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区扩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度假区扩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告主要是在了解和认识X 度假区现状的基础上,理清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结合相关规划和绍兴城市发展战略,研究X 度假区空间拓展的必要性;拓展方向和区域的可能性、现实性;论证空间拓展规模;确定合适的四至界限;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研究结论。
1. 背景概况
1.1 发展背景
1.1.1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到2020 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2010 年,我国旅游经济收入达到1.44万亿元左右,比2009年的1.29万亿元增长12%,而预计2011年的旅游经济收入将进一步快速增长至1.6万亿元。随着我国人均GDP迈向5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旅游消费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我国旅游持续较快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基础。“十二五”期间高速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则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各种发展大众旅游的条件正在成熟,发展基础逐步稳固。
在旅游业整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以休闲旅游为代表的新的旅游主流形式也在不断得到强化。著名未来学家格鲁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到2015 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进入休闲时代。”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杨卫武说:“休闲旅游是未来最为流行的旅游方式,在未来国际旅游市场上将占到80%以上。”以娱乐、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旅游在我国的旅游格局中日益占据其基础性主导地位。
1.1.2 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发展新需求
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经济体之一、区域旅游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和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主要市场之一,长三角地区以中国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环境为背景,以独具江南特色、兼具现代都市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良好的旅游服务和方便的旅游交通为基础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发展潜力最大的旅游经济圈。2010 年长三角区域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强,旅游市场成熟,同时,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各行业就业人数和营业收入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旅游产业具
有较强的活力。
随着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和人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升,区内的旅游需求也处于持续快速的增长过程,旅游需求的形式则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尤以休闲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主题旅游、会展旅游表现最为突出。
1.1.3 环杭州湾相关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状态
环杭州湾区域不论是在区位、资源、交通、信息、资金还是在产业结构等方面都算得上是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区,也是最适合打造国际化、精品化的休闲度假胜地。环杭州湾地区有着发展休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发达的经济、优美的山水、深厚的人文、有利的区位空间等综合开发优势,为杭州湾地区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条件。杭州湾也是最合适发展高端化、精品化的休闲型度假区。在环杭州湾地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品牌专业市场不断涌现,如海宁的皮革市场、杭州的女装特色街和丝绸城、诸暨的珠宝市场、绍兴的轻纺市场以及周边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等,带来了大量的商务人群。
1.1.4 绍兴市旅游度假类产业发展现实与矛盾
1.1.5X 旅游渡假区发展基础和内在需求
可从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发展新需求、环杭州湾相关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状态、绍兴市旅游度假类产业发展现实与矛盾、X 旅游渡假区发展基础和内在需求等多个层面展开分析,旨在突出“旅游度假区类业态在未来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旅游渡假区需进行规模化、集群化以及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X 旅游度假区处在加快规模化、集群化拓展的历史机遇期” 等核心观点,以此定下“扩区”的基本理论导向和基调。
1.2 现状条件可从地理区位、管辖范围、地形地貌、现状资源、开发状态、经营情况等多
个角度,详细介绍X 旅游度假区的整体内外发展条件,旨在说明“度假区经济和交通区位优越、自身资源特色优异、整体环境禀赋突出、开发经营处在正常轨道”等度假区现状特征和发展优势,并强调“目前用地规模和开发量较小、项目安置日趋饱和等与内外发展需求存在矛盾”这一核心问题。
2. 目标、依据、方法
2.1 研究目标其一是针对度假区发展的目标,即未来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和业态导向,可相对简要;其二是研究报告本身的目标,即旨在通过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结合相关研究分析,明确度假区扩容的近远期规模及具体范围,并对扩容后的度假区进行结构性的功能组织引导。
2.2 研究依据包括相关法规依据、相关规划依据等。
2.3 研究方法可能的方法体系:内在需求规模导向和外在资源环境制约下的双重寻优方法。前者以规模预测为核心,后者以GIS 资源环境和空间拓展路径评价为主体。
3. 扩区必要性分析
3.1 需求必要
详细阐述内外发展需求,如区域旅游产业重构需求、地区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绍兴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等外部需求,以及度假区本身的有序经营、规模发展和品牌塑造等需求。
3.2 竞合必要
主要阐述当前区域相关旅游产业产品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于环杭州湾和绍兴地区等范围内进行相关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和协同发展存在较好的前景。
3.3 定位必要
结合浙江省、环杭州湾城市群、绍兴地区等各个层面对X 旅游度假区的定位要求,指出“相应的定位要求必须要求与之配套的规模标准和空间平台” 。
3.4 规模必要
承接上个内容,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度假区的定位提升,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规模,
只有规模化才能保障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5 空间必要
结合开发日趋饱和空间受限的现状分析结论,进一步指出空间扩张的紧迫性。
3.6 项目必要结合目前项目引进和项目组织的初步意向,指出要进行项目群整体优化提升,势必需要更多的空间和资源加以承载。
3.7 效益必要指出度假区扩容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等多个层面存在积极作用。
4. 扩区可行性分析
这里主要从“建设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规划可行性”、“资源环境可行性”、“交通组织可行性”、“政策可行性”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总之要明确扩区在多个方面均是可行的,当然,如确实存在一定的制约,也应提出解决或规避的途径。
5. 扩区的整体规模预测
5.1 外部规模需求预测
结合类似定位层级的度假区发展规模进行类比、地区旅游发展需求的整体判断、相关规划对自身的目标要求等,对度假区的未来发展规模进行预测。
5.2 内在规模需求预测
结合近年来项目落实情况、用地开发态势等,对度假区规模进行趋势外推,以此预测可能的规模增长界限。
5.3 规模容量框架分析
主要通过生态承载力、资源承载力这两个方面,判断出度假区的极限发展规模和框架。
5.4基于“ P-S (需求-满意度)”的适宜规模分析引入P-S模糊预测模型,选取产业、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多个因子层, 对需求满意度进行评价,以定量模型预测适宜的规模区间。
5.5 近远期适宜发展规模基于上述评价和预测,最终拟定近远期的合理发展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