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水现状分析与研究 资料汇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按 1995 年的人口计算为 2238.6 立方来,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 1/4,也是美国的 1/5,前苏联的 1/7,为世界第 109 位。

中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极少的 13 个贫水国之一。

人均水量少于 2000 立方米的,国际社会称之为严重缺水边缘。中国有 9 个省(市、区)的人均占有水量为 500 立方米。中国 600 个城市中缺水的近 400 个,严重缺水的为108 个。

缺水的中国

在全国 600 多座建制市中,有近 400 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 130 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 60 亿立方米,日缺水量已超过 1600 万立方米。缺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 1200 亿元以上,且呈增长之势。

我国是世界上 13 个贫水国之一,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 2000 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有水 1000 立方米为起码的要求线,到 2030 年,我国人口将达 16 亿~17 亿,以 16.5 亿人计算,届时我国人均水量 1700 立方米。

预计到 2000 年,我国年缺水量将猛增到 180 多亿立方米。如果我们把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 10%,每年可节水 400 多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从 1980 年的 20% 提高到现在的 30% 左右,有的城市已达到 70%。但我国城市水的重复利用率还是较发达国家低许多,一些重要产品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 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 78% 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 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 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七百条大中河流近十万公里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 1/2 的河段受到污染,1/10 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这使前述缺水状况雪上加霜。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 12% 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五类标准,江水中含有毒物质超过了 20 余种,为此广州市被迫花巨资改向几十公里以外的西江和东江去取水。进入 90 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每年平均约达 142 亿立方米,占全国年均排污总量的 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目前,我国以水库作为供水水源的能力为每年 5400 亿吨,虽然多数供水水源的水质良好,但已有 1/3 的水库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缺水的地球

地球表面的 2/3 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 97.5% 是咸水,在余下的 2.5% 的淡水中,又有 87% 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

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 0.014%。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而这一汤匙水又遭到严重污染。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 20 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 6 ― 7 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 2 倍。全球目前有 14 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食用水,即平均每 5 人中便有 1 人缺水。估计到 2025 年,全世界将有 30 亿人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 40 多个,主要为非洲和中东地区,印度、秘鲁、英国、波兰及中国部分地区亦会受到影响。

中国农业用水供给的急剧减少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中国依靠水浇地生产十二亿人口所需粮食的百分之七十,但同时又日益抽取更多的农业用水来满足迅速发展的城市和工业用水的需要。随着河流的干涸和地下蓄水层的枯竭,日趋严重的缺水将急剧增加中国的粮食进口,从而导致世界粮食总进口超过可供给的总出口。

对中国粮食自给所面临的任何威胁,如果不采取新的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都可能会推动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导致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世界观察》杂志以前发表的文章对此已有论述,有关水资源恶化的情况的新消息已经证实这种可能性是极其巨大的。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而又不损害其农业和世界粮食安全。

中国为农业灌溉提供足够用水的能力正在下降,主要证据包括中国所有北方地区的河流和灌溉用井正被抽干,而这种情形恰恰发生在世界粮食库存量接近有史以来的最低点的时候。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巨额贸易顺差的产生,中国有能力进口更多粮食来解决其缺水问题,因为她可以付高价购买粮食,但其它同样面临不断增大的粮食缺口的低收入国家却不能支付这么高的粮价,对世界上那十三亿每天消费不超过一美元的人口而言,更高的粮价可能会危及其生活。这一问题已变得与

世界安全如此明显地联在一起,以致统属美国所有情报机关的国家情报委员会开始以当年关注苏联军事力量发展的热情来密切注视该事态的发展。

对中国缺水可能威胁全球安全这一问题的深切关注,促使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

(NIC)资助了一项多学科研究项目以分析中国粮食供给前景。该项目由哈佛大

学地球与天体科学系主任迈克尔·麦克俄若埃(MichaelMcElroy

)主持,他们利用间谍卫星所提供的信息修正了对中国种植面积的估算,委托美国

圣地亚国家实验室进行计算机建模分析以估计中国每一条江河流域未来的缺水情况

。该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将需要大规模地进

口粮食。这一结论与《世界观察》杂志早期发表的文章的推断相吻合。

●缺水的迹象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人口增加了近七亿,这一新增数量相当于工业革命

开始时世界人口的总数。中国的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在包括黄河和长江在内的几条主

要河流流经的区域。这些河流为中国大部分粮食生产提供了所需灌溉用水,同时还

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

对这几大流域的过分依赖给这些地区的土地和水资源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中国的西部大多是沙漠和山区,所以中国人不可能像当年美国向西部加利福尼亚

扩张那样向新的疆土扩展。由此带来了中国的人口、工业和农业的高度集中,这大

致相当于将美国的所有人口都集中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区,然后将密度再乘以五

由于中国从黄河抽取越来越多的水来满足其经济增长的各种需要,黄河在二十

五年前就开始难以满足供水需求。一九七二年黄河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导致黄河在

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第一次未能入海就干涸了。那年黄河断流十五天,并在随后的十

年中间歇性地出现断流。一九八五年以来,黄河年年断流,且断流时间越来越长。

一九九六年,黄河断流一百三十三天。一九九七年,由于干旱,黄河断流长达二百

二十六天,这一年,河水有很长一段时间未能流到黄河出海所流经的最后一个省份

山东省。中国五分之一的玉米和七分之一的小麦产自山东,而该省百分之五十的灌

溉用水来自黄河。

虽然黄河断流可能是中国缺水的最明显的标志,但它仅仅是多种征兆之一。位

于黄河和长江之间的较小河流淮河于一九九七年被抽干,淮河因断流而未能入海达

九十天。有卫星照片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泉水干涸,近年来中国有数百个

湖泊消失,许多地方小河断流。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成千上万的农民发现他们的

水井也干涸了。

就水的地理而言,中国可分为两部分。潮湿的南方包括巨大的长江流域和其上

栖息的七亿人口;而干旱的北方包括黄河、辽河、海河和淮河流域,拥有五点五亿

人口。四分之三的水在南方,而三分之二的耕地却位于北方。其结果是,北方每公

顷耕地的水仅是南方的八分之一。

虽然缺乏综合性的水利资料,但一些有关中国水资源的关键数据正开始从各种

渠道显露出来。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刘永纲(音译)教授的一份近期调查报告表明,

大部分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在过去五年中平均每年下降一点五米,而该地区生产的

粮食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中日专家联合进行的一项关于中国农业前景

的分析表明,中国几乎所有地势平坦的地方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

在一九九七年的仲夏,山东省经历了二十五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大部分的灌溉

用井都干涸了。中国的水利专家还报道说,在某些省份,农民们拚命钻井以追逐不

断下降的地下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