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涡轮轴承座工艺及铣端面铣槽夹具设计

合集下载

(整理)涡轮箱体工艺和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整理)涡轮箱体工艺和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序言 (3)一.零件的分析 (4)1.零件的作用2. 零件的工艺分析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 (5)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6)1.定位基准的选择.2.工艺路线的拟定四.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9)1.机床2.刀具3.夹具4.量具五.确定定位误差 (11)1.中心距L的定位误差2.中心高H的定位误差六.确定切削用量 (14)七.夹具原理简要说明 (20)八.工艺过程卡片 (21)九.工序过程卡片 (25)十.毕业设计心得体会 (28)十一.参考书目 (29)附图序言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对我们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践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将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生产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机械加工工艺等提出了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条件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

因此,我们不仅要根据零件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顺序和夹具,一步一步地把零件加工出来。

由于所学知识和实践时间以及深度有限,设计中会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予以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蜗轮实质上是一个斜齿圆柱齿轮,为了增加它与蜗杆啮合的接触面积,延长他的工作寿命,其齿顶与齿根加工成凹弧形,以便将蜗杆部分地包住。

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涡轮轴承座工艺及铣端面铣槽夹具设计

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涡轮轴承座工艺及铣端面铣槽夹具设计

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1.零件的作用本零件是涡轮轴承座,用于装配轴承并与机体连接,故精度要求较高,对轴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该轴承座主要起支承轴的作用,零件受载荷较大,且易引起震动,容易破坏。

2.零件的结构分析本零件属于轴套类零件,是一薄壁回转体,壁厚最薄处为1.8mm 。

其上多处分布有孔(侧面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小孔,六方上还有六个除一个外其余均匀分布的小孔)及槽(端面上有两个均布的槽,外圆面上有四个均布的槽)。

内部有三个阶梯通孔,其中02.001.0-72+φ的孔用于装配轴承,外部012.05.87±φ用于与机体配合,故这两个表面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本零件的材料为1Cr13,是一种典型的不锈钢。

该零件的技术要求为:1.锻件按III 级检验;2.C 表面镀银,银层厚度0.2-0.3;3.未注公差按IT12加工。

4.零件的工艺分析从零件图的分析可以看出,63φ、5.66φ、72φ的孔以及5.87φ的外圆面是主要表面,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都达到了IT7级,表面粗糙度要求也比较高,达到了Ra0.8,最后一道工序都要用磨或者精镗才能达到所要求的精度;5.67φ的外圆面尺寸精度达到了IT9级,需要细车才能达到精度;其余的个表面的尺寸精度都是IT12,只要粗车或粗镗就能达到相应的尺寸要求。

位置关系精度分析:除D 外均布的6孔的位置度公差为1.0φ,大段内表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5,外圆凸台处与小段外圆的同轴度公差为04.0φ。

二、毛坯设计本零件为轴套类零件,材料为1Cr13,是一种典型的不锈钢,应才用锻造毛坯。

为减少后续机械加工的余量,节省材料,两侧内孔应预先锻造出通孔。

为了锻造的方便,凸台可以先不锻出,而是通过后续的机械加工来完成。

由于零件受载荷较大,且易引起震动,容易破坏,而且为薄壁复杂零件,利用铸造技术不容易实现,为增强涡轮轴承座的韧度和冲击强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应选用锻件,为提高生产效率,所以选择为模锻件,毛坯拔模斜度为5度。

铣轴承座端面夹具设计说明书

铣轴承座端面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专业课程
综合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轴承座铣端面夹具设计
目录
1.序言 (3)
2.任务介绍 (4)
3.夹具设计 (6)
一、定位与夹紧方案选择 (6)
二、定位误差分析 (6)
三、夹紧力钻削力计算 (7)
四、夹具零件以及工艺分析 (9)
4.总结 (10)
5.参考文献 (10)
1.序言
对我而言,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对铣轴承座两端面的夹具设计,通过这次设计,我了解到了关于夹具设计相关的零件,如夹
具体的设计、定位元件(定位销、支承板等)、夹紧机构、对刀装置等等。

是在我们对机械相关课程和生产实习综合运用进行的一次锻炼。

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这次设计更加巩固了我对CAD、PROE制图软件的应用。

非常感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铣端面夹具设计
2.任务介绍
轴承座:为箱体类零件,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承受冲击载荷。

零件三维图模型截图如下:
零件二维图如下:
铣轴承座上面两个端面工序图:。

涡轮轴承座加工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毕业作品】

涡轮轴承座加工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毕业作品】

涡轮轴承座加工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摘要:轴承座作为轴类零件的支撑部件,对整个机器能平稳运转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此次设计的端盖零件是从所设计的工序卡片和专用夹具出发。

根据零件自身身的特点,生产类型以及零件在具体工作时的作用选择工艺规程和所使用的夹具。

首先要分析零件的作用及其工艺,再次设计零件的毛坯尺寸加工余量及公差。

在工艺规程方面:确定生产类型,综合考虑其特点,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工件的装夹方案,用CAD软件画出夹具装配图。

根据所设计的工序步骤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可使生产效率提高,在机床夹具设计方面,因为是涡轮轴承座零件,选择加工Ф5H7的盲孔,选择钻床加工,按照设计好的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导向、加紧等装置。

可以考虑诸多因素来拟订最优方案,最终完成本次设计。

关键字:涡轮轴承座零件,工艺设计,夹具装配图,Ф5H7的盲孔The turbine bear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Absrtact:Bearing as the shaft part supporting part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machine runs smoothly. This text mainly sets out from the design both side of the specifying of craft rules distance and the tong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re parts, the function produced type and spare parts while concretely working choice the craft rules distance and tongs. In the craft rules distance aspect: Assurance produce a type, comprehensive consider its accurate degree high, produce an efficiency is high, consume economy little etc. aspect, choose the superior project; Design aspect in the tongs,and jig assembly drawing. because of is cover body spare parts, process Ф16H7 blind hole, the choice drills a bed to process, considering many factors to draw up the superior project, end completion originally time design.Key words:turbine bearing block parts, process design,jig assembly drawing,process Ф5H7 blind hole.目录1.前言 (1)1.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1.2机械加工工艺的发展现状 (1)1.2.1现代机械工艺的广义概念 (1)1.2.2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分析 (2)1.2.3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2)1.3本文的研究内容 (3)2.零件的分析 (4)2.1零件的作用 (4)2.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3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4)2.4加工表面及其要求 (4)2.5零件材料 (4)2.6毛坯选择 (5)2.6.1确定毛坯的类型及制造方法 (5)2.6.2模锻定义 (5)3.基准的选择 (7)3.1粗基准的选择 (7)3.2精基准的选择 (7)3.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7)3.3.1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7)3.3.2拟订加工工艺路线 (8)3.3.3工艺路线比较 (9)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0)3.5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 (12)4.切屑用量及基本工时计算 (14)4.1Ø63内孔的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4)4.2Ø66.5内孔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5)4.3Ø72内孔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6)4.4右端面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7)4.5Ø76.5外圆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7)4.6左端面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8)4.7半精车Ø67.5外圆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8)4.8半精车Ø81外圆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9)4.94×Ø5通孔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9)4.106×Ø5.5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20)4.11铣两平面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刘亮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目录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2)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零件的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2.确定生产类型 (4)3.确定毛坯 (4)4. 工艺规程的设计 (4)4.1.定位基准的选择 (4)4.1.1.粗基准的选择 (4)4.1.2.精基准的选择 (5)4.2. 工艺路线的拟定 (5)4.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8)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5.1 .毛坯尺寸的确定 (8)5.2.粗铣底底座底面 (9)5.3.Ф62.5两端面的加工 (10)5.4.Ф12顶面的加工 (10)5.5.Ф62.5内孔 (11)5.6.钻Ф12孔 (11)5.7.钻Ф16的孔 (12)5.8.时间定额计算 (13)6.小结 (17)7.参考文献 (15)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 5000件生产类型:批量生产内容:1.产品零件图 1张2.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1. 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上紧定螺丝,以达到内圈周向、轴向固定的目的但因为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的场合。

1.2.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为轴承支架,安装轴承,形状一般,精度要求并不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见附图1)(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

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6.3,轴承座的顶面为Ra12.5。

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轴承座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制造工艺学》夹具设计课程设计铣轴承座上表面夹具设计姓名:学号:0811111032专业:机械电子届别:2008级指导老师:2011 年12 月23日—2012年01月11日前言轴承座的用途轴承座的作用: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比如电机运转方向),并且保持平衡。

因为此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法强度,需做一种专用夹具,省去加工中繁琐的工序。

我们已经学习了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对夹具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于一种批量较大的产品可设计制造一种专业夹具,操作迅速方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可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相对较低。

但专用夹具设计制造周期长、夹具制造费用较高。

专用夹具的针对性极强、没有通用性,很明显只能适用于产品相对稳定的大批量生产中。

由于所学知识有限,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许多错误和不足,恳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摘要 (1)一、夹具设计任务及要求1.1 轴承座的重要技术要求 (1)1.2 精度及批量分析 (1)二、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 (2)2.1 零件工艺分析 (3)2.2 基准面的选择 (3)2.3 定位原理及定位方案的选择及实现 (3)2.4夹紧方式及元器件的选择 (4)2.5 夹具总方案 (6)三、定位误差及夹紧分析与计算 (7)3.1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7)3.2 保证加工精度 (8)3.3 夹紧力的数值计算 (8)四、夹具装配图 (10)感谢 (11)参考文献 (12)摘要本设计的内容是设计粗铣15 +0.05的平面夹具,零件材料为HT200。

选用的铣刀为YG6硬质合金端铣刀。

一、夹具设计任务及要求1.轴承座上平面的重要技术要求:15+0.05的上平面与Φ30的孔平行度公差为0.03mm;15+0.05的上平面与Φ30的孔位置度公差为0.01mm;15+0.05的上平面平面度公差为0.008mm;15+0.05的上平面的粗超度为1.6;2.精度及批量分析(1)本工序有一定位置精度要求,属于批量生产,使用夹具加工是适当的。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轴承座是一种用于支撑轴承的零部件,在机械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对于轴承座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就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和铣面夹具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轴承座的加工工艺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工艺规划: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要求,确定加工工艺的流程和各个工序的顺序。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加工的稳定性、效率和质量控制等因素。

2.材料准备:根据轴承座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切割、热处理等预处理工艺。

3.初加工:对轴承座进行粗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工艺,以使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逐渐接近设计要求。

4.精加工:通过修整、调整等工艺对轴承座进行细致加工,以满足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5.检验:对加工后的轴承座进行检测,包括尺寸检测、表面平整度检测等,以确保轴承座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6.表面处理:对轴承座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电镀等,以提高轴承座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二、铣面夹具的设计铣面夹具是用于夹持轴承座进行铣面加工的工具,其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夹具类型选择: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见的夹具类型有机械夹具、液压夹具等。

2.夹具结构设计: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和形状。

夹具的结构应该简单、稳定,并能够夹持轴承座在铣削时保持稳定。

3.夹具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夹具,夹具应具备足够的刚性和硬度,以保证夹持轴承座时不变形或变形较小。

4.夹具定位设计: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确保轴承座在夹具中的位置准确、稳定,并能够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5.夹具与机床的配合设计:夹具要与机床的工作台、刀具等配合合理,确保夹具在铣削时能够正常工作。

6.安全性设计:在夹具的设计中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因夹具设计不当造成事故。

轴承座及其铣底面夹具设计机械制造说明书

轴承座及其铣底面夹具设计机械制造说明书

轴承座及其铣底面夹具设计机械制造说明书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轴承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二、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依据:加工零件图生产纲领、毛坯制作方法、生产条件(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的性能,工人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制造能力)本设计按指定的零件图进行工艺规程设计。

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年产量为500-5000件。

毛坯采用铸造生产方法。

机械加工中采用通用的机床、刀具、量具,通用或专用的夹具。

工人技术水平和工装制造能力为中等水平。

2、主要技术指标1)年产量为5000件,因此所设计的工艺规程中,工序相对分散。

2)设计专用夹具应选好定位基准、夹紧方式,保证缩短工序工时,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3)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技术要求1、技术要求:根据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加工表面应采用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所编制工艺符合先粗后精、粗精分开的原则。

在采用专用夹具的工序中,工序趋于集中。

所设计的夹具,必须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编写的设计说明书应文理通顺、条理清晰、图文并茂。

2、工作要求:认真复习设计有关知识,并查询有关资料手册。

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

在设计时间,因事离校要办理请假手续,及时报告进度。

3、图纸要求:要求图面清晰、分布合理;所有设计图纸要计算机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4、设计工作量?绘制加工零件图一张;?绘制工艺流程图一张(包括毛坯图)?编制工艺过程卡片一张;?绘制指定夹具装配图?绘制夹具零件图(包括夹具体)1共完成图纸工作量不少于A0 2.5张。

轴承座及其铣底面夹具设计摘要:介绍轴承座的设计,铣底面夹具的设计。

关键词:轴承座工艺规程铣底面夹具The bearing pedestal technic regulation rules and the tongs design of its bottommillsSummary: The design of introduction bearings,the tongs design of its bottom millsKeyword: bearing pedestal technic regulation rules the tongs design mill bottom faces目录毕业论文----------------------------------------------------------第01页(1) 设计说明书----------------------------------------------第04页(2) 零件分析------------------------------------------------第08页(3) 工艺规程的设计-----------------------------------------第12页(4) 夹具设计-------------------------------------------------第18页总结----------------------------------------------------------第21页参考文献----------------------------------------------------------第23页毕业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任务1( 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 生产纲领:中批量生产3( 设计要求:掌握编制中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能正确解决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工艺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涡轮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涡轮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涡轮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专用夹具的设计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涡轮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的设计
摘要:零件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Keywords:process, process, cutting, clamping, positioning,

1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machining turbine bearing seat and special fixture
Abstract:The fixture design of a certain type of motor armature bracket parts processing and drilling machine is design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the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design and the three part special fixture.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should first of all parts to analyze, understand parts of the process and then design a blank structure, and choose the good parts of the machining datum, designs the process routes of the parts; then the parts each step process dimension calculation, the key is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 equipment and cutting the amount of each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then a special fixture, fixture for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a design, such as the connecting part positioning device, clamping element, a guide element, clamp and the machine tool and other components; the positioning error caused calculate fixture when positioning, analysis of the rationality and deficiency of fixture structure,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and will design in.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轴承座零件加工工艺和铣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轴承座零件加工工艺和铣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目录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书 (2)第二节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第三节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4)第四节拟定轴承座工艺路线 (5)第五节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的选用 (8)第六节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切削用量的确定 (8)第七节时间定额的计算 (12)第八节轴承座零件的铣床夹具设计 (13)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内容设计课题:批量生产手柄零件机加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设计零件:轴承座(参见图纸);生产纲领:大批成批生产;1、总体要求1)能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及合理安排工艺路线等问题,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能完成基本的结构设计。

学生通过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结构设计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并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4)按时完成规定的设计工作量2、零件图和毛坯图要求1)在分析产品零件图纸的基础上,完成零件图的绘制。

注意审查图纸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2)根据产品零件图和给定的材料,设计产品毛坯制造结构及尺寸,完成毛坯图纸绘制。

3、工艺规程设计1)确定所有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链)。

根据表面加工要求、零件结构,参照教材和工艺设计手册,形成合理的工艺路线。

注意生产纲领影响加工节拍、设备、加工工艺等诸方面的先进性。

工艺方案必须与指导教师审查,接收审查的方案中应该用工序简图表示加工方案。

2)完成给定格式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的填写。

4、专用机床夹具设计1)在审定工艺方案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并指定某一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或装备)的设计。

2)夹具方案的设计。

夹具方案包括原理方案和结构方案。

夹具原理方案指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审定工艺规程中确定的定位方案,并确定相应的定位元件,对于精加工工序要求计算定位误差判断方案的合理性;夹具结构方案根据加工要求参照相关的夹具图册(图例)设计。

(完整版)轴承座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轴承座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 5000件生产类型:批量生产内容:1.产品零件图 1张2.产品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5.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班级学生指导教师目录前言……………………………………………………………………………………………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二、确定生产类型…………………………………………………………………………三、确定毛坯………………………………………………………………………………(一)、确定毛坯的种类………………………………………………………………(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四、工艺规程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二)工艺路线的拟定……………………………………………………………………(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六、小结…………………………………………………………………………………………七、主要参考文献………………………………………………………………………………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包括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涡轮箱体的加工工艺及铣削端面、车φ38孔、φ42孔夹具设计

涡轮箱体的加工工艺及铣削端面、车φ38孔、φ42孔夹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涡轮箱箱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与专用夹具设计,包括了涡轮箱箱体零件的工艺编制、箱体专用夹具的设计以及撰写了设计说明书。

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是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流程,加工工艺包括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各工序的加工参数等内容,好的机械加工工艺能够能够简化加工流程提高加工质量。

夹具设计是工艺流程的一部分,他是工艺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除了机床以外最重要的工艺辅助装备。

关键词:箱体工艺夹具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turbine box body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and special fixture design, including the turbine case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parts of the body of special fixture design and writing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 is the important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enterprise production,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machining process content such as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each process and good machining process can can simplify machining process to improve quality of fixture design is part of the process, h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equip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 in addition to the machine auxiliary equipmentKey words:box process fixt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1)第1章绪论 (4)第2章零件的分析 (5)2.1、零件的作用 (5)2.2、零件的工艺分析 (5)第3章确定毛坯材料及加工余量 (7)3.1、选用毛胚的材料 (7)3.2、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3.2.1、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种类 (7)3.2.2、5-M6-H7深8的螺孔 (7)3.2.3、φ38孔的加工余量, (7)3.2.4、φ42孔的加工余量 (8)3.2.5、两侧φ52的加工余量 (8)3.2.6、两侧φ52面螺孔M6 (9)第4章工艺规程设计 (10)4.1、定位基准的选择 (10)4.1.1、粗基准的选择 (10)4.1.2、精基准的选择 (10)4.2、制定工艺路线 (10)4.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11)4.4加工工序设计 (11)第5章铣床夹具设计 (13)5.1 定位基准及定位元件选择 (13)5.1.1 工件定位面选择 (13)5.1.2 夹具定位元件选择 (13)5.1.3 定位元件限制不定度分析 (13)5.2 夹紧机构及夹紧元件初步选择 (14)5.3 夹具定位元件的设计 (14)5.4 对刀方式 (15)5.5 计算切削力和夹紧力 (15)5.5.1 计算切削力 (15)5.5.2 计算夹紧力 (15)5.6 夹具体设计 (16)第6章车床夹具的设计 (17)6.1定位基准的选择 (17)6.2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17)6.3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18)图6-1夹紧元件装置图 (19)6.4定位销及夹具体设计 (19)6.5夹具精度分析 (19)小结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第1章绪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方向大部分专业课,并且进行了一定的生产实习,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及粗铣端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及粗铣端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及粗铣端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题目: 轴承座的制造与设计全套图纸,加153893706班级: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SB07-1班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08年7月3号their own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 correct road, the maximum toavoid investment risk, gain profit.(thre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rand. To establish brand awareness, awareness of the use of brand, brand value, brand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Concentrated manpower, careful planning, packaging and publicity of a number of unique, market influence and coverage of the br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y breakthrough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walking business road the competition of alien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ursuit of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fou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further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within the group, the city resources, other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resources,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seeking win-win principle, in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trict inspection and argumentation, legal consultation,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strict regul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ttract injection the social investment to the industry group, to achieve leveraging the development, ensure that the value of state-owned assets.(fiv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and workers of the existing business,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the market, enhance the sense of crisis to adapt to market competition, the sense of urgency,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market competition, improv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vigorously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strive to build a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eam, hard work, and promote the entire workforce knowledge structure, age structur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bility,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adapt to the need of market competition.(six) seriously study the policy for policy. Serious research about social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in the country and the XX policy,especially the polic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policy, financial policy and tax policy, and actively seek policy, projects and funds, enterprise and industry group mission to promote leapfrog development.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their own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 correct road, the maximum toavoid investment risk, gain profit.(thre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rand. To establish brand awareness, awareness of the use of brand, brand value, brand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Concentrated manpower, careful planning, packaging and publicity of a number of unique, market influence and coverage of the br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y breakthrough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walking business road the competition of alien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ursuit of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fou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further broaden their horizons,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within the group, the city resources, other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resources,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seeking win-win principle, in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trict inspection and argumentation, legal consultation,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strict regul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ttract injection the social investment to the industrygroup, to achieve leveraging the development, ensure that the value of state-owned assets.(fiv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and workers of the existing business,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the market, enhance the sense of crisis to adapt to market competition, the sense of urgency,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market competition, improv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vigorously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strive to build a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eam, hard work, and promote the entire workforce knowledge structure, age structur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bility,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adapt to the need of market competition.(six) seriously study the policy for policy. Serious research about social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in the country and the XX policy, especially the polic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policy, financial policy and tax policy, and actively seek policy, projects and funds, enterprise and industry group mission to promote leapfrog development.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3摘要机床夹具设计之前,首先应分析零件图以及该零件所在部件或总成的装配图,掌握该零件在部件或总成中的位置,功用以及部件或总成对该零件提出的技术要求,明确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以便在拟订工艺规程是采取措施予以保证。

蜗轮箱体工艺过程及夹具设计方案说明书

蜗轮箱体工艺过程及夹具设计方案说明书

目录摘要 (8)绪论 (9)引言 (10)第1章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11)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种类 (11)1.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11)第2章零件的分析 (13)2.1零件的作用…………………………………………………………………………………132.2零件的工艺分析……………………………………………………………………………13第3章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4)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4)3.2基准面的选择 (14)3.3制定工艺路线 (14)第4章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6)4.1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16)4.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7)4.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8)第5章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19)5.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 (19)5.2确定工序尺寸 (20)第6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21)6.1 工序10切削用量的确定 (21)6.2 工序20切削用量的确定……………………………………………………………………226.3工序30和工序80切削用量的确定 (23)6.4 工序40切削用量的确定 (24)6.5工序50切削用量的确定 (25)6.6 工序60的切削用量的确定 (26)6.7工序70和工序90的切削用量的确定 (27)6.8 工序100的切削用量的确定 (28)6.9 工序110的切削用量的确定 (28)6.10 工序120的切削用量的确定 (28)第7章夹具设计 (30)7.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0)7.2切削力和卡紧力计算 (30)7.3定位误差分析 (30)7.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1)结论 (32)致谢 (33)参考文献………………………………………………………………………………………………34摘要本设计的内容可分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两大部分。

首先,通过分析蜗轮箱体,了解到蜗轮在蜗轮蜗杆机构中的作用。

课程设计--轴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铣端面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片)

课程设计--轴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铣端面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片)

设计说明书题目:轴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铣端面夹具设计学生: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目录摘要 (1)序言 (3)一. 零件分析 (4)1.1 零件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二. 工艺规程设计 (4)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基面的选择 (4)2.3制定工艺路线 (5)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2.5 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三夹具设计 (15)3.1问题的提出 (15)3.2定位基准的选择 (15)3.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7)3.4定位误差分析 (19)3.5夹具设计简要操作说明 (20)总结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摘要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轴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铣端面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

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ABSTRCTThis design content has involved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craft and the engine bed jig design, the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 the common dif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the survey and so on the various knowledge.The reduction gear box body componen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its the processing hole jig design is includes the components proc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as well as the unit clamp design three parts. Must first carry on the analysis in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o the components, understood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edesigns the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and chooses the good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datum, designs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oute; After that is carrying on the size computation to a components each labor step of working procedure, the key is decides each working procedur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Then carries on the unit clamp the design, the choice designs the jig each composition part, like locates the part, clamps the part, guides the part, to clamp concrete and the engine bed connection part as well as other parts; Position error which calculates the jig locates when produces, analyzes the jig struct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and will design in la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Keywords: The craft, the working procedure,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clamp, the localization, the error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涡轮轴承座工艺及
铣端面铣槽夹具设计
1.零件的作用
本零件是涡轮轴承座,用于固定轴承并与机体连接。

由于承载重量较大且易受震动影响,因此需要高精度制造以保护轴承。

2.零件的结构分析
该零件属于轴套类零件,是一种薄壁回转体,壁厚最薄处为1.8mm。

它的表面上有多个孔和槽,其中72的孔用于装配轴承,87.5的表面用于与机体配合。

这两个表面需要高精度制造。

3.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本零件采用1Cr13不锈钢制造,需要进行III级检验。

表面需要镀银,银层厚度为0.2-0.3.未注公差按IT12加工。

4.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的主要表面是63、66.5、72的孔以及87.5
的外圆面,需要达到IT7级的尺寸精度和Ra0.8的表面粗糙度。

其余表面的尺寸精度为IT12,可以通过粗车或粗镗达到要求。

位置关系精度分析:除D外均布的6孔的位置度公差为.1,大段内表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5,外圆凸台处与小段外圆的
同轴度公差为.04.
二、毛坯设计
该零件为轴套类零件,采用1Cr13不锈钢制造,应采用锻造毛坯。

为减少后续机械加工的余量,节省材料,两侧内孔应预先锻造出通孔。

凸台可以通过后续的机械加工来完成。

为增强韧度和冲击强度,毛坯应选用锻件,采用模锻件,毛坯拔模斜度为5度。

毛坯的尺寸需要根据零件图上的各个尺寸以及各种加工方法的余量推出。

三、工艺路线的制定
1.基准选择
选择粗基准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表面处理的原则:
要保证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可以选择不加工的表面;选择尺寸和位置比较可靠、平整光洁的表面;在同一方向上只允许使用一次。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基准应该重合,可以选择不加工的表面作为基准;基准应该相同;互为基准;自为基准。

针对本零件的基准选择,应该以大段的端面作为基准来进行切削加工,在加工大端的时候,应以小端的端面作为基准来进行。

在小端和大端都进行了一定的机械加工后,凸耳已经有了一定的精度,因此在加工时可以凸耳的两面作为精基准。

2.工艺路线确定:
比较了两个方案,方案一包括了毛坯、热处理、车外圆、端面、内孔、磨外圆、端面、有砧座锻等工序;方案二包括了毛坯、车外圆、端面、内孔、磨外圆、端面、有砧座锻、热处理等工序。

两个方案都包括了镗、铣、钳修、磨等工序,但是方案一在钻、镗、铣等方面更加细致,包括钻六孔、钻四个径
向孔、铣六方、铣两槽、铣斜槽等工序。

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

工艺路线分析:
针对大批量生产,采用万能机床和专用夹具,集中工序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外圆和内孔应在车床上加工以保证精度和同轴度。

薄壁耳片应在铣床上加工,环形槽在车床上用成型车刀一次成型以提高效率。

钻孔时应在钻床上完成,钳工修复达到要求。

对于锻件毛坯,首先进行冲孔除去一层厚壁,然后进行热处理,淬火、回火,硬度达到要求HRC24-34,为后续加工做准备。

Φ63的孔要求镀银,因此在镀银之前进行中检以减少废品率。

镀银后的孔径为Φ63,应进行尺寸链计算,以确定镀银前的孔径尺寸。

综合以上两方案,最终确定的工艺路线如下:
1.毛坯(模锻件)
2.粗车小端端面、粗车小端外圆及端面,粗镗小端内孔
3.粗车大端端面、粗车大端外圆及端面,粗镗大端内孔
4.铣六边形
5.热处理
6.细车小端外圆及端面,半精镗小端内孔、车50度槽
7.细车大段外圆及端面,半精镗大端内孔
8.钻凸耳上除D外均布的六个 5.5小孔
9.钻大端径向均布的四个小孔
10.钻斜面上的八个斜孔
11.铣斜面上的四个斜槽
12.铣端面的两个槽
13.去毛刺
14.精镗小端内孔
15.中间检验
16.表面镀银
17.磨大段内孔
18.磨外表面凸台
19.精镗小端内孔
20.镗大段内孔槽
21.去毛刺
22.清洗
23.总检
24.油封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套筒材料为1Cr13,硬度为HB121-187.根据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确定各加工面的机械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根据工序要求,对小端内孔63.03进行加工,共分为
粗镗、细镗、精镗、镀银和精镗等工序。

参照手册中提供的尺寸和余量,确定各工序的基本尺寸和加工余量。

其中,精镗工序的基本尺寸为63mm,加工余量为0.7mm;细镗工序的基本
尺寸为63.43mm,加工余量为1.5mm;粗镗工序的基本尺寸
为60.93mm,加工余量为 2.5mm。

镀银后的尺寸为63.03,需要进行尺寸链的计算。

2.针对大端内孔72-.01,加工共分为粗镗、细镗和磨等
工序。

参照手册中提供的尺寸和余量,确定各工序的基本尺寸和加工余量。

其中,磨工序的基本尺寸为72mm,加工余量为0.7mm;细镗工序的基本尺寸为71.3mm,加工余量为2.5mm;粗镗工序的基本尺寸为68.8mm,加工余量为4mm。

3.针对大端凸台外圆87.5.012,加工共分为粗车、细
车和磨等工序。

参照手册中提供的尺寸和余量,确定各工序的基本尺寸和加工余量。

其中,磨工序的基本尺寸为87.5mm,
加工余量为0.5mm;细车工序的基本尺寸为88mm,加工余量
为1.5mm;粗车工序的基本尺寸为92mm,加工余量为2.5mm。

4.针对外圆67.
5.1,加工共分为粗车和细车等工序。

参照手册中提供的尺寸和余量,确定各工序的基本尺寸和加工余量。

其中,细车工序的基本尺寸为67.5mm,加工余量为
1.5mm;粗车工序的基本尺寸为71.5mm,加工余量为
2.5mm。

5.其他尺寸的精度要求为IT12,只需要进行粗加工就能达到要求。

6.针对小端内孔63.03的加工,在镀银工序前后需要
进行尺寸链的计算。

根据加工顺序列出银层厚度尺寸链,并代入尺寸链方程进行计算,得到M前=63.4mm,ES(H)=0.2mm,EI(H)=0.03mm。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到尺寸为
63.43ES(H).2.17或63.4.03.
7.轴向尺寸需要采用尺寸图表进行计算。

我设计的夹具用于工序12,用于铣削工件的两个水平槽。

为了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我选择了在工件的两个小孔中插入圆柱销和菱形销,并在底面加起来对工件进行定位。

加紧部分采用螺钉-压板加紧机构,以便方便有效地进行加紧。

对于铣床,夹具的定位通常需要通过两个定向键与机床工作台上的“T”型
槽配合来实现。

最后,我还设置了对刀块,以便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对刀。

为了实现工件的定位,我选择了一平面、一圆柱销以及一菱形销。

平面可以限制三个自由度,圆柱销可以限制两个自由度,而菱形销可以限制一个自由度。

我的夹紧装置采用螺钉-压板加紧机构,以便方便有效地
进行加紧。

这种夹紧装置可以确保工件的稳定性和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