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合集下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2)了解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学会通过诗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 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难点:1. 诗中历史典故和寓意深刻的词语的理解;2. 诗文意境的感悟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简要介绍诗人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文学成就;(2)展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全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2)鼓励学生通过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诗中的意境、艺术特色、历史典故等方面进行探讨;(2)分享成果:各组代表发言,分享探讨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2)解析诗文中的意境、艺术特色、历史典故等,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诗文赏析(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诗文的韵律美;(2)分析诗文中的修辞手法、意象运用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诗文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诗文情感的理解和感悟;(2)分享感受: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作业布置1. 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 写一篇关于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的文章;3. 选择一首辛弃疾的其他诗作,进行自主学习和赏析。

2023最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优秀6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优秀6篇)课件中包含了课文中的所有内容以及该课文的寓意。

可全面提升孩子们对于语文的兴趣。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设计的。

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6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课堂讲学篇一教学目标:1、流利朗读全词2、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体感知,了解基本意思。

重点难点:1、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2、作者的写作背景3、初步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一、导入新课: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三、听朗读、串讲词的大意。

四、分析词的上片:思考: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

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

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五、阅读下片,分析层次。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

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

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2024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

2024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

2024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

该词为宋代文学家辛弃疾所作,通过对京口北固亭的历史与现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熟读并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2. 分析词的背景、意境、艺术特色;3. 掌握词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感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意境,领会作者的家国情怀;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学会分析词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背景、意境、艺术特色,掌握词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家国情怀,体会词中所蕴含的历史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京口北固亭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课;2. 朗读:让学生齐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受词的韵律美;3. 背景介绍:讲解作者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分析词的写作背景;4. 内容分析:逐句解析词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理解词的意境;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如何鉴赏古诗词;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古诗词,巩固所学知识;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 作者:辛弃疾;3. 背景介绍:宋代、京口北固亭;4. 重点词语、句式、修辞手法;5. 意境分析;6.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意境,阐述作者的家国情怀;2. 答案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300字。

2023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7篇

2023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7篇

2023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7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篇1教学目的: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1、通过诵读法、品读法、推敲法、比较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

2、预设情境法,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意境美的魅力。

教学时数:1课时课前准备: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与作背景,并制成卡片二、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三、熟读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 / 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楮上 / 惯看秋月春风 /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 / 都付笑谈中”听完歌曲,品读苏词。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1)拿出预习卡片,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2)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3、学生齐读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1)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词句5、教师小结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

三、赏析上阕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讨论完成下表: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意境?2、请学生试着用尽可能优美的语句把写景部分的语句再现出来,体会诗歌的意境滚滚东流的长江汹涌奔腾,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3、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活动在这里的英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经在此的英雄。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一声断喝长坂坡上的猛张飞,方天画戟无人能敌的俊吕布,运筹帷幄,世所难当的诸葛亮。

最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PPT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板书(优质九篇)

最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PPT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板书(优质九篇)

最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PPT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板书(优质九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PPT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板书篇一教学目标:1、流利朗读全词2、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体感知,了解基本意思。

重点难点:1、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过程中,曾经提到,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幅员辽阔,风景秀丽的国家。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国这样种类齐全的壮丽江山,我国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有大海、北有沙漠、西有雪山,东有平原。

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不仅我们中华民族有无数英雄要为它竞折腰,而外国的强盗也对它既羡慕,又垂涎三尺。

从奴隶社会时代起我国就面临着外族的威胁,开始了保卫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的战斗。

周朝,要抗击西戎;战国时直到东汉初年,中华民族都要和北方的匈奴作战。

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秦始皇征发数十万人民修筑了长城,卫青霍去病带领汉家虎狼男儿几次击退匈奴,将他们赶出了威胁范围内。

南宋时期,更是有岳飞抗金,几乎就要直捣黄龙;后来的文天祥更是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可以说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爱国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有这样一位抗金的英雄。

他出生在金国统治的北方,山东济南人。

幼年时期,和党怀英一起读书,党怀英后来也是一位抗金英雄。

1161他21岁的时候金国统治的北方全境汉族人民发起了反抗金国统治的起义,当时济南有一个叫耿京的人聚集了十多万人,给金国的残暴统治造成了很大威胁。

他也集合了两千人响应,被耿京委以重任。

他曾经追杀过叛逃的和尚义端,耿京于是很信任他。

第二年去杭州和南宋统治者宋高宗赵构商量投奔宋朝的事情,回来的时候一个叛徒杀害了耿京,他听说后率领着五十名骑兵冲入大营,在五万人中抓住了叛徒,带领着部队投奔了南宋。

但是投奔南宋后辛弃疾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

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最可恶的一件事就是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自然对于辛弃疾这样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从敌占区投奔过来的武将”不会重视,此后辛弃疾就一直担任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2)了解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2)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3)诗人情感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背景知识;(2)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启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诗歌,如《青玉案·元夕》。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诗歌大意;(2)要求学生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进行探讨;(2)分享成果:各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分析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2)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四、作业布置1. 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 写一篇关于诗中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短文;3. 深入了解辛弃疾的其他作品,下次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资源1. 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译文和解析;3. 与本诗相关的的历史事件资料;4. 古典诗词鉴赏指导资料。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篇1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会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教学重难点:1.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2.把握用典的特色教学设想:1.留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同学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2.留意比较,比较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东坡词豪放,有铁板铜琶之称,看下面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问:该对联写的是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辛诗的豪放风格,与东坡齐名;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继承苏武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行一世之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准备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忱和宽敞的社会内容。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山东历城人。

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

辛词布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

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xx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夫抗金义军,担当掌书记职务。

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决,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

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自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

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

从今以后,他连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扬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优秀9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优秀9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优秀9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篇一设计指导思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属于“历史的回声”专题,这一专题的着眼点之一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

本文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接受的抑郁激愤情怀。

但是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因为这首词几乎全词用典,思想情感含蓄而深沉。

为此,教学这首词,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印发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过程中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在诵读中具体研讨用典的用意,从而达到理解词人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3、通过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重点难点】1、探讨用典的意义;2、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教学过程】一、预习、复习。

1、预习课文,对照课文下注释通读全词做到初步理解并注意以下词语。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阅读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

(材料在课前一天下发)3、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4、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此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还为导入新课作了很好的过渡)明确: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1.2 作者辛弃疾简介1.3 诗歌创作背景及情感表达第二章:诗歌主题与结构分析2.1 诗歌主题解析2.2 诗歌结构分析2.3 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三章:词语解析3.1 重点词语解释3.2 词语的运用与表达3.3 词语的情感色彩第四章:诗句解析4.1 逐句解析诗歌内容4.2 诗句的意义与内涵4.3 诗句的表达技巧第五章:诗歌鉴赏与欣赏5.1 诗歌的审美特点5.2 诗歌的韵律与节奏5.3 诗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第六章:课堂互动与讨论6.1 学生朗读诗歌,感受韵律与节奏6.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感6.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第七章:写作练习7.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怀古”为主题,进行短文创作7.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7.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与交流第八章:诗歌翻译与解读8.1 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8.2 学生解读诗歌,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与文化内涵8.3 教师点评学生的翻译与解读,进行总结与指导第九章:拓展阅读与研究9.1 教师推荐相关古代文学作品,要求学生进行拓展阅读9.2 学生进行阅读,总结阅读心得与感悟9.3 课堂分享,讨论学生的阅读成果与发现第十章:课程总结与评价10.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总结学习收获10.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在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10.3 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解析:深入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对于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至关重要。

需要重点关注作者的创作动机、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以便更好地把握诗歌的风格和情感。

重点环节2:诗歌主题与结构分析解析:诗歌的主题是诗歌的核心,结构的合理安排则是诗歌表达的有效手段。

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主题,并理解诗人如何通过结构安排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学设计1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人王之涣和其代表作《登北固山随笔》中所描述的京口北固亭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 学习王之涣的《登幽州台歌》和苏轼的《北固怀古》两首诗歌,体会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情感;3. 能够熟练运用诗歌分析的方法,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京口北固亭及其历史文化背景;2. 王之涣的《登幽州台歌》及其文化内涵;3. 苏轼的《北固怀古》及其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提问:你了解过唐代诗人王之涣吗?他的代表作是哪一篇诗歌?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2. 阅读课文学生阅读《登北固山随笔》中关于京口北固亭的描写,并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

3. 学习诗歌学生学习王之涣的《登幽州台歌》和苏轼的《北固怀古》两首诗歌,通过诗歌分析的方法,理解其中的艺术特点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撰写关于京口北固亭的文章或诗歌,表达自己对其的理解与情感。

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此次教学内容,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发表自己的体会与感想。

四、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和诗歌,引导学生运用诗歌分析的方法理解诗歌中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2. 利用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3.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言,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总结。

五、课堂实施本次课程是以读写诗歌为主要内容的文学课程,以京口北固亭为主线,通过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学习苏轼、王之涣的诗作,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及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起曾经接触过的相关知识。

在阅读环节,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登北固山随笔》,并引导学生了解磁州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别是京口北固亭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

在学习诗歌环节,教师陈述了王之涣的《登幽州台歌》和苏轼的《北固怀古》的文化内涵,以及诗歌中的艺术特点,让学生运用诗歌分析的方法,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话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探究学习:(1)比较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诗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技巧。

四、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写一篇关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文章。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3.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相关情景,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词;1.1.2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表达技巧;1.1.3 掌握诗词的平仄、韵律和结构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1.2.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1.2.3 学会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1.3.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1.3.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词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1.2 诗词的意象、典故和表达技巧的分析;2.1.3 诗词的平仄、韵律和结构特点的掌握。

2.2 教学难点2.2.1 诗词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2.2 诗词意境的感悟和情感的把握;2.2.3 诗词创作背景的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诗词的字词、意象、典故等;3.2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3.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3.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词。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介绍诗人辛弃疾的背景和创作风格;4.2 新课导入:讲解诗词的字词、意象、典故等;4.3 课堂讲解:分析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技巧;4.4 课堂练习:让学生朗读、背诵诗词,并回答相关问题;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2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表达技巧,并在课堂上分享;5.3 尝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词,并在课堂上展示。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6.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其主动性和合作精神;6.1.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6.1.3 课堂分享:评估学生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时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表现手法等。

(3)能够了解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情怀。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生平。

3.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诗歌的背诵和鉴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诗歌背诵和鉴赏的作业。

3. 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六、教学资源:1. 教师用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注释。

2. 学生用书:古诗文鉴赏手册。

3. 网络资源:有关辛弃疾的生平介绍及相关论文。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诗歌背诵情况。

2. 针对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加深理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共4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共4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3、学会比拟鉴赏二.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用典四.教学媒体投影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苏轼在词中描写赤壁之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既衬托了当年古战场上战斗之剧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出年华渐去、壮志难酬的感慨。

那么,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要了解诗歌的内容,要学会知人论世。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在家乡起义,参加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

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了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决,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

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事,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

从此以膈,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

当时的南宋与金对峙,金兵入侵肆无忌惮,南宋躲避苟安偏安一隅,议和纳币称臣,出现战、和的争议。

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此诗便反映了当时的状况。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曾向朝廷上《美芹十论》陈述策略,不被采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的基本内容。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认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及其背景。

2. 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表达技巧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杨洪基及诗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句子。

(2)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

5. 应用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进行诗歌朗诵、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6. 总结反馈(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选择一首类似的古典诗词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诗歌感悟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朗读和背诵诗歌,正确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作者的崇敬之情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通用6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通用6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通用6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篇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一】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

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

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

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

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

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为它代表辛词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

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

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

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

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9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9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9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让学生了解京口北固亭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了解京口北固亭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课文文本《京口北固亭怀古》。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频,引导学生了解京口北固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京口北固亭有什么了解?为什么作者会怀古?5.2 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

5.3 讨论与思考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5.4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尝试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和评价。

5.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以及自己的学习收获。

6.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作品,从内容、表达和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互相提出建议和意见。

6.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7.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7.2 教师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京口北固亭怀古》;(2)能够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的特点;(3)了解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土的热爱和忧虑;(2)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理解、句意解析;(2)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3)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历史意义;(2)如何把握诗歌中的情感变化。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京口北固亭怀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2)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情感理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价值。

四、课后作业:1. 背诵《京口北固亭怀古》;2. 写一篇关于《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读后感。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如背诵情况和读后感,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高一语文组刘永荣
课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三维目标:
1、诵读全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3、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以及用典的意思;
2、把握作者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愤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梳理探究法、诵读法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诗词、紧扣高考要求、讲练结合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课时
一、古诗鉴赏方法导入:
1、从题目入手
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
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4、分析表现手法
二、解题,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首先我们从题目入手:
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词的内容。

怀古,所写内容。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2、第二步了解作者与背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我们有必要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

南宋爱国词人。

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

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3、了解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做
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三、朗读课文、正音正句。

1、学生自读诗词梳理字词
(读准确文中词语的音,初步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怀。

﹙学生朗读全词,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齐读。

在济南大明湖的辛弃疾纪念祠,有一幅这样的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有没有同学能够说出这副对联的大概意思? (注意:“黍”读shǔ)
明确:上联说辛弃疾词风豪放。

“铁板铜琶”一词,本是前人评价苏东坡词风的话,而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

下联的内涵主要是说辛的悲黍离之悲、他的爱国情怀、爱国抱负。

(这也是一首豪放词,朗读全词:要求读出辛词语言上豪放悲壮,沉郁苍凉感。

)四、研习课文内容。

下面我们进入鉴赏诗歌的第三步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上阕:
1、学生齐读上阙,然后提问:
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孙权:
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刘裕:
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

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共同点———他们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

2、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作者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明确:“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

释词:风流:杰出的人物才略建树、英雄遗风。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屈辱求和。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
明确: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

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4、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想想用这二个人的典故,还蕴含了什么意思?
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置千百万中原百姓“遗民泪落胡尘里,遥望南师又一年”的痛苦现实于不顾,依旧饮酒作乐,天天歌舞,夜夜笙歌:当时一个叫林升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临安邸》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

”已经国破家亡了,他们竟不思复国还乡,仍沉迷于声色犬马,醉心于灯红酒绿,早已忘记了国恨家仇,哪里能与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相比!———讽刺宋室昏聩。

5、上片小结: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二)研习下阕:
1、学生齐读下阕,分析研究用刘义隆典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

释词:北顾:回头北望(追兵)。

②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韩侂胄北伐的背景思考)
——以史为鉴,告诫韩侂胄及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2、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故。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①写的是什么?
释词:可堪:那堪、怎堪。

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犹记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

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②看到佛狸祠的一幕景象,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
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耻辱了,就连四十三年前的悲惨景象也已经忘却了。

百姓们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神就下拜祈求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

——商女不知亡国恨!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

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3、分析研讨用廉颇典。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朝廷无能,百姓松懈,自己一腔热血却又连遭贬谪,此时此刻站在北固亭的作者想到了谁?
廉颇。

(师补充典故):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

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

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强盛起来。

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一饭三遗矢)。

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明确:以廉颇自比,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2)、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明确:词人以廉颇自比,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

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

4、下片小结: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

五、分析表现手法
1、运用典故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今人、今事,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

运用典故的作用:
①、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

(用典对语言的作用:减少语辞之繁累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②、与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使立论有根据;方便于比况和寄意)
用典赏析:
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

正如《词综》所说,“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


2、对比
英雄业绩——可悲现实
刘裕——刘义隆
扬州路——佛狸祠
廉颇——自己
六、拓展延伸
鉴赏《摸鱼儿》中的典故。

(详见课件)
七、总结全词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八、布置作业
1、背诵《京口北固亭怀古》
2、完成《非常学案》上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孙权、刘裕——向往、期望、
借古抒怀刘义隆——告诫、主张
用典言志佛狸祠——悲哀、忧虑、不满
廉颇——壮志、难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