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1)

合集下载

桥涵水文1河流概论

桥涵水文1河流概论
以上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以上河段的流域或汇水区。
流域的边界线就是四周地面山脊线或分水线。
编辑课件
2.河流的流域
➢流域面积F : 指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面积,可在地形图上用 求积仪量出。以km²计。
1)山区汇水面积勾绘法 在地形图上寻找河流周边的分水 脊线,并将其连接起来,直至将 桥位点的上游河流(含全部支流) 全部包括在内,其闭合圈的范围 就是所调查桥位的汇水区。
编辑课件
3.河段分类
➢平原河流
1)河床横断面多呈宽浅矩形,通常滩槽分明,河弯处呈斜角形, 凹岸侧窄深,凸岸侧为宽而高的边滩,过渡段有浅滩、沙洲;
2)中泓线与河道中线一般不重合; 3)河谷开阔,有时河槽高出地面,靠两侧堤防束水; 4)冲积层厚,枯水期河槽中露出泥沙堆积体; 5)由于河流多河弯,浅滩连续分布,故河床纵断面亦深浅相间。
桥涵水文学
河流概论
桥梁与结构教研室: 李 林
编辑课件
教学目的和任务
1)了解河流流域的有关概念; 2)了解流域特征及其对径流形成的影响; 3)了解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各自的特点; 4)掌握径流形成过程的基本概念; 5)掌握水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特别是:洪水调查、形态断面
的流速和流量计算。
编辑课件
+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

1.河流的基本特征
5)河流纵断面:沿河流中泓面的剖面。 深泓线: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
河道纵比降:任意河段两端(水面或水底)的高差△h称为落差,
单位河长的落差。(包括水面比降、河底比降)
J h2 h1 h LL
J ( h 0 h 1 ) l1 ( h 1 h 2 ) l2 L 2 . .( h .n 1 h n ) ln 2 h 0 L

桥涵水文

桥涵水文

1.2. 编制原则(1)严格按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目标编制施工方案设计.(2)在编制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方案,满足设计标准和功能要求。

(3)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

(4)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5)通过建设单位管理标准化,通过方案实施优化、实现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6)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价评估体系,按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环节,将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施目标,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全面实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

(7)积极采用能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8)科学组织,精细施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工程概况桥梁为有砟梁,共计*座,其中特大桥*座,大桥*座,中桥*座。

见下表:3 施工工艺3.1 总体施工技术方案桥面附属设施主要内容包括:桥面布置、电缆槽、人行道栏杆、遮板、防水层、保护层、伸缩装置、挡砟墙、综合接地等。

桥面布置采用常用跨度梁有砟轨道整孔双线箱梁桥面布置;电缆槽盖板、桥梁遮板、人行道栏杆采用小型构件预制厂集中预制;防水层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无需卷材的聚氨脂防水涂料型防水层施工工艺;保护层采用现浇C40细石聚丙烯纤维网或聚丙烯腈纤维砼;伸缩装置采用厂购成品伸缩缝按照设计施工工艺现场安装;挡砟墙在桥上进行现场浇筑;综合接地采用常用跨度梁有砟轨道整孔双线箱梁综合接地布置。

3.2 施工方法3.2.1 桥面布置采用常用跨度梁有砟轨道整孔双线箱梁桥面布置,接触网支柱设在桥面板外缘,内侧距线路中心线不小于3.0m,挡砟墙内侧距线路中心2.2m,电缆槽两侧设置,通信信号电缆合槽槽道净宽350mm,电力槽净宽200mm。

《桥涵水文》习题(17级)(1)

《桥涵水文》习题(17级)(1)

《桥涵水文》习题习题一求河流比降已知某河流各河段的河底特征点高程及其间距如表1,试求各河段平均比降及全河的平均比降。

全河段的平均比降利用P17页公式(1-1-2)计算。

表1 各河段的河底特征点高程及其间距习题二实测流速计算流量已知某一水位下,用流速仪等仪器测得的某河流测流断面资料如表2所示,试计算此水位下的流量及断面平均流速,斜坡岸边系数α取0.7。

提示:计算时列出如下的表格计算各个部分断面的流量得出全断面的流量后,再计算出全断面的平均流速。

习题三推求设计水位某公路要跨越一河流,桥址横断面如图1,河床特征点见表3。

河槽顺直、整洁、无堵塞现象,m河槽=40;河滩平直、长草,m河滩=30。

洪水水流比降i=0.0016,试绘出流量水位关系曲线,已知Q2%=2220m3/s,推求设计水位。

图1 河床横断面提示:首先计算出水位分别为H=76、75、74、73米下的流量值(计算格式如教材P33表1-4-2),然后绘制水位H~流量Q关系曲线,由设计流量Q=2220m3/s和最高通航设计流量Q=1200 m3/s插值得出相应的设计水位和最高通航设计水位。

计算流量时河滩部分分别按左、右河滩进行计算。

即总流量=左河滩流量+河槽流量+右河滩流量习题四适线法推求设计流量某二级公路上有一大桥,桥位附近的水文站有30年连续的年最大流量资料,见表4。

要求利用适线法推求Q1%和Q2%的设计流量(Cs值必须通过适线法求得)。

并计算设计流量的相对均方误。

表4 水文站各年流量资料海森概率格纸6理论频率曲线配线过程注:配线时,要求:Cv=0.2~1.5,Cs=(2~4)Cv习题五利用耿贝尔频率分布曲线推求设计流量采用表4数据,利用耿贝尔频率分布曲线推求Q1%和Q2%的设计流量。

习题六考虑特大值利用适线法推求设计流量接习题四,通过洪水调查和文献考证得知,1805年以来该水文站曾有6次大洪水,其中1次大洪水为1990年的洪水流量2000m3/s,其它年份的资料如表5,利用考虑了特大值的适线法推求Q1%和Q2%的设计流量。

桥涵水文

桥涵水文

一、用桥下过水面积计算桥孔长度(冲刷系数法)冲刷系数法原理:利用桥位断面的设计流量Qs和设计水位Hs,根据水力学的连续性原理(Q=Av),求出桥下顺利宣泄设计洪水时所需要的最小过水面积,用以确定桥孔的最小长度。

计算桥孔长度时,常采用天然河槽平均流速作为设计流速(即一般冲刷?完成后的桥下平均流速)。

一般冲刷:建桥后桥孔压缩了水流,桥下流速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桥下河槽开始冲刷即称为一般冲刷总过水面积:设计水位下过水总面积之和。

有效过水面积:扣除桥墩面积设计流速:天然河槽平均流速(不冲刷流速)冲刷系数定义p:桥下河床冲刷后过水面积与冲刷前过水面积之比值p。

冲刷的类型桥梁墩台冲刷是一个综合冲刷过程,可分为三部分:桥位河段因河床自然演变而引起河床的自然演变冲刷;因建桥压缩水流而引起桥下整个河床断面普遍存在的一般冲刷;由于桥墩台阻水而引起的河床局部冲刷。

其实桥梁墩台冲刷是受多种因素同时交叉影响产生的,但是为了便于研究和计算,我们把墩台周围总的冲刷深度,假定为这三种冲刷先后进行,分别计算,然后叠加。

二、绘制最大冲刷线1、全部冲刷完成后,墩柱最大冲刷水深包括三个部分,桥墩最低冲刷线高程为Hmin:Hmin=Hs-h-hp-hb-△h式中:Hmin——最低冲刷线高程(m);Hs ——设计水位(m)h——计算墩柱处水深(m)hp——一般冲刷深度(m);hb——局部冲刷深度(m);△h——自然演变冲刷深度(m);2、桥台最低冲刷线的标高:Hmin=Hs-hs-h -△h式中:Hs——桥位断面的设计水位(m);hs—桥台所在位置的冲刷深度(m)。

h—桥台所在位置的平均水深(m)。

△h——自然演变冲刷深度(m);2、桥梁各墩台基底最浅埋置标高HJM=Hmin-△(m)式中:HJM—墩台基底最浅埋置标高(m);Hmin—墩台最大冲刷时的标高(m);△—基底埋深安全值(m)。

小桥的孔径计算与大中桥的区别:大中桥:以冲刷系数作控制条件,容许桥下河床发生一定的冲刷,采用天然河槽断面平均流速作为桥孔设计流速,并按自由出流条件,由计算的过水面积推求桥孔长度。

桥涵水文(有答案)

桥涵水文(有答案)

桥涵水力水文一、名词解释1.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的重量.P2202.重现期: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在多年观测中平均多少年或多少次可能出现的时距.P2283.桥孔净长;桥长扣除全部桥墩厚度后的长度.P2784.相关系数:令r的平方=a与a的乘积P253.5.河川径流: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河槽并沿河槽流动的水流.P2106.径流系数: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或净与量与毛雨量之比.P2137.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P2208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流域内的地面径流及地下径流都将通过集流断面.P2099.水拱现象:河中涨水或在峡谷山口下游河段急泻而下的洪水,可出现两岸低,中间高的凸形水面.P28710.一般冲刷深度:一般冲刷停止时的桥下最大铅垂水深.P29711.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P21112.非闭合流域:P20913.累计频率: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频率的累计值.P22814.设计洪水:按规定频率标准的洪水.P25915.桥下河槽最低冲刷线:桥梁墩台处桥下河床自然演变等因素冲刷深度,一般冲刷深度及局部冲刷深度三者全部完成后的最大水深线.P30616.流域:河流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以上河段的流域或汇水区.P20817.副流:水流中由于纵横比降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其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水流.P22218PMP:19.水力粗度:泥沙颗粒在静止清水中的均匀下沉速度.P219二、选择题1.下面哪个不是水文现象的特点(B )P204A.随机性B.确定性C.周期性D.地区性2.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其变化(C)P204-205A.杂乱无章B.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C.具有统计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3.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P208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D)P207A.0.25 B.2.5 C.2.5% D.2.5‰5.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D)A.前者较大B.前者较小C.二者相等D.无法肯定6.水量平衡方程式P-R-E=△S(其中P、R、E、△S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D)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C.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D.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7.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D)A.1m B.0.1m C.0.01m D.0.001m8.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常用指标是(A)A.输沙率、含沙量B.流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9.频率为5%的洪水,其重现期为(C)P230A.5年一遇B.95年一遇C.20年一遇D.200年一遇10.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和离均系数C V甲,C V乙如下: C v乙=0.25,二者比较可知(D)A.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11.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A)A.增大B.减少C.不变D.减少或不变12.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B)P251A.计算相关系数B.插补、延长水文系列C.推求频率曲线D.推求设计值13.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 P237-238A.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多B.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少C.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相等D.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为014.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B)P236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15.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C) 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16.频率计算适线时,减小Cv值,频率曲线将(B)A.顺时针转动B.逆时针转动C.平行上移D.平行下移17.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一般(A)A.仅推求设计洪峰流量B.仅推求设计洪量C.推求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D.仅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18.洪水频率计算中,特大洪水处理的内容主要是(A)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B.代表性分析C.经验频率和重现期计算D.选择设计标准19.由于假定局部冲刷是在一般冲刷完成后进行的,因此通常取桥墩上游不远处,一般冲刷终止后的未受绕流影响的墩前天然流速称为(A)A.冲止流速B.起动流速C.行近流速D.均衡流速20.设计洪水是指(A)P259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C.任一频率的洪水D.历史最大洪水2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B)A.不可能性B.偶然性C.必然性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2.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23.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D)A.大沽基面B.吴淞基面C.珠江基面D.黄海基面24.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B)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25.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P213A.473mm B.500mm C.805mm D.887.7mm26.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B)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二者相等27.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A.大B.小C.平缓D.相当28.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A)A.增大样本容量B.提高观测精度C.改进测验仪器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29.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密度曲线为(C) A.负偏B.对称C.正偏D.双曲函数曲线30.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B)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B.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C.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D.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31.在水文计算中进行相关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B)P256 A.绝对值大于1 B.绝对值大于0.8 C.大于0.5 D.不等于0 32.某河流断面的年输沙量可以由如下计算求得。

桥涵水文知识点总结

桥涵水文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河川径流1..地面径流:降落到地面上的水,除掉损失的一部分以外,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方向和路径流动形成的水流。

(地面径流长期侵蚀地面,冲成沟壑,形成溪流最后汇聚而成河流)河谷:河流流经的谷地。

河床: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

河川径流: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

2.河流的基本特征: 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和河流比降。

3.流域:几何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

4.山区河流特点:坡面陡峻,岩石裸露,汇流时间短,而且降雨强度大,以致洪水暴涨暴落,但持续时间短,水位和流量的幅度变化极大。

5.径流形成过程:一,降雨过程;二,流域蓄渗过程:三,坡面漫流过程;四,河槽集流过程。

(及其直接的关系)6.影响径流的因素:一,气候因素(包括降雨和蒸发);二,下垫面因素。

7.水量补给来源:一,雨源类(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二,雨雪源类(华北,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三,冰雪源类(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等地)第二章水文统计原理1.水文现象特征:周期性、地区性和偶然性。

2.水文现象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小型)、地区归纳法(中型)、数理统计法(大型)。

3.频率:在一系列不重复的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一时间出现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

4.几率:在一定的条件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若用一个具体的数值表示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该数值称为几率。

(及其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注意!)5.累积频率(P):大于和等于某一流量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重现期:T(年)=1/P2%的频率表示平均50年出现一次,但不表示100年一定出现两次。

6.维泊尔公式:P=m/n+1; P——统计系列中m项随机变量的经验频率;n——统计系列的容量;m——计算随机变量的序号7.根据我国多年使用经验,认为皮尔逊Ⅲ型曲线,比较符合我国多数地区水温现象的实际情况。

8.σ(均方差)21()n i i X X n σ=-=∑模比系数i K ,i i X K =i Q X Q= 2211(K 1)1()/(1)=n i n i v i i C XX n X X n σ==-==--∑∑ (用样本推算总体) 2211(K 1)1()/=n i n i v i i C X X n X Xn σ==-==-∑∑ (按总体计算) 331(1)/(3)ns i v i C K n C ==--∑ (用样本推算总体)331(1)/n s i v i C K nC ==-∑ (按总体计算)对于年最大流量系列 (1)p v p Q C Q K Q =Φ+=9.皮尔逊曲线族都是密度曲线,密度曲线的函数成为密度函数,皮尔逊Ⅲ曲线为一段有限,一段无限的偏态曲线,正偏态时,左边有限,右端无限的偏斜铃型曲线。

哈工大桥涵水文第七章1(泥沙运动与一般冲刷) (1)

哈工大桥涵水文第七章1(泥沙运动与一般冲刷) (1)

桥墩和桥台冲刷
2、泥沙的重力特性 泥沙的水力特性: 表示。 3、泥沙的水力特性:泥沙的水力特性用水力粗度或沉速表示。 泥沙的起动流速v 二、泥沙的起动流速v0
我国桥墩冲刷计算中的常用公式中有张瑞瑾导出的公式: 我国桥墩冲刷计算中的常用公式中有张瑞瑾导出的公式:
h v0 = d
0 . 14
第六章
桥墩和桥台冲刷
§6-1 泥沙运动
定义: 定义:泥、土、沙、石等的混合体,统称泥沙。 石等的混合体,统称泥沙。 冲刷现象 淤积现象 按泥沙在河槽内的运动情况, 三类: 按泥沙在河槽内的运动情况,可分为悬移质、推移质和床沙三类: 悬移质、推移质及床沙三者间的颗粒大小分界与水流速度大小有关。 悬移质、推移质及床沙三者间的颗粒大小分界与水流速度大小有关。
一、泥沙的主要特性
1、几何特性 用粒径表示。 简称粒径) 平均粒径、 1)用粒径表示。其中有等容粒径(简称粒径)、平均粒径、中值粒径等,此外 还有d95等。 粒径级配曲线(粒配曲线) 2)粒径级配曲线(粒配曲线):
粒配曲线:标准筛孔径与泥沙颗粒通过标准筛某一孔径的百分率的关系曲线 粒配曲线:
第六章
10 + h −7 • 29 d + 0 .72 × 6 . 05 × 10 d
1 2Leabharlann 第六章桥墩和桥台冲刷
三、沙波运动
四、推移质输沙率
k0 γ sγ v3 (v − vk ) ⋅ gb = 2 ⋅ C0 γ s − γ gω
五、含沙量与挟沙能力 六、河床的粗化
第六章
桥墩和桥台冲刷
第六章
桥墩和桥台冲刷
对于各种河床的自然演变冲刷,在河流动力学和河道整治的有关书籍中, 对于各种河床的自然演变冲刷,在河流动力学和河道整治的有关书籍中,有一些计算 方法可供参考。但由于影响河床演变的因素很多,又极其错综复杂, 方法可供参考。但由于影响河床演变的因素很多,又极其错综复杂,难以得到可靠的 计算结果。目前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或参考类似河流的观测资料, 计算结果。目前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或参考类似河流的观测资料, 结合河段的特点和整治规划,估计建桥后可能发生的河床变形, 结合河段的特点和整治规划,估计建桥后可能发生的河床变形,作为桥梁墩台的自然 演变)冲刷,进行设计。具体做法,可以参阅《桥位勘设规程》 (演变)冲刷,进行设计。具体做法,可以参阅《桥位勘设规程》。 桥位勘设时测绘的桥位河床横断面,一般都是枯水或中水断面。 桥位勘设时测绘的桥位河床横断面,一般都是枯水或中水断面。考虑到建桥后河床演 变的发展,在计算河床的冲刷深度时,应按不同类型的河段,选择“计算断面” 变的发展,在计算河床的冲刷深度时,应按不同类型的河段,选择“计算断面”: 平原顺直型河段:可取桥位上游附近的最大水深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平原顺直型河段:可取桥位上游附近的最大水深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平原弯曲型河段:可取桥位上游附近河湾半径最小的河湾顶点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平原弯曲型河段:可取桥位上游附近河湾半径最小的河湾顶点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游荡型和变迁型河段:应取桥位附近若干河床断面重叠后的外包线,作为计算断面; 游荡型和变迁型河段:应取桥位附近若干河床断面重叠后的外包线,作为计算断面; 山区河段的河床断面变形不大,可取桥位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山区河段的河床断面变形不大,可取桥位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按上述做法,桥位勘测时需要测绘很多河床断面。为了简化桥位勘测工作, 按上述做法,桥位勘测时需要测绘很多河床断面。为了简化桥位勘测工作,在河床演 变不很剧烈的河段,一般可用桥位断面作为计算断面,同时, 变不很剧烈的河段,一般可用桥位断面作为计算断面,同时,考虑桥位上游最大水深 的可能下移,采用实测或调查的桥位附近最大水深,作为计算断面的最大水深。 的可能下移,采用实测或调查的桥位附近最大水深,作为计算断面的最大水深。

桥涵水文-第1章 河流概论

桥涵水文-第1章 河流概论

桥涵水文
第一节 河川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桥涵水文的研究方法
四、桥涵水文的研究方法
水文现象的数值变化及其变化过程受到许多复杂因素 的影响, 的影响 , 难以获得物理关系的简单数学模型来用以求 解 , 也不可能从水文现象的实测记录中找到确定的物理 关系, 关系 , 只能从实测记录中透过现象看本质, 只能从实测记录中透过现象看本质 , 寻找其发生 的统计规律, 的统计规律 , 并用概率大小来预示各类水文现象的再现 可能性。 可能性。
桥涵水文
第一节 河川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桥涵水文的研究方法
桥涵水文
第一节 河川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桥涵水文的研究方法
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
气象气候因素
下垫面因素
降水
蒸发
地形
土壤和地质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
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
植被和湖沼
林牧业措施 林牧业措施
流域形状 和面积
水利措施 水利措施
桥涵水文
第一节 河川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桥涵水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河流概论
第一节 河川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桥涵水文 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河流形态与河流水情 河流的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 河段分类
桥涵水文
第一节 河川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桥涵 水文的研究方法
桥涵水文
第一节 河川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桥涵水文的研究方法
一、水的分布与循环
1.水的分布 地球总的表面积为: 地球总的表面积为:5.09亿 5.09亿km2 海洋: 3.61亿 海洋 :3.61 亿km2 陆地: 陆地:1.48亿 1.48亿km2 地球上水的存在状态: 地面水、 地下水、 地球上水的存在状态 :地面水 、地下水 、空中水
流域的分水线和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 流域的分水线和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称为流域面 称为流域面 积,或称为集水面积 或称为集水面积( 集水面积(km2)

桥涵水文——(1)

桥涵水文——(1)

桥涵水文课程论文专业土木工程年级 2011级班次土木一班姓名徐智兴学号 222011322250029 指导教师潘云霞成绩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一、河流简介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流经山西、河北两省,共有256条河流前后汇入,全长513.3公里,流域面积46000平方公里。

滹沱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东穿太行山脉流入石家庄市平山内,在平山县城北有支流冶河汇入,横穿石家庄市北郊,在石家庄市境内全长206.6km。

流经代县、原平县及忻定盆地,自东治镇以下转入太行山东坡,在盂县活川口下游进入河北省平山县,经岗南、黄壁庄水库,在石家庄市穿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经正定。

无极、晋县、深泽、安平,在饶阳县大齐村进入泛区,至献县枢纽与滏阳河及滏阳新河汇流入子牙河。

干流总长588km,总流域面积24774km2,其中山区面积23491km2,平原面积1283km2。

鹿泉、藁城、新乐、晋州、无极、深泽等都处于其出山口的冲击扇的扇面之上。

再向东于深泽县出市域,于献县臧家桥与滏阳河汇流,后称于牙河,再入渤海。

滹沱河岔河段子牙河水系1、滹沱河的地理环境和作用(l)滹沱河是海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承担海河水系水源保护功能,并在海河水系水资源供求和水污染防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是石家庄地下水的主要采集点。

(3)曾经是石家庄阻挡北方沙尘的屏障。

2、滹沱河的地貌以及地质条件滹沱河市区段河谷宽阔,河曲发育,多浅滩。

主要分以下几段:黄壁庄水库坝下至邵同河段河谷宽度740~3600m,高程90~115m,河床宽度150~1100m,纵向坡度15%~6%。

,堆积物主要为近代堆积含砾中粗砂及中细砂,上部一般为全新统、上更新统,下部一般为中更新统、一厂更新统。

邵同村至正定大桥河段河谷宽度2000~4000m,高程70~90m,河床宽度150~750m。

3、水文断面的选择:本次调查区段为邵同村至正定大桥河段,即石家庄市正定区内河段,当地称该区段水流为岔河。

大工14春《桥涵水文》在线作业1答案

大工14春《桥涵水文》在线作业1答案

大工14春《桥涵水文》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 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河流称为()。

A. 外河流B. 内河流C. 普通河流D. 特殊河流正确答案:B2. 一般天然河流,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称为()。

A. 河流断面B. 河流长度C. 河流比降D. 流域正确答案:B3. 系列中的随机变量为等权时,按大小递减次序排列,位置居于正中间的那个变量,称为()。

A. 中值B. 均值C. 众值D. 普通值正确答案:A4. 河流的干流上,开始具有表面水流的地方称为()。

A. 河源B. 河口C. 中游D. 下游正确答案:A5. 用流速仪测流时,需要在测流断面上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垂线施测流速,这些垂线称为()。

A. 测深垂线B. 测高垂线C. 测速垂线D. 测时垂线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 通过水位观测,能够得到的资料有()。

A. 平均水位B. 水位过程线C. 水面比降D. 各种特征水位正确答案:ABCD2. 流域平均坡度是确定()的重要因素。

A. 径流汇流速度B. 河流宽度C. 径流汇流时间D. 河流长度正确答案:AC3.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等地的河流,水量补给以()为主。

A. 降雨B. 融雪C. 冰川融水D. 雨源类正确答案:BC4. 根据河流的流域地形特点,一般将河流分为两类,包括()。

A. 山区河流B. 丘陵河流C. 平原河流D. 盆地河流正确答案:AC5. 流域的几何特征主要是指()。

A. 流域的地理位置B. 流域的地形C. 流域面积D. 流域形状正确答案:CD三,判断题1. 水文资料是连续型的随机变量,可以在其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区间内取一切值。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 使用水文站的水位资料时,必须注意它所依据的水准基面及其换算关系,必要时可进行换算。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 分汊型河段,河槽宽浅,沙滩密布,河床变化急剧,主流摆动频繁。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4. 流域是河水补给的源地,流域的特征直接影响河川径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桥涵水文》课件

《桥涵水文》课件

生态友好的桥涵水文设计原则与方法
生态流量保障
确保桥涵建设不影响河流的生态流量,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正常 功能。
生态友好型桥型选择
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桥型,如拱桥、斜拉桥等。
生态补偿措施
通过生态补偿措施,如建设人工湿地、鱼类栖息地等,弥补桥涵建 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桥涵水文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04
桥墩冲刷与防护
桥墩冲刷的类型与机理
类型
桥墩冲刷分为急流冲刷和动床冲刷两类。急 流冲刷是由桥下水流的强烈紊动和剪切应力 引起的,表现为桥墩周围泥沙的悬浮和推移 ;动床冲刷则是由于桥墩对水流结构的改变 ,导致桥墩下方的泥沙发生位移。
机理
桥墩冲刷的机理主要涉及水流与泥沙的相互 作用。在急流条件下,桥墩阻碍水流,导致 流速和剪切应力增大,从而引起泥沙的悬浮 和搬运;在动床冲刷中,桥墩下方的泥沙在 流速和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形成冲
分析内容
分析精度
根据桥涵的重要性和规模,选择合适 的洪水分析方法和精度。
包括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洪峰流量的 确定、洪水位的计算等。
桥涵防洪评价的标准与程序
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桥 涵防洪评价的标准,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 法、评价等级等。
程序
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勘查;进行洪水分 析,确定设计洪水;根据防洪标准,对桥涵 进行防洪评价;提出评价结论和建议措施; 编写评价报告并报送相关部门审查。
刷坑。
桥墩冲刷的数值模拟方法
要点一
数值模型
常用的桥墩冲刷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 和边界元法等。这些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水流和 泥沙的运动规律,预测桥墩周围的冲刷形态和泥沙运动轨 迹。

《桥涵水文》学习资料课件,很详细

《桥涵水文》学习资料课件,很详细
《桥涵水文》学习资料课 件
这份《桥涵水文》学习资料课件详细介绍了桥涵水文的定义、作用、分类, 水文计算中常用的公式,以及断面设计、涵洞设计、水工模型实验和水工结 构材料等内容。共计322个token。
桥涵水文的定义与作用
桥涵水文是指在交通工程中,研究桥梁和涵洞的水文特性以及与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体系。它对于桥梁和涵洞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Qs = Cs * A * V
桥涵水位计算
1
单孔桥水位计算
根据河流水位和单孔桥的几何尺寸计算
多孔桥水位计算
2
水位。
考虑多孔桥的布置和几何尺寸,结合水
流力学原理计算水位。
3
管涵水位计算
通过计算涵管的水力参数,推算出涵管 的水位。
断面设计
断面类型
常见的断面类型包括矩形断面、 梯形断面、圆形断面等。
断面尺寸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和水流特性,确定 合适的断面尺寸。
断面参数计算
根据断面尺寸和水流计算公式, 计算断面的流量和水位变化等参 数。
涵洞设计
涵洞类型
常见的涵洞类型包括矩形涵 洞、圆形涵洞、椭圆涵洞等。
涵洞尺寸设计
根据交通需求、水流条件等 确定涵洞的尺寸。
涵洞参数计算
通过计算涵洞尺寸和水流参 数,确定涵洞的设计参数。
桥涵水文的分类
1 按功能分类
公路桥涵水文、铁路桥涵水文、城市桥涵水文。
2 按涉水条件分类
干涸河道桥涵水文、非干涸河道桥涵水文。
3 按水流特性分类
暴雨过程桥涵水文、正常流量桥涵水文。
水文计算中的常用公式
水流量计算公式
Q=A*V
水位变化计算公式
Δh = (Qin - Qout) / A

公路桥涵水文计算基本方法 (1)

公路桥涵水文计算基本方法 (1)
公路桥涵水文计算基本方法
深圳市政设计研究院
柴耀东






众所周知,桥涵水文是公路、铁路、市政工程中桥梁、路基设计、 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衡量桥梁、路基是否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 的最基本标准。更为重要是它事关洪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是 灾区人民群众逃生和抢险时有限的几条通道之一。由此可见桥涵水文在 桥梁、路基设计、建设中是极其重要的工作项目。 桥涵水文与本行业其它专业有所不同,桥涵水文调查、分析、计算 本身并无精度指标要求,特别强调的是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得到的计 算结果进行比较、论证后确定最终设计流量,使其更接近实际,更趋于 合理。本次交流着重于桥涵水文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以上内容是桥涵水文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但重中之重是设计流量的 推算。至于桥长、冲刷、调治构造物、桥面标高计算相比之下要简单得 多,因此,本次交流的重点放在设计流量的推算、外业调查、勘测的主 要过程以及内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本次交流着重于以下内容: 第一章 一般情况水文分析计算 第二章 桥孔长度和桥孔布设 第三章 导治工程 第四章 桥涵水文术语及《规范》用语
3,历史洪水的排位 历史洪水的顺位,应充分利用文献记载,将调查、考证和实测 到的大洪水分别置于不同历史时期去考察。首位(或前几位)应根 据调查期和考证期综合排列。 例: 某站36年实测水文资料(1935-1974),实测期最大洪峰流量 9700m ³/s(1974年)。在近百年调查期中 ,大于1974年的历史洪水 有两次,分别为36000m³/s(1867年),31000m³/s(1921年);自文 献上考证得知的特大洪水尚有43000m³/s(1583年),且有自1400年 ~1974年的574年间,与1867年大、小相当的洪水还发生过5次(分 别为1416、1583、1693、1770、1852年) 。能够确定大于1867年洪 水的有三次,大于或相当于1921年的洪水除上述6次以外尚有1472年、 1706年、1724年三次。1583年之前是否还有更大的洪水无从考证。 在对以上各流量进行排序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三个期限,即:实测期、调查期、考证期。 (2),同一年份(流量)在不同系列中排号 (3),同一年份(流量)在不同系列中排号哪个更合理。 (4),发生洪水的特征年: 1583、1867 、1921 、1974年。

桥涵水文第一、二章

桥涵水文第一、二章
由支流到干流,最后到达流域出口断面。 这个阶段称为河槽集流
径流形成过程
就其水体的运动性质来看,可分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
就其发生的区域来看,则可分为流域面上进行的过程和河 槽内进行的过程
地面径 流形成 过程
注意
径流形成的四个过程,由于流域内降雨量和损失强 度不同,因此在时间上并无截然的分界,而是交替 进行
U字谷
V字谷
河流与河段分类
2 平原河流

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河流形成过程主要表现为泥 沙的堆积作用,形成厚达数十米至数百米的的冲击层。

平原河流的河谷多为发育完全的形态。其特点是具有宽阔的河滩 ,洪水时河滩被淹没,中水或枯水时则露出水面以上。
平原河流的河槽土质松软,往往一侧被流水冲刷侵蚀,另一侧淤 积成边滩。河槽中,由于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常形成一系列 的泥沙冲积体。 平原河流的流域面积一般比较大,汇流时间长,河床开阔,调蓄 作用大。 平原河流按平面形状及演变过程,分为顺直微弯型、弯曲型、分 汊型、散乱型四种类型河段。
桥 涵


主讲人:王艳霞
第一章 绪论
1 3
水文学与桥涵水文 桥涵水文研究内容 本课程内容 课程要求
2
3
4
1.1 水文学与桥涵水文学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存在、循环、分布和它在地 面、地下运动规律的科学。
水文学
水文气象学
地表水文学
水文地质学
水文测验学
水文地理学
工程水文学
普通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是一门阐述和运用水 文规律、开发和发挥工程效益、 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学科。 桥涵水文学是工程水文学的分支 则,是服务于桥涵工程的规划、 设计、施工、养护,主要叙述水 循环从降水到径流这一过程中, 关于地面径流 (特别是河流中的 洪峰流量)的形成、观测和以设计 洪峰流量为主的分析计算等内容。

桥涵水文课件-小桥涵1

桥涵水文课件-小桥涵1
2)一字墙护坡洞口
构造简单,工程量小。适用于边坡规则的人工渠 道或在窄而深、河床纵断面变化不大的天然河沟 上采用。
3)跌水井式洞口
在排出傍山较长距离内的边沟及截水沟的水时, 由于进水口涵底低于边沟底,就需设边沟跌水井 洞口。具有效能和沉淀泥沙的作用。
4)流线型洞口
当涵洞进水口端节升高,立面上形成流线型。当 用于压力式涵洞时,可使涵内充满水;当用于无 压力式涵洞时,可有效地提高涵洞的泄水能力。
LB2m h
L—小桥的孔径长度; m —桥台处锥坡的边坡系数; △h —小桥上部结构底面高出水面的高度。
2)淹没式出流
下游天然水深ht>1.3hk时,桥下河槽被下游水流 淹没,桥下过水断面的水深为ht,则桥下过水断面 平均宽度为:
B0
Qs
htvbc
Nd
B0—桥下过水断面的平均宽度; Vbc—河床的容许(不冲刷)流速。
小桥和涵洞勘测
3、小桥和涵洞测量 主要包括河沟横断面、河沟纵断面及河沟比降测量
并测绘桥涵址平面图。 4、小桥和涵洞类型选择
主要根据公路等级及性质,按照安全、适用、经济 、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等条件确定。
桥涵孔径是根据设计流量,通过水力计算,并根据 小桥和涵洞所在河沟的断面形态来确定的。
小桥孔径计算
收缩断面作为计算断面,根据能量方程来推算流 量和涵前水深。其基本公式为:
vc 2 g H h T
Q A 2 g H h T
3、压力式涵洞 为充分利用断面,达到缩小孔径的目的,压力式
涵洞一般采用进水口升高式的洞口建筑,使涵顶 与水流线形基本一致。基本公式为:
v 2 g H L iw i h T
3、确定桥前水深H
1)桥下为自由式出流时,桥前水深H按下式计算

桥涵水文

桥涵水文

第一章:桥梁环境1 桥梁环境的定义:一个组织在其间运作的周围事物(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和人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两层含义:3 生态公路的定义:建设者在公路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将自然、人和公路进行有机结合,融入生态设计的方法,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效便利、景观和谐、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公路模式。

第二章:河川径流1 研究自然界中水的运行变化规律的科学,称为水文学。

2 河流流经的谷地称为河谷。

3 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称为河床。

4 上游是河流的最上段,紧接河源,多处于深山峡谷中,坡陡流急,河谷下切强烈,流量小而水位变化大,常有急滩或瀑布,河底纵断面多呈阶梯形。

5 中游是河流的中间段,两岸多为丘陵,河床比降较平缓,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较稳定。

6 下游是河流的最下段,一般多处于平原区,河槽宽阔,流量较大,流速和底坡都较小,淤积作用明显,浅滩和河湾较。

7 流域的几何特征主要是流域面积和流域形状。

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流域面积越大,径流量就越大,洪水涨落较平缓;流域面积越小,径流量就越小,但洪水涨落较急剧。

流域形状狭长而呈羽形,出口断面流量小,径流历时较长;流域形状宽阔而呈扇形,出口断面流量大,径流历时较短。

8 平原河流特点:有广阔的河滩,洪水时河滩被淹,枯水时露在水面以上。

9 地面径流的形成过程,就水体的运动性质看,分为产流和汇流;就发生的区域看,分为流域面上和河槽内进行的过程。

10 降雨、蓄渗、坡面漫流和河槽集流,是从降雨开始到出口断面产生径流所经历的全过程,它们在时间上无截然的分界,是同时交错进行的。

11 由于洪水坡影响,河流同一断面上,同一次洪峰的最高水位稍迟于最大流量。

12 流量计算步骤:a将测流断面划分为若干部分b计算各测速垂线的垂线平均流速(五、三、二、一点法和平均法)c 计算各个部分面积的断面平均流速d 计算各个部分面积的流量e 计算全断面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涵水文课程论文专业土木工程年级 2011级班次土木一班姓名徐智兴学号 0029指导教师云霞成绩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一、河流简介滹沱河,发源于省繁峙县,流经、两省,共有256条河流前后汇入,全长513.3公里,流域面积46000平方公里。

滹沱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东穿太行山脉流入市平山,在平山县城北有支流冶河汇入,横穿市北郊,在市境全长206.6km。

流经代县、原平县及忻定盆地,自东治镇以下转入太行坡,在盂县活川口下游进入省平山县,经岗南、黄壁庄水库,在市穿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经正定。

无极、晋县、深泽、安平,在饶阳县大齐村进入泛区,至献县枢纽与滏阳河及滏阳新河汇流入子牙河。

干流总长588km,总流域面积24774km2,其区面积23491km2,平原面积1283km2。

鹿泉、藁城、新乐、晋州、无极、深泽等都处于其出山口的冲击扇的扇面之上。

再向东于深泽县出市域,于献县臧家桥与滏阳河汇流,后称于牙河,再入渤海。

滹沱河岔河段子牙河水系1、滹沱河的地理环境和作用(l)滹沱河是海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承担海河水系水源保护功能,并在海河水系水资源供求和水污染防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是地下水的主要采集点。

(3)曾经是阻挡北方沙尘的屏障。

2、滹沱河的地貌以及地质条件滹沱河市区段河谷宽阔,河曲发育,多浅滩。

主要分以下几段:黄壁庄水库坝下至邵同河段河谷宽度740~3600m,高程90~115m,河床宽度150~1100m,纵向坡度15%~6%。

,堆积物主要为近代堆积含砾中粗砂及中细砂,上部一般为全新统、上更新统,下部一般为中更新统、一厂更新统。

邵同村至正定大桥河段河谷宽度2000~4000m,高程70~90m,河床宽度150~750m。

3、水文断面的选择:本次调查区段为邵同村至正定大桥河段,即市正定区河段,当地称该区段水流为岔河。

叉河河流下部岩性以全新统新近堆积粉细沙为主,局部夹有中粗沙,主体结构松散,孔隙比一般在0.78~1.04围。

水文断面选择临近滹沱河大桥的地段,该水文断面河流顺直,断面宽阔、规则,有平顺的人工堤防,河底平顺。

对照天然河道洪水粗糙系数表,粗糙系数取1/n=55,根据小觉水文站相关水文资料确定洪水比降为8.6%。

二、水文资料搜集本次分析计算收集到 1985 年至 2005 年共20年实测洪水系列资料。

该资料为水文局分局小觉水文站观测资料。

据调查,该区段曾在1996年、2002年发生特大洪水,为稳定河段。

该期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2750 m3/s(1996 年),20 年平均洪峰流量为1308m3/s 。

下表为搜集到的小觉水文站20年的年最大流量观测资料:三、水文统计和相关计算 1、经验频率曲线:按年份顺序排列 按流量从大到小排列经验频率年份 洪峰流量(m³∕s ) 序号 年份 洪峰流量(m ³∕s ) %1001⨯+=n mP 1985 1540 1 1996 2750 4.5 1986 980 2 2002 23909.1 1987 1090 3 1989 1860 13.6 1988 1050 4 1998 1740 18.2 1989 1860 5 1985 1540 22.7 1990 1140 6 2003 1520 27.3 1991 790 7 1992 1270 31.8 1992 1270 8 2000 1260 36.4 1993 762 9 1995 1210 40.9 1994 1050 10 1997 1200 45.5 1995 1210 11 1990 1140 50.0 1996 2750 12 1987 1090 54.5 1997 1200 13 1988 1050 59.1 1998 1740 14 1994 1050 63.6 1999 883 15 1986 980 68.2 2000 1260 16 1999 883 72.7 2001 408 17 2005 794 77.3 2002 2390 18 1991 790 81.8 2003 1520 19 1993 762 86.4 2004 483 20 2004 483 90.9 2005 794 21 2001 408 95.5 总计26170--26170-QQK i i=根据维泊尔公式 %1001⨯+=n mP 计算得到统计系列中第m 项随机变量的经验频率,如上表。

并以经验频率为横坐标、水文观测值年最大洪峰力量为纵坐标绘制经验频率曲线如下:2、统计参数模比系数:其中 i Q 为统计系列中的任一年最大流值,n 为流量观测的总年数:ini Q n Q ∑==11 计算得Q=1308.5 m ³∕s ,iK 如下表所示按年份顺序排列 按流量从大到小排列模比系数 经验频率变差系数 :224.01-20253.41112==--=∑=n K C ni i V)( 偏差系数:131.1224.03-20216.0)3()1(3331s =⨯=--=∑=)(v ni iC n KC3、理论频率曲线:年份 洪峰流量(m ³∕s ) 序号 年份 洪峰流量(m ³∕s ) Ki 21)-(Ki31-Ki )( %1001⨯+=n mP 1985 1540 1 1996 2750 2.21 1.457 1.77 4.5 1986 980 2 2002 2390 1.92 0.843 0.77 9.1 1987 1090 3 1989 1860 1.49 0.243 0.24 13.6 1988 1050 4 1998 1740 1.40 0.157 0.064 18.2 1989 1860 5 1985 1540 1.24 0.056 0.013 22.7 1990 1140 6 2003 1520 1.22 0.048 0.011 27.3 1991 790 7 1992 1270 1.02 0.000 0.000 31.8 1992 1270 8 2000 1260 1.01 0.000 0.000 36.4 1993 762 9 1995 1210 0.97 0.001 0.000 40.9 1994 1050 10 1997 1200 0.96 0.001 0.000 45.5 1995 1210 11 1990 1140 0.91 0.007 0.000 50.0 1996 2750 12 1987 1090 0.87 0.016 0.000 54.5 1997 1200 13 1988 1050 0.84 0.025 0.000 59.1 1998 1740 14 1994 1050 0.84 0.025 0.000 63.6 1999 883 15 1986 980 0.79 0.046 0.000 68.2 2000 1260 16 1999 883 0.71 0.085 -0.024 72.7 2001 408 17 2005 794 0.64 0.132 -0.047 77.3 2002 2390 18 1991 790 0.63 0.134 -0.051 81.8 2003 1520 19 1993 762 0.61 0.151 -0.059 86.4 2004 483 20 2004 483 0.39 0.375 -0.227 90.9 2005 794 21 2001 408 0.33 0.452 -0.301 95.5总计26170 26170 21.00 4.2530.216--频率曲线分布函数:XK X X P p ·)1Φ·C (V =+=年最大流量:QK Q C Q P V P ·)1(=+Φ=离均系数:P=5% Φ=1.89 ; P=10% Φ=1.34 ; P=20% Φ=0.74; P=50% Φ=﹣0.18; P=75% Φ=﹣0.74; P=90% Φ=﹣1.10; P=95% Φ=﹣1.28=%5Q (1.89×0.224+1)×1308.5 = 1862.47 (m ³∕s )%10Q = (1.34×0.224+1)×1308.5 = 1701.26 (m ³∕s )=%20Q (0.74×0.224+1)×1308.5 = 1525.40 (m ³∕s )=%50Q (﹣0.18×0.224+1)×1308.5 = 1255.74 (m ³∕s) =%75Q (﹣0.74×0.224+1)×1308.5 = 1091.60 (m ³∕s ) =%90Q (﹣1.10×0.224+1)×1308.5 = 986.86 (m ³∕s ) =%95Q (﹣1.28×0.224+1)×1308.5 = 933.33 (m ³∕s )从频率曲线图中可以看出: 经验点据整体上基本连续, 未出现异常, 处于难以区分的同一个点带之中, 并大体上符合 P- Ⅲ型分布。

因此, 适当修正处理后, 计算结果可以满足要求。

四、设计洪水流量1、根据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1) 上面已经应用矩法公式算得:Q =1308.5 m ³∕s , 224.0 V C接着分别取不同的m 值,用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S C ,2)由表4-2-2和4-4-3,分别查得Cv、Cs/Cv的值,如下表,算得Kp、Qp 值,表格如下: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表(单位:m³∕s)特征参数均值Cv Cs/Cv1308.5 0.92 3洪峰频率ΦKp Qp1% 3.970 4.652 60882% 3.110 3.861 50525% 2.010 2.849 372810% 1.210 2.113 276520% 0.460 1.423 186250% -0.380 0.650 85175% -0.640 0.411 53890% -0.702 0.354 46395% -0.710 0.347 45499% -0.714 0.343 449用Exel表格得到PearsonⅢ曲线图如下根据PearsonⅢ曲线图可以读取任何频率P(%)时的流量Qp值。

断面洪水流量(单位:m³∕s)特征参数均值Cv Cs/Cv1308.5 0.92 3设计洪水频率Sp(%) ΦKp Qp 2% 3.110 3.861 50525% 2.010 2.849 372810% 1.210 2.113 276520% 0.460 1.423 1862水文断面平均流速:资料表明滹沱河在正定铁路桥区段的水深在8~20米围,宽度最宽可达415.5,过水断面的平均水深为23.6m,宽度为187.4m,属于宽浅河流段水面宽度大于10倍断面平均水深,故取h=R=187.4m根据才--满宁公式有:21321ihnV=计算得2132%6.86.23551)(=V=2.5 (m/s)计算得到设计水位,整理如下表:岔河段各设计频率洪水水位计算表断面设计水位备注p=2% p=5% p=10% p=20%正定滹沱河大桥西101.01 100.82 100.55 100.34 岔河东五、桥孔径计算1、最小桥孔净长度: 设计洪水频率为2%,对于无明显河槽的河段: 30..024.031%2%j)11(07.16Q QC C L V P V Φ+Φ+=将各个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得: =%2L 10.45 m2、桥面高程计算:D j S h h h H H ∆+∆+∆+=∑min其中,05.0200205.1])216[(5.0h gh h h -+=∆∑υ=0.5*[(23.6²+16*0.175²)5.0]-0.5*187.4=0.65 mmHs=101.01 mD h ∆=2.4 m ; =∆j h 0.5 m故,min H =101.01+0.00065+0.5+2.4=103.911 m六、桥墩和桥台冲刷计算1、桥孔上部结构采用四孔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梁,双柱式桥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基础,桩径1.4m ,墩柱直径1.6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