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人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目标的理解
小学语文新课标习作
小学语文新课标习作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正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转变。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新课标习作进行探讨:习作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一、习作教学的目标1.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乐趣。
2. 提高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词汇运用、句式构造、逻辑组织等。
3. 发展思维: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塑造品格:通过习作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二、习作教学的内容1. 记叙文:包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培养学生叙述事件和描写事物的能力。
2. 议论文:教授学生如何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和总结观点,培养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
3. 说明文:训练学生如何清晰、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4.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诗歌创作,培养语言的韵律感和艺术感。
5. 应用文:如书信、日记、通知等,教授学生日常应用文的写作技巧。
三、习作教学的方法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2. 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组织思路,构建文章结构。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完成习作任务。
4. 写作工作坊:定期举办写作工作坊,提供写作技巧的指导和交流平台。
5. 多媒体辅助: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四、习作教学的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努力,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和改进。
2. 内容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内容是否丰富、观点是否明确、逻辑是否清晰。
3. 形式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语言运用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合理、格式是否规范。
4. 创意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评价作品中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5. 自我评价与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通过互评学习他人的优点。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摘要】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具体反映,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学写作文,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关键词】兴趣习惯真实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具体反映,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的具体体现.可是,在我们农村偏远小学里,有很多学生存在着厌倦作文,怕写作文的现象,一直阻碍着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如何提高农村作文基础差生写作,初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
根据三年级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首先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
教材中的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
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可以把想写的写下来,存题目也行,设题目也行。
这个宽泛的条件不再使学生感到写作的压力,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
另外,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如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请同学们评价;建立写作园地,自我欣赏、自我评价;教师口头,书面评价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
其次,我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能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的习作并及时给予肯定,把三维目标落实在习作当中。
二、体验生活。
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以往作文题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平时没有写作材料的积累,到了写的时候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更谈不上真实情感。
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疼,要么觉得没什么可写,要么心中有话说不出来。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
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我结合教材对习作的要求,让那些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既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过程,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新课标三年级习作教学要求,如何提高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表达,是我们三年级语文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因为三年级习作教学对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好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开始了由“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过渡。
为了使学生打下坚实的习作基础,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必须依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由说到写的过渡,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一、仿写例文,激发习作兴趣三年级作文的任务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想。
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范文,但同一题目的内容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学完一篇课文后我鼓励学生和作家比试。
二、降低难度,命题练笔对于刚从写话阶段过渡到习作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加大作文难度就会使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心理,而一旦产生这种情绪,学生便会望作文而却步。
因此,在低年级时,我就在班级开展课前五分钟的阅读练习,可以是一篇作文,可以是学生写的日记,也可以是一个故事,每天轮流让学生上台读,读后由其他学生评一评。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写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时时引导学生想想写作的好处,享受写作的乐趣,体会写作进步的快感,他们会不自觉地形成这样的意识:写作对我来说是有趣的事。
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积累丰富的素材古语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大量储备语言信息的过程。
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半个小时的课外书,摘抄背诵精品美文。
倡导学生朗读要声情并茂,听话要清楚真切,说要畅所欲言,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灵感作文课上得生动有趣,作文形式多样化,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打开学生思路,丰富作文内容,。
浅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目标的理解
浅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目标的理解一、评价仍然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阶段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写作目标这样定位,实际上是鲜明地提出了两个基本思想:在内容上,习作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调的是“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形式上,习作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强调的是“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
这两个基本思想,既是习作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习作评价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围绕目标来进行评价方面,人教版三下的8篇“习作”教材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从内容安排和呈现形式上,都比较明显地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儿童情趣,注重实践、体验”的特点。
只要我们从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教材这个文本资源的优势,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否做到“表达真情实感,而不矫揉造作”,就能帮助学生逐步达到课标要求。
二、评价的重点仍然是培养兴趣、培养自信《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时,有这么一句话:“1~4年级从写话、习作人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三下,仍然要把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保护和加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作为习作教学的重点,那么,习作的评价当然也要以此为重点。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写作,是为了能够具备“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写作能力的形成是有条件的,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因此,我们评价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这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对每一次习作都充满信心。
所有成功的作文教学经验,都有“培养写作兴趣、坚持正面鼓励”的共同点,在进行习作评价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予以继承和发扬。
三、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浅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习作教学目标的认识
浅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习作教学目标的理解锦山中心小学何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提出的目标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力求表达自己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由此,可体现了最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曾几何时,“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写一件难忘的事”等硬性习作要求难倒了多少同学,也让教师教得很无奈,很机械。
长期以往,教学激情淡漠,学生写来写去也是绞尽脑汁,苦于无从下笔。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心甘情愿地用笔表达、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呢?我觉得除了新课程创造的契机,我们教师也该相应地建立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尊重有个性的生命群体,并张扬其个性,赋予我们的习作以生命,让学生用真实的情感去记录那多彩的生活,去完成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就此,我谈谈几点实践体会。
一、教师要放低姿态,关注学生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而我们的教师总认为自己比学生懂得更多,更懂得生活,常常处于居高临下的状态,指导你怎么写你就怎么写,用成人的语言、思想去左右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如此越俎代庖,学生的个性几近被抹灭,形成了学习的工具。
依赖性的助长也让其对生活的关注态度逐渐变得冷淡,写出来的文章有时是虚假的,有时是成人化的,有时是流水帐式的或者照本全抄的模块等等。
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灵性,失去了童真,很难让人耳目一新,很难让人与之产生共鸣,抑或是开怀大笑。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觉得我们教师不仅要学会尊重学生个性,宽容地看待学生,除了关注自己的生活,还有学会关注学生的生活,有了生活的关注和积累,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二、要加强学生的阅读量,积累语言。
谈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写话教学目标的理解
谈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写话教学目标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写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其建议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写话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由此,小学写话教学,应首先激发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实践,让习作成为学生快乐的事。
一、引发兴趣,以说助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
所以,在写话教学中,首先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学生对写话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要想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老师的写话教学要有兴趣,布置写话内容要有趣,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话,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氛围,放松学生身心。
帮助儿童提高写话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说是写的基础。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准确和规范的说话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兴趣的培养可以让孩子在观察中说话,从身边的事物说起,哪怕就是“介绍我自己”一个简单的活动,也会对学生的说话训练起到很大的作用。
利用口语交际或随堂有机结合等让学生说说自己最亲近的人、物,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和补充,这样持之以恒,学生的写话训练就能水到渠成了。
二、重视训练,提高写话能力。
写话训练是作文训练起步的重要途径。
教学时要由浅入深,从学生的小练笔、生活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兴趣,教给方法,因此在指导写话的过程中,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指导、练习方式,让孩子主动写、乐于写。
1、写话从字、词、句入手,循序渐进。
写话开始于词、句、段。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因此,低年级在课堂教学中要抓好这三者关系。
从造句入手。
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
下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
如用“小鸟”造句,有的学生写:小鸟在天上飞。
浅谈小学生习作教学
浅谈小学生习作教学小学生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习作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小学生习作教学进行浅谈。
一、教学目标小学生习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习作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习作是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产物,通过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习作教学,让学生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习作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叙事性、说明性和议论性写作。
叙事性写作是小学生习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小学生对于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更感兴趣,也更容易写出生动有趣的文章。
说明性写作和议论性写作可以在四年级以后逐渐引入,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辩证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到有趣和挑战,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三、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和兴趣,帮助他们找到写作的灵感。
2. 示范引导法。
老师可以通过示范的写作来引导学生学习,并在写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习,相互讨论,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和创意产生。
4. 写作技巧指导。
在教学中适时地教授一些写作技巧,如叙事结构、过渡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等,使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写作技巧。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导出:“三年级要求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是以后连段成篇的基础。
”由此可见,三年级的作文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作文的发展,科学地进行中段作文训练,对于全面打好作文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
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从方法入手,解决结构问题。
要不要交给学生构段构篇的方法?是让学生随心所欲还是给他们一根拐杖?我认为应该遵循学生的需要。
在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的过程中,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帮助。
教师的指导、课文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教师正确地导,教给“写”的方法,学生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1、以读带写,范文引路。
“课文无非是例子。
”叶圣陶先生如此说。
我认为,作文教学也应抓住这个例子不放。
教学时,我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明白本单元听、说、读、写的任务,抓住范文,重点讲,讲详细,讲精彩。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佳词好句的同时,去模仿一些典型文章,特别是模仿一些优美段落的写法来进行训练。
例如三年级下学期第一组作文要求是介绍家乡的景物。
在教完《珍珠泉》这篇文章后,我要求学生以《龙泉》或者《惠泉》《蒙泉》为题进行模仿:第一自然段写出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介绍泉的周围环境;第三自然段写泉水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发挥想象,作为一个游客或者一颗从泉底冒出来的水泡抒发对泉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生通过周末细致的观察,找到了三泉的特点:龙泉水清水绿;惠泉水草密集;蒙泉是荆门学子的愿望泉。
谈谈新课标对小学作文目标与内容解读
谈谈新课标对小学作文目标与内容解读老师说,我们现在用的是新的课标。
课标看上去像一张地图,告诉我们写作文要去哪里,怎么走。
以前,我们写作文时总喜欢写“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老师说,现在要写得更有趣,更有意思。
有一次,我们写“好玩的事”。
我写了我和小伙伴在操场玩躲猫猫的事,写了我们躲在滑梯后面,老师找不到我们,之后被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老师夸我写的生动有趣,还说我写出了一段“童真”。
老师还教我们写日记,说日记是有记录生活的小星星,可以闪闪发光。
我每天晚上都用小本子记录生活,写我注意到的花,静静地听着的小鸟叫声,还有爸爸妈妈对我说的话。
我还比较喜欢写故事。
老师说,故事要充满想象力,可以写魔法,写外星人,写任何我们想写的东西。
我写了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它想要飞天,最终它真的变成了飞翔的兔子。
现在写作文,我一点都不害怕了。
我知道了,我也可以不写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只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写,就能写出好作文。
就像老师说的,写作文就像玩游戏,充满了快乐和惊喜。
小学语文老师随笔 对《语文课程标准》中习作教学的理解
小学语文老师随笔对《语文课程标准》中习作教学的理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针对新课标提出的中年段的习作目标,结合三年级年段特点,我想应该做到:教师的目标不宜定得太高,要从基本的东西抓起。
刚刚习作,如果一下子就要求学生不但做到文通字顺,还要具体生动,达到一定字数,无疑是很难的。
此时刚开始习作,学生还不明白习作为何物,有些怕,觉得似乎无话可说,这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习作并不难,只要你把做过的、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家看明白就行了。
但这并不是说没有目标,我们要有一个底线,就是:把话写通顺,把一件事说清楚,不写错别字,标点正确,认真誊写。
指导时,教师要收起冷冰冰的理性的面孔,引导学生自然地走进习作。
一、教会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自然地走进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1、让学生在“玩中学写。
2、让学生从“画”中学“写”。
3、在“动”中学“写”。
4、在“说”中学“写”。
二、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自由发挥空间。
新课标关于写作部分中明确提出:“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小学习作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得习作例文篇幅并不长,我们也不要要求学生长篇大论,只要把事情叙述清楚,语言完整、通顺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
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就应该给予肯定。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三年级是一个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阶段,也是一个在小学阶段较为关键的一个年级,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新教材中在二年级只是安排写句练习,但到了三年级就开始练习习作,要求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
这个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下面的几点看法,也许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有一定效果。
一、立足教材,读写结合,学习写作方法。
三年级学生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应首先教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习作方法从哪里来?实验教材注意内容的整合,每个单元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每个单元的习作也是紧扣专题设计的。
所以我们应充分把握教材的这一特点,立足教材,扎扎实实地组织阅读教学。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收获:课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是怎样写的?以上问题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更是习作教学的根本前提。
学习是为了运用。
只有学习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在这三个方面有明确的认识,到他们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心里才会有一笔清楚的账:“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怎样写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进入三年级以后,每次学习课文,我都要抓住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做文章,精心设计,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精妙的表达方法。
不仅注重课堂小练笔,更注意把学课文与教习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方法。
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
在合适的时机,很多东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不术语化,学生是完全接受得了的。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必须逐渐掌握的。
谈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写话教学目标的理解
谈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写话教学目标的理解新课标对低年级段的写话教学中明确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的目标。
还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基础。
下面我就谈谈对所教年级的写话目标的几点理解。
一、借助文本图画,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低段的写话主要是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
使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时,分以下几步进行:(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或谁在干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
(2).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叙述图意。
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内到外;按主次观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观察,可先怎么样,再怎么样。
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然后,再根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
二、激发兴趣爱说乐说。
作文实际上就是写在纸上的话。
因此,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学会说话。
对一个一年级学生来说,说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怕在老师、同学面前讲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有的紧张得结结巴巴……这就需要老师的培养、扶持,恰当引导。
我的做法有三:1、是利用说话课,给孩子们提供说话的机会。
例如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介绍时要求态度要大方,声音要响亮,要有条理。
我班的班长王芳楠同学人前不拘谨,讲话干脆、利落,我就让她先说。
然后启发、调动不会说、不敢讲的学生,动员他们说。
声音小的鼓励他放大声音重说一遍。
第二遍明显就比第一遍声音响亮了,态度也大方了。
语文课程标准写作目标解读
浅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目标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2012版,以下简称课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通过写作目标的学习,可以看出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对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很有帮助。
课标对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为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对各个学段设计阶段性要求,使得学段的写作目标既相互联系又呈螺旋上升式,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对于课标的写作目标,现谈谈以下几点理解:一、第一学段(1—2年级)1、强调情感态度,培养“写话”兴趣。
课标首先提出学生对“写话有兴趣”。
与口头语言相比,书面语言要严格很多。
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虽篇幅不长,但对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要其掌握,绝非易事。
因此,课标首先从兴趣入手,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这意味着低年级儿童的写话内容是自由表达,可以自主。
因为,对学龄初期的儿童而言,只有自由地表达,才能快乐地表达,从而促进对写话的兴趣。
2、运用所学词语,学习标点符号。
课标要求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连词才能成句。
因此,运用词语是写话的起点。
词语怎么掌握,课标指出:一是阅读中习得的;二是生活中学会的。
把事物形象与词语结合,并在现实相关场景学习运用,可以加深理解,充分感受词的形象和情感色彩。
同时,标点能否正确使用,会直接影响语意表达效果。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让儿童逐渐领悟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书面语言要能清楚地表情达意。
第一学段要求使用的四种标点,除了逗号最常用以外,其他的三种其实是三种句型语气的表示,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通过标点的规范使用,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不同的句式,为今后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第二学段(3—4年级)与第三学段(5—6年级)1、增强习作信心,明确写作意义在第二三学段,写作目标从“写话”转变为“习作”。
浅谈三年级作文的教学
浅谈三年级作文的教学【范文1】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每年三年级都会开始有正式的作文教学。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对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三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刚刚学会了写字,很多人对于写作可能还没有什么兴趣和自信心,因此老师应该尝试一些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写作潜力。
其次,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用词应该尽量简单,语言简明易懂。
孩子们在三年级的时候,词汇量还比较有限,大部分学生对于很多高级词汇并不了解,因此在教学中用词要符合孩子们的语言环境和认知水平,这样才能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和运用。
最后,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内容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他们能够基于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感受进行写作。
同时,在评价作文时,老师也可以考虑孩子们的个性化思考和表达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认可。
【范文2】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认为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三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对于外界的认知和理解正在逐步丰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例如讲故事、进行游戏等等。
其次,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用词需要在词汇量逐渐增加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使用更准确、更恰当的词汇。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需要不断进行词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尝试更多的表达方式和说法。
最后,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和自信心,让他们不断尝试,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在评价作文时,老师也应该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表达特色,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评价。
要点分析:上述两篇作文都重点关注了三年级作文教学的要点,比较接近语文教学实际情况。
两篇作文的重点比较相似,都强调了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在用词、内容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习作,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是真实的生活记录或者七彩童心的真实展示。
它不同于专业的写作,更不同于文学的创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必要强化对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的探索研究。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接手新三年级学生,就应该在作文之前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展开联想,让孩子学会观察。
生活是学生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然后,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组织小练笔等。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对于生活轨迹观察入微,描绘在心,不仅为习作提供了原始素材,还对孩子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
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小孩子,对新一阶段的知识充满好奇,对身边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好观察对象,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
起初,应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
开学第一周,根据学生的特点,可以引导他们观察校园。
把校园分成几个单位:大门,校园广场,教学楼,操场,然后分部分引导孩子写观察日记,最后汇总起来,有部分到整体,形成了学生自己心中整体校园的印象。
用这一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引导孩子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如文具、小动物、花草树木等等,并且引导学生写下观察日记。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就懂得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
其次,习作指导时,遵循由想到说,从说到写,循序渐进的规律,逐步引导学生,全面提高作文水平。
许多教育家和著名作家都曾经说过,小学生作文要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我手写我心”。
关于课程标准小学习作目标的讨论
为什么教作文?为什么让小学生写这么多记叙文?不知道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及相关研究人员,有多少人想过这两个问题。
笔者曾就此作过一个口头调查,被问到的教师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人说没想过,有人说教材编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显然绝大多数人并没认真思考过小学习作的这两个基本问题。
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大法”,这两个问题还应从课程标准中寻找答案。
翻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些相关表述:“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前两个学段提到要对书面表达产生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强调兴趣的培养,但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要教作文。
第三学段指出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则对“为什么教作文”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在课程标准中可以找到这样的表述:“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我们可以看到在前三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写什么文体的作文。
但是从“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等表述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主要是在引导学生写记叙性文章。
到了第四学段,课程标准才明确提出写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
从课程标准的目标设定安排来看,小学作文应以记叙性文章为主。
第二个问题似乎也有了答案。
回望一线课堂,学生有时会问,作文为什么要写一个人,为什么要写让自己印象深的一件事。
我们无法回答。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写的作文,可以说是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但不完全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
谈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谈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谈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临高县红华中心校陈少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三年级习作教学。
因为习作是对一个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反映,包括词汇量的掌握、书面表达能力、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
而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面、思想方式等方面上的原因,习作教学更是一大难点。
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让学生爱上习作?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一、练习说话,让学生先说后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受知识及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对一些事物和情况不知如何进行表达清楚,我们应先从说开始,由浅入深,让学生先说,说明了、说顺了、说多了,才慢慢过渡到写,在引导学生由说到写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把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教学才能提高。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强大动力。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学生说完整说正确了,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例如: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是自我介绍。
我先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轮流说说自己,从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等方面说起,教师及时一个一个纠正,指出你要怎样说才能让别人听得清楚,听得明白,纠正过后,才让学生把纠正过后的自己写下来。
这样的训练降低了写作难度,让初学习作的小学生备感轻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找寻习作题材大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所以,作为习作教学,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去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发现自我,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储备。
浅谈本人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话教学目标的理解
浅谈本人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话教学目标的理解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长期以来让学生最感头疼的事,小学低年级作文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看图写化训练起步,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显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一学段(1~2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为事物的认识何感想,在写话中乐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呢?这几年来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
一、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只有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
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旁边好好引导交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
使学生做到引资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变成一个完整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异”字入手,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尽量让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没有说过的,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看图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1、要让学生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础上,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要求说得有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并使用普通话。
2、要表扬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学生,鼓励学生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年级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李彦敏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教学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同样,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困惑学生的难题。
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作文遇到的问题更多。
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学会怎样作文,大部分小学生初学作文时通常都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笔。
而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更令许多语文老师感到束手无策,因为三年级学生开学初根本不懂什么叫作文。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作文写作能力呢?结合最近几年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激发习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三维一体目标。
兴趣和自信心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和前提。
因此,应该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程。
《课标》为我们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
意在强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正如:“你可以把一匹马拉到河边,你却不能强迫它喝水一样”,习作是学生用心血浇灌出的硕果,如果没有他们的主动参与,能写好习作吗?教学中,我努力提供时间、空间和学习手段,积极创设情境,如:走进的大自然。
如:四年级下册《习作1》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春景。
老师们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校园、公园,收集秋天的落叶,发现昆虫的秘密……在大自然中学生观察、体验,实践,日积月累,大多数学生写得内容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有校园建设、有教师态度、有教改建议、有未来展望……学生从中体验到习作的乐趣。
课后,我通过作文讲评,挑选几封经集体修改、有价值的信送给学校领导和教师,并给学生作出答复,学生从中体验到习作带来的成功感和与人交流的快乐。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1.紧跟课文,体会感情领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
在学习课文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谴词造句、学会突出重点、区分课文内容主次、学会在习作中怎样表达和叙述……这样让课文和作文携手并肩,如影随形,使学生练就作文的本领,达到会写、乐写。
2.以读促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读书,不仅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更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个人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目标的理解
永发中心学校永灵小学语文科卢启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作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
三年级的习作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这时作文教学也成了老师们耗时最多、费力最大、效果最微的工作。
作文也成了孩子们最头疼的“难题”。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有东西可写、会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
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
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
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
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
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
课外向学
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
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1、开放题材多样性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
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
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
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2、生活的积累和发现。
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
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
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3、做到情感发自内心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
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
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
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
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
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
比如学完了《三袋麦子》,学生觉得写童话并不难,很多人跃跃欲试,就可以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
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4、注重修改
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总的来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教育是一项科学、复杂的系统工程,来不得半点随意和盲目。
因此,我们一开始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话无疑在提醒我们:在学生刚刚
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作为他们的引路人,要以百倍的热情,科学的理念,正确的方法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今后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无论前途平坦还是坎坷,让他们冲出起跑线,走好第一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