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人谈参加中央台访谈节目的感受
浅析电视谈话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浅析电视谈话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7494cb08a1284ac85043aa.png)
浅析电视谈话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摘要语言在人类的活动中发挥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们进行很好的沟通的一种媒介和工具。
在电视传播的媒介中语言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视谈话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呢的语言特点影响着节目的收视率。
关系着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评价和现场活动的进行。
所以本课题从不同的方面对电视谈话类主持人进行研究和分析。
以方便有关的人士进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视谈话类支持人语言特点(一)电视谈话类节目简述1.1、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1.1.1、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状况谈话节目时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电视广播习惯形式,主要的是一谈话为主要的内容。
节目的组成部分包括现场的所有的嘉宾、观众、工作人员、主持人等。
谈话的主体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内容,情感类、励志类、娱乐类等。
主持人负责节目的引导性发展,看似是就行平常的聊天一样的进行。
嘉宾对主持人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回答,并且最后进行总结。
谈话类节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谈话的内容来起到一定的作用。
人们也习惯性的将这样的节目称之为脱口秀。
因为主持人是没有任何的准备和稿子的,完全的是靠在现场的临场发挥,这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我国自从1993年的第一个电视类谈话类节目诞生以来,近几年的谈话类节目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也在很多的地方电视台和中央的电视台都逐渐的兴起。
《实话实说》、《财智时代》、《对话》、《艺术人生》等都受到了广大的观众的欢迎。
各种各样的大型谈话类节目在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新闻、军事、政治、文化、娱乐等不同的谈话类因素被逐渐的添加到谈话类节目中。
很多的谈话类节目都成为了一种节目的品牌和力量。
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不少的色彩。
电视谈话类节目诞生在美国,但是出现在我国的时间是比较短的。
194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和NBC的大卫·萨尔诺夫首先推出了第一批电视谈话节目,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由艾德·萨利文主持的《小城大腕》(即后来德《艾德·萨利文节目》),这个谈话与杂耍结合的节目为今天谈话类节目样式开创了先河(斯克特,1996)。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类别和特征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类别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827eab233d4b14e8424680a.png)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Tuesday, November 03, 2020
3-Nov-2020.11.3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1.300:20:203 November 202000:20
《奥普拉·温弗里秀》
《奥普拉·温弗里秀》定位在社会、家庭生活 领域等,话题非常宽泛。从家庭厨艺交流、失 业人员的理财建议到父母对摇头丸的了解、妇 女遭遇的暴力侵扰多等。即便请来好莱坞明星, 谈论的也是他们的家庭生活。“9 · 11”美国 遇袭事件之后,在若干围绕此事件的谈话节目 中,《奥普拉·温弗里秀》的一期节目主题为 “怎样向你的孩子解释9 · 11”尤其显出它对 题材的敏锐触觉。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1 月上午 12时20 分20.1 1.300:2 0Nove mber 3,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1 月3日 星期二1 2时20 分20秒0 0:20:20 3 Nov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12时20 分20秒 上午12 时20分 00:20:2 020.11. 3
《鲁豫有约》
节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 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 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主持人 鲁豫对人的关注与被采访者心灵的对话。 鲁豫相信,没有一个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 她说:“我对人、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我 对讲道理半点兴趣都没有。”
奥普拉·温弗里 Oprah Winfrey
“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 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 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指一个人的言 行莫名其妙。
2023观看《榜样7》有感心得想法
![2023观看《榜样7》有感心得想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760ee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3.png)
2023观看《榜样7》有感心得想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2023观看《榜样7》有感心得想法2023观看《榜样7》有感心得想法【精选8篇】对于观看《榜样7》有感心得想法,你会写吗?来看看吧。
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https://img.taocdn.com/s3/m/510116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9.png)
• 曾经有研究者对《艺术人生》主持人的问话进 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节目在问话方面,主 观问话,如“你觉得……你的感觉……”过多, 占了30%。其次,节目中虽然也用了许多委婉
五 主持艺术
• 1 平民化的形象定位 • 2 从倾诉者到倾听者的角色转化 • 3 机智幽默的语言风格
谈话类节目存在的问题
• 在这个满是充斥着娱乐八卦的时代,一 个节目能以“用文化引导娱乐”为目标,
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做出努力并获得 成功的,也非《艺术人生》莫属了
• 二、大打“感情牌” • 用情感温暖人生,是《艺术人生》栏目秉承的
• 首先,家庭收视环境是电视谈话节目应 运而生的前提条件。
• 家庭收视环境下人们更倾向于“听”电 视。人们常常是手里干着其它的事情, 耳朵里听着电视里传来的声响,再时而 不时地看一下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谈话 节目很适应现代观众的这种收视状态, 其发生、发展其实是应运而生、应运而 成
• 其次,节目制作的低成本也是电视谈话节目蓬 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 兴起的主要背景
• 社会的发展与受众的需要给谈话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丰 厚的土壤。改革开放打破了封闭的环境,人们的生活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各种新现 象、新事物的冲击,对此,人们既有困惑,又有烦恼, 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渴望。但是, 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人们难免面临人 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的困 境。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谈话节目因其特有的互动性 以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谈话方式的回归,受到了大众 的热烈欢迎。大众的需求成为电视谈话节目蓬勃发展 的最强有力的推动力
主持人 电视谈话节目的核心
![主持人 电视谈话节目的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64f95094daef5ef7ba0d3c14.png)
主持人—电视谈话节目的核心摘要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人,其媒体角色也各不相同。
在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扮演的核心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快,节目数量多。
是主持人与受众之间互动的特殊节目形态。
主持人出现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不仅为节目带来了“人格化”和“个性化”的色彩,也为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变革创造了可能。
关键词:主持人,电视谈话类,角色定位,核心掌控,发展变革目录绪论 (1)一、电视谈话类节目与主持人的关系 (2)(一)电视谈话节目的概述 (2)(二)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特点 (2)二、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核心角色 (3)(一)角色定位的必要性及意义 (3)(二)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的体现 (5)(1)栏目的代言人 (5)(2)节目进程驾御者 (5)(3)优秀的倾听者 (6)(4)沟通互动者 (7)(5)节目责任实践者 (7)三、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素养 (8)(一)基本素养 (8)(二)个性化素养 (9)结论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绪论电视谈话节目的英语原文为“TV Talk Show”,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脱口秀的来源,意思就是主持人作为一种刚兴起十几年的节目类型来说,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空间可谓十分广阔。
而节目生命力的原动力就是主持人。
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人,其媒体角色也各不相同。
可以说电视谈话类节目为主持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舞台。
语言不仅是其发挥说服功能的宣传工具,更是其人格魅力外化、实现理论引导的主要手段。
许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用多姿多彩的主持风格和人文精神拓展了谈话节目无限宽广的艺术空间。
但也仍有许多电视台都争相开办电视谈话类节目,但并不都很成功,究其原因,如节目定位不准确,谈话谈不到位,气氛不融洽,内容链接薄弱等。
虽然谈话节目一般可以分为叙事型、辩论型、讨论型,内容和表现形式各有特点,但无论何种类型,主持人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电视谈话节目分析
![电视谈话节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b1cfc3195f312b3169a5c7.png)
嘉宾阵容:《世界青年说》的十一个男嘉宾分别来自不同 的国家,颜值高、有思想、性格外向、具备典型的自身国 家标签,中文流利,智商超高,以研究生、博士居多,对 中国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此外,每一期节目还会邀 请明星担任特别嘉宾,像林志颖袁珊珊等
主持人:《世界青年说》首创两男一女主新主持阵容
中外电视谈话节目比较
/20150512/n412923794.shtml?txid=352b40a03b500e27 308946b9e00070ba&ptag=vsogou
《大王小王》是中国第一档关怀类普情感访谈 节目,主持人是国内金牌谈话节目搭档王芳和 王为念,通过大王王为念的妙语连珠和小王王 芳的循循善诱,双王合璧,携手挖掘人物和事 件的细节,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情感和温暖。节 目把更多的焦点放在了需要关怀的社会群体, 搭建联系社会团体、慈善机构、明星在内的互 助桥梁,借助节目的力量帮助普通人排忧解难、 扶危济困,用温暖、智慧的氛围传递阳光正面、 积极向上的情感关怀。
韩国《非首脑会谈》被称为2014年“黑马”节目。而这档韩国JTBC电 视台制作播出的谈话类节目,其创意别具特色,从形式到场景完全模 拟首脑会议,内容则围绕韩国年轻人们最苦恼的议题来进行讨论、交 流甚至争论,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韩国年轻人们的烦恼,从而试图求得 更加明朗和独特的解答。这档模式新颖的谈话类节目自2014年7月开播 以来就取得不俗的收视,18期收视率6.56%,每分钟收视率更是达到了 7.8%。据韩国电视2014年11月最受欢迎讨论度数据显示,《非首脑会 谈》热度已经超《Running man》等王牌节目,一举登上韩国电视前五 名。
话题:讨论一些接地气、青年人普遍关注的话题。主要包括生活方式、 情感生活和个人经历等几个类别。通过不同的话题讨论,展现不同国 家的文化特点。
“美国第一名嘴”奥普拉的创业神话 创业经验
![“美国第一名嘴”奥普拉的创业神话 创业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d4ec6d2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b.png)
“美国第一名嘴”奥普拉的创业神话奥普拉·温弗瑞,作为一名黑人,更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妇女之一,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通过控股哈普娱乐集团的股份,掌握了超过1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平均每周吸引3300万名观众,并连续16年排在同类节目的首位;奥普拉在1996年推出的一个电视读书会节目在美国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她利用业余时间在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紫色》中客串了一个角色,还荣获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喜欢奥普拉的人甚至认为如果她去竞选美国总统,获胜的把握也很大。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更开设了一门课程专门研究奥普拉。
她的出现让观众泪流满面2001年6月,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市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的大礼堂内,2300多个观众座位上人头济济,人们正在耐心地等待着本次节目的主角、她们心目中的“访谈皇后”奥普拉的出场。
这是奥普拉主题为“度过最完美的生命之旅”巡回演讲的第一站,尽管每张门票要花185美元,但2300多张门票在短短两小时内便告售罄。
为了亲耳听一回奥普拉激动人心的演讲,一些“奥普拉迷”们甚至宁愿在拍卖网站上花2025美元,从网络票贩子手上换得一张演讲会的入场券。
此次演讲所得的收入将全部捐献给当地的慈善机构。
在为时两个半小时带着传教色彩的幽默演讲中,奥普拉向台下的观众讲述了自己的个人奋斗史,当她面对贫穷、肥胖、事业挫折等问题时,是如何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的。
在谈到事业问题时,奥普拉说:“生活往往有一种巨大的惯性,让人们在现有工作面前安分守己,不思进取,此时我们应该问一问自己的内心,这是否是你想要的工作,什么工作才是最适合你的呢?然后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唤。
”奥普拉还举了自己的例子,自从她1984年在芝加哥当上电视节目访谈主持人后,她才“真正找到了工作的激情和感觉”。
奥普拉不时劝告她的崇拜者们,当繁重的工作不能为自己带来丰厚的报酬时,就应该将它断然放弃,而去追寻自己梦想的工作。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https://img.taocdn.com/s3/m/827b39116c175f0e7cd137f3.png)
《焦点访谈》:电视评论的标志性栏目杨伟光三届国务院总理充分肯定《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在晚上黄金时间开播,到现在已经10年了。
10年来,三届国务院总理李鹏、朱镕基、温家宝都给予《焦点访谈》栏目以高度评价。
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看了《焦点访谈》演播室,同编导们亲切交谈,并写下16个字:“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同《焦点访谈》的编导、主持人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座谈,也题写了16个字:“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2003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2004年4月,在《焦点访谈》创办10周年之际,温家宝总理又写信给《焦点访谈》栏目的全体同志,对《焦点访谈》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的责任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人民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是对政府工作最好的批评和监督。
希望《焦点访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越办越好。
中央主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同志也对《焦点访谈》关爱备至,对办好栏目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扶持。
为办好焦点节目,丁关根同志曾召开过三次座谈会,听取汇报,对栏目定位、选题角度、导向把握、评论分寸和“度”的掌握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党的十六大后,李长春同志对办好《焦点访谈》也多次提出了指导意见。
今年4月,李长春同志专门到中央电视台看望《焦点访谈》栏目组全体同志,希望《焦点访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节目办得更实、更精、更好,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呼声结合起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13分钟的评论性栏目。
每天13分钟的栏目是一个小栏目,为什么受到三届总理和两任主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如此重视?因为这个栏目既宣传了党和政府的主张,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开创了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的先河,是媒体深化宣传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崔寅)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崔寅)](https://img.taocdn.com/s3/m/871db1a6f524ccbff1218403.png)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姓名:崔寅学号:2004212361班级:新硕20042班摘要:本文在回顾电视谈话节目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并描述了电视谈话栏目自诞生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自1993年起划分为三个阶段。
文章对目前我国电视谈话栏目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最后以《超级访问》为例,进行了个案研究。
关键词:谈话节目发展过程分类超级访问序言“谈话节目”(Talk Show)英文原指美国广播电视中一种以谈话为主的节目形式,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谈话现场一起谈论各种社会、政治、情感、人生等话题,一般不事先备稿,因而被港台的翻译家们形象地译作“脱口秀”(郭晋晖,2002)。
目前,在我国电视中,谈话节目呈现出非常兴旺的势头。
自1993年大陆第一个电视谈话类栏目诞生起,各种类型的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但出现了《实话实说》这样影响极大的大型谈话节目,而且各类新闻、时政、社教、娱乐、体育节目中也大量引入了谈话元素。
谈话节目成为了中国电视栏目中一个新种类,其间出现了一些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名牌栏目。
文献综述对于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与分类,众多研究者有着多种不同的看法。
将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划分为传统的谈话节目和新式的谈话节目两个阶段。
“传统的谈话节目”是指作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萌芽、雏形的节目形态。
它把镜头对准社会精英,采用“独白”或“对白”式的谈话方式,视点简单,缺乏层次,起伏不大。
“新式的谈话节目”则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
它更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赋予平民话语的权力,视点扩大,层次丰富,观点多元。
根据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历程中出现的标志性事件,结合电视事业发展史,又可以划分为:1960-1966年是我国传统电视谈话节目的发轫期;1976-1987年是我国传统电视谈话节目的复苏期;1987-1992年是我国新旧电视谈话节目的过渡期;1992-1996年是我国新式电视谈话节目的起步期;1996年至今是我国新式电视谈话节目的勃兴期(徐雷,2004)。
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共8页】
![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共8页】](https://img.taocdn.com/s3/m/9a76ac0c910ef12d2bf9e7e2.png)
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心得体会公安局交警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心得体会全体民警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
观看后我中队民警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是我全体民警的观后感想:观看过程中就视频中举例的黑龙江、**、**等地发生的违规违纪现象进行了讨论,就视频中的违规违纪现象在我们身边是否发生,大家举一反三的进行了自检自查,对中央下发的八项规定有了深刻的认识,大家一致表态,从自身做起坚决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
第一、要树立良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人难找"等生硬、冷淡、蛮横、粗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我们要坚决杜绝。
自觉地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真诚地做到不厌烦、不推托、不敷衍,简化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办事效率。
有了这种态度,群众对我们才会有信心,我们在工作中才会有信心。
第二、要转变工作作风,执法为民,坚持以人为本身为人民交警,一定要有的工作作风。
努力做到执法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群众困难。
要学会深入群众,在贴近群众中不断汲取工作动力。
只有转变思维方式,对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群众才能真正给予理解、积极支持。
第三、要提执法过程中的升服务质量要提升服务质量,首先是标准要公平。
坚持依法依规办事,严格标准,统一尺度,确保理解法规不偏差,宣传法规不打折,执行法规不走样,使群众对法律法规的依据和标准了然于胸,打消群众顾虑,赢得群众支持。
让群众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要给群众以监督权,让群众能够监督执法的过程,确保执法行为在阳光下正确运行,增强群众对执法的信任感、认同感。
为民办实事、办成事。
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体现公平正义,让群众满意,让群众信服。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现状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4e22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9.png)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现状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电视新闻这个领域,CCTV-1堪称一枝独秀,它的新闻节目在这一时期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精心打造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三个品牌,在上世纪末的十年间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模式,并不断在重大新闻的专题报道中进行大练兵,为CCTV电视新闻节目的跨越发展做好了软件和硬件的充分准备。
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除了在国内树立起至高的权威以外,还要向世界进军,这个成为中央电视台在新世纪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电视新闻节目向来是最能体现一个电视台水准的节目,必然要有所突破。
1 破“旧”:三档原有的品牌栏目大改版千禧年,《东方时空》率先进行了一次从栏目时间到栏目内容的大改版,将四个版块重新整合,并新增了一个环节——《时空连线》。
后又经过四年时间的锻造,《东方时空》成为了拥有六个子栏目的成熟的大型杂志性新闻节目。
同样的节目体裁,在对人物的采访上,《东方时空》并不同于美国著名的新闻杂志性栏目《60分钟》,《60分钟》里主要是对世界各国名人的专访。
而《东方时空》对于人物访问,专门开辟了三个专栏:《东方之子》、《人物专访》和每周日的《高端访问》,在分类上更加细化。
《东方之子》和《人物专访》更是主要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进行访谈。
它以东方人的姿态站在了世界新闻杂志节目当中。
进入21世纪,《焦点访谈》的改变更多的是在选材上。
从最初对企事业单位的关注到现在对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它越来越多地走进其他节目难以涉及的领域。
随着人们的思想愈加开放,知识素养不断提高,《新闻调查》的话题也越来越广。
由于类似的新闻栏目逐渐增多,很多时候众多栏目会选择一个话题,而《新闻调查》秉承着“探寻事实真相”的原则,让人们从同样的事件中了解到不同的东西。
如今年南方雪灾中关于河北唐山的十三位农民到湖南郴州义务救灾的新闻,央视的《焦点访谈》和《共同关注》都对此进行了报道,而《新闻调查》与它们不同的是在3月1日播出了一期名为《孤城记》的节目,这十三位农民义务抢险的事迹只是作为其中一个部分来报道的。
[电视谈话节目形态]美国经典电视谈话类节目《拉里金现场》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谈话节目形态]美国经典电视谈话类节目《拉里金现场》节目形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19717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4d.png)
[电视谈话节目形态]美国经典电视谈话类节目《拉里金现场》节目形态分析篇一: 美国经典电视谈话类节目《拉里金现场》节目形态分析节目的基本样式电视史学家通常将NBC1954年推出的《今夜》看作是电视谈话节目的先河栏目。
从内容上看,美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主要分为新闻/信息类节目,综艺/喜剧采访类节目、人际关系/自立/心理分析/日常生活类节目以及为特殊观众专门设置的谈话类节目等4类。
其中新闻/信息类节目中最被人称道的是:《拉里·金现场》《夜线》。
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出场的传播者。
主持人是制片人、策划、编导等所有人员的创意的实现者,是这个创作集体的总代表;作为谈话现场的唯一组织者,主持人是话题的引导者和控制者,是观众的倾诉对象;主持人又是风格、节目个性的塑造者,是节目的总代表和代言人。
主持人的唯一性与固定化,既有利于稳定的节目风格,稳定观众群体,又有利于主持人成为节目唯一的、永远的代言人。
主持人姓名与栏目名称一体化无疑有助于提高主持人的知名度。
当主持人成为观众熟悉的电视节目标志之际,主持人姓名就不仅仅是1个抽象的符号,而是那位有思想有情感有亲和力的谈话伙伴。
话题的选择一般是从当前的新闻出发,围绕着最近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或人物,邀请有关的嘉宾做现场访谈,并同时进行直播。
在这些话题中,有关政治的比较严肃的话题占有一定的比例,还有一些关于娱乐明星的访谈也占一部分。
但更多的还是对普通人物访谈以及对当今社会一些问题的讨论。
其中人物访谈占了56%,新闻事件占有了34%。
《拉里·金现场》在话题选择方面的一些原则。
1 新闻性原则在对话题[]选择之际,一般会选择公众比较关注的事件或人物,很注重话题选择的新闻性。
即使是一些娱乐明星的访谈,也是缘于这个娱乐明星有一定的新闻事件。
2 矛盾性原则《拉里·金现场》的选择话题还具有争论性,嘉宾对话题所涉及的问题存在分歧,意见相左争论不休,这样才会在直播过程中出现争辩激烈的气氛,使节目一次次走向高潮。
2023年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_1
![2023年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_1](https://img.taocdn.com/s3/m/3323201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5.png)
2023年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2023年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1《主持人大赛》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成立以来第一个高水平、高规范的电视大赛,目的就是为中央电视台培养全方位、全球化、复合型节目主持人。
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来自全国各地60位节目主持人尽展个人风采,堪称神仙打架。
董卿、康辉的犀利点评,撒贝宁的幽默主持,评审团的高水准评分,让观众们印象深刻,这次《主持人大赛》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节目时隔八年重新回归的王者风范。
经过上一期激烈的角逐,最终新闻类、文艺类晋级名单如下。
这期将延续上一期的比赛规则,到底谁能留到最后,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就是四号文艺类选手——蔡紫!首先是大家熟悉的三分钟自我展示,蔡紫以“说出你的故事,点亮文化人生”开启自己今天的精彩表演。
《紫曰》讲述了蔡紫自己和历史博物馆之间的渊源故事,“虎符”故事更是博物馆文化传承的象征,文化的种子也渐渐在孩子心中萌发出嫩嫩的绿芽。
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华在博物馆里默默流动着,这种文化是人类历史智慧的沉淀,我们更希望它能够永远地代代相传。
蔡紫今天的三分钟自我展示汇集自己家三代与历史文化之间的故事,这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启蒙,更是文化的传承!三分钟自我展示中的蔡紫表情很丰富,感情很到位,字字句句中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文化传承的自豪以及爱。
其次她的台风很正,气质纯真自然,也获得了董卿的高度认可。
90秒即兴演讲是最能体现一位主持人能力的环节,因为这个环节题目是随机性的,这也就能很好地考验一位主持人的应变能力。
最后她还不忘调侃一下董卿以及撒贝宁,可见她的这种主持能力非常好,应对比较从容外,还显得十分自然洒脱。
董卿向来点评比较犀利,但对于蔡紫,她却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她表演出了一种少女的感觉,在90秒即兴演讲中也是几乎都捕捉到了关键词,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就像康辉所说的蔡紫总给人一种特别亲和的感觉,很难得的一种魅力。
蔡紫在主持节目中有松有驰,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正是因为这一点她获得了众多评审团成员的一致认可。
A Talk英语访谈
![A Talk英语访谈](https://img.taocdn.com/s3/m/e2e04f5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c.png)
2017嘉宾回顾集
欢迎全世界的朋友,聆听不一样的声音。迄今为止A-Talk英语访谈已经采访近40位外籍嘉宾,来自17个不同 的国家,超过10个不同的领域分享。
专访民族大学外教Francesca女士和浙师大外教Andrea女士 专访Andrea和Francesca
专访比利时的知名作家和演员Thomas Gunzig先生 本期《A-Talk英语访谈》专访比利时的知名作家和演员托马斯·冈兹格(Thomas Gunzig)先生
专访比利时年度最佳新人乐队RIVE 本期《A-Talk英语访谈》独家采访到来自比利时的乐队RIVE 其他内容陆续更新中.....
主持人
网易公开课联合国获奖时刻
饶舜先生在联合国发表获奖感言
“A-Talk英语访谈”是来自“网易公开课”的饶舜先生(Mr.Allen Rao)一手创办,并担任节目主持人。 他2016年5月25日亲赴美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代表“网易公开课”领奖 并发表获奖感言。回国后,饶舜先生以 身作则,这次的“A-Talk英语访谈”是他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传播、推广知识的见证。
希腊的著名作家Dimitris Stefanakis先生
本期做客《A-Talk英语访谈》的嘉宾是来自希腊的著名作家Dimitris Stefanakis先生,他写的小说包括 《Film Noir》、《You’ll be Fighting the Gods》、《Aria, the World from the Beginning》、 《Days of Alexandria》。最后一本在2011年的Prix Mediterranee中获奖,并被翻译成法语和西班牙语。 Dimitris还将一些英文作家包括Saul Bellow、John Updike、Margaret Atwood和ter的作品翻译成希腊文。 因其文学上的贡献,他被法国政府授予“Chevalier des Arts et des Lettres”奖项。
谈话场访谈类节目《立场》的场域建构与反思
![谈话场访谈类节目《立场》的场域建构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e7eeb2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0.png)
第12卷第1期2021年01月Vol.12 No.1 January 2021113谈话场:访谈类节目《立场》的场域建构与反思毛富姣(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摘要:“谈话场”是指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和被访者所在的谈话环境是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互相碰撞的“场”。
《立场》成功的关键在于建构的“安全、充满善意、互相信任”的谈话场。
这个场域由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构成。
选择被访者熟悉的场景,让被访者感到安全是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中,保持距离、理性且客观深刻是基础,充满善意、尊重每一位被访者是态度,从而达到互相信任、不断追求真实和探索人性的目的。
对于访谈节目的研创,要契合节目理念,不断适应融媒体的变化和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谈话场;场域;易立竞;《立场》;访谈类节目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1-0113-03《立场》作为一档高端、深度、人文访谈节目,一开播就受到业内广泛好评。
这也是主持人易立竞继《易时间》《易见》之后推出的又一高分作品,豆瓣评分近9分。
主持人易立竞是前《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在记者岗位深耕数十年,被同行称为“中国最好的人物访谈记者”。
她从事媒体工作20年,有丰富的新闻调查、新闻访谈经验。
她在2005年发表的长篇报道《病人崔永元》成为了业界人物报道的范本,出版的著作有《中国导演访谈录》《中国演员访谈录》《打开》《打量》,深受学界、业界的广泛好评。
易立竞始终专注于内容、饱含关切,为被访者建构一个安全、充满善意、互相信任的谈话场。
在这个场域中,安全是基础,《立场》根据被访者的性格特点、职业爱好、生活经历来选择合适的地点,这种熟悉的场域会让嘉宾很快进入一个相对轻松自然的状态,以便更快更好地进行访谈。
充满善意,尊重每一位被访者是易立竞的态度。
易立竞曾说:“记者要有慈悲心,有了慈悲心,才能善待生命,善待每一个被访者。
”正是这样一颗充满善意的心,才能让被访者真正把心“交出来”,抵达心灵最深处。
从《空中之友》解读新时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节目特色
![从《空中之友》解读新时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节目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f57138f2aef8941ea76e0587.png)
从《空中之友》解读新时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节目特色方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中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民党政府重重阻挠,两岸人民联系交流的渴望难以得到直接满足,于是对台广播便成了大陆与台湾间唯一行之有效的信息渠道。
鉴于行政区撤换等原因,大陆最早对台进行广播的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于1952年、1954年停播。
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领导下,对台广播的重任便落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肩上。
1954年8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向台湾广播,其呼号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
1无论是作为党和政府对台政治宣传的喉舌,还是作为冷静客观报道大陆社会真实面貌的新闻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台”)对台广播在那段非常时期,都发挥了特殊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近三十年的摸爬滚打,特别是经过十年文革的挫折洗礼后,中央台对台广播于八十年代初进入了自己的持续调整、蓬勃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诞生的王牌栏目便是本文将具体探讨研究的《空中之友》。
作为一个创办于1981年元旦2的设主持人节目,《空中之友》在对台广播的两套节目中,每天播送十次,每次15分钟,专门为台湾听众排忧解疑,介绍知识,解答问题,提供服务,受到了广大台湾听众的欢迎,其主持人徐曼的名字在台湾更是家喻户晓。
由此可见,时任“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的蒋孝武在八十年代中期再三强调要加强对抗措施,以消除大陆广播“心战威胁”并非偶然之举。
台湾报界也针对大陆对台广播深入岛内民心,而台湾对大陆广播仍在老调重弹、盲目“策反”的现状3,呼吁台湾对大陆广播要了解广大听众真实需求,重新编排策划。
上述事实,无疑反映了大陆对台湾广播的改革调整是颇显成效的。
那么以《空中之友》栏目为代表的中央台对台节目到底魅力何在?什么特质令其突破台湾当局从意识形态到现实生活中的不断阻挠,深深抓住广大岛内民众的心?泛而言之,如果将可能影响到一个广播节目受欢迎程度的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不难发现:前期听众市场定位、科学分析后的节目内容定位、节目播报过程中主持人语言风格以及节目后续工作的听众满意度都将关系到一个对台广播节目发展前进脚步的快慢,甚至它的生1杨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53页2胡耀亭:《全国对外对台报道优秀作品选》,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790页3《以朋友口吻说话,别对敌人发言》,台湾《民生报》,1989-8-13日死存亡。
心理咨询师雷明:“入世”的探路者
![心理咨询师雷明:“入世”的探路者](https://img.taocdn.com/s3/m/8dd14514a76e58fafab00336.png)
心理咨询师雷明:“入世”的探路者大概是从2005年开始,一位心理学家的身影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荧屏上。
他语言犀利简洁,从不说绕脖子的话;他平视节目现场的嘉宾,深入浅出且幽默的语言风格得到广泛的认可。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已经成为近20档知名心理节目的常驻心理专家。
他就是雷明,一个在30岁的时候就获得国际EAPA资质的青年心理学家。
放弃后的抉择看到雷明的第一眼,诚如张越对他所描述的那样,“四方大脸、仪表堂堂、金丝眼镜……”,惟一不同的是,镜头前的革履西装,换成了一身比较随和的装束。
和雷明交谈才知道,他的第一份职业不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心理学家。
在他1998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时候,他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为人羡慕的律师。
但是这个被大多数人喜欢的职业,并没有给雷明带来多少快乐。
按照今天雷明的话说就是每天一睁眼睛,满脑门子的官司。
“每天都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对抗状态,时间久了,就有了转行的冲动。
”所以他选择了放弃。
在告别了律师的行业之后,雷明又转入了一个跨度很大的计算机行业,甚至还参与了两个国家“863计划”项目。
但这份职业,仍然没有使雷明的脚步停住。
对于这两次从业经历,雷明都一笔带过。
他说,“第一份职业的对抗性太强,我不喜欢;第二份工作是和机器打交道,缺乏感情。
”雷明说,这两份职业加起来也不过几年的时间。
在经过了几年社会的历练之后,雷明将自己理想中的职业诠释为“既跟人打交道,又不处于对抗状态的”。
彼时,心理咨询业在国内才刚刚兴起,在国内发展很不顺利。
EAP是企业员工辅助计划的简称,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它充分发挥心理学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是一项由应用心理学专家队伍深入企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为其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管理帮助的专家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心理咨询走进企业成为了一个新的方向。
雷明被广泛认知,是从电视节目开始的,尽管在此之前他在平面媒体上的专栏已经为他赢得了足够的知名度。
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看到央视的节目——专访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
![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看到央视的节目——专访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https://img.taocdn.com/s3/m/b70a0bd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2.png)
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看到央视的节目——专访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于淼【期刊名称】《对外传播》【年(卷),期】2008(000)005【摘要】在全球化传媒时代,即使有了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仍由于所具备的声画并茂、同步直播等特殊功能,以及大众化的普及性使其传播效果无可比拟。
电视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致让我们有时熟悉得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谈起中国电视外宣的发展,与电视传播打了32年交道的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很是欣慰。
每当新闻突发事件来临时,央视国际频道越来越努力在第一时间向海内外发出中国的声音。
在这次涉藏报道和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我们看到央视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的特别作用。
回首往事,20世纪80年代,央视对外电视宣传的手段得通过邮寄录像带到外国的电视台才能播出。
如今,央视国际中文频道以及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国际频道,将曾经漂浮在空中的电视信号"落地"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几年前,央视在北美建立长城平台。
消息发出后,海外观众纷纷询问如何更换接收器。
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仅在美国订购机顶盒的用户就达到一万多。
一个机顶盒服务于一台电视机,一台电视机就会有几个人去看,由此可证明,国际频道在海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008奥运圣火"正在传递中,中国媒体人关于西藏的报道也还在路上延伸,此时,《对外传播》走近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对他进行了深入专访……【总页数】6页(P8-13)【作者】于淼【作者单位】《对外传播》记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29.24【相关文献】1.国际建协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把建筑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J], 岑伟2.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事业建设——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技术委员会主任何宗就专访 [J], 李幼林3.中国记录片的寻梦人--专访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高峰 [J], 高方4.节目做成什么样,比做什么样节目更重要——专访云南电视台副台长郑刚 [J],蔡放;覃卓燕5.“走向世界的中国电视”系列访谈之六自然类纪录片商业化尝试的前世今生──央视节目制片人陈晓卿专访 [J], 张梓轩;梁君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https://img.taocdn.com/s3/m/f390301555270722192ef79d.png)
按照谈话内容来分,
按照节目形态来分
叙事型谈话
叙事型谈话是指以讲述故事为谈话内容的节目形态。
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型谈话:《超级访问》、《夫妻剧场》、《艺术人 生》、《背后的故事》——通过故事来彰显嘉宾的魅力,增加观众对嘉 宾的了解 以故事为中心的叙事型谈话——重点放在故事本身
电视谈话节目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简史以及现状
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直播室》 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第一期节目《谁来保护 消费者》
庞大的受众群体 独特的主持人 内容为百姓关注的事情,看到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在电视屏幕上敞开心扉真 诚交流
该类节目的要求:话题的高层次、辩论者的高水平、辩论双方的高姿 态 代表节目:《一虎一席谈》(凤凰卫视)——《新周刊》2006年最佳 谈话节目——“不玩玄虚,真刀真枪量观点;摘下斯文,荧屏之上起 硝烟。它首度将选秀的PK精神和网络板砖引入电视节目,演绎热点问 题的多重视角,并展现社会多元的现实图景。”
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TV Talk SHOW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主要围绕着谈话而组织起来的表演。谈话节目必 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开始和结束,并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 便在面对上百万观众时能够提起大众的兴趣。
1:电视谈话节目中谈话应该是一种无脚本的,带有即兴色彩的谈话。— —体现了电视媒体具有的即时传真功能特色。——电视的优势即此时性;
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且,我的一些朋友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很同情台上可怜的沈冰,走在看不见的钢丝绳上。为什么让她的工作更难呢?
赵带来了他办公室编辑的几个不同文种版本的推销中国文化的小册子。他将小册子举起来给我们看,指出封面设计各不相同。他说为了迎合不同国家人们的口味需要给不同语种的小册子设计不同的封面。
沈: 您刚才提到给别人讲中国的时候要为对方着想。我记得不同语种的介绍小册子是由您出访所到国的印刷厂印制的。例如,针对美国的小册子是您在美国进行"中国文化之旅"时印制的。
中国的哪些反面是我们可以谈的呢?从赵与孙那天晚上的话来看,很明显,只有三个安全批评带,即经济、环境和腐败。这些长期问题是中国政府因各种原因而选定在公开场合对付的问题。在节目的录像过程中,赵和孙几乎是自豪地提出这些问题来作为中国坦率、诚恳面对问题的榜样。
坐在那里看这场滑稽戏进行时,我越来越觉得不舒服。我脑海中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挑战他们的虚伪?"慢慢变成"我为什么不站出来?"
赵启正接着提到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对2000年报纸上有关中国的报导做了一项调查分析,发现有50%的文章是负面或批评性的报导,25%是客观中立的陈述事实,只有25%从正面报导中国。赵又采用了自我批评的手法,说这表示他工作失职,因为他没能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如果这是一场真正的对话,来宾中会有人提些明显的问题,如调查的标准是什么?谁做的调查?调查的客观性如何?对其他国家的报导,类似的比率是多少?当然了,同时期中国自己的报纸的新闻报导中类似的比率是多少?... 然而,再一次地,彬彬有礼的礼貌占了上风,没有人对此置疑。
我们是如何成为这台滑稽戏里的外国台柱子,配合演出以传递这样一个再明显不过的讯息: "瞧!与我们的名声相反,共产党愿意坦率承认我们的问题,愿意就这些问题与外国人做公开的对话。"赵与孙一再声明这点:
观众: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否应该通过文化互换与交流进一步增加文化的透明度?
赵:我觉得这个节目就非常透明、诚恳。确实,我们正反两面都应该给外国人看,这样他们能有一个有关中国的完整图画。
赵在谈话中说道:"我经常得面对批评中国的外国记者和官员的提问。"
沈冰,以芭巴拉.斡特斯(Barbara Walters)式的小心探询接下去,"噢?您听到哪类批评呢?"
赵回答:"嗯,比如说,他们问我们是否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指责我们污染环境或者说我们经济发展得不够快,以及我们的穷人太多,诸如此类。"
环顾周围的观众,我看到几个认识的人,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有,我以前曾经在北京的各种会议及活动中见过。我记得和一些人有过许多热烈而受启发的谈话,当时他们表现了对中国状况的清醒认识和真知灼见。我甚至记得我们的许我们都在这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或者保持沉默,或者礼貌地提着建议,不论主持人如何一再不厌其烦地重复要求"坦率的建议和问题"。我们同意参加这一活动时有何期望呢?
谈话的主题是"向世界展示现代化的中国"。节目以中文进行,但有翻译在场,不讲中文的外国朋友如果愿意,可以用英文提问。如此不同凡响的观众加上两位显赫的嘉宾让我觉得这个节目会很不错。
录像开始了,伴随着振奋的谈话节目常规音乐及掌声,赵、孙登上了前台。台后的屏幕上播放了简短赞美的录像剪辑,配以两位高官的生平简历介绍。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的沈冰,以轻松的气氛打开话题,说他们两人的名字当中都有个"正"字。主持人担保这将是一个"无禁区的诚恳、坦率的交流"。孙、赵也重申了这点,说他们欢迎"坦率、诚恳的意见",并说他们到此是为了真正的"对话"。我惊讶于他们在镜头中所表现的轻松与沉静,搭着二郎腿、抱着胳膊,像在等飞机。
赵: 是的。(他将几种不同的版本举向镜头。)这是法国版,由哈时特-菲力帕实(Hachette Filipacchi) 印刷厂编辑发行。那是美国版,由美国国际数据库(US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IDG)发行。法国版的封面是一张照片及其黑白版的负片,这样显得非常醒目浪漫。美国版则比较简单,因为美国人欣赏简明的风格。你看,封面上有三个女孩,很漂亮,仅此而已。还有德国版,索性没有封面照片,你得翻开书后才能看到封面照片。
这一手法似乎起到了作用。在整个录像过程中,"人权"这个词从未被人提起。不知怎么的,话题被引向2008年的奥运会以及向外国人交流中国现代化的积极一面。有人提到如何在海外推销中国电影:
沈:有没有人建议如何能更有效地将中国介绍给世界?
外国观众9号:我们讨论了通过许多渠道介绍、展示中国,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即电影业。我现在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我觉得这是个关键的途径。我在美国学习期间开始对中国感兴趣,通过看电影我了解了很多有关这个国家的情况。
沈:那么您是通过看中国电影开始对中国感兴趣的?赵先生说中国人通过美国的电影了解美国,但是反过来好像并非如此。(对向赵)您还这么认为吗?
赵:是的。实际上看中国电影的美国人很少,他是其中一个。他看上去是个观察力敏锐又充满智慧的人,因为看这些电影的确让人对中国的文化着迷。这样的人很少,我对他表示敬意。
而且,即便我们当中的一个跨越禁区提出坦率的批评,这些话也会被从节目中删去,有什么意义呢?
啊,人多力量不就大了吗?这些观众中有北京最显眼、最有影响力的外国人。如果我们都能发动一场小的媒体突袭,透过所谓坦率的掩饰揭示台上人的虚伪,他们能拿我们怎么办?当然,在中国相对平静的2001年不太可能对一群"外国友人"采取什么极端严厉的措施。
那么,我为什么不说话呢?
回想起来,我自我斗争的心理活动大致如下:
如果我站出来说,我的中文是否能胜任?本来我就不是一个善于当众演讲的人,要是我让自己难堪,说得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怎么办?
更糟的是,要是我显得好斗而愚钝怎么办?毕竟,到目前为止气氛都是温和文明的。我是否真的愿意给如此阳光明媚的闲谈扔一颗炸弹?
当然都是些好话、恭维话,但是没有人提到中国政府对中国电影在海外成功的通常反应是在国内禁演,如张艺谋的《菊豆》和《活着》以及陈凯歌1994年的电影《风月》。
谈话就这样进行着。其它无伤大雅的话题被讨论着,小心的绕过屋里每个人都清楚的症结部位及敏感话题。赵对各民族的差异给出更多模板式的比较: "英国幽默像醇酒,需要小口品尝但回味无穷。美国幽默如同可口可乐,每个人都喜欢但是没有什么后味;德国幽默像威士忌,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消,但是会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似乎很喜欢这类对比。气氛非常诚恳、友好、快乐也很怪异。当孙家正告诉我们他们对外交流的基本原则是"自信、坦率、诚恳"时,气氛变得非常自相矛盾。这里是位居共产党权力中心的两个高官,如果要指责什么人对媒体实施严密监督,非此二人莫属。难道没有人觉得奇怪这两个控制信息的人一句也不提对信息的控制?正是因为媒体控制的这种强制性,使得观众中没有人提及它。
一位美国人谈参加中央台访谈节目的感受
作者:安·康迪(Ann Condi) 翻译:常桦
长期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外国人逐渐习惯了中国媒体控制、发布信息的特殊的方式。我们这些在中国媒体内工作或与其打专业交道的人,不管是否情愿,以支持者、陪衬者、不知情的同谋或莫明其妙的旁观者身份成为这控制系统的一分子。虽然我们当中很少有人完全明白整个过程是怎么回事,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至少一次深刻的经历使我们对此有个鲜明的印象。
还有一条是,坐在我身边的是我的老朋友,她认识孙家正。因为我是她邀请来的客人,我所说的任何负面的话都会让她难堪,不论她是否同意我的观点。试图做个英雄,我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无理之徒。
沈冰率先向观众提问:"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给你的印象?"
我觉得这个开端似乎不太妙。怎么能将这么多坦率、诚恳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呢?当然了,此类话题对电视节目来说不错。有很多观众居然满足了这一要求,用温和的句子形容他们的感受,如"一个快速变化的国家"、"像茉莉,高贵而富有力量"及 "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度"等。
我是应一位现就职于一家跨国信息技术公司管理职位的老朋友之邀来参加这个节目的。中央电视台联系了她及其它一些高技术公司位居高位的人物。她可以携同一位客人一起参加这个节目。
位于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大楼戒备森严,如同军事基地,仅有的两个出口由荷枪实弹的军人把守。像往常一样,参加节目的观众在电视台西侧的大门排队等候,之后通过门口的另一检查站由专人护送进入主楼。在演播室落座后,我意识到这个节目不同寻常。今天的人群,不是通常身著牛仔脚登旅游鞋的中央电视台观众,他们穿西装打领带,更像来参加歌剧首映式。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观众是外国人,包括大使及使馆官员、记者、学者、大跨国公司的高级官员及美国商务部之类机构的代表。我还看到些散坐在各处的"中国通",他们在此居住多年,对中国的语言及文化都非常熟悉。
沈:为什么会这样?
赵:这和哲学有关。德国人认为第一眼不能看到事务的全部,因此他们将封面留作空白。
沈:让我们看看赵先生对这些民族差异的解释是否正确。(对向外国观众)您同意赵先生的观点吗?
外国观众6号:我认为赵先生对德国人太客气了。恐怕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找不到合适的照片做封面。
主持人沈冰在此之前相当紧张。她的任务是顺利地推动话题,使得一切看上去自然而然,在坦诚对话的同时正面引导聊天的主题。现在终于碰到有趣、轻松的话题,可以做好的电视节目,于是她开始不厌其烦地挖掘。是否美国人都无忧无虑、透明、像小孩一样?是否意大利人都热情、富有艺术气息?当然了,法国
孙和赵很早就设定了他们讲话的基调,表现出中国人在一般正式场合的谦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