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曹植作品精选精练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2020年高考语文复:古典诗歌鉴赏练题一、赏析意象作用练前提示:意象是古代诗歌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

赏析意象的作用,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造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②写人:衬托人物,铺垫蓄势。

③抒情:感发兴寄,表达情感。

④结构:或为线索,或为中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注XXX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XXX。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注:此诗写于XXX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761),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诗中“柳絮”“桃花”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柳絮、桃花为暮春典型意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春尽之时的伤心断肠之情。

通过反衬和拟人手法,柳絮随风、桃花逐水而去,以二者的无情反衬诗人的有情、多情。

同时,以物喻人,以颠狂柳絮和轻薄桃花比喻势利小人,讽刺他们随波逐流,表达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故衫XXX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注:①本诗作于宝历元年(825),时XXX从忠州刺史徙杭州刺史再徙苏州刺史。

②绯衫:大红色官服。

唐代官员三品以上着紫红,四品、五品以上官员的朝服为绯红。

③梅:梅雨季节。

诗人想借“故衫”抒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首联用“绯衫”“老身”自嘲,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未获提拔重用的苦闷之情。

中间两联借绯衫依旧感慨职位依旧,为职位长期得不到升迁而苦恼。

尾联“欲弃空箱似少恩”借旧衣不可弃,暗喻旧臣不宜疏远,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皇上提拔重用的心情。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XXX其一楼压黄河山满坐,XXX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XXX城头过。

其二一别XXX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XXX酒人。

答案:这两首诗都以“楼”为主要意象。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曹植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曹植作品精选精练

曹植作品精选精练杂诗曹植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注]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注]东路,指曹植从洛阳回自己封地鄄城(在今山东省)的路。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三、四句自问自答,强调诗人心中的远游是要远征东吴,为国杀敌。

B.诗人远游时遇到了长江的悲风、淮泗的急流,暗示理想受阻的现实。

C.“惜哉无方舟”一句语义双关,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与无奈。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愿闲居封地、甘心替国分忧的情感。

2. 曹植的诗歌具有“刚健之美”,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6分)1、B2、诗共十二句。

前六句表明自己愿意渡江征吴,而不愿东归封国,中间四句言道路险阻,惋惜自己不被朝廷所用,不能率舟师南渡;后二句点明自己渴望报国立功而不愿虚度岁月的壮志。

抒发了作者甘心赴难为国建功的壮志,但又不能实现的苦闷。

全诗语言明白自然,风格俊爽豪健。

杂诗曹植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阳景:太阳光。

黍离:出自《诗经》,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表达亡国之痛。

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

处者:指役夫的家人。

式微:出自《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此处有盼役夫早归之意。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秋天到来,薄云蔽日,清风吹衣,鸟飞鱼游,自然物象的变幻,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引发他无尽的感怀。

B.时处乱世,徭役繁重,服役之人长期不得归家,诗以“眇眇”状服役之地荒僻偏远,又显人物内心的愁苦无助。

C.役夫征发时严霜凝结前路茫茫,归家时白露已晞苦尽甘来,物候变换中寓含着人物内心悲喜变化的今昔之感。

D.九、十两句借典抒情,感怀深沉,游者和处者同心离居,一悲叹乱离,一殷切劝归,对举并写,倍显凄恻动人。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9~20题。

(8分)戏答诸少年(唐)白居易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

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

古树(唐)徐凝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

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

19.《戏答诸少年》中“朱颜”一词意为,《古树》中“”一句写出古树的老态。

(2分)20.简析两首诗在说理方法上的相同之处。

(6分)【分析】(19)本题考查对诗中关键词的理解以及诗句的理解。

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语境来理解。

(20)本题考查对诗歌使用的表现手法的掌握。

先准确地答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何是这样的手法,再分析传达的感情。

【解答】(19)对“朱颜”的理解可结合学过的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里“只是朱颜改”一句中朱颜的词意,应该是指红润美好的容颜。

“枝不生花腹生草”一句写出了古树的老态,它已经不开花且腹中长满了草,证明了它已经老去。

(20)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第一首写了诗人年老,头发已经白似雪,而少年们气概如云,两者对比,写出了自己的感慨。

第二首诗后两句“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说行人从来没见过树年青时,但是古树却已经见证了几番苍老,将“行人”与“古树”的年龄对比,写出了世事变迁,人与物代谢不同。

第一首后两句“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通俗易懂,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苍老的命运,诗人对青春难再有深刻认识。

第二首诗借写古树来表达对宇宙无限而人生短暂的感慨。

所以都喻指深刻,可以说是“借题发挥”。

答案:(19)红润美好的容颜(答“年轻的容颜”亦可)枝不生花腹生草(20)①都运用对照(对比)写法。

《戏答诸少年》将诗人的年老“头似雪”与少年的“气如云”对比,写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古树》将行人与古树时序(年龄)进行对比,写出了树的古老及世事的变迁。

②都在借题发挥。

《戏答诸少年》以“戏答”为题,以看似戏谑的笔调写出了诗人对岁月如流、青春难驻的深刻认识;《古树》以吟咏饱经沧桑的古树来表达自己对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的感慨,颇具韵味。

2020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思想情感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安定城楼(唐)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①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②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③竟未休。

【注释】①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

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②回:挽回、扭转。

③鹓雏: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诗极具李商隐诗歌“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的特色,使用了多个典故,盘郁顿挫,表达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感情。

B.首联点题,上句以夸张之笔极写安定城楼高拔且连续绵延的气势,下句则描绘了一幅绿树与洲渚接连一片的阔大之景,乃登楼之所见。

C.颔联用典,既有人生失意之悲,更通过“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表达自己振作精神、重整旗鼓之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D.颈联情感又一跳转,由颔联的激昂转入低沉,诗人想象自己一生无为,只能在白发苍苍的晚年泛舟湖上,渺如沧海一粟。

E.尾联用庄子寓言之典,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以凤凰自比,这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

2.通读全诗,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述之。

(6分)答案1、CD【解析】C项“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主要还是诗人的身世自况,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情感没有那么积极。

D项意思表述全然相反。

颈联是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情感比较积极。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精选汇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公无渡河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写黄河西来,咆哮奔腾,而“触龙门”,又有“鲤鱼跳龙门”之意,意在表明作者心中的宏图壮志。

B.从远古河害到滔天洪水的平治,诗人发挥无穷的想象,写了“大禹治水”的典故,洪水得治,却留下“茫然风沙”。

C.诗歌的下一节,诗人痛诉狂叟溺死波浪,流浮东海,终于作了巨若“雪山”的鲸齿冤魂,此处用了夸张手法。

D.诗歌最后,诗人一变双行之体,只写了孤单的一句“箜篌所悲竟不还”,便掷笔而叹,其悲不忍卒“写”。

15.李诗比课文中出现过的《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更具悲剧色彩,请简要分析体现在哪里。

(6分)14 A(“触龙门”只是在表现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

)15 、两首诗均写了狂夫“渡河而死”的悲剧,李白诗的悲剧意味更体现在①用大量笔墨渲染黄河汹涌气势,及大禹治水后剩下“茫然风沙”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②除了妻子的劝阻,李诗还写了旁人的冷漠,侧面烘托出狂夫的悲剧。

③李诗还想象狂夫死后的景象,挂在白鲸的巨齿间,箜篌悲声不绝,将悲剧推向高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1,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2,辛苦向天涯。

[注]1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唐大历初年被镇守荆南的卫伯玉辟为从事,后漫游湘桂间。

大历后期宦游至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含解析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此诗前六句绘写雪后黄楼之景,后两句抒发之情。

写景精微细腻,写情深远绵邈。

答案长忆(思念)友人2.《诗林广记》评曰:“‘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二句尤妙。

”这两句妙在何处?试作赏析。

答:答案①意象繁密。

“云日”“松雪”“溪山”“晚风”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一字一意,用最简练的意象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情感。

②用词精炼。

“明”形象地刻画了松雪在阳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的状态;“进”写出了雪后冷风吹拂而带来的阵阵寒意。

“明”“进”的使用,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有了生气。

③动静结合。

“云日明松雪”表现出薄云遮掩的日光映照松雪的静态,“溪山进晚风”写出晚风吹进溪水纵横的山间的动态。

④多种感觉的融合。

既有“云日、松雪”等所见之景,又有隐含在“溪山进晚风”里的所听之声,还有“晚风”吹拂下,带来阵阵寒意的所触之感。

⑤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借助“云日”“松雪”“溪山”“晚风”等意象,营造空明澄净的意境,抒发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洒脱情怀。

(写出三点即可)1.诗歌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答案雪后空明澄净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答案诗歌通过描写雪后薄云遮日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并借用典故传达诗人冲淡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颈联中的“句中眼”分别是和。

答案静闲2.本诗为忆友之作,而全诗并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怀友的。

答:答案①首联对仗,以“寒更”对“清镜”,见“衰颜”而生迟暮之感,为怀人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②中间两联调动听觉和视觉,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静寂寒冷,用环境描写为转写对胡居士的忆念蓄势。

③尾联借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回忆胡居士。

借用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思念。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①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这首七律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

②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范蠡经商有道,号陶朱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登临览景,古今勾连,营造了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

B.颔联意在写“今”,鸟去鸟来,人歌人哭,描绘一时见闻。

C.颈联所绘之景,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时间上不连续。

D.前三联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的历史兴亡、人世变迁之感。

15.与汪遵的《五湖》“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

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相比,两诗写到范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14.B"意在写今"有误,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既是写"今",也是写"古";"一时见闻"也有误,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这些景象都不是诗人一时之所见所闻,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15.(1)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范蠡的缅怀仰慕之情。

(2分)(2)不同:①杜诗表达了无因会见范蠡、无法像他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这是诗人归隐之志的体现,诗人厌倦官场,寄情山水,向往隐士生活。

(2分)②汪诗主要表达诗人对范蠡的"功成身退,善始善终"的做法的赞美之情。

(2分)诗歌赏析:本诗抒写了诗人在开元寺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 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 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

②南朝狂客: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 “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

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 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

“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

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2. 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纳兰性德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 “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 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 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600分冲刺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优练1(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600分冲刺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优练1(含解析)

古诗鉴赏一、(2019·仁寿一中高考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本题共2小题,9分)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对杜甫的思念。

杜甫深受感动,便写此诗作答.②何逊在扬州:何逊在扬州见梅花盛开,作有《咏早梅》一诗,何逊是杜甫所喜爱的南朝梁代的诗人。

③此时:指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末、二年(761)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唐朝岌岌可危、万方多难之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以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以此来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推崇。

B.“此时对雪遥相忆”是说裴迪送客时雪中遇梅,突出梅之洁白,衬托裴迪的高洁情操。

C.颔联承“动诗兴”而来,遥想裴迪对自己的相忆,突出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

D.颈联表达庆幸之意,庆幸裴迪没有折梅寄来,要不然诗人面对折梅一定会感慨万千的。

【解析】“突出梅之洁白"和“衬托裴迪的高洁情操”属无中生有,从诗句内容得不出这一结论.2.诗歌尾联中说“朝夕催人自白头”,是什么催诗人“白头”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答案】①忆友之情。

从诗歌的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暮年之愁。

从颈联中的“伤岁暮"可以看出,诗人因自己上了年岁而伤感。

③思念故乡之愁。

从颈联下句“若为看去乱乡愁”可知,诗人唯恐梅花会引发思乡之愁,实际上是表达自己满怀思乡之愁.④忧国忧民、感时伤世之情。

从诗歌的注释来看,国家处于战乱的困境,诗人面对乱世心急如焚。

(答出三点即可)【解析】本诗首联赞美裴迪咏早梅诗: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倒像当年何逊在扬州那般高雅。

颔联上承“动诗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诗歌鉴赏(2份打包附答案) (1)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诗歌鉴赏(2份打包附答案) (1)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①刘禹锡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②。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③。

【注释】①礼部王侍郎主持科举考试,放榜后,广宣和尚作诗祝贺,刘禹锡也以此诗酬和。

②羽翰:翅膀。

③《高僧传》记载,高僧支谦长得黑瘦细长,眼白多而眼睛呈黄色,当时人说他“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一、二句描述科举考试榜单发出后长安一片轰动,大街小巷上人们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

B.第五句的“白雪”一词运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赞颂王侍郎文章高雅,能够承担起科场选才的重任。

C.第六句的“青云”比喻高官显爵,整句话的意思是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

D.尾联用佛典写广宣和尚,在称赞王侍郎的同时也赞美了广宣和尚修为高深,体现出作者与两人的友情。

2.“桃李”是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颔联中的“桃李”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的“桃李”,手法和用意均不相同。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霜天晓角蒋捷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

折时高折些。

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人物、环境、故事要素气质鲜明,具有小说的基本特征。

B.这首词具有散文特征,联想和想象丰富生动,行文精巧别致。

C.标题霜天晓角点明了季节特征和时间特征,属于环境描写。

D.这首词与《涉江采芙蓉》相同,塑造人物都用了心理描写。

4.请从闺怨诗的角度,以窗内闺中人为基本要素,对全词作鉴赏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添字浣溪沙·三山①戏作辛弃疾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

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②。

2020-202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杂诗(其四)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屈原的辞赋开始,就形成了以美人香草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这首诗明显地学习屈赋。

B. 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佳人图,这“佳人”生于“南国”,艳若桃花,光彩照人。

C. “时俗薄朱颜”二句,指世人并不喜欢这朱颜的美人,没有人愿意对她展露笑颜赞美她。

D. 这首诗简练峭直,语短情长,含蕴丰富,意境深邃,风格质朴刚健,有一种爽朗自然之美。

(2)这首诗是曹植后期所作,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C(2)①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杰出的才能,表达自得之情;②“时俗”二句,说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比喻自己不被重用,表达怀才不遇之愤;③“俯仰”二句,说时光流逝,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解析】【分析】(1)C项,“指世人并不喜欢这朱颜的美人,没有人愿意对她展露笑颜赞美她”错,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意思是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此句是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而不是“没有人愿意对她展露笑颜赞美她”。

故选C。

(2)“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从屈原的辞赋开始,就形成了以美人香草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

曹植这首诗,在构思和写法上明显地学习屈赋。

这首诗以佳人自比: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才能的杰出。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时俗”二句,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比喻自己怀才不遇。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转瞬间,岁月消逝,可是青春的美貌是难以永远存在的。

“俯仰”二句,说时光流驶,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全国通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全国通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全国通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①(元)王恽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

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谈霏玉有香。

由汉魏,到隋唐。

谁教若辈管兴亡。

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②未易当③。

[注]①驭说,即说书。

高秀英,当时著名女说书艺人。

②拍板门锤,说书时使用的道具。

③未易当:没有改换。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首句连用叠词“短短”与“淡淡”,写出了说书女打扮素洁得体而脱俗的形象特点。

B.“拂”字准确传神地刻画说书女干净、利落的动作,表现了她嬉笑怒骂、愤世嫉俗的态度。

C.上阕三四两句运用比喻(通感)手法形容艺人说书技高超,谈吐清雅、英爽,如含珠泻玉。

D.上阕写女艺人装束和高超的说书技艺,下阕写说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想评论,层次清晰。

(2)简要分析词的下阕末尾“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两句所表达的主旨。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

要结合诗中关键词语,关键意象,揣摩它们背后的含义。

【解答】(1)B.“表现了她嬉笑怒骂、愤世嫉俗的态度”错,“拂”字只表示一个干净利索的动作而已。

(2)“百年总是逢场戏”,语义双关:一是指百年兴亡,什么汉魏隋唐,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表达作者对人生兴亡的感慨;而是说说书作场,讲古论今,不过是逢场作戏,其间自有说书人一段辛酸在。

最后一句“拍板门锤未易”带有讥弹,百年兴亡不过是逢场作戏,说书人可顷刻间说破,然而仅靠说书人的褒贬,能在芸芸众生领悟其中的虚幻。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

司空曙作品精选精练xx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xx别,几度①隔xx。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xx,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

“翻疑梦”,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

“更”字,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

“惜”字,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富有情致。

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6分)1.D项,【解析】“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错,应是“由上次别离说起”。

2.①“寒”“暗”二字客观地描写了与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烟云飘浮,显得更浓更暗;②“寒”“暗”二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备感凄暗;③“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展现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黯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

xxxx司空曙辇路②xx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xx③,老作北朝臣。

【注释】①司空曙:唐代诗人。

经历安史之乱,其身世与庾信相似。

②辇路: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

③庾开府:庾信,南朝梁著名诗人,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

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

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

3、诗歌前两句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组对比,请简要分析。

(5分)4、诗歌最后两联使用了庾信的典故,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述。

04.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诗鉴赏

04.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诗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泥坑老唐)A组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9分)骢马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骢马的毛色、装饰与气派。

青色的皮毛配以金饰的笼头白玉的马鞍,主人高扬马鞭奔跑在京郊大道上,华贵而不凡。

B. 颔联写骢马的敏捷、矫健。

“朝”“暮”极言时间短促,“东道”至“河源”写空间的阔远,表现骢马飞奔的雄风。

C. 颈联刻画骢马的功业、品格和德性。

这是一匹汗血宝马,它跟随主人征战沙场,不惧边地艰苦,不惧伤痛严寒。

D. 前三联写外在美,第四联写内在美,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格调高亢,豪放旷达,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1. D 。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语言、形象、手法、情感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D项,“前三联写外在美,第四联写内在美”错,首联写外在美,二三四联写内在美。

故答案为D。

2.这首诗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①主人对骢马的信任。

“能”、“尽”二字,表达主人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为国尽职,肩负起横行关塞、守边保疆的重任。

②对骢马历尽艰难险阻建功立业精神的赞颂。

“长城窟”“行路难”写边地艰险,但这匹马只要能有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天山也在所不辞。

③展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古诗鉴赏 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古诗鉴赏 含解析

单诗精练一古从军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1.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声声慢》都运用了叠词,试赏析本诗叠词的运用。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纷纷”,极写凄冷、酷寒的情状,强调从军生活的辛苦;“夜夜”“双双”,写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哀啼落泪,烘托出士兵远戍的悲哀;“年年”,写士兵战死的情况经常发生。

(3分)②全诗叠词的运用,不但强调了语意,增强了抒情效果,而且使诗歌更有韵律感,增强了音乐性。

(2分)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课内所学的《声声慢》理解叠词手法,然后结合本诗叠词的运用具体赏析。

叠词的表达效果通常是“强调语意”“渲染氛围”“增强抒情性”“增加韵律感”等。

2.本诗画线句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最后两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抒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加以比较。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相同点:都表达了厌战情绪。

(2分)不同点:本诗侧重于抒发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与不满。

连年战争,将士弃尸荒野,仅换得西域蒲桃归种中原,讽刺和批判了统治者穷兵黩武,视生命如草芥的行为。

(2分)范词侧重于抒发思归与报国之情。

将士们白发苍苍,思乡而夜不能寐,但仍不畏环境艰苦,承担着戍边重任,表达了诗人深沉真挚的忧国报国之情。

(2分)解析该题考查情感比较,首先要清楚《渔家傲·秋思》两句的情感内涵,再看该诗尾句表现的感情,相同点显而易见。

只是不同点较隐晦,需要推测一下。

1.“野云万里无城郭……胡儿眼泪双双落”这四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赏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诗人通过“野云”“雨雪”“大漠”“胡雁”“胡儿眼泪”等意象;②从多方面刻画了边陲凄冷酷寒的环境;③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④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练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苏子瞻哀辞张舜民①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②。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注:①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

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作大盆盛之,数水其上,名其室为雪浪斋。

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茸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于是写了这首哀辞。

②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石的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被贬,墨石也被贬,“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

B.首联下句是说,苏轼虽然已经去世,但“石尚存”,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

C.“重添丈八盆”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思念之情。

D.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

15、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作者写“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两句的用意。

(6分)14、B.“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分析有误。

“人亡石存”,更是悲凉,充满一种物是人非之悲;15、①作者表面上写墨石坚硬厚重的特点,实则以石喻人;②墨石坚重之质,不轻易改变本性,这正是苏轼坚贞品格的象征;③作者借此句表达了对苏轼坚贞品格的赞美及对其逝世的悼念之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尉佗楼许浑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

②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③万古风。

[注]①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

②颔联的意思是,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

秦亡后,尉佗自立为南越王。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汉朝实现统一。

③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第一二句写刘项相争,战祸连年,尉佗偏守一隅,在岭南自立为王,场面宏大,起笔不凡。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六) 古代诗歌阅读(分值:63分时间:7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9分)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北宋]欧阳修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

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1.【提分攻略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借助波光、柳色、斜桥、画舫等优美意象,营造了江南水多清丽又显迷蒙的意境。

B.“更”“渐”两字叠用,既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也凸显出西湖美景深远无穷的特点。

C.“唯恐尽”与“似无穷”呼应,表现了诗人从害怕美景有限到发现美景无穷的心理转变过程。

D.尾联前一句以半醉迷途直接抒发喜爱陶醉之情;后一句以景结情,夕阳楼台的景象令人回味。

,不是直接抒发情感。

2.【提分攻略20】和柳永的《望海潮》相比,本诗的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6分):本诗通过波光、柳色、斜桥、画舫等景物的描写侧重于展现景色秀丽、空蒙的西湖自然美景,而《望海潮》既展现西湖的自然景色,更侧重于杭州的繁华富庶景象和生活美。

②从表达情感上看:本诗侧重写出游人对西湖美景的沉醉迷恋之情,而《望海潮》则是干谒词,赞颂杭州繁华的同时,更表达了对治理者的称颂。

,更侧重于表现杭州的繁华富庶景象和生活美,属于干谒词,赞颂杭州繁华的同时,更表达了对治理者的称颂。

本诗根据诗句“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可见重在展现景色秀丽、空蒙的西湖自然美景,由“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可见此诗侧重写出游人对西湖美景的沉醉迷恋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9分)省试湘灵鼓瑟①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②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传说中的河神名。

3.【提分攻略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倒装,暗用《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让人想起湘灵弹奏哀伤乐曲的情景,开门见山,点明题意。

2020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

2020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

2020届语文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夏日梦伯兄寄江南①黄庭坚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

诗酒一年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

河天月晕鱼分子②,槲叶风微鹿养茸③。

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搘筇④。

[注]①作此诗时诗人与长兄分别已一年。

②鱼分子:游鱼产卵,散布水中。

③鹿养茸:雄鹿长出初生之角。

④搘筇:拄着竹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如梦如幻,动情地回忆了往日里与长兄从容和睦、懒睡醒来红日照射南窗的温暖而短暂的时光。

B.第三句的“隔”字无论是本身含义,还是在诗句中的位置,均十分微妙,是时空之“隔”,也是虚实之“隔”。

C.颔联手法灵活、情感曲折,一“隔”一“通”的巧妙呼应,使情思在虚实不同的时空中自由穿梭。

D.颈联与尾联巧妙衔接,自然无痕,景语情语融为一体。

“几度”“审听”的渲染,使尾联尤富情韵。

2.尾联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题李愬①画像(节选)惠洪淮阴北面师广武②,其气岂止吞项羽?君得李祐不敢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③。

君看鞬櫜见丞相④,此意与天相始终。

[注]①李愬,唐德宗时西平郡王李晟之子,曾生擒叛将吴元济。

②广武,指广武君李左车,赵国谋士。

③大梁公,唐朝功臣梁国公狄仁杰。

④丞相,唐朝宰相裴度,为平叛之役的最高统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中,“师”是“请教”的意思,诗句是说韩信破赵,不杀赵国谋士广武君,向其请教攻燕伐齐之计,遂平燕、齐,项羽势孤。

B.三、四两句讲的是李愬设计擒获叛将吴元济的手下李祐,李祐不肯投降,李愬便将他诛杀了。

C.第五句赞美李愬有其父当年的风范,这里把李愬与西平郡王并提,表明了李愬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D.诗歌刻画李愬的形象特征时,通过议论统摄史实,这使得诗歌在议论的同时又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考前冲关夺分 第七章 微专题(三)古诗鉴赏讲练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考前冲关夺分 第七章 微专题(三)古诗鉴赏讲练

(三)古诗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①,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②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①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写洛神飘然行水的姿态。

②山礬(fán):本名郑花,木高数尺,春开小白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礬。

(1)诗的前四句是如何描写水仙花的?请简要分析。

答:(2)诗人为什么说“坐对真成被花恼”?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2.(2015·山西四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潘阆长忆西湖。

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①[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淮中晚泊犊头②[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船风雨看潮生。

注①《滁州西涧》作于德宗建中二年,当时诗人正在滁州刺史任上。

②苏舜钦曾被诬陷,削籍为民,流寓苏州。

此诗系诗人回苏州途经淮中时所作。

(1)请从景与情两方面对《滁州西涧》的前两句进行赏析。

答:(2)两首诗分别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作简析。

答:4.(2015·长春一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缕衣无名氏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遣罗隐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1)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有何异同。

答:(2)《自遣》一诗在情感上和字词运用上“重叠之中有变化”,请针对其中一方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植作品精选精练
杂诗曹植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注]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注]东路,指曹植从洛阳回自己封地鄄城(在今山东省)的路。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三、四句自问自答,强调诗人心中的远游是要远征东吴,为国杀敌。

B.诗人远游时遇到了长江的悲风、淮泗的急流,暗示理想受阻的现实。

C.“惜哉无方舟”一句语义双关,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与无奈。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愿闲居封地、甘心替国分忧的情感。

2. 曹植的诗歌具有“刚健之美”,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6分)
1、B
2、诗共十二句。

前六句表明自己愿意渡江征吴,而不愿东归封国,中间四句言道路险阻,惋惜自己不被朝廷所用,不能率舟师南渡;后二句点明自己渴望报国立功而不愿虚度岁月的壮志。

抒发了作者甘心赴难为国建功的壮志,但又不能实现的苦闷。

全诗语言明白自然,风格俊爽豪健。

杂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阳景:太阳光。

黍离:出自《诗经》,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表达亡国之痛。

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

处者:指役夫的家人。

式微:出自《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此处有盼役夫早归之意。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秋天到来,薄云蔽日,清风吹衣,鸟飞鱼游,自然物象的变幻,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引发他无尽的感怀。

B.时处乱世,徭役繁重,服役之人长期不得归家,诗以“眇眇”状服役之地荒
僻偏远,又显人物内心的愁苦无助。

C.役夫征发时严霜凝结前路茫茫,归家时白露已晞苦尽甘来,物候变换中寓含着人物内心悲喜变化的今昔之感。

D.九、十两句借典抒情,感怀深沉,游者和处者同心离居,一悲叹乱离,一殷切劝归,对举并写,倍显凄恻动人。

4.三、四句对诗歌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分析】(3)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4)本题考查诗歌艺术手法的基本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释,最后分析艺术效果。

【解答】(3)C.“苦尽甘来”“悲喜变化”错,两句中从“严霜结”到“白露晞”的物象变化,凸显了岁月的流逝,烘托了人物久役他乡的悲苦心情,无所谓“心情的悲喜变化”。

(4)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用词精警,意象飞动,是历代读者激赏的名句。

鱼、鸟形象的捕捉,渌水蓝天的空间幅度,鱼“潜”鸟“薄”静动映衬,在诗意的提炼上都达到了自然凑泊、了无痕迹的境界。

鱼儿安然地潜游于渌水之中,鸟儿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不但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解放的热切憧憬。

答案:
(3)C
(4)①寓情于景,鱼儿在渌水下自在潜游,鸟儿在高天上振翅翱翔,它们自由自在、各得其所,这幕景象中寄寓了作者对生命自由的喜爱与憧憬。

②反衬下文行役之人身不由己、有家难归的悲惨境遇,有利于表达作者对他们命运的悲悯和同情。

赏析:
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

诗中“游者”、
“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

游者,指役夫。

《黍离》,指《诗经。

王风。

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

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

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

《式微》,指《诗经。

邶风。

式微》篇。

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

这里取其劝归之意。

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压下痛苦不安的悲剧间蕴,正如唐人王昌岭《从军行》叹当时边关征戍不断时所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由秦汉联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处深沉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诗人悲天悯人式的同情心,不言而喻。

【点评】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

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

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选自《曹植集·卷六》)
【注】《野田黄雀行》为曹植后期作品。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云: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翼、杨修等为之羽翼。

太祖于是以罪诛修。

文帝即位,诛丁仪、丁翼。

史载,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杀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
杀曹植知友丁氏兄弟。

5.简析这首诗前两句的手法及其作用。

6.赏析诗中“黄雀”的形象。

参考答案
5.借高树易招悲风、大海常掀起巨浪起兴,暗喻了诗人所处的险恶政治环境,也渲染出人生失去权柄的悲剧氛围。

6.诗中黄雀是被凶猛鹞鹰逐食而自投罗网的弱小者,在诗人想象中,黄雀更是亟需英武少年仗剑解救的友人,最终能够挣脱险境,自由地高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