了?(2和8凑十)你能运用这个规律,计算这些题么?(设计意图:8+6等于几不用给学生太多提示,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因为有了前边的铺垫,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想到用凑十的方法进行计算。
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为什么要把6分成2和几。
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借助小棒使学生明白其中的过程。
学生在凑十过程中,可能把8凑成十,也可能把6凑成十,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体会:把8凑成十,就要把6分成2和几,因为8+2=10。
把6凑成10,就要把8分成4和4,因为6+4=10. 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都是凑十,为什么分的方法不同,一个分成2和几,一个分成4和几。
让学生体会到,凑十前要先弄清要把几凑成十,需要几再分成几和几。
探索规律是难点,学生知道9加几的规律,在学8加几时,老师重点在引导,鼓励学生探索,引导学生将旧知识迁移过来。
发现规律后,重要的应用规律去计算,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四、利用规律学习7+几,6+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凑十法。
4’懒洋洋觉得大家刚才的表现特别棒!我们是不是闯过这关了呢?还没有,懒洋洋还有高招呢!他说:我的主题图内容可丰富了,比一比谁最聪明,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还发现那些数学信息?怎样列算式?女生先搬7盆花,又搬了5盆,一共有多少盆花?7+5=12 找三个学生说过程。
谁来说说7+5=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前后桌间互相商量一下,看你们的方法一样么?7+5=多少,我是这样想的:把7凑十,就要先把5分成3和2,3+7等于10,10+2=12所以7+5=12(除了分5还可以分7,老师在学生说出这两种方法后,在出示过程学生跟着说。
)试一试5+7=12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懒洋洋说:我脑子里有很多难题呢,不信难不倒大家。
看看这个你们会么?你发现什么数学问题,能提出一个问题么?怎样列算式?7+6=13,你是怎样想的?谁来说一说?你们知道了9加几和8加几的规律,7加几是有这样的规律么?是什么?和前后桌的同学商量一下看看一样么?你能用这个规律计算这些题么?比一比谁最快?(抢答)懒洋洋太佩服同学们了!!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恭喜大家这一关顺利通过!(演示课件)最后一关的关主是谁呢?他是羊村最聪明的小羊了——喜羊羊,你们觉得自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么?(能)挑战开始!6+6=你是怎样想的?6加几的规律是什么?你能用这个规律计算这些题么?咱们已经学过8、7、6加几的规律,能不能运用这些规律计算呢?咱们来比一比,请同学们拿出小卷子,比一比,取前10名,对答案。
(设计意图:学了8加几的进位加法后,学生再学习7、6加几就会很容易,有能力自己进行知识的迁移,老师只是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观察规律虽然是难点,但是学生有9加几是探索规律的经验,老师适时引导即可,还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尝试体验成功的经历。
五、练习20’1、选择题3’先审题再做。
7+4=11 8+8=172、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情境来练习,同时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2’A:小狗找不到家了,谁来帮帮它?它应该住在几号房子里?B:小文想上几号车?3、看得数,写算式。
能写几个写几个。
()+()=15六、小结,谈收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