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合集下载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一2012-04-19来源:驻马店日报作者:规划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天中,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对我市2010—2030年城市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的规划。

从即日起我们将推出《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的系列报道,以满足社会各界对我市城市未来发展的高度关切,并期望广大读者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共建我们美丽、和谐、幸福的家园。

125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我们的城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美好未来的梦想:通过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努力把驻马店建设成为山城田湖相融、城乡协调共生、水光山色相映,产城融合互动、宜居宜业美丽幸福之城。

高端定位打造区域发展之核城市的发展定位,是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力。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面对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结合我市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城市现状和经济社会大发展的需要,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抓住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机遇,以区域统筹和科学跨越为导向,以“三化协调、城乡统筹”为目标,全面协调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驻马店建设成为“三化”协调、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之核,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发达的产业集聚之区,山水秀美、天中特色浓郁的宜居宜业之城的城市发展定位。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快,中原城市群已形成覆盖全省域的新格局,中原经济区东南部的黄淮四市以及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四市普遍发展水平偏低,是中原经济区“三化”战略中重要的开发地区,该板块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发展极核来引领带动区域发展。

驻马店作为地区中心城市,处于“京广产业带”和“黄淮、京九产业轴”的战略连接点,肩负着发展多种战略产业的重任。

通过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主导产业体系和核心竞争力,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将成为“三化”协调发展、引领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中心城区建设与管理的意见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中心城区建设与管理的意见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中心城区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2.24•【字号】驻政[2010]18号•【施行日期】2010.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中心城区建设与管理的意见(驻政〔2010〕1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根据新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人口分别要达到200平方公里和2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

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市中心城区发展现状,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新的城市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实施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三区两县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使城市规模、人口结构、产业布局、整体形象明显改善,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

速度与质量并重,外延扩展与内涵提升并举,拉大城市框架,提高老城区设施配套水平。

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

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搞好城市规划,力求一步到位。

建设项目分年度实施,突出抓好重点项目、民生工程,一年打基础,三年出成果。

坚持多方融资,加快建设的原则。

拓展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以城建投资的大突破,推进城市建设的大发展。

坚持市区联动,规范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明晰“三区”和城市管理部门的权责,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努力解决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征地拆迁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三、工作目标到2012年,市中心城区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和房地产开发等各项工作,使建成区面积增加到95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9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6%。

其中驿城区刘阁办事处以东10平方公里,开发区关王庙乡政府所在地以南、开源大道以北30平方公里,市工业集聚区工业二路以北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三区两县”工业长廊全面贯通,一体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9.30•【字号】驻政办〔2016〕120号•【施行日期】2016.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驻政办〔2016〕120号驿城区人民政府,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各有关企业:《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9月3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章信息采集第四章派遣和处置第五章投入与保障第六章评价与监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规范建设和高效运行,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驻马店市辖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应用和整合计算机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现代数字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事件、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流程,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智慧城管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形成以市民为中心、城市社会为舞台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实现城市管理者、市场、社会多方协同管理城市,实现城市各类管理问题的感知、预判、预警,使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

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附件一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4)第三章建筑容量 (5)第四章建筑间距 (8)第五章建筑退让 (11)第六章建筑高度控制 (17)第七章建筑基地绿地 (18)第八章停车场. (20)第九章管线工程. (23)第十章附则. .................. .. (27)第十一章附录 (2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范城市建设行为,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驻马店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暂行)和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家、省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包括地下建、构筑物)。

本市临时用地、临时建筑和个人建房(建筑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下的)另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本规定未包括的范围,应符合国家和河南省有关规定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划分和归类,详见附录1。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

在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地段内进行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本技术规定《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录4)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凡《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录4)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并超出附录4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第七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片区综合开发暨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片区综合开发暨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片区综合开发暨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12.28•【字号】驻政办〔2012〕139号•【施行日期】2012.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片区综合开发暨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驻政办〔2012〕139号驿城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片区综合开发暨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片区综合开发暨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了职教园区、商务中心区、石武客专大临用地、北部新区、小清河文化休闲商住区、练江河养生休闲商住区、铜山大道沿线综合开发等七个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和文明大道南段、富强路、淮河大道、前进大道、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原大道、第二水源地、体育中心、纬十路、创业大道及高速引线北移等十个城建重点项目。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主线,以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突出特色、优化功能”和“统一部署、集中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最大限度惠及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等资源综合效益,最大限度提升城市功能和品味,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产业支撑有力、山水园林宜居、历史文化厚重、城市风貌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工作机制城市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分片实施”的领导指挥体制。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编制工作汇报材料一、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00年,驻马店撤地设市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市委托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2年年底编制完成;2006年3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省建设厅的安排,考虑郑(州)信(阳)快速通道、京广客运专线建设等新的发展因素,又对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进行了修编,2007年12月获得省政府批准。

修编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调整为2006—2020,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73万人,用地规模76km2。

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城市规模等做了界定。

(一)城市性质:豫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农副产品加工、医药轻纺工业为基础的,发展商贸、旅游和高新产业的现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发展方向:城市主要以向北发展为主,适当向西、东发展。

(三)城市规模:城市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48.5万人,用地规模51.4km2,规划期末组合城市人口规模115—1 —万人以上,中心城区人口73万人,上报用地规模76 km2,实际用地规模98 km2。

(四)中心城区的功能分区。

1.西南组团为市级商业金融中心、生活综合区。

2.西北组团为城市新区,城市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区以及配套居住区。

3.东组团为一、二、三类工业区,仓储及物流服务中心,配有组团级商业中心和配套的居住区。

2001—2020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10年来,对于指导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至2010年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规模达已达60 km2,人口规模已超过50万。

二、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编制情况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2020版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一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城镇化工作总体部署,到2020年,全省的城镇化率要达到50%以上,现有总体规划无法为未来城镇化发展提供空间;二是现有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大部分已安排建设项目,可用建设用地余量不多;三是驻马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有近60 km2不在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市产业集聚区、装备产业集聚区(隶属驿城区)、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隶属市经济开发区)部分用地也超出了总规确定的用地范围,无法实现三规合一。

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附件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退让11 第六章建筑高度控制17 第七章建筑基地绿地1820 第八章停车场:第九章管线工程: 23 第十章附则: 27 第十一章附录2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范城市建设行为,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驻马店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暂行)和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家、省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包括地下建、构筑物)。

本市临时用地、临时建筑和个人建房(建筑面积在400 平方米以下的)另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本规定未包括的范围,应符合国家和河南省有关规定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划分和归类,详见附录1。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

在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地段内进行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本技术规定《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录4)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凡《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录4)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并超出附录4 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第七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建筑基地面积大于3 公顷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按规划控制要求组织实施;建筑基地面积小于3 公顷以下的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已确定的,按已批准的规划执行,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按有关规定和规划设计条件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并按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05•【字号】•【施行日期】2008.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驻马店市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2008年9月5日驻马店市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和建设的管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校、幼儿园,是指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

第三条本市市区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应当坚持规划优先、合理布局、保障资金、配套建设的原则,保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模、数量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相适应。

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分级负责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

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工作。

第七条市、县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并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后公布实施。

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经批准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不得擅自修改。

确需修改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八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在编制或审批新区开发、旧区改建方案时,必须规划预留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市中心城区规划工作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市中心城区规划工作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市中心城区规划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19•【字号】驻政[2011]112号•【施行日期】2011.1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市中心城区规划工作的通知(驻政〔2011〕112号)驿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为规范市中心城区各类规划编制、报批、审批、修改、实施、监督、执法等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有关法规,现就市中心城区规划工作通知如下。

一、规范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制定城市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功能规划相衔接。

(一)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报批1.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经法定程序形成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报省政府审批。

2.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在规划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前须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应及时报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随编制的总体规划一并报送省政府审批。

3.规划编制须有公众参与。

城市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当依法将总体规划草案予以公告,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采纳情况及理由。

(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空间、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河湖水系、绿地系统、城市设计、商业网点、综合防灾等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细化和重要组织部分,是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专项规划由市规划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并经法定程序后,报市政府审批,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方案》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方案》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9.30•【字号】驻政办〔2016〕122号•【施行日期】2016.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方案》的通知驻政办〔2016〕12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各相关企业:《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9月30日驻马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方案为切实保障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实现对城市精确、高效、协同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明确建设思路、科学编制方案、有效整合资源、推进规范管理、创新管理体制、注重公众参与”的要求,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通过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进行网格化、标准化、可视化的管理方式,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问题,及时核实反馈问题;建立快捷准确的问题发现机制,分工协作的协同处理机制,科学透明的绩效评价机制,形式多样的社会参与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单部门管理向协同管理转变,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形成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二、运行模式及工作流程(一)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采取“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处理,四级网络”的运行模式。

一级监督指市政府监督管理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情况;二级指挥指市住建局,各县、区数字化城管指挥平台及市直各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城市管理案件的指挥派遣;三级处理即各相关业务单位、部门、企业进行案件处理;四级网络即城市事、部件的精细化管理网络,如各街道办下属社区等。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体制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体制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体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07•【字号】驻政[2012]2号•【施行日期】2012.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体制的通知(驻政〔2012〕2号)驿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建立权责明确、建设有序、管理规范、运作高效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市、区两级在中心城区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与市政设施建设维护和城市管理职责相一致的原则,借鉴外地市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就规范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通知如下:一、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和城市管理费征收(一)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心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征收范围,构建市、区两级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1.辖区政府(管委会)土地收入征收范围经市政府批准立项实施的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由辖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土地、收回房屋的征收报批和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土地出让收入由辖区政府(管委会)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

并按照土地出让总价款的8%提取城建统筹资金上解市财政,专项用于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奖励。

工业项目用地经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核准后,辖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土地征收报批和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土地出让收入由辖区政府(管委会)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

2.市财政负责征收、辖区政府(管委会)参与分成的土地收入范围及分成比例除辖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征收的土地收入外,其余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全部由市财政负责征收,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

市财政收取的以出让方式供应的新增建设用地和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含规划调整用地)所取得的土地出让净收益纳入市、区分成范围。

驻马店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

驻马店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

驻马店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报批稿)驻马店市城乡规划局2015年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建设用地 (4)第一节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 (4)第二节建筑容量 (11)第三节项目选址 (13)第三章建筑工程 (14)第一节建筑规划设计 (14)第二节建筑退让 (14)第三节建筑间距 (18)第四节建筑高度 (23)第五节城市景观与环境 (23)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 (25)第五章道路交通 (26)第一节城市道路 (26)第二节交叉口 (27)第三节出入口 (29)第四节公共交通 (30)第五节停车场 (31)第六章绿地 (34)第七章市政工程 (36)第一节供水工程 (36)第二节排水工程 (37)第三节电力电信 (38)第四节供热工程 (40)第五节燃气工程 (40)第六节管线综合 (40)第七节环卫消防 (44)第八章附则 (4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城乡建设行为,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管理(包括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与各项建设活动。

各县(区)、乡镇、独立工矿区可参照执行。

各县宜参照本规定,根据各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县的相关规划技术规定。

本规定对有关城乡规划管理事项未明确规定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第一节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条根据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具体分类和代码详见表2-1、表2-2。

表2-1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表2-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第四条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划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分类和表2-3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执行,并遵循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原则。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8.15•【字号】驻政办〔2019〕109号•【施行日期】2019.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驻政办〔2019〕10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现将《驻马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9年8月15日驻马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和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及《河南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要求,为加快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有效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抓手,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合理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之间的关系,促进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国土空间资源,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加快国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二、总体目标立足“豫南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合理配置各类自然资源、全面开展国土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等各个方面,系统提出全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空间管控底线。

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附件一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4)第三章建筑容量 (5)第四章建筑间距 (8)第五章建筑退让 (11)第六章建筑高度控制 (17)第七章建筑基地绿地 (18)第八章停车场. (20)第九章管线工程. (23)第十章附则. .................. .. (27)第十一章附录 (2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范城市建设行为,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驻马店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暂行)和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家、省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包括地下建、构筑物)。

本市临时用地、临时建筑和个人建房(建筑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下的)另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本规定未包括的范围,应符合国家和河南省有关规定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划分和归类,详见附录1。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

在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地段内进行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本技术规定《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录4)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凡《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录4)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并超出附录4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第七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30)分析与探讨驻马店城市规划自驻马店撤地设市以来已历经多次修编。

最早的为2023年编制的(2023-2023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之后又在2023年修编(2023-2023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行政区域的扩大,原有的城市规划方案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规定,驻马店市又在2023年编制了(2023-2030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

这样基本就是相称于5年左右编制一个新的城市规划,由于每个城市规划执行时间限,并且难以与城市实际发展进度吻合。

同时我市城市规划为宏观的市域城乡体系规划,对市区内部具体规划相对缺少。

所以本文就针对2023-2030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几点做详尽分析。

1 驻马店概况驻马店位于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南临信阳,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

位于北纬32°18' - 33°35 ' ,东经113°10' --115°12'之间,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

如图1。

全市辖9县一区。

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平方公里,总人口723万人(2023年数据)。

图12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性质2.1 城市发展战略与目的城市发展战略与目的时一些列具体的城市发展目的以及这些目的的具体措施组成的。

其中通常涉及经济发展目的、社会发展目的、建设水平目的。

本文将对社会发展目的中的人口规模与建设水平目的中的建设规模进行分析。

新总体规划(2023—2030)纲要拟定的我市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为:2023年人口48.5万人,建成区用地51.4平方公里;2023年人口78万人,建设用地97.5平方公里;2023年人口96万人,建设用地115.2平方公里;2030年人口133万人,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

2.1.1 工业化对城市的影响针对旧规划(2023-2023)中规划期末组合城市人口规模115万人以上的规定,新总体规划(2023—2030)中2023年规划人口为96万人。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及征地拆迁安的指导意见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及征地拆迁安的指导意见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及征地拆迁安的指导意见驻政〔2009〕124号驿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为保障我市中心城区征地拆迁安置及城中村改造依法、和谐、有序进行,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和原则(一)改造目标。

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采取多元化融资和多种开发模式并举的措施,对中心城区的城中村实施改造,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的新城区。

(二)改造原则。

城中村改造,坚持政府指导、区级负责;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审批;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坚持多方共赢,和谐改造。

二、城中村的界定(三)本意见所称城中村,是指在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仍在使用集体土地或原有集体建设用地已变性为国有土地,并以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原村(居)民聚居村落。

(四)本意见所称村(组),是指改造区域内的行政村、享有对集体资产处置权的村民组(自然村);本意见所称村民,是指在册的原农业人口,即一直隶属于村(组)的原村民,不包括在城中村购置住宅的外来居民。

(五)本意见所指的城中村改造范围,应以城中村中现有村(居)民依法获得的住宅用地为改造区域。

村组自行进行城中村改造的,不得将相邻空闲土地(包括土地使用率低于90%的村内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变通享受城中村改造的优惠政策。

三、规划管理(六)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辖区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充分听取村(居)民意见,做好居住安置区的规划选址,组织编制城中村改造区、拆迁安置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市政府规划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实施。

(七)在规模较大的城中村改造区域内,要合理规划和配套建设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

(八)辖区政府、辖区管委会加大对城中村和规划控制区域内违法建设的查处拆除力度,保证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城市整体规划的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驻马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4)第三章建筑容量 (5)第四章建筑间距 (8)第五章建筑退让 (11)第六章建筑高度控制 (17)第七章建筑基地绿地 (18)第八章停车场. (20)第九章管线工程. (23)第十章附则. .................. .. (27)第十一章附录 (2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范城市建设行为,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驻马店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暂行)和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家、省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包括地下建、构筑物)。

本市临时用地、临时建筑和个人建房(建筑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下的)另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本规定未包括的范围,应符合国家和河南省有关规定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划分和归类,详见附录1。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

在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地段内进行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本技术规定《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录4)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凡《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录4)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并超出附录4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第七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建筑基地面积大于3公顷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按规划控制要求组织实施;建筑基地面积小于3公顷以下的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已确定的,按已批准的规划执行,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按有关规定和规划设计条件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并按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

各类建筑基地的建筑总量控制要求详见表1。

表1 各类建筑基地建筑容量控制指标一览表注:1、表中未标注指标的建筑基地,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基地所处位置及实际情况确定。

2、表中二环以内规划控制区是指淮河大道、驿城大道、练江大道和天中山大道围合区域。

3、表中二环至外环规划控制区是指洪河大道、中原大道、汝河大道、铜山大道和二环围合区域。

4、表中F代表容积率,D%代表建筑密度。

5、居住区内各类建筑密度的划分和控制,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表1规定的指标为上限,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基地。

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第十条对未列入表1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简称科、教、文、卫建筑,下同)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规定执行,但不应超过表1中相应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标。

第十一条已有建筑物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第十二条建筑基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开放空间和绿地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和本标准的前提下,可按表2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

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乘以核定建筑容积率)的20%。

第四章建筑间距第十三条建筑间距除必须满足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十四条根据居住建筑日照、通风、视觉卫生等要求及本市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本市居住建筑间距(本章建筑日照间距的规定均指单一建筑物的遮挡间距,对于两栋及其以上的综合遮挡间距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两栋平行布置低层、多层居住建筑及面宽大于30米的中高层居住建筑的建筑间距,朝向为正南北向的,其正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28倍,旧城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25倍;面宽小于30米的中高层居住建筑、点式建筑与其相邻的居住建筑的建筑间距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拟建建筑物周边的实际情况确定。

当建筑方位偏东、偏西时,则按不同方位折减系数换算,换算标准详见附表3。

注:1、表中方位角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2、L为正南向住宅的日照间距(M)。

3、本表指标仅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

4、本章规定的居住建筑间距是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设定遮挡建筑高度为18.18米(六层)、被遮挡建筑首层窗台距室外地面1.35米的情况下测算的,因被遮挡建筑物的窗台高度、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相对高度、被遮挡建筑低层用房情况会有所变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二)垂直布置的间距1、两栋相互垂直布置的低层、多层居住建筑、面宽大于30米的中高层居住建筑的建筑间距,当其相对位置处与南北方位时,其间距在满足消防要求前提下,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0倍;旧城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8倍。

并符合消防要求。

2、两栋相互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其相对位置处于东西方位时,其间距应符合消防要求。

3、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其间距按平行布置控制。

(三)两栋平行布置的高层居住建筑(10层以上,含10层)1、其相对位置处于南北方位的,高度在50米(含50米)以下部分,面宽大于30米的,其正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8倍,且最小距离不小于24米;高度在50米以上部分,每增加一层,间距递增层高的0.3倍,面宽小于30米的高层居住建筑、点式建筑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拟建建筑周边的实际情况确定。

2、其相对位置处于东西方位时,高度在50米(含50米)以下部分,按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控制,且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8米;高度在50米以上部分,每增加一层,间距递增层高的0.15倍。

(四)相互垂直布置的各类居住建筑,当高层居住建筑在南侧时,按高层居住高度的0.6倍控制。

(五)在符合以上各间距规定的前提下,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低层居住建筑之间的最小距离为8米,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的多层、中高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0米;多层居住建筑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5米。

第十五条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居住建筑低层、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米,中高层与低层、多层之间不宜小于9米,高层与各种层数居住建筑之间不宜小于13米。

侧面同时有窗的各种层数居住建筑之间间距应考虑视线干扰因素,其间距宜适当增大。

(二)相邻两建筑物的山墙如做了防火处理,或者设置为防火墙,其间距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确定。

第十六条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教学楼以及对建筑间距有特殊要求的公共建筑,按相关现行规范执行。

第十七条非居住建筑(第十六条所列非居住建筑除外)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两栋建筑位于南北向的,其正向间距按南侧建筑高度的0.5倍控制,且不应小于18米。

2、两栋建筑位于东西向的,其正向间距按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控制,且不应小于15米。

(二)高层非居住建筑与多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不应小于15米。

(三)低层非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其最小值不宜小于10米。

以其他形式布置的非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上述规定予以确定,但不应小于消防间距要求。

第十八条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或东西侧的,其间距按照第十四条、十五条规定控制。

(二)居住建筑位于非居住建筑(第十六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南侧的,其间距按第十七条的规定控制。

(三)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之间的山墙间距按消防间距控制,但居住建筑山墙有窗户的,其山墙间距按第十五条规定控制。

第五章建筑退让第十九条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外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交通、景观、文物保护、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应符合本规定。

第二十条沿地界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执行。

(一)各类建筑物退让地界距离按附表4的规定控制;表4 建筑退让地界距离控制指标表1、非居住建筑的退界距离应同时满足相关专业规范要求;2、因各相邻建筑基地内的建筑物建设先后顺序不一样,现状已形成事实的建筑物,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若不能满足日照间距,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邻双方的有关要求及协商,其间距可以适当缩小;相邻建筑均为新建建筑物必须满足本规定要求。

(二)界外是公共绿地的,各类建筑的最小离界距离按非居住建筑的离界距离控制;(三)界外是居住建筑的,除符合表4的规定外,须同时符合第十四条、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

(四)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距离)的0.7倍,且不得小于3米。

第二十一条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其退让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按《驻马店市城市道路控制红线、绿线、建筑红线技术规定》的要求执行。

第二十二条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退让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具体标准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或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第二十三条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物,其退让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应满足停车、回车、绿化和人流集散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临街围栏、临街大门,后退道路红线不得小于第二十一条相应规定距离的一半。

建筑物的基础、台阶、阳台、雨篷、挑檐、散水等均不得占用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距离。

第二十五条沿道路红线两侧有绿化带设置要求的,建筑物退让距离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或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第二十六条商业步行街街道两侧的建筑退让,必须满足消防、交通、管线敷设的要求。

第二十七条水体、水系规划蓝线或绿化规划绿线两侧的建筑物,其退让蓝线或绿线的距离,应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或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