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一、一切测量成果必须在相应精度范围内闭合,并经二人以上换手复核(采用不同仪器、不同方法进行复核),检算无误之后才能使用。
计算施测人员、记录人员、复核人员必须签名。
二、测量技术交底书经测量主管、专业工程师签字后,方可交付使用。
未经复核和签字不全的测量交底不能交付施工。
三、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应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四、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及时补测加固、重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设计单位及现场监理工程师。
五、施工基线、水准点、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前,应校核所有的测量点。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 背景在建筑施工中,测量是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对于确保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2. 目的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通过建立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可以解决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误差,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3. 内容3.1 测量前复核在进行测量前,必须进行测量前复核。
其中,测量前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准确基准的核定和修正;•选用测量仪器、测量方法以及测量精度等的确定;•测量数据的计算公式和误差限值的确定;•岩土情况和地质条件的说明。
3.2 测量进行中复核在测量进行中,必须进行测量进行中复核。
其中,测量进行中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点的确定和标记;•测量结果的记录和比较;•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检验;•监督测量过程中的工作人员的操作。
3.3 测量后的复核在测量完成后,必须进行测量后的复核。
其中,测量后的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比较测量结果和设计情况的一致性;•计算测量成果的精度和误差;•检查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处理测量数据和成果。
4. 保证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4.1 保证准确性通过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4.2 保证可靠性通过落实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建立标准化的测量流程和标准化的测量数据,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确保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4.3 保证完整性通过规定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流程,确保施工中涉及的所有测量数据和成果的记录完整且真实可靠,从而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5. 结论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提升建设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对于促进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 引言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中特别紧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保证工程质量、掌控工程进度和费用具有紧要作用。
为了确保施工测量的精准性和牢靠性,必需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本文将认真介绍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2. 目的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施工测量的精准性和牢靠性,确保工程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牢靠性。
通过订立和执行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可以削减错误和误差,保证工程测量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为工程的顺当进行供给保障。
3. 内容施工测量复核制度重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复核程序复核程序是施工测量复核的实在操作流程,包括复核前的准备工作、复核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复核后的处理和记录等。
复核程序应依据不同的测量任务和对象进行细化和完善,确保复核工作的有序进行。
3.2 复核标准复核标准是判定测量结果精准性和牢靠性的依据,包括测量误差的允许范围、复核结果的判定标准等。
复核标准应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复核工作的科学和规范。
3.3 复核人员复核人员应具备肯定的专业学问和工作阅历,谙习相关的测量仪器和操作方法。
复核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3.4 复核记录复核记录是复核工作的紧要构成部分,包括复核过程中的观测数据、计算结果和复核结论等。
复核记录应认真、精准地记录复核工作的整个过程,以备查阅和审计。
4. 实施方法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实施方法重要包括以下几点:4.1 订立复核制度首先需要明确施工测量复核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然后组织专业人员,订立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订立复核制度应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复核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2 培训与考核对复核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同时,对复核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复核工作的精准性和牢靠性。
4.3 复核过程管理在复核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数据的精准性和一致性。
施工测量复核及抽检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及抽检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的可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程度,特订立本《施工测量复核及抽检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施工测量复核与抽检的管理流程,明确各个相关责任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施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质量风险,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和信誉。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全部施工工程测量过程,包含测量数据的复核和抽检。
三、术语定义•测量复核:指对已完成的测量数据进行二次核对和验证的过程,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抽检:指从已完成测量数据中随机选择一部分进行检查和验证的过程,以评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员:指从事施工测量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需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证书。
四、责任部门及职责1.工程部门•负责指定测量员进行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
•负责监督测量员依照规定的测量方法和标准进行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负责对测量数据进行复核,核对测量结果并与原始数据进行比对,确保复核的准确性。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订立施工测量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标准。
•负责对复核数据和抽检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负责对测量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素养。
3.测量员•负责依照规定的测量方法和标准进行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负责将测量数据及时、准确地报告给工程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
•负责搭配工程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复核和抽检工作,并按要求供应必需的支持和帮助。
五、施工测量复核程序1.工程部门指定负责施工测量的测量员进行测量工作,并要求其保持良好仪器设备的状态和准确校准的工作环境。
2.测量员依照规定的测量方法和标准进行测量工作,并将测量数据报告给工程部门。
3.工程部门对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包含核对原始数据和测量结果的全都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提高施工效率和社会效益
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降低施工成本和风险 提高施工效率和社会效益 促进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施工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提高施工质量和安 全性:施工测量复 核制度能够确保施 工过程中的测量数 据准确可靠,减少 误差和偏差,从而 提高施工质量和安
全性。
促进施工效率:通 过施工测量复核制 度,可以减少重复 测量和返工现象, 提高施工效率,缩 短工期,降低成本。
培训内容:测量 理论、操作技能、 安全意识等
培训方式:定期 培训、实践操作、 在线学习等
培训周期:每年 至少一次
培训效果评估:通 过考试、实际操作 等方式进行评估
确保测量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设备应按规定的精度要求进行选择 测量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测量设备的操作应符合规范要求 测量设备的存储和使用环境应符合要求
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减少误 差
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避免返工
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 费
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降低施工成本和风险
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返工,从而降低成本 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降低质量风险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减少纠纷和索赔 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推动技术创新:施 工测量复核制度要 求施工单位采用先 进的测量技术和设 备,提高测量精度 和效率,从而推动 施工技术的创新和
发展。
增强施工单位竞争 力:实施施工测量 复核制度,能够提 高施工单位的测量 能力和管理水平,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赢得更多工程合同。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添加副标题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测量成果水平,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特制定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
1.机构及人员设置工程测量工作在各级技术主管的领导下,实行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二级管理。
项目经理部设测量站,设主管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助理工程师1人和4名测量人员;负责本标段工程全面测量和管理工作。
施工队配置设测量组,设测量主管1名,2~3名测量人员。
在项目经理部测量站的领导小,负责承担工作任务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基础工作。
各级工程测量人员必须坚持测量工作程序,遵循施工测量工作流程(流程图见附页)。
2.测量站(组)的职能和测量人员岗位职责项目部测量站的管理职能测量站负责控制测量、放线定位测量和对工程进行复核、检查及其它抽查性测量工作。
负责测量桩橛的交接;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给定的控制点,布置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网;复核主要轴线点测设、细部施工放样等工程设计位置计算资料,并把计算成果报送监理站;负责实施竣工测量,并按规定做好相关的测量记录;参与验工计价。
队测量组的职能根据测量站交接的桩橛,进行主要轴线点测设、细部施工放样工作;如实填写测量计算记录,并上报项目部。
配合项目部测量站完成其它测量工作。
测量主管工程师的岗位责任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安排,编制项目施工测量计划,并组织全体测量人员努力学习实施。
熟悉领会标书文件,核对设计图纸及数据,绘制项目的有关样图及施工辅助图,填写项目测量原始资料,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测量资料。
负责做好控制测量工作,熟悉各主要控制标志的位置,保护好测量标志。
负责做好施工放样工作,对关键部位的放样,必须实行一种方法测量、多种方法复核的观测程序,做好记录报监理签认。
负责向施工单位交付现场测量标志和测量结果,实行现场测量交底签认制度。
经常对测量标志进行检查复核,确保测量标志位置的正确。
如因测量标志变位而造成损失,负主要责任。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模版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施工测量的复核工作,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施工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测量复核工作。
第三条施工测量复核应遵循“准确、及时、可靠”的原则,确保复核成果符合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第二章测量复核的范围和要求第四条施工测量复核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基础测量复核;2. 建筑物测量复核;3. 隧道及地下管线测量复核;4. 道路与桥梁测量复核。
第五条施工测量复核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复核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测量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负责;2. 复核工作应按照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理性进行,确保复核成果真实可信;3. 复核工作应按照工程实施进度要求及时进行,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4. 复核结果应与原始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保基本一致。
第三章施工测量复核的程序和方法第六条施工测量复核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步:1. 制定测量复核计划,明确复核的内容、范围和要求;2. 按照计划进行复核工作,采用合适的测量仪器设备和方法进行复核;3. 复核结果与原始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并查找原因;4. 对差异进行整理和处理,提出复核结果和复核报告。
第七条施工测量复核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采用不同的测量仪器进行双重测量,比对结果;2. 进行复测,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3. 利用现代测量技术手段,如全站仪、GPS等进行复核;4. 对已有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查找潜在错误。
第四章施工测量复核的责任和义务第八条测量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应承担如下责任和义务:1. 制定测量复核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按照计划进行复核工作;2. 进行复核工作时,应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复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对复核结果中的差异进行查找分析,确定差异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4. 撰写复核报告,包括复核结果及差异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报告应及时提交。
施工测量复核及抽检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及抽检制度1. 前言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测量复核及抽检制度。
本文将重点介绍施工测量复核及抽检制度的建立。
2.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2.1 测量复核的内容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的制度。
具体内容为:•测量基准点复核•测量点位置复核•测量数据复核2.2 测量复核的要求•测量复核人员应为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密切参与测量工作的人员。
•测量复核应采用不同的设备和方法,以增加复核的准确性。
•测量复核应及时进行,确保复核结果在测量结果出来后不久能够得出。
2.3 测量复核结果处理施工测量复核结果应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完全接受测量原始数据。
•对测量偏差和不准确的数据进行删除和修改。
3. 抽检制度3.1 抽检的内容抽检是指随机抽取一部分测量结果进行错误率的统计,以确定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式。
具体内容为:•测量数据抽检•测量工作抽检3.2 抽检的要求•抽检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无利益关系。
•抽检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不定期的随即抽样,并有统计方法来确定抽检的合理性。
3.3 抽检结果处理抽检结果应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发现测量错误数据应进行删除和修改,并记录原因和处理方法。
•测量工作出现较大的问题应立即进行整改,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
4. 总结建立施工测量复核及抽检制度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立严格的测量复核和抽检制度是必要的,并采取合理的先进技术进行实施。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在实践中建立完善的制度提供帮助及参考。
1、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正式)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施工测量及复核工作,是项目施工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项目部主管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一、测量班应该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控制网点测量资料.文件资料由2名专业测量人员换手复核,核对结果应做记录并进行签认.复核成果经项目工程部长复核,总工程师审核签认,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二、测量外业工作必须多测回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
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1、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班长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2、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班应自检复核签认;对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测量班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3、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工程部负责人要对测量班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作检查记录。
测量班长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并作检查记录.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管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
具体包括:⑴、项目交接桩资料,设计人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⑵、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⑶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⑷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4、测量班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
因人事变动所涉及的测量记录和资料,由总工程师、测量班长主持办理交接手续。
工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测量班应将全部测量记录资料整理上交工程部,经工程部长检查合格后,工程部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方可验收工程.项目工程完工,线路贯通竣工测量完成后,测量班应将项目全部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上交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经验收合格后,双方办理交接手续,项目经理部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件。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保证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保证各类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根据有关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桩橛复测一、桩橛交接后应及时对所有(或所用)桩点进行同精度复测,复测应采用两种方法或两人换手复测方式进行。
复测误差与定测成果的不符值在下列范围内时,应采用定测成果。
1、水平角≤±30″;2、距离:钢卷尺≤1/2000光电测距仪≤1/30003、转点点位横向差:每100m不应大于5㎜,当点间距离大于400m时,亦不应大于20㎜;4、曲线横向闭合差:≤±10㎝(施工时应调整桩位);5、水准点高程闭合差:≤±30√ K ㎜(K为相邻水准点间线路长度,单位㎞);6、中桩高程≤±10㎝;7、复测精度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不得超过中误差的两倍。
二、复测时如发现个别桩橛位置不对或精度不够时,应报集团公司指挥部,统一汇总后报设计单位处理。
三、未经复核的桩点不得交付施工。
第三条控制测量一、设计部门移交的水准点在复核无误后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移设和增设,一般地段每隔约2㎞,工程复杂地质每隔约1㎞设置一个,长度在300m以上的桥梁,500m以上的隧道两端应不少于2个水准点;车站以及其它复杂结构物等处应增设水准点。
水准点精度:大桥采用一组往返或二组单程测量,其限差为±20√K ㎜,线路、站场、中桥和涵洞工程水准测量限差为±30√K ㎜(K为测段长度,单位㎞)。
二、直线隧道长度大于1000m,曲线隧道长度大于500m或洞外两开挖洞口(包括横洞口、斜井口)间水准线路长度大于5000m时,应根据横向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
三、隧道内施工中线贯通面上的限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向贯通限差:两相向开挖洞口间长度在4㎞以下为±100㎜,8-10㎞为±200㎜;2、横向贯通中误差:两相向开挖洞口间长度在4㎞以下,洞外为30㎜,洞内为40㎜;8-10㎞的洞外为60㎜,洞内为80㎜;3、高程贯通限差:±50㎜;4、高程贯通中误差:洞外18㎜,洞内17㎜,洞内外总和为25㎜。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背景介绍施工测量是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为了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一些重要的工程测量需要进行复核。
在施工过程中引入测量复核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测量误差的出现。
测量复核的实施原则1. 原则测量复核制度的实施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系统性:对所有测量数据实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靠性:采用科学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确保复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及时性:在测量数据初始产生或者及时修整时,进行测量数据的复核。
•明确性:明确测量数据复核的责任分工和要求。
2. 要求测量复核的基本要求如下:•测量设备和测量器具应定期进行检定,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清洁、完好。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测量规范进行测量,注意经度、精度和可靠性。
•重要测量资料应进行复核,防止造成严重后果的误差。
•对于大型工程,应建立专门的测量复核小组进行管理和操作。
•测量数据复核结果应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工作,建立完整的测量复核制度档案。
测量复核的操作流程1.原始测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原始测量数据包括测量图、记录表、测量数据等。
应在测量人员完成测量后,及时收集原始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如果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人为误操作等),则应将此情况在记录表上注明。
2.复核测量数据的准备工作复核人员应该了解原始数据的采集过程,并确认原始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应准备好相应的复核工具和测量设备,以保证复核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复核测量数据的实施在复核工作过程中,复核人员需进行测量数据的对比,检查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相应数据进行修正和补充。
特别是针对重要的测量数据,需要进行多道复核,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4.复核测量结论的汇报复核工作结束后,复核人员需对复核结果进行整理,记录并归档。
并及时通知原测量人员了解复核结果和结论,以便更好地掌握测量成果。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5篇)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施工测量是每个项目施工前的关键工序,测量工作关系着工程构筑物施工的准确性,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2、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进行复测,必须对设计高程,设计埋设的桩橛是否符合施工的需要,复测要认真、详细、记录准确、计算无误。
3、施工测量的仪器、钢卷尺等必须要进行校验,确保误差在规范之内,没有进行校验的仪器不能直接使用,其中包括新购的仪器,应先校验再使用。
4、仪器校验必须在国家规定有校验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并出具合格证方可使用。
5、测量及复测应进行换手测量,严禁同一个仪器及视镜人进行,数据计算也要进行换手计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6、换手测量要分工明确,谁视镜、谁视点、谁记录,必须在记录上签字认可,严禁涂改记录。
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做好保存被查。
7、复测的桩橛埋设应考虑施工中无意的损坏,应选择在永久、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并根据有关规定要定期进行复查及校准,防止各种因素引起的变化,造成桩橛移动、下沉或丢失等,致使施工定位测量时误用造成损失。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2)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测量精度,减少误差,并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基本要求包括:1. 测量工作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2. 所有测量结果必须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3. 复核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测量知识和经验,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正确判断。
4. 在复核过程中,必须使用相同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5. 复核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并报告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具体流程包括:1. 预先制定复核计划,明确复核的对象、时机和方法,确保复核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测量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3. 定期对已完成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对比原始数据和复核数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复核过程中,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必须及时记录并进行调整,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范本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规范测量复核流程,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测量工作的复核。
第三条测量复核是指在施工测量完成后,对其结果和数据进行检查和验证的过程。
第四条测量复核的目的是确保施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误差和偏差的产生。
第五条测量复核应遵循科学、公正、透明、可追溯的原则。
第六条所有参与测量复核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测量技术和复核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合格证书。
第七条测量复核工作应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
第二章测量复核的程序第八条测量复核的程序包括数据核对、造测比对、结果评估、调整措施四个步骤。
第九条数据核对是指对测量数据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条造测比对是指将复核测量数据与原始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和纠正误差和偏差。
第十一条结果评估是指对复核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十二条调整措施是指根据复核结果,对测量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施工测量的准确性。
第三章测量复核的责任和权限第十三条测量复核的责任主体为本单位的负责人,需全面负责测量复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
第十四条测量复核的权限由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授权和分配。
第十五条测量复核工作中存在争议时,由负责人负责协调和解决。
第十六条参与测量复核的人员应按照工作任务和职责进行操作和汇报。
第四章测量复核的机构和设备第十七条测量复核应设立专门的测量复核机构,配备专业的测量复核设备。
第十八条测量复核的机构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
第十九条测量复核的设备应具备准确可靠、先进科学的特点,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第二十条测量复核的机构和设备应有专门的管理和维护人员负责。
第五章测量复核的记录和报告第二十一条测量复核的记录应详细、真实、准确地反映测量复核工作的全过程。
第二十二条测量复核的报告应包括测量复核的目的、过程、结果和调整措施等内容。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施工测量复核制度一、前言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进展和进步,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精准明确的测量数据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特别紧要。
因此,建筑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实行显得尤为紧要。
本文将从施工测量的复核意义以及复核要求、流程和细节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帮忙大家更好地理解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提高建筑施工测量的精准度和质量。
二、施工测量复核意义1、保证测量精度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
在建筑施工测量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进而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可以有效的削减误差的显现,保证测量的精度。
2、防止施工事故在建筑施工中,测量数据的精准性对于建筑的安全特别紧要。
假如测量数据显现偏差,可能导致建筑结构的不稳定,加添施工事故的风险。
因此,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实行,能够有效的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
3、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建筑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测量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紧要环节,有效的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能够提高测量精准性,保证施工质量,从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三、施工测量复核要求1、测量复核应在同一现场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往往都特别多而杂,不同地点的环境和条件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测量复核应在同一现场进行,避开不同测点环境和条件的差异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2、复核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格测量复核涉及到专业技术和学问,复核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格。
同时,复核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保证复核工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3、细节操作要求严格在测量复核过程中,细节操作要求特别严格。
任何一个小的不符合要求的操作都可能对测量数据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测量的每一个环节,复核人员都应当细心认真,确保每一个环节符合要求。
4、保密工作做好建筑施工测量涉及到很多敏感信息和隐私,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保密工作也必需做好。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 简介在建筑工程中,测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时,必须制定一个严格的复核制度,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主要介绍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过程中的复核措施以及测量后的处理。
2.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对测量场地进行认真的了解和分析,了解测量对象的特点、位置、形状等信息,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
同时,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确定测量方案和仪器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测量点的设置和编号、控制点的标注、数据采集方法的选择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测量要求对各项参数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数据进行标记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复核和处理工作。
3. 测量过程中的复核措施在进行测量时,必须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复核和监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复核数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保持仪器稳定,避免移动和震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控制测量误差: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控制误差,避免数据偏差过大,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利用复核工具:在进行数据复核时,需要利用专业的复核工具,以检查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在现场进行复核: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在现场进行实时的复核,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 测量后的处理在测量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数据分类存储:在处理数据时,需要将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并存储在适当的位置,方便查找和利用。
•数据分析和解释:在处理数据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报告编制:在处理数据时,需要编制相应的报告,汇总和分析数据,并将相关数据结果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
01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
![01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b8080384e53a580216fcfe1e.png)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施工单位在进行复测时,必须与相临标段闭合,平面控制桩应覆盖相临标段1-2个,高程与相临标段闭合。
2、所有的控制测量均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监理工程师对重要的控制测量要进行独立的平面测量,测量结果与施工单位复核。
3、复测结果在《施工测量规范》允许范围内,由施工单位自行调整;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及时向建设指挥部报告,由建设指挥部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复核调整并签认,否则不得作为施工依据。
4、各施工单位复测结果后,应将完整的、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的复测资料报建设指挥部。
5、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设计院移交的桩橛妥善保护,自行建立的控制桩要设置明显的标志,经常复核,检查其可靠性。
6、对长大隧道的洞内控制导线,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洞内外联测,监理工程师需对联测资料进行复核并签字确认。
7、各单位测量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满足《施工测量规范》规定的要求。
8、所有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必须进行双检复核,并有复核人签字。
铁路工程处沈哈二项目部。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确保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针对这一制度,本文将从建立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建立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建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能够有效避免施工测量错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一旦出现施工测量错误,将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建立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仔细审核和确认,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从而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在复杂的建筑工程中,测量数据繁多且繁杂,如果没有统一的复核制度,容易产生混乱和冲突,导致施工进度延误。
而建立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能够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程序,保证测量数据的及时传递和处理,提高施工效率。
另外,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能够规范施工测量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进行测量仪器的校准、数据的处理和文件的归档等工作。
如果没有统一的制度和规范,容易导致测量数据的丢失和混乱,给工程的验收和维护带来困难。
而建立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能够规范测量工作的各个环节,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总之,建立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它可以避免施工测量错误,提高施工效率,规范施工测量工作,为工程提供保障。
二、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具体内容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 测量设备管理:包括测量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等内容,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并编制相应的校准记录和档案,以备查验。
2. 测量数据处理:包括测量数据的录入、计算和处理等内容,确保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录入,并进行双重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测量数据复核:包括对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和确认等内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 引言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和复核过程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制定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施工测量复核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和安全。
2. 复核范围和目的2.1 复核范围施工测量复核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项目的测量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土方测量、建筑物定位测量、结构施工测量、安装施工测量等。
2.2 复核目的施工测量复核的目的是:•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施工测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3. 复核流程以下是施工测量复核的基本流程:1.测量前准备–确定复核任务和目标;–准备测量仪器和设备;–了解项目设计和要求。
2.测量操作–进行实地测量;–记录测量数据;–根据规范和要求进行测量计算。
3.复核计算和检查–利用复核方法和计算公式对测量数据进行复核;–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4.复核报告编制与审核–撰写复核报告,包括复核过程和结果;–报告需经复核人员审核,并在报告中注明审核人员和日期。
5.复核结果通知和处理–将复核结果通知给相关人员,包括测量人员、项目负责人等;–对于复核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复核方法和要求4.1 复核方法施工测量复核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重复测量法:对同一测量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比较测量结果的差异,找出异常数据并进行处理。
•内部检查法:通过对已有数据的检查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照复核法:将不同的测量方法或仪器同时应用于同一测量对象,比较结果,找出误差并进行处理。
4.2 复核要求施工测量复核应满足以下要求:•准确性:复核结果与测量结果应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可靠性:复核方法和过程应科学、合理,复核结果应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章制度:________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施工测量是每个项目施工前的关键工序,测量工作关系着工程构筑物施工的准确性,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2、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进行复测,必须对设计高程,设计埋设的桩橛是否符合施工的需要,复测要认真、详细、记录准确、计算无误。
3、施工测量的仪器、钢卷尺等必须要进行校验,确保误差在规范之内,没有进行校验的仪器不能直接使用,其中包括新购的仪器,应先校验再使用。
4、仪器校验必须在国家规定有校验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并出具合格证方可使用。
5、测量及复测应进行换手测量,严禁同一个仪器及视镜人进行,数据计算也要进行换手计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6、换手测量要分工明确,谁视镜、谁视点、谁记录,必须在记录上签字认可,严禁涂改记录。
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做好保存被查。
7、复测的桩橛埋设应考虑施工中无意的损坏,应选择在永久、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并根据有关规定要定期进行复查及校准,防止各种因素引起的变化,造成桩橛移动、下沉或丢失等,致使施工定位测量时误用造成损失。
施工爆破作业审批制度
第 2 页共 5 页
一、为加强对公司内各类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不论一次爆破用量多少,属于哪级审批,凡进行爆破(二次爆破除外),都必须在爆破前制订爆破设计。
无爆破设计严禁进行爆破作业;
三、在制订爆破设计前,爆破设计人员,必须对爆破的孔数、孔距、抵抗线等数据与爆破山场情况进行勘察核实。
按实际情况与设计效果,并征求爆破人员的意见,编制用药量、联线方式与安全措施;
四、填报爆破设计的份数与期限:
1、须经市公安局审批的拾吨以上用药量的爆破,填制爆破设计五份,于爆破六日前报总经理部,在两天内安全管理部、工程部、公司领导审批后返回,申请人派人报市公安局审批。
经市公安局审批后送交公司、安全管理部、工程部各一份存档;
2、用药量在五吨以上拾吨以下,由公司审批的爆破,填制爆破设计四份于爆破前四天报公司,经安全管理部、工程部、公司在两天审批后,各留一份存档,返回一份;
3、自行审批用药量五吨以下的爆破,在爆破前一天填制爆破设计一份,经总经理与爆破工程师审批后,方准许组织爆破施工。
爆破设计由爆破技术人员负责存档;
五、在爆破作业前爆破技术人员要组织爆破人员熟知爆破设》中的有关技术要求,对爆破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爆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六、爆破人员必须按爆破设计进行加工药包、填装炸药、联线、警戒等爆破作业。
除遇有特殊情况,事先经爆破工程师提出变更方案,有
第 3 页共 5 页
关领导和部门同意者外,任何人不准变更爆破设计。
第 4 页共 5 页
规章制度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