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PPT课件

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PPT课件

03 肺真菌病治疗原则及方法
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真菌种类 、感染程度等因素,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非药物 治疗等多种手段,提高
治疗效果。
早期治疗
尽早发现、诊断和治疗 肺真菌病,避免病情恶
化。
足够疗程
确保治疗时间充足,彻 底清除真菌感染,防止
复发。
药物治疗选择
01
首选抗真菌药物治疗,如氟康唑、两性霉素 B等,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
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表现
发热、干咳、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和呼吸衰竭。
影像学检查
X线或CT显示弥漫性肺泡和间质浸润影,呈“磨玻璃样” 改变。
实验室检查
血气和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痰或支气管 肺泡灌洗液中可找到肺孢子菌包囊或滋养体。
预防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避免接触真菌污 染源;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真菌感 染的发生;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 能低下者等,应加强监测和预防。
04 特殊类型肺真菌病诊治要 点
侵袭性肺曲霉病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 等,重症可出现呼吸衰竭。
影像学检查
X线或CT显示肺部浸润影、空洞、结 节等病变,可见“晕轮征”、“新月 征”等特征性表现。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真菌 滋生机会。
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阴暗的 环境中。
定期清理空调、加湿器等设备 ,防止真菌污染。
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室内 装修污染。
健康教育普及途径
01
通过宣传册、科普讲座 等形式普及肺真菌病防 治知识。
02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 健康教育和咨询。

肺真菌感染的诊治策略 ppt

肺真菌感染的诊治策略 ppt
35% 30%
院 内 死 亡 率 %
25% 20% 15% 10% 5% 0%
<12小时 12-24小时 24-48小时 >48小时
11.1%
( )
• 4)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应尽早进行,
如慢性呼吸系统曲菌感染和累及中枢或鼻窦的隐球菌感染 等。 床特征和微生物学证据诊治过程是动态变化的, 应反复评 价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微生物学证据, 并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相互作用, 尤其是唑类药 物。
• 5)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 临
• 6) 警惕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相互作用,要警惕抗真菌

总之, 准确和及时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 的关键。
目前经验性治疗和抢先治疗尤其是前者是主要治疗策 略。 熟练掌握各种抗真菌药物的抗菌谱、用法、用量、不 良反应和药物间相互作用等, 根据不同的诊断级别、疾病 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器官功能等合理选择治疗 药物, 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一般预防: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抗真菌药物预防,指造血干细胞移植
和实体器官移植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
靶向预防:高危病人特定真菌感染的预防,如用TMP-SMZ 预防HIV感
染者的肺孢子菌肺炎
拟诊治疗:经验性治疗,高危患者未获病原学结果之前,
临床和影像学提示真菌感染时,便给于治疗
临床诊断治疗:先发治疗,除真菌感染的临床和影像学表
三 微生物学检查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考虑为微生物学诊断依据
气管吸引物或合格痰镜检见菌丝,且培养≥2次同样真菌 BALF镜检见菌丝,培养出同样真菌 BALF或合格痰镜检发现新生隐球菌
血、胸水等无菌体液镜检、细胞学和培养检出真菌 血清乳胶凝集法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幻灯片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幻灯片

痰培养能否作为念珠菌肺炎的诊断标准?
人类口腔正常定植菌,正常人20%-55%痰 中可以别离出念珠菌属
念珠菌肺炎少见 发病率大约0.23-4.5% 25例ICU患者的尸体解剖研究: 10例〔40%〕念珠菌培养阳性, 只有2例〔8%〕是真正的念珠菌肺炎
El-Ebiary M.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7, 156: 583-59
糖抗原〔+〕。
病原学〔2021年〕
直接证据:病理、镜检或培养 间接证据:真菌抗原〔GM,β-D-葡聚糖
检测〕。强调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推荐 FDA推荐的试剂盒。
拟诊〔possible〕
拟诊
宿主 因素
临床 特征
病原学
2002年和2021年定义比较
“临床特征” 更加严格 “病原学”内容增加
“临床诊断” 范围增加 “拟诊”范围缩小
曹彬,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年4月
152例肺部真菌感染-确诊38例
病原菌 曲霉菌
例数 15
百分比 39.5%
曲霉菌球
6
APA+CNPA
9
隐球菌
13
34.2%
毛霉菌
4
10.5%
*其他霉菌
4
10.5%
念珠菌 2 *枝顶孢霉、尖端赛多孢、皮炎芽生菌、毛孢子菌各一例 5.3%
曹彬,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年4月
p值 0.177 1.0
0.185 1.0 0.387 0.535 0.001* 0.557 0.597 1.0
曹彬,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年4月
肺部真菌感染悬而未决的临床问题?
3次合格痰培养念珠菌〔+〕,有没有临床意 义?

肺部真菌病PPT专业课件

肺部真菌病PPT专业课件

Candidemia during neutropenia - impact of underlying disease
100
other non-albicans
non-albicans
krusei
75
glabrata
parapsilosis
50
tropicalis
25
albicans
0
Solid tumors
3.很多轻中症病例不需要、也不接受有创检查来确诊; 4.医师主动性不够,不能积极开展有创检查来提高确诊率; 上述原因可能会导致病原谱分析时念珠菌肺部感染发病率不高 ————需要更多地循证医学证据
诊断困难
临床表现不典型,为基础疾病或药物治疗掩盖或混淆 合格标本获取不易,危重病人难承受侵入性检查 继发性感染常呈双重感染或复合菌感染,难以定主次 实验室检查手段有限,并有时效性? 结果的评判困难,难以确定病原性 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
纤支镜
获取肺部感染标本
痰液
BAL 活检 刷检
细针抽吸 肺活检
实验室检查
确诊依据: 组织病理检查(PAS、银染) 真菌学检查:培养+涂片镜检
必须是血液或正常无菌腔液标本培养阳性
赵蓓蕾,施毅,桑红,主编. 现代肺部真菌病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肺真菌病(病理)
肺隐球菌病
肺曲霉病
糖) PCR
赵蓓蕾,施毅,桑红,主编. 现代肺部真菌病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
Ascioglu et al 2002 Clin Infect Dis 34 7-14
宿主 因素
临床 特征
组织侵入

肺部真菌病诊断和治疗课件

肺部真菌病诊断和治疗课件
• 作用强, 耐药相对较低,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标准治疗药物
药代动力学特点
几乎不被肠道吸收,肌内注射吸收不规则,静脉给药较为 理想。
药物分布:药物组织浓度最高者为肾,其余依次递减为肝、 脾、肾上腺、肺、甲状腺、心、骨骼肌、胰腺、脑和骨
在胸水、腹水和滑膜液中药物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1/2。
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
宿主因素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
• 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且持续> 10 d;
• 体温>38℃或<36℃,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
• ①之前60d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d); • ②之前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 ③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 • ④患有艾滋病; • ⑤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体征; • ⑥持续应用全身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 • ⑦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外伤、手术后长期住ICU,长期使用机械通
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 3. 肺组织标本、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临床诊断
+ + 宿主
因素
临床 特征
真菌学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和1项微生物学检查依据(无组织学依据)
拟诊
临床 特征
பைடு நூலகம்
+ 宿主
因素

真菌学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真菌分类真菌霉菌双相真菌皮肤癣菌酵母菌隐球菌毛孢子菌隐球菌毛孢子菌念珠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球孢子菌镰刀菌结合菌镰刀菌结合菌曲霉发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发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平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平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黄曲霉黑曲霉构槽曲霉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构槽曲霉土曲霉真菌病指伴宿主因素和免疫功能受损的深部真菌感染在临床上较为指伴宿主因素和免疫功能受损的深部真菌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肺部真菌感染诊治PPT课件

肺部真菌感染诊治PPT课件
5.9%~12%,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及 黑曲霉,焦曲霉和土曲霉较少见;曲霉孢子约2~ 5μm 另外赛多孢霉属、镰孢霉属、接合菌中的根霉属和毛 霉属的感染率也有所增加。
11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
患者IFI的病死率很高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
30%~60%,而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 率甚至高达40%~75%,其中光滑念 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 高于白念珠菌等其它念珠菌。 侵袭性曲霉感染病死率高达58%~ 90%,明显高于念珠菌感染。
使用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 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15
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真菌感染的病理变化大体符合一般炎症的改变。 在呼吸道感染时影响通气阻力,增加呼吸做功。 感染在肺实质时影响气体交换。 可引起菌血症和远处感染的病理生理改变。
16
症状体征
近期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体征加重的表现:发热、咳 嗽、咳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肺内湿罗音等
阳性;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
囊内小体; 血液标本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简称GM)(ELISA)
检测连续2次阳性; 血液标本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G试验)连续
2次阳性; 血液、胸液标本隐球菌抗原阳性。
血液标本真菌抗体测定作为疾病动态监测指标有临床意义,但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浅表真菌感染 真菌机会性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 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 真菌超敏反应
6
浅表真菌:引起表面角化组织如皮肤、毛 发、指(趾)甲感染的真菌。
一般不侵入皮下组织或内脏,偶在免疫缺 陷的患者可引起深部感染。
分为皮肤癣菌和角层癣菌。
7

肺真菌感染的诊治课件

肺真菌感染的诊治课件
详细描述
肺真菌感染的预防首先要从提高自身免疫力做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 睡眠等。此外,对于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感染风险 。
环境卫生与消毒隔离
总结词
环境卫生和消毒隔离是预防肺真菌感 染的重要措施,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清洁和消毒居住环境、医疗设 施等,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流行病学
肺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与真 菌种类、传播途径、环境条件以 及人群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咯血 等严重症状。
诊断标准
肺真菌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 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 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肺真菌感染的临床管理需要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和 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 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帮助患者尽快康复。监测则是对患者病情进行实时监测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6
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菌感染的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
症状表现
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描述。
诊断依据
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确诊肺真菌感染 。
诊疗过程解析
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伏立康唑等,以及治疗周期的 确定。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精品医学课件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精品医学课件

06
肺部真菌感染的最新研究进 展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随着对真菌感染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正在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以应对耐药性问 题和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试验
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 效果。
诊断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诊断技术
传统的诊断方法如痰培养和组织病理学 检查正在被更快速、敏感和特异的分子 诊断技术所取代。
病例三:长期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总结词
长期住院患者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容易发生肺部真菌感染,需密切监测和及时干 预。
详细描述
患者老年女性,因肺部感染反复住院治疗。近1个月来出现咳嗽、咳痰加重,伴有发热。胸部CT显示双肺纹理增 多、紊乱,可见斑片状阴影。痰培养检出曲霉菌,诊断为肺部曲霉菌感染。治疗上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同 时继续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复查痰培养阴性。
药物副作用
抗真菌药物可能存在一定 的副作用,如肝肾损伤、 胃肠道不适等,需密切监 测并及时处理。
支持性治疗
氧疗
营养支持
对于缺氧严重的患者,给予吸氧治疗, 改善缺氧状况。
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 提高免疫力。
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防止窒息。
其他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病例二:免疫缺陷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总结词
免疫缺陷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容易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和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患者青年男性,因高热、咳嗽、气促就诊。既往有HIV感染史,未规律治疗。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 节影和斑片状阴影。血培养检出隐球菌,诊断为隐球菌性肺炎。治疗上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 ,同时继续抗HIV病毒治疗。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复查血培养阴性。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病例讨论与启示
病例特点
该病例与其他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的异同点,以及该病例的特殊性。
诊断难点
在诊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治疗方法
针对该病例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和解决方案。
临床经验分享
诊断经验
01
分享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如何避免误
MRI检查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 需要使用MRI进行辅助诊 断。
实验室诊断
免疫学检测
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 真菌的抗体。
抗原检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测血液或痰液中是否存 在真菌抗原。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PCR等,检测是否存在真 菌的DNA片段。
03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真菌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医疗保健人员培训
对医疗保健人员进行肺部真菌感染的培训,提高 他们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05
肺部真菌感染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
症状描述
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度及持续时间。
诊断过程
详细的诊断方法和结果,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 学诊断等。
诊和漏诊。
治疗经验
02
分享在肺部真菌感染治疗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如何提高治
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预防措施
03
分享预防肺部真菌感染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01
诊断技术进步

肺部真菌病诊疗ppt课件

肺部真菌病诊疗ppt课件
30
肺孢子菌病
预防性用药方案: -首选低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对于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考虑
另选方案。 -氨苯砜和氨苯砜+氨喹啉是最有效的替换方案,但不能耐受
磺胺类的患者同样对氨苯砜难以耐受。 -喷他脒雾也有效,优点:每月给药1次,方便,但不能均匀
肺部真菌病诊疗
1
定义
肺部真菌病 Pulmonary Fungal Disease 是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指肺和支气管的
真菌性炎症或相关疾病。 侵袭性肺真菌病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disease
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 或支气管引起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 播散性肺真菌病 Disseminated fungal disease of lung
18
4 治疗方案
侵袭性肺真菌的治疗程序 肺念珠菌病的诊疗程序 肺曲霉病的诊疗程序 肺隐球菌病症的诊疗程序 其他常见肺真菌病的治疗
19
肺念珠菌病的诊疗程序
临床特点:
具有易发因素 肺部症状、体征 鹅口疮或散在白膜
诊断要点
病原学和病 理学检查:
G试验有助于诊断
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肺炎型 肺炎型
诊断
根据分级诊断标准,具有发病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合格痰或下呼吸道分泌物多次(2次以上),分离得到同一 念珠菌,且镜检同时见到多量假菌丝和孢子可作为临床诊断, 如G试验阳性则更加支持诊断。
2 临床评估
评估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胸部X线 CT
4
2 临床评估
评估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患基础疾病,如肺结核、恶性肿瘤、糖尿病、 营养不良、烧伤、HIV感染/艾滋病;

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念珠菌属 曲霉属 隐球菌属 接合菌(主要指毛霉) 肺孢子菌等
14
三、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处理
鉴于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确诊需要从肺组 织同时获得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的证据, 按此要求在临床上势必造成多数患者失 去早期治疗的机会,为此在侵袭性肺真 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倡下列策略。
15
预防和治疗的系统化和有机结合
(3)拟诊治疗:即经验性治疗,在高危患者临床 表现和影像学征象提示真菌性肺炎(拟诊)时, 即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
17
预防和治疗的系统化和有机结合
(4)临床诊断治疗:即先发治疗,与经验 性治疗的区别在于患者已经具备微生物 学[分泌物或体液真菌培养和(或)血液真 菌抗原及其他血清免疫学检测]阳性证据 ,但尚无组织病理学确诊证据,即符合 临床诊断,其抗真菌治疗已有较强的选 择性用药指征;
–指真菌直接侵犯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 、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
–是不包括真菌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所致的 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
侵袭性肺真菌病在各类肺真菌病病情最严重, 病死率最高。
在各类肺真菌病中治疗难度最大。
13
三、侵袭性肺真菌病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类型。
–引起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
22
3.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临床特征:
(1)主要临床特征: ①侵袭性肺曲霉病:感染早期胸部x线和
cT检查可见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影,病灶周 围可出现晕轮征;发病l0—15 d后,肺实变区 液化、坏死,胸部x线和CT检查可见空腔阴影 或新月征;②肺孢子菌肺炎:胸部CT检查可见 毛玻璃样肺间质浸润,伴有低氧血症。
29
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G试验)
适用于多种IFI(接合菌、隐球菌除外) –起病后数天方可检出 –可接受的临床标本:血清 – Cut-off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例,不主张使用抗真 菌药物预防。
2019
.
25
靶向预防
当艾滋病患者
外周血CD4+<200/µl或出现口咽部念珠菌病时
应用复方磺胺甲唑(SMZ-TMP)预防肺孢子菌肺炎。 推荐方案:口服SMZ-TMP 2片(每片含SMZ 400mg、TMP 80mg),
2019
.
4
真菌分类——临床习惯
真菌 酵母菌 双相真菌 霉菌
念珠菌 隐球菌 毛孢子菌
白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平滑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2019
组织胞浆菌 芽生菌 孢子丝菌 球孢子菌
.
曲霉 镰刀菌 结合菌
黄曲霉 烟曲霉 黑曲霉 构巢曲霉 土曲霉
皮肤癣菌
发癣菌 小孢子菌 表皮癣菌
5
曲霉菌VS毛霉菌
2019 等。
.
14
临床特征:
主要特征:
⑴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胸部X线和CT影像学特征为:
早期出现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 数天后病灶周围可出现晕轮征, 约1015d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征;
⑵肺孢子菌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为:
两肺出现毛玻璃样肺间质病变征象,伴有低氧血症。
2次阳性; 6. 血液标本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G试验)连续2次阳性; 7. 血液、胸液标本隐球菌抗原阳性。
血液标本真菌抗体测定作为疾病动态监测指标有临床意义,但不能用于早期 诊断。血液标本各种真菌PCR测定方法,包括二步法、巢式和实时PCR技术, 虽然灵敏度高,但容易污染,其临床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次要特征:
⑴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2)影像学出现新的肺部浸润影; (3)持续发热96 h,经积极的抗菌治疗无效。
2019
.
15
微生物学检查:
1. 合格痰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包括曲霉属、 镰刀霉属、接合菌);
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 3. 合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镜检或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 4.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5. 血液标本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简称GM)(ELISA)检测连续
酵母菌
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酵母菌细胞 和(或)假菌丝。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 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
肺孢子菌
肺组织标本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
2019 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 体。
19
临床诊断IP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 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1项微个级别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IPFI
IPFI
IPFI
2019
.
17
确诊IP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 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2019
.
18
确诊IPFI的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霉菌:
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 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 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 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 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
IPFI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 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原因 之一
糖尿病
慢性气道疾病
2019
.
2
定义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IPFI) 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 引起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
念珠菌属 曲霉属 隐球菌属 接合菌(主要指毛霉) 肺孢子菌等
2019
.
3
临床真菌感染概念多样
以往的“深部真菌感染”或“系统性真菌感染”, 现在统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真菌的菌名也在统一,对于霉菌,在具体论及 种数的名称时,不再用菌字,即不再称“曲霉 菌”,“毛霉菌”,而直接称做“曲霉”,“毛霉”。
毛霉菌:取病变组织直接镜检,可见无隔 菌丝,与曲霉菌比较,菌丝较粗大,分枝 少,孢子亦不多,标本接种于沙保氏培养 基上生长的菌落,开始为白色,以后渐变 灰黑色,菌丝体可长出孢子柄,末端生有 孢子囊孢子,有时偶可看到接合孢子。
2019
.
6
2019
.
7
曲霉菌VS毛霉菌
2019
.
8
2019
.
9
曲霉菌VS毛霉菌
2019
.
10
2019
.
11
2019
.
12
IPFI的诊断因素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临床诊断IP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他 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
2019
.
13
宿主因素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且持续> 10 d;
体温>38℃或<36℃,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的治疗
2016年4月6日
2019
.
1
概述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
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
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
2019
.
20
拟诊IP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 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2019
.
21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 组织病理学
确诊




临床诊断 +



拟诊




注:*原发性者可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
2019
.
22
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
2019
.
23
IPFI防治策略
确诊治疗
临床诊断治疗 拟诊治疗 靶向预防 一般预防
2019
.
24
一般预防
有宿主因素特别是HSCT者,防止曲霉孢子经呼吸 道吸入是预防IPFI的重要环节
无发病时应注意保护环境
一旦有IPFI发病时应加强监测,评价和改进保护性 环境,消毒污染物包括房间墙壁,清除感染源。
①之前60d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d);
②之前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③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
④患有艾滋病;
⑤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体征;
⑥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
⑦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外伤、手术后长期住ICU,长期使用机械
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