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

六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第一章:榆林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榆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榆林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

三、教学难点1. 榆林的历史文化传承。

2. 榆林的生态环境保护。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榆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

2. 讲解:介绍榆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特点。

3. 讨论:分组讨论榆林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章:榆林历史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榆林的历史文化特点。

2. 榆林的文化遗产保护。

三、教学难点1. 榆林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榆林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榆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

2. 讲解:介绍榆林的历史文化特点、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讨论:分组讨论榆林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创新。

第三章:榆林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榆林的自然资源特点。

2. 榆林的生态环境保护。

三、教学难点1. 榆林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2. 榆林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榆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资源。

2. 讲解:介绍榆林的自然资源特点、种类和分布。

3. 讨论:分组讨论榆林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第四章:榆林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的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意识。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黄土高原上的彩花花
海子梁小学赵巧慧
教学目标:
了解榆林剪纸艺术,体会这些美丽的剪纸蕴含着陕北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事物的多种方法。

教学准备:
剪纸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蓝天天高来黄土土厚,全装在咱的衣兜兜,天生下一双巧手手,能抹彩来会描绣。

”这天生的一双巧手,体现在榆林的剪纸艺术中。

二、我们的榆林
1、了解窗花图案(出示学生收集的的窗花图案)。

2、学生交流。

3、小结:窗花包括转花、角花、小窗花。

转花起中心装饰作用。

角花,是三角形的纹样,安排在窗子的四边角上,主要内容是石榴、牡丹等花样,与其他小窗花相结合,使图案完整。

4、了解窗花的象征意义。

(1)让学生说说常见的窗花。

(2)这些窗花有什么意义?
(3)学生交流。

(4)归纳:每逢春节,人们会用一幅幅漂亮的窗花来装饰自己的窗子,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花草鱼虫、民间传说、劳动的果实、牛车马驹骆驼等家畜、保平安镇宅避邪的狮子老虎等。

(5)每逢婚嫁喜事,人们也会用窗花来装饰洞房:
如:老鼠吃西瓜——破红得子
老鼠吃葡萄——多子多孙
娃娃坐莲花——连生贵子
总结
剪纸是一种奇特的艺术。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榆林是中国陕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风景名胜。

作为教育事业发达的地区,榆林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上也积极探索创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给学生们。

本文将介绍一份可爱的榆林教案,该教案以其独特的创新和实用性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喜爱。

榆林教案的特点这份教案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以下是该教案的主要特点:1. 游戏化学习:榆林教案注重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通过引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比如,在语言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款趣味性的单词配对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单词,提高词汇记忆能力。

2. 手工制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榆林教案在艺术和手工课程中引入了手工制作的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手工艺品,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用纸板、颜料和贴纸制作一个小动物模型,从中学习动物的形态和特征。

3. 实践性学习:榆林教案注重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供更多的实践性学习机会。

例如,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从中学习科学原理。

这种实践性学习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榆林教案的实施步骤榆林教案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语言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估: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定边县第二小学杨海莲第一课淳朴的榆林教材分析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榆林人杰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榆林迅速崛起。

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

《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地道道的榆林人的性格特质,了解古代的和现代的榆林名人,将榆林人优秀特质传承下去。

2.学生能够独立总结榆林人的特质并互相交流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地道道的榆林人的性格特质,了解古代的和现代的榆林名人,将榆林人优秀特质传承下去。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总结榆林人的特质并互相交流名人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榆林人,你知道有哪些榆林人自己的节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正在欣赏秧歌表演的榆林人,米脂婆姨扭秧歌。

)二、探索交流1.榆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你们知道哪些?小组交流汇报。

正月初一大拜年,初五送穷鬼、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二老鼠嫁女,十五元宵节。

到了元宵这一天,喜庆活动到了最高潮、闹秧歌、转九曲、观灯、垒火塔塔、放焰火,锣鼓鞭炮、哨呐秧歌,到处是火树银花,欢声笑语,红火热闹。

正月十六“燎百病”,家家户户在院里燃火堆,燎衣物,大人小孩跳跃火堆,祈求吉祥。

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绥德第一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年级四班级 3 课题1、多彩榆林主备教师上课教师备课时间8月24日学习目标1、了解榆林所处位置;2、欣赏多彩榆林,感悟红色阵地;重点难点红色榆林,文化韵味浓郁,让学生感悟红色革命阵地,深刻的了解榆林红色文化。

课前准备搜集榆林地图;询问同学或长辈,有关榆林的红色故事。

学法指导观看图片,了解榆林。

导学过程一、展示榆林地图1、请同学在地图上找出榆林所在地;2、想想榆林都包括哪些县;3、你对榆林了解有多少。

二、革命圣地-——红色榆林1、请同学们仔细看插图,说说红色榆林的红色标志是什么?(大红枣、红腰鼓)2、老师讲述红色故事,学生注意倾听红色阵地,并说出榆林的红色阵地有哪些?(小河革命旧址、袁家沟、杨家沟、神权堡)三、能源新都——黑色榆林1、了解世界七大煤田(榆林神府煤田、俄罗斯的盾巴斯煤田和库兹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美国的波德河煤田和阿拉契亚煤田、波兰的西里西亚煤田。

)2、请同学们观看插图,看看煤田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3、你知道榆林地区的能源有多少?(神府煤田、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榆林炼油厂、西气东输路线--天然气、锦界国华电厂。

)四、生态新都——绿色榆林1、榆林绿色生态你了解有多少;2、你看到榆林的生态怎么样,大胆的说一说。

3、小组之间讨论:你能为生态榆林做多少?五、小结课堂延伸你能说说榆林还有哪些其他颜色呢?板书设计多彩榆林红色榆林黑色榆林绿色榆林教后反思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年级四班级 3 课题2、美丽的秧歌场图主备教师上课教师备课时间8月29日学习目标1、简单的了解秧歌的悠久历史;2、初步了解什么是秧歌场图;3、观看插图,欣赏榆林秧歌的欣悦与激情;4、秧歌场图与“方胜”“盘长”的简单概念。

重点难点方胜、盘长与秧歌场图的精彩瞬间。

课前准备搜集身边你说知道的秧歌场图。

学法指导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身边具有特色的民间风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可爱的榆林

可爱的榆林
四、总结。
C.黄河从榆林东部六县流过。
(2)榆林的面积、人口。
思考:你知道你家在哪个县吗?请在大屏幕的地图中煮出来。
(3)风景名胜
A.壮丽风景
B.历史古迹
2.介绍自己的家乡
(1)你知道这些美景是哪些天然形成的景观,哪些是历史、文化古迹?
(2)除了美景、古迹,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特色?家乡还有什么令你倍感自豪的事物?




1.了解自己的家乡、认识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丰富多彩。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1.多媒体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2.学生自带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听歌曲《可爱的家乡》。
2.生自己介绍家乡。
二、我们的榆林。
1.课件出示榆林简介。
(1)榆林的地理位置。
A.位于陕西省的最北边。
B.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苏沙漠的交界。
___可爱的榆林___学科教案设计
备课人
孔琪
学科
可爱的榆林
年级
5(4)
时间
2012.11.13
课题
我家在榆林




1.认识自己的家乡——榆林,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人的生活离不开自己的家乡。
2.感受家乡的丰富多彩感知社会进步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归属感以及特有的喜爱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介绍家乡榆林。
二、互动分享
1.轮流发言:说说自己的家乡有什么特色、特产?
2.填一填。
我的家乡有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通过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让学生了解榆林的悠久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习俗,增强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二、学生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五年的学习和实践,已基本对家乡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灿烂文化、历史名人等有所了解,对家乡有了浓厚的感情。

故而学习本书难度不大,更能加深学生对家乡的全面了解。

三、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共有十课:第一课《淳朴的榆林人》,介绍了榆林人的性格特点和涌现出的名人;第二课《《“小北京”与“老北京”的四合院》,介绍了四合院的年代和构造;第三课《因地制宜凿窑洞》,介绍窑洞的特点和历史之悠久;第四课《日渐缩水的“大漠明珠”》,介绍了红碱淖的风景、物产和面临的危机;第五课《府谷二人台西北二人转》,介绍了其由来、唱法和使用乐器;第六课《土豆精神》,介绍了马铃薯的特点和作用;第七课《离不开羊肉的榆林美食》,介绍了榆林羊肉没膻味的特点和不同吃法;第八课《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介绍了榆林豆腐的历史、做法和吃法;第九课《从放羊娃到歌王》,介绍了歌星王向荣的坎坷经历;第十课《幸福榆林快乐的节日》,介绍了在不同节日里,家乡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共庆佳节。

四、教学目标《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

五、教学重、难点1、了解小、老北京四合院和窑洞的构造和特点。

2、感悟家乡二人台的独特魅力。

六、教学措施1、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全面了解每课的内容,确定好每课的重难点。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榆林的可爱之处教学目标:1. 了解榆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2. 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榆林的兴趣和爱护之心。

教学内容:1. 榆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榆林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3. 榆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4. 学生对榆林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榆林的话题,鼓励学生分享对榆林的了解和印象。

2. 展示榆林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核心活动: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榆林的了解,并讨论榆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榆林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5. 观察实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例如参观榆林的博物馆、古城墙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榆林的魅力。

6. 自然资源探索: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科考活动,例如调查榆林的植被、动物等自然资源,培养学生对榆林生态环境的关注。

总结活动:7.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榆林的感受和想法,鼓励他们表达对榆林的喜爱和爱护之心。

8.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榆林。

教学资源:1. 榆林地图和图片。

2. 榆林的历史文化介绍资料。

3. 榆林的自然资源介绍资料。

4. 实地观察活动所需的安排和准备。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和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在实地观察和科考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和报告。

3. 学生对榆林的感受和想法的书面表达。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榆林文化展示活动,例如制作榆林特色手工艺品或举办榆林文化展览。

2.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榆林的其他方面,例如榆林的民俗文化、美食等,开展相关研究和调查。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榆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培养对榆林的兴趣和爱护之心。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观察和科考活动等互动形式,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也将得到发展。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前石畔九年制学校《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使用班级课题定边皮影道情曲主备教师段冬梅上课教师课时2课时二次备课学习目标解定边皮影道情曲,学习定边人民不畏艰难,勤劳勇敢的乐观精神。

重点难点了解定边皮影道情曲的价值。

课前准备制作精美的皮影学法指导引导法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定边皮影道情曲是一种集皮影表演与道情演唱为一体的民间戏曲综合艺术,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二、了解定边皮影道情曲。

1、自主阅读课本第96 页。

2、思考:定边皮影道情曲产生在怎样的环境中?3、讨论,交流。

4、汇报,归纳。

5、思考:从定边皮影道情曲的唱词和唱腔里,我们可以看出定边人民的哪些品质?6、小组交流。

7、总结: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文化交融,决定了定边皮影道情曲的特色。

高亢,集昂,婉转的唱腔,体现了定边人民的真情---- 不畏艰险,勤劳勇敢,乐观豪迈。

三、了解定边皮影道情曲的角色分工。

1.自主阅读课本97 页。

2.出示图片:定边皮影3.思考:一出皮影戏到底需要多少人来表演呢?4.学生分组讨论。

四.总结:操作皮影的人被称为“耍线子”也称“前台”,其演唱属道情唱腔,一出皮影,只需4 个人就可以表演3 到4 小时的大剧。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定边皮影,道情音乐,唱腔,自制乐器与当地的语言,民歌,民风,地理环境相结合,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了解定边皮影道情曲的价值。

1、自主阅读课本第99 页。

2、思考:了解定边皮影和定边剪纸有哪些风格相近的地方?3、学生小组讨论。

4、汇报,归纳。

5、你知道一张张精美的皮影是如何制作的吗?6、交流:制作皮影的一道道工序。

三、定边皮影道情曲,与其他皮影的融合与交流。

1、出示图片,了解环县道情皮影。

2、皮影戏的发源地在陕西关中地区四、濒危的定边皮影道情曲。

1、皮影道情曲,无人问津。

2、自主阅读课本103 页。

3、思考:你将怎样解决快要消失上的定边皮影道情曲?4、学生交流。

5、汇报归纳。

(1)出版专辑,音像制品。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榆林教案是指针对榆林地区的教育工作而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导方案。

教案的编写旨在提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使教学更加有条理、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教案的基本要素1. 教案的标题:教案的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便于教师和学生理解和记忆。

2. 教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编写的核心,它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以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3. 教案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案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

教学重点是指本节课中需要重点讲解和强调的知识点或技能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困惑和理解困难的内容。

4. 教案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详细步骤和活动安排,它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选择。

教学过程应具有合理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合作学习。

5. 教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它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小组讨论、测验考试等方式进行。

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为进一步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榆林教案的编写方法1. 教案的整体设计:教案的编写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教案的整体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 教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案编写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灵活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教案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案编写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它包括教学工具、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运用。

教案的教学手段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选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中可爱的榆林实施情况

三中可爱的榆林实施情况

《可爱的榆林》课程开设实施方案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的要求,我校积极参与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培训学习,认真学习了榆林市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实施指导意见,了解地方课程教材,初步研究了实施教学的工作部署,现就本学期《可爱的榆林》教学的计划简述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让学生了解榆林的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习俗,增强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可爱的榆林》作为一门综合性地方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课程目标:7-8年级: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及建议:1、《可爱的榆林》课程由两位历史教师担任。

2、严格执行学校课表规定,每周2课时。

3、教师要写好符号要求的教案,。

按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

3、该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探究与实践的方式进行,探究与实践活动以谈、论、讲、做为主。

4、本课程的教学以有意义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尝试探究等,拓展课程的范围。

5、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作用、有机结合队会活动等,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第一篇: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第一课淳朴的榆林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榆林人杰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榆林迅速崛起。

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

《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地道道的榆林人的性格特质,了解古代的和现代的榆林名人,将榆林人优秀特质传承下去。

2、学生能够独立总结榆林人的特质并互相交流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地道道的榆林人的性格特质,了解古代的和现代的榆林名人,将榆林人优秀特质传承下去。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总结榆林人的特质并互相交流名人故事。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点拨法、归纳总结法学法:讨论交流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榆林人,你觉得榆林人的性格有哪些性格特质呢?你知道哪些榆林人自己的节日?这与榆林人的生活环境有哪些联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正在欣赏秧歌表演的榆林人,米脂婆姨扭秧歌。

)1、榆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虽有一些迷信色彩,但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追求美好的生活。

正月初一大拜年,初五送穷鬼、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二老鼠嫁女,十五元宵节。

榆林四季风光教案可爱的榆林

榆林四季风光教案可爱的榆林

榆林四季风光教案可爱的榆林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榆林的四季,并从各具特色的四季中感受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都市之美。

课前准备:搜集榆林地区各县大广场图片和老城古迹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喜欢去广场玩嘛?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广场玩。

(出示榆林各地广场图片)2、说一说,这些广场都是哪些地方的?在那个季节最美?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大美的榆林四季》。

二、合作探究1、初读课文,你知道榆林的春、夏、秋、冬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吗?2、读“春之美”,思考:榆林地区的春天如此美丽,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小组讨论,画出相关语句)。

3、说一说:榆林植树造林的树木品种有哪些?4、读“夏之美”,议一议:夏天的榆林美在什么地方?你知道那些老城古迹?5、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在暑假有远道而来的朋友,需要你来为他介绍家乡的一个景点,你会推荐哪里呢?6、(出示图片)说说图片中存在的与美不和谐的不文明现象,我们该怎么做?三、小结。

四、完成作业完成课本中P3、4、6、7、10的填空。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1、上一节我们了解了榆林的“春之美”和“夏之美”,你喜欢榆林的那一个景点?2、这一节我们继续了解榆林的“秋之美”和“冬之美”。

二、合作探究1、(出示图片)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到了秋季,榆林是金色的,是红色的,说一说:什么地方表现出金色、红色,你还知道那些颜色?2、读课文议一议,榆林方言中怎么形容秋季的收获?3、观察图片,体会“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好枣出在咱黄河滩"、“夏天绿蔓蔓,秋天金蛋蛋”以及农民喜笑颜开的收获之美。

4、欣赏:著名歌唱家王昆演唱的陕北民歌《秋收》。

5、读“冬之美”,思考:冬天的榆林有那些美的地方?6、观察图片,说一说:榆林人在冬天干些什么?三、小结。

榆林的四季,美的各具特色,你最喜欢榆林的那个季节?四、完成作业。

完成课本P16填空。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

大柳塔第三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地方教学计划
陈金兰
一、教材分析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的要求,我校开设了《可爱的榆林》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别确立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现在本册六年级课程内容一共有十课;即:
第一课:淳朴的榆林人
第二课:小北京”与“老北京”的四合院;;
第三课::因地制宜凿窑洞
第四课:日渐缩水的“大漠明珠”;
第五课:府谷二人台,西北的二人转;
第六课:土豆精神
第七课:离不开羊肉的榆林美食;
第八课: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鹰哥;
第九课:从放羊娃到歌王;
第十课:幸福榆林●快乐的节日
二、指导思想
通过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让学生了解榆林的悠久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习俗,增强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三、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要求
1.要以探究与实践的方式进行,探究与实践活动以谈、论、讲、做为主。

2.教学以有意义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参观考察、
社会调查、尝试探究等,拓展课程范围。

3.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作用,有机的结合班会活动等,提高教学的吸
引力和感染力。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榆林的悠久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的情感。

六、课时安排:。

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城关二小: 刘莉活动目标:1、学生利用各种展示汇报方式进行总结、交流,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2、在活动中锻炼、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分享、交流意识,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师生前一阶段搜集各种关于家乡的资料。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观赏“家乡风景”2、同学们,身处家乡的你观赏过家乡的风景吗?你对家乡的资源、面貌、变化又知道多少呢?通过近一段时间的一系列走访、调查和研究活动,一定受益非浅吧!别忘了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可爱的家乡吧!二、活动开始1、现在各小组汇报前准备2、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1)就先让我们“家乡概况”调查组的人先说。

小结:清涧县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你们知道清涧县有哪些景点吗?(。

)这么多景点。

(2)让我们“家乡风景”小组的同学来给我们做详细的汇报吧!小结:这组同学带我们游览了家乡的美丽风光,其实我们家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非富的特产呢!(3)下面请“家乡特产”小组同学为大家介绍。

小结:这一小组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美味的家乡特产,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我们家乡除了这些特产,还有很多特色文化呢!(4)让我们“特色文化”小组的同学来给我们说说吧!小结:这组的同学让我们深入了解了我们家乡的文化。

总结:同学们,你们搜集到的资料比我预想丰富得多,通过这次活动,使我看到了清涧美好的明天,看到清涧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清涧人,我感到自豪,作为清涧人,老师希望大家能用你那颗赤诚的心,为我们的家乡出一份力。

今后你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呢?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位清涧人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美丽的家乡一定能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我们大声说出我们清涧人的精神:“修身、齐家、爱国、敬业”。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来结束我们这次的活动课。

板书设计:可爱的榆林。

可爱的榆林植绿成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植绿成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植绿成林教案教学要求及建议:1、《可爱的榆林》课程由各年级品德教师担任。

2、该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探究实践的方式进行,探究与实践活动以谈、论、讲、做为主。

3、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有意义的、生动活泼的行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尝试探究等,拓展课程的范围。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我们的家乡——榆林的美景。

其中包括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市之美,并可以从榆林看到世界之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发现榆林的美景。

教学难点:学生不能亲眼看到和身临其境的体会榆林各地的美景。

教学过程:一、自然之美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和榆林境内的黄河水系,构成了榆林的骨骼和血脉,也早就了榆林的自然之美。

师:看书中图片,认识这些自然美景,并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阅读知识链接《黄土高原》看看文中的黄土高原和我们亲眼见到的一样吗?生:畅所欲言。

二、人文之美榆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黄土文化、游牧文化、边塞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在这里交织相融。

陕北民歌、信天游、秧歌、说书、道情、剪纸、石雕、木雕、泥塑、织毯等民间艺术在这里传承发展。

师:看书中图片认识掩埋不了的风景——统万城遗址;绥德的摩崖石刻;榆林四合院;米脂姜氏庄园。

生:自由观看。

师:带着问题看书,欣赏人文景观和欣赏自然景观,有哪些不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我们的家乡——榆林的美景。

其中包括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市之美,并可以从榆林看到世界之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发现榆林的美景。

教学难点:学生不能亲眼看到和身临其境的体会榆林各地的美景。

教学过程:一、都市之美榆林的市区、县城,街道两边郁郁葱葱的大树,为人门当去夏日的烈阳,公路绿化带、广场绿地、花坛中的小花小草让人赏心悦目。

这被花草树木覆盖的黄土地,就像穿上了一件彩衣,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整个榆林也变的美丽而充满生机。

二、从榆林看世界师:榆林的美景数不胜数,世界上的美景那就更多了,只要我们用心去欣赏,就会发现美无处不在。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2、抽查检测。
用柳条、竹条、丝麻、丝绳编织成“驴”的框架;在裤腿内装上填充物,加上鞋和袜子、绑腿带,做成两条假腿。
后来驴身框架由钢筋铁丝焊接。
五、自学指导四:
自学靖边跑驴的保护与发展部分,思考:如何保护和发展靖边跑驴?5分钟后回答。
1、生自学,师巡视。
2、抽查检测。
申遗、继承、宣传、入教材,等等。
六、总结
现代陕北说书的开山祖师——韩起祥,代表作:《刘巧团圆》、《张玉兰参加选举会》、《宜川大胜利》、《翻身记》等。
陕北说书艺术的集大成者——张俊功,代表作:《说唐全传》、《金镯玉环记》、《对鞋记》、《观灯记》、《杨家将》等。
四、自学指导三:
自学榆林各地的陕北说书,思考:榆林各地主要与哪些说书?5分钟后回答。
板书设计
2、崎岖山路上唱出的赶牲灵
教后反思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年级

班级
1/2/3
课题
3、陕北说书根在榆林
主备教师
贾义军
上课教师
贾义军、马云飞、贺兴凯
备课时间
2014.3.1
学习目标
1、了解陕北说书的历史背景。
2、继承并弘扬陕北说书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点难点
1、了解陕北说书的历史背景。
2、继承并弘扬陕北说书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前准备
陕北说书视频
学法指导
看视频学习




一、板题示标,出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学陕北说书溯源部分,5分钟后谈谈你的看法。
1、生读,师巡视。
2、抽查检测。
表演方式、演奏乐器
三、自学指导二:
自学陕北说书代表艺人韩起祥、张俊功部分,5分钟后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年级五班级1/2/3课题4、驴背上的舞蹈- -靖边跑驴主备教师贾义军上课教师贾义军、马云飞、贺兴凯备课时间2014.3.1

习1、了解靖边跑驴这一民俗。

目2、继承并弘扬靖边跑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占八、、1、了解靖边跑驴这一民俗。

难占
八、、2、继承并弘扬靖边跑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准
视频资料



指看视频学习

、板题示标,出示学习目标。


____ 、
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学来自生活的靖边跑驴部分,思考:靖边跑驴是通过怎样的表现形式被人们接受的?5分钟后谈谈你的看法。

1、生读,师巡视。

2、抽查检测。

导三

自学指导二:
学自学多样化的靖边跑驴部分,思考:靖边跑驴有哪些表现形式?,5分钟后谈谈过你的认识
程1、生读,师巡视。

2、抽查检测。

一人跑驴、双人跑驴、多人跑驴。

“滚沙驴”派、“大骗驴”派


自学指导三:
自学跑驴的道具部分,思考:跑驴表演主要有哪些道具?5分钟后回答。

1、生自学, 师巡视。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可爱的榆林3-4__教学案

可爱的榆林3-4__教学案

双湖峪镇中心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年级四班级课题3、榆林的革命志士主备教师康丽上课教师封雪花胡芝莲备课时间10月13日学习目标1、学习革命志士为了榆林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从而体会他们的献身精神及爱国情怀;2、维护家乡的利益,维护祖国的利益,这是一个少先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点难点使学生在理解家乡利益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怀以及维护祖国的利益。

课前准备一些革命志士的图片、事迹搜集。

学法指导学习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迹,启发学生对革命志士的热爱情怀。

导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图片)解放战争时期,榆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许多革命烈士和著名人士,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家和高级干部。

我们今天将走进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许多。

二、板题示标1、学习革命志士为了榆林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从而体会他们的献身精神及爱国情怀;2、维护家乡的利益,维护祖国的利益,这是一个少先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陕北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子洲自学指导:1、阅读第29、30页的1、2自然段,说说你读出了什么信息?2、仔细阅读李子洲写的《施、林二七被害诸烈士追悼会感》,读出感情,读出力量。

3、人们为了纪念李子洲诸多烈士,绥德人民做了什么?绥德革命烈士陵园大门上方的五角星和八面红旗的造型有什么含义?四、铁骨丹心写春秋——白明善自学指导:1、老师简介白明善的生平,学生注意听。

2、欣赏习仲勋为白明善烈士的题词。

3、欣赏清涧县城西边笔架山英烈塔。

五、跌宕人生——张秀山自学指导:1、师生共同阅读张秀山的生平简介。

2、欣赏张秀山铜像。

3、阅读资料链接《不为亲人报私仇》,了解张秀山的事迹。

4、查找张秀山的有关资料,说说张秀山爷爷还有那些感人的故事。

六、开国中将——阎揆要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6、37页的文字,简要说说阎揆要同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七、从榆林看世界在革命战争时期,榆林涌现出许多革命烈士。

可爱的榆林7、8__教学案

可爱的榆林7、8__教学案

双湖峪镇中心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年级四班级课题7、土炕和炕围子主备教师封雪花上课教师康丽胡芝莲备课时间11月14日学习目标1、了解炕的悠久历史;2、学习土炕故事;3、了解土炕的特点;4、学习丰富多彩的炕围子。

重点难点土炕的特点;炕围子的设计。

课前准备图片、背后的故事搜集。

学法指导体验生活中了解到的炕,结合课本介绍,更加深刻的体会其中的文化蕴涵。

导学过程一、导入现代家居中床的样式异彩纷呈,然而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对土窑洞中的黄土炕却情有独钟。

二、板题示标三、自学指导1、阅读85页的文字。

了解土炕的历史文化。

自然洞穴------挖地搭棚、掘洞穴------席地居住--------炕台-------土炕2、土炕情怀。

四、自学指导学习土炕故事。

同学们自由阅读86页的文字,并结合图片,感受土炕传达的情怀。

1、毛主席旧时住的土炕--------英雄事迹2、《小土炕》表达陕北人对土炕的感情浓郁。

3、想想这样的故事,对榆林人民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五、自学指导学习土炕的特点。

(温暖舒坦)1、土炕的由来;2、取暖睡卧设施(因为北方寒冷);温暖热情的氛围;3、舒坦(提示:土炕的内部结构);4、由土炕的内部结构,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优、缺点)六、自学指导学习丰富多彩的炕围子。

1、炕围子的由来;2、炕围子的特点;3、常见的炕围画(彩绘:黄尊、红贵、青紫严、绿富、白明、黑昏暗;采用红油炕、绿腰墙、黑灶头的手法;山水、风景、花鸟、花边等。

剪纸炕围:艺术性、普及性、广泛性等)4、欣赏炕围图片,感受其中的美。

5、小结:炕围画既以艳丽、明快、精细、坚实、考究为宗旨,又经久耐看。

课堂延伸从榆林看世界1、“床”文化: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2、设计炕围画。

板书设计 7、土炕和炕围子土炕(温暖舒坦)炕围子(炕围画多种多样)教后反思双湖峪镇中心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年级四班级课题8、黄土高原上的梯田主备教师胡芝莲上课教师康丽封雪花备课时间11月22日学习目标1、了解榆林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2、学习黄土高原上建造梯田的原因;3、欣赏黄土高原上的梯田美景,感受榆林的风景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榆林的热爱、赞美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六年级地方课程
《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一、教材分析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榆林人杰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榆林迅速崛起。

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

《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水平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协助学生了解家乡、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榆林、理解榆林,说说榆林人的性格特征。

2、了解榆林的四合院,在寻求古建筑保护与百姓生活的平衡点,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

3、了解榆林因地制宜的窑洞,能谈谈自己对窑洞的理解。

4、理解“大漠明珠”红碱淖,使学生明白要保护自然资源。

5、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

6、通过理解榆林土豆,学习他们的土豆精神。

7、了解陕北的名人名事以及各种民俗活动。

三、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准确导向。

3、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4、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5、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6、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7、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别意识。

8、教师要持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学进度
第一课淳朴的榆林人-------------------------1课时
第二课“小北京”与“老北京”的四合院-------1课时
第三课因地制宜的窑洞-----------------------1课时
第四课日渐缩水的“大漠明珠”---------------1课时
第五课府谷二人台西北的二人转--------------1课时
第六课土豆精神-----------------------------1课时
第七课离不开羊肉的榆林美食-----------------1课时
第八课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1课时
第九课从放羊娃到歌王----------------------1课时第十课幸福榆林·快乐的节日----------------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