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研究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研究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研究与优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逐步发展和传统石油资源的日益渐少,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备受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环保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动机与传统汽车发动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冷却系统也需要进行全新的设计与优化。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出发,探讨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研究与优化。

1、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21世纪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它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新能源汽车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更低,因为电力比汽油等燃料的价格更便宜。

最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更加高效,使得汽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新能源汽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发动机温度控制问题。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发动机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全新的设计与优化。

2、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原理传统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主要是采用水冷方式进行降温,而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则需要根据其发动机的特点进行全新设计。

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主要分为电池、氢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发动机三种类型。

其中,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都需要进行水冷方式进行降温,而混合动力发动机则在水冷的同时还需要辅以空气冷却。

3、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优化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研究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因此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冷却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3.1、材料选择与优化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需要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在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是铝和铜两种材料。

一些新材料也正在被广泛开发。

然而,材料性能的问题仍然需得到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3.2、系统布局与优化新能源汽车的组成极其复杂,冷却系统的布局和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保证冷却效率的同时减少重量和体积,保证燃料消耗率的同时减少排放,以及避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受到影响等等。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与现状摘要:早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虽能满足汽车的基本使用要求,但在满载或者恶劣的环境中容易出现问题。

在当今日益重视环境保护、提倡节能和舒适性的情况下,发动机的结构、性能和汽车整体性能都有很大的发展,冷却系统正朝着轻型化、紧凑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为此,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研究及发展情况,并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介质;冷却机理1发动机冷却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汽车的重要构件。

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冷却水套、冷却水泵、节温器及冷却风扇等部件组成。

传统冷却系统采用的是冷却风扇或离合器式冷却风扇,两种风扇均由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驱动,其冷却调节的灵敏度不高,功率损失也很大。

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自控电动冷却风扇。

2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目前,发动机广泛采用液态水作冷却液。

水作为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具有很多优点:在性能方面,它性能稳定、热容量大、导热性好、沸点较高;在经济性能方面,它资源丰富、容易获取。

但另一方面,水作为冷却介质也存在着两个较大的缺点:一是冰点高,在0℃时结冰,造成冬季使用困难;二是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损害作用。

另外,水做冷却液的冷却系统,体积较庞大,不利于汽车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整体质量的减少,增加了发动机功率的额外消耗。

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部分矿物盐类(MgCl2、Ca(HCO3)2等),当水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受热时,碳酸盐会在冷却系的壁上形成很难除去的水垢。

导热性能很差。

当水垢聚积过多时,会使发动机冷却性能恶化而导致过热。

另外,溶解在水中的某些盐类(如MgCl2)在受热时产生水解作用,生成Mg(OH)2和HCl。

其中HCl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

因此,当水中含矿物盐类过多时,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很不利的。

为了防止水垢的产生和水的腐蚀作用,在冷却水中加入了防腐蚀剂(重铬酸钾K2Cr2O7);为了解决水在0℃时结冰的问题,一般采用防冻液来作冷却液,常见的有丙稀二醇、甘醇、硅酸盐、有机酸等。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课件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课件
考虑材料的加工和制造工艺,以实现轻量化、高强度和低成本的 要求。
冷却系统的制造工艺
01
02
03
传统制造工艺
详细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冷 却系统的传统制造工艺如 铸造、锻造、焊接等。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
探讨了先进制造技术在汽 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应 用,如3D打印、激光焊接 等。
质量控制与检验
阐述了在制造过程中如何 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以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集成化冷却系统的发 展趋势
目前,集成化冷却系统已经得到了广 泛应用,如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 品牌的部分车型已经采用了集成化冷 却系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集成化冷却系统 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06
附录与参考文献
相关数据表格与图表
表格1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部件参数表
表格2
循环泵控制系统
根据发动机温度和负载控制水泵的转速
03
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
冷却系统零部件的选型与设计
01
详细描述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各零部件如散热器、水泵、
风扇等的设计原则和选型依据。
冷却循环路径与流体动力学分析
02
对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循环路径和流体动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
的分析和设计。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冷却系统逐渐采用更加高效的空 气冷却方式,即通过风扇和散热器等部件将发动机的热量传 导到外部空气中。这种冷却方式散热效率高,但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
冷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冷却系统的分类
汽车冷却系统按照散热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两大类。水冷 系统采用冷却液作为散热介质,风冷系统采用空气作为散热介质。

毕业论文之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毕业论文之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毕业论文之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作者:————————————————————————————————日期:题目: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维护所在院系:汽车系专业班级: 汽车电子技术学生姓名:万美玲指导教师:李晗2012 年03 月21 日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1.1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现在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1)1.2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维修的重要意义 (2)第二章课题的目的及现实意义2.1 课题主要目的 (3)2.2 课题的现实意义…………………………………………………3第三章汽车冷却系统的故障案例3.1故障现象………………………………………………… (4)3.2冷却系统的特点 (4)第四章冷却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1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用 (6)4.2桑塔纳轿车冷却系统的组成 (6)4.3桑塔纳轿车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9)第五章冷却系统故障分析 (11)5.1发动机过热 (11)5.2发动机升温缓慢或工作温度过低 (11)第六章实际故障检测与维修6.1 故障一 (12)6.2 故障二 (13)第七章冷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14)第八章结论 (17)谢辞 (18)参考文献 (22)摘要汽车现在已是大众的交通工具,它集机械与电子一体,是当前社会的高科技产品。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燃油喷射、安全气囊和ABS系统以及各种电控部件的应用技术都日趋成熟,电子智能系统几乎已经应用到汽车的各个领域。

这些高科技的应用使得汽车更趋近完善,但同时也使得在维修汽车上增加了许多难度。

本论文针对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存在的各种典型故障,进行了仔细的故障分析和维修过程,解决发动机冷却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

目的就是为了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使得在实际维修中得到更好的经验和方法。

从而使发动机冷却系统更出色的工作,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综述

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综述

关立 哲 ’ 王
威 。 何 西常 。 张 众杰
(. 事 交通 学 院科研 部 1军
2军 事交通 学 院研 究 生管理 大 队) .
[ 要] 摘 分别从 流 体 的流动 与传 热 、 冷却 系统与 发 动机 的 匹 配与优 化 、 冷却 系统各 部件 的 电子
控 制进 行 了论 述, 绍 了发 动机 冷却 系统 的研 究现 状 与研 究 方 法 , 介 总结 了智 能化 控 制是 发 动机 冷 却 系统研 究 的发 展趋 势 。
进 了水 套 的设 计 。由于 流体 的流动状 态直 接影 响到 高 温零 部件 的冷却 , 冷却水 套 内部 结构 复杂 , 而 试验 方 法难 以进行 更 详细 的 研究 。因此 , 流体 流 动 的数 值 模拟 方法 逐渐受 到人 们 的重视 。 献[ 用S A 文 2 1 利 TR
流 体 流动 与 传热 涉及 流 场分 布 、温度 分 布 、 压
力 分 布 、 却 均匀 性和 壁 面换热 系数 等, 冷 流体 的流动 与传热 方式 直接 影响冷 却系统 的效 能 。研 究 内容 包
括 流 体 流 动 、 固耦 合 传热 、 流 一维 与 三 维 联合 仿 真 ,
稳 态传 热 。 显然 , 顺序 耦 合 只考 虑 到气 缸 套外 壁 的温度 对
( 关键 词 ] 发动机
冷 却 系统
综述
K e r :En i e y wo ds g n Co ln y t m S mma ia in oi g s se u rz to
O 引 言
发 动机 冷却 系 统 由冷却 风 扇 、 泵 、 温器 、 水 节 散
热 器 和 冷 却 水 套 等 部件 组 成 ,每 个 部 件 的结 构 尺 寸 、 置位 置 、 织 形 式 、 料性 质 、 作 方 式 的 不 布 组 材 工 同都会 对冷却 系统 的性 能产生 影 响。 如今 , 随着发 动 机 强化 程度 的 不断 提高 , 内零部件 承 受 的热负 荷 缸 不 断增 加。这 就需 要增 加冷 却 系统 的冷 却能 力来 带 走 过 多 的热 量 ; 此外 , 发动机 冷 却 系统 的性 能直接 影 响缸 内工作 过程 和有 害 气体 的排 放,日益严 格 的排 放 法规 也对冷 却 系统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 因此 , 高 开发 效 可靠 的冷 却 系统 已经成 为 制约发 动 机进 一步 提 高功 率 、 善经 济性 所 面 临的关键 问题 。 目前 , 内 改 国 外 对 发 动 机 冷 却 系 统 的研 究 主要 有 试 验 研 究 与 数 值 仿 真研究 两 个方 法,数值 仿 真研究 又 包括 一维 仿 真 方法 、 F 仿 真方 法 、 维仿 真 与C D 真 联合 的 CD 一 F仿 方 法 。国 内采 用C D 真方法 比较 晚, 最 近几年 针 F仿 但

现代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现代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1 述 概 气缸温度升高到 15 油耗则下降 4 - V 将 作, 9 ℃, %- o 0 。 达到较高的冷却效率 。研究实践表 明, 无论 冷却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日益 显著。 冷却液温度保持在 9 一 1℃范围内,使发动机 是精确冷却 系统还是分流式冷却系统, 0 l5 都要 求 目前 , 几乎所有 的发动机强化都 面临着如何解决 机油的最高温度为 lD , 4℃ 则油耗在部分负荷 时 对发动 机冷却水套进行必要的改进 以优化 冷却 J 高功率密度下的冷却及热平衡问题, 既在提高输 下降 1%。 0 液流动 。 从设计 和使用角度看, 分流式 冷却和精 出功率的同时, 又要兼顾油耗的经济性和排放 的 同时 , 高发动机运行温度对发动机热承 确冷却 相结合具有很好 的发展前 景, 提 有利于形 环保性 。 这些都对冷却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 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 N x O 排放也有负面影 成理想 的发动机温度 分布 , 足发 动机对未来 满 求, 开发高效 、 、 可靠 经济、 环保 的冷却系统, 已成 响, 同为燃烧室 中 N x的生成对温度的变化十分 冷却系统的要求。 O 为发动机进一步实现技术突破 的关键所 在。因 敏感。因此, 在排放要求较严格 的情况下, 提高温 5 空气侧 冷却空气 流动的研究状 况及趋 . 2 此, 采用先进的冷却系统设计理念 应 用柴油机现 度设定点的做法对于柴油机不适合 ; 但是对于汽 势 代设计技术提出设计规范与策略, 对推动柴油机 油机则很有潜力 , 在部分负荷下提高冷却液温度 车辆迎风 空气侧冷却空气流动的组织在很 冷却系统技术进步具有重要 的研究价值。 可以使有效功率最大提高 l 。 【 大程度上制约着 冷却水冷却效果同时也影 响发 目 前, 发动机冷却 系统的发展趋势 主要确 3 . 2降低温度设定点 动机的工作性 能。空气侧部件空间安装分布对 以下 几 个方 面 : 降低温度设定点 的优势在于降低进气温度, 空气流动和温度分布影响显著 , 其中, 风扇是 研 2 冷却系统的能控化 从而提高充气效率, 于燃烧过程优 化和降低 究的焦点 。D l i 有利 e h 汽车公司提 出了新 的中冷器 p 目前, 随着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 燃油消耗, 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 i a 等人的研 风扇 一 F. ny 1 散热器布置顺序 的冷却模块 ( R ) C M 概 F 应用 和飞速发展, 电部件技术 日 趋成熟 , 传统被 究表 明, 若气缸温度 降低 5 ℃, 提前角可提 念 , 风扇 置于中冷器和散热器之问 , 保证 0 点火 即将 在 动式 的发动机冷却 系统正在走向智能化和 自动 前 3 A而不发生爆震 , 。C 充气效率提高 2 发动 风扇提供相 同的质量 流量 的前 提下 ,F M 所 %, CR 化。 传统冷却系统不能更全面的适应发动机实际 机工作特性改善, 有助于优化压缩 比和参数选择。 需 的风 扇转速要 远远低 于传统 的 C F R M,可 以 运行时的冷却需求 , 从而无法实现对发动机水温 取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日 此外, 。 在较 节约 1%的风扇耗功。N , A 9  ̄S P等人甚至提 mn 在全运行工况 内的合理控制。然而 , 采用电子驱 低的冷却液设定温度工况下, 可在燃油消耗率和 出取消冷却风扇在车厢加热器处加装风机的方 动及控制技术 , 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芯片根 N x O 排放 间获得更好 的折 中关系最 大可使 N x 案 , O 能降低 成本达 3 %, 量减 轻达 3 %, 不 0 质 0 对 据实际的发动机温度控制运行, 从而提供最佳的 排放降低 3%, 0 燃油消耗率及 C O和 H 排放也 带空调的车辆 , C 尤其是小型车辆应用前景更好 。 冷却介质流量。 降低能耗, 提高效率 。例 如 , on 略有改善。 H o 5 - 3冷却液 流动研究状况及趋势 c0 h 等人用 电控冷却水泵取代 传统 机械水泵, 利 总之’ 无论是提高温度设定点还是降低温度 国内对冷却液流动的研究 手段 主要 为试验 用试验和模 拟对 比分析发现, 通过控制水泵转速 设定点都可能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性能, 但是必须 研究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 并 提 高电控 水泵 效率 , 功率 消耗 降 低量 超过 结合实际需要而合理应用。 在实验研究方而 ,主要以朱义伦等人先代 8纸若将水泵转速提高至最大值时, 7 可降低散热 4 冷却机理的优化创新 表的采用 激光多普勒测速 仪(D ) 发动机气 L V对 器尺寸超过 2 % 对提升发动机性能和燃料经济 7, 发动机冷却系统零部 件的低 能耗和 高效率 缸盖冷却 水流动进行测 量, 到冷却水在平行 得 性 潜 力很 大 0 l 。 同样是设计 目 标之一, 零部件冷却 效率 的提高主 于气缸盖与气缸体接合 面的二维流场 。 以及 , 以 可见 , 电控冷却 系统一方面可以通过精确、 要从几个方面来实现:新材料 的应用 部件结 王 书义日 a . . 屈盛官等人 为代 表的利用流动 显形法 自动地调节冷却液的温度, 把发动机 的工作温度 构 的新设计 部件 的智能驱动方式; 发 动机常 得 到冷却水流动 的二维 流场。 d . 通过研 究二维流 控制在最佳范围, 延长发动机 的使用寿命, 提高发 规冷却机理 中的强化冷却措施 如活塞 的“ 内油 场 以改进水腔设计。 动机 的工作效率, 降低发动机的故障率 ; 一方 冷” 排气门的“ 另 、 钠冷 ” 以及喷油嘴的“ 内油冷” 等 在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方面 , 袱广 泛应 用 面, 还可根据汽车的行驶 速度 、 动机的冷却水 内冷技术。 发 的有 C D分 析技术和有限元(E ) F F A耦合分析技 温来综合控制冷却系统, 从而达到降低油耗 和提 笔者认为 ,随着材料科学和加工工艺水平 术 。目前其常用的技术载体 , 如大型 C D商业 F 高发动机可靠性的效果。 的不断进步,发动机的冷却机理有 向强 化内冷 软件有 F U2 N , A )D。I L E TS R C FRE等 。计算机 软 T 3 温度设定点的合理调节 却、 减弱甚至取消外冷却的方 向发展 的趋势 , 这 硬件水平飞速提高, 使得采用计算机数 值模拟 冷却系统设定的冷却 温度是 以满负荷时最 对 于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等将产生巨大的推动 研究复杂结构水腔 内流动特性成越来越 重要 的 大散热率为基础 , , 以通过改变冷却液温 作用 。 因此 可 研究手段 。 度设定点来改善发 动机和冷却系统在部分负荷 5介质流动的合 理组织 6结论 时处于不太理想状态时的性能。 升高或降低温度 发动机的冷却介 质主要包括水腔 内冷却液 在新材料 、 新技术 、 新理念 的引领下 , 充分 点在不同情况下各有优长。 和空气侧冷却空气。 利用发动机现代设计技术 寻求对冷却系统的冷 3 提高温度设定点 . 1 51 . 水腔内冷却水 流动 的研究状况及趋势 却机理 、控制和研究开发手段 的改进是冷却系 提高温度的优点是 :于提高 了发动机的运 改进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是研发高强化发 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行温度和机油温度。 减少了发动机 的散热量和摩 动机关键环节。t 9 2 Co曲M J 出了“  ̄ 9年 l q u .提 . 精 方 面来看, 冷却介质 的流动优化是 改善 冷却系 擦损失 , 提高冷却液 和金属温度会改善发动机和 确冷却” 的概念 ( 即利用最少 的冷却 以达到最佳 统 的关键。使用电控冷却部件实现精确冷却和 散热器热传递效果, 降低冷却液流速, 减少水泵的 的温度分配 ) , 其应用的潜在优势在 于降低摩擦 分流式冷却 的合理整合, 能最大程度满 足逐渐

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综述_关立哲

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综述_关立哲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流体的流动 与传热研究,冷却系统各部件尺寸、结构布置等与发 动机的匹配与优化研究, 电控冷却系统的研究等方 面。
2 流体流动与传热研究现状
流体流动与传热涉及流场分布、 温度分布、压 力分布、冷却均匀性和壁面换热系数等,流体的流动 与传热方式直接影响冷却系统的效能。 研究内容包 括流体流动、流固耦合传热、一维与三维联合仿真,
散热器的材质选择对其结构与特 点, 通过试验得出了铝质管带式散热器在叉车上使 用时体积大幅缩小, 散热性能远远优于铜质管片式 散热器。
4 电控冷却系统研究现状
传统的机械式冷却风扇、水泵等与曲轴相关联, 很容易出现冷却水温偏离正常工作范围的情况。 因 此,将传统的机械式水泵、风扇与发动机解耦,并采 用电控式节温器, 实现对冷却介质的单独控制是非 常必要的。 研究内容包括单一部件电控研究、多部 件联合电控研究与控制策略的开发研究。 4.1 单一部件的电控研究
关立哲 王 威 何西常 张众杰: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综述
33
冷却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根据冷却液的温度、 发 动 机 转 速 与 扭 矩 等 指 标,CPU通 过 信 号 采 集 处 理 给出控制指令,调节冷却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国 内对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主要有 开环控制策略、闭环控制策略,模糊控制策略等。 文 献[23]针对某型 柴油机,通过 对其散热 需 求 分 析,提 出 了以发动机工况为主的开环预调控制策略和以发 动机出口冷却水温度为控制目标的闭环反馈控制 策略。 该策略可保证发动机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工 况下冷却强度适宜,降低冷却系统的功耗。 模糊控制 策略利用模糊数学,把人工控制策略用计算机来实 现,不依赖精确的数学模型,对系统参数的变化不敏 感, 解决了采用常规的PID控制, 系统模型难以建立 的问 题,如文献[24-25]采 用模糊控制 策略,使 发 动 机 的 工作温度适中保持在最佳范围内。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发展趋势

电池冷却技术:采用先进 的电池冷却技术,提高电
池的效率和安全性。
热管理智能化:利用智能 化的热管理系统,实现冷 却系统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高效散热技术:研发更高 效的散热材料和散热结构, 提高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
无线充电技术:将无线充 电技术与冷却系统相结合, 实现更方便、更高效的充
电和冷却。
冷却系统技术的发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
添加标题
冷却部件的差异: 新能源汽车的冷 却系统需要针对 电池、电机等部
件进行特殊设计, 以满足其散热需 求。
添加标题
能耗与效率的差 异:传统汽车冷 却系统能耗较高, 而新能源汽车冷 却系统则更加注 重能效与轻量化
设计。
添加标题
03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技 术的发展趋势
高效能热泵系统的应用
高效能热泵系统 的原理和优势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概 述
冷却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性
冷却系统是新能 源汽车中不可或 缺的部分,对于 保证车辆的安全 和稳定性具有重
要意义。
冷却系统能够有 效地控制电池组 的工作温度,保 证电池的效率和
寿命。
在高温环境下, 冷却系统能够降 低电机温度,提 高电机效率,保 证车辆的正常运
热泵系统在新能 源汽车冷却系统
中的应用现状
热泵系统在新能 源汽车冷却系统 中的发展趋势和
前景
高效能热泵系统 的技术挑战和解
决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新型冷却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冷却材料的种类:如相变材料、纳米流体等 新型冷却材料的优势:如更高的导热性能、更轻的重量等 新型冷却材料的应用场景: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新型冷却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更加环保、更加高效等

汽车冷却系统分析

汽车冷却系统分析

冷却系统的基本组成
发动机
冷却液
散热器
汽车冷却系统的核心部 分,产生热量,需要冷
却。
在系统中循环,吸收并 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冷却液流经散热器,将 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风扇和水泵
帮助散热器散发热量, 保持冷却液温度。
冷却液的循环过程
01
冷却液在泵的作用下,从发动机 中吸收热量,经过散热器散发到 空气中,再回到发动机中,形成 一个循环。
冷却系统的清洁与保养
清洁水箱表面
定期清洁水箱表面,去除污垢和杂物, 保持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检查冷却风扇
检查冷却风扇的运转是否正常,如有 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温度异常
如发动机水温过高或过低,可能是冷却系统故障,需检查散热器、水泵、节温器等部件。
冷却液泄漏
发现冷却液泄漏,应立即停车检查,确定泄漏原因并修复,防止对发动机造成严重损害。
未来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
总结词
未来汽车冷却系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 节能和智能化,以适应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 和消费者需求。
详细描述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 冷却系统的设计也需要考虑新的挑战。例如, 电池组的热管理、电机冷却以及更加高效的 热回收系统等。此外,智能化和网络化也将 成为未来汽车冷却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以 实现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的冷却性能。
防止发动机过热导致的机械故障和零部件损坏,延长发动机使用寿 命。
03
汽车冷却系统的类型
风冷式冷却系统
优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
缺点
冷却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在高负荷或高环境温度下散热效果较差。
水冷式冷却系统

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展特点

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展特点

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展特点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汽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汽车行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的作用是保持发动机运行时的温度在适当范围内,以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并避免过热引起损坏。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以适应不断提升的汽车性能和环保要求。

在过去,传统冷却系统主要采用水冷方式,通过水泵将冷却液循环流动,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带入散热器散热。

随着汽车动力系统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冷却系统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水冷方式,而是结合了多种冷却技术和材料,提高了冷却效率和环保性能。

本文将探讨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特点,包括传统冷却系统的特点、现代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利用电子技术实现智能冷却控制、采用新型材料提高冷却效果以及发动机冷却系统与节能环保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分析,我们将更好地了解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冷却系统对汽车性能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特点,分析传统冷却系统和现代冷却系统的区别,研究智能冷却控制和新型材料在冷却系统中的应用,探讨发动机冷却系统与节能环保之间的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为未来汽车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汽车行业向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汽车性能中的重要性,为汽车制造商和工程师提供更好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支持,为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传统冷却系统的特点传统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汽车工程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功能是保持发动机工作温度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以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在传统冷却系统中,发动机通过循环水冷却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冷却系统通常由水泵、散热器、水箱和风扇组成。

1. 水冷却效果稳定可靠。

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冷却效果比较稳定而且可靠,适用于大多数汽车发动机。

2024年汽车冷凝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冷凝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冷凝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汽车冷凝器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行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汽车冷凝器的功能是将发动机冷却液中的热量通过空气冷却散发出去,以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本文将对当前汽车冷凝器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汽车冷凝器市场概述汽车冷凝器市场是汽车零部件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规模和发展可以反映出汽车制造业的整体状况和趋势。

目前,全球汽车冷凝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汽车冷凝器市场需求分析汽车冷凝器的需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汽车销售量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消费需求的增加,全球汽车销售量不断攀升,从而带动了汽车冷凝器市场的需求增长。

2.汽车技术升级: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汽车冷凝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厂商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冷凝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汽车的需求。

3.环境保护需求: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各国政府加大了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

为了满足环保要求,汽车冷凝器需要具备更高的散热效能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维修和更换需求:汽车冷凝器作为汽车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使用寿命有限。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冷凝器的维修和更换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汽车冷凝器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汽车冷凝器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主要的竞争者包括汽车制造商自身的冷却系统部门和专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汽车冷凝器制造商和供应商,竞争非常激烈。

汽车冷凝器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制造商和供应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来赢得市场份额。

优秀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可以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能和使用寿命,满足消费者对汽车性能和舒适性的需求。

2.价格竞争: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制造商和供应商通过优化生产成本和供应链管理来降低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选择他们的产品。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优化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优化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优化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汽车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优化冷却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本文将探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冷却系统的作用及问题冷却系统主要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吸收和排除发动机中产生的热量,以保持发动机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然而,冷却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传统的水冷却系统面临着漏水、过热和冷却效率低下等挑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优化冷却系统的方法1. 使用先进的冷却液选择合适的冷却液是优化冷却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汽车使用的冷却液不仅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还能提供良好的防腐蚀和抗氧化能力。

此外,一些高级冷却液还具有抗泡沫和抗污染物的特性,能够有效降低冷却系统的故障率。

2. 空气动力学设计良好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可以有效增加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风量,提高冷却效率。

通过合理设计进气道和散热器,可以确保冷空气顺利流过散热器,快速将热量带走,从而实现高效的冷却效果。

3. 优化散热器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传统的铝制散热器可以通过增加散热片数量和密度来提高散热效果。

同时,使用高导热材料制作散热器,如铜或铝合金,也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此外,采用高效的风扇和风道系统有助于增加散热器的冷却效果。

4. 优化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设计对冷却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确保循环液的顺畅流动,避免死角和截留热点的产生。

合理设计和布置水泵和冷却管路,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冷却系统的效率。

5. 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维护和保养冷却系统对其正常运行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定期更换冷却液、清洗散热器和检查水泵等部件的状态,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冷却系统的优化效果持久和可靠。

三、发动机冷却系统优化的重要性优化发动机冷却系统具有以下重要性:1. 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寿命:通过优化冷却系统,可以使发动机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汽车冷却风扇的发展史

汽车冷却风扇的发展史

汽车冷却风扇的发展史一、早期冷却系统的问题1. 汽车发动机的热量问题•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及时散发,否则会导致发动机过热,影响汽车性能和寿命。

2. 早期冷却系统的不足•早期汽车冷却系统主要采用自然冷却方式,通过空气对发动机进行散热,效果较差。

•自然冷却方式无法满足高功率发动机的散热需求,容易导致发动机过热。

二、机械冷却风扇的出现1. 机械冷却风扇的原理•机械冷却风扇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叶片旋转,产生强风,增加冷却效果。

•机械冷却风扇将空气引入散热器,加速热量的传导和散发。

2. 机械冷却风扇的应用•机械冷却风扇广泛应用于早期汽车冷却系统中,提高了散热效率。

•机械冷却风扇的出现使得汽车发动机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汽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三、电动冷却风扇的革新1. 电动冷却风扇的原理•电动冷却风扇通过电动机带动叶片旋转,产生强风,增加冷却效果。

•电动冷却风扇可以根据发动机温度自动调节转速,提高冷却效率。

2. 电动冷却风扇的优势•电动冷却风扇相比机械冷却风扇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节转速。

•电动冷却风扇的噪音较小,节能环保,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四、智能冷却系统的未来1. 智能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智能冷却系统将发动机温度、车速等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实现精确控制。

•智能冷却系统可以实现根据不同工况自动调节冷却风扇转速,提高冷却效率。

2. 智能冷却系统的优势•智能冷却系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智能冷却系统可以延长发动机寿命,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五、总结•汽车冷却风扇经历了从自然冷却到机械冷却再到电动冷却的发展过程。

•电动冷却风扇相比机械冷却风扇具有更多优势,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智能冷却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进一步提升冷却效率和汽车性能。

2024年汽车热管理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24年汽车热管理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1.市场现状分析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加。

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车辆空调系统和暖风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用于维持发动机的运行温度,确保最佳燃烧效率;车辆空调系统用于调节车内温度,提供乘客舒适的驾乘环境;暖风系统则在寒冷季节提供车内暖气。

目前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呈现以下特点:1.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汽车消费需求的增加,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10%以上。

1.2技术创新成为竞争关键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竞争激烈,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一些企业正在研发新型的高效发动机冷却系统,以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

另外,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在积极开发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以提高电池寿命和续航里程。

1.3节能环保成为主流趋势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正朝着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近年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了汽车碳排放标准,推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开发更加节能环保的产品。

2.发展趋势分析根据以上市场现状,我们可以预测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2.1智能化发展趋势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热管理系统将越来越智能化。

未来,汽车热管理系统将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自动监测和调节,提高整车能效和舒适性。

2.2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将推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需求增加。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温度管理对电池寿命和车辆续航里程至关重要,因此,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2.3绿色环保技术研发节能环保已成为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并将持续引领市场趋势。

未来,企业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出更加节能环保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4合作共赢成主流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竞争激烈,合作共赢将成为主流趋势。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 冷却系统新技术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 冷却系统新技术

第四节 冷却系统新技术
二.发动机启/停系统
2、启/停所需的其他信号
空调信息——准确了解空调车内需求温度与实际温度; 车速信号——用于识别车辆已开始行驶,同时在提供转向和制动辅助; 除雾按钮——防止车窗起雾; 座椅加热按钮——识别座椅加热请求; 转角传感器——防止发动机在驻车或其它机动时意外熄火; 倾斜角——防止车辆意外倾覆; 拖车识别——防止在拖车过程中意外熄火。
滑阀1打开机油散热器回流孔,滑阀2继续打开 去往缸盖的通道。
第四节 冷却系统新技术 一.温度管理系统 2.温度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2)温度控制策略 5)变速器加热
变速器加热只是打开了变速 器散热电磁阀,滑 阀2开启角度较上一工况更大一些。
第四节 冷却系统新技术 一.温度管理系统 2.温度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2)温度控制策略 6)通过主散热器实施温度调节
新的启停功能还具备能量回收的功能,在车辆减速和制动阶段会提 高发电机电压。因此会为蓄电池猛烈充电,也就有助于车辆进行减速; 在加速阶段,发电机的负荷也就降低了,这就降低了燃油消耗。
第四节 冷却系统新技术
二.发动机启/停系统
1、为满足启/停新增加的传感器
冷却液辅助泵——在低温环境中,防止车内温度在停止期间变冷。 稳压器—— 在启动过程中防止相关控制单元的电压波动过大; 启动/停止按键——关闭或打开启/停功能; 制动助力传感器——监测真空助力压力,确保助力可靠; 外部湿度传感器——增强预知车窗起雾的能力; 内部湿度传感器——识别车窗起雾; 空挡传感传感器——识别当前挡位。
第四节 冷却系统新技术
二.发动机启/停系统
3、启/停控制策略
(1)发动机自动关闭条件
驾驶员车门和发动机舱盖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发动机转速必须低于 1200 rpm; 发动机柴油颗粒过滤器(DPF)不得处于再生过程激活状态; 所设空调温度和车内温度之差不得超过 12 ºC; 上坡坡度/下坡坡度必须小于 10º; 在车辆即将停住前,转向盘转向角度不得超过 270º(3/4 圈); 对于配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还必须踩下并踩住制动器,直至起动停止 系统激活;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逐渐增加,我国汽车的数量也在稳步增加,汽车研发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各种类型、不同结构的新型车辆的发展,各种车辆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系统也不同,这也给汽车维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问题。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也是故障率最高的部件之一。

当汽车发动机发生故障时,会对汽车的各种性能造成极大的破坏,如汽车突然紧急停车,且难以重新启动,这不仅会直接导致后面的车辆无法及时避让,还会直接造成非常严重的追尾事故,危及车主的人身安全。

因此,研究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现状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发展分析中图分类号:U472文献标识码:A引言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在汽车的正常行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车辆的启动通过发动机的高速运转完成。

在此过程中,发动机需要从车辆的静态状态更改为正常工作状态。

现代汽车发动机一般利用车内电池的能量将电能转化为机械动能,从而实现发动机中齿轮的高速旋转并驱动汽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不再是奢侈品,变成了几乎家家必备的交通工具,对汽车发动机的保养和维修也应该让所有的车辆使用者重视起来,正确的维修保养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车辆的使用效能,还能够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成汽车发动机主要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油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起动系统。

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机体总成、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组成。

它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向外输出功率;配气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在发动机工作时定期打开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的可燃混合物或空气进入气缸,并及时排出废气,以保证压缩和膨胀行程时的气密性;汽车发动机供油系统主要向喷油器提供一定压力的燃油,并根据控制单元控制燃油喷射;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是根据汽车发动机点火次序给火花塞一定的高压电,产生足够强的火花,保证可燃混合气点燃,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动机中故障发生率较高的组成部分。

汽车冷却系统ppt

汽车冷却系统ppt

冷却风扇的检查与更换
冷却风扇的运转状况检查
定期检查冷却风扇的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响或振动。
冷却风扇的更换
如果发现风扇损坏或性能下降,应及时更换以保证冷却效果。
散热器的检查与更换
散热器的工作状况检查
定期检查散热器的进出水口温度,以及散热器的表面是否清洁。
散热器的更换
如果散热器出现堵塞、泄漏或性能下降,应及时更换以保证冷却效果。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冷却液的研发已成为汽车冷却系统改进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型冷却液采用了更先进的配方 和添加剂,具有更高的热传导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这有助于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减少冷却系统故障, 从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新型散热器的研发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散热器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和更轻的重量,能够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冷却风扇的维护
定期检查冷却风扇的工作状况,清理风扇叶片上的灰尘和杂物,保证散 热效果。
散热器的工作原理
散热器的作用
散热器的作用是将冷却液中的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降低 冷却液的温度,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散热器的结构
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和散热器芯组成。散热器芯由许 多细小的铜管和散热片组成,铜管中流淌着冷却液,散热 片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有利于热量的传递。
汽车冷却系统
目录
CONTENTS
• 汽车冷却系统概述 • 汽车冷却系统的原理 • 汽车冷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 汽车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 汽车冷却系统的改进与发展
01 汽车冷却系统概述
CHAPTER
冷却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冷却系统的定义
汽车冷却系统是用来控制发动机 温度,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 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同时减小水泵的结构尺寸,该公司又通过增加叶 的原理是在球型燃烧室中有强烈的空气涡流,在离
片数目、改进叶片曲线设计,使水泵最大效率达到 心力的作用下,沿燃烧室壁形成一层相对较冷的空
75%,水泵尺寸得到缩减。
气区,“旋流式喷油器”喷出一股雾化锥角很大、射
传统冷却系统冷却液的正常工作温度在 80°~90℃
子调节系统,来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性能。它实现了 型散热器由 415 个细微的不锈钢管组成,每个不锈
水泵和缸体的分离,泵的流量和通风装置都通过发 钢管直径为 0.38mm,中间装有液态氦。测试表明,
动机的 ECU 来进行调整和控制,便于水泵的安装, 由这些细微不锈钢管组成的面积为 160mm2 的阵列,
2002 年 5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2 期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卢广峰 1,郭新民 1,孙运柱 2,尹克荣 1,牟晓玉 3
(1.山东农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东营市公路局,山东 东营 257091;
图 1 发动机水冷却系统
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生产的奏鸣曲(SONATA)牌轿 车,用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电子控制的冷 却风扇—散热器冷却风扇和冷凝器冷却风扇,对冷 却液温度和空调冷凝器温度进行多级联合控制。该 系统可以根据冷却水温度和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
[收稿日期] 2001-12-17 [指导教师] 山东农业大学郭新民教授 [作者简介] 卢广锋(1977-),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农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99 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内燃机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
的设计理论,通过改变叶轮形状、提高表面光洁度,
种新型车用发动机[10],它采用新的燃烧系统与新的
能使发动机冷却水泵的效率提高到 75%。日本尼桑 冷却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以传热系数低的普通金属
公司基于这一理论制造了一种水泵,比目前广泛应 材料和巧妙的结构设计,大幅度减少了散热损失,
用的水泵尺寸增大了 15%。为了在获得水泵高效率 取消了外部冷却装置。该机新的燃烧系统减少散热
目前,发动机广泛采用液态水作冷却液。水作 为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具有很多优点:在性 能方面,它性能稳定、热容量大、导热性好、沸点 较高;在经济性能方面,它资源丰富、容易获取。 但另一方面,水作为冷却介质也存在着两个较大的 缺点:一是冰点高,在 0℃时结冰,造成冬季使用 困难;二是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发动机冷却系 统有损害作用。另外,水做冷却液的冷却系统,体 积较庞大,不利于汽车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整体质量 的减少,增加了发动机功率的额外消耗。天然水中 一般都含有部分矿物盐类(MgCl2、Ca(HCO3)2 等), 当水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受热时,碳酸盐会在冷却 系的壁上形成很难除去的水垢。导热性能很差。当 水垢聚积过多时,会使发动机冷却性能恶化而导致
方,根据发动机温度的高低,冷热气阀可以交替开
闭。
1 2 3 4 5

9 8 7
1.空气蒸气阀 2.散热器 3.节温器 4.水泵 5.气缸盖出水管 6.气缸盖喷水管 7.气缸盖放水阀 8.机油冷却器 9.放水阀
4 冷却系统新的冷却机理
风冷的新的冷却机理。 目前,还出现了发动机常规冷却机理中的强化
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提 冷却措施,如活塞的“内油冷”、排气门的“钠冷”
出了“绝热发动机”,其基本思路是对组成发动机燃
以及喷油嘴的“内油冷”等内冷技术[15]。另外,采
烧室的零部件表面,喷涂耐高温的陶瓷覆层或使用
冷却系统采用的是冷却风扇或离合器式冷却风扇, 两种风扇均由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驱动,其冷却调 节的灵敏度不高,功率损失也很大。为解决这个问 题,就出现了自控电动冷却风扇。
最早的汽车电动冷却风扇出现在 1981 年 3 月 的美国专利文件中(专利号 US4257554)[1]。该专利首 先提出了用电动冷却风扇取代皮带驱动的冷却风 扇,根据发动机温度和负荷情况的不同,实现风扇 的运转,避免了发动机驱动冷却风扇的功率损失, 缩短了发动机的预热时间,减少传热损失。然而, 该项专利技术由于没有采用护风罩,降低了风机的 容积效率,同时引起风机总效率的降低,最终只能 应用在热负荷比较小的轿车散热器上。
过热。另外,溶解在水中的某些盐类(如 MgCl2) 在受热时产生水解作用,生成 Mg(OH)2 和 HCl。其中
罩的同心度,进一步减小了径向间隙,导致风扇容 积效率 η容 大幅度提高;另外,采用翼形端面塑料和
- 130 -
2002 年 5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2 期
而且远离缸体这一热源后,水泵可以用塑料制成, 散热能力可以达到 13kW,与目前的汽车散热器相
既降低了成本,又减轻了水泵的重量,达到了水泵 当。散热器体积缩小,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降低传热损失 他零部件的布置空间,还减少了贵重金属的使用量;
和机械损失,降低了污染和油耗的目的。
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汽车的重要构件。汽车水冷 散热器中部,叶片直径较大,驱动功率也较大。1992
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冷却水套、冷却水泵、 节温器及冷却风扇等部件组成,如图 1 所示。传统
年,美国发明专利“机动车发动机的通风系统”(专 利号 US5269264)[4]将电动冷却风扇布置在散热器前
3.山东农业大学 林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摘 要] 早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虽能满足汽车的基本使用要求,但在满载或者恶劣的环境中容易出现问
题。在当今日益重视环境保护、提倡节能和舒适性的情况下,发动机的结构、性能和汽车整体性能都有很
大的发展,冷却 系统正朝着轻型化、紧凑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 此,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发动机冷
液氦的使用消除了水冷却介质的不利影响,提高了
1994 年,台湾裕隆汽车公司申请专利(专利 发动机的抗寒性。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液氦的制备
号 94119819),提出了在冷却系统中装置可调转速 和储藏比较复杂,对储藏设备的要求较高。
电动水泵的设计。以反馈控制水泵冷却液流量,其 主要是根据水温、节气门位置、车速等的传感器所
1985 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申请发明专 利(专利号 CN851095/A)[2]。该项专利在汽车散热器 前方设置空气吸入口和辅助通口,加快了散热器的 冷却速度,减少了电动风扇的电能消耗。但辅助通 风口从下向上吸入冷却空气,很容易将道路上的尘 土、杂物吸入,造成散热器脏污和堵塞,使散热器 的散热效率降低。
3 冷却系统向高效低能耗方向发展
传给 ECU(微处理器)的信号,以反馈控制的方式, 调整电动水泵的转速,使得引擎水套中流动的冷却 液流量能随着不同的驾驶状况而作调整,保持发动 机的正常温度,以减少 HC 污染的排放。
2 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
发动机冷却系统效率的提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 实现:其一,新材料的应用及部件结构的新设计; 其二,部件的智能驱动方式。传统冷却系统中,风 扇和水泵的效率普遍不高,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 为提高冷却风扇的效率,用塑料翼形风扇取代圆弧 型直叶片冷却风扇。从气体动力学的角度分析,翼
中 CO、HC 含量增大;另外,磨损也较大。由于散热 有“冷区”包围着“热区”,从而使燃烧室壁接受和
器密封不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只有 100 传出的燃烧热量大为减少。Elsbett 发动机在此基
℃,温度无法提高。封闭式的冷却液强制循环系统
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减少传热损失的设计[14],选用铸
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采用压力盖提高冷却液的压力, 铁做活塞顶;将活塞环按内腔设置隔热槽,以截断
流线型风罩,使风扇气流入口形成良好的流线型气 滑机油粘度降低,润滑效果变差,需要安装专门的
流,可提高风扇的液力效率 η液 ,综合各项措施最终 使电动风扇的效率达到 78%。
散热装置;另外,气缸的充气效率会降低 5%~10%。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冷却技术。
Stepanoff 曾提出高效离心水泵和轴流水泵 上世纪 80 年代,德国的 Elsbett 公司研制了一
- 129 -
2002 年 5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2 期
综合调节冷却能力[5],减少了在低温时发动机的传
HCl 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因此,当水中含矿物
热损失、功率损失和过度磨损,抑制了发动机过热 盐类过多时,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很不利的。为
以提高冷却液的沸点。压力盖密封良好,使系统保 热流通道,减少传向环槽的热量。上述 3 项措施使
持较高压力;并且压力阀和真空阀灵敏可靠,有适 燃烧经活塞传到气缸壁的热量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当的压差可以开启,使系统压力维持在适当范围内, 加上以机油循环冷却气缸盖内腔和缸体上部的油
确保系统冷却性能稳定。
道,用机油喷射冷却活塞内腔,实现了无水冷强制
形风扇能够改善风扇流场,提高风扇的效率和静压, 使风扇高效区变宽;另外,塑料表面的光洁度较高。 传统的冷却风扇由发动机驱动,装风扇的发动机与 装有风罩的散热器必须分别用弹性支座固定在车架 上。为避免在汽车运行中因振动而引起风扇与风罩 相碰,风扇叶轮与风罩的径向间隙的设计数值大于 20mm,这必然大幅度降低风扇的容积效率。风扇的 总效率取决于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液力效率的乘 积,即 η总 =η机 ⋅η容 ⋅η液 。传统风扇叶片采用薄钢板 冲压而成,其液力效率η液 较低,又加上皮带传动存 在打滑损失,其机械效率 η杨 也不高,从而导致传统 冷却风扇的总效率只有 30%左右。采用电控风扇 后,由电机直接驱动风扇,与原来的皮带传动相比, 机械效率 η机 提高了。电控冷却风扇完全脱离发动 机,与风罩、散热器安装为一体,保证了风扇与风
却系统的研究及发展情况,并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冷却系统;冷却介质;冷却机理
[中图分类号] U464.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88X(2002)02─012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