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苏科版初三上)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教案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材依据】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这是有利的一面。

但是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以前没有接触过,是全新的内容,所以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凭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与实际贴近的物理实验,同学们通过努力会让他们顺利掌握本章内容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了解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2)通过实验认识电路,知道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状态,了解电源短路的危害。

(3)初步认识家用电器,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2、方法与途径(1)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来认识常用的各种电池和用电器。

(2)通过活动学会连接简单电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情感与评价(1)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增强节约用电的意识。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适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内容【教学重点】(1)电路组成及电路连接的三种状态。

(2)短路的危害及防止。

【教学难点】按要求正确画电路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用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电路的组成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怎样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格中。

名称用途电源类型电能转化成的主要能量形式交流电电池内能机械能光能声能电灯照明收音机电饭煲手电筒电风扇电视机点拨:鼓励学生扩充表格内容,提出不同的分类标准。

议一议:这些电器在工作时有没有消耗电能?生: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都要消耗电能。

小结归纳:(1)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源思考:一个用电器工作时需要什么?生:需要用电,既有供电的装置。

《第十三章 一、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一、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了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掌握开关、电灯、插座等基本电器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家用电器和电路模型,如灯泡、插座、开关等。

2. 准备实验器材,如电线、插头、电源等。

3. 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家用电器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4. 准备相关视频或图片,用于讲解安全用电知识。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初步了解家用电器和电路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让学生观看家用电器图片,认识这些设备并描述它们的功能。

2. 展示家庭电路示意图,介绍家庭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二)讲授新课1. 介绍家用电器与电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电器设备需要电路来供电。

2. 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

3. 针对具体电器设备,如灯泡、电扇、空调等,详细讲解其电路构成和工作原理。

4. 介绍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强调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三)实验操作1.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

2. 让学生使用电池和导线,连接小灯泡,观察灯泡的亮灭变化,感受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设计并连接一个简单的家用电器电路,如电扇电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四)课堂互动1. 提出与家用电器和电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遇到的电器设备故障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布置作业1. 要求学生复习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家用电器与电路的关系。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第1课时)电路中的电流(教学设计)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第1课时)电路中的电流(教学设计)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思考:我们教室里的电灯为什么能亮的?电扇在什么情况下能转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电,电器是怎样工作的?电器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电器要安装在电路中,从这一节课起我们来学习电路的知识。

板书(投影)课题: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组成(二)、学习新课内容电给我们带来光明、电让我们能看到电视节目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电为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多方便(工厂用电、收割用电等)、科学家研究也要用电。

电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

—动画131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电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活用电的有电饭锅、电熨斗、电视机、电暖器、收音机、录音机、电脑等等1、用电器生活用电的有电饭锅、电熨斗、电视机、电暖器、收音机、录音机、电脑等等都是利用电能工作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从能量能量的角度说用电器是利用电能工作的,是将电能转化为我们需要的能的装置。

或者说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观察与讨论(1)、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如电灯使我们晚上能方便照明了,洗衣机减轻了人们的劳动,收音机、电视机让我们看到了新闻和电视节目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空调使人们冬暖夏凉等等。

(2)、填写下面的表格并讨论:怎样对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进行分类?对照表格讨论交流并填表(投影出)。

除了表中有的自己再写几个。

说明;实际上所有用电器工作时都有电能转化成内能。

思考:用电器要工作(如要小灯泡亮)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讨论交流后小结:要在电路中、要有电源供电、要用电线连入电路。

等等。

2、电源什么是电源?它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请你阅读课本第62页信息快递内容。

弄清以下问题:(1)、什么是电源?(2)、从能量转化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什么?(3)、常见电源有哪两类?能各举一例吗?(4)、常用的直流电源是什么?它有哪两个电极?(5)、用直流电源供电时电流从哪儿流出从哪儿流入?根据自学讨论回答问题:略。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名为“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的物理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对家用电器和电路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家用电器和电路的运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家用电器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的安全用电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用电器模型、电路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用电安全的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介绍家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电路图示例,让孩子们了解电路的组成。

3. 实物观察:展示家用电器模型,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其结构和功能。

4. 动手实践: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7. 课后拓展:布置作业,让孩子们绘制一幅关于家用电器的图画,并写上自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家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对家用电器和电路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安全用电方面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家用电器和电路的运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 (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学内容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课题第一课时: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课型:新授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家用电器。

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2.通过实验,认识电路,知道通路.断路和短路。

3.增强节约用电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电路,知道通路.断路和短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带领学生体会物理现象和知识本身具有深刻的美学特征——简洁明快美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按要求画电路图教学难点按要求画电路图教具学具手电筒、电源、导线、用电器、教学挂图学习内容.过程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一、学习电在我家中师: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

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①家用电器的功能②电源的作用和分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自由交谈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活动:观察手电筒1.组织学生观察手电筒2.利用挂图出示手电筒的示意图,作适当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形成对电路的初步认识1.利用电池.小电灯.灯座.开关和导线,组织学生把上述器材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电灯的发光和熄灭2.在实验前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①开关在连接时必须断开②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③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3.组织学生讨论:电路中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4.教师总结:①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②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③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开关——控制电路通.断5.教师重复实验,观察当开关闭合,打开或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所发生的现象,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开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一、引言本教学设计针对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内容,主要内容为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了解到家用电器中的电路原理,开关的分类和使用,以及电路图的读取和绘制等基础知识。

本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对家用电器和电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 1. 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开关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3. 能够读取和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4.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基础的电路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开关的分类和使用方法;3. 电路图的读取和绘制;4. 一些基础的电路问题。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 你家中有哪些常见的家用电器? - 家用电器是怎样工作的? - 你了解开关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吗?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通过图示和示例,让学生对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家用电器之间的区别,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步骤三:开关的分类和使用方法接下来,教师可以讲解开关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通过图示和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开关及其适用场景。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自己操作开关,并观察开关的工作现象和原理。

步骤四:电路图的读取和绘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家用电器和开关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读取和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通过实例的演示,让学生学会识别电路图中的各种元件及其符号,并能够将实际电路转化为电路图表示。

步骤五:解决基础的电路问题在学生对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掌握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础的电路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源是能持续供电的装置,了解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2)初步认识家用电器,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装置。

(3)通过实验认识电路及组成,知道通路、断路和短路,了解短路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来认识常用的各种电源和用电器。

(3)通过活动“观察手电筒”和“怎样使一个灯泡亮起来”,体会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的作用。

(3)增强节约用电意识。

2学情分析
这节课学生才接触电,用“观察手电筒”和“怎样使一个灯泡亮起来”两个活动让学生充分应用了生活经验来解决物理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兴趣,在对电已有认识上重新进行构建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电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从总体上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把握,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形成清晰、明确的感受,并从中产生出更持久的学习动力。

.
3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电源的能量转化,各种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及短路的危害和防止。

难点:什么是通路断路短路,并能分辨出来。

4教学过程。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3章的第1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家用电器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常见的家用电器。

2.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用电器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难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的判断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家用电器实物、电路图、导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电路图、导线、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实物,如电视、冰箱、空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都是什么电器?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概念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家用电器的基本概念,解释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3. 电路组成讲解:教师通过电路图和实物,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4. 电路连接方式讲解:教师通过电路图和实物,讲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和并联。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出示一些例题,如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家用电器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家里常用的家用电器,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 根据教材第13章第1节的内容,画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图示,并说明两者的区别。

答案:1. 如电视、冰箱、空调等,作用如上看示例。

2. 见教材第13章第1节图示。

3. 无法计算,因为题目中没有给出灯泡的电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1. 调查身边的家用电器,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教案: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九年级科目:物理版本:苏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第1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名称、作用和构造。

2.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等。

3. 学会用实物连接简单的家庭电路。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名称、作用和构造。

2. 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用实物连接简单的家庭电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用电器的名称、作用和构造;电路的基本概念。

难点:用实物连接简单的家庭电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用电器模型、电路图、实物电路连接器材。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电器设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电器设备的作用和构造。

2. 讲解家用电器的名称、作用和构造:教师通过展示家用电器模型,讲解各种家用电器的作用和构造。

3. 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电路图,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等。

4.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物电路连接,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家用电器和电路知识,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家用电器:名称、作用、构造电路: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你家中的电器设备,并说明它们的作用和构造。

答案:略2. 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电路的安全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预防电器事故的发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是“用实物连接简单的家庭电路”。

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知识的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点。

我们来分析为什么这一部分会成为教学难点。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word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word教案

教学内容苏科版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课题第一课时: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课型:新授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家用电器。

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2.通过实验,认识电路,知道通路.断路和短路。

3.增强节约用电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电路,知道通路.断路和短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带领学生体会物理现象和知识本身具有深刻的美学特征——简洁明快美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按要求画电路图教学难点按要求画电路图教具学具手电筒、电源、导线、用电器、教学挂图学习内容.过程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一、学习电在我家中师: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

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①家用电器的功能②电源的作用和分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自由交谈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活动:观察手电筒1.组织学生观察手电筒2.利用挂图出示手电筒的示意图,作适当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形成对电路的初步认识1.利用电池.小电灯.灯座.开关和导线,组织学生把上述器材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电灯的发光和熄灭2.在实验前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①开关在连接时必须断开②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③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3.组织学生讨论:电路中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4.教师总结:①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②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③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开关——控制电路通.断5.教师重复实验,观察当开关闭合,打开或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所发生的现象,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开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2. 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电路的概念。

3. 掌握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名称和作用,了解它们的构造和原理。

2.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家庭电路中的各个部分。

3. 能够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并能正确连接简单的电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2. 教学重点:了解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用电器模型、电路图、连接线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电路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如电视的显像原理、冰箱的制冷原理等。

3. 电路概念: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

4. 家庭电路: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讲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

5.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如何连接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个家庭电路的连接图,并写出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2. 板书内容: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电路的基本概念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家庭电路的连接图,并写出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绘制出正确的家庭电路连接图,并准确写出各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教案: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2. 掌握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3. 学会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电器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并简要介绍其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2. 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各部分的作用。

3. 学会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电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安全用电的原则。

2. 教学重点: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家用电器实物、电路图示。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在家庭电路中的作用。

2. 知识点讲解:(1)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以洗衣机为例,讲解其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2)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开关、电线、插座、电器等。

(3)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3. 例题讲解:分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的危险。

5.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6. 实践操作:让学生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用电器:洗衣机、电视、冰箱等家庭电路:电源、开关、电线、插座、电器等电流过大原因: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并简要介绍其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2)绘制家庭电路图,并标注各部分的作用。

(3)举例说明如何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的危险。

2. 作业答案:(1)家用电器:洗衣机、电视、冰箱等。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教案 (1)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教案  (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设计知识技能30 % 1.初步认识家用电器。

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知道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短路知道什么是电路图,电路图的意义创新实践10 % 实践中能灵活应变,及时提出问题,并能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新颖,方法独特,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实践中有一定应变能力,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能克服困难,勤于动脑、动手、动口。

实践中不能随机应变,不愿动脑,动手和动口,要靠他人的帮助和指导,才能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束手无策。

自评评语互评评语教师评语九、学生技能提升在本次教学中,我让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复习,观察,分组实验,并以PPT呈现电路的状态,进而通过对比演示实验,完成句子练习电路设计任务,使学生掌握本课时重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我借助这项学习开展教学,指导学生总结出语法规则之后,让学生学习利用QQ群或微信群,进行互动交流,并且学会了PPT的使用方法,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

十、教学反思因为本节的内容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所以教师通过PPT,引导出本课时重难点,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个活动中来。

他们由简单的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到上网搜索以及利用媒体等手段获得相关的信息,并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总结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及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及教案

第2节电流和电路实验开始认识电路吧。

新课一、电路的基本组成:实验一:1.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如何使一盏小灯泡发光?2.如何控制灯泡的亮与灭?3.请同学将这个电路连接好。

4.教师操作,请同学们观察小灯泡的工作状态。

将小灯泡与电池用导线连接。

用一个开关来控制。

学生连接并操作。

由生活走进物理,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总结出电路的基本组成。

为后面学习电路的状态做铺垫。

实验二:如何使电动机转动?如何控制它的工作状态?物理上,我们把电池这类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消耗电能的装置叫用电器。

小结:由前面的实验,同学们总结一下,一个最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介绍:生活中的电源种类很多,如各种于电池、蓄电池、发电机、学生电源等。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用电器。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

开扩学生的视野,物理知识二、元件符号与电路图我们在研究电路时,通常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1.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介绍常用元件的符号:电池、开关、灯泡、电动机、电铃、交叉相连导线、交叉不相连导线。

3.练习:请画出如下实物的电路图开关断开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用电器不能工作;开关闭合时,电路处处连通,用电器工作。

学生练习画法。

介绍元件符号和电路图的画法。

画图技能训练。

为下一环节铺垫。

三、电路的状态1.通路:用电器工作。

2.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

介绍两种断路故障:(1)接触不良;(2)导线断开。

3.电源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实验三:干电池短路,温度升高。

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学生观察。

介绍电路状态的同时,练习将实物图变成电路图。

正确认识断路状态。

使学生认识电源短路的危害。

实验四:(1)开关闭合,灯工作吗?(2)出现了什么问题?(3)如何正确连接电路?(1)不工作。

(2)电源短路。

(3)去掉“短路”导线。

学会识别电源短路,加深对电源短路的认识。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导学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导学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构造和功能;2. 掌握家用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 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电路的组成要素;4. 掌握开关、导线、保险丝等电路元件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常见家用电器的名称、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2. 能够描述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电路的组成要素;3. 能够分析开关、导线、保险丝等电路元件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用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和电路组成要素的掌握;2. 教学重点:常见家用电器的认识和电路元件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家用电器实物、电路图;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结构、功能。

2. 讲解家用电器工作原理:以电视为例,讲解其工作原理,如显像管、电路板等部件的作用。

3. 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讲解电路的组成要素,包括电源、开关、导线、保险丝等。

4. 讲解电路元件的作用:以开关为例,讲解其作用是在电路中控制电流的通断;以保险丝为例,讲解其作用是在电路中限制电流过大,防止火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画出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图,并描述各部分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家用电器的名称、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2. 板书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开关、导线、保险丝等;3. 板书电路元件的作用,如开关、保险丝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你熟悉的家用电器,并描述它们的工作原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家用电器的认识和电路组成要素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巩固;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家庭中的电器设备,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节能措施,下次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家用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和电路组成要素的掌握1. 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断路、短路(3)知道什么是电路图,电路图的意义,并会画电路图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电路的连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2)通过分析所连接的电路,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意识(2)培养学生节约用电和保护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电路的组成,电路的状态,画电路图难点:画电路图教学设计引入:从生活走进物理师:这节课,老师带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有台灯、小电风扇、蓄电池、干电池等,你能把它们分类吗?(学生分类)他分的合理吗?很好,掌声送给他。

一、认识电源、用电器1、电源师:我们先来看这一类,是各种电池。

演示发电机发电展示太阳能风扇帽子,现在风扇不转,如果在太阳下,怎样呢?观看视频,太阳下风扇转动。

介绍帽子上的太阳能发电。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持续供电)我们把能持续供电的装置叫电源。

(板书:电源)它们有不同点吗?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呢?(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呢?(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它们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电源有两种类型: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电池是直流电源,我们生活中插座提供的电,是发电机提供的,是交流电。

2、用电器师:我们来看另外一类,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利用电进行工作的装置)我们把它叫用电器。

生活中有很多用电器,我们来做一个关于用电器的调查。

请大家参照台灯的用途是照明,电源类型是交流,电能转化成的主要能量是光能和内能。

(发光和发热)(学生做调查表)师生一起依次完成收音机、电饭锅、手电筒,增加两个感兴趣的家用电器(电风扇、电视机)我们同学完成的太好了。

此处应该有掌声。

各种用电器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电,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师生交流讨论,体会家用电器的重要性)3、开关师:怎么让手电筒亮起来呢?(按开关)怎么让手电筒熄灭呢?(按开关)看来,开关挺重要的,它能干什么呢?(控制灯泡亮与不亮)4、导线手电筒还有没有其他部件构成呢?(金属外壳)金属外壳起到连接电池、灯泡、开关的作用,相当于导线拆开手电筒,让学生观察手电筒的内部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苏科版初三上)【教学目标】
1.明白电路的差不多组成及其作用。

2.明白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状态,了解电源短路的危害。

3.明白常用电路器件的符号,会用这些符号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过程】
课前请学生调查各自家庭中的家用电器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一.用电器
1.用电器是使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

它跟电源连接后,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能。

2.让学生自己看信息快递得出:
〔1〕电源:是能连续供电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电源的种类: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最常见的直流电源是电池〔干电池、蓄电池〕。

有正〝+〞、负〝-〞极。

当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观看与讨论:
在课前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分析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各是将电能转化为何种形式的能,填写在表格中,尝试运用一定的标准对表中所列电器进行分类,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并注意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鼓舞学生扩充表格内容,提出不同的分类标准。

二.电路
1.学生活动13.1观看手电筒
课前能够请学生从家中自带各种手电筒,按照教材所提要求,分小组进行活动,观看手电筒的内部组成,通过操作了解各元件的作用,形成电路的初步认识。

〔1〕按下手电筒的开关按钮,观看灯泡的发光情形。

〔2〕打开手电筒的后盖进行观看,电池是如何样安放的?后盖与电池是如何样连接的?观看开关按钮的结构,了解它的作用。

〔3〕旋开手电筒的前部进行观看,灯泡是如何样安装的。

2.学生活动13.2如何样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本活动为活动13.1的自然延伸,模拟连接手电筒电路,教师第一要通过示范,强调连接电路的本卷须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做电学实验的良好适应。

做一做:现有电池,小灯泡、开关和导线,请你依照对手电筒的观看和研究,度着把它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操纵小灯泡的发光与熄灭。

读一读:连接电路时应注意:
(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2)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动身,按一定的顺序连接
各个器件,防止断路或短路。

(3)连接线应顺时针绕在接线柱上,并旋紧螺母。

(4)电路连接好后,必须经检查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5)电源的两极绝不承诺以任何方式直截了当相连,造成电源短路。

做一做:学生检查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断开开关。

观看连接的电路能否操纵小灯泡的发光或熄灭?
想一想:电路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分不起什么作用?并将13-4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画出连接各元件的图。

总结得出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坚持电路中有连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操纵电路和通断。

3.电路和定义及分类
电路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
按是否通断可分为:通路和断路。

连续刚才实验1的演示,重做图1的实验,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

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打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可不能发光,讲明电路中没有电流。

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

将小灯泡取下,即用导线直截了当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过一会儿手摸导线会感受到导线发热。

这种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截了当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

短路是专门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绕坏,是不承诺的。

4.电路图
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形的图。

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出示示教板或画有各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片,并作讲明。

定义: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元件实物连接的图。

要求学和把握几种常用的电路元件及符号。

示范画教材P79的电路图,引导学生规范作图,养成良好的作图适
应,要求学生做到:
(1)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不能遗漏任一电路器件。

(2)使用统一规定的器件符号。

(3)描画连接导线时,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导线,转弯处一
样画成直角,使电路图美观、简洁。

5.生活物理社会
要求学生自学P76集成电路了解科技进展。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教材后的练习。

2.摸索题:一个实际电路中的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许多个。

例如一个小灯泡和电铃要同时在一个电路里工作,用同一个开关来操纵。

那个电路应如何样连接?你有几种方法?请试着画出电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