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及成因-8页精选文档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及成因-8页精选文档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及成因一、历史和《三国演义》中的“尊刘贬曹”“尊刘贬曹”是罗贯中进行小说叙事时存在的主要思想倾向,也是作者着力表达的思想主旨。

具体而言,全书用鄙视、讽刺的口吻来写曹操,将曹操描写成厚黑、狡诈、残忍的奸臣。

如《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第十七回曹操嫁祸于粮官,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心变矣。

”遂杀之。

曹操还残忍地杀害如伏皇后、董承、弥衡、杨修等人。

罗贯中在这些人被杀后,反复用诗句来称颂他们的志节,以反衬曹操的残忍;并将司马氏篡曹魏政权归为天理循环、因果报应,《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有诗曰:“魏吞汉室晋吞曹,天运循环不可逃。

”与塑造曹操奸臣形象不同的是,罗贯中十分注重抬高、美化刘备的明君形象。

刘备有汉室血统,有仁德、谦让之心,如三让徐州、携民渡江、入益州不夺同族基业。

刘备的仁德、宽厚、礼贤下士令将士谋臣死心塌地为他尽忠。

在《三国演义》中,每当曹操失败时,罗贯中就用令人拍手称快的辞藻,而刘备失败时则用令人叹息的语句;其称曹操时,经常用“曹贼”“奸雄”等恶名,甚至还直呼为“阿瞒”,而称刘备则用“先主”“皇叔”等尊称。

可见,其“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非常明显。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极力尊崇刘备,贬低曹操。

然在《三国志》中,陈寿却尊曹魏为正统,给予建立魏蜀吴三国的曹操、刘备、孙权都很高的评价,不愧是乱世中的枭雄。

曹操和刘备既有宽厚、礼贤下士、英勇善战的优点,也有狡诈、残忍的阴暗面,不存在孰尊孰卑的问题。

但在《三国演义》中对二人的评价却天差地别:一个被尊为万古流芳的仁君,一个被贬为遗臭万年的奸臣。

罗贯中“尊刘贬曹”思想倾向的形成,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与罗贯中的生平经历密不可分;第二,与我国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有关;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则是我国千年形成的正统文化及其政治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生平经历对《三国演义》创作的影响是“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形成的内在原因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明清论述题

明清论述题

1、《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如何决定了全书的结构模式与人物刻画?答:《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把曹操与刘备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作为主要矛盾来展开。

结构模式:忠奸对立。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决定了以刘为忠,以曹为奸,二者对立的作品结构。

人物刻画:“拥刘反曹”其思想内涵是: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历史上刘备借着中山靖王后裔之名成为统治阶级,有着明显的政治野心,有着统治阶级的奸诈和虚伪。

在他的观念当中,“仁”是手段,用以达到为“君”的目的;如果“仁”对于“君”没有帮助甚至阻碍了“君”天下,那么“仁”可以马上推开。

但“拥刘”的思想倾向决定了刘备忠厚仁慈的以正面为主的形象。

《三国》中,刘备是仁义之师,他不但有着争王图霸的胸怀和胆略,忠于友谊,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还“仁慈爱民”,每到一地都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

作者甚至借他的口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

每与操反,事乃可成也。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他有雄才大略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一个发扬民主,广招贤才的军事家。

但“反曹”的思想倾向决定了人物塑造上以他狡猾奸诈的性格为主。

他阴险残忍,虚伪奸诈,信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员我”的极端利己主义哲学。

通过逼献帝,杀伏后,称魏王,加九锡等情节,突出其欺君罔上;又通过杀吕伯奢全家,借王壁之头以抚军心,借扰乱军心之罪名杀死杨修,以及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情节多方面地描写他的残忍奸诈。

除此之外,对关羽、张飞等刘备集团人物的塑造都偏于正面,反之,对曹操集团人物形象的描写大都负面多一些。

2、“四大名著”中的刘备、宋江、唐僧、贾宝玉的共同特征。

答:3、《水浒传》的线索?开篇为什么要写“洪太尉误走妖魔”?为什么先写高俅后写好汉?答:线索:有两条线索。

一是明的线索,以“忠”“义”二字贯穿全书,因“义”而聚于梁山(聚义厅),因“忠”而归顺朝廷(忠义堂)。

论《三国演义》深刻的思想倾向

论《三国演义》深刻的思想倾向

争夺“ 王” 魏 的地 位 , 乎 互 相 残 杀 等 , 暴 露 了 统治 阶级 内部 你 死 我 活 的 争夺 。 几 都
收稿 日期 :0 2—0 21 6—1 5
有 目的 地 表 达 了 自己 的 理想 和爱 憎 之 外 ,字 里 行 间也 透 露 了他 的 思 想 倾 向 , 些 思 想 倾 向 的 表 露 大 多 处 这
于 有 意 无 意 之 间 , 体 表 现 主要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具


比较 真 实 地 反 映 了东 汉 末 年 混乱 、 荡 的 政 局 , 示 出地 主 阶级 的 内部 矛 盾 和 丑 恶 的本 质 动 揭
东汉从和帝刘肇开始 , 以后 的 皇帝 都 是 幼 年 继 位 。这 样 , 中大 权 不 是 宦 官 把 持 , 是 外 戚 独 揽 。宦 朝 就 官 和 外 戚 之 间 一 直 存 在 着 尖锐 的矛 盾 , 廷 的 政 治 混 乱 , 直接 影 响到 地 方 官 僚 机构 。小 说 的第 一 回 就 反 朝 又
杨 占福 , 郑 萍
( 津市 河西 区职 工大 学 , 津 3 0 0 ) 天 天 0 2 3
摘 要 : 罗贯 中有 很 强 的政 治抱 负, 有 丰 富的 斗 争 经 验 , 的 思 想 倾 向 在 《 国 演 义 》 又 他 三 中体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 比
如 他 对政 局 动 -  ̄ 失 望 、 民生 痛 苦 的 同 情 、 政 治 军 事 外 交 等 方 面 的独 到 见 解 和 他 的 正 统 思 想 。 他 还 在 诸 葛 亮 、 a t , 对 在 刘 备 、 羽 等 人 物 身 上 展 示 了古 代 人 民 的 理 想 愿 望 和 自己 的 爱憎 情 怀 。这 些 倾 向 是 作 者 有 意 或 无 意 透 露 在 字 里 行 间 关

《三国演义》中的儒家思想

《三国演义》中的儒家思想

《三国演义》中的儒家思想《三国演义》从儒家传统道德观、伦理观出发,歌颂表现的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特征的正义行为和势力,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在社会思想上反映了儒家传统文化和道德的价值取向。

这些,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万民景仰的君主,必须爱民如子。

“仁义、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三国演义》中具有深刻的体现。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仁”的一个代表。

刘备任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期间,“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

刘备从当阳撤退时,虽形势危急,仍不肯抛弃跟随他而行的十几万百姓,可见,一个爱民的官员是受到百姓的爱戴的。

相反,“十常侍”被处死时,百姓“争食其肉”、董卓的暴行也使百姓恐惧反感,董卓死时,百姓“手掷其提议,足践其尸”。

《三国演义》通过对曹操的残暴奸诈的描绘和对刘备的宽厚仁爱的赞扬,表现出世人的对于“仁政”的向往。

可见,作为一个统治者,必须要有爱民之心,正所谓“仁者爱人”。

忠义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道德观念,在长期的儒家文化中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和认同,又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以致影响到民族性格。

刘备不仅对结义兄弟恪守忠信、义重如山,对待他人也以义为重,交之以心。

当赵云于百万军中救出阿斗交给他时,他将阿斗摔在地上:“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使赵云感激涕零。

刘备对待诸葛亮更表现出忠诚信义之怀,在“三顾茅庐”中作者更以浓笔重彩描绘了刘备谦恭天下士,敬贤爱才的性格。

请孔明下山,孔明初还不允,刘备乃潸然泪下,哭着恳求“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这样虔诚,这样谦恭,孔明又怎能拒绝刘备呢?“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

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可见,在识别和使用人才上,刘备也具备杰出的眼光,可谓“将将之才”。

封建社会时代,“忠君”思想为统治阶级所倡导,在《三国演义》中,“忠君”的思想也是比比皆是。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一、主要思想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反动动乱的愿望。

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

所以,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

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

这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

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二、运用方法《三国演义》篇幅较长,需下大工夫认真仔细阅读。

我认为,名著应是大家都涉猎阅读的,名著,一个既古老又流行的字眼,里面既有精彩绝伦的故事和知识,又散发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感染、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我主要借鉴鲁迅读书的方法,运用了5种方法进行阅读,分别是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思考法和标记法。

三、如何运用第一,浏览法。

这是对专业以外的绝大多数书籍采用的一种阅读方法。

鲁迅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

我在正式阅读内容之前,就把《三国演义》的目录翻着大体看了一下,一般目录的标题就是这一章或回所讲的中心内容。

三国演义共120回,每一回之间也是始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用户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

第二,泛读法。

泛读就是博览群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十分有限,枯燥了”。

鲁迅渊博的学识就来自他广泛的阅读,他主张不要只看课内的书,也要看课外的书;不要只看本专业的书,还要看专业以外的书;不要只看一家之书,而要博采众长。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摘要】《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当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应从作者的经历以及书中的人物情节结合加以分析。

【关键词】三国、罗贯中、刘备、关羽、诸葛亮、忠君、义气、智慧正文:说起《三国演义》,我们一般都会想到另一本著作《三国志》,三国演义中很多情节大都源自于《三国志》,但有些情节,明显带有作者主观意向的修改。

比如《三国志》中记录的历史中刘备作为一方诸侯,是极具军事才能的,性格相对坚毅,而在《三国演义》刘备却成了一个毫无主见,情感丰富,动不动就眼泪满面的仁主。

甚至有句话叫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

那么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是不是作者罗贯中在心目中需要这么一个仁慈软弱的君王呢?那么首先,我们就需要看看罗贯中的人生经历。

罗贯中,山西省祁县人。

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

大约在公元1345~13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

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

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约在公元1360~1364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

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

《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地主要思想倾向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东汉末至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纷扰地年代.汉末大乱,尖锐地社会矛盾激起声势浩大地黄巾起义,震撼了这个腐朽与濒临崩溃地专制皇朝.此后,继之以董卓之乱,群雄角逐,继之以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继之以曹丕称帝,平定蜀汉,再继之以司马氏代魏,一统天下.b5E2R。

一.《三国演义》中地思想倾向之——拥刘反曹:正统地历史观北方少数民族占据中原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情绪强烈要求恢复汉民族地正统地位罗贯中:元末明初,号湖海散人,“有志图王者”希望恢复汉民族地主阶级政权地抱负,要唤起汉民族地强烈民族意识,为推翻蒙元贵族地统治而进行斗争前回:赤壁之战之前,交代“三国鼎立”地斗争背景回:刘备集团地兴衰成败回:三国先后被灭,西晋统一刘备:标榜恢复汉室王朝地皇室嫡系.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地理想.“仁德及人”“秋毫不犯”“远得人心,进得民望”“但到处,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犹鱼之有水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心灵深处所信奉地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残忍,阴险,奸诈毫无惜民爱民之心二、《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地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地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忠义”思想是小说地另一个鲜明地倾向.p1Ean。

、刘、关、张三人至死不渝地兄弟情义.、关羽——三国“三绝”之“义绝”,被视为“义”之化身.()关羽对结义大哥刘备地“忠义”.()关羽之义,不仅是对刘备,也有对曹操地“义”.、诸葛亮——“忠”之楷模.三、赞美“智慧”是小说地第三个思想倾向.、诸葛亮——三国“三绝”之“智绝”,是“智慧”地化身.、善用人才地智慧人物——曹操他把人才问题看作政治斗争中最根本地战略问题,他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形象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公元-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地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中曹魏地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本为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DXDiT。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赵长胜《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前后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是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中心,从维护封建统治立场出发,不但承袭了“正史”和平话戏曲中的一些封建意识,而且还根据当时封建统治需要有所强化,反映出封建正统观念,对统治权威的影响表现复杂的时代背景,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在复杂的历史思想下,他推崇“忠”“义”,主张用“王道”“仁政”治理天下。

向往仁政,反对暴政拥刘贬曹思想贯穿整个小说始未。

一、研究《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需注意两点:1、它是在集体创作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

作者有民间艺人,也有封建文人,他们的政治,艺术观点和创作意图各有差别,在漫长时期的传说和口头,书面的艺术创作里,集纳和熔铸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所以《三国演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思想倾向。

2、它是一部历史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又必须受到历史的束缚,即故事的基本历史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任务、重大活动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这就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拥刘贬曹”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有作者主观思想的因素,也有客观历史原因。

思想倾向即个人主观感情,属于思想领域范畴。

但人是社会的人,不会也不可能孤立存在,他的社会属性,影响着决定着他的思想情感。

任何一种思想倾向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因此,要探讨“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产生形成的背景,应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浅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浅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浅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文章来自/一剖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必需留意的几点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阅历了一个由面见传播过程当中大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期不同,阶级不同,作品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第二,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它固然有一定的虚拟和想象,但又必需遭到历史的约束,即故事的根本历史轮廓,严重的历史事情、主要任务、严重活动都必需契合历史事实,这就形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难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之一“拥刘反曹”认真阅读《三国演义》我们能够看出,《三国演义》是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

反对刘蜀鄙弃曹魏。

第一,从作品篇幅来看,全书共120回,1~50回主要写赤壁之前,各路诸侯镇压黄巾起义和征伐董卓的过程,实践上是交代了“三国鼎立”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

51~11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的迂回过程。

第16~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能够看出,刘备集团兴起的最晚而又衰落的最早,且在三国之洪力气最弱,这是历史事实,是小说作家所无法改动的。

固然如此,作者在构思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全书的主要篇幅留给了刘备集团。

第二,从三国关系的处置上看:刘备集团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但是作者却把它作为中心,将最强大的曹魏作为蜀汉的对立面,将孙吴置于附属位置,刘备集团在对付主要敌人曹魏的过程中,对东吴是又结合,又斗争。

全书的这种整体构思和规划就是由小说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决议的。

第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三国演义》中塑造了的两个最具血肉感,给人影响最深的人物形象,即:刘备和曹操。

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作者用心发明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任何小说中都很少有像刘备和曹操这样比照如此鲜明的形象,书中鲜明的将刘备写成了受人民大众欢送的仁君形象,写成了忠厚仁义的化身;而将曹操写成了人民大众憎恨的暴君形象,写成了奸诈残忍的化身。

第四,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谈到《三国演义》中的封建正统思想,如今一切的学者都有统一的思想,即“正统”就是与忠君思想有亲密联络的“以复帝为中心的历史观。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一)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

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

这些可供我们借鉴。

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

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

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

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

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

《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

关于它的主题,文化大革命前就提出了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反映三国兴亡说等观点。

之后,又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主要有:歌颂理想英雄说、赞美智慧说、天下归一说、讴歌封建贤才说、悲剧说、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宣扬用兵之道说、人才学教科书说、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总结历史经验说,等等。

这些观点,各有根据,各有道理,但又似乎很难从根本上否定其他说法。

对一部书的看法分歧如此之大,只能说明这部书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复杂,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且都各有充足论据。

因此,有人不赞成去研究主题,还有人干脆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固定的主题。

我们觉得,一部作品,还是应该有主题;研究一部作品的主题,还是有助于对作品的总体把握。

但是,并不宜企图用几个字或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好,否则,就难免挂一漏万,把本来很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单一化和简单化了。

《三国演义》的主题,可以这样概括:小说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一)明君贤臣理想1、推崇仁政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仁是道德观念的核心;仁政是理想社会的蓝图。

孟子认为,一国之中,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

要想作为一国之君,必须首先懂得如何顺民意、得人心,力行仁政王道。

得人心者得天下,能否得人心,关键在于能否行仁政。

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作者极力赞扬的一个力行仁政、堪称仁君的形象。

刘备是织席贩履出身,没大读过书,也没刻意练过武,文墨既不高,武艺也不强。

可他却能由当初的一方小吏,终于成为后来的一国之君,不靠文,不靠武,主要靠的是仁民爱物。

浅谈_三国演义_中_尊刘贬曹_的思想倾向

浅谈_三国演义_中_尊刘贬曹_的思想倾向

演义小说所要表达的价值观念。
在某种程度上将历史的审视伦理化、政治的评判道德化了。所谓
(一)体现了历史正统观
‘拥刘反曹’的倾向,就是由这一‘道德伦理法庭’的审判而形成的
对血统的尊崇和敬仰正是封建统治奉行的传统观念,也是封 结果。”⑩而通过对“尊刘贬曹”这种思想倾向原因的探究,可以看
建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统治的一种理论。刘备出身微贱,势力单 出小说中主张历史正统观、崇尚忠义的人格价值观以及追求仁政
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 想就是强调读书才是追求功名富贵的正规途径。
识礼”的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权,故此经常
在封建社会里,科举制极大地刺激了读书人的功名心,读书
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遇有地方上的争执,或 做官成了一种强烈的社会意识和强烈的社会心理,谁在科举这条
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通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
路上走得好、爬得高,谁就会受重视,谁就能得到荣华富贵。然
秀才中有部分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 而,对于读书不多学问不深的“秀才”而言,其长袍的身份和卑微
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是没有俸禄的,如果未能通 的社会地位使他们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许多“秀才”因此迂腐
人物行为之“正”,“尊刘贬曹”的直接原因,就是刘备宽厚仁爱和 曹操冷酷残暴的性格对比。当小说中宽仁和残暴、忠义和艰险形 成了鲜明对比的时候,作者尊崇仁爱、贬斥残暴,尊崇忠义、贬斥 奸诈的的立场,和下层群众千百年来“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正 表现了这种崇尚“忠义、仁爱”的人格价值观。
注释: ①罗贯中.二十四卷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②不著撰人名氏.全相三国志平话.上海:上海涵芬楼影印.1940. ③刘华民.《论语》导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④郑思肖.心史·古今正统大论.苏州:刻本,明崇祯十三年.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艺术地再现了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80年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统治阶级各个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表现了他们向往和平统一、拥护清明统治的美好愿望。

书中思想意义相当丰富,从整体来看,应明确一下几点:
①既表现了对军阀混战的乱世的愤慨,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也表现了对任
君贤臣和由他们缔造的清明世界的向往,对重建正常的封建秩序的渴慕。

②基本思想倾向是拥刘贬曹。

这既是承受了民间长期积淀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的必然结
果,也是作者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映,还与宋元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心理有关。

最重要的是蜀汉集团与曹魏集团的形象本身所包含的社会理想、精神品质、道德风范截然不同,从而表现了作者和人民大众对明君仁政的向往与肯定,对乱臣暴政的反感与否定,这正是与拥刘贬曹思想的实质所在,也与全书的创作主旨是完全一致的。

③引人深思的道德悲剧。

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代表公道正义一方的蜀汉集团,刘备、诸葛
亮、关于等主要人物也都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但他们在于邪恶势力及残酷命运相抗争时,却毫无例外地走向了毁灭,这就造成了一种“扶汉有志,回天无力”的悲剧态势,并给其间注入一股悲剧性的伦理力量和情感力量,使全书笼罩着一层悲观、迷惘的色彩,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幻灭与价值错位的困惑与思索。

但作者把这一场道德悲剧归于天命,在一定程度上又淡化了全书的悲剧精神。

三国演义主题思想

三国演义主题思想

三国演义主题思想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深刻描绘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人物命运,展现了丰富的人性和社会现象。

本篇文档将探讨《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包括英雄气概、智勇才略、忠诚义气等。

1. 英雄气概《三国演义》以其丰富的英雄形象而闻名。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等。

这些英雄人物以其出色的勇气、智慧和领导才能,成为整个故事中最耀眼的存在。

英雄气概主要体现在《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景中。

各个势力之间的军事对抗展现了英雄们的勇猛善战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无论是刘备和张飞在赤壁之战中巧妙布局,还是关羽在长板坡的百兵斩将,都体现了英雄人物们的威武之勇。

2. 智勇才略除了英雄气概外,智勇才略是《三国演义》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人物的智谋和军事策略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诸葛亮,他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深思熟虑的军事战略,成为整个故事中最具影响力的角色之一。

无论是七擒孟获的计谋,还是火烧赤壁的策略,都展现了诸葛亮的智勇才略。

此外,曹操和孙权也是具有智勇才略的重要角色。

曹操以其出色的军事策略,领导魏国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孙权则以智谋和对外交的熟悉,成为吴国的杰出统治者。

3. 忠诚义气忠诚义气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主题。

在这个乱世中,人们对于忠诚与背叛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刘备、关羽和张飞被誉为“桃园三结义”,他们坚守信义并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成为整个故事中最受人尊敬的人物。

他们之间的忠诚和义气不仅是朋友之间的情谊,也是对正义和道德的坚守。

然而,忠诚义气也在一些其他角色的身上得到体现。

如曹操虽为非魏国之民,但仍然对自己的国家忠心耿耿;关羽为了保护刘备和兄弟义军,不惜策划斩杀吴国丞相庞统。

4. 道德品质《三国演义》中还强调了道德品质对于人物命运的重要影响。

《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及其悲剧精神

《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及其悲剧精神

《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及其悲剧精神探讨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

本文主要讨论《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和它的悲剧精神,小说中拥刘反曹的主旨思想倾向是贯穿作品的主线,也与作品的悲剧精神紧密联系,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确立为整部小说奠定了悲剧基础。

“美好事物的毁灭”,这是《三国演义》悲剧性的最生动写照。

关键词:《三国演义》思想倾向悲剧精神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三国演义》是一部演述汉末魏晋时期群雄争霸的历史小说,取材于东汉末年与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写到晋武帝太康二年(280年)吴亡为止,真实详尽地叙述了当时各个利益集体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历史。

从纵向上看,它描述了从汉平帝中平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共九十七年的历史;从横向上看,它描述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斗争,展示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厚文化蕴含。

这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一部关于社会人生的不可多得的启示录。

它的主题思想与悲剧精神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长期以来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一《三国演义》所体现的思想《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描写英雄的小说,作为一部从古至今不断被人们阅读、欣赏、阐释的小说经典,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以文学为载体、以文化为传播途径的三国文化系统。

《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对国家统一的向往罗贯中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表达了拥护仁君、憎恨奸臣、向往仁政的理想,鲜明地表达了广大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刘备虽为汉室之胄,但起家仅是“贩履织席”之辈,张飞以卖酒屠猪为生,而关羽更是一个流浪江湖的碌碌小贩。

此后刘备连遭困厄,流窜不定而寄人篱下,久而“叹髀肉复生,潸然泪下不住……曰:‘……日月蹉跎,老之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并非谋略,而是丰厚的思想内涵!

《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并非谋略,而是丰厚的思想内涵!

《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并非谋略,而是丰厚的思想内涵!《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棱镜,闪射着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给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以历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启示。

许多人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诚然,《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就是擅长战争描写。

全书以黄巾起义开端,以西晋灭吴收尾,反映了从汉末失政到三分归晋这一百年间的全部战争生活,描写了这一时期的所有重要战役和许多著名战斗,大大小小,数以百计。

接连不断的战争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占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

而在战争描写中,作者信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规律,崇尚“斗智优于斗力”的思想,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对制胜之道的寻绎上。

因此,虽写战争,却不见满篇打斗;相反,书中随处可见智慧的碰撞、谋略的较量,而战场厮杀则往往只用粗笔勾勒。

可以说,千变万化的谋略确实是全书精华的重要部分。

然而,谋略并非《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更非书中精华的全部。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高层次的东西。

“道”有多义,首先是指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通常指正义的事业,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

因此,它也是处事为人的基本原则。

谋略则属于“术”,是第二层次的东西,是为“道”服务的,必须受“道”的指导和制约。

作为一位杰出的进步作家,罗贯中认为,符合正义原则,有利于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谋略才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而不义之徒害国残民的谋略只能叫做阴谋诡计。

因此,只有代表作者理想的诸葛亮才被塑造为妙计无穷的谋略大师、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曹操的谋略可谓高矣,但罗贯中对他却并不喜爱,而是有褒有贬:对曹操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谋略,罗贯中予以肯定性的描写;而对他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的各种伎俩,则毫不留情地予以抨击。

综观全书,罗贯中从未放弃道义的旗帜,从未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谋略;对于那些野心家、阴谋家的各种阴谋权术,他总是加以揭露和批判;对于那些愚而自用者耍的小聪明,他往往加以嘲笑。

《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中国古代的通俗文艺对于“正”与“邪”的分辨大抵是截然分明的,《三国演义》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书中代表“正”的一方是蜀汉,以刘备最为突出;代表“邪”的一方是曹魏,以曹操最为突出。

这是三国故事很久以来就形成的“拥刘反曹”倾向,只是在小说中表现得更充分。

《三国演义》把蜀汉当作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刘、关、张、诸葛亮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

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其中自桃园结义至诸葛亮五丈原这五十一年间的事就占了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的事只用十六回就草草收束。

“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有比较长远、复杂的历史和思想的背景。

在历史上。

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

在正宗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从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

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的。

书中曹、刘对比的描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是刘备以宽仁待民,曹操以残暴害民;刘备待士以诚心和义气,曹操则全用权术和机诈。

刘备从桃园结义时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并深知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

他的言行和曹操恰恰是鲜明的对比。

从这些对比描写中,可以看出《演义》中“拥刘反曹”的观念,更主要是表现封建时代人民拥护“明君”,憎恶“暴君”的普遍愿望。

书中许田射猎、曹丕废帝、刘备正位等章节中流露了相当深厚的封建正统观念,但我们也可以看到。

作者强调正统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支持深得人心的刘备,而不是支持行将溃灭的汉献帝、刘表、刘璋等人物,这些人物在作者笔下只是可怜,并不可爱。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争斗、战争和人物命运,被誉为中国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即尊奉汉室皇帝刘备,而贬低曹操及其后代。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人物塑造和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一、历史背景下的尊刘贬曹思想倾向《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其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变化。

汉朝灭亡后,天下分裂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而在这三个国家中,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显然是最得人心的。

因为蜀汉是由汉室皇室后代所建立的,一直以来都有着执掌天下的理想,而这也是尊刘贬曹思想倾向的主要来源。

义烈元年(196年),曹操夺取了汉献帝,开始了他的割据自立。

此后的五十年中,曹操及其后代一直执掌魏国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然而,曹操的统治并不得民心,他的政治手段常常十分残酷,对敌人也十分狠毒,同时还极力鼓吹儒家道德伦理,自封“曹文化”。

相对而言,刘备在人民心目中更具有威望,他率领着黄巾起义军起义,深得百姓拥护。

同时,刘备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民众也更为认同,如“舍生取义”、“仁者无敌”等,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因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逐渐形成并发展。

二、人物塑造中的尊刘贬曹思想表现《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一个英雄形象,他具有高尚崇高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相比之下,曹操则被描绘成了一个凶狠、奸诈的反派形象,而且他的儒家思想也被渲染成虚伪、伪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人物塑造中的尊刘贬曹思想表现。

1、刘备的英雄形象刘备作为《三国演义》的主角之一,其英雄形象被描绘得十分鲜明。

在小说中,刘备被描绘成一个高尚的君子,他有着纯真正直、仁爱之心和舍身取义的精神。

他对朋友和部下很为关怀,经常向他们倾听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安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东汉末至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乱纷扰的年代。

汉末大乱,锋利的社会矛盾激起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震撼了这个腐朽与濒临崩溃的专制皇朝。

此后,继之以董卓之乱,群雄角逐,继之以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继之以曹丕称帝,平定蜀汉,再继之以司马氏代魏,一统天下。

一.三国演义中的思想倾向之——拥刘反曹:正统的历史观北方少数民族占据中原民族矛盾锋利民族情绪强烈要求恢复汉民族的正统地位罗贯中:元末明初,号湖海散人,“有志图王者〞希望恢复汉民族地主阶级政权的抱负,要唤起汉民族的强烈民族意识,为推翻蒙元贵族的统治而进展斗争前50回:赤壁之战之前,交代“三国鼎立〞的斗争背景50~115回: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116~120回:三国先后被灭,西晋统一刘备:标榜恢复汉室王朝的皇室嫡系。

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

“仁德及人〞“秋毫不犯〞“远得人心,进得民望〞“但到处,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犹鱼之有水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心灵深处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残忍,阴险,奸诈毫无惜民爱民之心二、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遵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标准,因此,“忠义〞思想是小说的另一个鲜明的倾向。

1、刘、关、张三人至死不渝的兄弟情义。

2、关羽——三国“三绝〞之“义绝〞,被视为“义〞之化身。

〔1〕关羽对结义大哥刘备的“忠义〞。

〔2〕关羽之义,不仅是对刘备,也有对曹操的“义〞。

3、诸葛亮——“忠〞之楷模。

三、赞美“智慧〞是小说的第三个思想倾向。

1、诸葛亮——三国“三绝〞之“智绝〞,是“智慧〞的化身。

2、善用人才的智慧人物——曹操他把人才问题看作政治斗争中最根本的战略问题,他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形象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本为东汉丞相,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了重大奉献,同时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

曹操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曹操也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大方悲凉。

白脸曹操奸雄之谜曹操与袁绍、袁术、刘备、孙权这些人相比,是最没有野心的一个人,也是对汉室奉献最大的一个人。

曹操曾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并非夸大之言。

不但曹操至死没有称帝,在他活着的时候刘备、孙权也不敢称帝。

如果不是曹操在汉献帝走投无路的时候收留之,汉献帝根本不会再做上二十五年的皇帝。

这样说来,说曹操名托汉相,实为汉贼,实在是冤枉他了。

人物形象分析:一机敏睿智曹操献刀校尉曹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

一日,曹操借王司徒宝刀一口,藏刀来到相府。

他走到小阁,见董卓坐在床上,义子吕布侍立于侧。

董卓问曹操为何来迟,曹操说:"马走不快,所以迟了。

"董卓听后,命吕布选一匹西凉好马送给曹操,吕布容许着出去了。

曹操心想,老贼该死,欲刺他,又怕董卓力大,没敢妄动,只好站在一旁等待时机。

董卓身体肥胖,不能久坐,不一会,即侧身而卧。

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急问:"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长有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往东南疾去。

吕布对董卓说:"曹操有行刺之举。

"董卓说:"我也疑心。

"于是派人去追。

此时曹操已飞马奔出东门,逃得无影无踪了。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

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

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

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嵩信其言。

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

二生性多疑1、从政治的角度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

攸笑曰:恐未必。

操曰:有半年耳。

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

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

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2、参军事的角度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一日,昼寝帐中,被落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

操痛哭,命厚葬之。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在梦中耳!3、从为人处事的角度曹操刺杀董卓不成,单骑逃出洛阳,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时被擒,县令陈宫慕曹操忠义,乃弃官与之一起逃亡。

两人行至成皋,投曹父故人吕伯奢家中求宿,受到热情款待,吕伯奢并亲往西村沽酒,然曹操闻堂后有磨刀之声,疑其图己,遂与陈宫将吕家八人全部杀死,其实吕家磨刀只是为了杀猪款客。

操与陈宫无法,只好逃走,途中与沽酒而归的吕伯奢相遇,曹操害怕暴露真相,干脆连吕伯奢也杀了。

陈宫惊问其故,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

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

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麻沸散,是华佗创造的一种麻醉剂),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

三雄才大概王夫之评价道:故天下皆举兵向卓,而能以躯命与卓争生死者,坚而已矣!其次那么操而已矣!岂袁绍等之力不逮操与坚哉?操与坚知有讨贼而不知有他,非绍、术挟奸心以养寇,而冀收刺虎持蚌之情者所可匹也。

故他日者,三分天下,而操得其一,坚得其一。

1 唯才是举〔1〕对有奉献的人才:珍爱曹操在与张绣的战争中,他自己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不幸遇难。

曹操亲自设祭祭奠典韦,哭着对诸将说:吾折长子、爱侄,具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第二年他经过故地时,突然在马上放声大哭,众人不知怎么回事,曹操说: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于是下令吊奠典韦亡魂,曹操又亲自拈香哭拜。

祭奠典韦之后,才祭奠儿子和侄子。

当许攸深夜从袁绍处来投奔曹操时,曹操已经睡觉了。

听说许攸到了,曹操快乐得不得了,来不及穿鞋,打双赤脚出来接许攸。

远远看到许攸,拍手大笑,并牵着许攸的手进入帐篷,一进帐篷,曹操纳头便拜。

这一举动,把许攸惊住了,他说: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曹操说: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曹操对许攸的态度,比起刘备的三顾茅庐,一点也不逊色。

〔2〕对有缺点的人才:宽容贾诩和张绣曾经在宛城之战中,设计杀死了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侄儿子曹安民、最喜爱的大将典韦,连曹操也差点被杀死,可以说,曹操和他们接下了血海深仇。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样的仇恨都是不可化解的,但曹操却做到了。

当曹操和袁绍都来劝降张绣时,张绣担忧自己和曹操有仇,不能相容。

当张绣在众人的劝说下,来到许都面见曹操时,心里还忐忑不安。

张绣一见曹操,便拜跪于地。

曹操慌忙扶起他,拉着他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

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封贾诩为执金吾使。

贾诩后来还成为曹操的重要谋士,为曹操立下汗马功绩。

〔3〕对不愿用的人才:尊重当刘备还处于起步阶段时,被吕布击败,不得不投靠曹操。

他手下的谋士劝他杀掉刘备,程昱对曹操说: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当然知道刘备是一个落魄的英雄,最终会成为自己的敌人,他自己也亲口对刘备说过: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但是,曹操不愿意采用这种阴险的手段来对付刘备,他说:方今正用英雄之际,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并任命刘备为豫州牧,送他三千兵马,粮食万斛,让他到豫州赴任。

当关羽投降曹操后,曹操对关羽真是宠爱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又是封官〔封关羽为汉寿亭候〕,又送金银珠宝,又送赤兔马。

可以说,为了留住关羽,曹操想尽了所有方法。

当关羽打听到刘备在袁绍处,便挂印封金去找刘备。

曹操的谋士程昱对曹操说:丞相待关某甚厚,今彼不辞而去,乱言片椟,冒渎钧威,其罪大矣。

假设纵之使归袁绍,是与虎添翼也。

不假设追而杀之,以绝后患。

确实如此,放关羽走,就是给自己增添一个强敌,但是,曹操却被关羽的人格力量感染,他说: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又告戒他的手下说: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

汝等皆当效之。

并亲自去送别关羽,又通知沿途关隘一律放行。

〔4〕对不正派的人才:铲除当马腾率部进京时,与侍郎黄奎商量,准备在第二天曹操检阅部队时杀掉他。

不料黄奎的侍妾李春香和黄奎的妻弟苗泽私通。

当天晚上,黄奎因酒后失言,对李春香泄露了秘密。

李春香知道这个秘密后,马上告诉了苗泽,苗泽连夜告知曹操。

第二天,曹操将计就计,捕杀了马腾父子和黄奎。

苗泽自以为立了大功,对曹操说:不愿加赏,只求李春香为妻。

曹操笑着说:你为了一妇人,害了你姐夫一家,留此不义之人何用!于是下令将苗泽和李春香一起诛杀。

四文学素养高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五好色公元197年,43岁的曹操率领十五万大军讨伐张绣。

张绣不战而降,而且连日宴请曹操。

这让曹操感到很快乐。

有一天,曹操多喝了二两,有些醉意,乘着酒性,想娱乐一下,放松一下。

他的侄子曹安民心领神会,向他说起张绣的婶娘邹氏“生的十分美丽〞,不知道有没有兴趣?曹操便让曹安民派人把邹氏带了过来,“当夜共宿于帐中〞。

之后,“每日与邹氏取乐,不想归期〞。

曹操的行径极大的侮辱了张绣,张绣非常生气,便与谋士贾诩精心筹划了一场军变,使曹操狼狈而逃。

曹操这次找“情人〞的代价非常大:不仅失去了自己的贴身保镖典韦,断送了大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的性命,自己的“左臂中了一箭〞,还险些丧了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