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篇阅读指导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3.重点章节精读
-精读书中关于长征、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
-分析书中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动描绘。
4.语言特色与写作手法
-探讨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运用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
5.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
-挖掘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6.名著阅读方法指导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它以外国记者的视角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和革命斗争。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物风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斯诺对长征的描述,展示了他在实际中如何记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这些记录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
3.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命运、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4.发展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阅读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讨论的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享成果时能够较好地结合作品内容和个人思考,但有时候他们的观点较为零散,缺乏逻辑性。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考虑在下一堂课中加入一些逻辑训练的小练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我也注意到,对于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的鉴赏,学生们普遍感到难度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经验还不够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引入更多类似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逐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发布时间:2022-10-09T05:53:59.21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1期作者:姚莹[导读] 整本书阅读可以有效的激发并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有效的发展并提升学生的语姚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一、阅读的重要性整本书阅读可以有效的激发并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有效的发展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即对话。

但中小学生的阅读,尤其是整本经典好书的阅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道美丽的鸿钩。

经典整书阅读的归宿,是学习、是成长。

因此,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规划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和过程的完整性,尤其是阅读过程的监控,是实际教学中的难点。

我们组老师主张把“知识内容”转化成“学习任务”,以问题、项目和任务驱动,以个体阅读与学习共同体合作研讨等方式落实真实的阅读。

(展示读书计划表格。

)具体安排如下: (一)前期激励任务群:图说一路行程(路线图展示)看封面、读序言、读目录,了解全书概要,回溯写作的历史背景,还历史以生命,给人物以血肉。

这一环节一共设置了三个任务活动:任务一:解说标题读序言,了解创作的历史背景。

任务二:聚焦天问溯历史,研讨斯诺去延安的原因。

任务三:图说行程懂斯诺,绘制地行走路线图。

(二)通读提炼任务群:读懂一群人物(专题报告展示)一本厚重的书,一定有你喜欢的人物和细节。

阅读中运用“理时空,绘人物,说故事”的方法,把握中国共产党领袖、红军战士和国民党将士三方面人物。

速读,梳理人物主要经历;批注,让你感动的故事和细节;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

第一至四章阅读任务单:画出周恩来的人生轨迹图,列表概括贺龙的相关事件和人物性格。

第五至八章阅读任务单:绘制一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重点标注重大会议、重大战役、重大困难、红军牺牲情况,并用原著的评论语段来总结长征胜利的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推进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红星照耀中国》推进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红星照耀中国》推进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阅读指导,使学生深入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内涵,提高阅读与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挖掘《红星照耀中国》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红军的革命精神”、“长征的艰辛历程”等,进行深入探讨。

组内成员相互交流,整理观点。

3. 互动问答: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或补充观点,教师给予点评和引导。

4.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姊妹篇《地球的红飘带》,比较两部作品的异同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阅读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学生持续阅读此类优秀作品。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阅读心得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指导学生如何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五、教师自我反思本次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都有所提高。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讨论不偏离主题;2. 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3. 在拓展阅读环节中,注意推荐的作品与主讲作品的内在联系。

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红星照耀中国》教案(推荐5篇)

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红星照耀中国》教案(推荐5篇)

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红星照耀中国》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红星照耀中国》教案《红星照耀中国》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读序言,明确“红星照耀中国”这一历史预言产生的社会背景;2、通过读目录,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3、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本书。

教学难点:选读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激发进一步阅读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齐诵毛泽东《七律长征》,欣赏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背景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迫害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

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三、埃德加斯诺简介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

他于1 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三、读书方法指导(一)序言——明确预言产生的社会背景读序言,可以了解内容概要、写作缘由和过程,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本书是埃德加·斯诺根据他的采访和观察,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包括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红军的生活和战斗。
-《长征:共产党人的长征》(作者:王树增):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包括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红军的生活和战斗。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3.促进了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长征使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为后续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4.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长征使共产党在陕北建立了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丰富了共产党的革命理论:长征使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为后续的革命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和长征的历史背景,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红星照耀中国》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和长征的历史背景,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和长征的历史背景。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第三单元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教案

第三单元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形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分析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决策过程和红军战士的英勇行为。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征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坚定信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一、二章。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坚持和团结协作的情况?”(如集体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红军长征的奥秘。
-学习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仰、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
(3)长征精神的传承
-理解长征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如坚定信念、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
-结合现实生活,探讨长征精神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2.教学难点
(1)对长征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学生可能对长征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地理位置和时间顺序掌握不清,需要教师通过讲解、图示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场景,体验红军所面临的艰难抉择。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过程及心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征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首先,学生们对于长征的历史背景和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们对长征过程中的艰难困苦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也让他们更加敬佩红军的英勇顽强。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教案说课材料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教案说课材料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教案指导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产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欲望,并能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保持这种欲望;能理解作者历尽千辛万苦去陕北地区实地采访的心理原因并能对作者的这种行为做出自己的评价。

2.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理清此书的内容架构,并调用自己所知来印证书中的部分内容;能对作品所写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做初步的了解,并产生诸多与事实有关的阅读问题。

3.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在指导课进行中激发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产生需要通过阅读才能解决的问题,并着手拟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开始泛读,并产生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及主题阅读的心理冲动。

指导重点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引导学生走向深度阅读指导难点阅读方法在阅读行为过程中的落实一、激趣导入作者1.与学生交流,什么样的书能称为“百科全书”?2.请学生就“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这一评价,谈自己的理解。

3.以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产生的故事为引,激发学生对斯诺的认知欲望。

二、激活阅读期待1. 浏览,产生了解作者的冲动。

浏览封面、作者简介、前言内容、第一篇及后序,然后交流:(1)你眼中的斯诺是个什么样的人?(2)斯诺会什么“义无反顾地决定这次冒险”?(3)在他人眼中,《红星照耀中国》有什么价值?2.调动自身所知,理解“冒险”的含义。

(1)说一说自己亲身经过的自认为是“冒险”的事儿。

(2)说一说斯诺进入“红色大门”之前遇到了哪些“险”,他是如何化险为夷的,进而理解斯诺“冒险”的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激发阅读欲望(1)猜读。

假如你是一位新闻记者,深入陕北后,你最想了解的事是什么?最想采访的人是谁?(学生在前言及目录页的空白处,以旁批的形式,列个采访提纲,师生交流提纲所涉及的问题,教师指导做好分类,以便于学生在后面的阅读时能针对问题做检视阅读。

教师以序言及第一章中可供采访的话题为内容,教学生做相应的梳理,以让学生产生检视阅读的欲望。

)(2)略读,跟着斯诺去陕北。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
⑥ 他们的生活、娱乐、教育、公共卫生等怎样?
⑦ 红军的兵力有多少?
⑧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如何?
⑨ 共产党倡议在中国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停止内战,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2.在去西安的火车上, 埃德加·斯诺为什么会“身上有点不舒服, 可是心里却非 常兴奋”?
① “身上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害怕感染疾病, “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 一切预防针”.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1. 文中记叙了毛泽东的“反抗”行为和感悟, 请列出来. 2. 毛泽东第一次发表政见是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发表了怎样的政见? 3. 毛泽东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一词, 是在什么刊物上?
1.文中记叙了毛泽东的“反抗”行为和感悟, 请列出 来.
① 十岁时“罢课”, 在家附近转悠了三天, 感受到父亲和老师对自己对态度有转变.
1.埃德加·斯诺遇到的第一个红军战士是谁? 遇到时, 这位红军战士正在干什么?
① 姓姚的二十五六岁的战士. ② 正在河里洗澡. 2.周恩来为埃德加·斯诺做了怎样的安排? 开列了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3.埃德加·斯诺眼中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 中等身材, 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
② “心里却非常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 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相距千百里的 地方: 我是到‘红色中国’去”. 那个地方是不为人了解和作者渴望了解 的.
3.埃德加·斯诺遇到的第一个共产党员是谁? 他促成了一件什么事? ① 王牧师, 真名叫董健吾.
② 董健吾促成张学良飞往延安与共产党谈判, 建立了东北军与共产党统 一战线.
眼睛富于热情, 有吸引力. 讲英语有点迟缓, 但准确.

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设计

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设计

《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教学目标】1.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掌握阅读纪实性文学作品的方法;2. 选读书中人物的某一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3。

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本书,激发起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创作背景,把握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每日进行阅读时,请做好你的读书笔记(不少于200字)2.边读边悟(1)在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说说“汉代青铜”有什么含义?……见附录1每篇思考问题3。

学贵有疑你的疑问:【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视频导入,了解背景1。

课前布置阅读周克冰的《新闻界的_哥伦布_埃德加_斯诺和他的_红星照耀中国》并观看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师小结:这本《红星闪耀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1936年6月,一位在旧中国生活了八年的外国记者,带上一封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外加“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由北平秘密出发,开始了充满风险与传奇的陕北之行……这本书发行后,“一个月印刷了五版,销量在10万册以上”。

有人读了这本书后说:“原来还另外有一个中国啊!" 美国记者白德修这样评价道,“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这样一部传奇之作,究竟有怎样的魅力?2。

由学生起来交流在预习中搜集到的有关作家、作品的信息明确: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

7.19-1972。

2.15),美国著名记者,生于美国坎萨斯城。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章节阅读指导-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章节阅读指导-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老表—— 江西
四川来的农村少年 铁老虎——湖南
还有另外来自福建、浙江、江西、四川、陕西、甘肃的少年
第三篇 在延安
1. 在《苏维埃掌权人物》中,埃德加·斯诺谈到了对毛泽东的印象,请你 列出至少六个印象。
2.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3.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条件是哪几个?
学生不满,带领军队投奔共产党。 ③敢于反抗、英勇善战:一把菜刀建立一个苏区。 ④威望高、口才好 :能把哥老会成员编进红军,部队愿意跟他走。 ⑤身体强壮、生活简单:长征路上背部下,和部下一样生活。 ⑥性格急躁又谦虚:总希望别人提意见,从不违反党纪。
5.《红军伴旅》中,记叙了哪几个红军少年?
老狗——福建苏区
1.在《苏维埃掌权人物》中,埃德加·斯诺谈到了对毛泽东的 印象,请你列出至少六个印象。
① 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 ② 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
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 ③ 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 ④ 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 ⑤ 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⑥ 没有自大狂的征象,但个人自尊心极强。
在长沙参加学生军后,从订阅的《湘江日报》上知道的。
第五篇 长征
1. 彝族首领为什么会允许红军通过他们控制的区域? 红军放回了被军阀当作人质的彝族首领,彝族和红军有共同的敌人,红军主张 的各少数民族自治符合彝族人民的要求,给彝族武器和弹药,与彝族总首领歃 血为盟。
2. 为什么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 红军到达了目的地,核心力量完整无损,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坚强一如往昔。 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为后来开展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12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12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运用猜读法、速读法梳理内容。

2.了解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

3.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掌握并运用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选择典型的人物分析作品的内涵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步骤:一、猜一猜,说一说1.阅读这段文字,猜猜他是谁?他敢冒别人不敢冒的风险,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闯入世界风暴地区做出“惊人发现”,第一个向全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消息。

他在短短的四个多月的考查中,写下了14本密密麻麻笔记,拍摄了30卷胶卷。

2.说说看,你对这本书了解多少?二、纪实作品阅读指导“一部经典的新闻作品,一个大胆的历史预言”根据这句话中“新闻作品”引出第一单元的新闻与第二单元的人物传记引出话题——纪实作品。

纪实作品的概念及特点:纪实作品: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基本特点:用事实说话最基本要求: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一)初步感知梳理概况全书共12篇,分别为: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1.说说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编排的。

(二)跳读文本理清脉络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P165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党?这是一个怎样的政权?P219-P228(三)结合事实明确缘由(四)挖掘内涵善于延伸三、总结四、拓展探究例举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以开国领袖毛泽东为例完成以下任务: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2.出生与家庭3.童年的经历4.受教育情况5.参加革命的原因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五、作业布置1.运用纪实作品的阅读技巧,阅读王树增《长征》2.结合拓展延伸完成其他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红星照耀中国》学生作业单班级姓名一、课前预学二、课堂练习三、阅读选文,完成下面任务三、拓展探究四、作业布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名师教案2(第1课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名师教案2(第1课时)

《红星照耀中国》名师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浏览序言和目录”的阅读策略,了解文章结构安排,体会纪实作品真实性的特点及文学品质。

2.运用“批注法” “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和角色扮演等学习策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深入领悟共产党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读方法介绍1.导语设计:一个特殊的年代,铜墙铁壁,新闻封锁,未解之谜。

有这样一个人,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2.解题:提问:《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新闻纪实作品。

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屏显:二、读序言和目录,了解文章结构安排导读策略1——浏览序言屏显:1.学生活动一:用5分钟时间浏览一篇序言(译者序和作者序任挑一篇),根据下表提示,运用“跳读法”采集信息点,记录在便利贴上。

2.互动交流。

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答案。

表格中“采访内容”和“采访感想”这两项,学生的答案有可能五花八门,只要不出明显错误,教师不要轻易否定。

可引导学生读两篇序言重合片段,找出答案。

教师顺势评点并生成板书:深入前线,追寻真相;由点到面,人物访谈;追溯过去,探询未来。

.:设计意图:读序言,可以了解内容概要、写作缘由和过程,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和阅读重点。

过渡:序言告知我们,《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在中国及世界局势即将发生大转变的关键一年,冒险来到西北红色区域采访。

那么,他在苏区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让我们把视线焦点集中到目录。

导读策略2—-浏览目录1.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屏显明确: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2. 教师追问:浏览目录,我们了解了整本书的大概内容和写作顺序,我们发现第一篇和第二篇分别是一预测学生回答:第一篇是新闻,第二篇是人物传记……3. 教师追问:通过浏览目录,我们可以确定:第一篇是新闻,第二篇是人物传记,基于这两个文章的阅读,结合序言,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十么?预测学生回答:用事实说话、写实性、写的都是事实……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篇阅读指导教案[5篇模版]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篇阅读指导教案[5篇模版]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篇阅读指导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篇阅读指导教案《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路上(1课时)教学目标:1.浏览第二篇目录,了解主要内容。

2.了解在通往红都路上遇到的人和事,了解周恩来和贺龙的人生经历,感悟他们个人的人格魅力。

3.选读人物故事,感悟他们个人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1.浏览第二篇目录,了解主要内容。

2.了解在通往红都路上遇到的人和事,了解周恩来和贺龙的人生经历,感悟他们个人的人格魅力。

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二、速读第二篇,概括主要内容。

1——遭白匪追逐主要讲述了斯诺在进入安塞途中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后由赤卫队卞队长口述得知),同时也介绍了国民党通过“民团(即白匪)”(犹如保甲制度)这一组织来对地方进行统治和镇压的政策。

途中斯诺遇见的第一个红军姚战士带领他到达安塞并护送他到白家坪见到了周恩来同志。

2——造反者本节不但讲述了周恩来如何接待斯诺,并安排他一个92天的采访红区旅程及项目(简介“红小鬼”),而且比较详细介绍了周恩来(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的人生经历与其独具一格的人格魅力。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江苏淮安人,籍贯浙江绍兴,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政务院和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直至逝世。

3——贺龙二三事主要讲述了斯诺去保安路上的见闻趣事和有关贺龙同志(被国民党称为“劣迹昭著的土匪头子”)人生经历及其独特的个人魅力。

(由红军指挥员湖南人~~李长林讲述的趣闻轶事)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4——红军旅伴主要讲述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及其家庭因长期被剥削压迫,而不堪忍辱负重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走进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指导设计【内容分析】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以读序言、读目录为切入点,充分了解序言目录的内容,探究作品的社会背景,探究“红星照耀中国”这一历史预言的产生经过,初步感知作品中采访的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并制定读书计划。

【学情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经典的新闻作品,纪实性强,涉及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分析,缺乏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学生阅读时容易因为混乱产生畏难情绪。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读书的思路和重点。

八年级学生的中国历史课恰好学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两章,对作品相关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但学生生活在和平时代,普遍对这一历史时期缺乏感性认识,对革命领袖革命军民印象固化、情感疏离,教师需要用一些新鲜时尚的元素,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1.跳读作品中关于人物的重点章节,通过品读关键语句理解纪实作品真实性文学性兼有的特点。

2?通过把握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总结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学会用客观理性的态度阅读纪实作品。

3?通过了解纪实性作品中人物的成长历程,信仰追求精神品质,感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纪实作品中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教学难点】拉近学生与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距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价值。

【教学方法】范例法,点拨法,猜读法,速读法,批注法,实践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一、自主明标1. 导入新课。

孩子们之前你们已经四次读过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我对你们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做了一个调查和统计,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喜欢的人数12人,不喜欢41人。

结论:喜欢的理由:真实,可以让我们了解那个年代不喜欢的理由:书名缺乏吸引力;人物多思路乱;缺少艺术加工语言;枯燥乏味;叙述不够生动;看不懂那段历史距离太远;难以理解;那些人的情感太厚。

八年级语文《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教案精选全文

八年级语文《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教案泸六中雷红教学目标1、了解纪实性作品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2、理解纪实性作品的特点;3、选读,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纪实性作品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2、理解纪实性作品的特点;教学难点:选读,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速读法、跳读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红星照耀中国》预告片倒导入。

讲授新课:一、出示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12、红星猜猜看:红星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全中国。

3、为何改名为《西行漫记》1938年2月为了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方便,改名为《西行漫记》三、讲解新课〔一〕读序言1、序言,又称“前言〞“引言〞,主要说明作品书籍的创作意图,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者对其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和阐发。

序言分自序和他序。

2、读序言〔1〕请快速阅读序言,运用跳读法,完成表格内容?作者【美】埃德加·斯诺,新闻记者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教师点评:1、带着难解的谜进入了苏区和红区:“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

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难解的迷。

1)红军是土匪吗?2)苏维埃在中国存在吗?3)共产党的政策怎样?4)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的人?5)他们运动的革命根底是什么?6)共产党人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教师边讲解边板书〕2、简介斯诺去红区前的准备:我冒着生命危险到传说非常可怕的红区去。

我“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和鼠疫的但凡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

……采访时间 1936年6月-1936年10月采访路线北平-西安-保安-预旺-保安-西安采访对象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采访内容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的原因目的采访感受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和热情读序言,知作者,明背景〔二〕读目录1、这部书的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一级目录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2、读二级目录想想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二级目录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去西安的慢车汉代青铜通过红色大门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遭白匪追逐造反者贺龙二三事红军旅伴第三篇在保安苏维埃掌权人物共产党的根本政策论抗日战争悬赏二百万元的首级红军剧社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第五篇长征第五次围剿举国大迁移大渡河英雄过大草地第六篇红星在西北陕西苏区:开创时期死亡和捐税苏维埃社会货币解剖人生五十始!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同红色农民谈话苏区工业“他们唱得太多了〞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真正的〞红军彭德怀印象为什么当红军游击战术红军战士的生活政治课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红色窑工徐海东中国的阶级战争四大马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第十篇战争与和平再谈马“红小鬼〞实践中的统一战线关于朱德第十一篇回到保安路上的邂逅保安的生活俄国的影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那个外国智囊别了,红色中国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兵变前奏总司令被逮蒋、张和共产党“针锋相对〞友谊地久天长?红色的天际明确:1、人物事件2、主要内容1〕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2〕长征;3〕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的真实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路上(1课时)
教学目标:
1.浏览第二篇目录,了解主要内容。

2.了解在通往红都路上遇到的人和事,了解周恩来和贺龙的人生经历,感悟他们个人的人格魅力。

3.选读人物故事,感悟他们个人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1.浏览第二篇目录,了解主要内容。

2.了解在通往红都路上遇到的人和事,了解周恩来和贺龙的人生经历,感悟他们个人的人格魅力。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二、速读第二篇,概括主要内容。

1——遭白匪追逐
主要讲述了斯诺在进入安塞途中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后由赤卫队卞队长口述得知),同时也介绍了国民党通过“民团(即白匪)”(犹如保甲制度)这一组织来对地方进行统治和镇压的政策。

途中斯诺遇见的第一个红军姚战士带领他到达安塞并护送他到白家坪见到了周恩来同志。

2——造反者
本节不但讲述了周恩来如何接待斯诺,并安排他一个92天的采访红区旅程及项目(简介“红小鬼”),而且比较详细介绍了周恩来(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的人生经历与其独具一格的人格魅力。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江苏淮安人,籍贯浙江绍兴,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政务院和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直至逝世。

3——贺龙二三事
主要讲述了斯诺去保安路上的见闻趣事和有关贺龙同志(被国民党称为“劣迹昭著的土匪头子”)人生经历及其独特的个人魅力。

(由红军指挥
员湖南人~~李长林讲述的趣闻轶事)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4——红军旅伴
主要讲述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及其家庭因长期被剥削压迫,而不堪忍辱负重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如十七岁的福建“老狗”、十六岁的江西“老表”、四川的农村少年、十九岁的湖南“铁老虎”、二十四岁的江西“大人”班长、浙江的、陕西的、甘肃的------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组成的真正的“全国性”的红军队伍,尽管他们都遭遇过不同的人生悲剧,但他们团结一致、遵守纪律,一路高歌一路情,走到哪里都被爱到哪里,就是这样的一群红军旅伴陪伴着“洋鬼子”斯诺进入保安城。

三、专题研究:
1.画出周恩来的人生轨迹图,了解周恩来的成长史。

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清朝大官,父亲教书先生,母亲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

南开中学~~南开大学~~1919年领导学生运动遭遇逮捕,在天津被关押一年。

法国巴黎~~英国~~法国~~德国~~1924年回中国。

26岁任黄埔军校秘书(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后任政治部主任。

28岁组织上海罢工起义后遭蒋介石“上海大屠杀”逃至武汉。

组织八一南昌起义后至汕头,又去组织广州公社,失败后转入地下活动。

1931年进入江西福建苏区,任朱德红军的政委,后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个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长又黑,外表稚气,大又深的眼睛富有热情。

头脑冷静,深思熟虑,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文雅,谈吐缓慢安详。

2.列表概括贺龙的相关事件和人物性格
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哥老会的一个领袖。

年轻时因英勇而闻名湖南,八一南昌起义后加入共产党转至汕头逃到香港偷回上海化装回湖南。

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
收编哥老会兄弟进红军~~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1935年率红二方面军从湖南苏区长征至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

外表强壮有力,喜欢马,性格急躁但谦虚,留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

对有钱人的仇视,对瑞士传教士波斯哈德的宽容。

四、作业:搜集周恩来、贺龙的故事,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