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宽
简述曲线加宽的方法及要求

简述曲线加宽的方法及要求
曲线加宽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它可以改变图像中的曲线的宽度,从而使其更加饱满和突出。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美化图像、改善曲线的视觉效果,以及在设计和艺术领域中创造各种效果。
曲线加宽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膨胀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曲线加宽方法,它通过对图像中的曲线进行膨胀操作来增加其宽度。
膨胀操作将曲线周围的像素扩展到曲线内部,从而使曲线看起来更加丰满。
2. 填充法:这种方法通过在曲线两侧添加像素来增加曲线的宽度。
填充的像素可以是与曲线颜色相同的像素,也可以是其他颜色的像素,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3. 插值法:插值法是一种通过在曲线上插入新的像素来增加曲线宽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插值算法,如双线性插值或双三次插值,来计算新插入像素的值,从而使曲线变宽。
曲线加宽的要求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和设计需求有所不同。
然而,一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考虑的:
1. 平滑性:加宽后的曲线应尽量保持平滑,不应有明显的锯齿或不连续性。
这
可以通过合适的插值方法和算法来实现。
2. 自然度:加宽后的曲线应该看起来自然,并且与原始曲线的风格和特点相符合。
这可以通过调整加宽的幅度和颜色等参数来实现。
3. 保持细节:加宽后的曲线应该尽量保持原始曲线的细节和特征。
这可以通过合适的算法和参数设置来实现,以避免细节的丢失或变形。
总的来说,曲线加宽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它可以改变图像中曲线的宽度,从而产生各种美化和艺术效果。
在应用和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宽方法和参数,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农村路面的加宽方案

农村路面的加宽方案引言农村地区的路面在日常使用中常常会遇到狭窄的问题,给交通出行带来了困扰。
为了提升农村交通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加宽农村路面是一项必要的工程,本文将探讨农村路面加宽的方案及其实施方法。
加宽路面的意义农村地区的路面加宽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升通行能力:加宽路面能够容纳更多车辆同时通行,减少交通拥堵状况的发生,提高农村道路的通行效率。
2.提升安全性:加宽路面可以增加车辆间的距离,减少车辆之间的摩擦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加宽后的路面可以容纳更多的非机动车辆和行人,提高农村道路的安全性。
3.便于农村经济发展:加宽路面可以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便于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运输、物资流通等,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加宽方案方案选择根据农村路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采用以下两种主要的加宽方案:1.按需加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加宽的路段,通过对狭窄路段进行局部加宽,以满足当地交通需求。
此方案适用于路面加宽需求比较分散的情况。
2.全面加宽:对整条农村道路进行全面加宽,以提升整体交通通行能力。
此方案适用于需要大幅提升农村交通能力的情况。
加宽的具体操作步骤无论采用哪种加宽方案,下面是一般的操作步骤:1.路面评估:首先需要对农村路面进行评估,确定需要加宽的路段、加宽的幅度以及加宽的可能性。
评估要考虑路面的结构、土壤条件、交通量等因素。
2.设计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加宽方案的具体设计。
包括加宽的宽度、施工材料、施工方法等方面的考虑。
3.获取施工许可:依据当地政府相关规定,申请加宽工程的施工许可。
4.施工准备:收集所需的材料和人力资源,制定施工计划,并进行必要的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加宽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包括清理路面、进行路基加固、铺设路面材料等。
6.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对加宽路面的验收,确保加宽工程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7.路面标线和交通指示标志:在加宽路面完工后进行标线和交通指示标志的设置,提醒驾驶员注意道路变化。
超高加宽公式

△Y=D(各段距离)×SIN(X)(距离对应的角度)增量改正计算:Fx=∑△x测Fy=∑△y测Vxi=[﹣Fx/∑D(距离总和)]×D(各段距离)Vyi=[﹣Fy/∑D(距离总和)]×D(各段距离)既得各段增量值线性超高公式:I=(Z-C)*(N-M)÷S+MN为超高段终点横坡,无则不输,M为超高起点横坡,Z待求桩号,C超高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不输.S为超高渐变段长度。
三次抛物线超高公式:I=(3K²-2K³)*(N-M)+M K=(Z-C)÷SN为超高段终点横坡,无则不输,M为超高起点横坡,Z待求桩号,C超高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不输.S为超高渐变段长度。
线性加宽公式:BX=(Z-C)*(B-A)÷S+AB为加宽段终点宽度,无则不输,A为加宽段起点宽度,Z待求桩号,C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C=Z。
S为加宽渐变段长度,无则不输。
三次抛物线加宽公式:BX=(3K²-2K³)*(B-A)+A K=(Z-C)÷SB为加宽段终点宽度,无则不输,A为加宽段起点宽度,Z待求桩号,C加宽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C=Z。
外矢距计算公式: L=T2/2R切线长计算公式:T=1/2*R*(I前-I后)凹曲线任一点计算公式:H =E+Abs(Q-C)*I + L凸曲线任一点计算公式:H =E-Abs(Q-C)*I - L说明:H=所求点高程,E=竖曲线交点高程,Q=起点桩号,C=所求点桩号I=线路纵坡坡率,计算前坡时用I前,计算后坡时用I后,S为加宽渐变段长度,无则不输。
基本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一、基本计算导线内业计算包括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及未知点的坐标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计算:a)附合导线:CD的方位角推算值与其已知值若不等,其差值即称为角度闭合差。
自然加宽的原理

自然加宽的原理
自然加宽是指河流、河道等自然水体逐渐加宽的过程。
这种加宽可以是河流底部的扩宽,也可以是河岸的蚀刻或退让。
自然加宽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水体侵蚀作用:水流在河床或河岸上不断冲刷、侵蚀的过程中,会使河床或河岸的松软部分被剥蚀掉,引发河床或河岸的塌陷,从而导致河道的加宽。
2. 沉淀作用:河流在水势减缓的地方,携带的泥沙颗粒会沉淀下来,形成河床的淤积。
而淤积的泥沙会将水体推向两侧,使河道逐渐加宽。
3. 水流受阻作用:当河道存在狭窄的地方,或者有大量障碍物时,水流会受到阻碍。
这种阻碍会使水流的速度加快,从而引发局部冲刷和侵蚀,使河道逐渐加宽。
4. 土壤的松弛与沉陷:地质运动和沉陷等地质变化,可以导致土壤的松弛和沉降。
当土壤发生松弛或沉降时,河岸可能会发生坍塌,从而导致河道的加宽。
综上所述,自然加宽是由水体的侵蚀、沉淀、受阻以及土壤变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作用会逐渐改变河道的形状和尺寸,使其自然加宽。
公路加宽标准

公路加宽标准公路加宽标准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拥堵和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公路加宽成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公路加宽是指对现有道路进行施工改造,扩宽道路的车行道和路肩,以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公路加宽标准是保障道路施工质量和通行安全的重要依据,下面将介绍公路加宽的标准和要求。
一、路基加宽标准公路加宽的第一步是对道路的路基进行加宽,以适应加宽后的车行道和路肩。
在确定路基加宽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流量、土质条件、地形状况和交通安全等因素。
一般来说,路基加宽的标准为:双向四车道公路加宽为2米,双向六车道公路加宽为4米。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加宽,如山区公路和高速公路,还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二、车行道加宽标准车行道是道路上供机动车行驶的部分,其加宽是公路加宽的重点之一。
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的不同,车行道的加宽标准也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和主干道需要保持至少3.5米宽,而高速公路的车行道宽度应在3.75米至4.5米之间,以满足高速行驶的需要。
此外,在车行道的加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车道之间的线形、平整度和坡度的合理设计,以确保行车的平稳和安全。
三、路肩加宽标准路肩是道路两侧用于停靠、紧急情况下停车和路面排水的部分,其加宽是为了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路肩的加宽标准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和主干道的路肩加宽宽度应在1.5米到2.5米之间,而高速公路的路肩宽度应在2.5米至3.5米之间。
此外,路肩的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四、交通设施标准在公路加宽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交通设施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造。
例如,交通标志、路灯、交通信号灯等设施需要重新设置和调整位置,以便适应加宽后的道路。
此外,还需要对交叉口、人行横道和公交站点等交通设施进行合理安排,以提高道路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五、施工质量标准在进行公路加宽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超高和加宽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超高和加宽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在道路设计中,超高和加宽是常用的设计手段,可以提高道路的交通能力、安全性和便利性,为交通流提供更好的通行条件。
本文将探讨超高和加宽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超高是指道路设计中将道路的通行高度设置得高于一般标准的设计要求,通常用于跨越河流、铁路、高架桥等特殊区域。
超高的设计可以解决道路下方通行场所的通行需求,并能够提高路网的连通性和通行能力。
通过设置超高,可以节省地面空间,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从而提高道路的整体交通运行效率。
加宽是指将道路的车行道宽度或车道数量进行增加的设计方法。
加宽可以提高道路的车辆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堵塞和拥堵,提高道路通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宽敞的车道可以容纳更多的车辆,减少车辆之间的交通摩擦,提高车辆通行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加宽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设施空间,如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提高道路的综合功能。
一、高速公路设计中的超高和加宽:1.超高:高速公路通常需要穿越山区、河流等特殊地形。
在设计时,需要设置超高的立交桥、隧道等结构,以满足通行条件的要求。
超高的设计可以提高路网的连通性,缩短行驶距离,提高通行效率。
2.加宽: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受到车道宽度的限制。
为了适应大流量的车辆通行需求,加宽车道是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有效手段。
加宽可以提高车辆通行的速度和效率,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二、城市道路设计中的超高和加宽:1.超高: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超高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立交桥、地下通道等结构中。
通过设置超高,可以解决交通流的连接问题,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2.加宽:城市道路常常是交通拥堵的瓶颈,加宽道路可以提高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在加宽的同时,还可以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等辅助设施,提高道路的综合性能。
三、农村道路设计中的超高和加宽:农村道路的通行条件相对较差,道路狭窄、曲线多等问题较为突出。
在农村道路设计中,超高和加宽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手段。
超高可以解决道路穿越河流、山坡等特殊地形的问题,提高道路的连通性;加宽可以提高农村道路的车辆通行能力,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
把床加宽的简易方法

把床加宽的简易方法如果您想把床加宽,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简易方法。
首先,可以在床边放上一个较宽的枕头,以增加床宽度。
相比于增加外界材料来加宽,放枕头可以更好地确保床面舒适性,且此法所需花费较少。
此外,可以在床的两头放上较大的椅子,以增加床的宽度。
椅子可以做成有座位面的,但其实不管什么样式的椅子都可以,只要长宽稍超床宽就可以了。
第二,可以增加床的靠背。
两个靠背加在床的两端整体来看是非常实用的,不仅可以加宽,而且可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比起椅子会更耐磨,而且有更多的选择:木头靠背、靠枕、织物或者其他物品都可以使用,只要稍超床宽就可以了。
第三,可以在床外围增加厚厚的使用垫子来加宽,如草席作垫或植物填料来垫,均可增加床宽度,而且费用比较低廉。
此外,从垫子、棉被等家纺用品中剪取一块面料,双面缝制叠成一个半箭头形,叠加在床附近,单独使用时可以增大床宽,睡觉时可当枕头使用,也是一种不错的考虑。
第四,可以选购一个更大尺寸的加长床席,将其设计既使床垫加宽又不影响床沿整体美观。
此外,也可以多购买几条条带来加宽,这些条带用帆布均匀的布缝在床上,必要时也可以增添更多的装饰性。
此外,有一些床架类产品,比如折叠床架、车载床架,也可以选择作为加宽的方案。
但有些产品需要单独安装,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搞定;有些产品售价也比较昂贵,比较不适合经济限制较大的人使用。
不过这些方法也是可以用来增加床宽度的。
总之,以上简易方法都可以给床宽度增加一些宽度。
要考虑清楚目前需要什么类型的材料,花多少钱,是否有改变后会受到空间限制,以及怎么处理搭配比较完美等问题,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提高整体的使用效果,也最终达到加宽的目的。
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办法

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办法
1.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仅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的加宽,加宽量为:
h H W 15001
式中 W1 —— 曲线内侧加宽量(mm );
H —— 轨顶面至计算点的高度(mm );
h —— 外轨超高(mm )。
曲线上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
2.曲线地段的站线两侧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建筑限界和站台建筑限界,需考虑曲线内、外侧的限界加宽。
加宽量为:
曲线内侧加宽(mm ):
h H R W 1500
405001+= 曲线外侧加宽(mm ):
R W 440002=
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 ):
h H R W W W 150********+=
+= 式中 R ——曲线半径(m );
H ——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
h ——外轨超高(mm )。
h H 1500的值也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1500tan arc h =θ)求得。
加宽范围应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加宽的过渡:
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 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 1.比例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 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
(二)加宽的过渡:
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 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 1.比例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 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
(二)加宽的过渡:
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 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 1.比例过渡: 适用于二、三、四级公路 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 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
bx Lx L b
式中:Lx——任意点距缓和段起点 的距离(m); L——加宽缓和段长(m);
4.插入二次抛物线过渡
bx b L Lx b 4 TL (L x L T )
2
bx
b L
Lx
bx
b 4 TL
(T L x )
2
(三)加宽缓和段的长度
(1)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 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的长度。
(2)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和段的平 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的长度。
3. 平曲线Βιβλιοθήκη 宽标准:《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 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 按表列数值的1/2采用。
3. 平曲线加宽标准:
《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 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 按表列数值的1/2采用。
平曲线路面加宽及其过渡
平曲线加宽原因: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占 路面宽度大。 (2)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
(一)加宽值的计算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 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 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3.回旋线过渡
在缓和段上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回旋 线,而且加宽以后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行车 轨迹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 适用于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要求的二级 公路的下列路段:
(1)位于大城市近郊的路段; (2)桥梁、高架桥、挡上墙、隧道等构造物处; (3)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地段。
b——圆曲线上的全加宽
2.高次抛物线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上插入一条高次抛物线,抛物线上任 意点的加宽值: bx=(4k3-3k4)b Lx 式中: k
L
适用于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要求的二 级公路。
3.回旋线过渡
在缓和段上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 回旋线,而且加宽以后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 行车轨迹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
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 值; 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 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 类加宽值。 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
4. 平曲线加宽要求:
路面应在曲线内侧进行加宽。 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宽后 剩余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 小于0.5m时,则应加宽路基以保证路肩宽度不小于 0.5m。 分道行驶公路,当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 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设计时应通过 计算确定其差值。
(3)即不设缓和曲线,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 缓和段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10m的要求设 置。
Lj=15b,
且Lj≥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