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综合视频监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综合视频监控

13.1一般规定

13.1.1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综合视频系统)由视频节点、视频汇集点、视频采集点、承载网络和终端设备组成。其中,视频节点包括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 I 类视频接入节点和 II 类视频接入节点,视频终端包括用户终端(含显示设备)和管理终端。

13.1.2视频节点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交换设备、解码设备等;视频汇集点设备包括编码设备、视频光端机、网络交换设备等;视频采集点设备,即前端采集设备,包括摄像机、镜头、视频光端机,及与之配套的云台、防护罩、室外设备箱、视频杆塔等附属设备;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通信接入设备等。前端采集设备、编码设备及视频接入设备等设备总称前端设备。

1

13.2设备管理

13.2.1综合视频系统的维护分界

13.2.1.1综合视频专业与通信其他专业分界

( 1)与传输专业分界:以连接传输设备的第一连接端子为界,连接器(不含)至视频监控设备由视频监控专业负责;

(2)与数据网专业分界:以数据网设备所在机房配线架的连接器(或第一端子)为界,连接器(不含)至视频监控设备由视频监控专业负责。

(3)与通信线路专业分界:以进入综合视频系统的第一连接处为分界点,连接处至视频监控设备由视频监控专业负责。

13.2.1.2通信专业与铁路其它专业部门的维护分界

(1)前端设备与节点设备间的分界:前端采集设备为模拟摄像机时,以编码设备的输入端为界,编码设备(含)至节点设备由通信专业负责;编码器(不含)至摄像机由前端设备维护单位负责。

前端采集设备为 IP 摄像机时,以通信接入设备为界,通信接入设备至节点设备由通信部门负责维护,通信接入设备(不含)至 IP 摄像机由铁路局指定单位负责维护。

(2)用户终端与节点设备间的分界:以用户终端的通信接入设备为界,通信接入设备至节点设备由通信部门负责维护,通信接入设备(不含)至用户终端由用户终端维护单位负责。

13.2.2接入综合视频系统的视频终端应进行存储介质封闭处理;严禁在视频终端上进行与视频监控系统无关的操作;严禁在视频终端上安装、运行与视频监控系统无关的软件;未经批准,严禁擅自接入视频终端。13.2.3维护人员不得擅自改变综合视频系统的系统数据,对确实需要改动的系统数据,需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13.2.4铁路局应做好管内综合视频系统用户及设备编码规划、分配和管理工作。

13.2.5维护单位根据测试检修工作需要,应配备以下主要仪器仪表和专用工具:视频测试卡、视频信号发生器、视频信号分析仪、图像质量分析仪、视频监控测试仪、网络仿真仪、照度计

13.2.6维护部门应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1)相关工程竣工资料、验收测试记录;(2)视频监控系统组网图;

(3)传输通道、路由径路图;

(4)室内设备布置和配线图;

(5)IP 地址分配表;

(6)设备运用台账(含路由交换设备、编码器端口运用台账,存储设备存储容量台账,摄像机运用及管理台账,用户及用户终端台账,设备编码台账等);

(7)设备技术资料(含说明书、维护手册、操作手册等);

(8 )仪器仪表使用说明书;

(9)应急预案。

13.3设备维护

13.3.1前端设备的维修项目与周期见表13.3.1.

表13.3.1前端设备的维修项目与周期

1332 接入节点、区域节点、核心节点设备的维修项目与周期见表1332。

表13.3.2接入节点、区域节点、核心节点的维修项目与周期

13.4 质量标准

13.4.1综合视频系统维护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3.4.1的规定。

表13.4.1综合视频系统维护质量标准

1342 系统图像质量

1342.1摄像机在标准照度下,图像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对图像画面进行切换时,不影响画面质量;

(2)实时音视频和回放音视频清晰、稳定;

图像质量按照主观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白天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均不应小于 4.0分,夜晚单

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均不应小于 3.5分。

13.4.2.2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

13.4.2.2.1主观评价指标体系

主观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图像质量主要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根据铁路视频监控的特殊要

求,有两种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两种评价体系均采用5级评分制。评价实时图像和回放图像

所采用的显示设备的成像面积应相同。

在实验室内进行测试时,宜采用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一,见表13.4.2.2.1 ( a)。

表13.4.2.2.1 ( a)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一

(1)马赛克效应

视频编码过程中岀现数据流丢失,特别是某些关键帧的丢失,会造成视频编码信息不全而导致画面中

岀现方块现象;或是清晰度不够造成方块现象。

(2)边缘处理

指为避免视频处理时物体边缘岀现抖动、云雾、模糊等情况,造成图像轮廓的不清晰而进行的编码处理方法。

边缘处理的好坏主要体现为物体轮廓的清晰和逼真。

(3)颜色平滑度

指图像经过压缩再还原后,颜色过渡处理的好坏程度。一般采用色带或色彩变化较为丰富的标准视频源进行主观对比测试。

(4)画面还原清晰度

指图像经过压缩再还原后,画面还原质量的好坏程度。一般画面还原清晰度监测环境宜选用对清晰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如售票窗口点钞。

(5)快速运动图像处理

指对快速运动图像编码时,为提高每帧图像的压缩效率,保证解码端图像质量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在记录快速运动图像时,图像清晰且不岀现丢帧现象作为衡量标准,可选用火车运行环境。

(6)复杂运动图像处理

指对复杂运动环境中物体形状进行有效提取的处理方法。一般复杂运动图像处理是以能识别、区分物体的特征及动作来衡量。

(7)低照度环境图像处理

指对低照度环境产生的噪声进行最低抑制处理。

低照度情况下,视频信号噪声的主要表现方式是雪花亮点,一般通过雪花亮点的多少来衡量低照度处理效果。

在现场环境进行测试时,应采用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二,见表134221 (b)。

表134221 (b)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二

13.4.2.3模拟复合视频信号应符合表13.4.2.3要求。

表13.4.2.3模拟复合视频信号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