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检验
高三化学选修6课件:第3章 物质的检验
![高三化学选修6课件:第3章 物质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1a7bf94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0.png)
(一)几种常见仪器精确度
1、量筒属粗量器,不需估读,其精确度≥0.1ml 。量筒的精确度 是指我们量液体时的最小区分度,不同量程的量筒有着不同的精 确度,量程越小其对应的精确度也就越高,具体精确度就是量筒 刻度线上的最小格。若量程为5mL的量筒的最小刻度为0.1mL, 其精确度为0.1mL;若量程为10mL的量筒的最小刻度为0.2mL, 其精确度为0.2mL;量程为50mL的量筒的最小刻度为1mL,其 精确度为1mL等等。常见的较精确的量筒只能记录到小数点后一 位有效数值,如7.2mL。
3.计算结果的精度问题 由上述演算得到以下结论: a)对于加减法,控制精度的方法采用大家熟悉的
保留小数点后几位的办法是正确的。 b)对于乘除法,必需采用有效位数的概念,这样
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
(2)光电比色法是在光电比色计上测量一系列标准 溶液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对浓度作图,绘制工作曲线, 然后根据待测组分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其 浓度或含量。
(二)有效数字
1、有效位数的确定 有效位数一般是从第一个非零数字到最后一个数
字的长度。如3.14是三位有效数字。0.0050是两位有 效数字。5是精确数字,而5.0是两位有效数字。这里 要注意:0.5和0.50是不同的,0.5的小数点后第一位 是近似值(可能是0.45也可能是0.54通过舍入得到 的),而0.50的小数点后第二位是近似值(可能是 0.495也可能是0.504通过舍入得到的)。
对物质进行定性检测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质谱
核磁共振波谱
(二)常见物质检验的一般程序与思路
1、固态物质的检验
待检物质
观察固体颜色初步区分
加水溶解看溶解性
根据特征反应检验
2、溶液的检验 待检溶液
浅谈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浅谈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e6645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8.png)
浅谈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是指通过对物质的性质、结构、成分等进行实验探索,以确定物质的性质、质量和品质的一种方法。
对于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进行探讨。
一、有机物的检验方法1.火焰试验:将一些有机物质在火焰中加热,记载观察到的火焰的颜色和性质,可以初步判断该有机物的化合物结构,例如醇类在火焰中呈蓝色,羧酸在火焰中呈绿色。
2.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在有机合成中用于测定有机酸或碱的含量。
在试验中,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逐滴加入待检测的溶液中,并以颜色指示剂指示溶液的酸碱度,当溶液中的所有酸或碱与标准溶液中的对应酸或碱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就可以按照滴定液的体积来计算原始溶液中酸或碱的种类和浓度。
3.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有机物质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检验有机物的可还原性和氧化性,可以使用氧化还原反应检验。
例如,火酒飞天茅台酒通过测定在氧气中和在还原剂中的还原能力,来检验其质量和纯度。
二、无机物的检验方法1.重金属成分检测:重金属成分检测是对各种无机物质的检测,在环境污染和食品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以及非电解金属分析仪等设备用于检测常见元素如铅、汞、镉、铬等的浓度,从而确定无机物质的质量和纯度。
2.红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无机物质的检验和实验探索的技术,它基于物质在红外辐射下的能量吸收,结合光谱学研究物质的分子电子结构等特性,能够确定无机物的化合物结构和成分。
3.离子色谱检测:离子色谱是无机物质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常用于检测各种无机离子,如氟、氯、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
检测过程中,无机离子经树脂填充的离子交换柱,并通过阉割器分离出来,通过调节流量器,经过反应器以及进行色谱检测,得到样品中不同离子的浓度,并可以确定无机物质的质量和纯度。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https://img.taocdn.com/s3/m/d099bb3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c.png)
物质的检验
二、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
(1)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主要指状态和颜色的观察, 从而划定大致可能的离子范围。 (2)试样的准备。因检验反应一般在溶液中进行,所以 当试样是固体时,首先要进行试样溶液的配制过程。
(3)检验。每次均应移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绝对不能将 检测试剂直接加入到全部待检测溶液中
3、对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行检验。
在设计检验离子程序时,要考虑离子之间的相互干扰。 如果存在离子之间的干扰,则要先排除干扰,再进行检验。
操作: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试样溶液
(1)检验Fe2+ :
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入 2 滴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这 支试管中加入几滴新配制的氯水,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说明
①任加试剂的鉴别题
一般是通过实验分组,一直分到两个未知物为一组, 只要鉴别了其中之一,另一个也就确定了。此类题可 任意选用试剂或方法完成之。
【例题】用实验方法鉴别HCl、MgSO4、NH4Cl、 Na2SO4、(NH4)2SO4、BaCl2六种溶液。
物质的鉴别
②只用一种试剂或方法的鉴别题
a:选用焰色反应等操作方法鉴别 b:根据溶解度、密度等物理方法鉴别 c:加一种化学试剂逐一鉴别 d:加一种化学试剂一次性鉴别 e:附加条件加一种化学试剂一次性鉴别 f:加一种试剂由少量到多量一次性鉴别 g:加一种试剂同时利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鉴别
常 见 阴 离 子 的 检 验 方 法
物质的检验
六、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
物质的检验
六、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
物质的检验
六、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
物质的鉴定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是根据物 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其阳离子、阴离子,从而得出 是什么物质。
物质的检验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检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985b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d.png)
物质的检验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检验是指对各种物质进行检测、分析或评估,以确定其特定性质、成分、质量或其他相关参数的过程。
物质的检验是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二、物质的检验对象物质的检验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原料和成品2. 食品、药品和化妆品3. 环境样品4. 污染物5. 医学样本6. 土壤和水样品三、物质的检验方法物质的检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 物理性质测试:包括密度、粘度、熔点、沸点等3. 质量分析:包括重量测定、气体体积测定等4. 光谱分析: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5. 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6. 聚合物检验: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等四、物质的检验内容物质的检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分析: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2. 含量测定:确定物质中某种成分的含量3. 含量测定:确定物质中某种成分的含量4. 性质测试:确定物质的物理性质5. 质量评估:评估物质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6. 污染物检测:检测物质中的污染物是否超标五、物质的检验标准物质的检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标准: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2. 行业标准:由行业内专业组织制定的标准3. 企业标准:由企业内部制定的标准4. 国际标准: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六、物质的检验设备物质的检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仪器:如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等2. 仪器:如天平、离心机、pH计等3. 试验设备:如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4. 综合实验设备:如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联用质谱仪等以上是对物质的检验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质的检验》 说课稿
![《物质的检验》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2ae3fe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e.png)
《物质的检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检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物质的检验”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不仅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后续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的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一的某个章节。
在教材中,这部分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它是对之前所学的化学物质性质的综合运用;启下,为后续学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但对于物质的检验,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方法。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验,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常见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氨气等气体的检验方法。
(2)学会用化学试剂检验溶液中的离子,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
(3)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简单的物质检验实验方案。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气体和离子的检验方法。
(2)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2、教学难点(1)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
(2)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分析。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物质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化学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
![化学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9df3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3.png)
化学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化学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物质的性质、质量和纯度,从而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和行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物质鉴别与检验方法,包括物理性质检验、化学反应检验和仪器分析技术等。
一、物理性质检验物理性质检验是通过观察物质的外部形态、颜色、气味、溶解性等特征来进行鉴别。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物理性质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观察物质的颜色、形状、透明度等,有时甚至可以通过肉眼判断物质的纯度。
2.溶解性检验:将待测物质与不同的溶剂接触,观察其溶解性以及可能产生的溶解反应。
3.熔点和沸点检验:通过测定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来鉴别,这些特性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提供有关物质的信息。
4.密度测定: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来确定其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有很大差异,可以用于物质的鉴别。
二、化学反应检验化学反应检验是通过物质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以观察化学变化来进行鉴别。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化学反应检验方法:1.酸碱中和反应:通过酸、碱混合反应的现象观察物质的酸碱性质。
2.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还原剂进行反应的现象来判断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
3.沉淀反应:通过在溶液中产生沉淀物的反应来判断物质的析出反应性质。
4.加热反应:通过加热物质观察产生的气体、气味、颜色等变化来进行鉴别。
三、仪器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是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物质分析与检验的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仪器分析技术:1.光谱分析:利用物质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成分,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
2.质谱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质荷比来判断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包括质子质谱、电子轰击质谱等。
3.色谱分析: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鉴定物质的成分,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4.电化学分析:通过测量或控制物质在电化学系统中的电流、电势、电导等电化学参数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和浓度,包括电位滴定、电化学传感器等。
物质检验的基本步骤
![物质检验的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2df1e6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1.png)
物质检验的基本步骤一、引言物质检验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实验工作,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性质和质量。
它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物质检验的基本步骤,帮助读者了解该过程的基本流程和关键要点。
二、样品准备物质检验的第一步是样品准备。
样品应根据检验目的进行选择,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对于固体样品,通常需要将其研磨、均匀混合,并根据需要进行粉碎或筛分。
对于液体样品,通常需要进行稀释或浓缩。
三、样品分析样品分析是物质检验的核心步骤。
根据检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样品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物质检验的重要环节。
在获得分析结果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这包括数据的计算、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出结论和判断,为后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是物质检验的最终目标。
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关标准,对样品的质量、性能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被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方面。
六、报告撰写报告撰写是物质检验的最后一步。
根据检验结果和评价,撰写检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目的、分析方法、结果和评价等内容。
报告应具有准确、完整、清晰的特点,并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
七、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物质检验的关键环节。
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操作。
这包括实验室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试剂的质量控制、样品的处理和分析过程的质控等。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安全注意事项物质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和试剂。
同时,对于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处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九、仪器设备的维护物质检验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
【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与技巧
![【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5e82c4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7.png)
【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与技巧
1、物质的检验的类型
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定、鉴别和推断等类型。
鉴别:鉴别就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检验它是不是这种物质。
若就是离
子化合物,必须检验它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鉴别: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推测:推测就是根据未知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运用物质特性展开分析,通过推理小说,推论被检验的样品就是什么物质。
或样品中所含什么物质,不不含什么物质等。
2、物质检验的方法
物质的检验通常包含采样、操作方式、现象、结论四个部分:
①“先取样,后操作”。
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
②必须“各挑少量溶液分别重新加入几支试管中”展开检验,严禁在原试剂瓶中展开
检验;
③要“先现象,后结论”,如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所观察到的现象应记录为“有气泡产生”或“有无色气体放出”,不能说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或“有无色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3、常用阳离子、阴离子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最关键的是掌握有关阳离子、阴离子的检验。
高一物质的检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质的检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d6d9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c.png)
高一物质的检验知识点总结在化学学习的旅程中,物质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物质进行检验,能够确定其成分、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等方面的信息。
下面对高一物质的检验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固体物质的检验1. 密度检验: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成分和取样的方法有关。
可以通过称重和测量体积来计算密度,从而判断固体物质的成分。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容量法、弹射法等。
2. 溶解性检验: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解所需的溶剂的量。
通过将固体物质与不同溶剂接触,观察是否发生溶解反应来判断其溶解性。
3. 熔点检验:物质的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可以通过加热样品,观察其在温度上升过程中是否出现熔化的现象来确定物质的熔点。
4. 反应性检验:固体物质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可以产生化学变化。
通过固体物质与不同试剂的反应来检验其反应性,例如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与氧化剂反应产生火花等。
二、液体物质的检验1. 沸点检验:物质的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可以通过加热样品,观察其在温度上升过程中是否出现沸腾的现象来确定物质的沸点。
2. 溶解性检验:液体物质的溶解性可以通过将其与不同溶剂接触,观察是否发生溶解反应来判断。
常用的溶剂有水、醇类、酯类等。
3. 酸碱性检验:通过酸碱指示剂(如酚酞、金黄色素等)或PH试纸来测试液体物质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在指示剂下变红,碱性溶液变蓝或紫色。
4. 导电性检验:液体物质的导电性与其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可以通过将两电极插入液体,接通电源,通过观察电流的大小来判断液体物质是否具有导电性。
三、气体物质的检验1. 燃烧性检验:气体物质在火焰中燃烧可以产生明亮的火焰和火苗的变化。
通过将气体物质接近明火或火焰中,观察是否燃烧来判断其燃烧性质。
2. 溶解性检验:气体物质可溶于水或其他溶剂中。
可以通过将气体通入溶剂中,观察是否发生溶解反应来判断其溶解性。
3. 嗅觉检验:某些气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可以通过闻气体并观察人体反应来判断其性质。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及除杂汇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及除杂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831cfc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1.png)
一、物质的检验利用物质特有的性质,确定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
(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二、物质的除杂根据物质和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杂质分离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理方法1、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化学方法:1、原则:①“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①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②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③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④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⑤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⑥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⑦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常见物质的检验
![常见物质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979ce8ff9b89680203d82518.png)
离子的检验
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1.物理方法 ①观察法:观察物质状态、颜色等。 ②嗅试法:利用物质的特殊气味。 ③水溶法:利用物质的溶解度。 ④焰色法:物质灼烧时呈现特殊的颜色。 2.化学方法 ①沉淀法:形成不溶性的沉淀加以鉴别。 ②气体法:转化成固定特征气体加以鉴别。 ③显色法:利用物质在特定试剂中显示特定颜色加以鉴别。 ④点燃法:利用物质燃烧时燃烧现象和产物加以鉴别
③ NH4+ 方法:气体法,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现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 △ 化学(离子)方程式:NH4 + +OH- ==H 2O+NH3↑
离子的检验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离子的检验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⑤ Fe3+ 方法一:观察法,呈现出棕黄色。 方法二:沉淀法,加入NaOH溶液 现象:生产红褐色沉淀。 化学(离子)方程式:Fe3++3OH - =Fe(OH)3↓ 方法三:显色法,加入KSCN溶液。 现象:加入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 化学(离子)方程式:Fe3++3SCN - = Fe(SCN)3
离子的检验
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④CO32-和HCO3 - CO32- 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加入稀盐酸, 石灰水变浑。 方法 将生成的气 一 体通入澄清 石灰水中 CO 2-+2H+=H O+CO ↑
3 2 2
HCO3 - 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石灰水变浑。 HCO3-+H+=H2O+CO2↑
离子的检验
离子的检验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① H+ 方法一: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现象:溶液变红。 方法二:用pH试纸。 现象:试纸变红 、pH<7 。 方法三:加入活泼金属(如:锌、铁)。 现象:有无色气体生产,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5fb1cbd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a.png)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是化学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通过对物质样品的研究,识别出样品中存在的物质成分,以及分析物质成分的性质与特征。
这种分析方法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物质的检验方法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物质检验方法。
它通常利用人眼或显微镜直接观察物质样品的形态和色泽等特征进行判断。
例如,人们通过观察样品表面的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出样品的纯度和颗粒大小等情况。
实验分析法实验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分析方法。
它通过对物质样品进行实验,利用实验结果进行物质成分的分析和鉴别。
常用的实验分析法有以下几种:1.化学反应法。
化学反应法常用于对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检验。
例如,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可以判断出物质样品中是否含有酸或碱;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判断出物质样品中是否存在还原剂或氧化剂等。
2.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样品的光谱信号进行分析的方法。
根据物质样品的不同吸收和发射特征,可以确定物质成分的种类和性质。
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等。
3.物理测试法。
物理测试法是一种以物质样品的物理性质进行检验的分析方法。
例如,利用电阻率测定可以判断出物质样品的导电性质;利用比重测定可以判断出物质样品的密度等。
物质的鉴别方法在物质检验过程中,有时需要将一个物品与其他物品进行对比鉴别,以便准确判断其成分和特征。
物质的鉴别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化学鉴别法化学鉴别法是一种通过对物质样品进行化学反应和分析,以区分不同物质成分的方法。
例如,使用酚酞指示剂可以区分不同酸溶液的酸度差异;沉淀反应可以判断出物质样品中是否存在金属离子等。
光谱鉴别法光谱鉴别法是一种利用物质样品的光谱信号来进行区分的方法。
根据样品的吸收和发射光谱曲线,可以鉴别出物质样品中的主要成分和特征。
常用的光谱鉴别法包括核磁共振(NMR)光谱、质谱(MS)等。
总的来说,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是化学分析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8ffb41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1.png)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检验☆原理:根据物质特有的性质及反应现象对该物质(或离子)进行确认,其对象常是一种物质或一种离子。
检验方法【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如:SO2和NH3均有刺激性气味;NaOH 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NaCl溶于水无明显变化等。
【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特殊的化学性质,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常见气体的检验(1)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2)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3)H2O:通过白色CuSO4粉末,白色粉末变蓝。
(4)NH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常见离子的检验(1)H+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②用pH试纸测定其pH,pH<7;③加入少量活泼金属(K、Ca、Na除外)如:锌、铁等,有气泡产生。
(2)OH-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②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③用pH试纸测定其pH,pH>7;④滴入Cu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⑤滴入FeCl3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3)CO32-:滴加盐酸,出现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Cl-:滴加稀硝酸和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5)SO42-①滴加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入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6)NH4+:加入强碱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
(7)Ag+:加入HCl(或可溶性氯盐)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8)Ba2+:取少量试剂滴加适量Na2SO4 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
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389e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7.png)
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物质的检验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和测试手段来确定物质的性质和成分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金属物质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外观、重量、硬度、延展性、熔点等几个方面。
1.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金属物质的颜色、形状、表面质量等来鉴别金属。
2.重量检验:使用称量工具,如天平、电子秤等测量金属物质的重量。
3.硬度检验:通常使用刮痕硬度试验或洛氏硬度试验仪来测定物质的硬度。
4.延展性检验:将金属物质放在冶炼设备中加热,观察其变形情况来判断延展性。
5.熔点检验:通过加热金属物质,测定其熔点来判定其成分。
有机物质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溶解性、染色反应、化学反应等几个方面。
1.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有机物质的颜色、形状、透明度等外观特征。
2.溶解性检验:将有机物质置于不同溶剂中,观察其溶解性来判定有机物质的特性。
3.染色反应检验:常用荧光试剂、染色剂等与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观察颜色的变化来鉴定有机物质。
4.化学反应检验:通过与不同试剂的反应观察,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来判断有机物质的性质。
常见溶液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外观、pH值、密度、浓度等几个方面。
1.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溶液的颜色、透明度、沉淀等外观特征。
2.pH值检验:使用pH试纸、酸碱指示剂等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3.密度检验:常用密度计等工具来测量溶液的密度。
4.浓度检验:通过比色、滴定等方法来精确测定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气味、燃烧性质、可燃性等方面。
1.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气体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
2.气味检验:通过嗅觉判断气体的特殊气味。
3.燃烧性质检验:通过点燃气体,观察其燃烧性质和颜色。
4.可燃性检验:使用火源或火花接触气体,判断其是否可燃。
常见无机盐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溶解性、气体生成、酸碱反应等方面。
1.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无机盐的颜色、颗粒度等外观特征。
2.溶解性检验:将无机盐溶解于水中,观察溶解情况来判断其溶解性。
如何进行化学物质的纯度检验
![如何进行化学物质的纯度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6d775bb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d.png)
如何进行化学物质的纯度检验化学物质的纯度检验在实验室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够保证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纯度检验方法。
一、物质纯度的概念在化学中,物质纯度是指某一化学物质中所含的纯净成分的比例。
物质纯度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检验,以确定化学物质的质量和纯度。
二、物质纯度检验方法1. 目测法目测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初步纯度检验方法。
通过观察化学物质的外观、颜色和透明度等特征,可以推测物质的纯度。
然而,目测法只能提供初步的判断,对纯度要求较高的化学物质不适用。
2. 熔点测定法熔点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纯度检验方法。
不同物质的熔点是不同的,纯度高的物质的熔点较为准确。
通过测定化学物质的熔点,可以判断其纯度。
熔点测定可以使用熔点仪或者简易的装置进行。
3. 比重测定法比重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液体物质纯度检验方法。
不同物质的比重是不同的,纯度高的物质的比重通常较为准确。
通过测定溶液或液体化学物质的比重,可以对其纯度进行初步判断。
4. 溶解度测定法溶解度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溶液物质纯度检验方法。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纯度高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通常有更大的溶解度。
通过测定化学物质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以对其纯度进行初步判断。
5.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纯度检验方法。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重量分析、体积分析、滴定分析等。
通过对化学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测定反应物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从而判断其纯度。
6.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的物质分离和纯度检验方法。
色谱法根据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在流动相中物质的相对停留时间或扩散速度,可以对化学物质的纯度进行定量分析。
三、纯度检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化学物质的纯度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不同的物质适用的检验方法可能不同。
2. 保持实验环境的干净整洁,避免外界杂质对纯度检验结果的干扰。
化学实验中的物质的性质检验
![化学实验中的物质的性质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45d88e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2.png)
化学实验中的物质的性质检验化学实验中的物质性质检验是化学实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检验物质的性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以及物质的组成。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质性质检验方法,包括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溶解性测试等。
一、颜色变化的检验颜色变化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性质检验方法之一。
许多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颜色的变化,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的进行情况。
例如,在酸碱中,当酸和碱发生反应时,溶液的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
比如,当酸和碱中和反应发生时,溶液通常会从酸性的红色或橙色变成中性的绿色。
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
二、气体的产生与性质检验气体的产生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反应形式之一,也是物质性质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气体的性质和产生情况,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是否进行。
例如,当金属与酸反应时,会产生氢气气泡。
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和气体的性质,可以初步判断金属是否与酸反应,以及酸的浓度等。
三、溶解性的测试溶解性测试是检验物质性质的常见方法之一。
物质的溶解性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有关,通过溶解性测试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特性。
例如,将物质加入水中,如果能完全溶解,说明物质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如果物质只溶解一部分,或者根本不能溶解,说明物质在水中溶解性较差。
通过溶解性测试,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离子性的还是分子性的。
四、物质的导电性检验物质的导电性是其化学性质的重要特性之一,通过物质的导电性检验可以进一步了解其性质。
物质的导电性与其溶解性和离子性有关。
例如,将物质溶解在水中,如果溶液能导电,说明物质可以电离生成离子,属于电解质;如果溶液不能导电,说明物质不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通过导电性的检验,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化学性质。
五、物质的燃烧性检验物质的燃烧性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通过检验物质的燃烧性可以判断其是不是可燃物质。
例如,将物质加热或接触明火,如果物质能燃烧,可以判断其是可燃物质;如果物质不能燃烧,可以判断其是不可燃物质。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412a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c.png)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是化学实验和化学分析中常用的
方法,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并去除其中的杂质。
以下是一些
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
1.硫酸:检验硫酸可以用铁片反应产生氢气,或者用钡离子产生沉淀。
去除硫酸的杂质可以通过加入钙氢氧化物沉淀金属离子,或者用盐酸和氯
化钠反应产生氯气并吹去硫酸。
2.碳酸氢钠:检验碳酸氢钠可以用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或者
用钡离子产生沉淀。
去除碳酸氢钠的杂质可以通过溶解和过滤的方法。
3.硫酸铜:检验硫酸铜可以用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产生沉淀。
去除硫
酸铜的杂质可以通过稀释、过滤或结晶的方法。
4.氯化铁:检验氯化铁可以用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或者用氢氧化钠
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
去除氯化铁的杂质可以用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并吹去。
5.纯净水:检验纯净水可以用无机盐反应产生沉淀或颜色变化,或者
用染料溶液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去除纯净水的杂质可以通过蒸馏、反渗透
等方法。
6.空气:检验空气可以用木炭观察是否发生明火,或者用硫酸铁法检
测氧气含量。
去除空气中的杂质可以通过过滤、吸附等方法。
7.硝酸银:检验硝酸银可以用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或者用碘化钾
溶液反应形成黄色沉淀。
去除硝酸银的杂质可以通过稀释、过滤或结晶的
方法。
对于其他常见物质,可以根据其特性进行相应的检验和除杂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和分析时,要注意安全操作,并遵循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要求。
研究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208c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d.png)
研究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
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检验目的:确定需要检验的物质种类和数量,以及检验的精度和准确度要求。
2. 收集样品:根据检验目的,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的质量和数量应满足检验要求。
3. 样品处理:对收集到的样品进行处理,如粉碎、混合、干燥等,以便进行后续的检验操作。
4. 选择检验方法:根据待检验物质的性质和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可以参考相关标准和文献,或者自行设计方法。
5. 实施检验: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6.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检验结论。
检验结论应准确、客观、有说服力。
7. 误差分析: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确定误差来源和大小,以便改进实验方法和提高检验精度。
8. 质量控制: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9. 实验安全: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问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10. 废弃物处理: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
人类造成危害。
总的来说,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检验目的、样品质量、实验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质量控制和实验安全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物质检验,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为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背景]本节教材在学习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后,很自然地得出要辨别事物,首先应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
在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要根据某些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反应条件等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常见物质的检验是根据物质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的反应条件、特征现象等利用实验将物质进行检验,根据化学实验现象,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结论作出判断。
教材中选用了一些能够被高中学生所理解的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也是基于既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又学习物质检验方法的目地。
把焰色反应作为“拓展视野”的内容,又在后面提到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也是多样的。
依据课程标准,主要的学习目标是:1、学会Cl¯SO4²¯CO3²¯NH4+ 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2、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3、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
4、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特点,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7、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案例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现象,归纳总结检验物质的常见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进行的一种规划。
通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能力,在设计中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在实验中熟练和提高实验技能。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从学生已知的复分解反应入手,引出物质检验的依据,不管哪种检验方法都是以物质的某些特征来判断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教材要求进行实验探究,一起归纳总结 Cl ¯、SO 4²¯、CO 3²¯、NH 4+ 、 K +等离子的检验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离子特征反应检验法和焰色反应法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探讨一些常见物质的成分。
再从日常事物出发引入课题,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常见物质检验的依据;接着具体介绍各种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C l¯、SO 4²¯、NH 4+ 、K +、 等离子的检验方法,特别是焰色反应;然后指导学生搜集并归纳从初中到现在学过哪些常见的物质检验方法;最后运用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具体思路:建议使用“提出问题——实验发现——结论”的教学模式。
本课时有以下几点内容:1、帮助学生分清以下几种提法:①物质的鉴定:根据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分析其组成,从而确定是不是这种物质。
一定要通过实验将该物质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然后确定。
②物质的鉴别:利用几种物质的不同性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它们一一区别开。
③物质的推断:利用实验现象和物质或离子的特性,对推断的物质或离子作出正确的判断。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与探究4个实验,将物质检验的一般要求渗透进去:①反应要有明显的现象,如溶液的颜色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②注意反应所要求的酸碱度,浓度和温度③排除某些物质或离子的干扰;④反应要有特效性和选择性。
3、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帮助学生理清未知物检验的步骤:首先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状态、颜色和气味等,然后取样。
当样品是固体时,一般应配成溶液,而后进行检验。
在检验配好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时,每次应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不能将检测试剂全部加入待检验的溶液中。
4、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围绕课本中阴、阳离子的检验展开一些讨论,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行学生实验来验证方法是否正确。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课题的引入——常见物质的检验师:说明要辨别事物,应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
在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要根据某些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反应等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提问:同学们,你能举例说明根据一些特征,检验某些化学物质吗?生1:如遇淀粉显蓝色的是单质碘。
生2:点燃可燃性气体,产生轻微爆鸣声,可判断为氢气。
生3:加入硝酸银的稀硝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说明含有氯离子。
……师: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相信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会做得更好。
板书:常见物质的检验一、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师:下面我们一起完成“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问题。
推进新课[活动与探究]1、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钾、硫酸钾均可用化化肥。
下列实验将帮助我们探究这几种盐中所含离子的检验方法。
[实验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NH4Cl、(NH4)2SO4溶液,再各加入2mL 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实验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NH4Cl、KCl溶液,再各滴加几滴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量(NH4)2SO4、K2SO4溶液,再各滴加几滴BaCl2溶液和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4]取一根铂丝(或细铁丝),放在酒精灯(或煤气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用铂丝蘸取少量KCl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热,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再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焰烧至无色,蘸取少量K2SO4溶液,重复以上实验。
[分组实验]学生完成实验1—4,请注意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师:分组指导,作出操作示范。
(实验分毕)师:请同学们将实验报告单展示,并讲解师: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实验,刚才的这位同学观察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十分正确。
今后我们的学习,还要像今天一样,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样我们定会理解和掌握化化学这门功课。
师:我们继续完成“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2、在以前的学习和上述探活动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的检验方法。
请你回忆已学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将物质的检验方法填写到下表中,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填表。
(分组活动)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
师:巡视或参与到某一小组中。
(学生汇报)展示所填表格,并讲解。
板书: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从同学们归纳的待检验物质中,阳离子的检验很少,若要检验一些常见的金属阳离子,可采用哪些方法呢?我们一起进行探讨。
板书:二、焰色反应请同学看教材上的图片,不同元素呈现出的焰色反应。
板书:1、焰色反应定义: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热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
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2、焰色反应鉴别盐类的实验方法和步骤①取一根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若火焰有颜色可将铂丝在盐酸中蘸一下,再灼热至原火焰色。
②蘸取钾盐溶液(沾取钾盐固体)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的钻玻璃去观察③盐酸洗铂丝。
④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如不能灼烧至原火焰色,则需要再酸洗,再灼烧)。
⑤再蘸取(沾取)另外的化学药品进行实验。
演示:改进实验方法,增强实验效果。
[实验准备]药品:酒精、碳酸锂固体、碳酸钠固体、碳酸钾固体、碳酸钙固体、硫酸锶固体、硫酸钡固体。
仪器:六个蒸发皿、药匙六支、坩埚钳、火柴。
[实验步骤]①在六支蒸发皿中分别入装入少量酒精;②分别点燃蒸发皿中的酒精;③分别向六支蒸发皿中撒入碳酸锂固体、碳酸钠固体、碳酸钾固体、碳酸钙固体、硫酸锶固体、硫酸钡固体。
④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火焰分别呈现为:锂元素——紫红色、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钙元素——砖红色、锶元素——洋红色、钡元素——黄绿色。
师:我们可用焰色反应鉴定钠、钾、钙等金属元素。
在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常借助于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如用元素仪测定物质中是否含C、H、O、N、S、Cl、Br等元素,用红外光谱仪来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一些有机物基团,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可以对物质进行检验,也可用焰色反应鉴定钠、钾、钙等金属元素。
布置作业练习与实践2,3P25板书设计常见物质的检验一、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二、焰色反应1、焰色反应定义: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热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
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2、焰色反应鉴别盐类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案例评析]让学生判断并列举复分解反应,说明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由此引入常见物质的检验,这样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为基础来探讨物质的检验,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设计学生自主探究活动,通过实验体验、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得出NH4+、Cl—、SO42—、K+等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现象和自己动手实验,了解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检验方法、几种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和一些离子的检验方法,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发现总是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来解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巩固并拓宽对物质检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积极思考、及时归纳,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进一步理解常见物质的检验依据。
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应变能力。
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明确常见物质的检验依据,即都是以物质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为基础的。
这样也就理解了NH4+、Cl—、SO42—、CO32—等为什么可用离子特征反应检验法检验,K+、Na+为什么可用焰色反应法检验。
备课资料一、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1.初步试验(1)外表观察:对固体试样应观察其颜色,光泽,闻气味,检查硬度等;对液体和气体试样,着重注意其颜色和气味。
(2)灼烧试验:对试样加热的过程中,观察试样的变化,一般观察它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有没有气体放出,是否有升华等现象发生。
(3)溶解性试验:通过试样在水中或酸中的溶解性,可获得试样的组成的有关信息。
(4)水溶液的PH值的测定对试样溶液的PH值的测定,可帮助我们初步判断试样中某些离子的存在。
由以上初步试验的结果,拟定实验方案。
2.离子的检验常见离子的检验一般是通过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