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年级物理同步练习试题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优质同步测试附答案11.2滑轮

二、滑轮(总分:26分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升降式晾衣架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晾衣架没有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A.动滑轮 B.定滑轮 C.轮轴 D.斜面2.如图所示是工人提升重物的情景,若不计滑轮所受重力及摩擦力,其中最省力的是()A B C D3.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的拉力与物体重力是平衡力B.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一定等于50%C.人拉力做的功等于滑轮增加的重力势能D.物体升高的距离等于滑轮左侧绳子减小的长度4.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机械装置中,不能省力的装置是()A.自行车的脚踏板 B.旗杆顶的定滑轮 C.水管上的水龙头 D.大门上的把手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5.(4分)如图所示,图甲不计滑轮重与摩擦,匀速提升重30N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图乙杠杆水平平衡,则A、B两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大小关系是F A= F B.(第5题图)(第6题图)6.(4分)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6分)7.(3分)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8.(3分)如图所示,某人在A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二、滑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D2. D3.D4.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5.(4分)10 26.(4分)100 20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6分)7.(3分)8.(3分)。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热传递》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热传递》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两个物体之间如果发生热传递,则它们之间一定具有不同的()A.热量B.质量C.温度D.比热容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固体是非晶体,熔点为80℃B.该固体熔化时间持续了大约35minC.第20min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D.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3.“母亲节”到了,小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妈妈精心准备了一桌美食,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对烹饪食物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锅一般都是用铁制造的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B.红烧排骨香气四溢,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番茄炒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番茄和蛋的内能增加的D.煲鸡汤时,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4.下面是某同学在笔记本上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A.扩散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D.物体的内能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5.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只要不变,内能就一定不会变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内能可能会不同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6.如图,把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在手心里滚来滚去。
据此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镓的熔点低于手的温度B.金属镓熔化,需要吸热C.金属镓的内能增大D.可以用金属镓来制作餐具7.下列事例中,属于只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阳光照射下,热水器内的水温度升高B.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会变热C.冬天双手互相摩擦,手会发热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筒壁会发热8.饺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春节吃饺子是我国传统风俗。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1.5机械效率(word版,含答案解析)

11.5机械效率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1.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功越多的则功率越大B. 功率越大的机械,其效率越高C. 功率越大的机械越省力D. 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少2. 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改进机械的性能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B. 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D. 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3. 如图所示,快递小哥为了把较重的货物装入运输车,用同样的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方式提升货物。
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方式可以省力B. 乙方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 甲、乙两种方式做的有用功相等D. 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4. 小明同学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三次实验中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相同,绕线方法和测量器材都相同,但自由端的拉力却不同,从而造成滑轮机械效率不同。
请分析自由端拉力不同的原因不可能是A. 滑轮和绳之间、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B. 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C. 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D. 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5. 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页(共10 页)第3页(共10 页)A. 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提升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B. 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功率就越大C. 物体做功时间越短,物体的功率就越大D. 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员仍然对篮球做了功6. 下列有关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机械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 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 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D. 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7. 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相同的功,甲用的时间比乙短B. 甲做的功肯定比乙多C. 甲消耗的能量肯定比乙的多D. 甲做功比乙慢8. 如图,是一位同学组装的提升重物装置,他用 的拉力 ,在内把重的重物 提升,则此过程中A. 该滑轮组的效率为B. 他做的总功为C. 他做的有用功为D. 他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为9.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工人师傅用的力,在 内把的重物匀速提升。
2022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功

11.3功1.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它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桌面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对它做了功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C.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2.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做了功B.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但司机对汽车做了功C.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货物做了功D.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3.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B.吊车吊着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过程中,吊车对重物做了功C.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内对杠铃要做很大的功D.用相同的力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所做的功不同4.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多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5.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缓慢拉到顶端,下列关于做功的判断正确的是A.木箱受到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B.木箱受到斜面摩擦力做功大小为100JC.木箱受到合力做功的大小为125JD.木箱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做功大小为200J6.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球的情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人对足球的踢力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足球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对足球做了功D.足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7.如图,小虎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此时A.小虎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B.小虎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阻力C.小虎对箱子做了功D.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8.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B.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C.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D.用300N的力推汽车,汽车没动9.如图是某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时的情景,她的重心在A点,体重为500N,设地面对两个手掌的支持力为F,在运动员身体撑起的过程中A.支持力F一定不做功B.支持力F一定做功C.支持力F=500N D.支持力F>500N 10.立定纵跳摸高是中学生常见的运动项目。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优质同步测试附答案13.4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总分:22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V1、V2的示数分别是U、U1、U2,关于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U=U1=U2 B.U>U1+U2 C.U<U1+U2 D.U=U1+U2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5V,L1、L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6Ω,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应分别选择()A.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B.电流表(0~0.6A)、电压表(0~15V)C.电流表(0~3A)、电压表(0~3V)D.电流表(0~3A)、电压表(0~15V)3.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手机新电池的电压大约是220VB.教室黑板的高度大约是3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8m/sD.家用电冰箱的电流大约是1A4.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80V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cmC.冷冻室里冰淇淋的温度为10℃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0分)5.(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是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引出的导线接头.a与b 处相接时,电压表示数为6.0V;使a与b处断开,然后与c处相接,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4.5V,这时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V.6.(4分)将两片不同的金属片A、B浸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该电池对外供电时,将能转化为电能,把金属片A、B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电压表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如图所示的偏转,则金属片A是(选填“正”或“负”)极.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8.(4分)小明用如甲图所示实物图来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状态。
(2)在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罝于端(选填“A”或“B”),并采用的方法来确定电压表的量程。
2020-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11.5机械效率

11.5机械效率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20N ,拉动绳子自由端,用这个滑轮组把质量为38kg 的重物匀速提升3m ,不计绳重和摩擦,g 取10N/kg .下列正确的是A .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400NB .该过程做的有用功为1200JC .该过程的机械效率为95%D .所挂物体越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小 2.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则机械效率最高的装置是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了2m ,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 .绳子自由端拉力F 的大小为300N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C .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200JD .绳子自由端拉力F 的功率为150W4DC2BA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C.拉力的功率是99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5.如图所示,张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5s时间内匀速推到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m.(g取10N/kg)则A.推力的功率为40W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C.推力做的总功300J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100N6.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这个滑轮可以省功B.使用这个滑轮可以省距离C .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D .把物体拉起得越高,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7.将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分别用图甲和图乙来完成,不计绳重与摩擦,滑轮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 .乙图中滑轮的好处是可以省功C .甲图中的有用功小于乙图中的有用功D .乙图的机械效率大于甲图的机械效率8.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把一个重为20N 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4s 内匀速提升了2m ,所用拉力F 为12.5N 。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以杠杆中点为支点。
(1)小明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调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直到杠杆水平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将两边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杠杆_____(选填“左”或“右”)端下沉;(2)小明在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①如图乙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BC ,其长为L , O 点为其重心,其所受重力300N ;OA =4L ,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 端下沉,所需外力F 至少应为_____N ;若F 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 端,所需外力F '至少应为_____N ; ②如图丙所示,C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 。
现将C 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杠杆的B 端悬挂D 物体,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C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已知:D 物体的质量为2kg , OA :AB=1:4。
要使C 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则可以移动支点O 的位置,使O 'A :AB =______。
【答案】左 100 150 1:7【解析】【分析】【详解】(1)[1]设图甲中的一个钩码重力为G ,杠杆一小格的长度为l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3G ⋅2l =2G ⋅3l小明将两边钩码同时远离支点移动nl 距离后,杠杆左右两边变成3G ⋅(2l +nl )=(3n +6)Gl ,2G ⋅(3l +nl )=(2n +6)Gl而 (3n +6)Gl >(2n +6)Gl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2)①[2]据题意知,为了不使铁棒的B 端下沉,需用外力来保持平衡,此时铁棒的A 为杠杆的支点,阻力臂为OA =4L ,动力臂为AB =34L ,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G 1⋅4L =F ⋅34L 所以此时的外力111300N 100N 33F G ==⨯= [3]要将铁棒B 端稍微抬起,此时C 变成杠杆的支点,则12L L G F ⋅=⋅' 所以此时的外力 111300N 150N 22F G ==⨯=' ②[4]由题意知,D 物体的重力G 2=mg =2kg×10N/kg=20N挂上D 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设绳子对A 端的拉力为F 1,则有F 1⋅OA =G 2⋅OB即1220N 480N AB F G OA=⋅=⨯= 悬挂D 物体前后,C 物体对地面压强变化∆p =p 1-p 2=6×105Pa-2×105Pa=4×105Pa那么C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425110m 10Pa80N 24F S p -===∆⨯⨯ 则C 物体的重力 G 3=F C =p 1S =6×105Pa×2×10-4m 2=120N要使C 物体恰好被拉离地面,则A 端受到的拉力F 2=G 3=120N那么G 3⋅O 'A =G 2⋅O 'B即120N ⋅O 'A =20N ⋅O 'B所以O 'A :O 'B =1:6那么O 'A :AB =1:72.对于杠杆的原理,我国古代也很注意研究,在古书《墨经》中就对杆秤作了科学的说明。
江苏初三初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物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构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中, 轴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定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________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动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__________。
3.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_______力,但费________。
4.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A,挂物体的钩子承受_____牛的力,挂绳子的钩承受_________牛的力(动滑轮重不计)。
5.如图所示,物体重10N ,且处于静止状态。
该滑轮是___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____N 。
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 1、F 2、F 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 1___F 2___F 3。
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____,只能改变力的____。
6.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 时,恰能使重物G 匀速上升,则重物G= N ,绳固定端拉力为 N ,重物上升10cm ,力F 向上移动 cm 。
二、选择题1.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 .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B .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C .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D .以上说法都正确2.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 )A .1/3的力B .1/2的力C .2/3的力D .3/4 的力3.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 )A .B .C .D .三、作图题请分别作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杠杆示意图四、综合题1.根据你所掌握的滑轮知识,完成下列表格:2.如图所示装置,滑轮A重40N,滑轮B、C各重20N,重物G=200N。
2020-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11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

11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如图,一质量分布均匀的12kg 铁球与轻杆AB 焊接于A 点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 点,轻杆的延长线过球心O ,轻杆的长度是铁球半径的三分之二。
要使铁球刚好离开墙壁,施加在铁球上的力至少为A .27NB .45NC .72ND .90N3.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 .叉车向上举起货物B .小林沿着斜面向上拉动物体C .小欣背着书包上楼D .小明用力推石头但石头不动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 和B 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杠杆仍能平衡B .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 .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 .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杠杆会A BOOA AB A B .筷子C .羊角锤D .独轮车A .钳子6.利用图所示的滑轮,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B .拉力F 1做的功是额外功C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做的功是总功D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7.如图所示,用同样的轻绳(不计绳重)和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的过程中A .F 1>F 2 η甲>η乙B .F 1>F 2 η甲<η乙C .F 1<F 2 η甲<η乙D .F 1<F 2 η甲>η乙8.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 的物体,拉力F 的大小为30N .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 ,则A 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A .45N ,50%B .45N ,75%C .60N ,50%D .60N ,75%9.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 的货物提到9m 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80N ,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甲乙A .1400J 80%B .1800J 80%C .1800J 83.3%D .2160J 83.3%10.利用等重滑轮,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提升同一重物,升高相等高度。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优质同步测试附答案11.1杠杆

一、杠杆(总分:24分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甲为铡刀切甘蔗时的情景.若把铡刀视为一根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杠杆,原理用图乙表示.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铡刀是费力杠杆 B.动力臂为ABC.固定点C是支点 D.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2.指甲刀是生活中常用的小工具,如图所示,它包含三个杠杆,关于这三个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 B.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C.三个都是省力杠杆 D.三个都是费力杠杆3.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C处逐渐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则拉力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4.为了消防安全,楼房每层必须配备灭火器.下列关于图示灭火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B.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C.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2分)5.(4分)如图所示,是小鹰用扫帚打扫地面卫生的情景,此时扫帚属于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平时用力扫地,是通过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可使地面打扫得更干净.6.(4分)如图所示是赛艇比赛,赛艇的浆是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7.(4分)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图中杠杆匀质且均匀刻度.当杠杆水平平衡后,在左侧第2格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应在右侧第3格上挂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若在右侧改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杠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同步测试题及答案1.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绳重、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F2B.F3=F4C.2F2=F1D.2F2=F42.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
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2<F1<2F2C.F1=2F2D.F1>2F23.如图,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这一结论。
小敏想通过一次实验既得出结论,又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侧加上一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能忽略、绳和滑轮之间摩擦不计)。
下列四套装置中能实现的是A.B.C.D.4.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F=20N B.F=10N C.F=5N D.F=30N5.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
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A.3N B.6N C.11N D.22N6.在我校物理科技节上,玲玲老师给大家演示了神奇的“二力平衡”。
如图所示,当一学生握住中空细圆柱体并保持静止时,玲玲老师用两弹簧测力计拉动圆柱体两侧的“同一根”细线,使“整根”细线向右做匀速运动,神奇的是:左手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8N,右手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却只有1.6N。
“同一根”细线右端受的拉力小,为何细线还能向右匀速运动呢?原来中空的细圆柱体内部另有“机械”,你认为内部最有可能的滑轮绕线结构是下列图中(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A.B.C.D.7.如图所示,不计绳的重力和摩擦,已知每个滑轮重10N,物体重G=100N,为了使整个装置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则需要施加的力F=N。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11.2滑轮1.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A B C D2.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下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不省力的是3.用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2l F1A B CC DC4.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匀速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1、F2、F3,则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5.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21FF=B.43FF=C.3121FF=D.4221FF=6.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如图所示,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所需动力最大的是••F1F2F3F4甲乙A CB DA.F1 B.F2 C.F3 D.F47.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用F1、F2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的大小关系是:F1____F2.8.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如图甲,旗杆的顶端安装着一个__滑轮,用来改变拉力的方向。
(2)如图乙,把被剪物体尽量靠近剪刀的转动轴,可减小__臂,剪断物体更省力。
9.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500N,用F=150N的力拉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重量及甲乙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N,方向向___.10.一小车在100N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在5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了15m,则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N,速度是____m/s1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12.如图b所示,通过滑轮组向下用力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组装滑轮组.1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最新苏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最新苏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同学们,为您整理了最新苏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927 题每题3 分,共27 分)
19.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声和电磁波都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B.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D.小轿车的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和保证安全
2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22.下列关于生活用电常识的认识中,符合要求的是;
A.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的金属帽,以免触电
B.三脚插头的用电器也可插入两孔插座
C.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D.输电线进户后应先接电能表
23.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
其中途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幸福。
江苏初三初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物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手电筒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 )A .电池B .灯泡C .导线D .开关2.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 .金属B .人体C .铅笔芯D .橡胶3.下面是小华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进行观察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 .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B .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C .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D .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4.小红发现教室里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A .B .C .D .5.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电路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用电流表测出A 、B 、C 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 、I B 、I C 。
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I A <I BB. I A <I CC. I B >I CD. I A =I C6.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 .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D .金属片B 是水果电池的正极7.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如图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 1=R 2<R 3,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A 1为0.3A ,A 2为0.15A ,A 3为0.45A 。
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 )A. B. C. D.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能直接测出灯泡L 1两端的电压是( )A .B .C .D .9.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10.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 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 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 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A .B .C .D .1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金属丝电阻大小的因素。
江苏初三初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三初中物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电功单位的一组是A.J,V•A B.J,kW•h C.W,V•A•s D.W,W•s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常说消耗了多少电能,其意思就是说电流做了多少功B.电能通过灯泡后发光,这个过程中电流做了功C.电能表上的读数显示了这个月用户的用电量D.电能和电功的单位相同,都是J3.小明利用电能表测量某一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一个用电器连续工作时,测得在1h内,消耗的电能为1.2kW·h,那么这一个用电器是A.电冰箱B.普通白炽灯C.彩色电视机D.挂壁式空调机4.使用电炉,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当电炉丝发热发红时,连接导线却不热,这是因为A.通过电炉丝电流比通过连接导线的电流大B.电炉丝的电阻比连接导线的电阻大C.电炉丝两端电压比连接导线两端电压小D.通过电炉丝电流比通过连接导线的电流小5.有两根电热丝,第一根电阻是2Ω,第二根电阻是6Ω,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1:1,通电时间之比为2:1,则它们产生热量之比为A.1:6B.3:2C.2:3D.6:16.一台“220V60W”电风扇,一台“220V60W”的计算机,一只“220V60W”电热毯同时接在220V的电压下,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A.电风扇最多B.计算机最多C.电热毯最多D.它们一样多7.某同学为家里安装了一盏电灯,当开关闭合,发现电灯不亮,熔丝熔断。
其原因可能是A.灯头内部短路B.开关内部短路C.灯泡的灯丝断了D.开关接触不良8.两只小灯泡并联后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发现灯泡L1比L2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L1的电流大B.L1的额定功率大C.L1两端的电压大D.L1的电阻大9.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10.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初中初三苏教版物理同步练习

初中初三苏教版物理同步练习同学们,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整理了2021初中九年级苏教版物理同步练习,期望关心您提供多方法。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质量为150g的物体可能是( )A. 一个乒乓球B. 一支铅笔C. 一个苹果D. 一只铅球2、校园之声播音员王艳正在播音,172班刘思思同学大声叫道:我班王艳在播音,她作出判定的依据是:不同的人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速不同3、关于光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是由红、黄、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B.人看到湖面上树木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4、今年春季,我校教室一楼连续了较长时刻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此现象属于(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5、一台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电视机,下列给出的选项属于平稳力的是( )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B.电视机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C.电视机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电视机的支持力D.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电视机的支持力6、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单杠运动员上杠前在手上涂镁粉B.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C.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D.气垫船运行时在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7、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铜丝做保险丝B.远离高压装置C.雷雨天用手机通话D.用湿布擦拭开关8、如图1,导线ab放在磁场中,接通电源后,ab向右运动,如要使其向左运动,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增大电路中的电流B.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C.将电源正负极对调D.同时对调磁铁两极和电源正负极9、如图2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10、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新苏教版初三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新苏教版初三年级物理同步练习新苏教版初三年级物理同步练习同学们,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整理了新苏教版初三年级物理同步练习,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实验与探究(34题3分,35、36题各4分,37题5分,共16分)34.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牛奶,用两个相同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过程中,发现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盛有___的烧杯(填水或牛奶)温度下降得快些。
若要使其温度下降不至太快,请说出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
35.如下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毛巾18.00棉布26.58木板(1)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小车每次滑行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能。
(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s后停止,位置如上图所示。
(1)请猜想单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猜出一种即可)(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宇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了该实验。
①实验中,需要测量单摆长L、摆球质量m、摆角(小于10)、摆动一次所需时间T。
其中摆球质量 m 除了用天平直接测量外,还可用下列测量仪器中___(只填序号)进行间接测量。
A.温度计B.密度计C.测力计D.气压计②测量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1234实验一摆长L=1m摆角=7摆球质量m/g2*******周期T/s2.002.002.012.00实验二摆长L=1m摆球质量 m=40g摆角/5678周期T/s2.002.012.002.00实验三摆球质量 m=40g摆角=7摆长L/m0.360.490.640.81周期T/s1.201.401.601.80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得出单摆的周期与质量、摆角、摆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宇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刚想粗略地测算自己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时的功率,如图所示。
(1)需要的测量工具:体重计、刻度尺、______。
(2)请帮他设计实验步骤:______(3)小刚采用了合适的方法记录数据,请帮他在空格处补上相应的数据。
(取g=10N/kg)重心上升高度h/m 质量m/kg拉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J拉上去的次数时间t/s功率P/W0.460______510______【答案】秒表使用体重计测量小刚的体重;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引体向上下鄂上升的高度;用秒表测量连续5次引体向上动作需要的时间;计算出小刚做引体向上运动时的功率240 120【解析】【分析】【详解】(1)[1]要测量功率需要测量时间,实验器材还需要秒表。
(2)[2]使用体重计测量小刚的体重;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引体向上下鄂上升的高度;用秒表测量连续5次引体向上动作需要的时间;计算出小刚做引体向上运动时的功率。
(3)[3]小刚的体重为G=mg=60kg×10N/kg=600N做一次引体向上小刚做功为W=Gh=600N×0.4m=240J[4]小刚做的总功为W总=5W=5×240J=1200J小刚做引体向上的功率总1200J120W 10sWPt===2.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钩码的重力G/N钩码被提升的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20.110.366.7% 230.1 1.40.371.4% 340.1 1.80.3420.1 1.50.266.7%(1)使用图甲的滑轮组实验时,应该要沿____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3次实验数据是用图____(选填“甲”“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其机械效率是_____(结果精确到0.1%);(3)通过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选填“高”“低”),通过分析第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4)同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弹簧测力计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该同学认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选填“合理”“不合理”)。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纡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弾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 3 1.5 变大【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得4G×3L=F B×4L解得F B=3G即需在B点处挂3个钩码。
(3)[3]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C L C,得4G×3L=F C×4L解得F C=3G=3×0.5N=1.5N[4]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2.小明想测量常见的两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他先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次数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率η140.1 1.80.3260.1 2.40.383% 340.1 1.40.557% 440.2 1.4 1.057%①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②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保留整数),第4次实验是用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③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2)接着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的摩擦不计)。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纡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弾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 3 1.5 变大【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得4G×3L=F B×4L解得F B=3G即需在B点处挂3个钩码。
(3)[3]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C L C,得4G×3L=F C×4L解得F C=3G=3×0.5N=1.5N[4]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2.图甲是某型号的抽水马桶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浮子是有上底无下底的圆柱形容器,中间有圆柱形的孔(图乙是浮子的放大示意图),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浮子通过圆孔套在直杆上,并与调节螺母紧密相连,手动上下移动调节螺母,可以使浮子的位置随之上下移动,轻质细杆AB 可绕O 点旋转,A 端与直杆底端相连,B 端装有塞子当水箱的进水孔进水,水面接触到浮子下端后,浮子内的空⽓开始被封闭压缩,随着水位继续上升,浮子上升带动直杆向上运动,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AB 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塞子压住进水孔,进水孔停止进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三年级物理同步练习试题
同学们,为您整理了苏教版初三年级物理同步练习试题,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实验与探究(34题3分,35、36题各4分,37题5分,共16分)
34.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牛奶,用两个相同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过程中,发现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盛有___的烧杯(填水”或牛奶
”)温度下降得快些。
若要使其温度下降不至太快,请说出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
35.如下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
毛巾18.00
棉布26.58
木板
(1)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小车每次滑行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能。
(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s后停止,位置如上图所示。
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m/s。
(3小车在铺有毛巾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______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