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关山月》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关山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广东音乐,它以豪放的气质、激昂的旋律,展现了关山月的壮丽景象。
本节课通过学习《关山月》,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部分广东音乐,对广东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乐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欣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感受乐曲,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关山月》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培养学生对广东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关山月》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2.难点: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乐曲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示范音频,引导学生跟学。
3.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等方式,体验乐曲情感。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关山月》乐谱、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音乐教材、练习本、乐器(如有条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关山月》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广东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奏或播放《关山月》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学《关山月》的旋律,讲解乐曲的节奏和技巧。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表演,检验他们对乐曲的掌握程度。
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乐曲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时,教师可播放其他广东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关山月-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关山月-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目标如下:1.学习并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产生背景、演奏技法以及音乐特点;2.学习并掌握《关山月》的乐曲结构和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3.练习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关山月》的曲式、旋律、节奏等基础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和演奏能力;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该曲品味,理解其中的情感和表现手法,并通过演奏表现出来。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1. 音乐背景介绍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产生和历史背景。
2. 特点分析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乐器、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特点。
3. 乐曲解析介绍《关山月》的曲式、节奏、旋律以及表现手法。
4. 学习演奏通过老师演奏示范,让学生掌握演奏技巧、气息掌握等方面的诀窍。
5. 学生表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演奏该曲,并尝试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6. 互动交流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升音乐品味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主要使用如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产生和历史背景。
2.演示法:通过老师演奏示范和教学演奏技巧,让学生掌握该曲的演奏技巧。
3.听辨法:让学生通过对小提琴演奏的感受,增强音乐欣赏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主要使用如下方式进行学生的教学评估:1.老师的个人观察,包括学生的表演情况、表现能力及反馈等方面;2.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积极性、表现能力及与他人的互动沟通等方面。
六、教学建议1.体验感更重要:作为教师,需要把握好教学重点与难点,在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尝试感受传统音乐带来的情感;2.创新思路:在学习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的想法与方法,从而挖掘更多的音乐表达方式;3.重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品味:带领学生学习了解音乐作品的演奏技巧、曲式结构以及表达手法,更需要让学生通过感受,进一步理解、吸收和领悟其中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关山月-人音版
5.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族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关山月》的旋律、节奏掌握:学生需要学会歌曲的主旋律,理解并运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关山月-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关山月》为六年级下册音乐课程内容,选自人音版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欣赏》。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一是了解《关山月》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二是学唱《关山月》,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三是分析《关山月》的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四是通过欣赏和演唱《关山月》,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热爱。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提高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学习《关山月》,使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音乐审美体验。
2.培养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让学生在学唱《关山月》过程中,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运用适当的演唱技巧进行表达。
3.增强文化理解与认同,通过分析《关山月》的歌词,使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家国情怀。
举例:《关山月》中的典型节奏如“X XX XX X”和“X·X XX X”,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进行练习,确保学生准确掌握。
(2)歌词的理解与情感表达:学生需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在演唱过程中进行恰当的情感表达。
举例:歌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其寓意,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改进措施:一是提前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讨论主题相关的参考资料,激发他们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关山月-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教案
关山月-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读并理解《关山月》这首唐诗的背景和意境;2.学习并掌握本诗的韵律和表现技巧;3.分析本诗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法;4.开展诗歌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2.电子白板、PPT等多媒体设备;3.播放器和选中的《关山月》音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习过的唐宋诗词,激发学生对唐宋诗词的兴趣。
2. 欣赏音乐及赏析(20分钟)先让学生欣赏关山月的音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接着请学生观察图片,从“彩云间,朝陌上,客舍青青柳色平”这一句开始,让学生逐一感受本诗的意境和韵律。
通过音乐和画面的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唐诗的情感表达和意境。
3. 体验故事情节(15分钟)让学生尝试把唐诗《关山月》中的情节搬上舞台,安排几个学生扮演主人公,其他同学扮演众人,让其即兴表演唐诗中的情节,以达到感知情感的效果。
4. 分析诗歌的形式、主题和意境(15分钟)老师演绎一遍《关山月》,再让学生一起朗诵,跟随韵律划分出上下句和一定格律。
通过学生的理解来分析主人公的情感表达,最后聚焦于关山月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从音乐和意象上感受诗歌的悲壮和深沉。
5. 理解和解读诗歌(20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课堂上的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和修辞的手法,掌握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
6. 探究有关得到诗歌中的表达,让学生感到它的神彩熠熠,对唐宋诗词印象加深,受益终身。
四、课堂作业1.自主创作一首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2.熟读背诵《关山月》一首诗歌。
五、教学总结通过对唐诗《关山月》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掌握了唐诗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技巧,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唐宋诗词的内涵和修辞手法,并深入领悟唐宋文学的精髓。
李白《关山月》教案.doc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诵读诗文。
2、体验古诗的“语言美”,培养诗歌的鉴赏审美能力。
3、积累古今以明月表相思的诗句。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道德、情感、价值观:熏陶感染诗中的“语言美”和艺术技巧,并产生热爱祖国古典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诵读诗文。
2、弄清诗的艺术技巧,体验古诗的“语言美”,培养诗歌的鉴赏审美能力。
3、背诵诗歌,并产生热爱祖国古典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1、积累古今以明月表相思的诗句,并在表达中运用。
2、弄清诗的艺术技巧,体验古诗的“语言美”,培养诗歌的鉴赏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1、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文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2、安排1课时。
3、按照“读―悟―赏”的教学思路安排教学步骤。
【教学设计】一、创意境,激兴趣导入语: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文学是值得我们民族骄傲的,因为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创作达到了顶峰。
今天,我们说到古代文学中的唐宋文学时,常说--(生:唐诗宋词)。
对,常用唐诗宋词来概括。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笔重彩浓墨。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诗,一起来感受一下唐诗的艺术成就。
同学们知道,唐时诗坛产生了许多文学流派,谁能说说你知道的那时的诗坛文学流派?(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边塞诗派、)好,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唐时诗坛确实流派纷呈,各有各的特色与风格。
今天我们学的是李白的《关山月》(边塞诗)。
二、通诗句,晓诗意诗是要读的,诗中的佳妙之处只有靠反复地诵读品味才能悟得。
(几生试读-听PPT吟读-生反复诵读-翻译)三、入诗境,想诗画1、整体感知背景:唐玄宗开元后期和天宝年间,唐王朝与外族不断爆发战争。
大学语文陆游关山月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其爱国精神;掌握《关山月》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关山月》的主题思想;2. 把握《关山月》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深入体会陆游在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2. 理解《关山月》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陆游的生平及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陆游的诗歌为何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二、课文分析1. 朗读《关山月》,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分析《关山月》的创作背景,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3. 分析《关山月》的主题思想,探讨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批判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三、讨论与赏析1. 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如“关山月”、“朱门”、“戍楼”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比、象征、抒情等手法。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关山月》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引导学生思考:陆游的爱国情怀对我们有何启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关山月》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提问:陆游的爱国情怀对我们有何启示?二、诗歌朗诵与赏析1. 学生分组朗诵《关山月》,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1. 讨论陆游的爱国情怀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2. 结合时事,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大业。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陆游的爱国情怀。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关山月》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关山月》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体会陆游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1课《关山月》教案
此外,在诗词创作的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模仿原作的基础上,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诗词。这说明他们在创作方面是有潜力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修辞手法运用不够熟练等。因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听得有些吃力,可能是因为我对某些概念解释得不够通俗易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简化语言,用更生动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以)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关山月》的创作背景和基本含义。《关山月》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边塞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战士的思乡之情。这首诗是……(解释其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关山月》的内容,探讨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中的意象使用和情感抒发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对仗和意象,我会通过图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4.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词内涵,开展小组讨论,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关山月》教案
1.教学重点
-诗词朗读: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理解诗词的韵律美。
-诗词理解:掌握诗词的基本意思,理解作者通过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诗词赏析:识别并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体会其艺术效果。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关山月》中的一个自然景象或情感表达。
第1课关山月(教案)
4.探讨作者王昌龄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其诗歌中表达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5.结合课文注释,解析诗句中的生僻字词,增进对古汉语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1课关山月》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关山月》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首先,对于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学生们虽然能理解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在深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方面,似乎还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其次,在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更多实例分析,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关山月》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如“月”字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每个小组将选取诗中的某几句进行朗读体验,感受诗的节奏和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解读了《关山月》,了解了边塞诗的风格特点和修辞手法,以及它在表达情感和意境上的独特之处。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于心,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欣赏和创作美妙的诗歌。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讨论。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关山月》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诗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也能进行分析。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关山月-人音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关山月》这首歌曲的基本背景和情感表达。它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战士思乡之情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欣赏《关山月》的演唱,来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艺术特色,了解其在音乐中的实际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节奏和情感体验,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关山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歌曲背景和情感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去理解音乐,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内涵。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对歌曲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音准和节奏方面仍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大对学生音准和节奏的训练力度,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歌曲演唱技巧:《关山月》旋律悠扬,对气息控制和音准把握有较高要求,特别是长音和滑音的演唱技巧。
-歌曲情感表达:准确把握歌曲的边塞风格和悲壮情感,通过声音传达歌曲的意境。
陆游 关山月教案
关山月
[语文常识]
一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二关山月,原为乐府旧题,为汉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戌边战士月夜思乡及家人互伤别离之情。
[分析]
一主旨:揭露南宋王朝投降政策的罪恶,反映广大军民抗金复国的愿望,斥责权贵误国的行径。
表达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信念。
二分三层
1.将军沉湎歌舞,不修战备
2.战士报国无门,老死沙场
3.遗民复国无望,对月垂泪
[思考题]
一通过“和戎诏”下所造成的腐朽局面,戌边将士报国无门的悲愤以及中原遗民恢复无望的伤痛三个场面,揭露了南宋小朝廷的投降政策。
二见提示
三本诗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不同的人物场景凝聚为一个整体,朱门的权贵,从军的壮士,沙场的白骨,垂泪的遗民,都是“月夜”中的景色,落月既是画面的背景,又是串联组合之物,既烘托了气氛,又显示了抒情的线索。
四运用对比手法多种多样:第一节写南宋君臣,第二节写戌边壮士,第三节写爱国遗民,三者构成强烈的对比,将军临边不战,戌边战士切盼杀敌收复失地;权贵酣歌醉舞,征人暴骨沙场;遗民渴望恢复,朝廷屈辱求和,前后对比强烈,深化了主题。
四本诗运用对比手法巧妙多样,第一节描写南宋君臣,第二节写戌边将士,第三节写爱国遗民,三者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将军临边不战,戌边将士切盼杀敌,收复失地;权贵酣歌醉舞,征人暴骨沙场;遗民渴望恢复,朝廷屈辱求和,前后对比鲜明,深化了主题。
五“朱门--,厩马--”写达官贵人不思恢复,不理国事,清歌曼舞,醉生梦死以致边备荒废,表现了作者的不满和义愤。
“笛里——沙头——”写月光照白骨,笛声抒壮心,表现了作者的惋惜和愤慨;
“遗民--几处--”写遗民望月垂泪,失望痛苦,表现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关山月》教学设计
《关山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关山月》。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背景下,士兵与家人离别,表达深情思念的诗歌。
诗歌通过描绘边塞的苍茫景象,表现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关山月》;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3. 引导学生体会战士们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背诵和理解;难点:诗歌中意境的把握和战士精神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战争背景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2. 诗歌讲解: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解释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3. 意境体会: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景象,体会战士们的精神;4. 课堂练习:让学生背诵诗歌,并进行相关的填空、问答练习;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情怀;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结合家人,思考战士们的牺牲和家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关山月》板书内容:1. 诗歌结构2. 重点词语解释3. 意境描绘4. 战士精神七、作业设计1. 背诵《关山月》;2. 结合家人,思考战士们的牺牲和家庭的重要性,写一篇感悟;3. 分析《关山月》的韵律特点,写一段赏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把握。
作业设计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让学生从家庭的角度思考战士们的牺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他关于战争的诗篇,如《滕王阁序》、《兵车行》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战士们的英勇精神。
音乐课关山月教案
篇一:关山月教案关山月李白三维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感受诗人对征人的关切与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明月是思念的眼,看着你也看着我。
古往今来以明月表相思的诗句有很多,你能说说吗?二、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天宝元年,供奉翰林。
受权贵谗毁,不久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
后因李璘被杀受到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漂泊困苦,客死当涂。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三、品味诗歌1、教师范读诗文,学生注意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
4、探究交流(1)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描绘了怎样的边塞风光?(2)中间四句,引用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前四句,表现形式:描写。
关键词:明月、天山、云海、长风、玉门关。
品味:苍凉雄浑,或情感寄托之物,或情感发酵之地。
(相关例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浮云游子意”??)中间四句,表现形式:议论,用典。
关键词:征战地、不见还。
品味:惨烈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害。
(相关例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证战几人还???)后四句,表现形式:描写。
关键词:戍客、思妇、高楼、叹息。
品味:此恨绵绵。
叹息的是戍客是妻子,是儿孙亦是亲娘,也是诗人。
(请你展开丰富想象:他们叹息的是什么?)四、小结本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与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五、背诵与默写板书设计关山月李白明月天山——长风万里——雄伟壮阔引用典故——沙场点兵——关切同情戍客思归——闺怨叹息——哀婉凄凉教学反思:诗歌前四句写景很大气,中间的用典很悲壮,最后的抒情很凄婉。
大学语文关山月教案
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 2023年月日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陆游《关山月》一诗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关山月》的诗歌背景和主题。
2.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抒情的深度和广度。
2.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关山月》一诗的兴趣。
2. 播放与陆游生平或爱国故事相关的影视片段,引发学生对爱国主题的思考。
二、诗歌分析1. 背景介绍:讲解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战争形势。
2. 主题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关山月》一诗的主题,包括爱国情怀、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对和平的渴望等。
3. 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如爱国情怀、思乡之情等。
2.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诗歌中爱国主题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阅读陆游的其他诗作,进一步了解其文学成就。
2. 撰写一篇关于《关山月》一诗的赏析文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诗歌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享课后阅读陆游诗作的体会。
二、诗歌赏析1. 选取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进行深入分析。
2.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如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等。
三、课堂讨论1. 分析诗歌中抒情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2. 结合时代背景,探讨诗歌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四、总结1. 总结《关山月》一诗的主题、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山月》一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关山月》教案:掌握阅读技巧,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关山月》这篇文章的阅读及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节;2.理解作品中的语言和辞方法;3.学会通过阅读分析作品的结构;4.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关山月》的阅读和分析,学会掌握阅读技巧,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学会通过阅读分析作品的结构。
教材分析《关山月》是明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描写了作者离别恋人的心理和情感。
这篇文章采用了唯美的语言和诗意化的表达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步:预习在开始阅读《关山月》之前,要对文学词汇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或字典查询文学术语的含义,如词牌、押韵、比兴等。
同时,通过介绍辛弃疾及其作品的背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第二步:阅读阅读时,要注意读懂文章的语言和结构,认真揣摩作者的用词和修辞,以理解作者试图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转述文章,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多加思考,或寻找外部资料加以解释。
第三步:分析在阅读《关山月》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形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涵。
例如,分析词牌的选择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揣摩作者的抒发情感的手法等。
同时,可以将作品放入时代背景中看待,探讨作者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
第四步:评价通过分析和思考,学生应该对《关山月》的情节和主题都有了深入的认识,可以就文章中所描写的情感、文学风格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个人评价和解读。
第五步:反思完成阅读和分析之后,学生还需要通过反思和总结体会到阅读的过程和收获。
问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本课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点,是否还有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以便更好地实现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方式1.讲解与引导型教学,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2.讨论型教学,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3.互动式教学,通过与学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山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关山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关山月》的歌曲节奏,调式,歌词及意境。
2.编创小型合唱表演团队,达到悦耳动听的歌唱效果。
3.引领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关山月》的歌曲节奏,调式,歌词及意境。
2.教学难点:编创小型合唱表演团队,达到悦耳动听的歌唱效果。
三、教学内容1.课前准备1.将歌曲《关山月》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和剖析。
2.熟悉歌曲的唱法和技巧,清晰表达歌曲的情感。
2.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关山月》的录音并简要介绍该首歌谣的背景。
让学生朗读《关山月》的歌词。
分析歌词中的含义。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起源以及表达出的情感。
3. 歌曲教学1.教师先教授歌曲的基本节奏,让学生跟唱重点节奏部分。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过程中的高音、低音、强弱、声音的滑动等技巧。
3.学生跟随教师不断练习歌曲,既保证旋律的准确性,也注意歌曲中情感的表现和歌唱技巧。
4. 小型合唱团编创1.整合课堂上学生的歌唱表现,编创小型合唱团的表演。
2.安排每个学生的声部,让学生通过合唱团来进一步体验音乐在集体中的力量。
3.鼓励学生发挥自己声音的特点,协同合唱表演团队的呼吸和节奏。
5. 课堂总结教师展示学生表演的视频,并对学生演唱的歌曲的音律、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和点评。
鼓励学生发扬显示自己的特长,通过音乐的学习和表演培养自己的气质和人格魅力。
四、教学方法1.唱和教唱法2.合唱编创教法五、教学设计第一节:歌曲分析和引入1.教师介绍《关山月》的背景和歌词,并简要介绍该歌曲表达的情感。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仔细听完歌曲。
第二节:教唱与合唱团编创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曲的歌词和歌曲中的节奏,引导学生掌握歌唱节奏。
2.引导学生模仿唱,并注意配合节奏、喉部发声、气息抑制等。
3.安排小型合唱团表演节目,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体验音乐在集体中的力量。
大学教案_陆游_关山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其爱国诗篇《关山月》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理解《关山月》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深入体会陆游在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陆游在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2.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关山月》原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关山月》原文、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陆游的生平及其爱国诗篇《关山月》的写作背景。
2. 提问:同学们对陆游及《关山月》有何了解?二、阅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关山月》,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朗读,感受诗歌的气势和情感。
三、分析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关山月》的主题思想,包括对宋金和议的不满、对南宋朝廷的谴责、对恢复中原的愿望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关山月》的艺术特色,包括诗歌的体裁、结构、意象、修辞手法等。
四、讨论与交流1.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陆游在《关山月》中表达了怎样的爱国情怀?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陆游在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五、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陆游的其他爱国诗篇,如《书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进一步了解陆游的爱国精神。
2. 学生分享阅读体会,讨论陆游的爱国精神对现代人的启示。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陆游的爱国情怀。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谈谈对爱国情怀的认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关山月》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清晰度和表达的能力。
3. 学生对陆游爱国情怀的认识和感悟。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2023)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关山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培养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练习,提高学生在合唱中的协调性与表现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4.增强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使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提升音乐文化的素养。
5.发展团队协作能力:在合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倾听、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歌词理解和合唱技巧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关山月》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操作将演示合唱技巧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山月》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歌曲旋律、歌词理解和合唱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1课古风新韵《关山月》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关山月》相关的意象或情感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创意表达活动。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作或表演的形式,表达对《关山月》意境的理解。
-诗词主题把握:理解杜甫通过《关山月》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强调其时代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举例:《关山月》中“戍楼望辽阳,想象边塞风光”,需讲解“戍楼”和“辽阳”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
-诗词韵律与节奏: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古典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较难把握,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和教师示范来突破。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山月》的背景、意象和情感,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欣赏其他古典诗词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分析方法。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风新韵《关山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欣赏古诗时,有没有遇到过难以理解的意象和情感?”例如,《关山月》中的“月”不仅仅是自然之景,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关山月》的意境和情感。
4.诗词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诗中提炼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探讨《关山月》的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关山月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关山月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关山月》是唐代乐府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此诗如同一幅边塞手卷,以怨情贯穿全诗,浑然一体,气象雄浑。
以下是整理的关山月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照!《关山月》教案目标核心指向:学会抓住表现方式和关键词层层深入、旁征博引夸赞诗歌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妇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导入。
明月是思念的眼,看着你也看着我……(引古今以明月对照表相思的表与诗句)二、入情入境地朗读。
三、品味诗歌1.前四句,表现形式:描写。
关键词:明月、天山、云海、长风、玉门关。
品味:苍凉雄浑,或情感寄托之物,或情感发酵之地。
(相关例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浮云游子意”……)2.中间四句,表现形式:议论,用典。
关键词:征战地、不见还。
品味:无穷的惨烈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害。
(相关例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证战几人还?……)3.后四句,表现形式:描写。
关键词:戍客、思妇、高楼、叹息。
品味:此恨绵绵。
叹息的是戍客是妻子,是儿孙亦是亲娘,也是诗人。
(请你陷入僵局丰富想象:他们叹息的是什么?)四、小结。
五、背诵与默写。
《关山月》赏析【原作】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关山月》:古乐府《横吹曲》调名,多抒感伤哀伤之情。
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
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南坡也叫天山。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汉下:指进兵汉高祖刘邦当年出兵白攀登征战。
汉,指汉高祖刘邦。
下,即出兵征战。
白登: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东北。
汉代匈奴曾打退刘邦于此。
胡:吐蕃兵将。
吐蕃,即藏族祖先。
《关山月》教案2
《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轮明月从天山升起,穿行于苍茫的云海之间。
那横跨数万里的长风,一直吹越玉门关。
想当年汉军曾出兵于白登山一逞的山道上,而今胡兵又断窥伺着青海湾。
自古以来,此地就是兵家必争要地,多少出征战士奔赴前方,却不见有人生还。
守边的士兵们凝望着荒凉的边城,不尽的思归情感使他们无不愁眉苦脸。
值此明月高悬之夜,可怜的征人妻子,因痛感丈夫的远别而叹息不已。
【古诗赏析】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开头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
“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
“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
“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阔大,异域何其粗犷。
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人想到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诗句来。
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
没完没了的战争,何时才能停息?因此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却又苍凉悲壮的意境。
读之又使人想起“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
诗人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图的描绘,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中间四句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主旨。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诗人引用典故,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
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在白登山一带(今山西大同市西)展开了殊死搏斗,刘邦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山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感受诗人对征人的关切与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明月是思念的眼,看着你也看着我。
古往今来以明月表相思的诗句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二、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天宝元年,供奉翰林。
受权贵谗毁,不久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
后因李璘被杀受到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漂泊困苦,客死当涂。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三、品味诗歌:
1、教师范读诗文,学生注意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
4、探究交流。
(1)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描绘了怎样的边塞风光?
(2)中间四句,引用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5、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前四句表现形式:描写。
关键词:明月、天山、云海、长风、玉门关。
品味:苍凉雄浑,或情感寄托之物,或情感发酵之地。
(相关例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浮云游子意”……)
中间四句表现形式:议论,用典。
关键词:征战地、不见还。
品味:惨烈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害。
(相关例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证战几人还?……)
后四句表现形式:描写。
关键词:戍客、思妇、高楼、叹息。
品味:此恨绵绵。
叹息的是戍客是妻子,是儿孙亦是亲娘,也是诗人。
(请你展开丰富想象:他们叹息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与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在古诗的背景上可以多做介绍,让学生们深刻感受这首古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