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复核制度 (2)
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复核制度范本

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复核制度范本1.引言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我校特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复核制度。
本制度旨在建立科学、规范的体质健康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抽测内容2.1 体测项目(1)身高、体重:测量学生身高和体重,计算BMI指数,评估体型状况。
(2)肺活量:通过测量学生的肺活量,了解其体能状况。
(3)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等项目:测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
(4)视力、听力测试:检测学生的视力和听力状况。
(5)血压:测量学生的血压水平,评估其心血管功能。
(6)心肺功能测试:通过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评估学生的心肺功能。
(7)其他可选项目:根据需要可增加其他体测项目,如柔韧性、爆发力等。
2.2 抽测频次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测,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针对学生中发现的问题,可进行个别或定期复测。
3.抽测对象学生体质健康抽测适用于全体学生,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4.结果评估4.1 评估标准体测结果将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等级,以客观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
4.2 结果通知体测结果将向学生本人、家长和班主任进行通知,以便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制定个性化的体育锻炼和饮食计划。
5.复核措施对于体测结果不理想的学生,学校将采取以下复核措施:(1)个别辅导:为不同情况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包括运动训练、营养补充和心理辅导等。
(2)定期复测:对于状况较差的学生,学校将定期进行身体功能和体测项目复测,以监测改善情况。
(3)家长参与:学校将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改进方案。
6.管理与责任6.1 体测组织学校将成立体测小组负责体测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包括场地准备、器材调配、人员培训等。
6.2 资源保障学校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地资源,保障体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施工测量复核是项目施工的一项基本技术工作,是建设优质工程的一项重要保证措施,因此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一般重要的工程测量中(比如施工红线,围挡边线)由工程管理部部长复核既可,非常重要的施工测量必须由项目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复核,(现场放样定点也要换人,换仪器测量定点)复核完成后上报测量监理,测量监理复核完成后再上报由业主指定的第三方测量监测中心,由测量监测中心对计算的坐标(或极坐标)进行复核并对项目部测量组现场的测量放样一一进行复核。
现场复核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第二章基准点的复核第三条测量组现场对控制点进行交接。
包括测量资料(控制点成果、水准点高程成果及点之记;曲线要素表等各类相关数据),与设计单位交接桩后,交接的桩点、资料办理书面记录、双方签字存档。
第四条接桩后及时上报公司精测组,实施复核及加密工作。
第五条控制基准点的复核必须延伸到相邻标段至少2个已知控制。
第六条高程每季度、平面每半年复核一次,若现场施工条件变化,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定期复核或者对控制点进行改移。
第三章施工放样复核第七条施工放样复核要选用不同放样方法、不同基准点、不同人员实施。
第八条每次施工作业完成后要进行后视校核或以相邻施工放样点复核。
第九条高程作业完成后必须闭合到高程控制点或者以相邻标高点为基准。
第十条测量数据输入仪器时,操作人员应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步操作。
第十一条前视人员做点完成后要用卷尺进行复核,对于不能用卷尺进行复核的点位应根据肉眼进行规律性判断。
第十二条对容易受动的点位,应每天对点位进行复核,同时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测量交底单用卷尺进行相对位置进行粗略检查复核。
第四章数据复核第十三条测量管理人员在拿到相关图纸后,应进行图纸审查(标高、尺寸、相对位置等),无问题后测量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并制定表格,测量数据表格经过总工程师复核后方可使用。
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测量复核制度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测量成果水平,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我项目自开工以来一直执行着测量复核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
一、施工测量复核制1、定测网复测(1)项目经理部在接到定测网资料后及时对资料进行复核、计算,并通知公司精测队立即对桩橛进行同等精度复测。
(2)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固桩和护桩。
(3)经过复测,如没有发现问题,可同设计单位办理定测网交接桩手续。
(4)在定测网交接后,项目定期组织专职测量人员对其复测,并将成果上报监理和业主。
(5)测量资料复核项目部对各级测量机构负责完成的控制测量,其成果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复核。
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外业记录和内业资料是否规范,测量方法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可靠,记注是否清楚明显,计算是否正确,签署是否完善,图表是否齐全。
凡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必须返工重做。
复核的主要内容有:复核测站平差方法是否合理,成果是否正确,有无笔误;对最终实用平差成果进行换算、验算和反算,确保最终成果准确可靠。
2、独立建筑物位置控制复核我项目独立建筑物主要有车站、明暗挖隧道以及盾构掘进隧道等。
隧道掘进引伸和衬砌时的曲线(含缓和曲线)起始点;车站等独立建筑物原始位置控制点线;建筑物竖向特殊变化部位的高程等,采用换手复核(换人或更换方法),确认无误,作好施工记录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施工过程测量的检查复核我项目将测量人员分为3组(项目经理部2组,盾构分部1组)。
对建筑物放样测量时,测设前对所用的控制桩橛进行认真核实,不能用错控制桩橛。
放样数据必须由两组以上人员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结果一致后,再交换算法进行反算,并进行自查和互查(换手复核),保证放样数据准确无误。
放样数据与检算资料一起,根据工程项目分类,按测量资料由专人统一保管。
工程测量及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第一条总则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必要而重要的手段。
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
做好工程测量管理,提高测量成果质量,是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证。
第二条项目部测量管理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测设、三级复核”的测量制度。
(一)“三级管理”是指公司、项目部、工区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实施分级管理;各级工程管理部作为本级履行管理职能的具体部门,实行系统垂直管理。
(二)“两级测设”是指项目部(测量班)、公司临时组建测量队两级测设机构进行测设。
项目部(测量班)主要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放样测量、测设工作,公司(临时组建测量队)主要进行控制网的复测、联系测量结果复核以及现场放样的抽检。
(三)“三级复核”是指工区、项目部、公司(临时组建测量队)三级复核。
工区测量复核主要是指现场放样测量和对项目部测量成果的复核。
项目部测量复核主要包括现场换手测量复核;公司(临时组建测量队)复核包括项目部测量成果的复核、控制网的复核和放样复核等。
第三条施工交接桩(1)项目交接桩事宜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联系办理。
(2)交接桩时,工程管理部要按设计部门提供的线路控制桩表,基线桩表、水准点表等逐个进行点交,做好桩位状况(名称、标志钉、桩材、完好程度、受损状况、有无护桩等)的检查记录,建立桩位标识。
(3)接桩完毕后,填写交接桩记录,并将缺桩和桩撅损坏情况填写清楚,交接工作完成后,双方办理签字交接手续。
第四条复核测量(1)复测前,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写测量方案策划书,明确测量的内容、人员分工、时间要求、资料报告等内容。
(2)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测量队(组)负责项目的桩点资料交接和施工测量,提交测量成果书,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查,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3)隧道长度6 公里以上、产值超过1 亿元的工程项目,测量方案策划书报上级工程管理部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测量成果报告书经上级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工。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范本(2篇)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施工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测量误差,提高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建筑物外形定位测量等相关测量工作。
三、责任与权限1. 施工单位掌握本制度,并负责制定、执行和评估测量复核计划。
2. 测量复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测量技能和资质,并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复核工作。
四、测量复核流程1. 预复核准备(1) 确定复核计划,明确复核的内容、范围和期限。
(2) 调查了解之前的测量工作情况,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等。
(3) 安排复核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 复核测量准备(1) 检查测量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其符合测量要求。
(2) 根据测量任务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确定复核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3) 安排复核人员进行实地勘测和控制点的布设。
3. 测量复核执行(1) 复核人员按照复核计划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
(2) 在复核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如多组测量、交叉复核等方式。
(3) 在复核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和复核结果,为后续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依据。
4. 测量复核评估(1) 复核人员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2)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并记录处理过程。
(3) 完成复核工作后,编制测量复核报告,包括复核结果、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五、设备管理与维护1. 确保测量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2. 测量仪器设备的采购和更新要依据实际需求和技术进展,确保其符合测量要求。
3. 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保存。
六、文档管理所有与测量复核相关的文档要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1. 测量计划、报告、记录等要按照规定进行编号、归档和保存。
2. 测量数据和复核结果要进行备份和存档,确保数据不丢失和篡改。
工程测量及测量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及测量复核制度一、引言工程测量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工程测量及测量复核制度是必要的。
二、工程测量制度1.测量项目确定在工程测量前,需要事先确定测量项目,并编制测量任务书。
测量项目应包括基本测量、控制测量、质量复核等内容,并明确各个测量项目的标准和要求。
2.测量档案管理每个测量项目都应建立相应的测量档案,包括测量计算书、测量报告、测量仪器设备的校准证书等。
测量档案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归档,并妥善保存。
3.测量仪器设备的选择和校准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设备对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同时,定期进行校准也是必不可少的。
测量仪器设备的选用和校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测量操作规范测量人员应按照相关的测量操作规范进行测量工作。
测量前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调整,并保证测量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5.测量结果记录与分析每次测量完成后,应及时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严格的质量复核。
测量结果应与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并记录差异及原因。
对于重大差异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1.测量数据复核测量数据复核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复核人员应仔细核对测量数据,确保其与原始测量数据一致。
对于发现的错误或疑问,应及时与原测量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2.测量计算复核测量计算复核是对测量结果的数学和逻辑的复核。
复核人员应对测量计算书进行详细的复核,确保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测量报告复核测量报告复核是对测量结果的综合复核。
复核人员应对测量报告进行对比和细致的分析,确保报告中的数据和结论无误。
4.质量复核质量复核是对整个测量工作的质量进行复核。
复核人员应对测量数据和结果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四、制度执行与完善1.相关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为了保证工程测量及测量复核制度的执行,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在进行各类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和复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土建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等。
三、工程测量1、测量基准的确定在进行工程测量前,需要确定测量的基准,如坐标基准、高程基准等。
测量基准的确定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应在测量报告中清晰说明。
2、测量方法的选择在进行工程测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GPS测量等。
测量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工程测量标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测量数据的记录和保存在进行工程测量时,应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保存。
测量数据的保存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工程复核1、复核标准的确定在进行工程复核前,需要确定复核的标准和要求。
复核标准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应在复核报告中清晰说明。
2、复核人员的资质要求进行工程复核的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复核人员的资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3、复核程序的规定工程复核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复核申请、数据比对、复核结果审核等。
复核程序的规定应确保复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质量控制1、工程测量和复核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程序等。
质量控制体系应确保测量和复核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2、工程测量和复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问题处理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
3、定期对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质量检查的结果应进行反馈,不断改进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
六、监督检查1、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体系,对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监督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复核结果的可靠性等。
2、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测量成果水平,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我项目自开工以来一直执行着测量复核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一、施工测量复核制1、定测网复测(1)项目经理部在接到定测网资料后及时对资料进行复核、计算,并通知公司精测队立即对桩橛进行同等精度复测。
(2)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固桩和护桩。
(3)经过复测,如没有发现问题,可同设计单位办理定测网交接桩手续。
(4)在定测网交接后,项目定期组织专职测量人员对其复测,并将成果上报监理和业主。
(5)测量资料复核项目部对各级测量机构负责完成的控制测量,其成果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复核。
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外业记录和内业资料是否规范,测量方法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可靠,记注是否清楚明显,计算是否正确,签署是否完善,图表是否齐全。
凡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必须返工重做。
复核的主要内容有:复核测站平差方法是否合理,成果是否正确,有无笔误;对最终实用平差成果进行换算、验算和反算,确保最终成果准确可靠.2、独立建筑物位置控制复核我项目独立建筑物主要有车站、明暗挖隧道以及盾构掘进隧道等。
隧道掘进引伸和衬砌时的曲线(含缓和曲线)起始点;车站等独立建筑物原始位置控制点线;建筑物竖向特殊变化部位的高程等,采用换手复核(换人或更换方法),确认无误,作好施工记录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施工过程测量的检查复核我项目将测量人员分为3组(项目经理部2组,盾构分部1组)。
对建筑物放样测量时,测设前对所用的控制桩橛进行认真核实,不能用错控制桩橛。
放样数据必须由两组以上人员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结果一致后,再交换算法进行反算,并进行自查和互查(换手复核),保证放样数据准确无误.放样数据与检算资料一起,根据工程项目分类,按测量资料由专人统一保管.对正在施工的工程,尤其是容易发生错误的环节进行抽查(或实行监控),抽查的部位、时间、采用的方法等,应在《测量日志》上做详细记录.盾构施工时,将盾构机姿态进行人工复核。
测量复核制度

目录目录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测量复核内容 (2)第三章工作要求 (3)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技术、测量管理,确保数据正确,防止因技术、测量造成的技术故障,影响企业效益和社会信誉。
二、施工测量及复核工作,是项目施工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项目部主管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第二章测量复核内容2.1对设计图中所标注的工程数量复核。
2.2对设计图中各建筑物的结构尺寸、标高复核。
2.3对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进行复核。
2.4对桥梁墩台位置、涵洞轴线位置、隧道洞门位置及标高、房屋轴线位置及±0.0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复核。
2.5对测量队放样的方法、原始数据进行复核。
2.6对线路各曲线要素(转向角、半径、缓和曲线长、切线长、曲线总长、夹直线长等)进行复核。
2.7对图纸中所标注各里程之间的距离、水准基点、标高是否一致进行复核。
2.8对导线控制表中的数据(角度、距离、标高)与现场实测的数据是否一致进行复核。
2.9对线路、房屋建筑等桩位表中的坐标复核。
2.10对技术干部提供的放样数据、尺寸、技术交底复核。
2.11对重要建筑物的结构尺寸除用全站仪放样外,还需用各点的平面位置关系对放样结果进行复核(如:梁的跨距、桩孔间的距离等)。
2.12对控制性测量、重要的结构物放样必须换手复核,现场技术员跟随放样。
第三章工作要求一、测量班应该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控制网点测量资料。
文件资料由2名专业测量人员换手复核,核对结果应做记录并进行签认。
复核成果经项目工程部长复核,总工程师审核签认,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二、测量外业工作必须多测回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
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1、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班长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本项目部测量管理,明确责任、划分职责、规范测量作业程序,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2、测量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集体活动。
测量人员应树立吃苦耐劳、严肃认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养成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习惯。
项目部、架子队领导应关心测量人员的工作、生活,对测量用车、就餐(因外业测量而误餐)等提供必要的保障。
3、新建连云港至盐城铁路徐圩港区支线是按照160km/h的货运专线标准进行施工,多软土路基,跨越河流、既有高速等,施工难度大、标准高、技术复杂,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减少测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范围1、项目部测量队(1)负责组织本项目测量人员配合集团公司项目部完成交接桩、控制测量、复测等各项测量工作。
负责组织实施大桥、特大桥及平面GPS控制测量,及时提交复测及控制测量报告。
完成架子队难以完成的工作。
(2)负责本项目GPS点及水准点的加密及选点埋石工作,组织架子队测量人员实施复测及控制测量,提交准确、完整的测量成果。
(3)负责完成本项目桥梁墩台桩位资料、线路曲线资料(曲线五大坐标桩、交点坐标、竖曲线资料、断链桩及高程)的复核计算并向架子队测量技术主管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4)负责检查指导本项目测量工作,并对本项目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2、架子队测量队(1)负责本架子队日常测量管理和实施工作。
(2)参加项目部组织的各种测量工作(如:交接桩、复测、检测等)。
对控制测量成果、控制桩橛进行现场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分部测量队。
实施桥梁墩台定位、路基中边桩放样及沉降观测等测量工作。
(3)桥梁墩台定位完成后开孔前及时实施跨度、方向等测量工作。
三、测量管理制度1、测量成果交接制(1)分部测量队从集团公司项目部进行控制测量成果资料的交接并核实后,再向架子队进行资料交接。
(2)工程竣工时,分部测量队完成各种竣工测量桩橛、标志桩、测量标志和永久水准基点的测设埋点工作,向业主办理工程验交手续。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2篇)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施工测量是每个项目施工前的关键工序,测量工作关系着工程构筑物施工的准确性,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2、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进行复测,必须对设计高程,设计埋设的桩橛是否符合施工的需要,复测要认真、详细、记录准确、计算无误。
3、施工测量的仪器、钢卷尺等必须要进行校验,确保误差在规范之内,没有进行校验的仪器不能直接使用,其中包括新购的仪器,应先校验再使用。
4、仪器校验必须在国家规定有校验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并出具合格证方可使用。
5、测量及复测应进行换手测量,严禁同一个仪器及视镜人进行,数据计算也要进行换手计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6、换手测量要分工明确,谁视镜、谁视点、谁记录,必须在记录上签字认可,严禁涂改记录。
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做好保存被查。
7、复测的桩橛埋设应考虑施工中无意的损坏,应选择在永久、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并根据有关规定要定期进行复查及校准,防止各种因素引起的变化,造成桩橛移动、下沉或丢失等,致使施工定位测量时误用造成损失。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2)一、引言施工测量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测量手段对建筑物、构筑物或地理位置进行准确测量,确定其几何形状、位置、尺寸等参数的过程。
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和造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提高工程质量,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应运而生。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和评估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定。
其目的是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发现和纠正测量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工程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意义1. 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复核制度,对施工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发现和纠正测量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提高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提高工程质量:准确的测量结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通过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可以发现并纠正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提高施工质量。
测量复测复核制度

测量复测复核制度
一、测量数据复核包括设计数据复核与实测数据复核两个部分。
1、设计数据复核由有一定经验的、理论知识比较过硬的技术人员进行,通过对图纸数据的计算,确保放样数据的准确性。
要求一个计算,一人复核
2、实测数据复核要求做好现场数据的原始记录,并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使测量误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二、测量放样复核包括桥涵放样和路基放样
1、桥涵放样首先要确保设计数据的准确性,放样时仔细核对测站点与后视点坐标,方位角、距离是否正确;放样点的坐标必须做到一人输入,一人复核。
立镜人要保证棱镜的气泡处于圆水准器的居中位置,放样点的精度控制在5mm内。
放样完成后必须用钢尺将放样点的尺寸与设计尺寸比较,若放样尺寸超过5mm需重新测量。
若在规范容许偏差范围内,做好记录。
2、路基放样当采用GPS放样时必须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步骤对测量点与控制点进行校对,用当前控制点做后视时,必须用另外一个控制点进行检校。
同理放样前要求熟悉路基的横断面图尺寸,对现场测量与设计数据偏差较大的点,要求多计算两次并通知主管测量的负责人员查找原因,确定对策。
放样完成后要求对现场技术员进行点位交底,签字确认。
三、测量成果复核
每月28号对本月测量数据进行统计,组织主要测量人员对数据成果进行核对,签字并存档
放样流程。
测量管理复核制度(二)

测量管理复核制度(二)3.楼层平面测量与复核(1)地下一层放线验收合格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引测轴线等级不得低于建筑物控制等级。
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建筑物内底板上埋设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应埋设4个内控基准点。
轴线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轴线控制网(钢板基准点)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得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2)高程传递和复核①首层墙柱结构拆模后,将场区高程控制点引测至首层框架柱或剪力墙上,不得少于三个,且精度不得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以此作为首层以上各层的高程控制点。
②在首层以上的框架结构和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首层墙体上已有标高点(1.000m线,红色油漆标记)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以上各层均在相应位置用红色油漆标记,并注明其相对高程。
③标高的竖向传递,每次引测均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需保证钢尺铅直),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调整。
④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核误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量范围的中心位置。
4.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认真校核轴线的结构尺寸、高程关系是否吻合。
5.放样前内业资料的计算实行复核制度,且至少用两种以上的计算方法进行校算。
6.测量放样前必须选择配置相应精度等级的测量仪器,检查测量仪器检定日期,按周期对仪器进行检定校核。
7.根据各分项工程验收标准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施工测量方案,选择满足精度要求的施工放样方法。
8.现场施工放样的复核:对于重要施工部位的复测由项目测量组组织实施,对于所有施工部位的复核由工区测量队组织实施,现场所有施工测量时都必须有足够的检核条件。
9.测量资料的复核由观测人员(记录、计算人员)→部门主管→项目总工的程序进行,严格执行“三检制”。
测量复核制度 (2)

(一)总则1、测量工作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保证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必要的手段,为使沈阳雪莲雅居项目部测量工作做到规范化运作,杜绝测量事故发生,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施工测量中必须坚持复核制度。
2、全体测量人员应本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到高效、规范、准确地满足施工需要。
(二)测量人员、仪器管理1、本标段为测量工作设置项目部测量组。
项目部测量组隶属工程部,设测量主管 1 名,由分包队伍测量人员协助完成测量工作。
2、测量人员应持证上岗(技术等级证书),经过专业培训并能够熟练掌握仪器操作规程和测量方法。
3、项目总工程师和工程部长应履行测量工作检查、测量问题纠偏、仪器自检及送检等测量管理职责。
测量仪器应每年检定一次,每月组织仪器自检一次,随时掌握仪器性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校正检定。
未经检定的合格的仪器不得用于测量生产。
项目部应建立测量仪器、测量技术文件、测量人员管理台帐,按季度梳理,及时更新。
(三)测量工作职责、复测分工1、工程部全面负责本标段测量工作的规划及措施的制定,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负责对项目部测量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2、工程部负责组织测量组进行项目部内施工前导线复测、布网、施工控制测量、竣工测量工作。
具体包括:交接桩、复测、检测、主体定位、基础放样、标高测量、工程沉降观测等。
3、坚持测量技术交底制度。
测量人员现场放样必须采用书面交底资料,无书面交底资料不得随意放样;禁止在施工现场边看图边计算、边放样。
4、坚持施工控制复测制度。
对于使用的平面控制点、水准点,必须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定期换手复测,防止浮现测量事故。
(1)控制测量复测计划:1)每月由测量主管组织对测量仪器进行自检、施工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形成自检记录、复测成果(成果上报项目总工复核签字确认);2)每季度由工程部长组织对施工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
3)每半年由总工组织对施工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为贯彻落实××××公司关于××××施工测量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要求,保证本合同段的全部路基工程和结构物工程的施工测量,并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几何形体符合设计要求,结合××××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测量工作质量控制的核心是测量复核制度,其运作依靠自检、外检和抽检以及验收制度。
测量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测量复核制度的基本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一)测量方法及作业流程为了保证整个线路中心线贯通、线路标高准确无误,施工前要进行水准测量和导线联测,与相邻标段联测并由双方签认,且水准测量和导线联测要贯通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
(二)测量精度(1)水准测量:无碴轨道按二等,有碴轨道按三等要求进行水准测量。
(2)导线测量: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三)交接桩工作(1)××工程要根据线路平面图、控制桩表、曲线表、短链表、水准基点表、线路(或桥、隧)精测成果书,逐一清点交接基线控制桩、曲线桩和交点桩、断链桩、水准基点桩、建筑物和站场位置(或坐标桩)以及精测地段的控制桩。
(2)交接桩双方应各指定一名负责人共同进行交接桩工作,交接桩位要逐一现场查看、点交(有条件时应对曲线转角进行现场实测),做好记录并经双方签认。
交接记录应详细注明缺桩、桩橛损坏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四)施工测量的内容(1)在工程施工测量前由指挥部工程部组织实施对全管段的曲线转向角、测量曲线表、曲线间所夹的直线、增设的施工桩橛、中线长度、测定断链和水准点标高、增设的水准基点以及测定施工桩位标高进行复测,并将完整的复测资料系统地整理成文装订成册报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由指挥部总工程师签发至各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再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下发至作业层技术管理人员使用。
未经监理复核签认的资料不得使用。
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01 测量复核制度一、工作内容施工测量工作范围包括:工程开工前交接桩;施工复测;建立重要建筑物控制网;工序各部施工放样;竣工测量。
对于导线点,由不同的人,不同天气进行复测,计算结果进行复核。
对于施工放样坐标,由技术主管采用坐标软件计算,由工程部长进行CAD版坐标复核。
1 交接桩交桩资料应包括:国家三角点、GPS点、导线点的位置、数据图表;交接时,应按交接书面资料所列桩橛现场逐点交接并查看情况,各类桩点应完好无损,稳定可靠,并在现场作明显标识,以利查找。
必要时应携带仪器找桩或补点。
对于无法补测的国家点、GPS点的缺失应在交接记录中注明,由设计单位补测或报建设单位解决。
交接签认时,书面资料需要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签收。
书面资料必须真实、齐全,桩点的布置和密度应符合测规要求。
2 施工复测复测目的是核对设计交桩的正确性,应在开工前完成。
由项目总工组织进行导线桩,水准基点桩进行复测,并对各桩点设置围护保护标识。
每位技术人员应养成妥善保护各类桩橛的习惯,发现有桩位在施工影响范围内,应立即测设外移桩或护桩。
复测完成后应按照规范要求整理测量成果书,经测量工程师签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审批,经批准后的测量成果书方可使用,并及时做好标识。
3控制测量重点工程(厂区构筑物、工艺管线、顶管轴线位置等)应建立独立施工控制网,以提高精度便于现场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本工程控制测量由项目测量主管主持。
4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引用经审批的复测和控制网测量成果,各种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破坏后应采用原测量精度补设。
采用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放样时,放样点应尽量设为转点,并应往返观测,以往返高差闭合差作为控制测量误差的依据,并应满足规范要求。
5竣工测量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及早进行单位工程的竣工测量,以核实工程各部件中线、标高、几何尺寸,形成竣工测量报告。
工程测量及测量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及测量复核制度工程测量及测量复核制度一、前言工程测量和测量复核是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安全都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确保工程测量和测量复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并执行规范的测量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工程测量和测量复核的重要性、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测量制度。
二、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和目的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测量可以获得项目的基础数据,如地形地貌、地形高程、建筑位置和尺寸等。
这些数据是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因此,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工程测量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工程项目的基础数据,如地形地貌、地形高程、建筑位置和尺寸等。
2. 提供工程设计所需的数据,如规划设计、土建结构设计、机电设计等。
3. 作为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现场的基础工作,保证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
4. 作为工程验收和管理的基础数据,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三、工程测量的内容和标准1. 工程测量内容(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基础环节,它确定了工程地点的地形地貌和高程信息。
(2)建筑测量:建筑测量主要是测量建筑物的位置、尺寸、高度和形状等。
(3)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可以用来控制施工现场,保证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
2. 工程测量标准为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严格的工程测量标准。
以下是一些测量标准:(1)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测量资料必须经过核对和复核。
(3)测量成果必须符合工程设计和规范要求。
(4)测量数据必须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工作和验收。
(5)在测量过程中,应采取控制和纠正措施,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复核制度的重要性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测量复核制度

01 测量复核制度一、工作内容施工测量工作范围包括:工程开工前交接桩;施工复测;建立重要建筑物控制网;工序各部施工放样;竣工测量。
对于导线点,由不同的人,不同天气进行复测,计算结果进行复核。
对于施工放样坐标,由技术主管采用坐标软件计算,由工程部长进行CAD 版坐标复核。
1 交接桩交桩资料应包括:国家三角点、GPS点、导线点的位置、数据图表;交接时,应按交接书面资料所列桩橛现场逐点交接并查看情况,各类桩点应完好无损,稳定可靠,并在现场作明显标识,以利查找。
必要时应携带仪器找桩或补点。
对于无法补测的国家点、GPS点的缺失应在交接记录中注明,由设计单位补测或报建设单位解决。
交接签认时,书面资料需要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签收。
书面资料必须真实、齐全,桩点的布置和密度应符合测规要求。
2 施工复测复测目的是核对设计交桩的正确性,应在开工前完成。
由项目总工组织进行导线桩,水准基点桩进行复测,并对各桩点设置围护保护标识。
每位技术人员应养成妥善保护各类桩橛的习惯,发现有桩位在施工影响范围内,应立即测设外移桩或护桩。
复测完成后应按照规范要求整理测量成果书,经测量工程师签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审批,经批准后的测量成果书方可使用,并及时做好标识。
3控制测量重点工程(厂区构筑物、工艺管线、顶管轴线位置等)应建立独立施工控制网,以提高精度便于现场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本工程控制测量由项目测量主管主持。
4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引用经审批的复测和控制网测量成果,各种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破坏后应采用原测量精度补设。
采用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放样时,放样点应尽量设为转点,并应往返观测,以往返高差闭合差作为控制测量误差的依据,并应满足规范要求。
5竣工测量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及早进行单位工程的竣工测量,以核实工程各部件中线、标高、几何尺寸,形成竣工测量报告。
本工程竣工测量由总工主持,项目测量主管落实。
二、过程测量管理1)执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量设计、作业、检查和验收,保证各项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复核专项制度(一)总则1、测量工作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必要的手段,为使沈阳雪莲雅居项目部测量工作做到规范化运作,杜绝测量事故发生,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施工测量中必须坚持复核制度。
2、全体测量人员应本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到高效、规范、准确地满足施工需要。
(二)测量人员、仪器管理1、本标段为测量工作设置项目部测量组。
项目部测量组隶属工程部,设测量主管1名,由分包队伍测量人员协助完成测量工作。
2、测量人员应持证上岗(技术等级证书),经过专业培训并能够熟练掌握仪器操作规程和测量方法。
3、项目总工程师和工程部长应履行测量工作检查、测量问题纠偏、仪器自检及送检等测量管理职责。
测量仪器应每年检定一次,每月组织仪器自检一次,随时掌握仪器性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校正检定。
未经检定的合格的仪器不得用于测量生产。
项目部应建立测量仪器、测量技术文件、测量人员管理台帐,按季度梳理,及时更新。
(三)测量工作职责、复测分工1、工程部全面负责本标段测量工作的规划及措施的制定,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负责对项目部测量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2、工程部负责组织测量组进行项目部内施工前导线复测、布网、施工控制测量、竣工测量工作。
具体包括:交接桩、复测、检测、主体定位、基础放样、标高测量、工程沉降观测等。
3、坚持测量技术交底制度。
测量人员现场放样必须采用书面交底资料,无书面交底资料不得随意放样;禁止在施工现场边看图边计算、边放样。
4、坚持施工控制复测制度。
对于使用的平面控制点、水准点,必须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定期换手复测,防止出现测量事故。
(1)控制测量复测计划:1)每月由测量主管组织对测量仪器进行自检、施工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形成自检记录、复测成果(成果上报项目总工复核签字确认);2)每季度由工程部长组织对施工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
3)每半年由总工组织对施工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
5、坚持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资料必须换手复核,并经主测人员和技术干部签认后方可交付施工。
未经复核和签字不全的资料不能作为测量成果使用。
(1)施工测量复核计划:1)每周五由工程部长对测量组本周测量放样内外业数据进行全面复核,并形成复核记录签字确认。
2)每月由总工对测量组本月测量放样内外业数据进行全面复核,并形成复核记录签字确认。
3)具体复测内容:6、施测者与复核者的责任。
对于测量内业资料复核及桩位复测,计算者、施测者与复核者对测量成果的正确性承担同等技术责任。
7、坚持仪器管理制度。
认真执行贯标程序,建立健全的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仪器由测量主管负责保管维护。
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校、做好仪器检校台账,非专业维修人员严禁擅自拆卸仪器。
8、坚持测量资料管理制度。
各级测量部门的测量记录必须采用标准格式的记录本及表格。
保证测量资料原始记录、内业资料的齐全、真实、规范性。
9、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将按年度对测量工作进行检查,并对先进个人实施奖励。
对于操作不规范,工作不认真,造成测量事故者将按有关规定追究技术责任并给予处罚。
10、测量复核责任矩阵(四)测量过程控制管理制度1、工序放样须引用经审批的复测和控制网测量成果。
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构成闭合检核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
内业工作应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核。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多测回观测,对作为已知点的导线进行复核测量,平面控制点应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检测,水准点应检测相邻两点的高差,当检测结果表明桩点正确可靠时方可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严禁采用未经复核的测量点位。
3、仪器的对中整平,在一个测站测量的中间至少应检查一次镜站、后点与前点的仪器的对中与整平,以保证镜站、后点与前点仪器的对中整平正确,防止对点错误的发生。
4、记录应采用双记录复核制。
记录员应按照记录表格逐项记录,严禁采用只记录第一测回度分秒而其他测回度分秒值照抄第一测回角值的记录方法,以防止角度的度、分计算错误不能通过多测回测角进行复核。
采用电子手薄记录的相关规定。
记录员必须在记录薄中记录清楚测量人员和测量时间,以便对测量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和认定。
观测员与记录员之间应密切配合,观测速度与记录速度协调一致,以防止记录员忙乱中听错记错观测数据。
5、仪器高的丈量,为避免三角高程测量往返高差之差受大气折光影响,仪器高丈量错误不能通过往返高差之差来判别,因此,前后点、镜站仪器高的丈量必须遵循规范规定的“测前、测后丈量两次”的要求,以防止三角高程测量错误的生产。
(五)测量资料的计算控制性测量数据须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更换测量人员进行复核,内业测量资料须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校核并签认。
外业测量成果须第二人复核计算并签认。
(六)附件附表01:测量设备一栏表附表02:测量复核台账附件01:测量设备一览表测量设备一览表表格编号1306项目名称:序号设备名称管理类型管理编号品牌型号出厂编号测量范围误差确认情况状态保管人确认单位上次确认日期证书编号确认人确认周期下次确认日期页脚内容5页脚内容6附件02:复核测量管理台帐复核测量管理台帐表格编号1307项目名称:序号复测项目计划复测时间实际复测时间成果书编号成果书批复状态是否交底项目经理部监理业主子(分)公司公司十七.施工测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规范我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测量管理水平,促进测量技术进步,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根据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5110标中梁山车辆段工程技术管理办法和施工现场测量工作特点制定。
3、本办法适用于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5110标中梁山车辆段测量管理工作。
(二)测量人员岗位责任1、施工现场测量技术实行分级管理。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测量技术管理,并在测量技术上接受公司总工程师的指导。
2、测量组及相关人员职责1)测量组职责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负责编制施工测量方案,计算放样数据,并报审、报验、组织实施;负责配合公司精测队复测业主提供的首级施工控制网,建立施工加密控制网联系公司精测队定期复测,并报审、报验。
负责测量组织的建立和分工,建立测量人员管理台账,编制测量工作总结和竣工测量资料;负责测量文件修改、补充,做好质量记录及文件资料的整理、分类、归档保存,建立测量文件管理台账,并做好日常报验工作;执行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关文件、程序、作业指导书,密切配合各部门的工作;测量工作贯彻“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随时校核”的测量控制基本组织原则,减少误差的累积,保证定位放样的精度;对工程的关键细部结构进行精密定位,并保证结构部位的倾斜度、平面位置及高程精度;对特殊的工程部位应进行变形观测,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及时、准确地完成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等部门布置的测量任务,提交测量成果并报验。
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严格按照测量仪器操作规程和测量作业程序作业,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周检、年检工作,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性能指标检查;遵守国家、行业、地方相关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作业;配合工程部、质检部进行过程检验,现场验收;贯彻执行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
2)测量主管岗位职责a全面负责测量组测量人员的工作协调。
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和调整测量员工作任务和工作区域,检查任务执行情况。
b负责对本工程测量放线所用图纸的复核。
c全面负责本项目管段工程所有测量工作,做好测量、量测资料的复核,并进行分析和信息反馈,编制量测问题的应对措施。
d负责与委托单位监控量测人员经常联系,并复核监控单位的监控分析成果,及时交工程部长及监理工程师签字,用以指导现场施工。
e对测量交底书进行复核。
f负责向公司精测队提出测量计划,参加本工程范围内的测量桩点交接工作,复核公司精测队的测量成果,直接对项目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检验测量成果资料,提供测量数据和测量图件。
g负责对测量组的内业资料进行审查和督促。
h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征地拆迁工作。
i负责联系监理对放线的报验工作。
g负责对工程的控制点、水准点的加密及复测主持工作,编制贯通测量、控制网复核测量计划。
k编制测量、量测仪器配置计划和校验计划,检查各组测量量测仪器的性能,确保仪器的正确正常使用,完成仪器的年检。
l负责执行《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测量管理办法》中相关职责,并随时检查相关测量人员的执行情况。
m负责组织编制测量、量测方案和工程测量报告。
n负责测量竣工文件的编制及竣工的测量桩点的移交工作。
o负责做好量测管理、施工放样管理、复测管理及测量管理工作。
p负责督促测量组长依据公司的相关规定做好测量仪器的管理工作。
q负责内部施工现场测量工的技术培训,编制测量人员管理台账。
r协助工程部长做好项目施工调查和设计文件的审核工作。
s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3)测量组长岗位职责a做好放样资料的计算和整理,详细做好每次放线记录,要求书写工整,并记录时间天气、人员及测站点和后视点位于记录本,并同时以电子版形式做好记录。
b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应书面测量交底,交底书格式要统一规范,对测量交底书进行复核。
现场对施工员、质检工程师、班组长交测量桩点及护桩,做好结构物尺寸、中线、边线和高程的现场交底工作。
c负责测量组内业资料的整理归档、建立台帐。
d配合测量主管做好征地拆迁和临时工程的测量放线及地形图绘制。
e配合测量主管做好对工程控制点、水准点的加密及复测工作。
f做好本项目工程的所有测量资料,并上报设计、监理、业主有关测量量测资料。
g实时检查测量量测仪器的性能,每月按时进行仪器自检工作,确保仪器的正确正常使用。
h负责测量、测量仪器领用管理的工作。
i检查测量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上报测量主管。
g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4)测量员岗位职责a热爱测量工作,工作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努力钻研技能,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技能水平。
b做好控制测量工作,熟悉控制测量桩号标志的位置,保护好测量标志。
c做好施工放样工作,放样前认真查阅图纸,准确计算,精心放样,确保测量结果无误。
d认真做好测量记录,妥善保管测量资料。
e爱护测量仪器设备,定期维修保养,安全妥善保管。
f认真按时完成测量主管及测量组长交办的测量及相关工作。
g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3、施工现场测量管理(1)测量仪器、设备管理1)做好测量仪器管理台账,爱护测量仪器、设备。
2)野外作业,测量仪器、设备要注意防晒、防雨,轻拿轻放,严格遵守规程操作。
3)严格执行年检制,建立仪器检校台账,确保所用测量仪器、设备满足工程测量定位、放样精度要求。
4)测量仪器、设备有专人保管、保养。
建立测量设备一览表,发现有损坏或异常现象时,及时向领导汇报,并按规定程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