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教案(精选6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植树问题教案植树问题教案(精选6篇)植树问题教案1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你植过树吗?(生答)植树能绿化环境,造福人类。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的一边、间隔一定的距离植树,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1. 能根据相关条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树苗或计算两树间的距离。
2. 能利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1. 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师:你会计算吗?(让学生回答)你算的对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来验证一下。
学习提示:(媒体出示)①假如路长只有10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0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
(注意看图上有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②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和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③现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④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在小组内说说。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植树问题教案篇一1、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端栽树时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两端栽树的解题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栽树”的规律,这时老师提出如果两端都不栽树,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通过动手操作,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让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
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都不栽树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对比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60 m长的。
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指名汇报)(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棵数=间隔数+1)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为:在一条60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道题相比较,有什么变化?(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
(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一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环境。
“找规律”该怎么“找”规律——“找规律植树问题”教学案例与反思
对该教 材的编排体 系不太了解,所以对 该 后的例题 为: “河堤的 一边,一一间隔地种
6棵 桃 柳 桃 柳 桃 柳 桃 柳 桃 柳 桃
教学内 容进行了全 新的审视,也因此有 了 着柳树 和桃树 。柳树 种了 5 棵 ,桃树种了
(根据 学生 的回 答,将 结果 和图 在屏
下面一番思考。
多少棵?”这样改题可 以有两方面的 变化, 幕上展示出来)
师:那就请同学 们先独立思考 1 分钟,
笆的块 数和所用木 桩的根数之间 的关系,
师:看懂题目意思了吗?
再把 你的 想法轻 轻地 和小 组里 的同 学交
发 现其中 存在 的数 学规 律。 但细 细读 了
生: “一一间隔”是什么意思?
流交流。
该 例题发 现这 三组 规律 均是 两端 相同 的
(多位学生举起了手)
学生在悄悄地说着答案)
张兴华 老师学习,走进该 校老师的数学 课
3. 教材例题“重构”。
师:你又是怎么 想的呢?如 果有困难
堂听课 与交流,一起参与 该校老师组织 的
有了上述 的思考,我将一 道练习题稍 可以在本子上简单地画画写写。
教学研 讨活动,临行前选 用苏教版教材 设 加改 动后 作为 本节 课的 例题 。练 习题原
案例透视
AN LI TO S HI
陈国权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
案例背景:
规律 。而 对于 课堂教 学中“ 找”这 个学习
师:你觉得桃树种了多少棵?
2010 年 9 月,我来到 江苏省 南京市 北 目标来说 很难去有效落 实、去 丰富“ 找”所
(此时 个别 学生 略有 迟疑 ,也有 个别
京东路 小学挂职学 习,跟 随著名特级教 师 带给学生的思考。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5篇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5教材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P106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3、通过合作交流,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的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数形结合、一一对应建构植树问题模型,并灵活地解决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一一对应思想”的运用教学准备:课件、10根小棒、尺子、白纸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1、师:今天张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怎么欢迎?(学生鼓掌)师:手不但能表示情感,还藏着数学奥秘呢!伸开你的右手,你找到了数字几?生:5师:5是什么?生:5个手指师:就是手指数,那还能发现哪个数?生:4个空隙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师:像这样每两个手指之间的空隙,在数学上叫做间隔。
(板书:间隔)师:4根手指几个间隔?三根呢?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课件出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间隔有关的一类有趣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二、发现规律课件出示:同学们要在全长500米长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
(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数?(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一边”“每隔5米”、“两端都栽”什么意思?(解释“一边”、“500米”是全长和“每隔5米”是间距)(2)那么我们需要种多少棵树呢?(3)请同学猜一猜、算一算预设:100÷5=20?100÷5+1=21?100÷5-1=19(4)引导验证:现在有不同的猜想,到底谁的对呢?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验证呢?如果我们画图来验证,你觉得好不好?(太麻烦)三、建立数学模型1、化繁为简师:我们可以先从简单数据开始研究。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总长500米改成5米、10米、15米20米、30米,请你选一个来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规律验证下吧。
植树问题知识点公式及例题详解
植树问题知识点公式及例题详解公式直线植树:距离÷间隔 +1 = 棵数四周植树:距离÷间隔 = 棵数楼间植树:单边植树距离÷间隔 -1=棵数双边植树距离÷间隔 -1×2=棵数循环植树距离等于棵树加间距1.植树问题是在一定的线路上,根据总路程、间隔长和棵数进行植树的问题;2.为使其更直观,用图示法来说明;树用点来表示,植树的沿线用线来表示,这样就把植树问题转化为一条非封闭或封闭的线上的“点数”与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数之间的关系问题;专题分析一、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段数+1;2、如果植树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3、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4、如果植树路线的两边与两端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再乘二,即:棵树=段数+1再乘二;二、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三、在正方形线路上植树,如果每个顶点都要植树;则棵数=每边的棵数-1×边数;例题:例1长方形场地:一个长84米,宽54米的长方形园中,苹果树的株距是2米,行距是3米.这个苹果园共种苹果树多少棵解:解法一:①一行能种多少棵84÷2=42棵.|②这块地能种苹果树多少行54÷3=18行.③这块地共种苹果树多少棵42×18=756棵.如果株距、行距的方向互换,结果相同:84÷3×54÷2=28×27=756棵.解法二:①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4×54=4536平方米.②一棵苹果树占地多少平方米2×3=6平方米.③这块地能种苹果树多少棵4536÷6=756棵.当长方形土地的长、宽分别能被株距、行距整除时,可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解;当长方形土地的长、宽不能被株距、行距整除时,就只能用第二种解法来解.但有些问题从表面上看,并没有出现“植树”二字,但题目实质上是反映封闭线段或不封闭线段长度、分隔点、每段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锯木头问题就是典型的不封闭线段上,两头不植树问题;所锯的段数总比锯的次数多一;上楼梯问题,就是把每上一层楼梯所需的时间看成一个时间间隔,那么:上楼所需总时间 =终点层—起始层×每层所需时间;而方阵队列问题,看似与植树问题毫不相干,实质上都是植树问题;例2直线场地:在一条公路的两旁植树,每隔3米植一棵,植到头还剩3棵;每隔米植一棵,植到头还缺少37棵,求这条公路的长度;解法一:代数解法设一共有x棵树x-3/2-1X3=x+37/2-1x=205公路长:205-3/2-1X3=300得:公路长度为300米解法二:算术解法这道题可以用解盈亏问题的思路来考虑:首先,我们在两边起点处各栽下一棵树,这两棵树与路长没有关系,以后每栽下一棵树,不论栽在哪一侧,植树的路线不是路就增加一个间距,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按单侧植树来考虑;当按3米的间距植树时,最后剩下3棵,也就是说植树的路线要比路长出3个间距,3×3=9米,当按米的间距植树时,最后还缺37棵树,也就是说植树的路线比路短了37个间距,×37=米,两次相差9+=米,两次植树的间距相差是3-=米,据此可以求出树的棵数:不包括起点的2棵÷=203个知道了树的棵数,就可以求出植树路线的长度了:3×203-3=600米或×203+37=600米因为是双侧植树,所以路长为:600÷2=300米综合算式为:3×〔3×3+×37÷3--3〕÷2=300米或×〔3×3+×37÷3-+37〕÷2=300米答:略例3圆形场地难题:有一个圆形花坛,绕它走一圈是120米;如果在花坛周围每隔6米栽一株丁香花,再在每相邻的两株丁香花之间等距离地栽2株月季花;可栽丁香花多少株可栽月季花多少株每2株紧相邻的月季花相距多少米解:解:根据棵数=全长÷间隔可求出栽丁香花的株数:120÷6=20株由于是在每相邻的2株丁香花之间栽2株月季花,丁香花的株数与丁香花之间的间隔数相等,因此,可栽月季花:2×20=40株由于2株花之间的2株月季花是紧相邻的,而2株丁香花之间的距离被2株月季花分为3等份,因此紧相邻2株月季花之间距离为:6÷3=2米答:可栽丁香花20株,可栽花40株,2株紧相邻月季花之间相距2米;例4在圆形水池边植树,把树植在距离岸边均为3米的圆周上,按弧长计算,每隔2米植一棵树,共植了314棵;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适于六年级程度解:先求出植树线路的长;植树线路是一个圆的周长,这个圆的周长是:2×314=628米这个圆的直径是:628÷=200米由于树是植在距离岸边均为3米的圆周上,所以圆形水池的直径是:200-3×2=194米圆形水池的周长是:194×=米综合算式:2×314÷×2×=200-6×=194×=米例5小明家门前有一条10米长的水沟,在沟的一侧每隔2米栽一棵树,一共可栽几棵两端都植树按常规解法,答案应该是610÷2+1棵,同理,如果小光家门前也有一段10米长的水沟,同样可以栽6棵,也就是两家一共可以栽12棵,这并看不出有什么不妥;但是,当小明与小光家是邻居时,我们再计算一下:两家的水沟总长是20米,20÷2+1=11棵,也就是两家一共可以栽11棵树,结果比上次计算少了一棵本人称之为“邻里冲突”,这是因为在端点处有两棵树“重合”了,这两棵树的间距为0,与题中要求间距2米不符,因此,可以看出两端植树是不妥当的;但如果两端都不植树,又会出现公共点没有树邻近的两棵树间距4米的情况,仍与题意不符;那么一端植树又会怎样呢这种要求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当一方在与邻家相接的端点上植上树后,就会使邻家地段两端都有树存在,还是不合题意;因此,要求在端点上植树或不植树都会出现矛盾,这样的计算方法也不能正确的反映出各个数量间的关系;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出题者固然可以任意给定条件,但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当计算结果出现矛盾时,应该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不能简单的用“两树重合”来解释解释;再按照“棵树=段数”的方法计算一下:小明家可栽树:10÷2=5棵小光家可栽树:10÷2=5棵两家一共可栽树10棵;当两家是邻居时,可栽树:10+10÷2=10棵两次计算结果相同,因此可以说这种计算方法才能正确的反映出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常规的解法不够正确呢那是因为在常规解法中,只考虑了植树路段为一家独有的情况,多栽或少栽一棵都不会出现“争议”,也就无法判定栽法是否妥当;然而当植树路段为多家共有时就会出现一方或双方将树栽到了公共端点上的情况,从理论上讲这是不正确的;相对于“路边加一”,“楼间减一”也无道理,因为完全可以按“间距2米”栽下5棵而不是4棵树,至于端点处的两棵树与楼相距只有1米的情况,与题意并不矛盾:1、要求“间距2米”可以认为每棵树需要2米的生长空间,端点的树和中间的树同样都具有2米的空间;2、如果把“楼”也看做“树”而使间距不足,那么则是因为“他”将树栽倒了公共端点上而侵占了“我”的空间,“我”并没有栽错;点击图片可放大反过来想,如果要将已有的若干棵树平均分给几家,不论这些树是直线分布还是平面分布,无疑是要把分割点端点确定在两棵树之间而不是在某一棵树上,至于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划分卫生分担区或除雪将端点确定在路边现有标志物如电杆或树上,那是因为分割的对象是“路”而不是“树”,这时以固有标志物为界限,具有简单方便、标志物不易移动和消失的好处;“棵数=段数”的算法不仅适用于“路边”,同样适用于“楼间”、“四周圆周”和“田间”见下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家庭;实际上“例1”的果园植树就是默认了“段块间”植树;实际教学中,应该按“棵数”=“段块数”作为正规解法,既不用加1,也不用减1,即在每一段块的中点植一棵树,这样就不仅没有“邻里冲突”,也能很好的适应各种情况,而端点植树或不植树只能按特殊情况来介绍;。
关于植树问题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植树问题的知识点总结关于植树问题的知识点总结上学期间,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植树问题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树问题的知识点总结11、方法:化大为小或化繁为简,画图,列表,再总结应用2、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竖电线杆,两端插旗......)(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锯木头,剪铁丝......)(3)、一端栽一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间隔数=棵数(类似问题有:敲钟听声,上楼时间.....)3、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4、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单边边长=(最外层数目+4)÷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5、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6、过桥问题总长=车身长+车间距×车间隔数+桥(路长)速度=总长÷时间7、出租车计费(信件邮资、洗照片)等问题。
计算时分成两部分。
(1)标准部分。
已经知道总价的,不再计算,不知道总价需计算。
(2)超出部分。
超出数量×超出单价。
最后相加。
植树问题的知识点总结2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植树问题的知识点总结3常见题型:(1)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4km,相邻两站之间都是1km,一共要设(15)个车站。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9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5篇《植树问题》教案,欢迎阅读。
《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在100米的小路边,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要种,一共种了多少棵?(2)校园图书馆和体育馆两栋楼之间长40米,每隔4米种一棵柏树,一共种了多少棵?师:(第一题)1000÷20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师:40÷4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要减1呢?(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你能说说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二、探索新知。
1、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板书课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2、运用规律。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2)理解圆形的株数与间隔数相等,列出算式:12÷2=6(盆)3、课件出示一个圆形,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4、发现规律: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盘花,一共需要多少盘花?5、学习例题:(1)课件出示例题。
例:在围棋的每边都放19个旗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放多少个旗子?(2)生读题,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上-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集结知识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讲解知识点一:在不封闭的路线上植树.不封闭路线是指植树的路线是一条线段.一、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树)问题的规律:1.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2.株距=总距离÷间隔数,株距=总距离÷(棵数-1)3.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总距离=株距×(棵数-1)二、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树)问题的规律:1.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2.株距=总距离÷间隔数,株距=总距离÷(棵数+1)3.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总距离=株距×(棵数+1)三、在不封闭路线上一端栽树,另一端不栽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知识点二:在封闭的路线上植树.封闭的路线是指植树的路线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如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的规律:1.棵数=间隔数=总距离÷株距2.株距=总距离÷间隔数株距=总距离÷棵数3.总距离=间隔数×株距总距离=棵数×株距知识点三: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锯木头、锯钢管问题可以理解成在线段的两端都不植树的问题.1.“锯木头”问题:锯的次数=段数-12.“上楼梯”问题:楼层数-1=楼梯段数(间隔数)3.方阵问题:四周实物数量=(每边实物数量-1)×4每边实物数=四周实物数量÷4+1例题精讲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同学们做早操,21个同学排成一排,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人的距离是40米,相邻两个人隔多少米?'例2.'在一个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四周围篱笆,每隔4米打1根木桩,一共要准备多少根木桩?'在一个边长是40米的正方形花园周围,每隔2米放一盆花,一共可放多少盆花?'例4.'一位木工锯一根长14米的木条.由于木条两头都有部分损坏,他把每头损坏部分各锯下1米,然后又锯了5次,锯成若干个同样长的短木条,每根短木条有多长?'例5.'一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8米,四周有一条1米宽的小路,在小路靠着草坪的一侧每隔1米放1盆红花,四个顶点都要放.在小路的另一侧每隔2米放1盆黄花,四个顶点也都要放.一共需要多少盆花?'例6.'一个3层中空方阵,最内层共有28人,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人?'当堂练习单选题练习1.小明沿着马路栽树,每隔9米栽一棵,从头到尾共栽了7棵,这条路一共长()米。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植树问题的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P117-P118页《植树问题》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
每册教材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
本课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亲身体验在三种种植情况下,选择的间隔不同,但棵数〔baihuawen〕与间隔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引导探究1、创设情境,理解概念(1)出示:“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在操场边上的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总务主任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2)理解题意。
植树问题知识
植树问题知识植树问题是一种研究总长、间隔长、间隔数、棵数等数量关系的问题。
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爬楼梯、锯木头、剪绳子、立电线杆、装灯、敲钟等实际问题也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
植树问题的公式包括:1. 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竖电线杆,两端插旗)。
2. 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锯木头,剪铁丝)。
3. 一端栽一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间隔数=棵数(类似问题有:敲钟听声,上楼时间)。
4. 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5. 过桥问题:总长=车身长+车间距×车间隔数+桥(路长);速度=总长÷时间。
此外,方阵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方阵问题主要研究实心方阵和空心方阵的特点和数量关系。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任何一层的每边上物体数相等,相邻两层边长差2,相邻两层圈长差8。
实心方阵的总物体数是边长的平方,空心方阵的总物体数是实心物体总数减去空心部分物体总数。
最后,爬楼梯和敲钟问题也是植树问题的延伸。
爬楼梯问题需要考虑楼层高度和时间的关系,敲钟问题需要考虑敲钟次数和时间的关系。
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植树问题类似,需要利用数量关系进行计算。
以上是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包括植树问题的公式、方阵问题、爬楼梯和敲钟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材《植树问题》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以及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例1讨论的是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
小路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
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关于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
教材给出动物园里绿化队在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这条小路两端都不栽树。
本节课教学第106页——107页例1、例2和做一做的内容。
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作了如下调整,把原例1中的路长“100米”改为“20米”,把“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
数据改小有利于学生思考,也便于学生动手操作,但并不影响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旨在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去探究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三种情况中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将例2分成两道题放到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环节,有利于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1.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含义》、《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五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3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动手种树,初步感知1、创设情景,理解题意[出示要求]: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师:从这份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0米长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师: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五米,每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2、设计方案,动手种树师:了解了已知条件,请同学们以同桌为一个小组,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可以用这条线段代表20米的小路。
用你们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把你们设计的方案画一画。
(小组活动)3、反馈交流师:很多小组都已经完成了,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根据你们的方案,需要种几棵树? (5棵,4棵,3棵)(1)两端都栽师:为什么同样的一段路,同样的要求,种的棵数却不一样呢?你们的方案分别是怎样的?我们先从棵数最多的说起吧!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5棵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小组展示、交流设计思路)师: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是怎样的?师:他们小组的设计符合要求吗?这里他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树的?根据他们的设计,一共需要5棵。
(2)只栽一端师: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4棵的? 小组展示设计方案:交流设计思路) 师:他们的设计符合要求吗?(3)两端都不栽师:有的小组只要3棵就能完成要求,他们是怎样设计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典例精讲】第7讲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
第7讲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思维导图+学问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学问点梳理学问点一:植树问题(1)两端都栽树的问题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树)的问题: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植树棵树=间隔数+1(2)两端都不栽树的问题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树)的问题: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植树棵树=间隔数-1(3)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棵数=间隔数=总距离÷株距三、例题精讲考点一: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典型一】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分钟。
A.7 B.10 C.12 D.14【分析】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锯的次数是(4-1)次,需要6分钟,锯一次用的时间就是6÷(4-1)分钟,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锯的次数是(7-1)次,然后依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详解】锯一次用的时间是:6÷(4-1)=6÷3=2(分钟)据7段需用的时间是:(7-1)×2=6×2=12(分钟)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属于植树问题,锯的次数=段数-1是本题的关键。
【典型二】学校要在周长为60米的圆形花坛一周每隔5米摆放一盆栀子花,可以摆放( )盆,每2盆栀子花之间摆放2盆长寿花,需要( )盆。
【分析】依据题意,可以把圆形花坛可知看作封闭图形,所以摆栀子花的盆数等于间隔数;用花坛的周长除以间隔的米数,即可求出一共需要摆多少盆栀子花。
每2盆栀子花之间摆放2盆长寿花,由于摆长寿花的间隔数与摆栀子花的间隔数相等,用间隔数乘2即可求出需要多少盆长寿花。
【详解】60÷5=12(盆)12×2=24(盆)【点睛】在一个封闭图形里面植树,封闭图形的周长除以间隔距离就是植树棵数。
【典型三】画图,用“〇”表示。
(1)在下面正三角形的每条边上摆4盆花,怎样摆需要的花最少?(2)12名同学在操场上做玩耍。
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探索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在一条直线上,两端不植树、两端都要植树、只在一端植树三种情况。
2. 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公式法、画图法、列举法。
3. 探索植树问题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公式、画图、列举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植树问题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解决类似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植树节的时候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在植树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数学问题呢?2. 探究新知-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三种不同的情况。
-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举等方法探究植树问题的解法。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法,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
3. 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
-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4. 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植树问题的解法和规律。
- 强调灵活运用规律解决类似问题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植树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情况。
3. 学生作品:检查学生的画图、列举等解答过程,评价其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实践应用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探索植树问题的奥秘》
五年级上《探索植树问题的奥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植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而在数学的世界里,“植树问题”更是蕴含着许多有趣的规律和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想象一下,在一条长长的道路旁,要种上一排整齐的树。
这时候,我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关于植树的数学问题。
比如,间隔应该是多少?一共要种多少棵树?先来说说最简单的情况——两端都种树。
假设在一条 100 米长的道路上,每隔 5 米种一棵树。
那么我们先来算算间隔数,100÷5 = 20 个间隔。
因为两端都种树,所以树的数量就比间隔数多 1,也就是 20 +1 = 21 棵树。
那如果两端都不种树呢?还是这条 100 米长、每隔 5 米种一棵树的道路。
间隔数依然是 20 个,但是这时候树的数量就比间隔数少 1 了,也就是 20 1 = 19 棵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在一端种树。
比如在一个圆形的花坛周围种树,因为首尾相连,就相当于只在一端种树。
同样是 100 米的周长,每隔 5 米种一棵,这时候树的数量就和间隔数相等,也就是 100÷5 =20 棵树。
我们再来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其实很简单,两端都种树的时候,开头那一棵就多出来了,所以树的数量比间隔数多 1;两端都不种树的时候,开头和结尾都没有树,所以树的数量就比间隔数少 1;而只在一端种树的时候,开头的那一棵正好对应一个间隔,所以树的数量和间隔数相等。
明白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啦。
比如说,在一条 80 米长的小路一边安装路灯,每隔 8 米装一盏,如果两端都要装,一共要装多少盏呢?首先算出间隔数 80÷8 = 10 个,因为两端都装,所以路灯的数量就是 10 + 1 = 11 盏。
再比如,在一条 120 米的跑道一侧插彩旗,每隔 6 米插一面,两端都不插,需要插多少面彩旗?先算出间隔数 120÷6 = 20 个,因为两端都不插,所以彩旗的数量就是 20 1 = 19 面。
第四讲找规律植树问题
第四讲找规律(植树问题)绿化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栽树、种花的棵树是最简单、最基本“植树问题”。
还有许多应用题可以化为“植树问题”来解,或借助解“植树问题”的思考方法来解。
植树问题通常有两种情况:路线是封闭的、路线是不封闭的。
不封闭的路线又分为三种:两端都植树、一端植树而另一端不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1、不封闭的情况⑴两端都植树:树数=全长÷株距+1株距=全长÷(棵树-1)全长=株距×(棵树-1)⑵一端植树而另一段不植树:全长=株距×棵树棵树=全长÷株距株距=全长÷棵树⑶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株距=全长÷(棵树-1)封闭的情况棵树=段数=周长÷株距例1:在一条路段的一边种树。
从头到尾一共中45课,相邻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条路长多少米?练习:1、一条河堤长420米,从头到尾每隔3米栽一个树,要栽多少棵树?2、在一条18米长的水泥路上,从头开始每隔3米摆一盆花,一共摆多少盆花?3、计划在一条长8064米的水渠的一条边上植树,包括两端在内,共植169株。
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例2:小林家门口到公路边有一条小路,长40米。
小林要在小路一旁没隔2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例3:两座楼房之间相距30米,要在一旁每隔2米栽一棵树,一共能栽多少棵?练习:1、在一条长42米的街道两旁,每隔6米插一面小红旗,两端不插,问:共有几面小红旗?2、两楼之间相距80米,在两楼之间每隔8米栽一棵柳树,共栽了几棵柳树?例4:一个圆形池塘周长为400米,在岸边每隔4米栽一棵白杨树,一共能栽多少棵白杨树?练习:1、在一个圆形的广场上每隔10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了10面。
问圆形广场的一周有多少米?2、社区有一块正方形活动区,每边都栽种19棵树,四个角各种1棵。
共种树多少棵?3、一个圆形花坛,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2米栽一棵树。
探索规律——植树问题
探索规律——植树问题(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探索规律——植树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58页信息窗3“聪明小屋”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利用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理解间隔概念,知道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2.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自主实验、探究、交流,从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过程。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摆、动手画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究出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研究报告记录卡。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来不开花,能写会算还能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手)课件出示谜底:在咱们的小手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了解一下吗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左手,张开手,五指之间有几个空,请你仔细数一数。
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板书:间隔)如果弯起一根手指,间隔数是几间隔数为2时,伸几根手指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回答:间隔比手指数少一)2.生活中的间隔我们刚才在手掌中发现了间隔问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间隔”问题随处可见。
(课件出示生活图片)A、大桥桥墩有间隔问题;B、衣服上的纽扣也有间隔问题;C、公路边路灯有间隔问题……你还能举出这样类似的例子吗(学生可能回答:做操站队有间隔问题;在路旁植树有间隔问题。
)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间隔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
标题: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2.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植树问题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植树的过程,引出植树问题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植树问题的初步理解。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树问题的特点,提出问题:如何计算植树的数量?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植树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即“两端都要植树”的原则。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的其他应用,如:道路绿化、公园植树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4. 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植树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规律——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58页信息窗3“聪明小屋”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利用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理解间隔概念,知道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自主实验、探究、交流,从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过程。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摆、动手画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究出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研究报告记录卡。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来不开花,能写会算还能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手)
课件出示谜底:
在咱们的小手中,还藏着知识呢想了解一下吗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左手,张开手,五指之间有几个空,请你仔细数一数。
在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板书:间隔)
如果弯起一根手指,间隔数是几间隔数为2时,伸几根手指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回答:间隔比手指数少一)
2.生活中的间隔
我们刚才在手掌中发现了间隔问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间隔”问题随处可见。
(课件出示生活图片)
A、大桥桥墩有间隔问题;
B、衣服上的纽扣也有间隔问题;
C、公路边路灯有间隔问题……
你还能举出这样类似的例子吗(学生可能回答:做操站队有间隔问题;在路旁植树有间隔问题。
)
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间隔问题。
这节课呢,我们就从这些例子选择一种大家最常见的植树问题来做代表(板书:植树问题)。
看看具有间隔的这类问题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规律。
1.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植树问题。
课件出示探究要求:
2.课件出示图
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了解学生讨论情况,提出具有引导性的建议。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
大家愿不愿意把自己小组人研究的成果与别人分享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研究记录卡,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讲解,老师与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有异议的地方,提出质疑。
)
预设:①我们用画图的方法发现的,(把学生画的图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3棵树 2个间隔
4棵树 3个间隔
…………
得出的结论是:两段都栽树,指数的棵树比间隔数多一。
②我们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同样把答题记录展示给全班学生。
结论基本相同。
这时候学生可能会说用植树的棵树减1得出间隔数。
2.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规律。
质疑:棵树多时你也是用画图、摆小棒的方法解决的吗(栽100棵树时是根据规律判断得出的结论,间隔数等于100-1=99.)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直观形象的演示,让学生进一部体会植树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板书:两端都栽植树棵数-1=间隔数
3.继续探究,深化研究成果。
多媒体出示图片:
观察上图,植树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用你自己的方法研究一下。
(分组讨论、交流)
汇报交流:(实际就是把一条线弯曲成圆或正方形两端的树只栽了一棵,所以棵树等于间隔数。
)
教师小结:
1.出示演示图:
上面的情况实际就是在有一端不栽树的情况下“植树棵数=间隔数”。
板书:一端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 引导学生归纳:植树问题的二种情况:两端都栽的时候“植树棵数-1=间隔数”,有一端不栽的时候“植树棵数=间隔数”。
在研究植树问题规律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画图、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举例归纳、联系生活实际)
2.教师总结:我们用举例归纳法研究了植树问题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时,一定要考虑栽树的具体要求。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
(1).出示题目
读图,找出数学信息。
先思考:你认为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分析栽树的方式)再摆一摆学具或者画一画图,最后独立解答。
订正时,说一说思考的方法和每步的意义。
(此题是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第1题,,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中两端要栽的情况。
)
(2). 出示题目
读图,找出数学信息。
分析另一端是否安装路灯,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再独立解答(对不同的做法给予鼓励)。
订正时,说一说思考的方法每步的意义。
(此为课本56页聪明小屋题目,练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根据不同安装要求计算两边各安装灯的盏数。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2.拓展提高
植树问题只是我们数学中的一种数学典型例子,用它能很好地说明间隔与点数之间的关系。
我们能不能从生活中寻找到植树问题的影子呢
(3)出示题目
每隔11厘米安一个纽扣,共安了7个纽扣,这衬衫长多少分米:
读图,分析属于植树问题中哪一中情况,找出数学信息,独立解答。
订正时学生说一说思路。
(让学生观察感知这种相当于植树问题中一端要栽的情况,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
(4)木头锯成3段需要6元钱加工费,照这样,把一根木头锯成7段,需要加工费多少元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植树问题中的哪种情况,再独立解答。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思考的方法,和每步的意义。
)
(5)小红家5楼,每2层楼之间有18个台阶。
小红从1楼上到5楼要走多少个台阶
(进一步训练学生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迁移能力,学生可以先独立解答,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要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后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
今天我们这节课研究了植树问题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我们运用画图、摆小棒、举例归纳的方法,找到了两端都栽的时候“植树棵数-1=间隔数”的规律;有一端不栽的时候“植树棵数=间隔数”的规律。
今后要记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画图、摆小棒等直观方法、举例归纳法是我们数学上重要的研究问题的重要的方法。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植树棵数-1=间隔数
一端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