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法
道家养生十二式
道家养生十二式道家养生,注重平衡身心,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道家养生理念中,有十二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第一式:顺应自然。
道家认为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以此调养身体,保持健康。
第二式:饮食调理。
道家养生强调饮食调理,主张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和过饱,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平衡。
第三式:运动养生。
道家提倡适量运动,如太极、气功等,以柔和的方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第四式:调节情绪。
道家认为情绪波动会影响身体健康,建议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消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第五式:养生保健。
道家养生注重预防和保健,倡导每日锻炼身体,保持规律作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第六式:睡眠养生。
道家认为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十点前入睡,早晨五六点起床,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第七式:精神修养。
道家强调修身养性,注重修炼内心,修养精神,保持心境平和,远离烦恼和纷扰,保持身心平衡。
第八式:适度劳逸。
道家认为适度的劳动可以锻炼身体,但过度劳累会伤害身体,建议工作之余适当休息,保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第九式:戒除不良习惯。
道家主张戒除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熬夜等,有害身体健康的行为,要及时改正,保持身体的清净。
第十式:调理气血。
道家认为气血畅通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建议通过调理呼吸、锻炼身体、保持情绪稳定等方法,促进气血运行,保持身体健康。
第十一式:保持心态年轻。
道家认为心态年轻是延年益寿的关键,建议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第十二式:与自然共生。
道家养生强调与自然共生,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身心健康。
道家养生十二式是一套综合性的养生方法,涵盖了饮食、运动、情绪、睡眠、精神、劳逸等多个方面,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道家长寿秘方:十养-有来医生
道家长寿秘方:十养-有来医生2017-05-12 17:10道家的养生之道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因而成为道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道教的“十养”,即:养身、养神、养体、养气、养心、养智、养德、养品、养福、养寿十个方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运动养身:道教讲究“性命双修”。
“养身”之法应以动为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通过经常运动,既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更可使筋骨强健,气血顺畅,解郁散滞,增强免疫力,防病于未然。
二、静坐养神:道教修炼养生学讲究“形神并练”,养生之道认为“以动养身,以静养神”,静则天地宽,情绪稳定,心静神明。
一般人在生活中,养神重在绝视听,除杂念,通过静坐修炼,达到无物、无我。
三、少食养体:这里所说的养体,与“养身”的概念不同,是指身体的胖瘦适中,保持标准体重。
道教修炼者认为,“神清才能体健”,“养体”与“养神”的关系密不可分。
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倡“进食八分饱”。
四、寡言养气:道教修炼强调“三圆”。
即:节欲者精圆,少言者气圆,息虑者神圆。
一般人阅历较丰富,有些人容易多话,甚至“仗义执言”,这样不好。
须知“开口神气散”,话多不利于养气,该言则言,可言可不言者,则不言或少言为好。
若因言语不当而与人引起争执,就不好了。
五、读书养智: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合理用脑,博览群书,既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又能培养和保持智力,防止脑力衰退,这也是自娱妙法。
六、诗词书画养性:诗词书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项目,更具有奇妙的修心养性作用。
因为在进行诗词书画创作(或练习)时,要求专心致志,百念不生,心不他用,这样才能构思、创作出好作品。
古今有很多书画、诗词大师,都是长寿百岁的人。
七、劳作养德:人切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应该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在劳作中得到锻炼,又能愉悦心情,发挥余热,从而赢得社会的敬重和家庭成员的爱戴,促进家庭的和谐。
道家的养生食谱
道家的养生食谱
道家养生食谱
1. 五谷杂粮粥:将稻谷、黍米、小麦、大麦、玉米等五谷杂粮混合,加水煮粥。
此粥富含各种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2. 蔬菜水果拼盘:选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芹菜、番茄、苹果、橙子等,切成适当大小后摆放在盘中。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有利于消化和排除体内毒素。
3. 紫米粥:用紫米加水煮粥,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的效果。
4. 蔬菜汤:选用新鲜的蔬菜,如山药、胡萝卜、白菜等,切块煮成汤。
此汤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
5. 枸杞炖鸽蛋:将枸杞和鸽蛋一同炖煮,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于眼睛和肝脏健康。
6. 黄豆糊:将黄豆磨成粉,加适量水煮沸并搅拌均匀,可加入少许蜂蜜调味。
黄豆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体力和提供能量。
7. 龙眼枸杞糯米饭:将龙眼、枸杞和糯米一同煮熟,有滋补养颜的效果。
8. 黄瓜拌海带:将黄瓜切成丝,与海带一同拌匀,可以加入适量醋、盐和花生油调味。
黄瓜和海带都富含纤维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清热解毒和润肠通便。
9. 绿豆薏仁汤:将绿豆和薏仁加水煮熟,可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此汤可清热解毒、利湿利尿,对肾功能有益。
10. 菊花莲子糙米粥:将菊花、莲子和糙米一同煮粥,有助于
清肝明目和美容养颜。
以上是道家的养生食谱,每个食谱的名字都是不同的。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道家十大养生方法是道家传统的保健保养方式,是继承和传承了中国古代养生文化,与中医和太极拳等养生技术相互配合,达到身体健康和长寿的效果。
以下是关于道家十大养生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1. 静坐养神:道家养生讲究调整身心,静坐养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静坐养神的核心在于调整呼吸和意念。
通过静坐培养身心平衡和内心安宁,让身体得到放松,达到治疗和调养身体的作用。
2.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方式,它是一种用模仿禽鸟动作的方式进行的锻炼。
此举动可以调节呼吸,增强体力和呼吸系统的运动量,它适合中年人以上的人们,特别是为关节、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
3. 水疗:水疗就是利用水的热和冷来治疗身体的方法。
道家认为,水是五行之一,有通达经脉、排毒、活血、保健补肾等功效。
早晨起床用温水漱口,可以养肝护肾,低压,早上用凉水洗脸,可以养肺润肤,保持皮肤的湿度。
4. 行走静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忙碌和疲劳,行走和静坐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心疲劳,释放压力。
尤其是在户外行走,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
5. 古琴演奏: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既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也可以作为养生的一种手段。
古琴演奏需要注重身心的调整和呼吸的协调,有调理心情、降低血压、安定情绪等好处。
6. 药膳调理:药膳是兼有保健保养功效的食物,它可以滋养和修复身体,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药食同源的理念不仅仅是滋补身体,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养生观念,如快乐、幸福、思考和修行等。
7. 医理养生:道家的医理养生认为,一个人的生命长度和生活的质量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先天质量、后天环境、饮食习惯和修行养生。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身体和修行强化个人的内部心态,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生命延续。
8. 按摩推拿:指用手的力量,按摩、揉捏、推拿、瘦脸等手法配合如针灸、耳穴按压、拔罐、火罐等方式对人体的经络、穴位以及软组织等进行按摩,来达到平衡人体气血,调整人体器官机能的保健方法。
八种道家养生术
八种道家养生术道家的宗旨是把握人生,争取竞其天年,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为试验,寻求、探索能够使人长寿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养生之术。
这个理念也是最适合现代的。
道家养生中进行养气、修身的练习,恰好满足了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祛病延寿的要求。
店铺就为您介绍几招简单易学的道家养生术。
道家养生术之拍打头颈法功效:此健身方法可防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病,有延缓脑力衰退、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练习方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
然后举起双臂,用双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颈部,右手拍打右侧颈部。
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颈部,这样反复拍打5~8 遍为一次。
每日晨起与临睡前可各做一次。
道家养生术之踮脚健身法功效:这种方法适合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可以缓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胀、乏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练习方法:将脚跟抬起,脚后跟离地面约1 厘米,然后用力着地,这样为1 次,1 秒钟内不得多于1 次,30 次为1 组,休息5~10 秒钟。
每次锻炼1~2 分钟,每天锻炼3~5 次。
要注意锻炼时抬高脚后跟不能超过1 厘米,否则不仅不会有效,反而还会引起脚掌的疲劳。
道家养生术之大呼大吸法功效:这是一种以扩大肺活量为主的呼吸法,类似深呼吸,能调动机体的内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练习方法:大呼大吸法是一种古代吐纳、导引法。
具体的方法是用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或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
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尽量延长时间,并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发出较大的声音,所以称为大呼大吸法。
道家养生术之太乙站桩功功效:根据屈腿的程度有不同作用:高桩增肥,中桩减肥,低桩练武。
收势为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女性右手在内),用力收腹提肛,脚趾抠地,收缩肌肉,可防治便秘、痔疮。
练习方法:舌头抵上颚,提肛,双手抱圆放在胸前,双腿弯屈,调整呼吸,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默念“松”,坚持半小时。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道家养生,是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平衡的一种生活方式,旨在通过修炼身心,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道家养生方法极其丰富多样,从饮食、运动到心理调节,皆有独特之处。
本文将介绍十种道家养生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静坐冥想静坐冥想是道家养生的基础方法之一。
通过坐定闭目,专注于自身的呼吸以及内心的平静,可以增强身心的稳定性,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每天坚持静坐冥想,对于保持身心的平静与内心的宁静非常有益。
二、养生食物在道家养生中,养生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教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推崇清淡、纯净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健康。
三、太极拳太极拳是道家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太极拳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肌肉和关节的柔软度,同时调和体内的阴阳能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四、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具有道家特色的养生健身运动。
它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包括虎、鹿、熊、猿、鸟。
通过练习五禽戏,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平衡力和协调能力,同时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五、听音乐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可以调动人的感情和情绪,舒缓身心。
道家养生中,特别推崇以自然风景、清幽宁静的音乐为主,如山水画、古琴音乐等,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疲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六、修炼道德道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
要想养生,首先要修心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七、心理调节道家养生方法还包括心理调节。
道教注重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通过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例如通过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进行呼吸调节等,有效缓解压力,提高抵抗力。
八、戒除毒品道家强调“戒欲”,包括戒除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毒素。
其中,戒除毒品是道家养生的基本要求之一。
道家养生十一大秘诀
道家养生十一大秘诀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至元代祖师创立道教龙门派,经十二代传到牛金宝。
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
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
道家养生主要在于以下11个方面。
1、“大德必得其寿”:养生名言。
孔子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意即: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
其理在于,讲道德,重仁义,不谋私利,不患得患失,有利于心志安定,气血和调,使人体的生理活动按正常规律进行,从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
《素问·上古天真论》:”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2、“省嗜欲”:道家养生名言。
即节制欲念。
以为“省嗜欲”为老子“虚静恬愉”的核心。
《淮南子·精神训》“气血者,人之华也。
而五脏者,人之精也。
夫血气所专于五脏而有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复充而嗜欲省,则耳清,听视达矣。
”“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意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脏定宁充盛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则所以修得生也”,必获高寿。
相反,耳目沉溺于五音六色,则神驰精耗损寿,“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而不定矣。
五脏摇动而不定,则气血滔荡而不休矣。
气血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
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
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悟者,使人之心劳。
”3、“百药律”:道家戒律。
《玄都律文》载治“百病律”百病之百药。
如行宽心和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近德远色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尊奉老者是一药,恬淡宽舒是一药,恬淡无欲是一药,仁顺谦让是一药,好生恶杀是一药,廉洁忠信是一药,除情去爱是一药。
“百病律”、“百药律”皆以疾病医药为喻,举百种有害于养性者为病;列百种有助于养生者为药,并谓“人有一善,心定体安;人有十善,气力强壮; 人有二十善,身无疾病;修积千善,则成仙人。
道家养身十法
道家养身十法展开全文道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虽然人类的身体状况会变化,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但有些养生的方法却是不变的真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2、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
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3、气以行血血以补气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
相火旺,真阳耗。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
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4、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
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
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
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
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
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5、动生阳静生阴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
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6、不能盲目补气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
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7、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
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
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著天地的精华。
8、顺应自然是养生的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养生保健有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
道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身心灵的平衡与和平。
养生是道教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将介绍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借鉴道教的养生智慧。
第一种养生之道:养身之功道家强调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通过调养气血,保持身心的平衡。
道教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的阴阳要保持平衡才能健康。
养生功法包括各种养生保健体操、气功和养生食疗等。
例如,太极拳作为一种常见的养生功法,通过慢跑的动作和深呼吸来达到调节身心的效果。
另外,在饮食方面,道教养生饮食偏素,注重与自然和谐,追求平衡营养的摄入,以保持身体的机能正常化。
第二种养生之道:养心之术道教注重心灵的修养。
通过养心的方式,道教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养心术包括冥想、修行和静坐等修行方法。
冥想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精神力量,使心灵更加宁静;修行则强调修行者的境地和品德的提升;静坐是一种闭目养神的修行方法,通过意识觉知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放松。
养心之术有助于消除内心的杂念和负面情绪,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和心灵的平静状态。
第三种养生之道:养性之法道教强调保持人的性情之间的和谐。
养性之法包括性情调理和性爱养生等方面。
性情调理指的是通过调节情绪和性格,达到平衡身心的目的。
性爱养生则通过性生活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滋养身体和延年益寿的效果。
道教讲究男女性爱的和谐与和顺,有适度、安全、和睦的性生活有助于保持身心的健康与活力。
第四种养生之道:养神之法道教强调人的意识和精神的修养。
养神之法包括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等方面。
文化修养包括读书学习、修身养性,通过研读经典和哲学思考提升个人的修养境界;艺术修养则强调欣赏艺术、参与艺术创作,通过艺术来调节情绪与心灵,达到养神的效果。
道教认为,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使人的心志更加坚定和豁达。
第五种养生之道:养道之法道教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超越自我、与道合一的境界。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道家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调养身心,延年益寿。
在道家养生理念中,有许多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道家养生的二十种方法吧。
1. 饮食调理,道家养生强调饮食调理,主张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肉类和油腻食物。
2. 定期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道家主张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3. 调节情绪,道家认为情绪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情绪波动。
4.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道家养生强调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 饮食药膳,道家药膳烹饪注重食材的搭配和烹饪方法,有利于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6. 气功养生,道家气功练习有助于调和气血,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7. 禅修养生,通过禅修可以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平衡身心。
8. 身心调和,道家养生注重身心调和,提倡修身养性,保持内心平和。
9. 保持愉快心情,道家认为愉快的心情有助于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10. 避免过度劳累,道家主张适度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对身体造成损害。
11. 饮食节制,道家养生主张饮食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量。
12. 心静自然,道家养生强调心静自然,保持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13. 饮食清淡,道家饮食清淡,少食多餐,有助于调理身体,保持健康。
14. 调理气息,通过调理呼吸,保持气息顺畅,有助于调和身体机能。
15. 调理五脏,道家养生强调调理五脏,保持五脏和谐,有助于身体健康。
16. 沐浴养生,道家养生主张定期沐浴,有助于清洁身体,保持健康。
17. 定期按摩,道家养生认为定期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身体健康。
18. 饮食清洁,道家强调饮食清洁,避免食物中毒,保持身体健康。
19. 心态平和,道家养生注重心态平和,保持内心宁静,有助于身体健康。
道家养生心法
道家养生心法
道家养生心法一:入静
道家任何功法都离不开入静二字,想要修炼道家功法养生如果做不到入静,那么根本无法入门,更不要提养生了,入静的办法主要是冥想打坐,打坐时心无杂念放空自己,打坐的过程对身心是一个非常好的调养过程,我们常人想要入静,可以尝试焚香、喝茶、练习毛笔字等,都是很好的入静方法。
道家养生心法二:柔定胜刚
在柔定胜刚上老子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人到老了的时候牙齿掉光,骨头变得脆弱,这都是人体最坚硬的地方,唯独我们的舌头还完好无损,这是人体最柔软的地方,做人也是这样太过刚强容易折损,以柔克刚圆滑做人才能更好的保全自己。
道家养生心法三:克制欲望
是人都有七情六欲,有时人的欲望会给我们自身带来极大的伤害,就比如饮酒欲望少量是养生,如果不加以克制最终害人害己,在比如性欲少量可舒缓压力,尚若不加以克制最终危害身体损阳折寿,有时候生气也是人的一种欲望,人想发泄自己认为生气发火是舒缓压力,其实不然气大伤身,有时候也会因为不能克制自己的怒气,而招惹上麻烦。
道家五种养生法
道家五种养生法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之一,提倡追求自然之道,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
道家的养生法是一种重视身心平衡的健康理念,试图通过舒缓心灵、修养身体,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道家五种养生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静心养生法静心养生法是道家强调修养心灵的一种养生方式。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所困扰,心灵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平静。
而道家提倡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静心沉思,排除杂念,使心境平静。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闭目静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和自律能力。
静心养生法有助于减轻压力,增强身心健康,提升生活品质。
二、养生饮食法道家强调饮食的平衡和养生效果。
在道家的养生观念中,养生饮食应以谷类、蔬菜、水果为主,适量摄取优质蛋白质和脂肪,避免过量的肉类和加工食品。
此外,道家还强调草药和中药的应用,推崇以天然植物为食材的药膳。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养生运动法道家养生强调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道家主张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活力。
可以选择柔和而养生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瑜伽等。
这些运动形式既有助于锻炼身体,也可以调和气血、调整呼吸,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养生运动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
四、自然养生法自然养生法是道家最重要的养生原则之一。
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
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享受自然的美好。
可以选择户外活动,如散步、郊游、露营等,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赏花草树木、听泉声鸟鸣等方式,享受大自然给予的美好感觉。
五、调养精神法道家养生法注重内心的调养,修身养性。
人们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绘画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内心。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道家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养生保健,追求身心健康。
道家养生方法博大精深,其中包括了许多实用的养生方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道家养生的二十种方法。
一、均衡饮食。
道家养生强调饮食的均衡,主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避免过多摄入油脂和糖分,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
二、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是道家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保持身心健康。
三、调节情绪。
道家主张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过分焦虑和紧张,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道家主张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五、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损害身体健康,道家养生主张适度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要学会适时放松。
六、保持心态平和。
心态平和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道家主张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要过分执着和焦虑。
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道家主张远离不良习惯,如烟酒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八、适时放松身心。
适时放松身心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道家主张适时放松身心,保持心情愉快。
九、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室内空气清新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道家主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良好的环境卫生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道家主张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整洁,避免环境污染。
十一、适度晒太阳。
适度晒太阳对身体健康有益,道家主张适度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免疫力。
十二、保持心态开阔。
心态开阔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道家主张保持心态开阔,不要过分执着和狭隘。
十三、保持适当的社交活动。
适当的社交活动对身心健康有益,道家主张保持适当的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促进心情愉快。
十四、注重自我调理。
道家主张注重自我调理,通过饮食调理、运动调理、心理调理等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道家养生十四字诀
道家养生十四字诀一、引言道家养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从道家的角度来看,养生是一种修行,是追求健康长寿和身心平衡的过程。
道家养生十四字诀是一种精妙的养生方法,通过这十四个字诀,可以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养生。
二、十四字诀的含义道家养生十四字诀由“敬天爱人,修身养性,节食守精,静心养神”四句组成,每句诀字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智慧和养生要点。
2.1 敬天爱人敬天爱人是道家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也是道家养生的基础。
敬天意味着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违背天道。
爱人则是指与他人和睦相处,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这样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消除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身心健康。
2.2 修身养性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做一个善良、宽容、谦逊的人。
养性是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身心调适能力。
通过修身养性,我们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2.3 节食守精节食是指合理膳食,克制暴饮暴食,尽量避免摄入过量的能量和营养。
守精则是指保护精气神,避免过度消耗精力和情绪。
适当的饮食结构和节制,可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
2.4 静心养神静心是指修炼内功,通过冥想、打坐等方法,保持心境平静。
养神是指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静心养神可以让我们远离外界纷扰,提高集中力和抗压能力,增强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三、具体实施方法道家养生十四字诀指导我们进行养生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十四个字诀的实施方法。
3.1 敬天爱人•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保护环境,不滥伐森林,不乱扔垃圾。
•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2 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习惯,保持定期作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培养兴趣爱好,进行适量的运动和体育锻炼。
3.3 节食守精•合理膳食,注意摄入五谷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饭量适中,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饮食总能量。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道家养生,强调“养生须知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道家养生理论中,提出了许多养生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二十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饮食调养,道家认为饮食是养生的基础,主张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避免过度饮酒。
2. 气功养生,通过练习太极拳、气功等运动,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3. 静坐养生,通过静坐冥想,调整心态,舒缓身心,增强抵抗力。
4. 按摩养生,按摩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
5. 药膳养生,选用中药食材,炖煮成药膳,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6. 穴位保健,按摩穴位,促进经络畅通,调和阴阳。
7. 禅修养生,通过禅修,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增强意志力。
8. 草药养生,采用中草药,泡水喝或熬汤服用,调理脏腑功能。
9. 水疗养生,利用水的温热、冷热等特性,进行水疗保健,促进血液循环。
10. 拔罐养生,通过拔罐,促进经络畅通,排除体内湿气。
11. 足浴养生,用草药水泡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调整体内阴阳平衡。
12. 饮水养生,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促进代谢,排除体内毒素。
13. 艺术养生,欣赏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陶冶情操,调整情绪。
14. 瑜伽养生,通过瑜伽练习,增强身体柔韧性,调整呼吸,舒缓压力。
15. 太极养生,练习太极拳,调和气血,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16.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不悲不喜,平和处世,减少心理压力。
17. 水果养生,多吃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18. 茶道养生,饮茶有益健康,清热解毒,提神醒脑。
19. 步行养生,多走路,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健康。
20. 睡眠养生,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充分休息,恢复体力,增强抵抗力。
以上就是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道家养生强调调整身心,顺应自然,注重预防保健,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道家养生四术
道家养生四术
道家养生四术是指道家传统养生中的四种方法,分别是静坐、行气、调心、食养。
这四种方法都是通过调整身体、心理和饮食等方面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静坐是指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来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达到放松身心、平衡阴阳的效果。
静坐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行气是指通过呼吸、运动等方式来调整身体的气血流动,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效果。
行气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等。
调心是指通过调整心理状态来达到养生的效果。
调心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提高情绪稳定性等。
调心的方法包括冥想、打坐、音乐疗法等。
食养是指通过饮食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养生的效果。
食养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
食养的方法包括根据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食物、遵循季节性饮食等。
道家养生四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从身体、心理和饮食等方面来达到养生的效果。
在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养生。
同时,也需要注意养生的方法和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道家戒色养生方法
道家戒色养生方法
道家戒色养生方法是通过戒绝色欲来保养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道家戒色养生的方法:
1. 自律克制:道家认为性欲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但也是一种欲望,容易使人陷入情感的困境。
道家主张通过自律和克制来抑制性欲,避免陷入无谓的情感纠葛和内心的波动。
2. 静心养性:道家注重修炼内心,通过冥想、打坐和静心等方法来调整身心。
静心养性可以帮助人们平衡内心的情感,减少对外界诱惑的敏感度,从而减少性欲的冲动。
3. 运动养生:道家认为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身体机能和平衡体内的能量。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人体更加健康。
道家提倡适度的运动,比如太极拳、气功等,以增强身体能量,并减少性欲的冲动。
4. 饮食调理:道家认为饮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道家主张以素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养护身体和减少性欲的冲动。
此外,道家还倡导适量饮水,保持身体的水平衡,减少火气。
5. 保持清净:道家强调个人修行的清净环境。
保持内外环境的清洁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与性欲有关的诱惑和冲动。
同时,保持身体的清洁也
是养生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道家戒色养生方法并不完全否定性欲的存在,而是通过自律和调整方式来控制和平衡人们的性欲,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时,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道家养生十二式
道家养生十二式道家养生十二式是一套以道家哲学和养生理论为基础的健身方法,分为十二个动作,强调锻炼身体和调理心神相结合,能够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追求长寿。
一、安身:身体与地面垂直,头顶贴墙,呼吸平稳。
这样的姿势使身体能够释放压力,保持平稳的生理状态。
二、伸膜:坐在椅子上,双臂平举至头顶,阔步前伸一步,让两腿身体与地面成90度角,保持空中平衡,伸展全身各个部位和肌肉,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
三、起身:从仰卧的姿势缓慢起身,弯曲肢体,一步步站立,重心配合呼吸平衡,这种姿势非常适合老年人和脊椎不好的人练习。
四、领奇:双脚半架式,双手放在头顶,一侧膝盖伸出,向相反的方向弯曲,保持身体平衡,让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得到锻炼。
五、摇龙:充分利用全身关节活动,通过向左右晃动身体来放松全身肌肉和骨骼,有助于改善腰痛、背部疼痛等问题。
六、扶阳:双手握拳,贴近自己腰部,使骨盆位置与地面保持平行,有助于增强腰部、腿部的肌肉力量。
七、翘起:将腿伸直,轻松地举起到水平位置,然后放下,多做几次,可以加强腿部肌肉力量,有利于预防和减轻膝盖疼痛。
八、素步:将腰部放松,双脚贴地踏步,有助于提高节奏,同时增强肌肉和骨骼的柔韧性,对于缓解颈椎、肩颈部位的疼痛和压力有很好的效果。
九、大眼:这种动作是眼部训练,可以增强眼肌力量,预防近视和老花,同时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十、气沉丹田:将手放在腹部,闭上眼睛,深呼吸,让呼吸鼓动全身,练习这个动作可缓解焦虑和抑郁,增加精神的稳定性。
十一、松墨:深呼吸徐徐放下身体,面朝下,身体呈现长条形,在地上放松全身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缓解脊柱疾病。
十二、回来:回归安身姿势,发自内心地感到身体和精神的平衡和清醒。
总之,道家养生十二式是一套非常受欢迎的健身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身体的疲惫感,使人们保持亢奋的精神状态,适合人们在办公室内或家庭中进行练习。
道家是怎么养生调理方法
道家是怎么养生调理方法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不少人都出现了亚健康问题。
我们该如何养生,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道家养生调理方法吧。
道家养生调理方法1、五行经络、道家气功点穴法,可调气血、通经络、祛血瘀、排宿便、消胖、祛病延年。
2、道家养生气功疗法,通过调心(控制意识,松弛身心),调息(均匀和缓、深长的呼吸),调身(调整身体姿势,轻松、自然地运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体,气血流通,以达到强身保健的目的。
3、春夏秋冬养生法,讲究饮食养生,季节养人。
《黄帝内经》曰:“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4、食疗、食养法乃养生之本,《素问藏气法篇》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之,以补精气。
”如新世界养生馆创办以来,会员已累计有1000多人,既有追求养生与美容相结合的女士,也有追求健康的男士,目前年龄最小的会员只有2岁,最大的已有70多岁。
如新世界养生馆为了把健康送给千家万户,还经常到各社团、各单位长期免费举办养生讲座,大力推广养生学、普及养生学,努力提高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
道家养生饮食禁忌道家认为,人是秉天地之气而生的,应「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存命」。
在日常饮食中,须禁食鱼羊荤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素食为主,并尽量地少食谷物等粮食,以免使人的先天元气变得混浊污秽。
尤应多食水果,因为「日啖百果能成仙」。
道教有「全真」和「正一」两大教派,在饮食上全真道士食素,正一派在非斋日可饮酒茹荤。
历史上张天师世家还有「四不吃」的规矩,即不吃牛肉、狗肉、乌鱼和鸿雁,盖因牛辛劳、狗忠诚、乌鱼孝、雁坚贞之故。
道教是个重养生的宗教,对饮食养生非常重视。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既有宗教色彩又符合科学养生的饮食习惯。
这些饮食习俗,无论是对于保护动物,还是对于人们的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道家在长期的生活修炼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有些食物对人体有害,食入后会发生食物中毒影响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养生法第一部序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淮南子原道》说:“道者,一立万物生矣”。
“道生—,一生二,一就是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就是阴阳。
”古代唯物主义者把事物的普遍规律,物质性的,气的变化过程,都称之为道。
道,是道教的简称。
道教里有道人、道士之分。
道人,指有道术之人;道士,分出家、在家两种。
出家道士,为全真道士;在家道士,为俗家道士又称正一道士(火居道士)。
古代,道士多以宗教为职业。
象天文、历法、神仙术(超脱生死,变幻其测)、占卜(用火灼龟甲后,观其裂纹而测示凶吉)、遁甲(谈演阴阳、八卦)、堪舆(察看风水)等。
故,道家是具有一定政治思想体系的,他们受教制,有宗旨,有学问;并博览大自然,观察其变幻,道家是古代中华民族中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大团体。
道家者,多主静而不宜动。
生活简陋而洁,饮食清淡而贵。
然,绝大多数道家先辈学识渊博,品格高雅,寿延年考。
道家养生法学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它有益于今天人类。
一、认识道家认识也谓之了解。
世俗间不外乎三个字,即:击,贬,褒。
对这类人的评论,切不可怪罪,实属历史渊流。
道教本是中国之国教。
但从历史至近史以来,没有受到权贵尊视。
绝大多数富豪绅士,信奉其它的教。
权寅绅士虽占中国人总数里不多,但尤其在混浊的社会里,势权金钱便能左右一切……。
其它宗教在中国占住了市场,道教当然受到排挤,这是其一。
其二,中国至清代后,道教经受摧残。
毁宫焚观,累遭剿灭……,致使幸存者不几。
因为权势是得罪不起的!这是攻击的一方面。
代有贬意的一面,实也可怜。
他们一不了解道及道家,听戏言而悚然,借一攻百,只认是歪门邪教而贬之。
也有褒的一面,这些善良之辈实也可叹:他们尊道崇教,然由于种种因果,加之历来道教门户严谨,追无踪,行无迹,但仍然暗中求护,不敢公开言道……。
其实,道在人间。
道与宇宙共生存!至高无尚的道是不会因受贬、击而灭去的。
衰的过程必然导致兴旺。
道家者,闻云孤鹤,向来与世无争。
道经曰:“我命在我,不在天地。
天地所患,不能知至道,能知而不能行。
知者,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
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毕矣。
”二、“道源”(一,二)奥自鸿慕初辟,五祖治世,道祖则统理乾坤,而无世不出。
儒家则维持常纲,而代有传人。
佛祖则逍遥西天,亦万劫显化。
唯道祖金光玄玄,主宰昆仑,阐扬玄风,治世五行,培养两仪之正气,裁成一元之仙真……。
至周末,太上老君转劫降世,度儒心释,传道尹喜,而为三教之宗,万真之主,故时至东汉,一严窜邑:山·金母将伏羲所演太极、八卦先天灵文及老君所传复性立命大丹之秘旨,默授于青洲王玄甫……。
王暂愿洪深,广开法门,永垂道脉。
于本朝桓帝永寿丁酉年,传道于正阳祖师钟汉离。
至唐朝武后天授二年,正阳祖师传道纯阳祖师吕洞宾。
吕祖时六十四岁,“事师七年,始闻道……。
”“道源”中所指,老君道祖的《复性立命大丹秘旨》,就是今天人们所要探讨的,研究的“性命双修”。
“道源’中提到的伏羲其人,及他在远古时期所演的“太极”、“八卦”,不仿我来作个解释,不到之处,敬请同仁,望尊指教。
伏羲,何人?在我国古史中,分作三个阶段,而三个阶段又按三个人来代表。
三个阶段即,三古。
三古为上古,中古、下古。
上古者,伏羲。
中古者,文王。
下古者,孔子。
诸子百家争鸣,均在三古之后。
伏羲指伏羲氏人,也谓之羲皇—匕人。
相传,尧曾派羲氏兄弟‘仲’,“叔”专去观测日、月、星辰,并制定历法颁给百姓使用。
早在远古时期,伏羲就开始观察了大自然,宇宙间的变幻,他把这类变幻,合为太极。
八卦,并而论之。
书:尧典。
“乃命羲和钦吴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援人时。
”伏羲的太极,八卦(先天灵文)。
“太极”,也称“太一”,指至高极大。
《吕氏春秋大乐》指出:“道也者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太极)”。
又指:“太极为元气”。
《大乐》指:“万物所出,造于太极(一),而化为阴阳”。
《云笈七签》指:“太极北辰者,北极刁;动之星也,其神正坐玄月宫,名太一君也。
”这又指太极为“北极星神”。
“八卦”:宇宙及大自然里,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配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字,用“一”,“。
-·阳;阴符号,取其统名为(八)卦。
八卦中,以乾、坤二卦为最重要地位。
用宇宙观来说,乾为天,坤为地,阴阳变化,事物始终皆在其间。
用于人身中,乾坤为“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
日月中,八卦分六十四,即六十四卦;月以五日为一节,六节为一周,兼之昼夜并为六十数,配以卦为六—卜卦。
其问,昼夜反映,昼刚则夜柔,而刚里柔表,此又生四卦,盖合为六十四卦。
伏羲的先天灵文:先者,指最前。
祖辈而言。
伏羲之先天,指他先于天时而事。
《易经》曰:“以伏羲所作之易,为先天易,也曰之小成易。
以神农所作之易,为中天易,也曰之中成易。
以黄帝所作之易,为后天易,也曰之大成易.”灵文,指神般旨意,美妙语言”。
三、“复性立命”“复”,从字义讲:文、再,返。
按八卦(六十四卦之一)中,震下坤上为复。
“立”,从字义讲:建树,植。
道祖“复性立命”。
大丹秘旨,就是修身养性之妙谛。
“性”者,指人的“心”。
“命”者,指人舶“肾”。
故,人老衰竭至死亡,必先肾竭而心停;修养心、肾对其养身健身是至根至本。
心与神相互偶联。
心不静则神驰而不羁。
心躁意乱则神散涣,神乱气失;气先失后竭,气失散,诸亏败。
亏崩而坍塌,人何可长久?肾,藏神之库,并兼管水的排泄要职……。
人的五脏中,尤肝属木,完全靠肾水滋润。
肝更不得缺肾水浸乳,如无,如缺,便肝阳上亢……。
肾能生精造“汞”。
汞充方“铅”盛(铅指气),故,肾要良好锻炼而育养。
内炼息养之功,关键在有一“穴”。
肾在人体之部位,正处此要“穴”左右邻。
此“穴”谓之“气穴”,也谓之命门。
道经曰:“命门旺,十二经旺;命门衰,十二经衰;命门生则人生,命门绝,则人亡矣”。
复性之命,续阳大丹,千年道行、后世应传。
不当神仙,可求返还。
四、续阳功(立坐卧三式法)(略)五、有关注解续阳功均依道家“大丹秘旨”、张三丰祖师“炉外丹”(天元大丹)演变而来。
属道家“三炼实功”中初节功精髓。
一般百日为节度,七七日初效。
行功前要有所准备——恒心。
首先应禁腥、荤、香、辣。
腥荤之物,其味主沉浊,行功时食之,便使人后天之气粗犷难伏。
香辣之物性主轻浮,行功时食之,致使先天之气散而不聚。
食量则不宜过饱,饱则伤神。
不能过饥,饥则伤气。
故饥则有食,食之而止。
要想功成圆满,百日内禁忌房事,不然功而亡费,失之可惜。
续阳功,属“武当”祖师张三丰之传遗。
址道家天罡正气(忝)纯阳功。
历来单传秘授,心诚弟子,潜心默守,从不搞什么特异功能表演;也不评论其它……。
至传到小人头上,功大有失。
本人有辜负先祖先师一片乳哺之恩。
多只怪小人心不诚,志不坚……,终年终日为生活而去劳波,途遇坎坎,因由种种,致使小辈不能身侵此道,仅只能调理身躯,作个不医不药的贫徒而已。
此一点说明。
说明之二:“道源”:……初元朝延佑元年,有张三丰访道参玄,几之十年,均无所遇。
徒劳勤昔,性命惶惶;不得一遇至人,以了半生之愿。
乃西至泰陇,挹太华之气,纳太白之奇,走褒斜,渡陈仓,见宝鸡山峰幽遂清秀;乃就金台观而居焉。
概至道难闻,遂日夜焚香,以告天,求天助道也。
时六十七岁矣。
因感陈抟老祖弟子火龙真人(先生)。
传授至道:及炉外丹。
因得超凡入至矣……。
张三丰祖师曰:“天元大丹一段静功,火候之次第,文武之妙用,必须真师口授,方能自用无疑。
如元阳未生之时,存之以神,嘘之以息……,及其阳生,以武火采之而外,复以武火炼之以内,谓之勒阳关。
道为今用“道为今用”,不是说今天的人,都去入道,全真”。
而是指道家养身功法,劝君借鉴。
人者,天生之灵物,只有人,才能主宰世界。
人的生命价值是最高的。
一个人品格高尚,·体健脉畅,神力充沛,不管他干什么工作,便达理而干炼。
“五事”入首而准,“辨六候”运行不差,……,家兴业盛。
按道家“三炼实功”,如果达成,便能至“人仙”,“地仙”,“天仙”之境界。
天仙,地仙暂不去深探,然而人仙者,是存在的。
这便是今天我们要研究、要认识的客观问题。
对“仙”的认识,请不必看偏了……,不要一听到“仙”字便毛骨悚然。
天上的仙,我们不知道,也无法去知道。
地底下的仙我们看不见,也无法去看见。
但人中的“仙”是知得到、看得见的。
“仙”字,本来用作比喻的词,比喻某一方面超越常人的人。
故人仙者,他的才华、智慧、能耐比一般人超之而胜。
道家“初节小成筑基功”,若修至火候,丹放毫光,三关透,几窍通,乾鼎升,坤炉降,人已返到本体未破;明五事,入首有准,辨六候,运行无差……。
此乾坤交泰之境地,曰之为“人仙”。
潜心持修,初节小成,便知采能调,熟烹善炼,并能熏蒸而自温养……。
至此,人疾病除。
衰老却,寿延考,忘医忘药,其乐无穷,气充脉畅,神志豁达。
这便是世俗间的贵珍宝;这便是人求之而得的“道”!这是“道”在今天对人类的实用价值。
人处更年期后,一辈子将去了一半(大)。
学习和勤操,家庭生活,工作事业便耗去了大量精力……。
身体条件好点的,也只能是暂持饱和状态,差者,弱疾病缠;有如木朽虫生,墙罅蚁入。
一般者,皆头昏目朦,腰滞腿呆,显现阴亏阳衰。
若求治不当,药补不适,副作用力便生,若运动锻炼大行,再痨其筋骨,便得匣还珠。
故此,中老年者,普遍宜静而厌动。
对于精倦气弱“心肾”两败者来讲,唯“双修”最为适宜,续阳功,接枝延寿,道为今用,劝君速修。
第二部四宇口诀(种、采、炼、养)“勒阳关”分产种,纳采,炉炼,温养四个阶段,祖师传有种,采,炼,养四字口诀。
一种:种者,元精也。
源于本体之元气。
本体之元气,藏于下田玄牝之中。
种将产之际,心力目光返观内照,神有气穴,气聚下田,心默百千之数,攘心牢栓,心空而虚,清静而沉寂;遂入混沌之乡,忘人忘我之境……。
元气自然发动而化为元精,冲动阳关。
此时涨满难禁;种将产矣!抓住良机,速行纳采之功法。
二纳采:种产有两种,一曰:“原始祖气,纯是先天之英华;来自虚无杳冥之中;无天地人物之引召,合先天元精之于时。
人忘自我,身向晦宴息,空洞而虚灵……”。
二曰:后天,心犹牵缠,情欲交感之阴精,合媾精之子时。
也谓之有人物情感勾扰而冲动外肾所至……,故,因两种产出不同,纳采之法也分别而行。
前者,速用吸,舐,撮,闭四字诀,纳采入炉,固封严密。
在用周天火符之玄机,以烹以炼……。
后者,速用风火采皈,猛烹急炼。
运动武火神功,化而为气。
也谓之“三火腾光”焰琼炉火灼炼顽阴(精)。
采者,元精(阴精)还原回位而已,直待外肾消缩净尽,即刻止住采纳之武火,接上半文半武之火锻炼不误。
三炉炼:归元之精,在命宫之中尽化为气(元),谓之炉炼。
此炼药之法,实则是呼吸并施,烹炼采用。
元精皈入炉中,必须神存气穴,停其自息,后作烹行炼之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