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组织方式及规划职能

交通运输组织方式及规划职能
(1)专用性强 (2)管道运输量与最高运输量间的幅度

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技术经济 指标
(1)货物运输量 (2)货物周转量 (3)货物平均运程 (4)货物周转时间 (5)货物装卸量 (6)运送速度
运输市场的概念及其构成
(一)运输市场的概念 市场和商品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商品经
济条件下,运输产品同样作为一种商品而存在。运输 市场作为整个市场体系的一个细分,具有一般市场的 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交易的场所。 2.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的流通领域。 3.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4.运输市场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对运输产品的需求总 和。
3 水路运输的优、缺点比较 从技术性能看,水路运输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运输能力大。 (2)在运输条件良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几乎不受到
限制。
(3)水路运输通用性能也不错,既可运客,也可运 货,可以运送各种货物,尤其是大件货物。
从经济技术指标上看,水路运输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水运建设投资省 (2)运输成本低
干线
干线的地位:干线数量较多、分布较广, 距离较长、设备条件较好、运送能力较 大,一般距离较长的运输首先由支线运 送干线上,然后由干线直接运送到目的 地或再运送到主干线上。
干线的任务:主要联络主干线和支线, 并直接完成运输任务。
对支线、干线和主干线的要求
一定区域内各种线路的数量及分布结构应当和 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
不同的货物。
(5)铁路客货运输到发时间准确性高。
(6)铁路车辆运行比较稳定,安全可靠。
(7)平均运距分别为公路运输的25倍,为管道 运输的1.15倍,但不足水路运输的一半,不到 民航运输的1/3。

14-2022高级经济师运输经济精讲班3章-可持续交通运输体系-4

14-2022高级经济师运输经济精讲班3章-可持续交通运输体系-4

第三章可持续交通运输体系【知识点】生态文明交通运输体系一、交通运输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将绿色交通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和重要建设内容。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要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要求,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削减污染排放总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注重节能和低碳发展,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水平。

(一)已取得的成效➤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方式初步形成一是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初步形成;二是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加快推广;三是运输结构调整成效初显,持续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增强一是公路建管养运全过程绿色;二是绿色港口和航道建设;三是交通美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深化(柴油货车、船舶排放、港口污染)(二)《规划纲要》的作用1.《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目标任务提出到2035年“综合运输通道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综合化水平大幅提高。

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交通污染防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各种运输方式综合集成利于资源节约集约➤运输体系高效衔接促进交通节能减排➤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优化推动运输结构调整➤系统谋划了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举措2.《规划纲要》充分关注并统筹了相关生态环境要素➤与生态敏感目标的空间关系(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空间协调,最大限度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避让生态环境敏感区”,加强“穿越环境敏感区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论证,推动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关系(“实施交通生态修复提升工程,构建生态化交通网络”“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等要求,推动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影响降至最低)➤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关系(“加大交通污染监测和综合治理力度”“形成以铁路、水运为主的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格局”“促进交通能源动力系统清洁化”还关注了可能产生的水环境和噪声污染等问题)➤与资源能源节约的关系(重点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资源)和邮政快递行业资源(快递材料)集约节约与循环利用水平,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将逐步下降,能源消耗结构将逐步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关系(单位运输周转量的碳排放强度降低)二、解读生态文明交通是一种符合社会经济协调和友好发展要求的交通体系,主要涵盖生态与文明两个层面内容:生态层面:生态友好、低碳绿色和交通系统的高效与低耗。

智慧树答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交通是运输和通信的总称,就其内涵而言,运输是一种实现旅客、货物空间位移的服务,是人或物的“行”。

()答案:对2.广义的交通是指人和物的流动,即运输,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答案:错3.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按运输对象不同可分为( )。

答案:旅客运输规划;货物运输规划4.按规划期长短划分,可以分为长期交通运输规划、中期交通运输规划和短期交通运输规划。

长期交通运输规划是指()以上的交通运输规划。

答案:5年5.在交通运输规划分类中,侧重点在于新的交通政策、交通战略,新的道路网或现有设施的重大改造的规划是()。

答案:长期交通运输规划6.交通运输规划的目的就是在各种资源(资金、物力、人力、土地等)的限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客观需要,设计出一个科学、经济、便利的交通运输系统。

()答案:对7.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原则有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和()。

答案:科学规划,讲究效益;结合实际,量力而行;立足未来,适当超前;系统分析,整体优化8.交通运输规划的总目标就是: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即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答案:对9.交通需求发展预测是指对区域内的远景交通量的发生、分布与分配的测算。

其中()是远景交通量预测的计算依据。

答案:经济发展10.交通运输规划方案评价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

其中定量评价应从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站在战略的高度估价。

()答案:错第二章1.从一般系统的概念来理解,交通运输系统就是交通运输业的线路、枢纽、港站、运输工具、装卸机具等部分组成。

()答案:错2.交通现象是一种经济地理现象,影响经济地理现象的因素可以分为()几方面。

答案:科学技术;地理;社会经济3.为达到某种经济目标,将交通线或站等项目设置在能达到目标的一定范围内的地理位置,这个位置就有交通区位。

()答案:对4.交通区位是由一些联系相邻节点(城、镇等)的直线构成的折线来表示的。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基本原理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基本原理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基本原理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是指为了满足未来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而制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方案。

它基于对现有交通状况的评估和对未来需求的预测,旨在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原则2.可持续性原则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应该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

它应该鼓励人们使用环境友好型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工具,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此外,规划应该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3.安全性原则安全是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

规划应该确保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这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交通设施、交通标志和交通管制措施来实现。

此外,规划应该鼓励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并提供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

4.灵活性原则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应该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

规划应该具有多样化的交通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群和地区的需求。

此外,规划还应该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如自动驾驶车辆和共享出行模式,以便合理地利用新的技术和趋势。

5.参与性原则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应该是透明和参与性的过程。

规划应该与公众、政府和相关利益方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合作。

这有助于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并充分利用各方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规划还应考虑不同利益方的需求和利益平衡。

在制定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资金和资源的可行性、土地使用规划的一致性、交通需求的变化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这些因素都可以影响规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总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利益。

它应该以可持续、安全、灵活、参与和综合性为原则,以满足未来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求。

这需要政府、专业人员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以确保规划的成功实施。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及规划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及规划
公共汽车、电车与公共汽车、电车
公共汽电车枢纽站与首末站的合理布局 公共汽电车线网的优化设计
枢纽站及首末站的布置与建设 站点设施的布置与建设
换乘种类
交通方式
系统措施
个别措施
硬件
软件
城市内部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之间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租车)
停车换乘系数的合理布局 小汽车停车场容量规模的合理配置
小汽车停车场的布置与建设 出租车营业点的布置
交通方式
系统措施
个别措施
硬件
软件
城市内部各公共交通方式之间
轨道与轨道
综合换乘枢纽的合理布局 轨道线网的优化设计
共用站厅站台的布置与建设
通票的发行 通票价格的制定 统一票价的建立
轨道与公共汽车、电车
换乘枢纽的合理布局 公共汽电车线网的优化设计 运能的合理配置
站前广场等换乘设施的建设 换乘通道的布置与建设
联运措施的建立 联运票价的制定 联运利益的合理分配方案
公共汽车、电车与长途客运 公共汽车、电车与航运
长途客运站与航运港口的合理布局 公共汽电车枢纽站与首末站的合理布局 运能的合理配置
共用站厅站台与换乘联系通道的布置与建设 长途客运站、航运港口与公共汽车、电车枢纽站及首末站换乘联系通道的布置与建设
换乘种类
安全与环境:考虑灾害状态下的交通疏散问题,注意环境处理的安全、卫生、舒适。
02
客流引导的设计
标志引导:最直接、有效、常用、主要的客流引导方式
合理、有效的客流引导可以达到分配客流、避免客流交叉干扰、提高空间使用效率的作用。
通过建筑空间的限定性对客流进行引导:通过连接不同功能空间的通道引导客流;通过楼梯、自动扶梯、电梯等垂直交通对客流进行引导,垂直交通结合向导标志具有较强的指向性;通过共享空间来连接不同标高上的功能空间对客流进行引导。

交通运输物流调度系统方案

交通运输物流调度系统方案

交通运输物流调度系统方案第一章绪论 (3)1.1 系统概述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2.1 研究目的 (3)1.2.2 研究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1 国外研究现状 (3)1.3.2 国内研究现状 (4)1.4 系统架构设计 (4)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2.1 功能需求 (4)2.2 功能需求 (5)2.3 可靠性需求 (5)2.4 安全性需求 (5)第三章系统设计 (5)3.1 总体设计 (6)3.2 模块设计 (6)3.3 数据库设计 (6)3.4 系统接口设计 (7)第四章调度算法研究 (7)4.1 调度算法概述 (7)4.2 经典调度算法分析 (7)4.2.1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 (7)4.2.2 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 (7)4.2.3 优先级调度算法 (7)4.2.4 轮转(RR)调度算法 (7)4.3 改进调度算法设计 (8)4.4 算法仿真与验证 (8)第五章车辆管理模块 (8)5.1 车辆信息管理 (8)5.2 车辆调度管理 (9)5.3 车辆监控管理 (9)5.4 车辆维护管理 (10)第六章货物管理模块 (10)6.1 货物信息管理 (10)6.1.1 货物信息录入 (10)6.1.2 货物信息查询 (10)6.1.3 货物信息修改与删除 (10)6.2 货物跟踪管理 (10)6.2.1 采购跟踪 (11)6.2.2 入库跟踪 (11)6.3 货物仓储管理 (11)6.3.1 仓库布局管理 (11)6.3.2 货物保养管理 (11)6.3.3 货物盘点管理 (11)6.4 货物配送管理 (11)6.4.1 配送计划管理 (11)6.4.2 配送过程监控 (11)6.4.3 配送满意度评价 (12)第七章人员管理模块 (12)7.1 人员信息管理 (12)7.1.1 员工档案管理 (12)7.1.2 员工变动管理 (12)7.1.3 人员信息查询与统计 (12)7.2 人员调度管理 (12)7.2.1 员工排班管理 (12)7.2.2 员工请假管理 (13)7.2.3 员工加班管理 (13)7.3 人员培训管理 (13)7.3.1 培训计划管理 (13)7.3.2 培训资源管理 (13)7.3.3 培训实施与评估 (13)7.4 人员绩效管理 (13)7.4.1 绩效指标管理 (13)7.4.2 绩效考核管理 (13)7.4.3 绩效结果应用 (13)第八章信息管理与查询模块 (14)8.1 信息录入管理 (14)8.2 信息查询管理 (14)8.3 信息统计管理 (15)8.4 信息报表管理 (15)第九章系统安全与维护 (15)9.1 系统安全策略 (15)9.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6)9.3 系统升级与维护 (16)9.4 用户权限管理 (17)第十章系统开发与实现 (17)10.1 开发工具与环境 (17)10.2 系统开发流程 (17)10.3 系统测试与调试 (18)10.4 系统部署与运行 (18)第十一章系统应用与推广 (18)11.1 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18)11.2 系统推广策略 (18)11.4 系统社会效益分析 (19)第十二章总结与展望 (20)12.1 系统总结 (20)12.2 系统不足与改进方向 (20)12.3 系统未来发展展望 (20)12.4 研究工作总结 (21)第一章绪论1.1 系统概述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系统,该系统旨在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性问题。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东北林业大学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东北林业大学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东北林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多规合一”旨在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的问题。

A:对 B:错答案:A2.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包括()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规划。

A:六种 B:三种 C:五种 D:四种答案:C3.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

A:同级规划 B:上层规划 C:补充规划 D:下层规划答案:D4.在制定交通规划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适度超前。

A:对 B:错答案:A5.交通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A:了解调查背景 B:制定调查方案 C:选择调查方法 D:确定调查内容答案:ABCD6.城市道路分为()。

A:次干路 B:支路 C:主干路 D:快速路答案:ABCD7.公共交通包括()。

A:小汽车 B:地铁 C:出租车 D:常规公交答案:ABD8.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一般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A:对 B:错答案:A9.国土空间规划分为“三级五类”。

A:对 B:错答案:B10.国家综合交通立体网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A:对 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规定了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和()用地五大类。

A:道路附属设施 B:绿色 C:绿地与广场 D:商业答案:C2.道路交通量调查包括道路交通流量调查和()。

A:道路标志标线调查 B:交通流密度调查 C:道路几何参数调查 D:车速调查答案:D3.商用车辆调查包括出租车调查和()调查。

A:客运车辆 B:公司车辆 C:货运车辆 D:营运车辆答案:C4.OD调查的步骤包括选定调查方法、调查组织与培训、调查抽样、()、调查实施。

A:预调查 B:确定调查范围 C:调查分工 D:试调查答案:D5.OD调查的抽样方法包括()。

A:等距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答案:ABCD6.从实例的调查表格看到,若我们想做好OD调查表格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深化()?A:个体属性信息的完善 B:车辆属性信息的完善 C:出行特征信息的完善 D:家庭属性信息的完善答案:ACD7.从交通规划的角度考虑,应尽量建设多中心城市。

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规划

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规划
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CTIS)是各种交通运输 方式之间信息交换的平台,是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业健 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基本概念
广义而言,信息系统(IS)通常是指一个能够完 成具体业务处理和信息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用于 对与业务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管理。
一般来说,信息系统包括必要的计算机硬件系统、 实现具体业务功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存储和管 理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以及进行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 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等。
数据库系 统
计算机网络
网络通信接口设 备
信息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这六个环节也是信息系统的基 本功能()
物流信息系统传输的就是物流信息
收集信息
传输信息
处理信息
传输信息
输出信息
存储信息
信息系统的层次
我们可以把信息系统细分为7层结构:()
人员 数据库 软件 硬件

31
定确 义定 信系 息统 总优 体先 结次 构序
评 价 信 息 资 源 管 理
制 定研 建究 议成 书果 和报 开告 发 计 划
BSP方法的研究步骤1-研究项目的确立
BSP的经验说明,除非得到最高领导者和最高 管理部门参与研究的承诺,不要贸然开始BSP研 究。因为研究必须反映最高领导者关于企业的观 点,研究的成果取决于管理部门能否向研究组提 供企业的现状,他们对企业的理解和对信息的需 求。因此,在一开始,就要对研究范围和目标, 应交付的成果取得一致意见。
与信息系统有关的几个概念: (1)信息 (2)数据 (3)系统 (4)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一种由人、计算机(包括网络)和管理 规则组成的,利用计算机软硬件、业务规程、管理 方法、管理模型以及数据,为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作 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集成化系统。

交通运输规划原理 第三章

交通运输规划原理 第三章

8大类:R居住用地、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M工业用地、W物流仓储用地、S道 路与交通设施用地、U公用设施用地、G绿地与广场用地
第2节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我国城市用地分类表
第2节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我国城市用地分类表
第2节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我国城市用地分类表
第2节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交通规划促进或带动城市规划总体布局
第1节 概述
第1节 概述
第Hale Waihona Puke 节 概述第1节 概述6、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
① 交通技术创新和城市形态演化:北 美和欧洲的城市形态都深刻受到 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的影响, 但是两地城市形态的演化却走不
同的道路,原因是北美城市由小
汽车交通所主导,而欧洲城市更 倚重公共交通。 步行-马车时代(1800-1890) 有轨电车时代(1890-1920) 汽车时代(1920-1945) 高速公路时代(1945-2000)
N为住户数; D为时间距离;
j g Ei / Dij
i 1

j 1
n
j
1
为住户潜能;
n为交通小区数; g为修正系数; f为总人口是就业人口的倍数 Z为最小可能经营规模或土地利用制度
N j j N
约束条件:
劳瑞模型
第3节 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型 3.土地利用与交通生成
不同的用地性质、规模和区位等
第2节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第3节 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型
1、汉森模型 2、劳瑞模型 3、土地利用与交通生成
第3节 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型
土地利用模型:描述地区内部经济活动的选址行为及其作用 结果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 a.预测模型: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对各种经济主体的选址 行动结果的土地利用形态的跟踪模型。 b.优化模型: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社会效益目标最大化所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专业班级 09级交通运输学生姓名张金铜马立辉郑丽涛学号 09L0205215 09L0205211 09L0205217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2012年 11 月 24 日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二、指导教师三、设计要点:(一)、设计内容1、交通现状分析;2、人口、经济及交通量预测;3、交通分布、交通分配预测;4、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二)、计算方法:1、交通量预测(1)、发生:利用现状各交通分区人口数量与调查的现状出行产生量进行分析,得出交通发生量的预测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吸引:根据现状调查不同的出行目的的比例和影响出行的各类土地面积,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出行吸引率,从而得到规划年的各交通分区的交通吸引量(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交通分布预测: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或福来特法进行交通分布预测。

3、交通分配:(选作)如采用全有全无法进行交通分配预测。

(三)、提交文件及图纸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1、交通发生、吸引、分布的表格2、计算过程3、对现状和预测结果的分析。

要求设计报告内容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步骤清晰。

报告采用A4纸打印、装订。

附录:设计资料1、现状情况表表1 现状土地利用、人口情况表2、预测年份情况表表2预测年份土地利用、人口情况表3、现状OD表表3 交通小区现状OD表4、各个小区之间的距离表:表4 小区间距离表5.土地类型出行吸引率表表5土地类型出行吸引率表(次/公顷)6、以下网络示意图重,①、④、⑤、⑦分别为OD作用点,图形中线路数值为出行时间,有些为固定值,有些与交通量有关,Q为交通流量,OD分布流量矩阵如下表所示。

表6 OD点交通量表OD交通网络示意图目录摘要 (1)1 引言 (1)1.1背景 (1)1.2交通现状分析 (2)2 人口出行预测 (4)3 出行吸引预测 (5)4 交通分布预测 (8)4.1 交通小区现状 (8)4.2 阻抗矩阵 (9)4.3 用迭代法求行、列约束系数 (9)4.4 检验 (11)5 预测分布 (12)6 总结……………………………………………………………………………………12【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

• 设备,折返线既可供列车折返,也可供列车临时停留检修 • 缺点:列车走行距离较长。 • ⑵站前折返
(a)终点站站前折返时的交叉渡线折返
(b)中间站站前折返时的单渡线折返
• 优点:列车走行距离较站后折返短,在进行折返作业时, 乘客同时上下车从而缩短停站时间;列车正线以及站线长 度缩短,有利于车站造价的节省。
• ②正线交接班有关规定 • ◆驾驶员在正线交接班时应提前20min至有关地点出勤, 出勤方式按部门制订的相应规定执行; • ◆驾驶员在途中交接班时必须向接班人员说明列车的运行 技术状态及有关行车注意事项,并填写在驾驶员报单上,内 容包括制动性能、故障情况、线路情况、当前有效调度命令 及执行情况以及其他必须交接的情况。
3.1 客流计划
1 客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市轨道交通线路在某个方 向上通过的乘客人数。 客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的变化。 ⑴一日内各小时的客流变化 ⑵一周内每日客流的变化 ⑶季节性或短期性客流的变化 ⑷各条线路客流的不均衡 ⑸各个方向客流的不均衡 各个方向客流的不均衡系数如下公式所示。
• 缺点:出发列车豫到达列车存在敌对进路;因列车进站或 • 出站侧向通过道岔,列车速度受到限制、影响乘坐的舒适 感;在大客流的情况下,站台秩序会受到影响。 • ⑶混合交叉
混合折返示意图
• 三 列车停站设计 • 1 站站停车
即:列车在全线所有车站均停车,如下图所示。
停车站
• 此停车方案的优缺点如下: • 优点:线路上开行列车种类简单、乘客无须换乘,运 营组织也简单等。 • 缺点:在跨区段、长距离出行乘客比例较大时,站站 停车在车辆运用与服务水平方面均未达到最佳状态。
⑶ 列车收车工作 其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
接车作业 列 车 收 车 工 作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引言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交通运输规划和政策,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并实现交通运输与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协调。

本文将介绍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方法,并探讨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重要性交通是城市和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通过规划优化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系统和物流配送体系,能够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和时间浪费。

2.促进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能够提供高效的物流系统,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商品和人员的流通,推动经济发展。

3.保护环境和减少能源消耗: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车辆排放和能源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提高出行安全性: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可以改善道路安全、交通标识、交通信号等设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出行安全性。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目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交通运输的高效、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通过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拥堵和时间浪费。

2.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规划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3.提高出行安全性:改善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提高出行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优化交通资源配置:通过规划合理分配交通资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推动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方法交通运输系统规划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来实现。

以下是常用的方法:1.交通需求预测:通过收集和分析出行数据、通勤模式、人口分布等信息,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为规划提供依据。

2.交通网络优化:利用交通模型、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道路网络、交通枢纽进行优化,提高运输效率。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正文294doc309037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正文294doc309037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文本2015年12月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以国际加工制造业闻名的新兴城市,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东莞奇迹”。

东莞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完善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8年12月,国家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东莞市为进一步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与深圳、惠州共同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珠江口东岸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是《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要求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融合,全面融入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

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9年修订)》和《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东莞市内莞惠城际线、穗莞深城际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相继开工,预示着东莞市即将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将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近几年来,随着东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交通供需矛盾逐步显现。

为缓解交通供需矛盾,东莞市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不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逐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同时,随着“禁摩”、“禁电动”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人口构成的逐步变化,居民出行结构以及交通需求特征发1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东莞市正处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同时,经济社会的转型也对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应对区域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快速建设、机动化快速发展、交通政策变化、城市人口构成变化、经济社会转型等一系列发展变化要求,整合既有规划,提出符合城市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是交通信息工程和控制专业专业课程,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定义、分类、原则及其相关知识。

课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交通运输手段的规划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

它还重点介绍了城市规划中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性,上下游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经济社会效益。

同时,还系统地讨论了未来高科技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掌握规划方法和技术;(2)熟悉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3)掌握规划应用的经济社会效益;(4)理解城市规划中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性;(5)实践高科技交通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三、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定义、分类、原则及其相关知识;(2)不同交通运输手段的规划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5)上下游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经济社会效益;四、教学方法和形式(1)讲授课:以教授文献研究为主,结合相关项目和案例,形成课程框架;(2)实验课:以实际项目为案例,使学生结合实验实践,掌握实际交通规划过程中的手段和运用;(3)课程设计:学生根据实际案例自行设计交通运输规划,结合领域学术分析验证;(4)课后讨论:学生利用学习比较课程的知识和实践,进行讨论研讨,并实时反馈进行结果报告。

五、考核方式(1)考试:以期末考试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2)实验报告:根据实践课要求,进行实验实践报告;(3)课程设计:完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课程设计;(4)课程研讨:根据课程学习进行研讨,反映自身学习水平。

六、总结《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技能,使学生有能力进行交通设计规划。

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各种规划方法,也能运用知识与实践结合,分析高科技交通系统的规划,让学生学有所得!。

2023一级市政学天教育考前密训讲义

2023一级市政学天教育考前密训讲义

2023一级市政学天教育考前密训讲义第一章:市政学概述市政学是指研究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学科。

它涵盖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给水排水、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市政工程师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第二章: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土地分类、用途规划、土地开发等内容。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需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社会经济因素。

第三章: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规划和设计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高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

交通规划包括道路网络规划、交通流量预测、交通组织等内容;交通设计包括道路设计、交通信号设计、公共交通设计等。

第四章:给水排水与环境保护给水排水与环境保护是指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以及城市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政策。

给水排水包括水资源调配、供水管网设计、污水处理等内容;环境保护包括大气污染控制、水质保护、噪音控制等。

第五章: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内容。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管理的原理。

第六章:市政设施养护与维修市政设施养护与维修是指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修复,以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市政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管网、公园绿地等。

养护与维修包括设施巡查、故障修复、设施更新等。

第七章:市政工程安全与风险管理市政工程安全与风险管理是指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以避免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安全与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内容。

市政工程安全与风险管理需要考虑自然灾害、工程施工、设备故障等因素。

第八章:市政工程法律法规与政策市政工程法律法规与政策是指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研究和应用。

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计划

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计划

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计划尊敬的领导、同事们:首先,我要对过去一年交通运输系统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要指出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2024年即将到来之际,我谨向大家提出以下交通运输系统的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共同支持和配合。

1. 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交通运输系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注重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具体工作包括:-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 完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 加强道路维护和交通设施更新,确保道路畅通有序。

- 加强公交管理,增加公交线路和车辆数量,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 推动出租车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 加强对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的管理,确保交通秩序。

2. 推动交通智能化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我们将积极推动交通智能化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具体工作包括:-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提升交通监控和管理能力。

- 加强车辆智能化管理,推动智能交通卡和电子支付的应用。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交通预测、调度和优化能力。

3. 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了应对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我们将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具体工作包括:- 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 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提升充电服务能力。

- 加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宣传,提高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意识和积极性。

4. 推动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变化,我们将积极推动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具体工作包括:- 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一致性。

- 积极参与城市规划,为交通规划提供支持和建议。

- 加强对地铁建设和扩张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和高效。

以上是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的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各章分值

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各章分值

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各章分值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和便捷,目标控制成为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交通运输工程概述1.定义与特点交通运输工程是指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将人员、货物从起点运输到终点的技术及其相关设施。

其特点包括综合性、系统性、技术性和公益性。

2.发展历程交通运输工程起源于古代,经历了近现代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在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传统的铁路、公路、水运到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了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

3.我国交通运输工程现状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不断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1.目标控制原理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测、评估和调整,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要求顺利完成。

目标控制原理包括系统分析、过程控制、动态调整等。

2.控制方法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人工控制和现代的智能化控制。

智能化控制技术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在交通运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目标控制在我国的应用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在目标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高铁、地铁等大型项目中,目标控制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引进和创新控制技术,我国在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各章分值分布与重要性1.第一章: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及技术要求。

分值分布较为均衡,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2.第二章: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设计本章涉及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分析方法和技术要求。

分值较高,是交通运输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12.09•【文号】国发〔2021〕27号•【施行日期】2021.12.0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21年12月9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基本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为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基础保障,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交通运输保障、促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年里,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翻一番、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5%,高速公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8%,民用运输机场覆盖92%左右的地级市,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加快成网,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京张高速铁路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运。

战略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快速增长,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建设,交通扶贫百项骨干通道基本建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47万公里,新增通客车建制村超过3.3万个,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快递网点基本覆盖全部乡镇,建制村实现直接通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阶段 交通分配
简nn法,是建立在Wardrop 均衡理论(在道路网的利用者都知道网格的状态并试图 选择最短路径时,网络会达到平衡状态)之上的,其核
心是:交通网络的用户都试图选择最短路径,而最终使
被选择的路径的阻抗相同而且最小,从而达到一种均衡 状态。这种均衡状态称为“用户均衡状态”,这个原理 又称为“用户最优原理”。
• 容量限制法(Capacity Restraint) • 增量分配法(Incremental Assignment method) • 用户均衡分配法(User Equilibrium) • 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法(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
第四阶段 交通分配
全有全无分配法
非集计方法有要求样本小、预测精度高、模型复杂的特点。
第三阶段 出行方式选择
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U,用来评价选择某 种出行方式的出行者的满意程度。效用函数定义为出 行方式的特性和出行者特性之间的一个线性关系,并 有以下通用形式:
第三阶段 出行方式选择
第四阶段 交通分配
交通量分配是将已经预测出的OD交通量按照 一定的规则,实际地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条道 路上,并求出各条道路的交通流量。交通量分 配也可以用来将预测的OD客流量按照一定规则 分配到各条公交线路上。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出行时间较短; —人们从某一小区出发,根据上述想法选择目的地小 区时,按照合理的标准确定目的地小区的优先顺序; —人们选择某一小区作为目的地的概率与该小区的活 动规模(潜能)成正比。
第三阶段 出行方式选择
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的因素
出行者特性 – 性别
– – – – – – 年龄 收入 家庭 驾驶执照 小汽车 其他
第四阶段 交通分配
交通分配的结果可以用于:
—确定并评价现有或规划交通运输网络的缺陷
—评价交通运输网络的性能 —评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议的影响 —评估不同的运输系统及土地利用政策 —为设计提供预测的设计小时交通量和转向交通流量
第四阶段 交通分配
分配方法:
• 全有全无分配法(All-or-nothing Assignment Method)
第一阶段 出行发生
多少出行?
• • • • • • 工作出行 购物出行 上学出行 非居民出行 商业车辆出行 等等
第一阶段 出行发生
出行目的
• • • • • • • 上班 下班 放学 回家 购物 文化娱乐 其它
第一阶段 出行发生
出行分类
基于家庭的工作出行(Home-based Work)
基于家庭的上学出行(Home-based School)
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交通量分配法。它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不考虑拥挤对出行时间的影响,即认为
所有路段的出行时间都是不随路段上交通流量的大小
而变化的常数;第二个特点是认为同一组OD的所有驾
驶员都选择完全相同的路线。因此,这种分配法的主
要计算是寻找最短路径。
第四阶段 交通分配
定义路段出行时间为自由流出行时间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了解基于城市 交通运输模型系 统(UTMS)的 交通运输模型的 基本知识。
城市交通运输模型系统(UTMS)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交通运输规划的目的
• • • • • 为决策过程提供帮助 项目经济评价 政策评价 项目影响 设计目的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容量限制法通过循环 迭代全有全无流量分 配以及反映路段通行
更 新 路 段 出 行 时 间
随机地选择一个起始小区
计算到所有终点小区的最短路径 分配出行矩阵交通流到这些路径 是否所有的小区作为起始分区都被分配 是
能力的拥挤函数计算
路段出行时间,近似 计算平衡解。但是,
该方法不能收敛,在
某些路段上可能会反 复分配流量。
第一阶段 出行发生
类型分析法
第一阶段 出行发生
Pi —分区i的出行产生量
Nh —类别h的家庭总数;
Rh —相应的出行产生量。
第二阶段 出行分布
出行分布矩阵
第二阶段 出行分布
数学模型
• 增长率法
– 统一增长系数法 – 单约束增长系数法 – 双约束增长系数法 • 重力模型法(Gravity Model) • 介入机会模型法(Intervening Opportunity Model)
第二阶段 出行分布
重力模型的计算过程
确定通达性
确定分布阻抗
确定摩差因子矩阵
使用重力模型来确定小区i到小区j的出行分布
第二阶段 出行分布
介入机会(概率)模型
该模型是由Schneider提出的。基本思想是 把从某一小区发生的出行,选择另一小区做为 目的地的概率进行模型化,所以属于概率模型。
结束
第四阶段 交通分配
增量分配法是一种近似的平衡分配法。这种方法的基 本思想是将OD交通量平分成若干等分,循环地分配每 一等分的OD交通量到道路网络中。每一次循环分配一
等分的OD交通量到相应的最短路径上,每循环分配一
次重新计算并更新各路段的旅行时间,然后按更新的 旅行时间重新计算网络各OD间的最短路径。下一个循 环中按更新后的最短路径分配下一等分的OD交通量。
规划内容 • • • • • • • 人口 土地利用 交通运输网络 旅客运输 货物运输 公共交通运输 环境影响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战略目标
• 减少出行的发生
• 减少出行距离
• 促进非机动车运输
• 鼓励公共交通运输 • 减少交通延误 • 改变拥堵地区交通状况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基本过程 收集现状基础数据,包括: – 现状土地利用及相关数据 – 现状人口数据 – 现状交通运输系统状况 – 现状出行情况 – 现状政府机构相关的目标、政策及战略 – 社区存在的问题和关心的问题 – 目前的资源状况和资金水平
出行特性 – 出行目的 – 出行时间
第三阶段 出行方式选择
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的因素
交通设施特性 – 出行时间 – 出行费用 – 过路费 – 停车场及停车费用 – 舒适度和便利性 – 可靠性和定时性 – 安全性 – 可达性
第三阶段 出行方式选择
Logit模型
集计方法:就是以一批出行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有关他们的调查 数据先作统计分析处理,得出平均意义上的量,然后对这些量作进 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非集计方法:则是以单个出行者做为分析对象,充分地利用每个 调查样本的数据,求出描述个体行为的概率值。相对于集计方法,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四阶段需求模型
出行发生
出行分布
方式选择
交通分配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基本交通运输模型
土地利用
产生吸引
出行分布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基本交通运输模型
方式选择
交通分配
第一阶段 出行发生
• • • • 出行分类 出行目的 影响出行发生的因素 模型化出行发生
第一阶段 出行发生
预测方法:
• 增长率法(Growth-factor Modeling)
• 回归分析法(Regression Analysis) • 类型分析法(Category Analysis )
第一阶段 出行发生
类型分析法 类型分析法是以家庭为分析单位的,根据对 出行起决定作用的一些因素,将整个对象区域的 家庭划分成若干类型。类型分析法认为:在同一 类型的家庭中,由于主要出行因素相同,各家庭 的出行次数基本相同,将各类家庭单位时间内的 平均出行次数称作出行率。并且假定各类家庭的 出行率一直到规划年都是不变的。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基本过程 估计未来出行,包括由于未来土地开发利用产生的新 的出行以及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产生的出行变化。 估计目前和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能,比较预期达到 的和可接受的性能标准来确定目前和未来交通运输系
统的不足。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基本过程 为克服目前及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不足,提出并评估 可供选择的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战略以适应长期发展战 略,并考虑未来资金需求。
基于家庭的购物出行(Home-based Shopping)
基于家庭的其他出行(Home-based Other) 非基于家庭的出行(Non-home Based)
第一阶段 出行发生
出行时间
– 高峰出行
– 非高峰出行
第一阶段 出行发生
计算过程
• 出行产生:确定每个小区产生的总出行
• 出行吸引:确定每个小区吸引的总出行 • 出行平衡:使总产生出行等于总吸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