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海外市场,我国空管雷达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与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

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与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

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与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我国的空中管制系统是指对飞机在空中飞行中的导航、流量管理、避免空中相撞等方面进行监控与指导的系统。

空中管制的现状及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如下:1. 现状分析:(1)发展迅速:我国空中管制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最初的简单人工控制到如今的全面自动化的作战指挥系统。

(2)覆盖范围广:我国的空中管制系统已经覆盖了全国范围,包括大城市、机场以及高空空域。

(3)技术设备先进:我国的空中管制系统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设备,包括雷达、通信设备等,能够实时监控飞机的位置和状态。

(4)人员素质提高:我国的空中管制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工作素质和水平得到了提高,能够应对复杂的管制工作需求。

2. 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1)欧洲空管体系(EUROCONTROL):欧洲空管体系采用了高度集成的ATM(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了跨国和跨区域的空中控制和协调,在空中流量管理、运行效率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

(2)美国空管体系(FAA):美国的空中管制系统具有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配备了先进的雷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设备,能够迅速、准确地监控和指导飞机。

(3)加拿大空管体系(NAV CANADA):加拿大空管系统采用了面向性能的空中交通管理方法,注重空中流量的高效管理,实现了较低的航空事故率和更高的运行效率。

(4)澳大利亚空管体系(Airservices Australia):澳大利亚空管体系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实现了空中流量的优化和最大限度的使用。

3. 分析与对比:(1)技术设备:国际先进空管体系在技术设备方面相对较为先进,我国的空中管制系统在设备更新和更新速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2)空中流量管理:国际先进空管体系在空中流量管理方面注重优化和高效利用,我国在空中流量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3)跨区域协调:国际先进空管体系能够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协调,我国的空中管制系统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与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

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与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

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与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中国空中管制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逐渐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

长期以来,空管局一直在不断升级和改善不断变化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以确保平稳、快速和安全的空中交通。

中国空中交通管制的现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设备升级为了确保中国的空中交通安全,中国空管局一直在升级和改善空中交通控制设备。

其中,雷达设备的升级可以使空管控制员更好地监控空中飞行活动,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

近年来,激光雷达和卫星高清监控技术的引入使空中交通监控更加精确和高效。

空管人员的专业水平空管人员是保障空中交通安全的关键力量。

中国空管局在改善设备的同时,还不断加强空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提升。

目前中国空管局拥有一支数量庞大且不断壮大的空管人员队伍,并且他们可以不断更新空管规则、做客观决策、提高技能和团队协作。

通讯协议的改进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空中交通管制的通讯更加高效和方便。

在中国国内,空管局正在推进新型通讯技术的应用。

例如,研发了新型 VHF 系统和 ADS-B 系统,这使得飞行员和空管控制员之间的通讯更加及时和可靠。

与国际上一些领先的空中交通管制国家相比,中国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还有一些改进空间。

以下是一些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特点:自主控制领域的自动化一些国际先进国家通过自主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技术来提高空中交通管制的效能。

自动化将有助于减少错误,更快地响应变化和提供实时数据,因此能够更好地管理航班和导航系统。

在国际上,许多顶尖的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以及美国的 FAA ,正在实施这种自动化技术。

无缝级联控制无缝级联控制是在航班或飞行区域边缘处实现多个地区之间交易无缝过渡,有效避免由于交通流和容量不足而导致的延误和安全问题。

这种控制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地协调空中交通,并为飞行员和空管控制员提供更好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欧洲空中交通管制组织( Eurocontrol )是其中一个实践无缝级联控制的国际组织。

防空雷达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防空雷达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85中国设备工程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中国设备工程 2019.10 (下)1 防空雷达发展现状1.1 美国现状美国现阶段应用的防空雷达主要为AN/TPS77和AN/TPS79两种。

其中AN/TPS77是L 波段,AN/TPS79是S 波段。

不同波段能够覆盖的频率范围和距离范围都各有不同。

美国防空雷达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汤明硕(空军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1)摘要:现代军事战争中,空中战争的比重越来越大。

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本国会面临的空中威胁,应该全面加深防空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防空系统中,雷达成了关键组成。

本文以防空雷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防空雷达的应用现状并研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防空雷达;现状;发展趋势;军事设备中图分类号:E9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10(下)-0185-03的防空雷达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防空任务的需求。

并且当下美国防空雷达都可以在塔台和拖车上完成组装,组装消耗时间较少,为防空系统提升了便捷度。

对整个雷达项目的操过程都有一定的完整性和实效性的保障。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防空雷达系统也逐渐多详细的实验数据。

2.4 实验结果从前期实验和主体试验中,可以得出,深层搅拌技术要在有机物含量高并且搅拌掺和量大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强度。

第二点结论是如果水泥在进行搅拌中超过15%的数量,在加入粉煤灰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固化剂,最后形成的土壤强度会降低。

第三点是水泥层的不同会对实际加固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3 碎石桩振动法(1)实验对象。

碎石桩振动法的应用,需要在一些松散的沙石土质中才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因此在实验汇总也需要对实验的场地进行仔细的挑选,本次实验的区域是多半是为粉细砂和中砂为主的地质结构。

(2)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中,需要对碎石桩进行处理。

在实验前需要布置三个试验点,将试验点上部及其的碎石桩体进行定点清除,然后在将本次实验中的模拟实验块放置其中,然后在将激振设备和相关的传感器设备进行合理的放置。

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

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

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雷达是随着电磁波理论发展而发明的一种利用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的军用电子装备。

雷达可以探测飞机、导弹、卫星、舰艇、车辆以及建筑物、山川、地形、云雨等多种目标,因此在警戒、引导、武器控制、侦查、航行保障、气象观测、敌我识别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雷达是信息化战争中的“千里眼”,是战场态势信息最重要的来源,也是各国军事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雷达分类方法多样,可依据用途、工作波长、承载平台、天线扫描方法等进行分类。

雷达分类多样中国雷达市场空间广阔,未来五年军民市场规模有望合计达到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0亿元),全球占比37.5%。

2016-2020年中国军用雷达市场有望达到170亿美元。

受益军工电子信息化以及弥补差距,雷达军用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国家经费投入、装备平台建设及编制改革的推进,预计军工电子信息化未来十年市场空间超万亿。

军用雷达搭载平台包括军机、舰船、坦克等,目前中国与美俄在军机产业链、海军力量、坦克数量上差距巨大,在规模扩大、更新换代的驱动下,军用雷达有望实现大规模发展。

中美主流舰型平均吨位对比明显根据测算,2016-2020年全球军用雷达市场空间在410亿美元-691亿美元之间,出于保守起见取中值,预计2016-2020年全球军用雷达市场约为57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36%。

从市场结构角度来看,北美和亚洲地区雷达需求在全球雷达市场中占据支配地位,而亚洲国家中中国雷达需求量巨大,国内雷达市场空间可期:依据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预测,中国军用雷达市场已迈入高速增长阶段,2014年国内军用雷达市场空间达28亿美元,2015年增长到32亿美元,与此同时,全球军用雷达市场空间分别为97亿美元、102亿美元,中国军用雷达占全球比重均在30%左右。

假设该全球占比未来5年内保持不变,2016-2020年国内军用雷达市场规模将达170亿美元。

2016-2020年全球军用雷达市场稳步增长,累计规模可达570亿美元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航空大国,并逐渐向航空强国转变。

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与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

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与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

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与国际先进空管体系的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空中交通越来越频繁密集,空中交通管理和安全控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作为国家空中交通控制系统的核心,空中管制在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和国际先进空管体系进行分析和比较,旨在提出对我国空管的优化建议。

一、我国空中管制的现状我国空管系统已经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在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方面持续改善。

我国空管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设施我国空管具有先进的技术设施。

空管部门引进运用了国内外先进的雷达、通讯、导航等设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号处理、数据分发和显示系统,可以准确、及时地掌握到区域内航空器的动态信息。

2、人员素质我国空管人员素质逐步提高。

飞行员、空管员等部门勇于探索,培训机制不断优化,人员考核制度不断完善,使空管员素质不断提高,能够较好地完成管理工作。

3、信息化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空管也在力求加强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采用计算机网络集成技术和智能决策处理技术,促使空管服务更加快捷、高效、科学。

同时,加强了内部管理,实现了信息共享,加强了空管的整体协调和管理。

与我国空管相比,国际先进空管体系在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国际先进空管体系引进的技术设备比我国更加先进精确,如TMA、TODA、ASDA等,能够更好地完成遮掩控制、飞行进场、管理空域等任务,准确求助于系统的所有数据,实时更新信息,高度自动化完成每项任务。

国际先进空管体系采用了更加严格的空管员选拔和培训制度。

在完善的培训机制下,空管员不断规范、提高自己的素质。

同时,将技术标准化和普及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案,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和普及,空管员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国际先进空管体系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面更为广泛和深入。

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数据共享、协调和处理,大大提高空管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024年空管信息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空管信息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空管信息化市场发展现状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管理(Air Traffic Management, ATM)也正在逐步向信息化转型。

空管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通过数据传输与共享,实现对空中交通流量、航班运行情况以及运行环境的精确监测与控制。

本文将对空管信息化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空管信息化的意义空管信息化对于提高空中交通的安全性、效率性以及环境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航空器的位置、速度、高度等数据,并能够进行智能决策与分配,确保航空器的飞行安全以及航班的正常运行。

此外,空管信息化还可以提高航班运行的效率,减少延误和空中拥塞,降低燃油消耗,从而实现航空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空管信息化市场的发展趋势1. 区域整合与协同发展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空管系统之间缺乏互操作性和互联互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区域整合与协同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各个空管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共享,实现整个空域的一体化管理与控制。

2. 科技创新驱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空管信息化市场也将面临更大的创新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供更高效准确的飞行控制决策,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航班监测预测,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更高可靠性和扩展性的信息系统架构。

3. 安全与保密的挑战随着空管信息化的推进,安全与保密问题也变得更加重要。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以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袭击。

因此,空管信息化市场将面临更高的安全和保密需求,需要持续加强技术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的安全与保密机制。

空管信息化市场的发展挑战1. 技术标准及互操作性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导致空管系统之间缺乏互操作性。

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空管信息化,需要加强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认可,并建立起统一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

2024年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雷达技术是一种通过发送射频信号并接收其回波来探测目标位置和性质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在军事、航空、海洋、气象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全球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这得益于全球安全形势的不稳定以及各国对军事防卫能力的提升需求。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军事需求:雷达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广泛,例如军事侦察、战术导航、武器系统引导等。

随着军事现代化的推进,各国对雷达及配套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

3.2 交通监控:雷达技术在交通监控方面的应用,如车辆识别和跟踪,对交通管理和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在交通监测与控制领域的需求也在增加。

3.3 气象预测:雷达技术在气象监测和预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气预测对农业、航空、海洋等行业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在气象领域中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

3.4 环境监测:雷达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如大气污染监测、海洋资源勘察等,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在环境监测领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4. 技术发展趋势4.1 高分辨率:随着科技进步,雷达技术的分辨率不断提高,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目标。

高分辨率雷达使得雷达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4.2 多模态融合:多模态融合是将雷达技术与其他传感器技术结合,提高系统的全天候、全方位综合监测能力。

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安全、交通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3 自动化:雷达及配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能够实现自主监测、自动识别和跟踪目标。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为雷达技术的应用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5. 市场竞争格局全球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存在一定的垄断现象,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公司手中。

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进。

本文将探讨雷达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雷达技术的现状。

目前,雷达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气象、海洋、交通等各个领域。

在军事上,雷达技术被用于侦察、目标识别、导弹防御等方面,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航空航天领域,雷达技术被用于飞机导航、目标探测等方面,确保了航班的安全。

同时,雷达技术也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无人机技术的兴起,为雷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无人机搭载雷达设备可以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此外,雷达技术还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通过对人体的扫描,可以提供重要的医学影像信息,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未来,雷达技术依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雷达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将雷达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目标识别和跟踪,提高雷达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这将使得雷达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强大和智能化。

其次,雷达技术的微波频段将逐渐向毫米波频段发展。

毫米波雷达相较于传统的微波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

这一技术的发展将为雷达在目标检测和识别方面提供更大的优势。

另外,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也将推动雷达技术的发展。

雷达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雷达的广域网络化,提高雷达的信息传输和共享能力,拓宽雷达的应用范围。

此外,雷达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也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雷达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毫米波技术以及与通信技术的结合,雷达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雷达技术的未来发展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2024年雷达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雷达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雷达市场发展现状简介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目标探测与跟踪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雷达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雷达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并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雷达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目前,军事领域是雷达市场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

各国在军事装备升级和现代化方面的需求,驱动了雷达市场的增长。

此外,民用领域中的雷达应用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例如,在气象、航空、交通等领域,雷达被广泛应用于目标探测和监测。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雷达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的趋势:1. 目标识别与分类传统雷达系统主要用于目标探测和跟踪,但目标的识别和分类一直是一个挑战。

近年来,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雷达系统能够实现目标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2. 多波束雷达传统雷达系统一次只能发送和接收一个波束,限制了其目标探测和跟踪的能力。

而多波束雷达能够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波束,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探测能力和数据处理速度。

3. 雷达与其他传感技术的融合雷达技术与其他传感技术的融合应用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例如,将雷达与光学传感、红外传感等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目标探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市场竞争和前景展望目前,雷达市场竞争激烈,全球市场上有许多知名厂商竞争。

这些厂商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还注重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和客户服务。

未来,雷达市场的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新兴领域的需求增加,如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雷达将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成本的降低,雷达系统的性能和价格比将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总结雷达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的需求是其主要推动力。

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厂商们正在通过创新和服务提升自身竞争力。

2023年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机场场面监视雷达是指通过雷达技术对机场场面进行监视和管理的设备。

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和机场建设数量的增加,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行业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一、市场需求分析1. 安全需求:机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对飞机起降、航班运行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安全要求。

场面监视雷达能够及时监测和掌握机场周边区域的动态情况,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大大提高了机场的安全性能。

2. 效率需求:机场作为一个繁忙的运营场所,对航班的安全、准点起降等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及时地获得相关信息来做出决策。

场面监视雷达可以提供实时的飞机、车辆等信息,为机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快速的决策依据,提高工作效率。

3. 管控需求:机场管理部门需要对航班、车辆等进行全面的管控,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场面监视雷达可以实时监控飞机、车辆等的位置、状态等信息,实现对机场各个区域的全面管控,提高管理效能。

二、市场竞争分析1. 市场已有厂家: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知名的场面监视雷达厂家,如Honeywell、Thales、Terma等,它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大的份额。

2. 技术创新: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厂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力。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机场场面的更准确、更智能的监控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客户需求多样化:不同机场对场面监视雷达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有的机场可能更注重安全性能,有的机场可能更注重实时性能。

厂家可以根据不同机场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三、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 自动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未来的机场场面监视雷达将更加注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机场场面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

2. 数据化应用:场面监视雷达系统将会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通过数据分析来为机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和运营指导。

2023年空中监视雷达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空中监视雷达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空中监视雷达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空中监视雷达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识别空中目标的技术设备,常用于军事、民航等领域。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空中监视雷达行业市场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技术发展、市场前景等方面对空中监视雷达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首先,空中监视雷达市场规模庞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军事等领域对空中监视雷达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统计,全球航空管制雷达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里保持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是空中监视雷达市场最大的区域,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40%左右。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

空中监视雷达市场涉及到多个重要领域,包括军事、民航等,市场参与者众多。

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雷神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波音公司等大型国际公司,以及中国的中国电科集团、中国航空信息集团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来扩大市场份额,并与其他公司进行竞争。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具备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来获取市场份额。

第三,技术发展不断推动市场增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中监视雷达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传统的空中监视雷达主要依靠雷达波束扫描来实现目标搜索和跟踪。

而现在,随着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雷达技术正在向多模态传感融合、高性能计算、智能分析等方向发展。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空中监视雷达具备更高的搜索和识别能力,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最后,空中监视雷达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空中监视雷达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航空安全要求的提高和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空中监视雷达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另外,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低空监视雷达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

因此,空中监视雷达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综上所述,空中监视雷达行业市场呈现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技术不断发展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特点。

2023年空管雷达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空管雷达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空管雷达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空管雷达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航空业市场不断扩大。

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加快了对国际市场的开放步伐,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同时,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力,促进了智慧机场、数字航空、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国内环境
从国内的政策和市场来看,尽管在2017年之前市场规模增长相对缓慢,但是随着国
家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并且“民航十三五”规划也在积极推进。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从政策层面上为空管雷达行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三、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空管雷达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空管雷达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

同时,航空行业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对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都是对空管雷达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应用的要求。

四、市场竞争环境
当前,空管雷达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在不断加剧。

一方面,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对手在技术、服务、价格等方面都有相对优势。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迫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五、未来趋势
从当前市场和技术环境来看,空管雷达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打造更高水平的传感网络,优化传感数据分发与处理,提升智慧航空的应用水平。

同时,将加强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构建智慧型的空管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提升服务效率。

国产空管雷达技术及发展浅析

国产空管雷达技术及发展浅析

国产空管雷达技术及发展浅析【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在民航运输业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引进空管雷达及空管雷达国产化的必要性。

接着,将现阶段国产空管雷达技术水平加以分析,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厂家,就他们的研究历程,其代表产品的性能特点,技术亮点加以评论。

最后,展望国产空管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加以总结。

【关键词】雷达国产化;全固态;3、4号系统工程;S波段;单脉冲1.引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了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对空管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几年前,国务院就曾提出“提高我国空管技术装备水平”的要求,首次把搞好我国空管系统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空管系统的自主开发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

现已装备的空管雷达以单脉冲二次雷达(MSSR)为主,部分机场配置了一次监视雷达(PSR)。

由于MSSR成本低、信息量大,通过多点布站,MSSR监视范围在中高空域上已基本覆盖我国主要航路。

我国多数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机场已安装了机场监视雷达(ASR),部分繁忙机场还安装了精密进近雷达(PAR)和地面活动监视雷达(SMR)。

由于现有空管雷达均为进口设备,采购费用高,维护困难大,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空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空管雷达国产化已经迫在眉睫。

2.现阶段国产空管雷达技术水平我国空管系统的自主开发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设备以引进为主,没有完善高效的管制系统设备。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了空管1、2号系统,但因可靠性不高,未能推广应用。

20世纪90年代,在空管3号、4号系统研制项目中又成功研制了全固态PSR和MSSR雷达,系统性能已达到国际20世纪末同类空管雷达的先进水平。

目前,国内空管雷达生产厂家主要有四所:中电集团14所、38所(四创公司)、泰雷兹(天津)雷达技术有限公司、英德拉雷达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泰雷兹(天津)雷达技术有限公司和英德拉雷达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是在华生产的合资企业,有许多年的技术经验,生产的产品成熟稳定。

2023年航空管制雷达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航空管制雷达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航空管制雷达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航空管制雷达行业是航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航空管制部门,提供实时的航空器位置信息、飞行状态以及其他相关数据。

目前航空管制雷达行业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发展,航空管制雷达的需求不断增加。

各国不断完善航空管制体系,提升航空安全水平,进一步推动了航空管制雷达市场的发展。

2. 技术升级换代:航空管制雷达技术不断升级换代,新一代航空管制雷达具备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多普勒雷达、相位阵列雷达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雷达的探测能力和精确度。

3.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航空管制雷达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同时,国内外企业也在市场开拓方面进行积极布局,加剧了市场竞争。

4. 市场区域差异:航空管制雷达市场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航空管制雷达市场相对成熟,需求稳定;而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航空安全建设的压力,对航空管制雷达的需求较为旺盛。

5. 高精度与安全性要求:随着航空器数量的增加及飞行区域的拓展,航空管制雷达对高精度和高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雷达需具备远距离探测、低高度探测、目标分辨能力、抗干扰能力等技术指标,以满足复杂的航空交通管理需求。

未来,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管制雷达行业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国内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国际航空管制雷达企业的合作,提升行业整体实力。

在技术升级方面,跟进全球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升雷达的性能和精确度,满足不断增长的航空安全需求。

2024年航空管制雷达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航空管制雷达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航空管制雷达市场分析报告1. 简介航空管制雷达是一种关键的航空交通管理系统,用于监测和追踪飞机在空中和地面的位置和运动。

它在航空管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保证飞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报告对航空管制雷达市场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规模分析航空管制雷达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航空管制雷达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XXX亿美元。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航空业的持续发展和对飞行安全的不断要求提高。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航空管制雷达的市场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3. 市场趋势分析3.1 技术发展趋势航空管制雷达的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和演进。

目前主流的雷达系统采用的是二次雷达技术,但随着新一代雷达技术的涌现,如多普勒雷达、相控阵雷达等,航空管制雷达将能够更准确地监测和追踪飞机位置。

此外,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也将进一步推动航空管制雷达的发展。

3.2 市场竞争趋势航空管制雷达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主要供应商,其中包括XXX、YYY和ZZZ等公司。

这些供应商之间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性能、价格和服务等方面。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供应商们也在不断创新,推出具有更高性能和更低成本的产品。

4. 市场机会与挑战4.1 市场机会航空管制雷达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航空交通量的增加,对航空管制雷达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大对航空交通管理系统的投资力度,为航空管制雷达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4.2 市场挑战航空管制雷达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航空管制雷达的价格相对较高,这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限制因素。

其次,航空管制雷达的维护和升级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最后,随着飞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一些新的替代产品,对航空管制雷达市场造成竞争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空管雷达概况 (3)(一)雷达的产生与演变 (3)(二)空管雷达发展历程及分类 (4)1、空管雷达发展历程 (4)2、按工作机理,空管雷达可分为两类 (5)3、按工作空域,空管雷达可分为四类 (7)(1)航路监视雷达(ARSR) (7)(2)机场监视雷达(ASR) (8)(3)精密进近雷达(PAR) (8)(4)地面活动监视雷达(SMR) (9)二、国外空管雷达发展现状 (10)(一)市场寡头垄断程度极高,且强强联手 (10)(二)空管雷达在军民市场的需求持续增加 (10)1、军用市场:需求在波动中不断增长 (10)2、民用市场:各企业纷纷将民用雷达作为业务开拓重点,需求增长迅猛 (11)(三)一系列新监视技术逐步应用至空管雷达 (11)1、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 (12)2、多点相关定位(Multilateration/MLAT或MDS) (12)三、国内空管雷达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13)(一)寡头垄断格局基本定形,双巨头后发赶超优势明显 (13)1、14所:“中国质造”落地,国产空管一次雷达将服务中国民航 (13)2、38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内空管监视装备自主可控 (14)(二)我国空管雷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5)1、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速推进,通用航空千亿蛋糕盛宴开启 (15)2、军航静待“十三五”集采,民航或将迎来高速增长时期 (16)(1)军工电子信息化加速推进,“十三五”末静待空管雷达放量集采 (16)(2)民航运输或将迎来高速增长时期 (16)3、国际形势严峻,空管雷达国产化替代已具备技术基础 (17)四、投资建议 (17)五、重点上市公司情况 (18)一、空管雷达概况(一)雷达的产生与演变雷达,英文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e,无线电探测与测距),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获取从目标散射回来的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目标距离的工具。

在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ATC,简称空管)应用中的雷达被统称为空管雷达。

空管雷达是A TM(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监视空中飞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确保飞行安全、实现雷达管制和提高空域容量的基础。

图 1 雷达基本工作流程资料来源:中国知网,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雷达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世界雷达装备技术发展来看,雷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为实施国土防空警戒、指挥和引导己方作战飞机以及各种地面防空武器,西方大量研制部署米波段雷达和以磁控管为发射机功率部件的微波雷达。

当时雷达探测目标(主要是飞机)的种类简单,信号处理为MTI(Moving Target Indication,动目标显示),以手动为主要录取方式,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较差,雷达的典型技术特征是电子管、非相参。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防空作战对雷达提出了精确引导的要求,使非相参技术体制逐渐被淘汰,转而开始发展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全相参微波雷达,发射机大量使用速调管、行波管、前向波管等作为功率部件,信号处理为数字MTI,以自动为主要录取方式,自动化程度较高,可靠性较高,其技术特征是半导体、全相参。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为满足现代空战对雷达高精度、高分辨力、高抗干扰能力、多目标跟踪能力、高可靠性和维修性的要求,有效应对复杂电磁环境下低空高速目标的要求,开始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全固态、相控阵技术。

信号处理为AMTD(Adaptive MTD,自适应动目标检测),以自动录取和自动状态监测为主,双通道冗余,雷达的可靠性、维修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极大提高,雷达发展到更为完善和实用的阶段。

随着隐身目标、低空低速和高空高速目标的出现、电磁环境的日益恶劣,目前正在向多功、自适应、目标识别发展,是雷达发展的第四阶段。

图 2 雷达技术路线的历史沿革资料来源:中国知网,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未来,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将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向二维多视角布局、多探测器共形构型和多维信号空间处理方向发展,可能会出现扁平网络化多站雷达、共形相控阵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开始使用跟踪后检测,距离一方位一时间三维跟踪检测,三维SAR(合成孔径成像),距离一方位一时间三维处理,多波段、多极化、多波形等构成的多维信号空间处理技术等,并且开始向网络化与多平台联合、认知与智能的方向发展,最终将走向探测、干扰、通信的综合一体化。

(二)空管雷达发展历程及分类1、空管雷达发展历程雷达最初用于国土防空、监视引导。

二战中,雷达以军用作战为主。

1949年美国民用航空局最早开始采用一次雷达作为民用飞机的主要导航设备,解决了恶劣气象条件下机场空域飞机的导航问题,一次雷达开始应用于空管系统;1953年,航路上的雷达导航方案开始实施;1955年,联邦德国航空交通管理局在机场附近和航路使用一次雷达,使空管员可以实时掌握空中飞行目标的相互位置,向航行管制系统的自动化迈开了第一步。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民航组织(ICAO)确定了空中管制雷达信标系统(二次雷达)的国际标准;20世纪70年代单脉冲二次雷达得以发展,为常规二次雷达的应用和普及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计算机技术和雷达结合,实现了空管雷达联网全自动化,极大提高管制效率;1983年,首部空管二次雷达开始在空中交通管制中得到应用。

在20世纪末,随着射频大功率晶体管器件的成熟与商品化,空管雷达进入了全固态时代,国际上相继出现全固态、可无人值守的空管雷达,固态发射机取代了速调管发射机,全固态空管雷达大量采用集成化、微电子化的设备,在系统可靠性、稳定性、自动化和商品化水平上有很大提高,使空管雷达发展到一个更为实用的阶段。

图 3 空管雷达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资料来源:中国知网,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加和性能要求的提升,空中交通日趋繁忙,飞行管制更加复杂,用于空中交通管制的雷达系统不断被提出更高的规范和要求。

现代空管雷达设备系统组成包括天线、转台(转动铰链、驱动电机、码盘等)、馈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数据处理器、监控终端等。

图 4 现代空管雷达设备的系统组成2、按工作机理,空管雷达可分为两类在当代的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用于航空管制的雷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探测空中物体的反射式主雷达,采用测量目标距离和方位的两坐标体制,成本价格比较低。

基本原理是地面雷达装置发射无线电波,空中飞机的反射回波,地面雷达依据反射回波得出距离和方位信息,即一次雷达(Primary Surveillance Radar, PSR)。

图 5 部分空管一次雷达资料来源:新华日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另一类则是二次雷达(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SSR),二次雷达实际上并不是单一的雷达,而是包括雷达信标及数据处理在内的一套系统,与一次雷达最初的探测目标的机理不同,它利用机载应答机应答地面询问机发射的电磁波对目标探测和定位。

其原理是地面雷达装置发射无线电波,回波来自空中飞机的应答机转发的辐射电波,地面雷达依据回波得出相应信息。

实际应用中,二次雷达经常与一次雷达合装,以便充分发挥两种探测设备的优势,进而将探测得到的同一目标的点迹或航迹综合后传输至中心。

图 6 二次雷达与一次雷达的区别二次雷达原理一次雷达原理资料来源:中国知网、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二次雷达的出现是空中交通管制最重大的技术进展,在和平时期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民用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敌我识别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二次雷达在识别、高度、危机告警等方面具有许多一次雷达不具备的优点:(1)二次雷达的询问距离仅与发射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在达到指定的作用距离时,二次雷达发射功率可比一次雷达的发射功率小很多,体积、重量也相应小得多;(2)二次雷达接收机只接收射频为1090MHz的应答信号,从而可消除由询问信号射频1030MHZ产生的地物杂波、气象杂波和仙波的干扰;(3)二次雷达的高度信息由飞机上的气压高度表测量,空管员与飞行员掌握的高度数据一致,便于空中交通管制及飞机间飞行高度安全;(4)二次雷达能够提供目标识别信息,当飞机发生故障、通信系统失灵或遇到干扰时,提供危急告警信息。

图7 空管二次雷达系统及二次雷达站资料来源:智研咨询、凤凰网、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3、按工作空域,空管雷达可分为四类按照民航规定,每一个飞行情报区分为四个空域:空中航路(AWY)、终场机动区(TMA)、控制区(CTR)和机场区(ATZ)。

相应的空管一次雷达主要有四种:航路监视雷达(Air Route Surveillance Radar,ARSR)、机场监视雷达(Airport Surveillance Radar,ASR)、精密进近雷达(Precision Approach Radar,PAR)和地面活动监视雷达(Surface Movement Radar,SMR),构成完整的空管雷达监视系统。

表 1 四种空管雷达的原理及主要用途模式原理主要用途ARSR雷达工作在L波段,作用距离大多在300-500公里探测飞机位置信息以适当的数据格式通过调制解调器传给空管中心,称远程空管一次雷达ASR雷达工作波段在L或S波段,作用距离大多在100-500公里提供精确的飞机位置信息,分辨度高、天线转速快、高数据率,能判别运动目标类型,称近程空管一次雷达PAR雷达工作在X波段,作用距离大多在20-50公里高数据率地精确测量飞机的三维位置坐标,精确引导飞机起降SMR雷达工作在X-Ka波段,作用距离2-5公里监视机场地面航空器和各种车辆运动情况的分辨雷达资料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1)航路监视雷达(ARSR)航路监视雷达一般在L波段的频率,约1250-1350MHz的范围,兼顾了方位分辨力、天线尺寸、传输损耗、发射功率、经济指标等诸多因素,作用距离大多在300-500km,雷达探测到的飞机位置信息以适当的数据格式通过调制解调器传给空管中心,称远程空管一次雷达。

典型的有加拿大RAYTHEON公司的ASR-23SS/16型,法国THALES公司的TRAC-2000型等。

图8航路监视雷达资料来源:中国民用航空网,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2)机场监视雷达(ASR)机场监视雷达按照国际民航组织规定可以选用L波段或S波段的频率,目前多为S波段,范围一般在2700-2900MHz,作用距离大多在100-500km,所监视的区域通常是飞行密集和繁忙区,管制范围有限,常称近程空管一次雷达。

机场监视雷达的首要任务是提供精确的飞机位置信息,空管人员据此通过数据传输或网络引导飞机以适当的距离和高度接近并进入机场的着陆跑道,随后飞机将在仪表着陆系统、微波着陆系统或精密着陆系统等引导下安全着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