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理论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湍流理论介绍

湍流理论介绍

湍流理论湍流理论theory of turbulence研究湍流的起因和特性的理论,包括两类基本问题:①湍流的起因,即平滑的层流如何过渡到湍流;②充分发展的湍流的特性。

湍流的起因层流过渡为湍流的主要原因是不稳定性。

在多数情况下,剪切流中的扰动会逐渐增长,使流动失去稳定性而形成湍流斑,扰动继续增强,最后导致湍流。

这一类湍流称为剪切湍流。

两平板间的流体受下板面加热或由上板面冷却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形成流态失稳,猝发许多小尺度的对流;上下板间的温差继续加大,就会形成充分发展的湍流。

这一类湍流称热湍流或对流湍流。

边界层、射流以及管道中的湍流属于前一类;夏天地球大气受下垫面加热后产生的流动属于后一类。

为了弄清湍流过渡的机制,科学家们开展了关于流动稳定性理论(见流体运动稳定性)分岔(bifurcation)理论和混沌(chaos)理论的研究,还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见湍流实验)。

对于从下加热流层而向湍流过渡的问题,原来倾向于下述观点:随着流层温差的逐渐增加,在发生第一不稳定后,出现分岔流态;继而发生第二不稳定,流态进一步分岔;然后第三、第四以及许多更高程度的不稳定接连发生;这种复杂的流动称为湍流。

实验结果支持这一论点。

但是,这一运动过程在理论上得不出带有连续谱的无序运动,而与实验中观察到的连续谱相违。

最近,对不稳定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在发生第一、第二不稳定之后,第三不稳定就直接导致一个可解释为湍流的无序运动。

这一观点也得到实验的支持。

剪切流中湍流的发生情况更为复杂。

实验发现,平滑剪切流向湍流过渡常会伴有突然发生的、作奇特波状运动的湍流斑或称过渡斑。

可以设想,许多逐渐形成的过渡斑,由于一再出现的新的突然扰动而互相作用和衰减,使混乱得以维持。

把过渡斑作为一种孤立的非线性波动现象来研究,有可能对湍流过渡现象取得较深刻的理解。

因此,存在着不止一条通向湍流的途径。

过去认为,一个机械系统发生无序行为往往是外部干扰或外部噪声影响的结果。

(完整word版)湍流模型理论

(完整word版)湍流模型理论

湍流模型理论§3.1 引言自然界中的实际流动绝大部分是三维的湍流流动,如河流,血液流动等。

湍流是流体粘性运动最复杂的形式,湍流流动的核心特征是其在物理上近乎于无穷多的尺度和数学上强烈的非线性,这使得人们无论是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还是计算机模拟来彻底认识湍流都非常困难。

回顾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特别是活跃的80年代,不仅提出和发展了一大批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计算格式,从主控方程看相当成功地解决了Euler方程的数值模拟,可以说Euler方程数值模拟方法的精度已接近于它有效使用范围的极限;同时还发展了一大批有效的网格生成技术及相应的软件,具体实现了工程计算所需要的复杂外形的计算网格;且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无论从计算时间还是从计算费用考虑,Euler方程都已能适用于各种实践所需。

在此基础上,80年代还进行了求解可压缩雷诺平均方程及其三维定态粘流流动的模拟。

90年代又开始一个非定常粘流流场模拟的新局面,这里所说的粘流流场具有高雷诺数、非定常、不稳定、剧烈分离流动的特点,显然需要继续探求更高精度的计算方法和更实用可靠的网格生成技术.但更为重要的关键性的决策将是,研究湍流机理,建立相应的模式,并进行适当的模拟仍是解决湍流问题的重要途径。

要反映湍流流场的真实情况,目前数值模拟主要有三种方法:1。

平均N-S方程的求解,2。

大涡模拟(LES),3。

直接数值模拟(DNS)。

但是由于叶轮机械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目前计算机运算速度较慢,大涡模拟和直接数值模拟还很少用于叶轮机械内部湍流场的计算,更多的是通过求解平均N-S方程来进行数值模拟。

因为平均N-S方程的不封闭性,人们引入了湍流模型来封闭方程组,所以模拟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湍流模型的准确度。

自70年代以来,湍流模型的研究发展迅速,建立了一系列的零方程、一方程、两方程模型和二阶矩模型,已经能够十分成功的模拟边界层和剪切层流动。

但是,对于复杂的工业流动,比如航空发动机中的压气机动静叶相互干扰问题,大曲率绕流,激波与边界层相互干扰,流动分离,高速旋转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常常会改变湍流的结构,使那些能够预测简单流动的湍流模型失效,所以完善现有湍流模型和寻找新的湍流模型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湍流流动模型》课件

《湍流流动模型》课件

• 混合模型:结合基于方程的模型 和基于统计的模型的特点,通过 混合这两种方法来描述湍流流动 。如SST k-ω模型和修正后的k-ε 模型等。计算量适中,精度较高 ,适用于多种工程应用场景。
03 湍流流动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湍流流动模型的建立
湍流现象的描述
湍流是流体的一种复杂流动状态,具有高度的不规则性和 随机性。为了理解和模拟湍流,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 描述其基本特征和规律。
3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满足度
检验模型是否满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以评估 模型的物理意义和准确性。
湍流流动模型的应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
航空航天领域
湍流流动模型用于研究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 产生的湍流流动现象,以提高飞行器的性能 和安全性。
能源与环境领域
湍流流动模型用于模拟燃烧过程、流体机械内部流 动等复杂湍流现象,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 护水平。
化工与制药领域
湍流流动模型用于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 的湍流流动现象,以提高化学反应效率和制 药工艺水平。
05
湍流流动模型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湍流流动模型的发展趋势
多尺度模拟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湍流流动模型正朝着多尺度模拟的方向发 展,以更准确地模拟湍流在不同尺度上的行为。
非线性模型
传统的线性模型在处理复杂湍流时显得力不从心,非线性模型的研 发和应用成为新的趋势。
基于本征方程的模型
本征方程模型
通过求解湍流的本征方程来描述湍流 流动。本征方程基于湍流的物理特性 ,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湍流流动。但计 算量大,对计算机性能要求高。
简化的本征方程模型
为了减小计算量,对基本的本征方程 进行简化处理,如忽略某些项或采用 近似解。计算量相对较小,精度有所 降低。

粘性流体力学第一章

粘性流体力学第一章
有层流边界层的SC法(Smith and Clutter 1963年) 和湍流边界层的CS法(Cebeci and Smith 1967年)。
有关三维边界层和边界层分离计算仍在不断发展。
有关湍流计算的模式理论等仍适用边界层的计算, 有关边界层流动的研究也是这些理论和方法发展的动 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边界层的实验测量
在湍流边界层计算的发展中,边界层的实验测量,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速度分布规律的研究,这方面的 成果有普朗特(Prandtl 1933年)的内层律,卡门 的外层律(Karman 1930年),克劳塞(Clauser 1954年,1956年)压力梯度对外层律影响的修正, 科尔斯(Coles)的尾迹律, 以及1960年代克兰 (Kline)开始用氢气泡技术观察到的边界层猝发 (burst)现象。
粘性流体力学的发展 两种基本流态——层流、湍流 和雷诺数 流体的传输性质 应变率张量和应力张量 广义牛顿定律
第一节 粘性流体力学的发展
1、研究流体粘性的意义
流体存在着粘性,粘性是流体阻止其本身流动 的性质。当流场中存在速度梯度时,流体就会 产生阻力,这就是粘性。
在求解运动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以及涡旋的 扩散、热量的传递等问题时,粘性会起主导作 用不能忽略。
D. Catherall et al(1966)首先提出了二维边界层 积分型逆解法。在二维边界层上主要应用East(1977)的 逆解法。
三维边界层在分离现象、判别和模拟方面比二维复杂, J. Cousteix(1981)提出了三维边界层的逆解法。以后Le Ballear(1981),Delery J and Formery(1983), Radwan S. F. (1984)和Edwards D.E.(1987)等都进 行边界层逆解法的计算,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湍流简史

湍流简史

湍流简史精选已有 3889 次阅读2012-9-22 10:40|个人分类:学术探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湍流简介湍流理论发展简史:N-S方程的导出:描述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简称N-S方程。

因1821年由C.-L.-M.-H.纳维(基于分子运动)和1845年由G.G.斯托克斯(基于连续介质假定)分别导出而得名。

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导出适用于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

N-S方程包含两个假设:第一连续介质假定;第二是所有涉及到的场,全部是可微的假定。

N-S方程和连续方程共同构成了一个闭合的非线性方程组。

该方程组是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应用形式,由于其高度非线性,因此很难求得其解析解。

一般认为无论流体运动多么复杂,方程组都能够描述流体的运动。

湍流的发现:1839年,G.汉根在实验中首次观测到了流动由层流向紊流的转变。

层流向湍流转变的雷诺实验:1883年英国科学家雷诺(Reynolds)通过实验研究并展示了液体在流动中存在两种内部结构完全不同的流态:层流和紊流。

雷诺揭示了重要的流体流动机理,即根据流速的大小,流体有两中不同的形态,并提出了著名的层流向紊流转变的雷诺数(包括分层流动的情况)。

当流体流速较小时,流体质点只沿流动方向作一维的运动,与其周围的流体间无宏观的混合即分层流动这种流动形态称为层流或滞流。

流体流速增大到某个值后,流体质点除流动方向上的流动外,还向其它方向作随机的运动,即存在流体质点的不规则脉动,这种流体形态称为湍流。

并在1885年提出了著名的雷诺平均方法。

湍动能串级过程:1922年Richardson发现湍动能串级过程。

大尺度涡流脉动犹如一个很大的蓄能池,它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并输出给小尺度涡能量;小尺度湍流就像一个耗能机械,从大尺度湍流涡输出来的动能在这里全部耗散掉,流体的惯性犹如一个传送机械,把大尺度脉动传给小尺度脉动。

流动的雷诺数越大,蓄能的大尺度和耗能的小尺度之间的惯性区域越大。

中国湍流研究的发展史_中国科学家早期湍流研究的回顾

中国湍流研究的发展史_中国科学家早期湍流研究的回顾

中国湍流研究的发展史I 中国科学家早期湍流研究的回顾黄永念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摘要总结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包括物理学家,力学家)周培源、王竹溪、张国藩、林家翘、谢毓章、张守廉、黄授书、胡宁、柏实义、陈善模、庄逢甘、陆祖荫、李政道、蔡树棠、是勋刚、李松年、谈镐生、包亦和等诸位先生的湍流研究工作。

介绍他们对流体力学中最为困难的湍流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关键词湍流统计理论,能量衰变规律,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剪切湍流。

引言湍流一直被认为是物理学中最难而又久未解决的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课题。

从1883年Reynolds圆管湍流实验研究算起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湍流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在跨入二十一世纪时,很多从事湍流研究工作的科学家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二十世纪的湍流研究留给我们哪些宝贵财富?二十一世纪又应该如何面对这个老大难问题?Yaglom在2000年法国举行的一次湍流讲习班上回顾了二十世纪的湍流理论发展过程[1],指出了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成就:一个是Kolmogorov的局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理论,另一个是von Karman的湍流平均速度的对数分布律。

同时又一次向世人介绍著名科学家Lamb在临终前对解决湍流问题的悲观看法。

由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字和语言上的差异和长期缺乏国际间的交流,历次湍流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回顾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中国科学家的作用。

只有周培源教授在1995年流体力学年鉴上发表了“中国湍流研究50年”才打破了这种隔阂[2]。

但是这篇文章也只局限于周培源教授率领的北京大学研究组所做的系列研究工作。

实际上有很多中国科学家在上一世纪中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

本文仅就半个世纪前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他们的湍流研究工作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目的是要引起大家关注中国科学家的湍流研究和对湍流研究所做的贡献。

中国科学家的湍流研究工作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内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开展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的工作国际上鲜为人知。

湍流基本理论、特征与分析

湍流基本理论、特征与分析


u
1
0,
u2
0,也就是说
u
1

u 2 是异号的。
还可以认为 u2 ~ u1,这是因为当 x2 l处的微团
到达点 x 2 时,恰巧在 x2 l微团的左边时,就会产
生碰撞,而产生横向运动u 1,源自样u 2~u
1
。同样,
当向两中个间微 补团 充到 也达 会产x 2生点u 2时。向相反运动时,周围的微团会
Cebci-Smith(1968)(CS)模型, Mellor-Herring(1968)(MH), Patanka-Spalding(1968)(PS)和 Baldwin-Lomax(BL)等模型。 t 这些模型的共同点是根据湍流边界层的结构, 对 在边界层的内层和外层须用不同的尺度。
CS模型发展了Van Priest的模型,得到广泛的 应用,其公式为:
(6-53)
Fw ake= m in
x2
m ax
Fm
ax
,
C
wk
x2
maxU
2 dif
/ Fmax
Fw ake为 尾 流 函 数 , Fm ax 和 x 2 m ax 分 别 为 F ( x 2 ) x 2 [1 e x p
( x 2 / A )]的 最 大 值 和 最 大 值 的 坐 标 ; U dif 是 平 均 速 度 剖
u x 2 l u x 2 u x 2 l 假设微团从x2 l或 x2 l运动至 x 2,对于 x 2 来讲,
脉动速度 u2 0 或 u2 0 ,
8
湍流基本理论、特征和分析
u1x2lu1x2ldud1x(2 x2)xx2......
u1 u1x2lu1x2ld du2 1x

湍流

湍流

1.湍流简述:1.1 湍流概念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

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

这时的流体作不规则运动,有垂直于流动轴线方向的分速度产生,这种运动称为湍流。

湍流的本质是紊乱的浑沌的,但是湍流也不是完全随机的,因为它也服从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如果假设某一个速度分量是完全随机的,这其余的两个分量一定会由三大守恒定律限制其脉动的范围。

在近三十年来的试验研究发现,在湍流混合层和边界层中都存在拟序结构,它们都以大尺度漩涡运动为特征。

1.2湍流能量级联过程为了描述完全发展了的湍流运动的物理过程,常假设流动是由许多尺寸完全不同的、杂乱堆集着的漩涡形成的。

旋涡的最大尺度与流动的整个空间有相同的量级,旋涡的最小尺度则由需要它耗散掉的湍流能量确定。

1.3湍流统计理论人们普遍认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可用于描写湍流,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的非线性使得用解析的方法精确描写湍流的三维时间相关的全部细节变得极端困难,甚至基本不可能。

退一步说,如果郑能求得这样的解,在实践问题上直接使用这个解也并不都是必要的,应为人们关心的仍是其总效、平均的性能,这些情况决定了对湍流的研究主要采用统计的、平均的方法。

湍流的统计过去主要沿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湍流相关函数的统计理论,另一个是湍流平均量的半经验分析。

湍流的半经验理论确是另一种情况。

人们对于工程技术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管流,边界层和自由湍流等,惊醒了大量实验研究以确定湍流的特征参数,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形成湍流的半经验理论,这些理论研究将数据系统化并可以来预估类似条件下的结果1.4湍流模型由于湍流瞬时运动的极端复杂性,其不可能有一个准确解。

我们主要关心的仍是其平均参数。

湍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湍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湍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湍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湍流是流体力学界公认的难题,被认为是经典物理学中最后一个未被解决的问题。

自然界和工程领域的绝大多数流动都是湍流,因此湍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实验测量技术和数值模拟能力的不断增强,学术界对高雷诺数和高马赫数湍流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我国科学界也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分析国际上湍流研究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对湍流产生机制和流动本质进行深入研讨,加强与航空、航天、航海等相关单位和部门间的沟通与联系,推动湍流研究的发展。

针对国内学科发展现状,尤其是实验研究相对薄弱的特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和政策局,于2014年3月20-21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110期双清论坛,论坛主题为“湍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来自全国15个单位的近50位流体力学与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

与会专家通过充分而深入的研讨,凝练了该领域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本期特刊登此次论坛学术综述。

一、湍流研究的重要意义自1883年雷诺(Reynolds)发现湍流以来,湍流问题的研究一直困扰着众多学者。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说,湍流是经典物理学中最后一个未被解决的难题;2005年《科学》杂志在其创刊125周年公布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中,其中至少两个问题与湍流相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湍流无处不在。

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遇到的流动,绝大部分是复杂的湍流问题。

在自然界,从宇宙星系的时空演化,到星球内部的翻滚流动,从大气环流的全球运动,到江河湖泊的区域流动,都有湍流的身影。

在工程领域,从陆地、海洋、空天等交通运载工具,到原子弹、氢弹、导弹、战斗机、舰船等国防武器的设计;从全球气象气候的预报,到地区水利工程的设计;从传统行业如叶轮机械、房桥建筑、油气管道,到新兴行业如能源化工、医疗器械、纳米器件的设计,都需要了解和利用湍流。

因此,湍流流动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学科发展的问题,更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流体力学发展史

流体力学发展史

流体力学发展简史流体力学作为经典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与数学、力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它同样是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逐渐发展形成的,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人类最早对流体力学的认识是从治水、灌溉、航行等方面开始的。

在我国水力事业的历史十分悠久。

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说明我国古代已有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秦代,在公元前256-前210年间便修建了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三大水利工程,特别是李冰父子领导修建的都江堰,既有利于岷江洪水的疏排,又能常年用于灌溉农田,并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原则。

说明当时对明槽水流和堰流流动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西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时期,为引洛水灌溉农田,在黄土高原上修建了龙首渠,创造性地采用了井渠法,即用竖井沟通长十余里的穿山隧洞,有效地防止了黄土的塌方。

在古代,以水为动力的简单机械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用水轮提水,或通过简单的机械传动去碾米、磨面等。

东汉杜诗任南阳太守时(公元37年)曾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利用水力,通过传动机械,使皮制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金炉,较西欧约早了一千一百年。

古代的铜壶滴漏(铜壶刻漏)--计时工具,就是利用孔口出流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的。

说明当时对孔口出流已有相当的认识。

北宋(960-1126)时期,在运河上修建的真州船闸与十四世纪末荷兰的同类船闸相比,约早三百多年。

明朝的水利家潘季顺(1521-1595)提出了"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和"借清刷黄"的治黄原则,并著有《两河管见》、《两河经略》和《河防一揽》。

清朝雍正年间,何梦瑶在《算迪》一书中提出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乘以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方法。

欧美诸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从事流体力学现象研究的是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212),在公元前250年发表学术论文《论浮体》,第一个阐明了相对密度的概念,发现了物体在流体中所受浮力的基本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回顾早期中国的湍流研究

回顾早期中国的湍流研究

回顾早期中国的湍流研究摘要:中国的湍流研究发展历史并不长,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的人物有周培源、张国藩、林家翘、庄逢甘、谈镐生等诸位先生。

本文简单介绍了早期湍流研究的科学家们为中国湍流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他们的巨大努力为今后中国湍流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湍流,湍流统计理论,均匀各向同性湍流,N-S方程1 引言最先在中国的湍流研究是出自王竹溪,王竹溪在周培源的指导下发表了国内首篇湍流学术论文,“湍流”一词是王竹溪最早提出的。

早期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原因,中国与其他国家缺乏国际交流,中国的科学家们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开展湍流研究,奉献了一生在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本文简单的对部分湍流研究的科学家们做介绍,目的是让大家都能够认识这些为中国湍流事业发展在背后默默努力的先生们,对湍流研究发展有个简单的了解。

2 关于湍流理论湍流的问题一直是流体力学领域中公认的难题,湍流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多尺度有结构的非线性流体运动。

早期科学家们对于湍流的研究是对数学方程的计算分析,20世纪30年代周培源在广义相对论的启发下对雷诺应力的表达式进行换算然后修正,之后建立了十七方程理论,这是早期中国湍流研究的初始阶段,这个理论是初代模式理论。

随后时间周培源与他的学生对这个理论的建立进行改进和完善。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值模拟逐渐成为了研究湍流的主要手段,科学家们建立各种湍流模型,例如涡球模型、相似模型、混合长模型等,对这些模型进行分析。

但是由于受到设备的局限,当时科技水平还远不达到理论的验证,各种各样的模型都很难真正解决具体问题,需要运用超级计算机。

早期有奠基性作用的是柯尔莫戈洛夫理论,即局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

最早由泰勒提出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后柯尔莫戈洛夫在此基础上改变,由于湍流运动是随机性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很难去测量判断,这个理论是一个理想湍流,把湍流的运动建立在均匀性(即流场统计平均量与其空间位置无关)和同向性(即流场统计平均量与其空间方向无关)基础上。

流体力学发展历史

流体力学发展历史

流体力学发展历史270BC Archimedes(287BC-212BC) Buoyancy1644 E.Torricellie(1608-1647)’s Barometer1650 B.Pascal(1623-1662) Principle1662 B.Boyle(1627-1681) Boyle ’s Law 玻意尔-马略特定律:体积与压力成反比 1668 E.Mariotte(1620-1684) Hydrostatics1678 I.Newton(1642-1723)’s Law on viscosity1732 H.Pitot(1695-1771) Pitot ’s tube 批脱管1738 Daniel Bernoulli(1706-1782) Conservation of Energy(Bernoulli Equation) 1752 J.Le.R.D ’Alermbert(1717-1783) D ’Alermber Paradox1755 L.Eulor(1707-1783) Euler Equations1777 C.Bossut(1730-1814) First Experiments in water tank1802 J.L.Gray-Lussac(1778-1850) Gray-Lussac ’s Law P RT ρ=1809 G.Cayley(1773-1858) Notion on Aviation1822 C-L-M-H Navier(1785-1836) Fomuler of N-S Equation1823 F.B.J Fourrier(1768-1830) Laws on Heat Conductivity1834 J.C Rissell(?-1881) Solitary Wave1839 GH.L Hagen(1797-1854)1840 J.L.M.Poissenille(1797-1869) Hagen- Poissenille Flow1845 H.Von Helmhotz(1821-1894) Vortex Dynamics1845 G.G.Stokes(1819-1903) N-S Equation1860 Hemholtz ’s Theorem on Velocity Decomposition1878 Lord, Reyleigh(1842-1919) Theory on Lifting(Magnus Effect)1883 O.Reynolds(1842-1919) Experiment on Transition from Laminar to Turbulent 1887 E.Mach(1838-1916) Mach Number1895 D.J.Kortewey, KDV Equation1901 H.Beriard ’s Converction1902 N.E.Joukovsky(1847-1921) Joukovsky ’s Theory on lift1902 M.W.Kutta(1867-1944) Kutta ’s Condition1903 飞机上天1904 KA.Tsiorkovsky(1857-1935) First Cosmic Speed(Priciple for Rockets)1905 Prandtl Supersonic Wind Tunnel(M=1.5)1912 Th.von K ’arman(1881-1963) K ’arman V ortex Street1921 G.I.Taylor(1848-1951) Taylor ’s Vortices1940 周培源(1902-1993) Modle Theory for Turbulent1941 钱学森(1911-)& von K ’arman K ’arman-Tsien Formula流体力学大事年表公元前3世纪 阿基米德(287-212BC )发现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发明阿基米德螺旋提水机;1644 托里拆里(E.Torricelli,1608-1647)制成气压计;导出小孔出流公式;1650 帕斯卡(B.Pascal,1623-1662)提出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帕斯卡原理;1662 波义尔(R.Boyle,1627-1691)建立气体的波义尔定律;1668马略特(E.Mariotte,1620-1684),出版专著《论水和其它流体的运动》奠定流体静力学和流体运动学的基础;1678 牛顿(I.Newton,1642-1727)研究在流体中运动物体所受的阻力,并建立牛顿粘性定律;1732 皮托(H.Pitot,1695-1771)发明测量流体压力的皮托管;1738丹尼尔·伯努利(D.Bernoulli,1700-1782)出版《流体动力学》,将力学中的活力(能量)守恒原理引入流体力学,建立伯努利定理(伯努利方程);1752 达朗贝尔(J. le R. D’Alembert,1717-1783)提出理想流体运动的达朗贝尔佯谬;1755欧拉(L.Euler,1707-1783)导出流体平衡方程和流体运动方程(欧拉方程);1763 玻尔达(J-C.Borda,1733-1799)进行流体阻力试验,给出阻力公式,开粘性流体力学研究先河;1777 玻素(C.Bossut,1730-1814)等完成第一个船池船模试验;1802 盖·吕萨克(J.L.Gay-Lussac,1778-1850)建立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1809 凯利(G.Cayley,1773-1858)建立航空飞行器概念;1822 纳维(C-L-M-H.Navier,1785-1836)导出粘性流体动力学的动量方程;1822 傅立叶(J-B-J Fourier,1768-1830)建立傅立叶导热定律; 1834 罗素(J,S.Russell)在苏格兰的联合运河上发现孤立波;1839 哈根(G.H.L.Hagen,1797-1884)和泊肃叶(J.L.M.Poiseuille, 1797-1969)研究圆管内的粘性流动给出哈根-泊肃叶公式;1845 斯托克斯(G.G.Stokes,1819-1903)更简洁严谨地导出粘性流体动力学的动量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1845 亥姆霍兹(H. von Helmholtz,1821-1894)建立涡旋的基本概念,奠定涡动力学基础;1851 斯托克斯研究小球在粘性流体中的运动,给出斯托克斯阻力公式;1860 亥姆霍兹建立流体运动的速度分解定理;1878 兰姆(mb,1849-1934)出版流体力学经典著作《流体运动的数学理论》,1895年增订再版时改名《流体动力学》;1878 瑞利(Lord Rayleigh,1842-1919)研究有环量的圆柱绕流问题,发现升力,从理论上解释了马格努斯效应;1883 雷诺(O.Reynolds,1842-1912)完成著名的雷诺转捩实验,提出雷诺数(Sommerfeld于1908年命名);1887 马赫(E.Mach,1838-1916)提出马赫数的概念1891 兰彻斯特(nchester,1868-1946)提出速度环量概念,建立升力理论,并发展了有限翼展理论;1895 科特沃赫(D.J.Korteweg)和德弗里斯(G.de Vries)建立KdV方程;1901 贝纳尔(H.Benard)研究对流传热稳定性,发现贝纳尔腔;1902-儒科夫斯基(N.E.Joukovsky,1847-1921)导出儒科夫斯基公式,奠定机翼理论基础;1902 库塔(M.W.Kutta,1867-1944)提出机翼流动的库塔条件;1902 瑞利建立流体力学的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1903 莱特兄弟(W.Wright,1867-1912;O.Wright,1871-1948)人类第一次飞行成功;1903 齐奥尔可夫斯基(K.A.Tsiolkovsky,1857-1835)导出火箭运动基本公式和第一宇宙速度;1904 普朗特(L.Prandtl,1875-1953)建立边界层理论;1905 普朗特建成超音速风洞(马赫数为1.5);1910 冯卡门(Th.von Karman,1881-1963)建立卡门涡街理论;1908 瑞利和索末费尔德(A.Sommerfeld,1868-1951)研究平行流的稳定性,导出索末费尔德方程;1921 泰勒(G.I.Taylor,1886-1975)提出湍流统计理论基本概念;1923 泰勒研究同心圆筒间旋转流动稳定性,发现泰勒涡;1940 周培源(1902-1993)创建湍流模式理论;1926 普朗特提出湍流的混合长度理论;1941 钱学森(1911-)和冯卡门导出机翼理论的卡门-钱公式;1963 洛伦兹(E.Lorenz)发现混沌和奇怪吸引子。

探讨湍流强度定理和湍流发展的宏观机制

探讨湍流强度定理和湍流发展的宏观机制

探讨湍流强度定理和湍流发展的宏观机制【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于湍流这方面的知识也在不断的进步中,但是对于湍流这方面所产生的科学现象还是没有更加完善的解释的,所以,本文就从探讨湍流强度定理和湍流发展的宏观机制这方面来研究。

【关键词】湍流强度定理;湍流发展;宏观机制一、前言当今社会中,在对于湍流这方面的认识是证明科学在不断进步的依据,湍流这个科学名词出现以来,解释了很多以前解释不了的科学现象,湍流发展在宏观机制下有很大的提高,相信随着科学家在这方面的努力,湍流这项技术还会有很大的进步的。

二、风电机组机位湍流强度计算方法及其所适用的风电场1、环境湍流空气中湍流是指风速、风向及其垂直分量的迅速扰动或不规律性。

湍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形差异(例如山峰),当空气流动时与地表的―摩擦‖以及由于空气密度差异和气温变化的热效应。

湍流强度是脉动风速(瞬时风速与平均风速的差)的均方差σ与平均风速v的比值:根据最新IEC标准,当IT>0.18时,表明湍流处于较高水平;当IT<0.14时,湍流处于较低水平。

由于在此计算中完全采用测风塔数据计算风电场湍流强度,而没有考虑风电机组之间的影响,甚至也不考虑风电机组所处地形条件影响,因此在风电场评估中这里的IT叫做环境湍流。

一个风电场,通常由几台、几十台甚至上百台风电机组组成,通过风电场微观选址,所有机位被固定下来。

然后根据风况条件,通常要对这些机位进行安全性分析,包括极大风速、湍流等,这些指标通常为风电机组生产厂家所重视。

因此,不考虑机组之间的影响,以环境湍流的大小来说明风电机组机位湍流实际上只适用于个别情况。

在一些地形平坦、风向单一的风电场内,风电机组呈单排分布,并且近似垂直主风向,如图1、图2所示,此时环境湍流一定程度上反映风电机组机位湍流强度的大小。

图1为中国东南沿海某风电场风向风能玫瑰,该风电场可近似归类于上述情况。

图1中国东南沿海某风电场风向风能玫瑰图2风向及风电机组布置示意图2、厂商对风电机组机位湍流强度的计算方法风电机组生产厂商出于对机组的安全性考虑,通常要对机位湍流强度进行复核计算,作为是否适合此类风电机组的依据。

湍流的产生和解释

湍流的产生和解释

湍流的产生和解释湍流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模型可以预测和解释湍流现象?关于第一个问题,可以先从流体的流动讲起。

假设有这样一根管道,我在一头加上一个水龙头,然后通过调节水龙头的大小来控制水的速度。

一开始,水龙头开度比较小,这时候是层流(如下图)。

细致地调节细管中红水的流速,当它与主流管内水流速度相近时,可以看到清水中有稳定而清晰的红色水平流线,表明这时主流管中各水层互不干扰地流动。

逐渐加大水龙头的开度,层流就慢慢的变成湍流了。

这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

这时的流体作不规则运动,有垂直于流管轴线方向的分速度产生(如下图)。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说,层流与湍流的最大区别就是流速了(单单对于上例来说)。

流速较小的时候,流动比较规则,分层现象比较明显。

流速大了之后就开始乱了,各种漩涡,滑动。

现在来看看究竟怎么区别层流和湍流,或者说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里我们先引入雷诺数的概念。

雷诺数(Reynolds number)一种可用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的无量纲数,以Re表示,Re=ρvd/η,其中v、ρ、η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d为一特征长度。

黏性就是指当流体运动时,层与层之间有阻碍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群人手拉手的往前跑,大家开始跑得都很慢,突然有一个人不想跟他们一起玩这个脑残的游戏了,所以任性的加快了速度。

如果手拉的不紧,他就很容易逃脱—这就是黏性比较小,相互之间摩擦力较小;如果手拉的越紧,他就越不容易逃脱—这就是黏性比较大,相互之间摩擦力较大。

另一方面,要是不容易逃脱,他只要加快速度,终究是可以逃脱的。

这个例子或许不那么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雷诺数的概念了。

雷诺数其实是一个无量纲数,表示作用于流体微团的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当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湍流流场。

流体力学发展概况和趋势

流体力学发展概况和趋势

流体力学发展概况和趋势作为物理的一部分,流体力学在很早以前就得到发展。

在19世纪,流体力学沿着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将流体视为无粘性的,有一大批有名的力学数学家从事理论研究,对数学物理方法和复变函数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灌溉、给排水、造船,及各种工业中管道流体输运的需要,使得工程流体力学,特别是水力学得到高度发展。

将二者统一起来的关键是本世纪初边界层理论的提出,其中心思想是在大部分区域,因流体粘性起的作用很小,流体确实可以看成是无粘的。

这样,很多理想流体力学理论就有了应用的地方。

但在邻近物体表面附近的一薄层中,粘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不能忽略。

边界层理论则提供了一个将这两个区域结合起来的理论框架。

边界层这样一个现在看来是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德国的普朗特在水槽中直接观察到的。

这虽也是很多人可以观察到的,却未引起重视,普朗特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处理这种把两个物理机制不同的区域结合起来的理论方法。

这一理论提出后,在经过约10年的时间,奠定了近代流体力学的基础。

有意思的是在流体力学中发现的这种边界层现象,很快地在别的科学领域得到了响应,因为这里面包含了更广泛和深刻的内容。

由此又大大促进了应用数学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现在在很多科学中广泛应用的“渐近匹配法”。

在流体力学中首先发现的现象及为此提出的理论,在一段时间以后被发现在其他学科领域中同样存在和有用,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唯一的一个。

例如,100年前在水波中观察到的孤立波及其理论到本世纪60年代被发现在声波、光波中同样存在和有用,从而迅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目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光通讯,正是建立在孤立子(孤立波)理论基础上的。

又如在上个世纪发现的流体从下部加热从而引起对流并能形成有规则图形的现象,以及本世纪20年代发现的两旋转圆筒间所充满的流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有规则的二次流的现象,成了近代在各个学科领域中普遍关注的分岔现象及理论的经典例子。

而且也是最近逐步形成的图形(pattern)动力学的典型例子及实验对象。

湍流理论发展概述

湍流理论发展概述

湍流理论发展概述一、湍流模型的研究背景自然环境和工程装置中的流动常常是湍流流动,模拟任何实际过程首先遇到的就是湍流问题,而湍流问题本身又是流体力学理论上的难题。

对于某些简单的均匀时均流场,如果湍流脉动是各向均匀及各向同性的,可以用经典的统计理论来分析,但实际上的湍流往往是不均匀的,这就给理论分析带来了极大地困难。

这也就引发了对湍流过程进行模拟的想法。

对湍流最根本的模拟方法是在湍流尺度的网格尺寸内求解瞬态的三维N-S 方程的全模拟方法,此时无需引进任何模型。

然而由于计算方法及计算机运算水平的限制,该种方法不易实现。

另一种要求稍低的方法是亚网格尺寸度模拟即大涡模拟(LES),也是由N-S方程出发,其网格尺寸比湍流尺度大,可以模拟湍流发展过程的一些细节,但由于计算量仍然很大,只能模拟一些简单的情况,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问题也存在很多问题[1]。

目前数值模拟主要有三种方法:1.平均N-S方程的求解,2.大涡模拟(LES),3.直接数值模拟(DNS),而模拟的前提是建立合适的湍流模型。

所谓的湍流模型,就是以雷诺平均运动方程与脉动运动方程为基础,依靠理论与经验的结合,引进一系列模型假设,而建立起的一组描写湍流平均量的封闭方程组。

目前常用的湍流模型可根据所采用的微分方程数进行分类为: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两方程模型、四方程模型、七方程模型等。

对于简单流动而言,一般随着方程数的增多,精度也越高,计算量也越大、收敛性也越差。

但是,对于复杂的湍流运动,则不一定。

湍流模型可根据微分方程的个数分为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二方程模型和多方程模型。

这里所说的微分方程是指除了时均N-S 方程外,还要增加其他方程才能是方程封闭,增加多少个方程,则该模型就被成为多少个模型。

二、基本湍流模型常用的湍流模型有:零方程模型:C-S模型,由Cebeci-Smith给出;B-L模型,由Baldwin-Lomax 给出。

一方程模型:来源由两种,一种从经验和量纲分析出发,针对简单流动逐步发展起来,如Spalart-Allmaras(S-A)模型;另一种由二方程模型简化而来,如Baldwin-Barth(B-B)模型。

公共基础知识湍流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湍流基础知识概述

《湍流基础知识的综合性概述》一、引言湍流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流动现象。

从大气中的风云变幻到海洋中的波涛汹涌,从飞机在天空中的飞行到管道中流体的流动,湍流无处不在。

对湍流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对众多工程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湍流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二、基本概念1. 定义湍流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三维非定常流动,其特征是流体的速度、压力等物理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随机的、不规则的变化。

与层流相比,湍流具有更高的雷诺数,流体质点的运动更加混乱和无序。

2. 特征(1)随机性:湍流中的流体质点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机性,速度和压力等物理量的变化无法用确定的函数来描述。

(2)三维性:湍流是三维的流动,在三个方向上都存在着复杂的运动。

(3)非定常性:湍流的流动状态随时间不断变化,具有很强的时间依赖性。

(4)扩散性:湍流能够促进流体中物质和能量的混合与扩散。

3. 雷诺数雷诺数是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

当雷诺数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流体为层流;当雷诺数大于临界值时,流体可能转变为湍流。

雷诺数的计算公式为:$Re=\frac{\rho vL}{\mu}$,其中$\rho$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速度,$L$为特征长度,$\mu$为流体动力粘度。

三、核心理论1. 统计理论由于湍流的随机性,统计理论成为研究湍流的重要方法之一。

统计理论通过对湍流中物理量的统计平均来描述湍流的特性,如平均速度、脉动速度、雷诺应力等。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相关分析、谱分析等。

2. 湍流模型为了在工程计算中模拟湍流流动,人们提出了各种湍流模型。

湍流模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雷诺平均的湍流模型,如$k-\epsilon$模型、$k-\omega$模型等;另一类是大涡模拟(LES)和直接数值模拟(DNS)。

雷诺平均的湍流模型通过对湍流脉动进行统计平均,将湍流问题转化为求解平均流动方程和湍流模型方程的问题。

湍流理论发展概述

湍流理论发展概述

湍流理论发展概述一、湍流模型的研究背景自然环境和工程装置中的流动常常是湍流流动,模拟任何实际过程首先遇到的就是湍流问题,而湍流问题本身又是流体力学理论上的难题。

对于某些简单的均匀时均流场,如果湍流脉动是各向均匀及各向同性的,可以用经典的统计理论来分析,但实际上的湍流往往是不均匀的,这就给理论分析带来了极大地困难。

这也就引发了对湍流过程进行模拟的想法。

对湍流最根本的模拟方法是在湍流尺度的网格尺寸内求解瞬态的三维N-S 方程的全模拟方法,此时无需引进任何模型。

然而由于计算方法及计算机运算水平的限制,该种方法不易实现。

另一种要求稍低的方法是亚网格尺寸度模拟即大涡模拟(LES),也是由N-S方程出发,其网格尺寸比湍流尺度大,可以模拟湍流发展过程的一些细节,但由于计算量仍然很大,只能模拟一些简单的情况,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问题也存在很多问题[1]。

目前数值模拟主要有三种方法:1.平均N-S方程的求解,2.大涡模拟(LES),3.直接数值模拟(DNS),而模拟的前提是建立合适的湍流模型。

所谓的湍流模型,就是以雷诺平均运动方程与脉动运动方程为基础,依靠理论与经验的结合,引进一系列模型假设,而建立起的一组描写湍流平均量的封闭方程组。

目前常用的湍流模型可根据所采用的微分方程数进行分类为: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两方程模型、四方程模型、七方程模型等。

对于简单流动而言,一般随着方程数的增多,精度也越高,计算量也越大、收敛性也越差。

但是,对于复杂的湍流运动,则不一定。

湍流模型可根据微分方程的个数分为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二方程模型和多方程模型。

这里所说的微分方程是指除了时均N-S 方程外,还要增加其他方程才能是方程封闭,增加多少个方程,则该模型就被成为多少个模型。

二、基本湍流模型常用的湍流模型有:零方程模型:C-S模型,由Cebeci-Smith给出;B-L模型,由Baldwin-Lomax 给出。

一方程模型:来源由两种,一种从经验和量纲分析出发,针对简单流动逐步发展起来,如Spalart-Allmaras(S-A)模型;另一种由二方程模型简化而来,如Baldwin-Barth(B-B)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湍流理论发展概述一、湍流模型的研究背景自然环境和工程装置中的流动常常是湍流流动,模拟任何实际过程首先遇到的就是湍流问题,而湍流问题本身又是流体力学理论上的难题。

对于某些简单的均匀时均流场,如果湍流脉动是各向均匀及各向同性的,可以用经典的统计理论来分析,但实际上的湍流往往是不均匀的,这就给理论分析带来了极大地困难。

这也就引发了对湍流过程进行模拟的想法。

对湍流最根本的模拟方法是在湍流尺度的网格尺寸内求解瞬态的三维N-S 方程的全模拟方法,此时无需引进任何模型。

然而由于计算方法及计算机运算水平的限制,该种方法不易实现。

另一种要求稍低的方法是亚网格尺寸度模拟即大涡模拟(LES),也是由N-S方程出发,其网格尺寸比湍流尺度大,可以模拟湍流发展过程的一些细节,但由于计算量仍然很大,只能模拟一些简单的情况,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问题也存在很多问题[1]。

目前数值模拟主要有三种方法:1.平均N-S方程的求解,2.大涡模拟(LES),3.直接数值模拟(DNS),而模拟的前提是建立合适的湍流模型。

所谓的湍流模型,就是以雷诺平均运动方程与脉动运动方程为基础,依靠理论与经验的结合,引进一系列模型假设,而建立起的一组描写湍流平均量的封闭方程组。

目前常用的湍流模型可根据所采用的微分方程数进行分类为: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两方程模型、四方程模型、七方程模型等。

对于简单流动而言,一般随着方程数的增多,精度也越高,计算量也越大、收敛性也越差。

但是,对于复杂的湍流运动,则不一定。

湍流模型可根据微分方程的个数分为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二方程模型和多方程模型。

这里所说的微分方程是指除了时均N-S 方程外,还要增加其他方程才能是方程封闭,增加多少个方程,则该模型就被成为多少个模型。

二、基本湍流模型常用的湍流模型有:零方程模型:C-S模型,由Cebeci-Smith给出;B-L模型,由Baldwin-Lomax 给出。

一方程模型:来源由两种,一种从经验和量纲分析出发,针对简单流动逐步发展起来,如Spalart-Allmaras(S-A)模型;另一种由二方程模型简化而来,如Baldwin-Barth(B-B)模型。

二方程模型:应用比较广泛的两方程模型有Jones 与Launder 提出的标准k-e 模型,以及k-omega 模型。

下面仅针对有代表性的模型进行论述:1、零方程模型上世纪30年代发展的一系列湍流的半经验理论,如Prandtl 的混合长度理论、Taylor 的涡量输运理论、von Karman 的相似性理论等,本质上即是零方程湍流模型。

零方程模型直接建立雷诺应力与平均速度之间的代数关系,由于不涉及代数关系故称为另方程模型:''m u u v yρρε∂-=∂ 其中m ε称为涡粘系数,他与分子的运动粘性系数ν有相同的量级。

对于一般的三维的情况,上式可写为:''223i j m ij ij u v S K ρεδ-=- K 为单位质量的湍流脉动动能。

为了发展上述方法,需要建立m ε与平均速度之间的关系。

1925年,普朗特沿这一方向做了重要工作,提出可混合长度理论,混合长度理论认为,存在这样的长度l ,在此长度内流体质点运动是自由的(不与其他质点相遇),我们把这样的l 称为混合长度[2]。

由于湍流漩涡的作用,流体微团就爱那个上下跳动,由于微团的流向速度不会立即改变,到达新位置后他会低于当地周围的平均速度,此即流向脉动速度'10()()u U y U y ≈-,显然,此速度差取决于当地的平均速度梯度U y ∂∂与微团沿y 向跳动的距离l ,即:'U u l y∂≈∂ 此l 称为混合长度,他表示这样的距离,在此距离内微团沿y 向跳动时基本不丧失其原有速度。

实际测量表明,虽然一般情况下流向的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值大于法向值,但他们有相同的量级,因此有:'U v l y∂≈∂ 所以有:''2u u u v l y yρρ∂∂-=∂∂由此可算出涡粘性系数为:2m u l yε∂=∂ 由此可见,若假设l 不随速度变化,则可得出湍流切应力与平均速度平方成比例,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混合长度理论已成功的用于研究多种湍流剪切流,如流管、边界层和各种湍流剪切流。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零方程模型是Baldwim-Lomax 模型[3],该模型对湍流边界层的内层和外层采用不同的混合长度假设,在流体分离不严重的流场计算中结果较好。

事实上,零方程湍流模型仅适用于局部平衡状态的湍流流动。

2,、一方程模型单方程模型一般求解湍流动能或涡粘性系数的输运方程,精度较好,鲁棒性也比较好,其中B-B 模型和S-A 模型是单方程模型中的优秀代表。

特别是S-A 模型,从经验和量纲分析出发得出了涡粘性系数的输运方程,采用大量的实验结果标定模型系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计算准确性,目前已经被集成在各种商业软件和科学计算的代码中,在航空航天领域空气动力学计算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S-A 湍流模型是个一方程模型。

它常被认为是B-L 代数模型和两方程模型之间的桥梁。

由于其容错功能好,处理复杂流动的能力强,S-A 模型已得到广泛应用。

S-A 模型与B-L 模型相比,其湍流涡粘场是连续的。

S-A 模型优于 模型之处在于其容错性好,计算量少。

该湍流的原理是建立在一个附加的涡粘输运方程的解决上。

方程中包含对流项,扩散项和源项,以非守恒形式建立。

S-A 模型不同于其他一些单方程模型,不是从 方程经过简化得到的,而是直接根据经验和量纲分析,从简单流动开始,直接得到最终的控制方程。

该模型具有一些很好的特点,相对于两方程模型计算量小和稳定性好,同时又有较高的精度。

由于模型方程的因变量函数在对数律区内与到壁面的距离成线性关系,所以可以使用相对与低雷诺数模型较粗的网格。

另外,模型是非当地型的,方程中没有诸如y+这类当地型的项在内,所以在有多个物理面的复杂流场中不需要特殊处理,使用方便。

3、两方程模型上世纪70年代,Launder 发展的k-ε模型被称为标准k-ε模型,它求解湍流动能k 及湍流动能耗散率ε的输运方程,能够反映一定的湍流物理量的输运特性,是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先驱性工作。

之后研究人员又发展了重整化群k-ε (RNG k-ε)模型、可实现性k-ε模型等,进一步强化k-ε系列模型的计算性能。

另外一个系列的两方程模型为-k ω模型系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标准-k ω模型和SST -k ω模型。

一般来说,k-ε模型对高Re 数充分发展的湍流模拟结果较好,而-k ω模型改进了k-ε模型对受壁面影响湍流模拟的缺陷,对壁面附近的湍流模拟精度较高。

k-ε模型在湍流模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和两方程模型,由于使用的局限性零方程模型和一方程模型很难应用于工程实际。

目前两方程模型在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最基本的两方程模型是k-ε模型,即分别引入关于湍动能k 和耗散率ε的方程:()()()e k k b k k k kk k u k G G t x x x μρρρεσ∂∂∂∂+=++-∂∂∂∂ 12()()()()e k k k k k k u c G c t x x x kεμρεερερεσ∂∂∂∂+=+-∂∂∂∂ 式中:222[2()2()()]k t u v u v G x y y xμ∂∂∂∂=+++∂∂∂∂ ()t t b x y t t T T G g g x yμμβρσσ∂∂=-+∂∂ e t μμμ=+ 2t k C μμρε=模型中各通用常数据计算经验可取为:120.09, 1.44, 1.92,1, 1.3k C c c εμσσ===== 标准K-ε模型特性[4]:可用于边界层型流动和分离流;近壁需修正或在计算边界上用壁函数(半经验公式)作边界条件;属于涡粘模型;ε方程模化不确定因素多,可靠性差;模型常数通用性差;不能模拟强各向异性流(如矩形槽道中的二次流);不能计入涡量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改进的k ε-模型,比较著名的是RNG k ε-模型和带旋流修正的k ε-模型。

k-ω模型标准-k ω模型是基于Wilcox -k ω模型,它是为考虑低雷诺数、可压缩性和剪切流传播而修改的。

Wilcox -k ω模型预测了自由剪切流传播速率,像尾流、混合流动、平板绕流、圆柱绕流和放射状喷射,因而可以应用于墙壁束缚流动和自由剪切流动。

标准k ε-模型的一个变形是SST -k ω模型。

SST -k ω模型由Menter 发展,以便使得在广泛的领域中可以独立于-k ω模型,使得在近壁自由流中-k ω模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精度。

为了达到此日的,-k ε模型变成了-k ω公式。

SST -k ω模型和标准-k ω模型相似,但有以下改进:(1)SST -k ω模型是由标准的-k ω模型和变形的-k ε模型分别乘上一个混合函数相加得到的,在近壁面混合函数将为1,此时启用标准-k ω模型,在远壁面,混合函数将为0,此时启用变形的-k ε模型。

(2)SST -k ω模型合并了来源于方程中的交叉扩散。

(3)湍流粘度考虑到了湍流剪应力的传播。

(4)模型常量不同。

这些改进使得SST -k ω模型比标准-k ω模型在在广泛的流动中有更高的精度和可信性。

由Fluent 提供的SST -k ω模型更适合对流减压区的计算。

另外它还考虑了正交发散项从而使方程在近壁面和远壁面都适合。

SST -k ω模型[5]:k ()()()i k k i j jk k ku G Y t x x x ρρ∂∂∂∂+=Γ+-∂∂∂∂ ()()()i i j ju G Y D t x x x ωωωωωρωρω∂∂∂∂+=Γ+-+∂∂∂∂式中:k G ——由层流速度梯度而产生的湍流动能;k ωΓΓ和——K 和ω的扩散率;k ωΓΓ和——K 和ω的扩散率;k Y Y ω和—— K 和ω的发散项;D ω——正交发散项。

4、其他模型其他形式的湍流模型涡粘系数输运(SA)模型(3方程),雷诺应力模型(2阶矩模型)、雷诺应力模型方程(7方程模型)。

一阶矩模型在工程湍流计算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它们存在一些本质上的缺陷,即这些模型均是基于Boussinesq线性各向同性的假设,导致雷诺正应力在三个方向上的分量相等,这与很多实际的湍流流动矛盾。

因此,一阶矩模型对强逆压梯度下的流动、强分离流动、二次流、存在旋转和曲率效应的复杂湍流等预测精度较差,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

二阶矩模型,即雷诺应力输运模型,通过求解雷诺应力各个分量的输运方程来封闭雷诺应力项,可以考虑湍流的各向异性及历史效应,理论上具有一阶矩所不能及的模拟复杂流动的能力。

我国周培源教授首次建立了雷诺应力的输运方程组,1951年Rotta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完整的雷诺应力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