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回文诗

合集下载

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中国史上最聪明的一首诗,正着读是天亮了,反着读是天黑了

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中国史上最聪明的一首诗,正着读是天亮了,反着读是天黑了

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中国史上最聪明的一首诗,正着读是天亮了,反着读是天黑了“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副对联的妙处?看似平常的对联,正着读与反着读却完全是一个样子,只有顺序不同。

这就是我国传统诗词文学中最有趣的玩法:回文。

回文也叫回环,就是指把相同的字词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者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趣味。

典型的例子有《道德经》中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易经》中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都是绝妙好句。

按照文学形式分的话,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回文曲都是回文的妙用体,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妙回文诗,这首诗出自苏轼笔下(也有说是宋代周知微、唐代徐寅所作),名字叫做《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有没有发现,这首诗正着读是在写“从黑夜到白天”的景致?律诗按顺序通常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题金山寺》的首联(指律诗第一联)强调“渔舟钓月”,颈联却在强调“江天晓”、“海日晴”,让人有种融入诗中、与作者共同经历美景徐徐转换的感受。

但“回文诗”的妙处就在于,从末尾最后一个字反着往前读,又能创造出新的诗,而且词句毫无阻滞、矛盾之处。

回文诗也可细分为“通体回文”、“双句回文”、“就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这种就属于最难的“通体回文”。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可以看出,如果反过来读,这首诗的景致就成了从白天向黑夜转变,颔联“江天破晓”,尾联“月下泛舟”,律诗每一联的内容变了,情境的顺序也变了。

可见回文诗绝对不止是文字游戏那么简单,它对作者的文学水平要求很高,不是随便拼凑几个字就能成功的。

回文诗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初年的《盘中诗》。

史上最著名回文诗

史上最著名回文诗

史上最著名回文诗回文诗,这东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正着读和反着读都一样,像个魔术似的。

你想想,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神奇的东西?不过,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历史上最著名的回文诗,嘿,别小看这些小句子,它们可是大有来头呢!你想啊,古代诗人们可真是脑洞大开,才华横溢。

比如,有一首经典的回文诗,听着就让人心里暖暖的,诗人们玩得不亦乐乎,字字句句都像在跳舞,流畅得不得了。

想象一下,白白的纸上,黑黑的字,竟然可以正反读,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这样的文字,简直就像美食一样,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吃下去。

说到回文诗,不得不提那句广为流传的“我爱北京天安门”,这句话一反而正,真是让人觉得有趣。

这种反转的感觉,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连旁边的小朋友都忍不住咯咯笑。

那种快乐,真是简单又纯粹。

你看,日常生活中,能有什么比这种小确幸更让人开心的呢?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谁能想到一句简单的话,就能让大家笑得那么开心?还有一首更有趣的回文诗,反复吟诵时,总让人忍不住想起古人的智慧。

那些字字句句,仿佛都在说:“看,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回文诗的魅力就像一个隐藏的宝藏,只有真正用心去探索,才能体会到那份独特的乐趣。

就像玩拼图,拼到看到完整的画面,心里那种满足感,谁能不喜欢呢?大家都知道,诗词和音乐是相通的,读起回文诗来,那韵律感、节奏感,简直就像在听一首动听的歌曲。

想象一下,微风轻轻吹过,竹林沙沙作响,你在读着这些诗句,感觉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只剩下你和那些字的舞动。

那一刻,真是像置身仙境,连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去。

回文诗还有个好处,就是它可以让我们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语言。

你看看那些字,反着读的时候,意义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正所谓“别有洞天”,不妨试试看,或许你也能写出几句有趣的回文诗来,给身边的朋友带来欢乐。

再说了,回文诗的幽默感可不是随随便便的。

诗人们在字里行间藏了许多小心思,有些甚至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奇妙有趣的回文诗

奇妙有趣的回文诗

奇妙有趣的回文诗奇妙有趣的回文诗(一)孟华一首诗顺读流畅优美,若将它的全篇或句、段倒回来读,也流畅优美,这就是回文诗。

这种诗虽带有一定的文字游戏的性质,但它构思巧妙,手法独特,音韵和谐,趣味盎然,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

回文诗的奇妙和趣味主要表现在“回”字上,“回”是指词句的回环往复,“回”法不同,它的构成就不同。

下面介绍几种形式:一、顺倒型。

顺读成诗,倒读亦成诗。

这是回文诗的最初形式,也是其基本形式和常见形式。

这种回文诗诗律规范,诗味浓郁。

宋朝李禺写的七律《回文诗》是其中著名的一首: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恰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此诗顺读,构画出了远游在外的夫对妻、父对子思念的情景;倒读,则抒写了子对“无音讯”的父、妻对“久别离”的夫思念之情,而且两诗的意境幽远,情感深挚,富有感染力。

二、诗词型。

顺读是诗,倒读则词;或顺读是词,倒读则诗,这是回文诗的发展。

这类回文诗描写多细腻,感情多凄婉,抒情性较强。

清朝一女诗人写的《秋》回文诗,顺读是一首七律,倒读则成一曲《虞美人》词。

七律·····秋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风冷结阴寒枯叶,别离长夜望高楼。

迟迟月影斜倚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虞美人·秋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旅赋余诗,叠叠竹倚,斜影月迟迟。

楼高望夜长离别,叶枯寒阴结,冷风留得未残灯。

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这首回文诗无论是诗还是词,都秋意浓厚,人情凄幽,不失为好诗好词。

三、反复型。

这种回文诗选一字为首,连环读之,不仅句句成诗,而且首首押韵。

这也是回文诗的发展。

宋朝钱惟治的《春日登大悲阁回文》就是这种诗: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

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

全诗仅四句20字,若以任何一个字领头依序读之,能成诗四十首,顺读20首,倒读又可成20首。

有哪些著名的回文诗词?

有哪些著名的回文诗词?

有哪些著名的回文诗词?回文诗也叫“回环诗”、“回纹诗”。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一种雅趣横生、妙不可言的诗体。

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如是释义:“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浙江新昌县南明山的大佛寺里,有一尊高几十丈的大佛,寺院周围环境清静幽雅,景色如画,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天然居”。

大佛寺有一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此联巧用“天然居”和“大佛寺”这两个名称,组成回文,切题,工整,自然而有情趣,此联也成为回文诗的典范。

类似的还有:“贤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贤”;“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等。

最负盛名的回文诗当属前秦窦滔的妻子苏蕙的《织锦漩现图》。

窦滔当秦州刺史时,曾被流放。

符坚取襄阳后,又起用窦滔为安南将军,留镇襄阳。

由于家庭纠纷,二十一岁的苏蕙拒绝跟随丈夫去襄阳。

窦滔一怒之下,只身赴任,跟她断绝音讯。

不久,苏蕙心有悔意,于是费尽心机,织成一块八寸见方的五色锦缎,用文字填成回文诗,这便是有名的《织锦漩现图》。

此图以八百四十一字排成纵横各为二十九字的方图,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进一字读,均可成诗。

可以读作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等,得诗3752首,才情高妙,令人叹为观止。

苏蕙在诗中向丈夫诉说思念之情,抒发自己的悔恨自伤,赞扬对方的崇高德行。

窦滔读后十分感动,就备车载礼至关中,把她接到了襄阳,夫妻和好如初。

武则天既欣赏苏蕙的美丽,又赞赏她的才气,亲自撰文,誉其“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

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这是“确评”。

回文诗中最饱含深情的互动篇是宋代李禺的《两相思》。

据说古时候有个先生在外教蒙学,中秋时节不能回家团聚,就写了一首诗当家信寄回家:枯眼遥望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回文茶诗独具匠心妙趣横生

回文茶诗独具匠心妙趣横生

回文茶诗独具匠心妙趣横生回文茶诗记梦二首苏轼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茶团,使美人歌以饮。

余梦中写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吐碧衫。

”意用飞燕吐花事也。

乃续之为二绝句。

其一: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倒读出下面两首:其一: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五颜鸵。

其二: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茶壶回文诗清?黄伯权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其诗又可回读为: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秋宵吟?秋月清?陈琼仙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其诗可回读为: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梅清?张奕光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其诗倒读为: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回文诗趣谈回文诗,也叫回纹诗,回环诗。

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诗歌体裁,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

这种诗,它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顺读、倒读、斜读、跳读、回环读均可。

据传,我国最早的回文诗是西晋苏伯玉的妻子为怀念远方的丈夫,在盘子中婉转回环地写了一首著名的《盘中诗》,它成为我国第一首回文诗。

而最著名的回文诗是我国前秦时的秦州刺史窦滔的妻子苏若兰所作的《璇玑图》。

若兰知识广博,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耀,深得丈夫窦滔敬重。

窦滔有个宠姬叫赵阳台,若兰十分嫉妒,每每相见,总免不了一番嘲讽,窦滔常常为此遗憾,心中十分不快。

杂谈妙趣横生的回文诗

杂谈妙趣横生的回文诗

杂谈妙趣横生的回文诗说到回文诗,不能不先说说修辞学中的“回环”。

回环是汉语中的一种“用相同的语句循环往复地说明”的修辞方式,形式上表现为词语相同而语序相反,即:甲乙—乙甲。

详细言之,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够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还使语意精辟警策。

例如:“发展需要科学,而科学更需要发展”;“文人的无聊,无聊的文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等等。

回环用在文章(一般指散文)里,始终还是一种修辞方法,不过也有将包含着回环的那段文字叫做“回文体”的。

回环使用在文章中,可以根据需要,表现出有好几个来回,如“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便是;可回环若用在诗歌中,就只能有一个来回,这便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回文”了,而这样的诗便称为回文诗。

回文诗出现的年代很早,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首回文诗当属苏伯玉妻所作的《盘中诗》。

苏是西晋人,则意味着回文诗至少首先出现在西晋时期。

清人朱存孝在其所著的《回文类聚序》中便宣称回文诗“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为大备。

”到目前为止,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中国最早的回文诗便是《盘中诗》。

苏伯玉妻的姓名及生平均无从查考,只知道苏伯玉使蜀,久未归回,而且连书信也没有一封。

她却居住在长安,非常想念自己的丈夫,便生巧思,在盘中作诗一首,诗中虽然有一些埋怨之辞,但更多的是苦苦思念之情。

全诗凡168字,共有49句,27韵,屈曲成文,寓宛转缠绵之意。

最后点明“当从中央周四角”,告诉丈夫该如何读这首诗。

据说,当苏伯玉经过一番思考,读懂全诗后,百感交集,并被妻子的深情与奇妙的才情所感动,当即决定收拾行装,迅速返回到了家乡。

《盘中诗》从中央的“山”字起读,绕向四周,布局安排颇富机巧,但不能倒读,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回文,不过其词序的刻意安排,与后来的回文确实相似,把它说成是回文诗的先导,也还说得过去。

妙趣横生回文对

妙趣横生回文对

妙趣横生回文对陈立献对联是文学的一种形式。

回文对是联语中的一枝独秀,素以奇趣著称。

《辞源》曰:“诗词字字回旋往返,都能成义可诵的叫回文。

”依此而推,能回文的联语即回文对了。

它的形式是多姿多彩的,读起来,有一种入迷宫复得出的酣畅之感。

或令人遐想,回味无穷;或诗情哲理,蕴涵其中。

一、当句回文对,即七字句对称回文联,正读倒读,意思都一样。

一句内前半句与后半句完成一个回复的过程,此类最常见。

,郭省非在《回文联创作规律初探》一文中说:“只有第四字在句中所处地位和顺序不变,一直居中,左右逢源,而且别的字都是‘双胞胎’,只有她是‘独生子’、‘单干户’”。

比喻生动形象,切中肯綮。

如:绿化山清山化绿;长流水秀水长流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座上飘香飘上座堂中溢喜溢中堂屋满春风春满屋门盈喜气喜盈门其特点:1、两种事物或两种事理互为依存,或相辅相成,内在联系,不可分割。

2、联语中的轴心字如“清、秀、桐、合、香、喜、风、气”像车轮中的“轴心”,不论车轮往前滚动或向后翻转,轴心都不移位。

轴心两边的语序是对称的,字词是相同的。

3、上联是仄起仄收,下联是平起平收。

上下句不可整句对调倒读。

否则,就不符合联律尾字“上仄下平”的要求。

二、单句回文对。

正读一层意思,倒读一层意思。

就是一句一意思。

如: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上联意为僧人来到高耸云天的云隐寺,下联则寺里藏着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可见上联主语是“僧”,下联主语则“寺”,表述的对象不同。

句脚“上仄下平”。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同样“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上联主语是“人”,下联主语是“寺”。

一句一个意思。

三、谐音回文对。

借谐音字来表情达意。

如: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顺读意思明白通畅,倒读却让人琢磨了。

然而一旦领悟过来,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令人拍案叫绝。

原来“荷”与“和”皆读“hé”,“上”与“尚”都读“shàng”;下联“汉”与“翰”同读“hàn”,“临”与“林”均读“lín”,出句意为和尚画了一幅荷花画;对句意为翰林在临摹汉代的字帖,借同音字,表达一个一意思,构思巧妙,驾驭语言能力十分高超。

妙趣横生回文诗

妙趣横生回文诗

妙趣横生回文诗唐宋以来,以回文体入诗之风很盛。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织锦图回文》诗云: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此诗不见回复文字,回文尚待读者倒读而成,这种回文诗属待回型。

倒读则诗曰: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

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这同样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中心一个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宋朝另一位著名诗人秦观则留有一首别具一格的回文七绝诗《赏花》,那是因为苏轼访他不遇,留字问他何去?原来他外出春游赏花归来晚了,见了苏轼的留字,便将“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等14个字写成圆圈状做答。

苏轼将秦观所写的14个字仔细观察,随即念出一首七绝,并连称好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四时山水诗》也很奇物,诗云: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这首十字回文诗,每句来回复读,可成一首七言绝句。

四首绝句,也描写四时景色。

春景诗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景诗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景诗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这组回文诗,很有韵味,意境极佳,细细品味的确妙趣无穷。

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正读些诗清新流畅,充满诗情画意,已算是诗中佳作;但倒读也同样顺理成章,意境幽远,则是更为难得。

倒读诗如下: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有趣的回文诗

有趣的回文诗

有趣的回文诗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小学版》2014年第01期
回文诗是一种奇特的诗,它顺读,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富有趣味;逆读,顺口流畅,别具一格。

在清朝,浙江才女吴绛雪曾作过《四时山水诗》,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寒冬。

这首诗中每句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

如果每句按顺序读,就成了四首脍炙人口的回文诗。

这四首回文诗分别是:
《春景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景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景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景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寒冬。

冬寒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向我们描述出四幅旖旎的画面:春天时,岸柳青青,莺歌燕舞,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春光图。

夏天到了,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在凉风吹拂下,荷花像一个姑娘似的,翩翩起舞,散发着阵阵香味。

秋天,一群大雁飞来了,露宿在沙洲的浅滩上,它们准备向南方飞去。

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天地严寒,人们在炉子旁取暖,度过漫长的寒冬。

奇妙有趣的回文诗

奇妙有趣的回文诗

奇妙有趣的回文诗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20年第26期
顺读成诗,倒读亦成诗。

这是回文诗的最初形式,也是其基本形式和常见形式。

这种回文诗诗律规范,诗味浓郁。

宋朝李禺写的七律《夫妻互忆回文诗》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此诗顺读,勾画出了远游在外的夫对妻、父对子思念的情景;倒读,则抒写了子对“無音讯”的父、妻对“久别离”的夫的思念之情。

两诗的意境悠远,情感深挚,富有感染力。

复字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复字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复字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复字诗,是诗词的一种体裁,即在每句中重复嵌入一个字,可以复用多次。

可以置于句首,也可以嵌入句中,于句尾,使诗词有一唱三叹的作用,显得更是趣味横生,余味无穷。

《咏春》【清】纪晓岚春光春风春景和,春人路人唱春歌。

春日临窗写春字,春闺女子绣春罗。

春天就是好,写不尽的姹紫嫣红、良辰美景、春山春水,春光明媚、万紫千红。

《空蒙迷离烟雨春景图》【明】梅鼎祚半水半烟箸柳,半风半雨催花。

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全诗二十四字,句句不离“半”字,意境奇妙,描绘出一幅朦胧迷离的烟雨春景图。

《回船一字诗》【清】陈沆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一首一字诗把一位渔翁船钓的夜景画记了下来,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情趣。

《和邢端公登台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唐】皎然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

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在这首诗中,“春”字一共出现了八处,将春的美景一一展现出来,可谓春意盎然!《山中吟赠徐十二》【清】祝湘珩山人住深山,日与山为友。

山风吹我衣,山月落我手。

起行山随身,寂坐山到牗。

爱山不厌多,看山不厌久。

无事访山成,饮尔山中酒。

句句有“山”字,但读起来并不让人感觉拖沓,相反觉得明快随意,山居本来就是一件雅事,再加上诗人笔下句句不离“山”的趣味,正可称这首诗为“雅趣”之作。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八》【明】唐寅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

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

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

唐寅的花月诗,每首都非常自然地嵌有“花”“月”二字,回环诵读起来,极为流利而宛转悠扬。

《天童山中月夜独坐二首·其一》【清】易顺鼎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青青山川一尘不染,湛湛青天没有一丝流云,天上只有一轮明月,山中只有一个人,干净而又寂静的月夜之境油然而生。

有趣的回环诗

有趣的回环诗

有趣的回环诗
回环诗,也称为回文诗或循环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

其特点是正着读和反着读都可以成诗,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下是一首有趣的回环诗,希望您能够满意:
春赏百花秋望月,夏沐凉风冬听雪。

晨钟暮鼓警醒客,清风明月真诚谢。

这首回环诗描述了四季变换的美景,同时也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每一句诗都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温馨的情感,让人读来倍感温馨。

细读这首回环诗,我们不难发现它的精妙之处。

从春季的百花盛开,到秋季的明月高悬;从夏季的凉风习习,到冬季的雪花纷飞。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对清风明月的赞美更是溢于言表。

此外,这首回环诗还充满了哲理。

春夏秋冬的变换,晨钟暮鼓的更迭,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而诗人却以感恩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对清风明月的赞美更是表现了他的豁达和宽容。

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感恩的心态,无疑会对每一个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妙趣横生的回文诗

妙趣横生的回文诗

~ 璇◆
采莲人在绿杨津 , 在 绿杨津一 阕新 。 一 阕新歌 声嗽玉 , 歌声嗽玉采莲人 。
声 ..
香莲碧水动风凉 ,
●.. 再● 歌■\ 来看一苔—— 水动风凉夏日长。
嗽 .'
长 日夏凉风动水 ,

: 一一 玉


凉风动水碧莲香 。
一 采
. 字倒 蔷往 前读 ,你 会 发 现倒 读 、顺 读 一个 样 ,奇妙 吧 ?l
@文诗很有趣 ,但创 作起 来却不容易。 们 可以试 蔷写写@文句。例如 :蜜蜂醣蜂蜜 ,;j} 刷能刷牙 ,奶牛产牛奶 ,请水池 呈池水请 ,静泉 山上 山泉 静 ,等 等 。 是 不 是 也很 有 趣 ?

许 冰
@ , 突 出 了
… 一 … 诗:

把 每 甸都 倒 着读 一遍 ,你 发 现 了什 么 .?哈 哈 ,这 苔 诗还 是 原 来酌 模 样 ,一点 儿设 变 。 好
一 玩 儿。巴?
再 来 看 第二 首 @ 文 诗 ,这次 酌玩 法 不 一样哟 I
回一
这 是 @ 文 诗 中 酌 连 环 诗 ,诗 c丰,酌 字 排 列 成 圆 形 ,字 数不 ,一般从圆固 中最 上边 酌 一个 字起 头 ,然 后揞 顺 时 针 或 逆 时 针 酌 顺 序 ,每 五 字 一断 蔹 七 字 一断 , 文 字 可 重 复 使 flj。 这 苔 诗读 出 来是 这 样 酌 :

妙趣横生的咏春回文诗

妙趣横生的咏春回文诗

妙趣横生的咏春回文诗《咏春》春景映辉辉映景,新枝舞风风舞枝。

花开盛意意盛花,人醉欢心心醉人。

衍生注释:“春景”就是春天的景色,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候。

“映辉”这里指景色相互映衬生辉,像是阳光照在各种景物上,彼此交相辉映。

“新枝”指春天刚长出的树枝,它们柔软又充满活力,在风中摇曳舞动。

“盛意”表示花开得满满的都是生机和意向,饱含着春天的热情与活力。

赏析:主题方面,这首诗主题明确,就是咏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和人物的感受来表现春天的美妙。

从情感上看,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表现手法较为独特,运用回文诗的形式,每一句从前往后看和从后往前看都是通顺且表意合理的,读起来很有韵律感。

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还体现了汉语的巧妙之处。

像“春景映辉辉映景”,简单几个字就把春天里那种明亮的、相互映衬的景色展现出来,后半句“新枝舞风风舞枝”又动态地描绘出树枝随风舞动的姿态。

“花开盛意意盛花”写出花朵盛开饱含的那种旺盛生命力,最后“人醉欢心心醉人”将人的陶醉融入到这春天的美景之中。

作者介绍:由于没有确切的关于此诗作者信息,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作者很可能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且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人。

他(她)能捕捉到春天最为显著的特征,用简洁而富有美感的文字展现春天的魅力,可见有着较为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在传统文化里挖掘回文诗这种独特的形式来咏春,也说明作者有着一定的古典文学素养。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春游的大巴车上,导游想活跃一下气氛,就说:“我给大家来分享一首妙趣横生的诗。

‘春景映辉辉映景,新枝舞风风舞枝。

花开盛意意盛花,人醉欢心心醉人。

’这首诗把春天写得特别生动,咱们这次出游就像进入了这诗里的美景当中一样。

”大家听了都觉得很有趣,开始饶有兴致地讨论起诗中的春天。

例子二:学校组织诗歌朗诵会,小明作为开场选手上台了。

他说道:“今天我要朗诵一首特别的咏春诗。

‘春景映辉辉映景,新枝舞风风舞枝。

花开盛意意盛花,人醉欢心心醉人。

一首五言回文诗有四十种读法,不仅限于正读反读,妙趣横生

一首五言回文诗有四十种读法,不仅限于正读反读,妙趣横生

一首五言回文诗有四十种读法,不仅限于正读反读,妙趣横生“回文诗”创于西晋,历代诗家争相仿效,宋代达到鼎盛。

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讲:“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民国时期的《学诗百法》中说:“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回文诗”创作需要深厚的文字和文学功底,大文豪苏东坡就是一位“回文诗”高手,多篇佳作,如《题织锦图回文》,正读,反读各有意境。

正读: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反读: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

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回文诗”的妙处在于同样一首诗,回环往复,正读、反读可以是相同意境,也可产生两种不同的心境。

更有绝妙的“回文诗”,不仅正反顺序成立,如果从诗中任何一个字开始,作为首字重新组合成七言,同样顺理成章,毫不拘泥。

如清代诗人黄柏权所作《茶壶回文诗》,二十字可以正反读成两首诗外,还可随意开始组合成首五言,妙不可言。

这里随意组合几首,大家有兴趣可以亲自尝试拆解、组合。

原文: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反读: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正读组合一: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

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

正读组合二: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

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

正读组合三: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

正读组合四: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

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

正读组合五: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

反读组合一:流雾香迷云,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

反读组合二:香迷云薄霞,淡雨红幽树。

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

反读组合三: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

反读组合四: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薄。

反读组合五: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

流雾香迷云,薄霞淡雨红。

秦观十四字回文诗

秦观十四字回文诗

秦观十四字回文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这首回文诗正读倒读皆成章句,妙趣横生。

这首回文诗是秦观所作,内容表达了他在赏花归去时的感受。

诗中描述了在暮色中,骏马疾驰,像要飞起来一样,酒力似乎也渐渐消散了,醉意少了几分。

当稍微清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暗,夜幕已经降临了。

真正清醒后已经是黑夜,才发现自己已经赏完花回来了。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这种回文诗的创作手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比较常见,如唐宋时期的李商隐、苏轼、黄庭坚等都有创作过回文诗。

不过也有人认为回文诗是一种游戏性质的诗歌,没有实用价值。

但实际上,这种诗歌形式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功底和诗歌创作才华,更是一种文学艺术的体现。

解析:
这首回文诗以赏花归去为背景,通过描述马奔驰和酒力消退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在外出游玩的生活情趣。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秦观对生活的热爱和敏锐的观察力。

他能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此外,这首回文诗也展示了秦观对诗歌创作的熟练技巧和才华。

他将每个字都用两次,下一句是上一句的回读,形成了一首精巧绝丽的回文诗。

这种创作手法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他的创新思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之,这首秦观所作的十四字回文诗充满了情感和生活的气息,展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和技巧。

这首诗很有趣:正读反读都成诗

这首诗很有趣:正读反读都成诗

这首诗很有趣:正读反读都成诗这首诗很有趣:正读反读都成诗文/金钟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首很有趣、很天才的诗,这首诗正着读倒着读都能成诗,刘坡公《学诗百法》说:“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回文诗反复成章(资料图图源网络)回环诗,又叫“回文诗”、“回纹诗”,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它是我国文人玩的一种文字游戏,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在回文诗中,足见诗人的深厚功底,也可以看见我国汉字的绝妙。

很多城市已经正式地迈入了春日,就让我们来看看回环诗里是怎么赞赏这洋洋得意的春日的。

回环诗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资料图图源网络)回文诗石山染痕苔青青,绿水春荫柳啼莺。

池荷生叶红莲碧,溪流泛舟轻拂风。

倒着读就是这样的:风拂轻舟泛流溪,碧莲红叶生荷池。

莺啼柳荫春水绿,青青苔痕染山石。

这首诗呢,正着读倒着读,意思差不多,都显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调皮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的喜欢和宠溺。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的喜欢(资料图图源网络)翠绿色的苔藓将山和石都染绿了,不禁让我想起《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在门前的石阶上映出了淡淡的痕迹,在珠帘之间可以看到青青的河边草,这映阶碧草在阳光的照耀下忽闪忽闪的,天真又可爱。

绿水欢脱地流着,柳树已经长出了繁密的枝芽,莺鸟欢快地在柳的树荫下唱啊跳啊。

正像苏轼《蝶恋花·春景》中的“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高兴地在空中、暖阳里飞,清澈的河流环绕着人家,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荷塘里面,碧绿的莲叶与红色荷花的相互衬托下,显得更红更绿了,也让我想起了大家熟知的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碧绿的莲叶像连着天一样,无边无际,荷花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地艳丽鲜红。

天地的广阔,莲花的迷人,如此地绚烂生动。

在缓缓的溪流上泛舟,感受到微风的轻轻拂动,轻松惬意,如人间仙境,脉脉不得语,真真可以“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驾一叶扁舟,游于春水间,听任小船漂流而去,在船上享受风声、水声、鸟声,就这样,一直走下去。

千古奇诗《两相思》:妙趣横生,男人应该顺着读,女人应该倒着读

千古奇诗《两相思》:妙趣横生,男人应该顺着读,女人应该倒着读

千古奇诗《两相思》:妙趣横生,男人应该顺着读,女人应该倒着读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诗人数不胜数,流传千古的诗作自然也是很多。

小编今天要说的是宋朝一位诗人写的一首千古奇诗,顺着读倒着读都可以。

有趣的是,顺着读是男生的读法,女生的读法是倒着读。

这首诗到底是什么诗呢?请继续往下看。

不管是顺着还是倒着都能读的诗称为回文诗,最早的回文诗出自苏伯玉妻的《盘中诗》,这类型的诗因为创作难度较大,所以数量少并不为众人所知。

今天小编要说的这首回文诗是来自宋朝诗人李禺的《两相思》。

因为这首回文诗顺着读是表达丈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倒着读是妻子思念丈夫的心情,因此这首回文诗也称作《思妻诗》或《思夫诗》,合起来就并称为《两相思》。

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品读下这首回文诗。

这首诗顺着读,是这样的:”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寂寥,夫忆妻兮父忆儿。

“顺着读下来,就能很明显的感受到丈夫非常思念妻子的感伤之情。

丈夫极度思念妻子之下都哭了,但是就算眼睛哭干了,还是见不到妻子。

酒壶里的酒都喝没了,却不敢再继续喝下去。

继续喝下去只能更思念妻子,导致丈夫都没有办法下笔去好好的写诗。

和妻子相隔的路途太遥远,阻挡了丈夫的回家路,和妻子离别了很久,来往的书信很久都没能收到。

在孤灯之下漫长的夜晚十分寂寞,但是丈夫只能默默思念妻子和儿子。

这首诗叙述的思念之情很朴实,整首诗读下来就能深深地感觉到丈夫非常的思念妻子。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倒过来念是什么样的:”儿忆父兮妻忆夫,寥寂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倒过来念之后就转换成是妻子思念丈夫的意思了:儿子在思念着自己的父亲,妻子在思念着自己的丈夫,寂寞的漫漫长夜却只有妻子一个人在家。

丈夫还在远方没有回来,现在连两人来往的书信都没有了音讯,这么久的别离都是因为两人相隔的太远。

妙趣横生的「回文」

妙趣横生的「回文」

妙趣横生的「回文」
王莹
【期刊名称】《日语知识》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 从开头读或从末尾开始读,文字、音节出现的顺序完全相同,且具有一定内涵的词或句子称为「回文」.关于「回文」,本刊以前也曾有过介绍,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以前尚未介绍过的回文.
【总页数】1页(P20)
【作者】王莹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妙趣横生的英文回文 [J], 韩萧语
2.妙趣横生的回文联 [J], 高炜;万全;
3.妙趣横生的咏春回文诗 [J], 王祖成
4.妙趣横生的回文诗 [J], 许冰;
5.妙趣横生的茶回文 [J], 王丹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趣横生回文诗
唐宋以来,以回文体入诗之风很盛。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织锦图回文》诗云: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此诗不见回复文字,回文尚待读者倒读而成,这种回文诗属待回型。

倒读则诗曰: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

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这同样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中心一个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宋朝另一位著名诗人秦观则留有一首别具一格的回文七绝诗《赏花》,那是因为苏轼访他不遇,留字问他何去?原来他外出春游赏花归来晚了,见了苏轼的留字,便将“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等14个字写成圆圈状做答。

苏轼将秦观所写的14个字仔细观察,随即念出一首七绝,并连称好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四时山水诗》也很奇物,诗云: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这首十字回文诗,每句来回复读,可成一首七言绝句。

四首绝句,也描写四时景色。

春景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景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景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景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这组回文诗,很有韵味,意境极佳,细细品味的确妙趣无穷。

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正读些诗清新流畅,充满诗情画意,已算是诗中佳作;但倒读也同样顺理成章,意境幽远,则是更为难得。

倒读诗如下: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一)东坡回文诗
苏东坡曾写过一首《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
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晓,
蔼蔼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鸥轻。

让我们把这首七律试着由后往前读下来,就成了:
轻鸥数点千峰碧,
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蔼蔼,
晓天江树远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巷,
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
倾山雪浪暗随潮。

十分精妙。

(二)四时回文诗
《春》
风吹细浪低田麦,
雨过初分浅水秧。

红树半开桃脸嫩,
绿波深映柳丝长。

《夏》
林重紫李玉成蹊,
水映石榴石近溪。

深栋双双飞燕语,
阴槐绿树万蝉嘶。

《秋》
红飘乱叶树连枝,
雨著疏花树绕篱。

蓬转恨多饶白发,
鸿归数处寄新诗。

《冬》
飞花雪片落梅残,
兴发歌楼酒量宽。

矶石钓鱼观冻手,
衣蓑绿映暮江寒。

四诗均可倒读。

(三)转尾连环《春》词
古人有《春》词,是一首转尾连环回文诗,如图。

鹊喜晴春
噪频
前来
津去
柳蝶
媚新花恋
此诗先从“春”字起,逆时针读:
春晴喜鹊噪前津,
鹊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恋蝶,
新花恋蝶去来频。

再顺时针:
频来去蝶恋花新,
蝶恋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鹊,
津前噪鹊喜晴春。

(四)仙佛寺的奇诗
湖北来凤县仙佛寺的山门前,曾有一块高约六尺的青岩石碑,碑上镌刻着一首诗:
花开菊白桂争妍,
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
纱笼树色月笼烟。

据说,这是一位真人从四川峨眉山云游到此,一时兴起在门前挥笔而就的。

这首减字或倒读都可以成诗。

如减去头两个字,可成为:
菊白桂争妍,
留人宜晚天,
潭中波漾影,
树色月笼烟。

或者每句减去第五、六两个字,可以读作:
花开菊白妍,
好景留人天。

霞落潭中影,
纱笼树色烟。

倒过来读,则读成:
烟笼月色树笼纱,
影漾波中潭落霞。

天晚宜人留景好,
妍争桂白菊开花。

(五)旋转回文诗
1986年刻在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遇仙桥头石碑上的一首“诗”是这样的:
机时得到桃源洞
忘钟鼓响(繁体字)停始彼
尽闻会佳期觉仙
作惟女牛底星人
而静织郎弹斗下
机诗赋又琴移象
观道归冠黄少棋
乍看像诗,可又读不出来。

这是一种旋转回文诗,从最中心的“牛”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从里向外旋转地读,每7字,一个断句。

并且凡是读到第七个字时,取这个字的一半作为下一句的开头。

经过“破译”的诗是:
牛郎织女会佳期,
月底弹琴又赋诗。

寺静惟闻钟鼓响,
音停始觉星斗移。

多少黄冠归道观,
见机而作尽忘机。

几时得到桃源洞,
同彼仙人下象棋。

(六)叠字回文诗
有位以尧山外史为号的人,写过一首诗:
天连泗水水连天,
烟锁孤村村锁烟。

树绕藤萝萝绕树,
川通巫峡峡通川。

酒迷醉客客迷酒,
船送行人人送船。

此会就难难会此,
传今话古古今传。

这是叠字诗,每句都有两个相同的字连续出现,像"水水"."村村"等。

这是顶真诗,在句意上小的停顿前后是两个相同的字,像“天连泗水.水连天“的两个水字,就有顶真的意思。

这也是回文诗,如果把泗.孤.藤.巫.醉.行.应.话,几个字除去,每一句都是
十分对称的回文。

(七)《岳武穆王墓》回文诗
清代张奕光写过一首七律《岳武穆王墓》:
今古垂芳遗庙立,
拜瞻空恨一奸秦。

森森柏树枝向南,
凛凛忠魂夜北看。

心赤负冤沉狱死,
草青埋骨痛碑
残。

钦徽是日无家返,
深怨谗书封蜡丸。

这是一首比较有名的回文诗,往回读,就变成:
丸蜡封书谗怨深,
返家无日是徽钦。

残碑痛骨埋青草,
死狱沉冤负赤心。

看北夜魂忠凛凛,
南向枝树柏森森。

奸秦一恨空瞻拜,
立庙遗芳垂古今。

这首诗,既合格律,又能充分表达作者怀忠斥奸的强烈感情,白确是很不容易。

(八)春游回文诗
清代张宝,字仙槎,诗写得好,尤其精于绘画。

他年轻时作过一首春游回文诗:
天连远水养花时,
胜景芳情自写诗。

烟锁云桃红片片,
雾笼堤柳绿丝丝。

泉飞乱石寒拖练,
酒卖春风暖帖旗。

年少乐游佳日永,
芊绵草长路旁池。

倒读时,诗则变成:
池旁路长草绵芊,
永日佳游乐少年。

旗帖暖风春卖酒,
练拖寒石乱飞泉。

丝丝绿柳堤笼雾,
片片红桃云锁烟。

诗写自情芳景胜,
时花养水远连天。

回文诗蕴涵了古人的智慧和精妙,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可窥见一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