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论文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论文

政治学原理论文

改革开放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治、人权、以人为本等政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民主政治环境越来越自由宽松,因此,我国政治生活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生活领域;民主政治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民主、法治、人权等政治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往往是把民主理解为一种手段,而不是当作一种政治制度,片面强调革命和专政,甚至搞“全面专政”,结果导致十年内乱。

1949年后,“以人为本”也一直被当作是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而遭到严厉的批判。

十三大明确把民主政治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任务;2002年,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2006年,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提出“我也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2007年,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2004年3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中国宪法。

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2007年11月,十七大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所有这些直接推动着我国政治现实的变革。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实际的推进谈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海内外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功,但中国政治体制没有实质性变化。

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够成功正是得益于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路线,反之,前苏联改革失败则是因为奉行了一种相反的先政治后经济的改革策略。

政治论文1500字范文

政治论文1500字范文

政治论文范文政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政治的本质、重要性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政治的本质政治是一种权力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争夺权力而展开的斗争。

政治的本质在于权力的分配和运用。

通过政治,人们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竞争和合作,达成共识和决策,进而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政治的重要性政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决定着社会的组织结构、规范和价值观念。

政治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石,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动力。

正是因为政治的存在和发展,社会才能有序运行,个体才能在社会中获得认可和发展。

政治对个体的影响政治对个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在一个政治环境中,个体的行为受到政治规范和制度的约束,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用也会影响个体的利益和地位。

个体可以通过政治参与来实现自身价值和权益,也可以通过政治斗争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资源。

政治对社会的影响政治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政治决策和政治体制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方向。

政治的稳定和效率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秩序和繁荣。

政治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结语政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决定着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影响着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通过深入了解政治的本质和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的运行规律,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愿政治永远成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上是一篇关于政治的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国开电大专科毕业论文《政治学原理》学习总结

国开电大专科毕业论文《政治学原理》学习总结

《政治学原理》学习总结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专科班的学生,我们在必修课学习了《政治学原理》。

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政治学是很深奥的东西,只有那些高级的人才,才能够弄懂的东西,我们电大的学生是没有必要学习这些和日常生活没有关系的课程的。

但是通过学习《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政治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且他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就是我学习政治学原理的学习总结。

一、政治学原理的含义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古老学科,在人类文明开展过程中起了重应作用。

在欧美各国,政治学与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一样,已开展为十分成熟学科。

二、政治学发展历程中国政治学正式确立与开展是在本世纪,到八十年代初,我们重新恢复政治学这一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政治学真正开展,至今才有十几年时问,因而,还不是十分成熟。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的澄清和界定,成为这个时期政治学界普遍关注和共同探讨的问题,并对中国政治学的迅速恢复和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根底性作用。

整个20世纪80年代也是中国政治学界介绍引进西方政治学研究成果的鼎盛时期。

这些工作为初创时期的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营养和推动力量,也为其进一步繁荣开展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学术资源。

20世纪90年代,政治学领域一方面对西方政治学的理论内涵和历史背景进行重新审视,另一方面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政治支持和制度保障等问题领域。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研究法。

从政治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讨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发展的规律性,并预测政治现象的发展趋势2、结构——功能研究法。

主要是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

3、比较研究法。

就是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4、制度研究法。

政治学原理期末结课论文

政治学原理期末结课论文

政治学原理期末结课论文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是政治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学习政治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加深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本文将围绕政治学原理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理论展开,分析其在现实政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政治学原理是指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是研究政治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其中,政治学原理包括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国家、政治、权力、公共事务等概念;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政治行为的规律、政府和民众的关系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政治制度理论、政治参与理论等;政治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

二、政治学原理的主要理论政治学原理涵盖了众多的理论体系,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包括现实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理论强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权力竞争,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的主要角色;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主张制约政府权力,实现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社会主义理论则着重关注社会公正和社会福利,主张政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积极干预。

三、政治学原理在现实政治中的应用和意义政治学原理在现实政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政治学原理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现实政治中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发展和政治变革的动因和规律。

其次,政治学原理可以为政治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再次,政治学原理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政治参与和政治行动的能力,提升公民素质和政治觉悟。

最后,政治学原理对于培养和培训政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政治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提供认知框架和学术指导。

总结:政治学原理作为政治学研究的基础性课程,对于深入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政治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政治现象,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提升公民的政治素质。

政治学原理(论文)[精选多篇]

政治学原理(论文)[精选多篇]

政治学原理(论文)[精选多篇]第一篇:政治学原理(论文)政治学原理((论文))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

大众传播对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开始凸显,“政治传媒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而大众传媒作为向公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渠道,在政治运行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代大众传播影响政治民主进程,影响政治体制改革。

因此,只有促进大众传播与政治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我们更加美好的社会。

政治社会化功能大众传媒政治传媒化政治体制改革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尤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

而大众传媒作为大众传播的有力工具是“软权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已经越来越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国际政治领域,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

因此,大众传播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对立统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这样才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促进当代政治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一、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20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

西方认为,1450 年德国 J.谷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将人类带进了大众传播的时代。

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

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

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

1945 年 11 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宪章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

而大众传媒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和书籍;电子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和电视”。

政治学原理论文

政治学原理论文

政治学原理论文第一篇:政治学原理论文关于劳教制度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2013年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劳动教养制度迎来终结。

作为一种中国特殊的行政处罚制度,其无法律依据长时间禁锢公民人身自由长期以来为人民所诟病。

那么现行劳教制度的在历史上如何演变,给社会带来了怎样的不良影响。

同时,该制度废除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的背后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关键词:劳教弊端废止原因法制一劳教的历史发展劳动教养制度中国独有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发轫于1955年的政治“肃反”运动。

作为一种政治斗争的工具,劳教为保障当时政权稳固,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

195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指出劳教是“为了把游手好闲、违法乱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能力的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是“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试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

在文革过程中,劳教制度被打倒,暂时废止。

文革结束后,社会管理趋严,重新恢复劳教制度。

1979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规定》,将1957年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重新发布实施。

此后,国务院和公安部又相继制定发布一些关于劳动教养的法规文件。

其中198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和1982经国务院批准转发的公安部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被作为决定是否劳教的主要依据。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

同时,随着各种文件法规的颁布,劳动教养的性质从开始的政治斗争工具到带有“安置就业”和教育改造相结合,再到单纯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改造措施。

199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发布《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再次强调将劳教定性为行政处罚。

二劳教的弊端2.1被劳教人员权利被侵犯,被创收劳教强行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在无相应有效的监督机构监管下,公民自身本应享有的权利甚至是生命权亦无法获得保障,而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请行政诉讼的救济渠道形同虚设。

政治学原理论文2000字

政治学原理论文2000字

政治学原理论文2000字一、民族权力与民族权利:民族政治的核心范畴权力无疑是政治学最为核心的范畴,它意味着支配、控制和决定的能力。

在权力、利益和资源的三维关系中,权力居于中心地位,利益是权力的目的,资源是权力的条件和目标。

推及至民族政治学科,民族权力是获取和维护民族利益的保障,是拥有和支配各种资源的前提。

因而,民族权力是民族政治哲学探讨的焦点,民族权力的角逐和享有是民族政治行为和民族政治关系的核心。

民族权力如何得来是正当的?在缺乏理性和民主的时代,民族权力的得来显然依靠是民族实力,丛林法则决定了在围绕权力进行的民族冲突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其结果是攫取和拥有权力的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压迫、剥削和歧视。

民族权力具有自我控制和控制他者的功能。

当民族平等上升为民族关系的准则时,民族权力的自我控制功能增强,民族关系也有单向度的支配和控制变为平等基础上的互动与协商。

权利是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及法学的核心观念,其意义为个人自主性为正当。

民族权利被理解为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共同拥有的集体权利,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资格和自由。

民族权利与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权相联系,是通过民族之间的公共契约、法律等方式等得以确认的;在认知和实现民族权利的同时,民族之间还要履行互相承认、尊重的义务,从民族利益、民族主张、民族资格、民族自由等方面互相关切,同等对待。

笔者和马东亮在《差异与共振:人权观念与民族权利关系解读》[3]一文中指出:人权观念强调人的普遍一致性,民族观念突出人类多元与差异性的现实,但两者在权利问题上并非毫无交集。

民族权利是理解人权理论与现状的重要切入点,至少在两者表现出来的理论层面,人权与民族权利存在相当程度的理论相关性,并共同致力于解决现代性问题。

人权与民族权利关系可藉由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两者的取得与保障过程在现实中呈现同步性,人权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伴随全球化浪潮逐波同步推进;传统人权与民族观念在当代政治现实中都受了挑战,而对这些挑战的回应是否有效取决于两者在理论与现实中的突破程度。

政治学论文

政治学论文

政治学论文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政府行为和政治制度的学科。

在政治学领域,许多重要的问题可以成为论文的研究主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政治学论文主题:
1. 政治制度和民主化研究
- 比较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如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权力分
配等影响民主化进程的因素。

- 分析民主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或障碍,如经济发展、社会动
员和领导能力等。

2. 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
- 研究国际冲突的根源、形式和解决办法。

- 探讨国际组织、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作用和影响力。

3. 政治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对政治决策的影响
- 分析政治各方对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的使用和滥用。

- 探讨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政策偏好和影响。

4. 政治行为和选民行为研究
- 分析选民决策的因素,如党派认同、经济利益和媒体影响等。

- 研究政治参与和抗议活动的形式、原因和影响。

5. 政治经济学
- 探讨经济因素对政治决策和政府行为的影响。

- 分析政策制定过程中经济利益集团的角色和影响力。

以上只是几个可能的政治学论文主题,具体的研究方向应根据个人的兴趣、研究方法和可行性来确定。

在撰写论文时,需要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数据收集和分析,以支持论点和结论的提出。

2024年德里达政治学研究论文

2024年德里达政治学研究论文

2024年德里达政治学研究论文德里达首先质疑了传统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主权”。

他认为主权概念在现代政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问题和矛盾。

主权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它代表了国家的独立和自主。

然而,德里达指出,主权概念在实践中往往被滥用,成为了权力斗争的工具。

他强调,主权不应该是一种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权力,而应该是一种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权力。

这种制约和监督可以来自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和协商,也可以来自于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制约。

德里达进一步批判了传统政治学的线性历史观。

他认为历史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进程,而是一种充满断裂和不确定性的复杂现象。

传统的政治学往往将历史视为一种连续的、有规律的进程,而忽略了历史中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德里达强调,政治学研究应该关注历史的断裂和变革,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种必然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

德里达还对政治学的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政治语言是政治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政治信息的传递工具,还是政治权力的表现形式。

政治语言往往充满了隐喻、象征和暗示,这些元素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观念和行为,还塑造着政治权力的形态和运作方式。

德里达强调,政治学研究应该关注政治语言的使用和解读,以揭示政治权力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在德里达看来,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传统的政治学往往采用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

然而,德里达认为这种方法忽视了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政治学的僵化和片面化。

他主张采用一种更加多元和包容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诠释学、后结构主义等多种理论和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关注政治现象的表面现象,还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以揭示政治现象的真实面貌。

德里达的政治学研究不仅挑战了传统政治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他强调了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呼吁我们关注政治现象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

政治学原理论文

政治学原理论文

民主是什么被封建思想压抑了几千年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在专制统治下生活。

我们没有经历过西方那样的启蒙运动、文艺复兴,也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

“民主”一词是伴随着近代以来的欧风美雨而来到中国,还记得在历史上第一个在中国传播和介绍民主和科学的是陈独秀,他将二者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只有两位先生才能给中国带来出路。

不管怎么说,民主都是个好东西,但何为民主,民主的起源,民主的组成结构,这些我们似乎都不甚了解,只是头脑中有个模糊不清的印象。

在我们的观念中,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决策,最后听取多数人的意见。

尽管当今中国所实行的是民主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一提到中国的民主,很多人都会摇头,并且认为它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很多时候我们都羡慕西方的民主政体、三权分立,向往那种民主社会,但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让我们先对民主的发展过程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民主一词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意为人民的统治。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沿岸,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它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雅典城邦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城邦的一切大小事务有全体公民通过投票决定,这种直接民主曾造就了古希腊雅典历史上的空前繁荣,即使就是现在我们也不得不为古希腊2000多年前的文明所叹服。

但也正是这种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使雅典顷刻间毁于一旦,在遇到外敌入侵时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作用。

可以说古希腊的民主是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民主政体的雏形,通过后来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各种各样的民主政体。

民主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走向成功的过程。

我们不能否定古希腊民主,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古希腊的民主并不是全体人民的民主,而是少数掌握公民权的奴隶主的民主,对于那些没有公民权的妇女、奴隶而言是没有民主可言的。

对于今天意义上的民主,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如果按照我们国家教科书上的说法:“民主就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我觉得似有不妥之处,因为这样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的权利,它所体现的也仅仅是统治者的利益,我们应该尊重少数者的利益。

政治学原理论文选题

政治学原理论文选题

政治学原理论文选题一、阶级、阶层1、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2、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态度3、中国中产阶级的认同及其整合7、阶级斗争与人同内部矛盾4、中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5、我国所有制结构变革与阶级、阶层的变化6、我国现阶段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8、论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激化问题9、人民内部不存在阶级斗争10、我国新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11、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12、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二重性问题13、当代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展变化及其严峻挑战14、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的社会结构15、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16、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的差异性对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影响17、正确认识当代工人阶级的地位和内部群体分化18、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层和社会流动19、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人性化回归——从阶级斗争到和谐社会20、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观21、遏制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22、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23、论新的政治阶层的政治取向24、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化解25、和谐社会视野下多元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26、二、政治权力1、网络政治权力运行中的伦理规约2、政治权力环境制度建设中的道德培育3、WTO背景下政治权力配置制约的新分析4、技术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共在与互动5、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6、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对政治权力的制约7、二元政治权力结构的权力分配与特征分析8、政治权力的异化及其制约9、政治权力的腐败与监督10、目前社会视角下政治权力的架构分析11、社会与政治的互动:政治权力有效制约的路径12、政治权力与公共权力13、论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之变迁14、宪政制度下政治权力的制约监督15、政治权力运行的公共善原则16、论国家强制与政治权的运行17、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18、中国民主建设中的政治权力配置方式19、市场经济与政治权力的演变20、论知识与政治权力的相关性21、论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22、政治伦理对政治权力的制约作用23、限制政治权力的途径分析24、政治权的民主化、规范化2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权力合法化路径研究26、政治权力社会化视野中的西方民主27、政治权力社会化进程中的规律与价值28、政治文明视野下政治权力合法性的理念变迁29、政治权力集中化与社会化的理论分析30、政治权力的实现模式、整合及其变革31、从古典政治权力到现代政治权力关系分析32、权力之善33、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及趋势34、我国政治权力的良性运行机制35、村务公开与村落政治权力的转移36、政治权力、政治权术与政治道德37、当代中国政权力变迁初探38、社会加速转型期政治权力的变异及其消解39、转轨时期中国政治权力的改革与发展40、法律是制约政治权力的有效机制41、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42、论政治权力的法制化43、论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二重性44、论政治权力公有制45、有效性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46、政治权力的变异与控制47、论政治权力结构48、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49、腐败根源的政治权力分析50、论政治权力的社会心理基础51、政治权力运行的法制化对腐败的治理52、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53、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权力问题探析54、政治权力的两权分离及其权能约束55、对我国当前政治权力良性运行的思考56、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权力结构的调整57、多党合作中的政治权力关系分析58、政治权力变异的后果及对策探析59、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力运行机制60、政治权力的结构与特征61、当前我国民间反腐网站的现状及其有序发展的思考62、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63、权力制约权力的控权机制64、论权力伦理的核心问题65、基于不同哲学基础的权力理论分析66、人类为何需要公共权力67、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68、论政治权力制约的范式69、性恶论假说与权力制约路径的选择三、政治国家1、论国家理论复兴的必然性2、论多元主义国家理论3、国家理论的变化4、国家与社会关系探析5、国家与人民关系探讨6、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中的社会管理思想7、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创新应当先行8、论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9、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理论创新10、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理论11、对“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思考12、转型期的“国家理论”模型13、恩格斯国家理论中的政治文明思想14、发展型国家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15、复兴国家:国家理论新形态16、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17、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18、国家理论的争论与发展19、国家的起源、作用与演变20、论法治国家理论中的“小政府”21、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复原”与创新22、网络组织与国家理论整合之可能23、邓小平的国家理论24、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25、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国家理论26、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现实启示27、“一国两制”构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础28、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评析29、国家理论当代世界30、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建设问题四、国家形式1、西方国家政体及其权力制约2、中国与西方国家政体的比较3、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政体的理论与实践4、国家政体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5、无产阶级国家的政体问题6、国家分类与国家的政体问题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8、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提速9、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0、中国政府改革需要战略性突破11、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12、中国民主政治模式探索13、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体思想14、我国议行统一的政体特点15、政治哲学中的政体16、毛泽东政体思想论析17、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18、试析共和政体的由来及演变19、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的本土资源20、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思想探析21、人民代表大全与宪政体制的接轨22、当代中国宪政体制下的司法独立23、人大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政体制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5、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民主和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双重取向27、论科学发展观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28、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的必然性与优越性29、试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30、论人大代表专职化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31、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3、邓小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及其实践3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探析3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由来36、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7、从程序民主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发展与完善38、从参议会制度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孕育的过程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制度40、政治文明的养成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41、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4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现实途径4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路径选择44、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优势45、国家与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研究的新视角46、政治代表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理论基础47、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党的领导的规范化研究48、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4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宪政体制的接轨5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51、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违宪审查52、人民主权视角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3、代议民主的制度规则与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5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委权与授权关系论析5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优越性5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57、政治文明建设的主渠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8、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5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探索6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民主的最好形式和最高形式61.试论人大代表的素质62.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宪政原则和路径选择63.以宪法的名义维护人大代表选举的尊严64.政治文明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65.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选举制度的设想66.人民代表如何代表选民的利益和意志67.提升人大代表的整体履行职责能力的思考68.对完善人大监督机制的思考五、国家机构1、我国国家机构的选举问题2、国家机构实行“大部门”制的理论思考3、我国国家机构膨胀及其成因剖析4、我国宪法与国家机构的沿革5、执政党与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问题思考6、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7、国家机构改革研究8、“小政府、大社会”是国家机构的改革的重大步骤9、外国国家机构是怎样设置的10、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改革11、改善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关系12、我国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13、试论检察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14、试论审判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15、我国国家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16、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反思17、政府决策失误的诱因分析及其防范策略18、政府建设导论19、论行政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20、政府管理文明建设动力场作用机理分析21、政府公共性与和谐社会的构建22、试论经济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价值向度23、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4、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新阶段25、官民比例、精兵简政与政府机构改革26、中国走向服务型政府27、中国官员责任追制度建设的回顾、反思与展望28、建设法治型政府29、收入分配与政府的社会职能30、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增强政府回应性的理论思考31、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政府回应机制的缺陷32、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职能创新33、告别强政府时代?——地方政府第二次转型34、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础35、中国政府创新的趋势分析36、六、政党与政党制度1、新时期党内民主制度化研究2、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重塑3、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内涵与资源探索4、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5、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探索与认识6、党内选举问题研究7、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8、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9、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10、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研究11、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12、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13、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14、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15、关于我国党政领导体制的若干思考16、建设学习型政党17、中国的政党政治及其走向18、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民主党派的历史使命19、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所在20、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当代阐释21、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中国政党制度22、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国政党制度资源优势23、正确处理政党关系,促进多党合作共事24、执政形态:政党政治研究的新范畴25、论我国政党制度的基础26、后工业社会的政党制度危机27、论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28、西方政党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29、论政党的社会基础和政党功能的发挥30、我国政党制度设计和与运行现状的矛盾分析31、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3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33、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34、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比较研究35、政党组织变革与和谐社会建设36、论民主党派政党性质的历史转变及其启示37、执政成本与政党体制38、政党和谐及其构建39、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40、政党腐败及其治理41、中西政党党内民主比较42、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党际关系原则43、政党执政规律与执政党建设44、政党文化与政党民主45、关于提高民主党派政党能力的若干思考46、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47、我国民主党派在现阶段的阶级基础探讨48、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党内矛盾49、从世界政党的比较中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50、提高中国政党监督实效途径擦索51、关于政党的素质建设52、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政党53、党实现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学思考54、从苏共亡党看政党现代化问题55、21世纪政党政治的特点56、21世纪的政党模式57、论党群关系58、西方政党政治的新生特点59、中西政党的组织特征比较60、中国政党制度的前途和命运61、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思想探析62、党内民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路径63、关于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思考64、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特点65、党内法规与依法执政66、政党权力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67、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和基层民主的定义和区别初探68、当代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嬗变和未来走向69、试论我国政党关系和谐70、论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模式的基本思路71、牢牢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要求72、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方式的转变73、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的转型74、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从封闭到转型75、法定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76、论完善党执政的政治基础77、论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控索78、论政党的执政成本79、论强有力政党的特征和建设途径80、基于政治认同的执政能力建设81、党内批评功能的变化及影响82、“政党政治危机”与当代政党政治的发展形态83、现代政党执政合法性蕴含的价值向度及现实要求84、关于降低执政成本问题的分析85、权力监督向度下的中西政党制度比较分析86、试析政党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87、政党法律规范的变迁及其社会背景88、政党价值的先进性及其实现89、政党与宪政的发生模式及经验分析90、七、政治社团1、毛泽东“人民监督政府”思想与我国政治社团监督2、论政治社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3、现代政治社团的功能分析4、政治社团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5、政治社团:生成机理与特征、功能6、论政治社团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7、毛泽东人民监督思想与我国政治社团监督8、和谐社会的利益团体调控能力建设9、八、政治文明1、党内民主建设与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2、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3、政治文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4、略论政治文明的功能及其建设的意义5、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6、女性参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7、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8、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9、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10、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11、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特征刍议12、权力制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1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14、论政治文明的构成和基本特征15、论法律文明与政治文明的互动16、建设政治文明下的法治市场经济17、政治文明视域中公民监督功能18、试析政治文明视角中的政治权威19、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现代化演进20、自律精神与政治文明建设21、论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22、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的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3、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24、政治文明视角下的人的全面发展25、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发展26、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27、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28、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善治29、论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中的地位30、政治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31、论政治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3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角下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33、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34、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35、依法行政与政治文明建设35、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36、以党内民主不断推动政治文明建设37、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生长点38、法治:人类政治文明的标志39、加强党的建设促进政治文明发展40、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文明中的作用41、论中国政党制度对政治文明的贡献42、制度伦理与政治文明43、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新意涵44、政治文明的结构和职能4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艰巨性46、基于人权角度的政治文明解读47、八、政治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任务2、政治资源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3、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4、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主要特征及其成果5、协商——中国民主发展中的重要要素6、维系民主政治发展的纽带:社会资本7、政治发展视阈中特殊利益集团危害性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简析9、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策略选择10、理性精神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11、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民主政治发展路径1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3、两种民主形式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14、政治资源与政治发展15、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16、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17、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18、民主政治发展的多样性及其特色19、政治发展重要量变分析20、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生成、发展与批判2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22、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23、邓小平政治思维与中国政治发展24、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创新25、村民自治与农村政治发展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27、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向构思28、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促进政治发展29、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30、政治发展与政党推动31、转型时期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32、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33、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差距34、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政治发展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36、政治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37、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38、政治发展模式选择与行政改革39、社会阶层分化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与挑战40、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41、科学发展观与政治发展42、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以人为本4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论纲45、政治发展中的国民性重塑46、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47、政治发展的国际向度及其意义48、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与策略49、政治革命的理念50、九、政治与民族问题1、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2、从正确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的民族问题3、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问题中的统筹兼顾4、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5、论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性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发展历程7、民族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机理分析8、论中国社会分化中的民族问题9、平等团结和发展繁荣是当代民族问题的实质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问题11、关于民族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思考12、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与民族问题的解决13、从文化角度对待中国民族问题14、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问题的解决15、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治理模式16、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17、从苏联解体谈民族问题18、论民族问题中的阶级因素19、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论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1、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22、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23、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地位的变化24、促进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思考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26、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27、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积极作用28、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9、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研究3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31、论构建我国完善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32、十、政治与宗教1、城市社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问题2、从宗教问题的复杂性看构建和谐社会3、中国文化特征与文化建设中的宗教问题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问题5、毛泽东处理宗教问题的出发点6、大学生该否信仰宗教问题浅析7、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8、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宗教问题9、中国共产党解决宗教问题的历史考查及其经验10、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处理宗教问题11、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宗教问题的特点与作用12、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思维理念13、宗教问题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14、宗教问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15、解决宗教问题的法制思考1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宗教问题17、中国宗教问题面临的挑战18、党在宗教问题上的巨大飞跃19、关于共产党员信仰宗教问题的思考20、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21、现阶段我国宗教问题及发展趋势22、当代宗教问题与国际关系23、宗教的本质及我国宗教问题的趋势24、全球化形式下我国宗教问题25、重视宗教问题的群众性26、党和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重要原则和准则27、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若干历史特征28、对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的再思考29、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问题30、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宗教政策31、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32、十一、政治民主1、协商民主:推动党内政治民主的现实价值思考2、发挥政协作用发展政治民主3、政治民主的学理思考与现实意义4、政府的经济职能与政治民主5、政务公开在我国政治民主建设中的重大意义6、政治民主也是民生的基本内容7、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推进政治民主8、有政治辩论才有政治民主9、我国政治民主的巨大进步10、政治民主与大众统治11、试析我国农村政治民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12、评民主社会主义的“国际政治民主”。

大二政治学论文范文模板

大二政治学论文范文模板

大二政治学论文范文模板引言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与政治意识的学科,对于大二政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撰写一篇论文是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提供一份大二政治学论文的范文模板,以供学生参考。

该范文模板包括引言、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结论四个部分。

请注意,该范文仅供参考,实际撰写论文时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扩展。

理论分析在论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学生需要提出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并使用相关的政治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论证。

例如,假设我们的研究问题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如何?”在理论分析部分,我们可以引用国际关系学的相关理论,如现实主义、建构主义和全球治理等,来解释全球气候变化与国际安全之间的关系。

实证研究在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学生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并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以前述研究问题为例,学生可以收集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安全相关的数据,如气温变化数据、自然灾害频发数据、冲突发生数据等。

然后,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或相关系数分析,来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国际安全。

结论在论文的结论部分,学生需要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或未来研究的方向。

以前述研究问题为例,学生可以总结全球气候变化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建议,如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和救援能力等。

总结这份大二政治学论文范文模板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思路,帮助学生撰写论文时更加系统和有条理。

在实际写作中,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课题和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并合理运用相关的政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学术论文的撰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严谨态度的过程。

学生应该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和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课题,并积极阅读相关的学术文献,提高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通过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项目,学生将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并为将来的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政治学原理论文

政治学原理论文

浅析国际社会上两种制度国家关系的发展趋势摘要:我们要明确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的举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财团政党政治;所谓社会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坚持全民平等、公平的举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全民政党政治。

关键字: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联系区别发展趋势正文:首先,两种制度国家关系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体系。

它既包括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关系,又包括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有联系,也有区别。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虽然是对立的,但也有统一的一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而随着两种制度的发展和变革,这种统一关系则越来越明显。

从两者联系上来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社会主义因素在增多,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能否产生社会主义因素,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理论或认识问题。

按照斯大林的说法,在资本主义内部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因素。

因为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它不可能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产生。

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恰恰与这种结论相反。

马克思说:“我把生产的历史趋势归结成这样:它本身以主宰着自然界变化的必然性产生出它自身的否定:它本身已经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

”他还说:“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恩格斯也说:资本主义“现在开始暴露出来的社会弊端是现行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征兆,并且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端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

列宁则进一步指出:垄断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开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准备。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在肯定资本主义内部产生社会主义因素可能性的同时,还用他们经历的资本主义发展实践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从理到实践充分肯定了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社会主义因素的可能性。

政治小论文范文 (2)

政治小论文范文 (2)

政治小论文范文引言政治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政治的研究与分析能够增进我们对社会与国家发展的理解。

本文将从政治哲学、政治体制和政治现象等方面对政治进行综合分析。

一、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对政治理论的研究,可以揭示出政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提出了重要的影响。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注重个人权利与自由,认为国家权力应受到限制,人民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而共和主义政治哲学则强调公共利益和民主参与,认为政治权力应该由民众来掌握。

不同的政治哲学流派对于政治的理解和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对于分析现实政治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国家政治组织和运行的基本制度安排,对于政治的稳定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世界上常见的政治体制包括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和议会制度等。

民主制度注重人民的参与和权利保障,通常通过普选来实现政治决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允许人民通过选举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

专制制度则注重中央运作和领导者的权威性,政治决策往往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决定。

议会制度则强调议会的作用和权力平衡,利用议会来实现政治决策的合法性和权力制约。

不同的政治体制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来评估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三、政治现象政治现象是指政治活动和政治事件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行为。

政治现象涉及到政党、选举、政策制定和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政党是政治现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口号,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竞争和合作。

选举是民主政治中常见的政治现象,通过选举来产生并更迭政治领导人,实现政权的和平交接。

政策制定是政治现象中的核心环节,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改变。

国际关系是政治现象中的外部环境,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互动和合作、竞争等等,也是政治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现象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各种政治现象的规律和特点,为实际政治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和参考。

政治学概论(结业论文)

政治学概论(结业论文)

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路径选择学院:XXX姓名:XXX学号:XXX班级:XXX【摘要】民主是个好东西,它是按照人民的意志来进行政治统治,并以此来区分一人专政的君主制和少数人执政的贵族制。

在我们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人民对于民主的理解日益深化,民主已经不再停留于激昂的语言和恢宏的构想,而是要更加注重于具体的运作程序和路径选择。

【关键字】中国政治民主政治民主化人民一、中国政治民主的现状1、总说韦森先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曾说:“在过去30年里,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已经市场化了,一些领域甚至过度市场化了,如教育的市场化,文化的市场化,宗教的市场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行为的市场化;另一方面,我们的政治民主化水平还很低,还不能与“经济的市场化”相匹配,政治民主化这个轮子还没“安装”好。

”事实上,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从理论上来说在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因为,这已经是我们国家和执政党所共同确立下来的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

中共十七大报告也把建立民主政治作为执政党的首要任务和既定目标。

目标定了,当务之急是开始做,要开始朝前走,而不是只说不做,原地踏步走。

2、问题中国大陆搞市场化改革已经20多年了。

这20多年的改革呈现给人们的是物质充盈的市场,多姿多彩的生活,人员流动的自由。

中国老百姓充分地尝到了市场经济的好处。

然而,中国人在品尝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之时也发出了一些不满的声音,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人们对现状不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主要的不满情绪是针对一些党政领导干部腐败行为和黄、赌、毒、黑社会现象日益加重而来的。

人们的不满需要得到发泄,这就需要发泄的渠道和途径,国家与社会能不能给公民提供这样的渠道和途径,就要看政治体制的作用了,而人民民主的政治体制应该并且能够给人们提供这一类的渠道和途径。

民主政治是人类经过几千年历史发展逐渐孕育出来的一种制度结晶。

政治学范文3篇

政治学范文3篇

政治学范⽂3篇政治学在两种意义上,王⾳的画具有某种异质性禀赋:在绘画本⾝的意义上,王⾳的画不是表征性(representative)的,既不是具有强⼤传统势⼒的模仿式表征;也不是⼀种隐秘曲折的寓⾔式表征。

在王⾳这⾥,画⾯不再透漏出某种外在的社会学或⼼理学隐喻,画⾯不是精神分析意义上的征候,并没有⼀种神秘的意义从画⾯发源,然后透过画框缓缓地伸展,最后在辽阔的画框外⾯蒸发出来。

对于这类⼤量的表征式绘画⽽⾔,王⾳的画是异质性的。

实际上,绘画对于意义的巨⼤耐⼼,在表意上的苦⾏态度,对画框外部的执著搜索--我指的当然不是简单的模仿性写实--⼀直是当代绘画的⽅向,尤其是90年代后,绘画同其他艺术⼀道,执意地要同个⼈或社会的⽣存处境发⽣关系,于是,画⾯为⾃⾝开掘了⼀个深度空间,它将⾃⼰作为意义的沟壑或地层,让社会、历史、政治和伦理在其上⾯若隐若现地漂浮,在此,画框外的意义总是在画⾯上找到了托词。

我要说的是,王⾳的绘画并不是没有政治和历史,但是,这些画对于历史的介⼊不是通过表征⽅式,也就是说,画⾯不是外在意义得以呈现和表达的曲折通途,意义和画⾯符号之间没有暧昧的相关性和延伸性,王⾳的画同样是⼀个深度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化政治学、历史、权⼒和画⾯同样⽝⽛交错,但是,这种交错不是内外相关的象征性连接,这种深度空间不是通过表征性的寓⾔形式⽀撑起来的空间。

王⾳对历史和政治的表态--这⼀点毫⽆疑问⾄关重要--并没有采⽤隐喻的表意⼿段,他采⽤了另外的办法--既然不是象征的、寓⾔的办法,那么,这是⼀种什么样的办法?画⾯如果不是表征性的,不是表意性的,就通常是形式主义的。

在整个⼆⼗世纪,形式主义是⼈⽂科学和艺术中的⼀个令⼈侧⽬的强⼤潮流。

词语在⾃我地平线上的闪烁、声⾳绝对⽽孤独的迸发、⾊彩默默的⽽⼜是独具匠⼼的装饰等等,这些素材上的⾃恋取向,使⽂学、⾳乐或者视觉艺术根除了意义的诱惑,斩断了同外部世界的连接通道。

艺术⽢愿在⾃⾝的形式框架内起舞,形式既是它的界限,也是它的⽬的,这,就是形式主义的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结业论文指导老师:覃梅题目:从网络的发展看中国的政治参与班级:社工0902班姓名:张岩松学号:U2009173462011年1月10日从网络的发展看中国的政治参与提要: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10年6月,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有4亿网民会或多或少地关心时政、参与政治,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地增加。

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而按照布莱克维尔的《政治学百科全书》的解释,政治参与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

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动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加政策的形成过程‛。

以此可以推论出:网络政治参与就是指公民以网络为媒介,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政治生活的行为。

它的具体表现形态一般分为网络政治交流、网络政治传播、网络政治宣泄、网络政治选举、网络政治结社、网络政治谣言,等等。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认识和把握网络政治参与的强劲动力,如何面对和消解网络政治参与的阻力,使网络政治参与走上积极健康有序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呢?关键词:政治参与网络科学民主动力和阻力一、网络政治参与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强势动力随着网络在中国的飞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公民通过网络积极进行政治参与,无疑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网络政治参与为密切政府与公众关系打造了一个新平台传统的政治参与,公众的参与满足感较低,总感觉自己与党和政府的政治距离比较疏远。

正如查尔斯•泰勒所指出的那样:‚‘距离’所象征的意义,是表示政府机关已经与普通公民脱节了。

‛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疏远不仅削弱了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也使政府的政策难以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同。

所以,一个健康的自由的公共领域是消解距离感的最好场所。

‚公共领域不仅扮演限制权力的揭露弊端的角色,它同样可以提供或破坏、升高或降低、支持或阻碍公共辩论与意见交流。

‛网络就是这样的公共领域。

比如,最近几年每次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主任都争相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直接对话,到新华网开设‚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栏目,网上参与的帖子几十万计。

不少代表和委员表示,大多数帖子饱含忧国忧民之情,不乏真知灼见,对他们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很有启发。

正如网民所说,我们可以做‚编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尽公民的一份责任。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与网民在线交流互动,不少省市主要领导人开设博客和论坛。

所有这些,都为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打造了一个新的平台。

(二)网络政治参与为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新的保证以前,政府之所以在决策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是由于政府垄断了决策信息。

而网络时代的政府已经无法垄断信息,所以,政府必须与公民共享决策。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早就预言:未来社会的决策模式将是‚共同参与制‛。

‚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

‛‚在许多领域,把公共政策视为政府决策过程的结果已经不再有意义。

作为引导社会的政策,当今的公共政策是一系列涉及多种团体和多重利益的复杂互动的结果,这些团体最终以一些巧妙的并且不可预见的方式联合在一起,政府不再充当‘主管’。

‛‚今天政治社会中一个最重要的进步就是公共政策的形成机制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由过去政府绝对主导决策变为企业、劳工组织、非营利组织、利益集团、政府部门和普通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决策。

‛在网络社会中,网民越来越不甘心做一个被动地接受管理和服务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要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当中。

他们不仅有积极参与的渴望,也日益认识到公共政策是经由公民参与、协商、对话、化解冲突、容忍差异、相互尊重的过程而形成的。

在这种参与中,公民会通过深思熟虑、将心比心,产生利他、正义、关怀公共利益的精神。

正是这些确保了政府决策的日益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网络的及时性便捷性便于政府迅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网络是一种信息能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传播媒介,所以网络政治参与十分及时和方便,网民只要轻点鼠标,马上就能对各种政治事务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使公众和政府实现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平等沟通,使政府能迅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

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发生后,政府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吸纳社情民意,根据民意迅速调整制定相关措施就是最好的证明。

地震发生后,网上陆续有人建议设立国家哀悼日和降半旗致哀。

5月18日,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并降半旗致哀。

一些网民担心救灾的款项和物资是否会被挪作他用,政府也及时作出反应,5月19日民政部发出通知,要求及时妥善地使用捐赠款物,要做到公开透明,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5月21日,网络上贴出一组图片,称在成都一些小区、街头出现来源不明的标有民政部、救灾专用的大型帐篷。

22日,中纪委、监察部、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强救灾资金监管,提高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效益和公开透明度。

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从重惩处贪污救灾款物等七类犯罪。

当众多网民质疑红十字会如何使用捐赠款物时,中国红十字会在5月21日就广大群众和网民关心的一些敏感问题做出正式答复,表示救灾款物全部用于抗震救灾工作。

可以说,政府通过网络了解了民意,顺应了民心,集中了民智,也赢得了民众。

(四)网络的虚拟性能确保网络政治参与权利的自由与平等在网络上,一组代码、一个符号就是一个网民身份的标识,网络的虚拟性能使网民可以完全掩盖自身的真实身份,如姓名、年龄、职业乃至其他特征。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可以知道其他人的真正面貌——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或者生活在哪里。

‛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鲍德利亚也认为,在网络空间里,我们不再是‚人‛,而是出现在另一个人的电脑屏幕上的信息。

‚在因特网上,完全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没有人知晓你的种族和性别。

这种肤色盲和性别盲对很多人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大受欢迎。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政治参与可以使任何人畅所欲言,不必受权力、权威的影响,消解了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因权力、地位和金钱影响下的讨论和对话的不平等,无形中扩大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自由。

同时,在网络里公众参与政治的机会是均等的,无论参与个体的身份、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可以突破现实社会中与政府机关的垂直权力关系,成为平等的交流者。

二、影响网络政治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阻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政治参与也是如此,在具有动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阻力。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容易导致政治的不稳定网络是一个真正自由的地方,甚至有人断言,网络是历史上存在的最接近真正无政府主义状态的东西。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描绘道:‚一个个信息包各自独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讯息,每个信息包都可以经由不同的传播路径,从甲地传送到乙地。

……正是这种分散式体系结构令互联网络能像今天这样三头六臂。

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

讯息还是传送出去了,不是经由这条路,就是走另外一条路出去。

‛所以,网络的这种超自由容易被各种真伪难辨的信息垃圾所充斥。

因为在网络里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自由传播政治信息,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每天在网上传播的政治信息不计其数。

面对网络上海量信息的不断轰炸,相当多的公众缺乏驾驭这些信息风暴的能力,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这些信息。

表面上拥有无数信息,实际上却可能茫然不知所措,致使公众的政治参与可能在人云亦云的盲从中失去理性。

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网络政治参与的盲目和无序,使‚引爆点很容易产生,它会让几千甚至几百万人,只因参考一些不知哪里来的信息就相信错误的事情‛。

‚人们有理由担心,在政府难以发挥作用的电子荒野上,亿万个网民亿万种声音,多数同意的民主原则被伤害后难以找到有效协调社会整体利益的手段,可能导致日益严重的无政府状态。

‛要消解这个阻力,政府必须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法规,对网络资源的管理、网络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以及政府、组织、个人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等做出规定,特别要对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做出明确的界定。

立法要始终围绕政府、网络与公众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关系来展开。

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来看,网络立法应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信息公开、网络议政是政府的法定义务,网络知情权、表达权是公民不可侵犯的权利。

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范围和方式,保障公民拥有畅通快速的利益表达、议政献言的渠道。

同时也要建立严厉的虚假信息举报惩罚机制,依靠法制手段坚决打击网络暴力。

从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来看,政府发布信息,获取民意,网络媒体为公共舆论提供平台;从网络媒体与公民的关系来看,要以法律规范约束网络媒体的行为,强化网络媒体的责任意识,公民的网络言行必须服从于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网络参政议政也应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公平正义为标准。

(二)网络容易被国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利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既加强了国际间各方面协作和相互依赖,也诱发了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和敌对。

因此,就网络技术在战争、霸权、殖民、主权、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来看,它实际上执行着国际政治的某些功能。

借助全球网络系统,在本国就可以发动对他国进行颠覆、威慑、施压的网络政治动员,从而对他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前国务卿托尔波特在谈到第三次民主化浪潮时就毫不掩饰地指出:‚技术是一个重要因素。

即使是最坚固的边境亦不断受到收音机、电视、传真机和电子邮件的冲击和渗透。

‛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也说过:‚因特网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和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手段,也可能成为颠覆新秩序的有力武器。

‛况且,在互联网上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人、恐怖组织、邪教组织等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进行政治煽动,制造混乱,攻击和诋毁政府。

正如埃瑟•戴森所指出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

‛发生在乌鲁木齐的‚七〃五‛打砸抢烧事件就是明证。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文化建设,防止被敌对势力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