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学》致病放线菌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88学时)一、课程简介病原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有医学微生物学、基础免疫学与人体寄生虫学三门课程组成。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了解本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作出解释;加深对病原生物与人体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建立无菌观念,在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等工作中加以具体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总计基础免疫学绪论 1 1抗原 2 2MHC 1 1免疫系统 2 2 4免疫球蛋白 2 2补体系统 1 2 3细胞因子 1 1免疫应答 2 2抗感染免疫 1 4 5超敏反应 3 3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免疫学防治医学微生物绪论细菌总论细菌各论其他微生物病毒学人体寄生虫学总论线虫纲吸虫纲绦虫纲医学原虫医学节肢动物机动合计2217821024432164642111124221131221225543188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免疫学第1章免疫学绪论【目标】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熟悉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了解免疫的类型、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理论教学】1、免疫的基本概念2、免疫学发展简史3、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第2章抗原【目标】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分类。
熟悉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了解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理论教学】第1节抗原的概念抗原的概念;抗原的两个基本性能:①免疫原性;②免疫反应性。
第2节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1、异物性2、一定的理化性状3、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第3节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1、特异性2、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第4节抗原的类型与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根据抗原的性能分类:完全抗原、半抗原2、根据抗原激活B细胞是否依赖T细胞辅助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非胸腺依赖性抗原3、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同种异性抗原、自身抗原、肿瘤抗原第3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目标】熟悉HLA分子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病原微生物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病原微生物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1、与Ⅰ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成分()A、IgEB、补体C、嗜碱性粒细胞D、B细胞E、肥大细胞答案:B2、CD4+主要分布在哪些细胞表面()A、Tc细胞B、Th细胞C、Ts细胞D、B1细胞E、B2细胞答案:B3、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临近细胞的特点属于()A、多源性B、自分泌C、拮抗性D、内分泌E、旁分泌答案:E4、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绿脓假单胞杆菌C、结核杆菌D、炭疽杆菌E、布氏杆菌答案:C5、奈瑟菌属包括A、肺炎球菌B、新生隐球菌行脑膜炎C、白假丝酵母菌D、脑膜炎球菌E、腐生葡萄球菌6、可以引起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情况包括()A、寄居部位改变B、免疫力低下C、菌群失调D、滥用抗生素E、以上均是答案:E7、目前引起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病毒是A、鼻病毒B、腮腺炎病毒C、SARS冠状病毒D、流感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答案:A8、在肠道杆菌的生化反应中,不符合的是A、乳糖发酵阴性B、氧化酶阴性C、O/F实验为F型D、触酶阳性E、硝酸盐还原阳性答案:A9、半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的浓度是()A、1-2%B、2-3%C、1%D、0.2-0.5%E、2-5%答案:D10、下列哪项不属于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A、芽孢位于菌体次级端,大于菌体宽径B、能分解糖,产生大量气体C、在机体内可形成荚膜D、G+菌体粗大E、专性厌氧生长11、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A、荚膜B、芽胞C、鞭毛D、菌毛E、质粒答案:E12、由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是()A、Ⅰ型超敏反应B、都不是C、Ⅳ型超敏反应D、Ⅱ型超敏反应E、Ⅲ型超敏反应答案:C13、没有葡萄球菌寄居的部位是()A、阴道B、皮肤C、鼻腔D、口腔E、肠道答案:A14、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是A、破伤风痉挛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B、破伤风溶血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C、破伤风梭菌引起败血症D、破伤风梭菌通过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增殖致病E、破伤风梭菌产生内毒素引起休克答案:A15、霍乱患者的典型大便呈A、果酱样B、消化不良的恶臭便C、脓血样D、水样E、米泔水样16、一次性的输液器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A、过滤除菌B、电离辐射C、煮沸D、干烤法E、紫外线消毒答案:B17、下列哪种物质具有致病性()A、毒素B、维生素C、抗生素D、色素E、细菌素答案:A18、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错误叙述是A、血清阳性是传染性高的指标B、存在于Dane颗粒的最外层C、血清持续阳性是疾病慢性化的指标D、化学成分为可溶性蛋白E、其相应抗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答案:B19、参与ADCC作用的细胞主要是()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肥大细胞E、树突状细胞答案:C20、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A、严格的细胞内寄生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C、有细胞壁和核糖体D、含有两种核酸E、对抗生素敏感21、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专性需氧B、菌落表面呈粗糙菜花状C、耐酸碱D、抗酸染色呈红色E、耐煮沸,100℃5分钟才死亡答案:E22、吞噬细胞的功能不包括()A、吞噬杀伤作用B、提呈抗原作用C、特异性识别抗原D、免疫调节功能E、以上都不是答案:C23、金葡菌在培养皿上出现的金黄色属于()A、毒素B、色素C、热原质D、抗生素E、维生素答案:B24、肠道病毒共同特性中的错误的一项是A、二十面体对称的无包膜小RNA病毒B、寄生于肠道,只引起人类消化道传染病C、耐酸、耐乙醚D、细胞内增殖E、病后免疫力牢固答案:B25、滤菌器不能除去()A、放线菌B、螺旋体C、L型细菌D、真菌E、细菌26、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的细菌是A、绿脓杆菌B、产期杆菌C、痢疾志贺菌D、变形杆菌E、大肠埃希菌答案:D27、下列哪种免疫分子具有特异性()A、溶菌酶B、白细胞介素C、抗体D、干扰素E、补体答案:C28、在土壤中的破伤风梭菌芽孢可以存活A、数月B、数年C、10余年D、数十年E、数日答案:D29、与衣壳生物学意义无关的是A、介导病毒体吸附易感细胞受体B、保护病毒核酸C、病毒分类、鉴定的依据D、本身具有感染性E、具有免疫原性答案:D30、串珠实验检验炭疽芽孢杆菌所用的抗菌药物是A、多粘菌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青霉素E、四环素31、鉴定肠杆菌科的基本条件是A、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B、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C、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D、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阳性,还原硝酸盐E、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答案:E32、人工制备抗体时,杂交瘤细胞是哪种细胞与B细胞的结合()A、T细胞B、吞噬细胞C、骨肉瘤细胞D、骨髓瘤细胞E、中性粒细胞答案:D33、由多个抗原刺激不同的B细胞产生的抗体称()A、单克隆抗体B、多克隆抗体C、基因抗体D、都是E、都不是答案:B34、免疫抑制疗法不宜用于()A、炎症B、自身免疫性疾病C、都不是D、感染E、超敏反应答案:D35、引起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埃可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C、柯萨奇病毒D、腺病毒E、轮状病毒36、对气性坏疽病原早期诊断较有价值的是A、分离培养B、动物实验C、Nagler实验D、直接镜检E、汹涌发酵实验答案:D37、细菌学中最经典的染色方法是()A、单染B、不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D、亚甲蓝染色法E、革兰染色法答案:E38、B细胞表面特有的分化抗原包括()A、CD4B、CD5C、CD8D、CD19E、CD2答案:D39、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下述错误的是A、有独特的生活周期B、无细胞壁C、能通过滤菌器D、呈多形性E、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高答案:A40、高压蒸汽灭菌法需要的时间是()A、15-20minB、3-5minC、1-2minD、1-2hE、5-10min41、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A、同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自身抗原D、异种抗原E、异嗜性抗原答案:E42、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A、脾B、胸腺C、淋巴结D、黏膜淋巴组织E、骨髓答案:B4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病列为---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答案:B44、Ⅲ型超敏反应主要的机制是()A、吞噬细胞浸润B、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C、致敏T细胞被激活D、肥大细胞脱颗粒E、都不是答案:B45、下列属于G-菌细胞壁结构的是()A、五肽交联桥B、M蛋白C、外膜D、磷壁酸E、都不是46、我国城市饮水卫生标准是A、1000ml水中大肠杆菌不超过30个B、1000ml水中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C、1000ml水中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D、1000ml水中大肠杆菌不超过50个E、1000ml水中大肠杆菌不超过5个答案:C47、质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一个细菌只有一种B、具有转移性C、能自我复制D、可丢失E、赋予细菌特殊性状答案:A48、霉菌的生殖方式是A、孢子生殖B、芽孢生殖C、出芽生殖D、二分裂E、断裂生殖答案:A49、下列哪种物质入血属于自身抗原()A、病毒B、链球菌C、溶血D、甲状腺球蛋白E、病原微生物答案:D50、固有免疫不包括()A、吞噬细胞吞噬作用B、血脑屏障C、细胞免疫D、皮肤黏膜屏障E、胎盘屏障答案:C51、抗毒素皮试阳性且必须使用时,采取的措施是()A、禁用B、一次性注射C、用类毒素D、合用抗生素E、脱敏疗法答案:E52、下列抗体中没有连接链的是()A、都没有B、IgDC、IgAD、都有E、IgM答案:B53、T细胞激活以后才有的表面标志是()A、MHC-IIB、CD4C、CD2D、TCRE、CD8答案:A54、易出现带菌状态的细菌是()A、产气荚膜杆菌B、白假丝酵母菌C、链球菌D、白喉杆菌E、肺炎杆菌答案:D55、患者,女,40岁,有13年慢性胃炎史,近期上腹疼痛加重,来医院就诊。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编码】23000607【适用专业】护理【课时】5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诊断及特异防治原则等。
以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它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基础医学课程。
教学目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基础医学有关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一)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1、掌握微生物、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医学微生物学的性质、分类、地位、内容和范围。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及人体的分布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和其它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熟悉细菌的大小、形态、基本结构与功能。
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能量代谢。
熟悉细菌生长的物理条件。
繁殖方式及速度。
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掌握常见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了解培养细菌的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掌握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转座子及噬菌体的概念和特性,质粒的种类及其作用。
掌握细菌遗传变异的机理。
熟悉细菌变异的现象及变异的医学意义。
3、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概念;病原微生物的致病物质及其作用现制、宿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抗感染免疫机制。
熟悉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结局。
4、熟悉病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螺旋体等所致疾病;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5、熟悉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

G+菌肽聚糖厚、层数多、立体状坚固。
图 金黄色葡萄球糖细胞细胞壁的 肽聚糖结构
图 大肠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
G+菌细胞壁 特殊结构
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 表面蛋白:SPA、M蛋白
G-菌细胞壁 特殊结构 (外膜)
磷脂
脂蛋白
类脂A:毒性部分
脂多糖(LPS,内毒素): 核心多糖:属和组特异
特异多糖:种和型特异
革兰氏阴性菌多见
化学组成 蛋白质(分子量27,000~900,000)
磷脂一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 (毒性主要为类脂A)
稳定性 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
耐热,60℃耐受数小时
毒性作用
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以ug计
稍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的
量)。各种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引起特殊病 量比外毒素为大。各种细菌内
目前检验科的主要任务。 4.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
五、临微学习方法:
重要性:与毕业后工作紧密相关。 (1)平时注意预习、复习; (2)对内容上,紧紧围绕诊断,诊断又是 由各种典型特性建立的方法来进行的 抓特性、去共性 (3)注意新动向。
第一篇 微生物学
细菌学总论
一、细菌(bacterium)的形态与结构
3.质粒可自行失去或经人工处理而消失。 4.质粒可以独立复制。 5.可有几种质粒同时共存在于一个细菌内。
(二)细菌的变异现象
形态与结构变异 培养特性变异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突变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 游离的DNA片段,通过与染色体重组,获得了供体 菌的部分遗传特性。
医院感染:医院中发生的一切感染。包
病原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病原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疾病不属于II型变态反应的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接触性皮炎C、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D、输血反应E、新生儿溶血病答案:B2、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的是( )A、CD2B、CD4C、CD3D、CD5E、CD8答案:B3、下列无芽孢细菌中对理化因素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脑膜炎奈瑟菌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百日咳杆菌答案:D4、可增强链球菌扩散能力的致病物质是A、DNA酶B、M蛋白C、红疹毒素D、多糖抗原E、透明质酸酶答案:E5、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B、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D、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6、溶菌酶对革兰阴性菌杀菌作用弱,主要因为是A、细胞壁较疏松B、无肽聚糖C、缺乏五肽交联桥D、有外膜保护E、无磷壁酸答案:D7、属于厌氧芽孢梭菌的是A、流感嗜血杆菌B、炭疽芽孢杆菌C、产气荚膜梭菌D、白喉棒状杆菌E、幽门螺杆菌答案:C8、微生物的基本分类单位是A、型B、属C、亚种D、种E、科答案:D9、大多数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酸碱度是A、4.5~4.8B、7.2~7.6C、6.5~6.8D、10.4~11.2E、8.8~9.2答案:B10、细菌仅仅是一时性或间断性侵人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者称为A、脓毒血症B、菌血症C、病毒血症D、败血症E、毒血症11、维持细菌固有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外环境的结构是A、荚膜B、芽孢C、细胞壁D、细胞膜E、鞭毛答案:C12、肉毒毒素的特点是A、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B、引起肌肉大块坏死C、可被肠道蛋白酶水解D、耐热E、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答案:A13、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菌是A、产气荚膜梭菌B、铜绿假单胞菌C、肉毒梭菌D、炭疽芽孢杆菌E、变形杆菌答案:A14、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细胞质内的颗粒A、异染颗粒B、脂肪颗粒C、糖原D、核糖体E、核质答案:A15、内毒素特性A、不耐热,易变性B、细菌的细胞壁裂解后才能游离出来C、毒性强D、强抗原性E、经甲醛处理可脱毒为类毒素16、菌落是指A、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C、一个细菌细胞D、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E、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答案:E17、下列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A、遗传B、生物合成C、呼吸作用D、物质转运E、分泌作用答案:A18、I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D、迟发型超敏反应E、速发型超敏反应答案:E19、HBV在血液中以某种形态的颗粒存在,这种颗粒又称“Dane”颗粒A、小球形颗粒B、管型颗粒C、大球型颗粒D、实心颗粒E、空心颗粒答案:C20、有关埃希菌属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革兰阴性杆菌,散在排列B、革兰阳性,有异染颗粒C、革兰阴性球菌D、革兰阳性球菌E、革兰阴性,呈弧形21、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蛋白质B、内毒素C、外毒素D、荚膜E、脂质答案:E22、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A、抗体B、细菌多糖C、异嗜性抗原D、补体E、半抗原答案:E23、大多数荚膜的化学组成是A、磷壁酸B、脂多糖C、脂蛋白D、蛋白质E、糖类答案:E24、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不包括A、温度B、气体C、光线D、营养物质E、酸碱度答案:C25、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免疫防御B、免疫调节C、免疫监视D、免疫自稳E、免疫耐受26、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病毒是A、HAVB、EBVC、HIVD、HBVE、HSV-2答案:D27、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直接接触B、呼吸道传播C、蚊虫叮咬D、消化道传播E、血液、血制品传播答案:E28、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何种细胞A、红细胞B、巨噬细胞C、T淋巴细胞D、B淋巴细胞E、神经细胞答案:C29、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腔上囊B、脾脏C、骨髓D、淋巴结E、胸腺答案:C30、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A、HBsAgB、HBcAgC、HBeAgD、pre-SE、HBsAg和HBeAg31、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肥大细胞B、NK细胞C、B细胞D、浆细胞E、T细胞答案:D32、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菌A、放线菌B、乙肝病毒C、立克次体D、螺旋体E、支原体答案:B33、链激酶、链道酶、透明质酸酶产自下列哪种细菌A、伤寒沙门菌B、A群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E、淋病奈瑟菌答案:B34、下列细菌繁殖最慢的是A、结核杆菌B、葡萄球菌C、大肠杆菌D、变形杆菌E、链球菌答案:A35、下列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A、中介体B、质粒C、细胞壁D、细胞膜E、荚膜36、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是A、θ毒素B、红疹毒素C、紫癜形成因子D、杀白细胞素E、致死因子答案:D37、具有何种结构的病原菌抵抗力最强A、菌毛B、异染颗粒C、荚膜D、鞭毛E、芽孢答案:E38、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耐受B、免疫防御C、免疫调节D、免疫缺陷E、免疫监视答案:E39、镜检为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的是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D、A群链球菌E、葡萄球菌答案:E40、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蚊虫叮咬B、母婴垂直传播C、性接触D、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E、血,血制品41、不是肉毒梭菌特点的是A、引起疾病主要是化脓性感染B、致病物质主要是肉毒毒素C、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是阻止神经组织释放乙酰胆碱D、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菌体呈网球拍状E、严格厌氧答案:A42、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流通蒸汽灭菌法C、干烤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答案:D43、关于类毒素叙述正确的是A、内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B、细菌崩解后释放出的毒素C、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D、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E、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答案:E44、无需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是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E、以上均需抗体参与答案:D45、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E、以上均可46、属于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是A、热原质B、外毒素C、抗生素D、维生素E、硫化氢答案:E47、下列哪种物质可用于人工主动免疫A、抗毒素B、人丙种球蛋白C、动物免疫血清D、类毒素E、细胞因子答案:D48、通过性接触传播的RNA病毒是A、HAVB、HSVC、HCMVD、HIVE、HPV答案:D49、健康人的口腔、皮肤、鼻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生长多种正常菌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菌能损伤人体健康B、它们能对致病菌拮抗作用C、应用抗生素杀死这些细菌D、应用能除菌的肥皂杀死这些细菌E、这些菌能夺取人体营养答案:B50、关于消毒剂作用原理是A、使菌体蛋白变性B、使菌体蛋白凝固C、使菌体酶失去活性D、破坏细菌细胞膜E、以上均正确答案:E51、细菌生长的稳定期( )A、细菌繁殖最快B、细菌的代谢速度最快C、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较典型D、细菌的繁殖数和死亡数几乎相等E、细菌不形成芽胞答案:D52、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A、性菌毛B、荚膜C、鞭毛D、芽孢E、普通菌毛答案:E53、卡介苗是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B、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C、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D、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构分枝杆菌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答案:E54、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IⅣ型超敏反应E、V型超敏反应答案:B55、下列不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性的是A、细胞壁基本成分是肽聚糖B、有线粒体等细胞器C、无核膜、核仁,只有拟核D、无线粒体,细胞器不完整E、细胞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答案:B56、下列对病毒体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量单位是微米B、以复制方式增殖C、对抗生素不敏感D、只含一种核酸E、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答案:A57、有关活疫苗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接种量少B、接种次数少C、持续时间较长D、免疫效果好E、易保存答案:E58、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A、玻璃器皿B、滤菌器C、橡皮手套D、移液器头E、手术刀、剪答案:A59、临床症状出现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并有脓血黏液便,有可能是哪一种菌引起A、副溶血弧菌B、肠炎沙门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志贺菌E、霍乱弧菌答案:D60、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B、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粘膜免疫系统C、免疫细胞、中枢免疫器官、免疫分子D、免疫分子、粘膜免疫系统、免疫细胞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答案:E6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A、易发生自身免疫病B、易发生肿瘤C、易发生超敏反应D、易发生感染E、易发生免疫耐受答案:B62、关于细菌荚膜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抗吞噬的作用B、具有免疫原性C、具有黏附作用D、为细菌的特殊结构E、没有免疫原性答案:E63、下列哪种不是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A、溶血毒素B、血浆凝固酶C、M蛋白D、耐热核酸酶E、肠毒素答案:C64、以下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的是A、细胞核B、中介体C、质粒D、细胞壁E、菌毛答案:E65、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革兰染色后的颜色为A、蓝色B、金黄色C、红色D、紫色E、绿色答案:D66、构成细菌毒力的是A、特殊结构B、色素C、侵袭力和毒素D、基本结构E、细菌素答案:C67、作为饮水和食品卫生学检测指标的细菌是A、大肠埃希菌B、肺炎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伤寒沙门菌E、痢疾志贺菌答案:A68、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A、脂质B、磷壁酸C、脂多糖D、肽聚糖E、脂蛋白答案:D69、影响消毒剂效果的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A、温度B、消毒剂的使用浓度C、湿度D、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E、消毒剂的作用时间答案:C70、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是A、只含有一种核酸B、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C、专性细胞内寄生D、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E、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答案:D71、具有将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的葡萄球菌毒力因子是A、溶血毒素B、杀白细胞素C、葡萄球菌溶素D、肠毒素E、血浆凝固酶答案:E72、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A、烫伤样皮肤综合征B、气性坏疽C、伪膜性肠炎D、TSS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答案:B73、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不包括A、化学拮抗物质的存在B、微生物数量C、温度和酸碱度D、高压锅型号E、处理剂量答案:D74、下列哪一项操作可以杀死芽孢A、灭活B、抑菌C、消毒D、灭菌E、防腐答案:D75、周围免疫器官是A、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B、淋巴结、脾脏、胸腺C、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D、胸腺、淋巴结、粘膜组织E、扁桃体、淋巴结和骨髓答案:C76、厌氧芽孢梭菌对热、干燥和消毒剂具有强大的抵抗力是因为有A、孢子B、鞭毛C、荚膜D、胞质颗粒E、芽孢答案:E77、引起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原菌是A、变形杆菌B、幽门螺杆菌C、霍乱弧菌D、伤寒沙门菌E、大肠埃希菌答案:B78、下列微生物除哪种外均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A、细菌B、真菌C、放线菌D、立克次体E、螺旋体答案:B79、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A、结构的复杂性B、异物性C、物理性状D、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E、分子量大小答案:D80、不属于细菌细胞质中重要成分的是A、核蛋白体B、核质C、质粒D、胞质颗粒E、肽聚糖答案:E81、与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的是A、透明质酸酶B、DNA酶C、红疹毒素D、M蛋白E、多糖抗原答案:D82、Dane颗粒是指A、HAV颗粒B、完整的HBV颗粒C、HBV球形颗粒D、HBV管型颗粒E、狂犬病毒包涵体答案:B83、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多途径感染B、感染易扩散C、脓汁黏稠D、感染局限E、可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答案:B84、细菌哪种结构的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的线粒体A、胞质颗粒B、核质C、核糖体D、质粒E、中介体答案:E85、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A、大肠杆菌B、破伤风梭菌C、痢疾杆菌D、脑膜炎球菌E、炭疽杆菌答案:B86、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其激活起始分子是( )A、C4B、C3C、C1D、C2E、C5答案:B87、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哪项不是微生物的共同特征A、个体微小B、繁殖迅速C、分布广泛D、专性寄生E、结构简单答案:D88、免疫应答对机体是A、有利的反应B、不利的反应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E、以上都不是答案:D89、与细菌致病作用有关的代谢产物不包括A、内毒素B、细菌素C、外毒素D、热原质E、侵袭性酶答案:B90、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提示A、机体易受微生物感染B、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C、免疫应答被抑制D、自身耐受的终止E、免疫监视功能被抑制答案:D91、L型细菌是指A、细胞壁缺陷的细菌B、细胞膜缺陷的细菌C、核质缺陷的细菌D、线粒体缺陷的细菌E、质粒缺陷的细菌答案:A92、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基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A、特异性反应B、交叉反应C、非特异性反应D、过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答案:B93、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新生儿溶血症B、青霉素过敏性休克C、系统性红斑狼疮D、接触性皮炎E、血清病答案:A94、下列对芽孢描述不正确的是A、芽孢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发育成相应的细菌B、能形成芽孢的细菌致病性不强C、芽孢可以作为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D、芽孢是否被杀死可以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E、芽孢的抵抗力很强,可在自然界中存活多年答案:B95、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的分化成熟部位B、周围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的分化成熟部位E、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布、居留及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答案:E96、细菌的生长条件不包括A、光线B、温度C、营养物质D、气体E、酸碱度答案:A97、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易导致A、肿瘤B、移植排斥反应C、超敏反应D、反复感染E、免疫缺陷病答案:C98、HBV感染的主要标志是A、血中测出HBsAgB、血中测出抗-HBsC、血中测出HBcAgD、血中测出HBeAg和抗-HBsE、血中测出抗-HBe答案:A99、葡萄球菌致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因素是A、血浆凝固酶B、葡萄球菌溶素C、杀白细胞素D、肠毒素E、溶血毒素答案:D100、补体系统是( )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所活化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增强而升高D、由20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答案:D。
医学微生物学:放线菌目

93年WHO 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 2000年 WHO TB Report: * 全球1/3(22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 * 每年TB新发病例800万 * 每年250万人死于TB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2000年我国卫生部宣布:中国处于结核病的紧急状态: (五多一缓慢 )
* 感染人数多 * 患病人数多 * 传染源多 * 耐药病人多 * 死亡人数多 * 疫情下降缓慢
44.5%的人口感染,约为5.5亿 450万 150万 耐药率19%- 47% ,多耐药(MDRTB) 13万/年 患病率年递降率为3.8%
一、生物学特性
抗酸杆菌(acid fast bacilli, AFB)
疾病:
Actinomtions
Nocardiosis pulmonary infections subcutaneous infections
abdomen infections
brain abscesses
治疗:
青霉素
复方磺胺
患者病灶组织和脓样物质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 磺样颗粒(sulfur granule),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放线菌目 Actinomycetales
Order
Suborders Actinomycineae
Families
Actinomycetaceae
Genus
Actinomyces
Actinomycetales Corynebaterineae
Corynebateriaceae Corynebaterium
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多途径传播,可侵犯全身 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
4微生物学(药学专业)放线菌

• 菌丝大多无隔膜,菌丝粗细与杆状细菌接近,1功能的不同分为三类:
(1) 基内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有的无 色,有的产生色素。
(二)诺卡菌属
生物学性状
革兰染色阳性 形态与放线菌属相似
但菌丝末端不膨大
致病性与免疫性
可因吸入肺部或侵入创口引起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菌丝 孢子
此属多分布于土壤或堆肥中。
小单孢菌的形态
(四)链孢囊菌属
特点:是形成典型孢囊,孢囊是由气生菌丝上的
孢子丝卷绕而成;孢囊孢子无鞭毛不能运动。 为需氧菌。 菌落与链霉菌属相似。 产生可抑制细菌、病毒和肿瘤的抗生素,如多霉
素。
链孢囊菌属的孢囊
链孢囊菌属
( 五 ) 游动放线菌属
游动放线菌属以基内菌丝为主,有的气生菌丝少, 菌丝有隔或无隔。
• (1)放线菌对人类的益处
全世界三分之二的抗菌素是放线菌产生的。如链霉素,土 霉素,抗肿瘤的自力霉素和争光霉素,抗结核杆菌的卡那 霉素,庆大霉素,可抑制细菌、病毒和肿瘤的多霉素都是 放线菌产生的。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井岗霉素、对白叶枯病有效的蚁霉素等 也是放线菌产生的。
菌肥“5406”也是一种放线菌(泾阳链霉菌),其代谢产物 能促进作物生长。
放线菌的繁殖
• 无性繁殖:主要通过无性孢子方式繁殖。菌丝
片断可繁殖成新的菌体,液体发酵均由菌丝片断 繁殖的。
• 孢子形成有三种:凝聚孢子;横隔孢子; 孢囊孢子
放线菌的繁殖
放线菌的繁殖
无性孢子(主要)
菌丝片段
放线菌Actinomyces

放线菌(Actinomyces)一、放线菌属(Actinomyces)(一)生物学性状(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1、G+、无芽孢、无荚膜和鞭毛的非抗酸性丝状菌,以裂殖方式繁殖。
厌氧生长。
2、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中流出的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样颗粒(sulfur granule),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将颗粒制成压片作革兰染色或组织切片经苏木素伊红染色,压片镜检可见颗粒呈菊花状,核心部分有分枝的菌丝交织组成,呈革兰阳性,周围为长丝排列呈放射状,呈革兰阴性。
组织切片镜检颗粒中央部为紫色,末端膨大部为红色。
硫磺样颗粒的检出对放线菌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Pathogenicity and immunity)1、属正常菌群,当机体抵抗力减弱、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口腔黏膜受损时,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2、可发生于面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中枢神经系统,以面颈部多见。
3、若无继发感染多呈慢性肉芽肿,常伴有多发性瘘管形成,脓汁中查到硫磺样颗粒为其特征,称放线菌病。
4、人对放线菌的免疫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二、诺卡菌属(Nocardia)(一)生物学性状1、G+杆菌,形态与放线菌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部分菌具有弱抗酸性。
2、专性需氧,生长缓慢,培养1W以上长出黄、白色的菌落,表面干燥或呈蜡样。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星型诺卡菌()主要由呼吸道或创口侵入机体,引起化脓性感染,尤其是抵抗力下降,如白血病或艾滋病CD4+T细胞缺陷患者,肿瘤患者及器官移植病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此菌侵入肺部,引起肺炎、肺脓肿,慢性者类似肺结核,肺真菌病。
侵入皮下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与形成瘘管。
从瘘管中可流出许多小颗粒,即诺卡菌的菌落。
2、巴西诺卡菌可侵入皮下组织引起足分枝菌病(mycetoma)衣原体(chlamydia)一类严格寄生在细胞内,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生物学分类的地位处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
环境微生物学2-3放线菌

图 2-33 钩端螺旋体
5
在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中,出现过由诺卡氏菌属的某些种引 起的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和起泡沫现象。
一、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大小和结构
放线菌的菌体由纤细的、长短不一的菌丝组成,菌 丝分枝,为单细胞,在菌丝生长过程中,核物质不断复 制分裂,不形成横隔膜,也不分裂,无数分枝的菌丝组 成很细密的菌丝体。
一、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大小和结构
三、放线菌的繁殖
放线菌的生活史包括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发育及繁 殖等过程(图 2-28)。
放线菌是通过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繁殖,也可以一段营养 菌丝繁殖。
各种放线菌的菌落形态特征
链霉菌的生活史
图 2-28 链霉菌的生活史 A.孢子萌发 B.基内菌丝 C.气生菌丝
D.孢子丝 E.孢子丝分化为孢子
分布:在土壤、污水、垃圾、昆虫、脊椎动物及人体中。
三、衣原体
衣原体隶属于衣原体门(BXⅥ门)衣原体目衣原体科的 衣原体属(Chlamydia)见图 2-32。呈球形,直径0.2~ 1.5μm。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细胞化学组分和结构与 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相似,其细胞壁为含胞壁酸的外膜, 含RNA和 DNA。
72~73
好氧
菌 丝 常 平 行 排 列 , 彩 色 , ⅡD 型 细 胞 壁 , 在土壤和植物腐败物中生活,营养菌丝 发达,菌丝呈各种颜色,产生各种色素, 没有气生菌丝或不发达,在营养菌丝上 长出孢囊柄,在其尖端长孢子囊
直 径 0.5 ~ 2.0 , 营养菌丝分枝无 气生菌丝体;形 成多腔孢囊
66~71
菌丝体分三类:
① 营养(基内)菌丝:摄取培养基内营养,菌丝宽度为 0.2μm~0.80μm,长度为50μm~600μm之间,有无色的、 有的产色素 (黄、橙、红、紫、蓝、绿、褐、黑)。
病原微生物学考试题+参考答案

病原微生物学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将噬菌体基因与细菌染色体整合,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称()A、染色体B、毒性噬菌体C、温和噬菌体D、核糖体E、抗生素正确答案:C2、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是()A、Ⅱ、Ⅲ、Ⅳ型超敏反应B、Ⅰ、Ⅲ、Ⅳ型超敏反应C、Ⅰ、Ⅱ、Ⅲ型超敏反应D、Ⅱ、Ⅳ型超敏反应E、Ⅰ、Ⅱ、Ⅳ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C3、化脓性炎症,其浓汁粘稠、病灶局限,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A、耐热核酸酶B、透明质酸酶C、普激酶D、链道酶E、血浆凝固酶正确答案:E4、无鞭毛的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A、混浊生长B、在表面生长C、沉淀生长D、澄清透明E、沿穿刺线生长正确答案:E5、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A、肝B、肾C、脾D、肺E、脑正确答案:C6、与超敏反应有关的是A、凝固酶B、肠毒素C、C反应蛋白D、链球菌M蛋白E、耐热核酸酶正确答案:D7、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的特征不包括A、5岁以下儿童易感染B、主要毒力因子是不耐热毒素和(或)耐热肠毒素C、主要血清型为O157:H7D、主要毒力因子是志贺样毒素E、是出血性肠炎,严重腹痛和血便正确答案:B8、免疫球蛋白单体由()组成A、两条多肽链B、三条多肽链C、四条多肽链D、一条多肽链E、五条多肽链正确答案:C9、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或腐生葡萄球菌最主要的鉴别实验是A、凝固酶实验B、新生霉素敏感试验C、产生脂溶性色素D、甘露醇发酵实验E、触酶实验正确答案:A10、菌体内有异染颗粒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变形杆菌C、铜绿假单胞菌D、炭疽芽孢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正确答案:E11、分离流感病毒可采取患者的A、痰漱液B、尿液C、脑脊液D、粪便E、血清正确答案:A12、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是()A、多糖和脂肪B、芽胞C、毒素和侵袭性酶D、染色体和质粒E、毒素和维生素正确答案:C13、破伤风抗毒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A、Ⅱ型超敏反应B、Ⅲ型超敏反应C、都不是D、Ⅳ型超敏反应E、Ⅰ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E14、下列不参与自动免疫的是()A、都不是B、抗毒素C、类毒素D、活疫苗E、死疫苗正确答案:B15、病毒的传播方式为A、呼吸道传播B、血液传播C、消化道传播D、皮肤传播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6、Dane颗粒是A、流感病毒体B、DB病毒体C、甲型肝炎病毒体D、乙型肝炎病毒体E、脊髓灰质炎病毒体正确答案:D17、关于菌毛描述不正确的是()A、决定遗传性状B、细菌分型C、具有免疫原性D、传递质粒E、鉴别细菌正确答案:A18、可以形成芽胞的细菌不包括()A、产气荚膜梭菌B、都不是C、大肠杆菌D、炭疽杆菌E、破伤风梭菌正确答案:C19、何种球菌与心肌及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A、金黄色葡萄球菌B、A群链球菌C、14型肺炎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淋球菌正确答案:B20、下列哪一项是IgD的特点()A、穿过胎盘B、在黏膜表面C、有分泌片D、多个单体组成E、成熟B细胞表面正确答案:E21、破伤风梭菌的致病物质是A、痉挛毒素B、杀白细胞素C、肠毒素D、溶血毒素E、红疹毒素正确答案:A22、滤过除菌法所用的器具是()A、酒精B、滤菌器C、烧杯D、微波炉E、烤箱正确答案:B23、导致人类传染病最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是A、支原体B、真菌C、衣原体D、细菌E、病毒正确答案:E24、病毒的测量单位是A、cmB、mmC、nmD、umE、m正确答案:C25、病原菌侵入机体,在局部生长产生外毒素引起特殊临床表现称()A、毒血症B、脓毒血症C、都不是D、败血症E、菌血症正确答案:A26、卡介苗是发生什么变异的结果()A、耐药性变异B、毒力变异C、结构变异D、菌落变异E、形态变异正确答案:B27、B细胞成熟的标志是()A、IgAB、IgGC、IgDD、IgEE、IgM正确答案:C28、关于胸腺依赖性抗原说法正确的是()A、既能引起体液免疫,也能引起细胞免疫B、只引起细胞免疫,不引起体液免疫C、不会刺激机体产生IgGD、没有APC参与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9、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导致机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称()A、带菌状态B、败血症C、局部感染D、隐性感染E、显性感染正确答案:E30、下列能产生志贺样毒素的大肠埃希菌是A、EIECB、ETECC、EPECD、EHECE、EaggEC正确答案:D31、用人工方式获得的免疫力称()A、人工免疫B、被动免疫C、主动免疫D、都不是E、过继免疫正确答案:A32、---是消灭鼠疫的根本性措施A、预防接种B、加强国境卫生检疫C、开展流行病学检测D、加强预防宣传E、拔除鼠疫的自然疫源地正确答案:E33、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A、胸腺B、骨髓C、黏膜淋巴组织D、脾E、淋巴结正确答案:A34、下列细菌产物中与输液反应有关的是()A、侵袭性酶B、细菌素C、热原质D、色素E、毒素正确答案:C35、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A、IgGB、IgMC、IgED、IgAE、IgD正确答案:B36、用于霍乱弧菌培养的培养基是A、碱性蛋白胨水B、碱性琼脂平板C、庆大霉素平板D、TCBSE、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E37、对超声波敏感的细菌是()A、大肠杆菌B、都不是C、链球菌D、金葡菌E、破伤风梭菌正确答案:A38、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叙述错误的是A、存在于Dane颗粒的内衣壳B、可表达在受感染的肝细胞表面C、不易在循环中检出D、是导致受感染肝细胞受损伤的因素E、其相应抗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正确答案:E39、一次性的输液器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A、紫外线消毒B、干烤法C、电离辐射D、煮沸E、过滤除菌正确答案:C40、弧菌主要分布于A、动物肠道B、空气C、人体肠道D、水E、土壤正确答案:D41、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病毒是A、肾综合出血热病毒B、森林脑炎病毒C、乙型脑炎病毒D、狂犬病毒E、新疆出血热病毒正确答案:C42、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A、直接杀伤病毒B、阻止病毒吸附C、阻止蛋白合成D、阻止病毒脱壳E、阻止病毒核酸转录正确答案:B43、CD4+主要分布在哪些细胞表面()A、Tc细胞B、Th细胞C、Ts细胞D、B1细胞E、B2细胞正确答案:B44、SIgA所特有的一个结构是()A、铰链区B、Y字型单体C、可变区D、连接链E、分泌片正确答案:E45、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相同的抗体称()A、都是B、多克隆抗体C、都不是D、单克隆抗体E、基因抗体正确答案:D46、病毒直接损伤宿主细胞的方式A、溶解细胞B、细胞膜通透性改变C、细胞转化D、细胞凋零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47、免疫球蛋白M是由几个单体组成的()A、3B、4C、2D、1E、5正确答案:E48、结核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疱肉培养基B、沙保培养基C、巧克力色培养基D、亚碲酸钾培养基E、罗氏培养基正确答案:E49、滤菌器不能除去()A、放线菌B、真菌C、螺旋体D、L型细菌E、细菌正确答案:D50、具有异染颗粒的细菌是()A、金葡菌B、白喉杆菌C、肺炎球菌D、链球菌E、都不是正确答案:B5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包括()A、无机盐、生长因子、温度、气体B、生长因子、酸碱度、温度、气体C、蛋白质、水、温度、气体D、营养物质、水、气体、温度E、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气体正确答案:E52、因摄入被病人或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食物、饮水而感染称()A、都不是B、消化道感染C、呼吸道感染D、皮肤黏膜感染E、节肢动物媒介感染正确答案:B53、下列关于黄曲霉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B、在分类是上与大肠杆菌的类别相同C、是一类单细胞生物D、生殖方式是二分裂E、营养方式是自养正确答案:A5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A、淋巴结B、都是C、黏膜淋巴组织D、脾E、胸腺正确答案:E55、淋病奈瑟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外毒素B、荚膜C、菌毛D、内毒素E、侵袭性酶类正确答案:A5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细胞因子的是()A、生长因子B、集落刺激因子C、干扰素D、组胺E、白细胞介素正确答案:D57、经呼吸道传播的细菌不包括()A、结核杆菌B、都不是C、脑膜炎奈瑟菌D、霍乱弧菌E、白喉杆菌正确答案:D58、抗流感病毒再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A、血凝素抗体B、干扰素C、神经氨酸酶抗体D、细胞免疫E、核蛋白抗体正确答案:A59、通过注射免疫球蛋白而获得的免疫力称A、主动免疫B、免疫抑制C、过继免疫D、都不是E、被动免疫正确答案:E60、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是()A、IgGB、IgMC、IgED、IgDE、IgA正确答案:B61、紫外线杀菌的机制是()A、干扰RNAB、干扰蛋白质合成C、干扰DNAD、破坏细胞膜E、引起酶的紊乱正确答案:C62、B细胞表面特有的分化抗原包括()A、CD4B、CD5C、CD8D、CD19E、CD2正确答案:D63、鼠疫主要以---为媒介传播A、家禽B、昆虫C、鼠虱D、鼠蚤E、蚊虫正确答案:D64、战时特异性预防破伤风应注射A、类毒素B、活菌苗C、抗毒素D、外毒素E、死菌苗正确答案:A65、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最主要的鉴别实验是A、杆菌肽敏感实验B、CAMP实验C、链激酶实验阳性D、新生霉素敏感实验E、Optochin实验正确答案:E66、关于芽胞描述错误的是()A、是灭菌标准B、无性二分裂繁殖C、可用于细菌鉴别D、抵抗力强E、是细菌的休眠体正确答案:B67、刺激机体具有记忆性的抗原是()A、外毒素B、脂多糖C、荚膜多糖D、聚合鞭毛素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68、噬菌体()A、严格宿主特异性B、可用滤菌器除去C、含DNA和RNAD、抵抗力比细菌强E、都是正确答案:A69、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是()A、质粒B、细菌生物被膜C、菌毛D、侵袭性酶E、荚膜正确答案:A70、流感病毒的衣壳结构为A、螺旋对称B、复合对称C、轮状对称D、20面对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71、抗体抗病毒的机制不包括A、阻止病毒穿过脑脊液屏障B、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C、中和病毒D、阻止病毒吸附E、在补体参与下裂解病毒正确答案:E72、细菌的芽胞是()A、一种遗传物质B、一种繁殖方式C、一个生长发育阶段D、一种运动器官E、一种细菌接合通道正确答案:C73、具有高度传染性的HBV感染者血液中可检测到A、HBsAg、HBcAg、HBeAgB、HBsAg、抗-HBC、HBeAgC、HBsAg、抗-HBs、HBeAgD、抗-HBE 、抗-HBs、抗-HBCE、HBsAg、抗-HBE 、抗-HBC正确答案:B74、S-R变异属于A、毒力变异B、菌落变异C、形态结构变异D、都不是E、耐药性变异正确答案:B75、下列关于免疫原性描述不正确的()A、机体隐蔽的成分B、结构越简单免疫原性越弱C、具有异物性D、也受个体发育的影响E、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弱正确答案:E76、下列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是()A、标记技术B、沉淀反应C、中和反应D、凝集反应E、排斥反应正确答案:E77、用新洁尔灭浸泡手术器械的浓度是()A、2-3%B、1-2%C、0.1-0.2%D、0.05-0.1%E、0.5-1%正确答案:D78、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接触感染B、创伤感染C、飞沫传播D、垂直传播E、粪-口途径正确答案:C79、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是A、沙眼B、性病淋巴肉芽肿C、莱姆病D、恙虫病E、梅毒正确答案:D80、对乙肝的错误叙述是A、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血液B、HBV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是肝细胞损害的主要原因C、人受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D、转为慢性及反复迁延的多见E、有些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正确答案:B81、金葡菌在培养皿上出现的金黄色属于()A、毒素B、色素C、维生素D、热原质E、抗生素正确答案:B82、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抗体是()A、IgDB、IgEC、类风湿因子D、抗核抗体E、抗O抗体正确答案:D83、研究细菌毒素及芽胞最适合的生长期是()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正确答案:C84、关于细菌细胞壁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交换B、抵抗低渗环境C、都不是D、不具有免疫原性E、保护细菌正确答案:D85、下列哪种物质与Ⅰ型超敏反应无关()A、组胺B、白三烯C、备解素D、激肽E、前列腺素正确答案:C86、巨噬细胞在抗感染中的作用不包括()A、加工处理抗原B、都不是C、特异性杀死病原菌D、释放细胞因子E、吞噬病原菌正确答案:C87、通过人工方式,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力称()A、被动免疫B、免疫抑制C、过继免疫D、主动免疫E、都不是正确答案:D88、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细胞的播散途径是A、经淋巴播散B、经血液播散C、沿神经肌肉接头播散D、沿神经播散E、经细胞间融合播散正确答案:B89、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生长的细菌是A、肉毒梭菌B、布氏杆菌C、产气荚膜杆菌D、变形杆菌E、结核杆菌正确答案:E90、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特点中不包括A、间接灭活病毒B、免疫调节C、只能针对某种病毒,作用有特异性D、种属特异性E、抗肿瘤正确答案:C91、在脾脏中定居的免疫细胞不包括()A、B细胞B、吞噬细胞C、T细胞D、树突状细胞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92、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类型是A、迁延性感染B、延髓麻痹性感染C、瘫痪性感染D、慢性感染E、隐形或轻症感染正确答案:E93、下列属于G-菌细胞壁结构的是()A、M蛋白B、外膜C、五肽交联桥D、都不是E、磷壁酸正确答案:B94、与Ⅱ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成分()A、肥大细胞B、吞噬细胞C、补体D、IgGE、IgM正确答案:A95、能被CD4+T细胞特异性识别的抗原是()A、CD2B、CD3C、MHC-I类分子D、MHC-II类分子E、CD8正确答案:D96、参与调理吞噬功能的抗体片段是()A、FaB、FadC、FabD、FbE、Fc正确答案:E97、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细菌B、真菌C、支原体D、放线菌E、病毒正确答案:B98、龋齿与下列何种细菌关系最密切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肠球菌C、B群链球菌D、变异链球菌E、唾液链球菌正确答案:D99、下列病毒中不属于肠道病毒的是A、埃可病毒B、轮状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风疹病毒E、柯萨奇病毒正确答案:D100、我国最常见的痢疾杆菌为A、A群B、B群C、C群D、D群E、E群正确答案:B。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十九章分枝杆菌、放线菌、诺卡菌属【67页】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 (郭霍)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 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此后,随着抗 结核药物研制成功,结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并在一些地区绝迹。
在纪念郭霍氏发现结核菌100年之际,1982年在 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倡议下, 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 目前结核病是世界上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人类传 染病之一,全球人口的1/3感染了结核菌。死亡 人300万/每年。
❖ 对人有致病性的主要为人型、牛型和非洲型, 我国为结核大国,居世界第二位(解放前为世界 之首)。
❖ 耐药菌的增加、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吸 毒、贫困、麻痹心理等原因 使结核病在二十 世纪末死灰复燃。
干酪样肺炎
慢性纤维空 洞性肺结核
Im X光N 片a 诊o 断ge
正常胸部 (右侧 )
右侧浸润型肺结核
No Image
2、肺外结核
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皮肤结核,肾结核,骨 结核等
双重感染
同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 结核菌的人称为双重感染者。其病死率 高,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均构成严重威胁。
No Image
No Image
生化反应
❖ 不发酵糖类
❖
触酶试验 热触酶试验
结核分枝菌 +
-
非结核分枝菌 +
+
抵抗I 力m :因N 其细a 胞壁o 中g 含有大e 量的脂质,可防
止菌体水分的丢失,故对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在 干燥的痰内可存活6—8个月。
❖ 四怕 湿热 紫外线 乙醇 抗痨药物(链霉素、 异烟肼、利福平等)
病原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1

病原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1、能够引起交叉反应的抗原物质属于()A、同种抗原B、共同抗原C、异种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E、自身抗原答案:B2、蛋白酶水解片段,能够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片段称()A、FadB、FabC、FdD、FeE、Fc答案:E3、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目的是A、抑制破伤风梭菌生长B、解除痉挛C、中和游离的外毒素D、激活补体溶解破伤风梭菌E、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答案:C4、鉴定肺炎链球菌的实验是A、胆汁七叶苷实验B、RYR实验C、CAMP实验D、杆菌肽实验E、Optochin实验答案:E5、巨噬细胞在抗感染中的作用不包括()A、吞噬病原菌B、加工处理抗原C、特异性杀死病原菌D、释放细胞因子E、都不是答案:C6、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A、IgAB、IgEC、都不是D、IgGE、IgD答案:D7、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是()A、VH和VLB、FcC、VLD、CL和CHE、CH答案:A8、鼠疫是我国法定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E、以上均不是答案:A9、某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而就诊。
如怀疑为细菌性尿道炎,临床常见的格兰阴性菌是A、沙门菌B、大肠埃希菌C、铜绿假单胞菌D、克雷伯菌E、产气肠杆菌答案:B10、青霉素引起的血细胞减少属于()A、Ⅲ型超敏反应B、Ⅰ型超敏反应C、Ⅱ型超敏反应D、都不是E、Ⅳ型超敏反应答案:C11、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NK细胞C、B1细胞D、B2细胞E、以上都不是答案:D12、细菌产生的一种可以抑制近缘细菌的物质称()A、细菌素B、色素C、维生素D、抗生素E、毒素答案:A13、能够与致敏T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性能属于()A、抑制性B、异物性C、抗原性D、免疫原性E、耐受性答案:C14、下列属于细胞毒素的是()A、白喉外毒素B、霍乱肠毒素C、金葡菌肠毒素D、破伤风痉挛毒素E、肉毒毒素答案:A15、对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是()A、Ts细胞B、B细胞C、Tc细胞D、吞噬细胞E、Th细胞答案:A16、IgG单体结构中重链的恒定区是()A、1/2重链B、3/4重链C、2/4重链D、1/2轻链E、1/4轻链答案:B17、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成分是A、RNA多聚酶B、M蛋白C、RNPD、HA和NAE、以上都是答案:D18、下列选项中哪个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A、骨髓B、淋巴结C、胸腺D、黏膜淋巴组织E、脾答案:A19、目前唯一用细胞培养获得减毒株的肝炎病毒是A、乙型肝炎病毒B、甲型肝炎病毒C、戊型肝炎病毒D、丙型肝炎病毒E、丁型肝炎病毒答案:B20、伸出伪足摄取细菌入细胞质中形成吞噬体称()A、稳定B、吞噬C、接触D、杀灭E、吞饮答案:B21、在半固体培养基表现为无动力的菌属是A、沙门菌属B、变形杆菌属C、志贺菌属D、大肠埃希菌属E、沙雷菌属答案:C22、能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特性是()A、抗原性B、异物性C、免疫原性D、反应性E、特异性答案:C23、下列选项中不是可结晶片段的生物学活性()A、穿过胎盘B、介导ADCCC、激活补体D、使抗原失活E、以上都不是答案:D24、流感病毒的衣壳结构为A、螺旋对称B、复合对称C、轮状对称D、20面对称E、以上都不是答案:A25、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最主要的鉴别实验是A、新生霉素敏感实验B、CAMP实验C、杆菌肽敏感实验D、Optochin实验E、链激酶实验阳性答案:D26、肥达反应有诊断价值的抗体效价,通常是A、O凝集价≥40,H凝集价≥40B、O凝集价≥40,H凝集价≥40C、O凝集价≥40,H凝集价≥160D、O凝集价≥80,H凝集价≥80E、O凝集价≥80,H凝集价≥160答案:E27、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质粒是()A、F质粒B、R质粒C、Col质粒D、Vi质粒E、以上均是答案:B28、乙肝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日常生活接触B、血液和母婴传播C、媒介昆虫叮咬D、呼吸道E、性传播答案:D29、具有高度传染性的HBV感染者血液中可检测到A、HBsAg、HBcAg、HBeAgB、HBsAg、抗-HBC、HBeAgC、HBsAg、抗-HBs、HBeAgD、抗-HBE 、抗-HBs、抗-HBCE、HBsAg、抗-HBE 、抗-HBC答案:B30、T细胞计数时用到的实验是()实验A、CD19B、CD8C、E花环D、A花环E、CD4答案:C31、不符合B细胞特点的一项()A、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B、有CD19分子C、有mIgD、有细胞毒作用E、参与体液免疫答案:D32、紫外线多用于空气消毒是因为()A、紫外线穿透力弱B、空气不能用其他方法C、用于空气效果最好D、紫外线可引起细菌变异E、紫外线对人无伤害答案:A33、肺炎链球菌致病与否主要依赖于A、内毒素B、芽孢C、荚膜D、外毒素E、侵袭性酶类答案:A34、有关衣原体发育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每个发育周期需要20-40个小时B、始体在空泡内以二分裂形式繁殖形成子代原体C、始体在发育周期中无感染性D、始体较原体大,有致密的核质E、原体具有感染性答案:D35、何种球菌与心肌及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A、14型肺炎球菌B、脑膜炎奈瑟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A群链球菌E、淋球菌答案:D36、O157:H7的鉴别培养基为A、TCBSB、SS培养基C、中国蓝培养基D、麦康凯培养基E、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答案:E37、关于再次应答不正确的一项()A、1-2天产生B、IgGC、抗体浓度低D、维持时间长E、以上都是答案:C38、可做“穿梭样”运动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B、结核分支杆菌C、伤寒杆菌D、破伤风梭菌E、炭疽芽孢杆菌答案:A39、下列属于死疫苗的是()A、麻疹疫苗B、甲肝疫苗C、狂犬病疫苗D、卡介苗E、脊灰疫苗答案:C40、下列不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A、T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都不是D、B细胞E、肥大细胞答案:A41、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相同的抗体称()A、都不是B、基因抗体C、多克隆抗体D、单克隆抗体E、都是答案:D42、内源性感染主要是()A、带菌者B、病畜C、病人D、正常菌群E、带菌动物答案:D43、不属于细菌细胞质结构的是()A、质粒B、脂多糖C、核糖体D、胞质颗粒E、异染颗粒答案:B44、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不包括()A、质粒B、核糖体C、染色体D、噬菌体E、都不是答案:B45、具有致病性的物质不包括()A、荚膜B、细菌素C、鞭毛D、脂多糖E、磷壁酸答案:B46、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是()A、染色体和质粒B、毒素和侵袭性酶C、芽胞D、多糖和脂肪E、毒素和维生素答案:B47、肿瘤坏死因子能够增强干扰素的抗肿瘤作用,此特点属于()A、协同性B、多源性C、多效性D、重叠性E、多向性答案:A48、体内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A、IgGB、IgMC、IgDD、IgEE、IgA答案:D49、与超敏反应有关的是A、凝固酶B、肠毒素C、C反应蛋白D、链球菌M蛋白E、耐热核酸酶答案:D5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免疫分子的是()A、BCRB、TCRC、细胞因子D、MHCE、CD答案:C51、能够产生透明质酸酶的细菌是A、淋病奈瑟菌B、伤寒沙门菌C、鼠疫耶尔森菌D、A族链球菌E、霍乱弧菌答案:D52、同种异型抗原不包括()A、超抗原B、ABO血型抗原C、Rh血型抗原D、HLA抗原E、溶血反应答案:A53、关于菌毛描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免疫原性B、细菌分型C、传递质粒D、决定遗传性状E、鉴别细菌答案:D54、一患脑膜炎的新生儿,血培养见大量球菌繁殖,该菌呈β溶血,触酶阴性,分解葡萄糖产酸,杆菌肽耐药,CAMP实验阳性,该菌为A、金黄色葡萄球菌B、脑膜炎奈瑟菌C、A群链球菌D、B群链球菌E、肺炎链球菌答案:E55、HBV感染不引起A、急性肝炎B、慢性肝炎C、重症肝炎D、肝细胞癌E、肝豆状核变性答案:E56、下列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是()A、中和反应B、凝集反应C、标记技术D、沉淀反应E、排斥反应答案:E57、哪种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需要APC参与()A、TD-AgB、TI-1C、TI-2D、荚膜多糖E、脂多糖答案:A58、机体在哪个阶段最易引起免疫耐受()A、学龄期B、新生儿期C、中年期D、老年期E、青春期答案:B59、可黏附细胞的细菌结构是()A、荚膜B、鞭毛C、普通菌毛D、性菌毛E、芽胞答案:C60、全身感染不包括()A、败血症B、毒血症C、带菌状态D、脓毒血症E、菌血症答案:C61、某单位发生了症状以呕吐为主,腹泻为次的食物中毒,防疫站检查食品等处没有培养出肠道致病菌,而在炊事员手上查出了化脓感染灶,试问致病菌可能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鼠伤寒沙门菌C、肠炎杆菌D、产气荚膜梭菌E、副溶血弧菌答案:A62、HC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B、血液和血制品C、日常生活接触D、性接触E、母婴传播答案:B6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可依据A、明胶液化实验B、胆汁溶菌实验C、尿素酶实验D、葡萄糖发酵实验E、硫化氢实验答案:C64、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A、结核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幽门螺杆菌D、霍乱弧菌E、衣氏放线菌答案:A65、B细胞成熟的标志是()A、IgAB、IgGC、IgDD、IgEE、IgM答案:C66、CD8+主要分布在哪些细胞表面()A、B1细胞B、B2细胞C、Th细胞D、Tc细胞E、以上都是答案:D67、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支原体B、细菌C、放线菌D、病毒E、真菌答案:E68、下列核酸类型为RNA的病毒是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B、流感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腺病毒E、巨细胞病毒答案:B69、临床用何种物质保存送检病毒材料A、盐水B、液氮C、乙醇D、甲醛E、50%中性甘油答案:E70、革兰氏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A、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B、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C、结晶紫乙醇碘液复红D、结晶紫碘液乙醇复红E、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答案:D71、与Ⅱ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成分()A、肥大细胞B、补体C、IgGD、IgME、吞噬细胞答案:A72、关于CD8分子描述正确的是()A、是Th细胞表面的膜分子B、是Tc细胞表面的膜分子C、是Th细胞的辅助受体D、是补体受体E、以上都不是答案:B73、非特异性免疫不包括()A、NK细胞B、溶菌酶C、吞噬细胞D、抗毒素E、补体答案:D74、对热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菌是()A、结核杆菌B、军团菌C、金葡菌D、链球菌E、大肠杆菌答案:C75、在淋巴结的结构里,有B细胞定居的是()A、浅皮质区B、深皮质区C、白髓D、红髓E、都不是答案:A7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属于()A、Ⅰ型超敏反应B、都不是C、Ⅱ型超敏反应D、Ⅲ型超敏反应E、Ⅳ型超敏反应答案:C77、金葡菌耐青霉素的菌株达80%以上属于()A、毒力变异B、菌落变异C、耐药性变异D、形态结构变异E、都不是答案:C7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A、胸腺B、都是C、脾D、黏膜淋巴组织E、淋巴结答案:A79、病原体侵入机体引起病理反应的过程称()A、消毒B、感染C、防御D、免疫缺陷E、腐生答案:B80、关于抗原描述错误的一项()A、具有免疫原性B、种类繁多C、具有异物性D、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不能与抗体结合E、包括异种抗原答案:D81、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A、Th细胞辅助B、Tc细胞辅助C、NK细胞D、补体E、抗体答案:A82、构成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A、肽聚糖B、磷酸C、蛋白质D、类脂E、核酸答案:E83、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是()A、荚膜B、细菌生物被膜C、侵袭性酶D、菌毛E、质粒答案:E84、最常见的化脓性细菌A、金葡萄球菌B、乙链菌C、肺双菌D、变形杆菌E、大肠杆菌答案:A85、普氏立克次体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蚤叮咬后入血B、虱叮咬后入血C、呼吸道D、性接触E、消化道答案:B86、在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A、IgMB、IgGC、SIgAD、IgEE、IgD答案:C87、病毒侵入机体后最早产生的抗体物质是A、IgMB、IgDC、SIgAD、IgEE、IgG答案:A88、关于免疫器官淋巴结与脾脏的相似之处不正确的是()A、储存淋巴细胞B、结构相同C、免疫反应场所D、过滤E、以上都不是答案:B89、哪项不是厌氧芽孢菌的特点A、均为革兰阳性杆菌B、都能形成芽孢C、都是通过伤口感染D、均为厌氧菌E、主要分布于土壤答案:C90、IgM的结构中共有几个功能区()A、8B、4C、5D、3E、6答案:C。
病原微生物学

1、微生物:是体积小、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结构简单、容易变异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2、正常菌群:在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的对人体无害的菌群,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宿主间以及它们之间保持相对平衡。
3、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在机体正常条件下不致病,只在特殊情况下(当其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宿主转换或宿主抵抗力的严重降低时),能引起疾病的细菌。
4、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体或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5、细菌L型:细菌在体内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
6、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测,紧密包围在细胞质的外面,是一层半透性膜,其功能为生物合成、物质转运、分泌吸收。
7、中介体:细菌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并折叠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可为细菌提供大量能量,增强代谢、参与细菌分裂。
8、质粒:是细胞染色体之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存在并复制,也可整合到染色体上,与细菌的遗传和变异有关。
9、芽孢:是许多革兰阳性菌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抗性的休眠结构。
10、细菌的生化反应:根据细菌具有不完全相同的酶,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特点,借以区别和鉴别细菌种类的生化试验。
11、热原质/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12、培养基: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1、微生物的分类①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②原核细胞性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2、微生物学发展史荷兰。
列文虎克——显微镜;法国。
巴斯德——炭疽疫苗、狂犬病疫苗、鸡霍乱弧菌减毒疫苗;英国。
李斯特——无菌手术;德国。
郭霍——固体培养基技术、细菌染色技术。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一章至第二十一章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一章至第二十一章复习题及答案第十六章动物源性细菌一、单项选择题1.感染性引起母畜性流产的病原是:A.布氏杆菌B.炭疽杆菌C.鼠疫杆菌D.钩端螺旋体E.乙型脑炎病毒2.布氏杆菌的致病物质是:A.芽胞B.荚膜C.鞭毛D.血浆凝固酶E.链激酶3.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患的病是:A.波浪热B.结核病C.伤寒D.破伤风E.肉毒中毒4.急性期分离布氏杆菌阳性率最高的患者标本是:A. 血液B.粪便C.尿液D.痰E.骨髓5.培养布氏杆菌应接种于:A. 血平板B.巧克力平板C.罗氏培养基D.肝浸液培养基E.吕氏血清斜面6.可寄生在巨噬细胞内的细菌是:A.布氏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肺炎链球菌D.破伤风梭菌E.炭疽杆菌7.布氏杆菌与结核杆菌的区别是:A.可在巨噬细胞内生长B.致病性与超敏反应有关C.可通过血流播散D.具有较强的繁殖扩散能力E. 具有荚膜8.菌体呈卵圆型,两端浓染的细菌是:A.炭疽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鼠疫杆菌E.伤寒沙门菌9.鼠疫杆菌在肉汤培养液中生长不能形成:A.混浊生长B.絮状沉淀C.形成菌膜D.钟乳石状下沉E.颗粒状沉淀10.鼠疫杆菌产生的鼠毒素与一般外毒素的区别是: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B.不可用甲醛脱毒制备类毒素C.免疫动物不能产生抗毒素D.由质粒控制E.菌细胞裂解或自溶才能释放11.有毒株细菌形成R型菌落的是:A.痢疾志贺菌B.伤寒沙门菌C.鼠疫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肺炎链球菌12.特异性较强,是主要保护性抗原的鼠疫杆菌成分是:A.F1抗原B.V抗原C.W抗原D.内毒素E.鼠毒素13.鼠疫杆菌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毒性的菌体成分是:A.F1抗原B.V抗原C.W抗原D.V和W抗原的结合物E.MT14.鼠疫杆菌的传播媒介是:A.鼠蚤B.鼠虱C.恙螨D.蚊E.蜱15.下列细菌中属需氧芽胞杆菌的是: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产气荚膜梭菌D.炭疽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16.青霉素串株试验阳性的细胞是: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产气荚膜梭菌D.炭疽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17.控制炭疽杆菌毒力的物质是:A.染色体B.噬菌体C.质粒D.侵袭性酶E.毒素18.炭疽杆菌的毒力因素不包括:A.荚膜抗原B.菌体抗原C.保护性抗原D.水肿因子E.致死因子19.对炭疽杆菌致病性的错误叙述是:A.荚膜的抗吞噬作用使该菌易于在体内生长B.致死因子可抑制细胞的生长C.水肿因子可激活细胞的分泌功能D.炭疽毒素各成分可独立发挥毒性作用E.炭疽毒素主要损害微血管的内皮细胞20.炭疽杆菌区别于类炭疽杆菌的阴性试验是:A.荚膜B.动力C.串珠试验D.噬菌体裂解E.动物致病力21.布鲁菌不经过哪条途径侵入人体:A.皮肤B.眼结膜C.呼吸道D.消化道E.节肢动物叮咬22.主要引起食草动物传染病的细菌是:A.炭疽芽孢杆菌B.结核分枝杆菌C.鼠疫杆菌D.枯草杆菌E.小肠结肠炎耶氏杆菌23.炭疽微生物学检查采集标本,下列哪项不正确?A.无菌割取兽尸耳朵或舌尖组织B.人皮肤炭疽无菌取病灶渗出液C.人肺炭疽无菌取痰及血液D.人肠炭疽无菌取畜肉及血液E.兽尸剖检并取血液二、多项选择题1.鼠疫耶氏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有:A.芽胞B.鼠毒素C.痉挛毒素D. V/W抗原E.F1抗原2.炭疽芽胞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有A.透明质酸酶B.炭疽毒素C.荚膜D.肠毒素E.内毒素3.炭疽毒素的组成不包括:A.外膜蛋白B.菌体多糖抗原C.保护性抗原D.致死因子蛋白E.水肿因子蛋白4.大部分细菌有毒株形成S型菌落,而少数细菌有毒株形成R型菌落,它们包括:A. 炭疽芽胞杆菌B. 结核杆菌C. 鼠疫杆菌D. 肺炎链球菌E. 金黄色葡萄球菌5.关于布鲁氏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革兰氏阳性短杆菌B. 引起母畜流产C. 引起波状热D.我国以牛布氏杆菌为多见E. 感染后形成带菌免疫6.布氏杆菌致病物质包括:A.外毒素B.内毒素C.芽胞D.透明质酸酶E.荚膜7.布氏杆菌感染人类可通过下列那种途径: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眼结膜E.血液8.诊断炭疽病一般取那种标本A.痰B.粪便C.水疱内容物D.尿E.血液9.炭疽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A.2-10岁儿童B.牧民C.疫区毛纺工人D.兽医师E.皮革工人10.鼠疫杆菌抗原成分包括:A.脂多糖O抗原B. F1抗原C. V/W抗原D.外膜蛋白E.鼠毒素11.人类鼠疫包括那些临床类型:A.腺鼠疫B.肺鼠疫C.肾鼠疫D.败血症鼠疫E.肠鼠疫三、名词解释1.zoonosis2.有菌免疫3.动物源性细菌四、问答题1.简述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作用。
微生物16章 放线菌属.

一、分类
诺卡菌属(Nocardia)共有22个种,广泛分布于土壤,
其中脓肿诺卡菌、非洲诺卡菌、星形诺卡菌、巴西诺卡菌、 短链诺卡菌、肉色诺卡菌、皮瘟诺卡菌、新星诺卡菌、豚鼠 耳炎诺卡菌、少食诺卡菌、假巴西诺卡菌、南非诺卡菌、老 种诺卡菌等13个菌种与医学相关。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 引起的感染最常见
二、临床意义
主要为外源性感染。星形诺卡菌通过呼吸道引起人的原发性、 化脓性肺部感染,产生类似肺结核症状。也可经肺部病灶转移到 皮下组织,产生脓肿及多发性瘘管,或扩散到其他脏器,如引起 脑脓肿、腹膜炎等。在病变组织或脓汁中可见黄、红、黑等色素 颗料。而巴西诺卡菌可因外伤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 芽肿组织,表现为脓肿及多发性瘘管,好发于足、腿部,故又称 为足菌肿(mycefoma)。诺卡菌感染常发生在一些免疫受损、长 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丙酸蛛网 菌
+
+
d ND + - - + ND d -
第二节 诺卡菌属
诺卡菌属细胞壁含分枝菌酸,是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需氧 性放线菌。多数为腐物寄生性的非病原体,不属于人体正常菌 群,故不呈内源性感染。在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菌丝体,培养 15小时至4天,菌丝体产生横隔膜,分枝的菌丝体突然全部断裂 成长短近于一致的杆状或球状体或带杈的杆状体。每个杆状体 内至少有一个核,可以复制并形成新的多核的菌丝体
放线菌——精选推荐

放线菌放线菌(Actinomyces)放线菌是1877年合兹⾸先在⽜体内发现的。
在形态上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以孢⼦进⾏繁殖。
“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接近细菌的⼀类丝状原核⽣物”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
放线菌:是⼀类主要呈菌丝状⽣长和以孢⼦繁殖的陆⽣性较强的原核⽣物。
也可将之定义为⼀类主要呈丝状⽣长和以孢⼦繁殖的G+细菌。
⼀、放线菌的分布放线菌⼴泛分布在含⽔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和呈微碱性的⼟壤中。
1克⼟壤中可存在数万~数百万个孢⼦。
⼀般,肥沃⼟>贫瘠⼟农⽥>森林中性偏碱⼟壤>酸性⼟壤含⽔低⼟>含⽔⾼⼟⼆、放线菌与⼈类的关系1.多数属于有益菌(1)腐⽣型放线菌在⾃然界物质循环中起很重要的作⽤。
(2)⽣产抗⽣素的主要微⽣物据估计,全世界近万种抗⽣素约70%是放线菌的次⽣代谢产物。
(3)筛选到许多新的⽣化药物Eg.抗癌剂、酶抑制剂、抗寄⽣⾍剂、免疫抑制剂和农⽤杀⾍(杀菌)剂等。
(4)是许多酶、维⽣素等的产⽣菌(5)Frankia(弗兰克⽒菌属)对⾮⾖科植物的共⽣固氮具有重⼤作⽤。
(6)在甾体转化、⽯油脱蜡、烃类发酵、污⽔处理等⽅⾯也有应⽤(7)具有极强的分解纤维素、⽯蜡、⾓蛋⽩、琼脂和橡胶等的能⼒,故它们在环境保护、提⾼⼟壤肥⼒和⾃然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作⽤。
2.危害(1)寄⽣型的放线菌可引起⼈、动物和植物的许多疾病,eg.肺部感染、⽪肤病、脑膜炎(1)具有特殊的⼟腥味(⼟霉素的味道),主要由放线菌产⽣的⼟腥味素所引起的。
可使⽔、⾷品变味,也能破环棉⽑织品、纸张等。
三、放线菌在微⽣物中的分类地位放线菌在形态上分化为菌丝和孢⼦,在培养特征上与霉菌相似,故在早期曾被列⼊真菌类。
后来随着对微⽣物分类学的不断认识,特别是分类⼿段的改进,发现放线菌有很多⽣物特性与细菌相似,在⼀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类微⽣物”。
然⽽,⽤近代分⼦⽣物学⼿段进⾏分析的结果表明: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的原核细胞型微⽣物,⾰兰染⾊结果为阳性,与普通细菌不同的是细胞形态呈分枝状菌丝体。
放线菌

所致疾病:
面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龋齿、牙周炎。
免疫性
主要依赖细胞免疫 可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但对于抵抗或 诊断意义不大。
微生物学检查
最主要和最简单的方法:从脓汁、痰液中 找出硫磺样颗粒,压片镜检。 培养观察周期约1~2周。
防治原则
无特异预防方法。 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牙病及口腔破损。 外科及时处理脓肿和瘘管。 运用敏感抗生素(青霉素、林可霉素、红 霉素等)。
Section B 诺卡菌属 (Nocardia)
概述
需氧放线菌,细胞壁含有分枝菌酸,非人 体正常菌群,分布于泥土中,对人致病的 主要有星形诺卡菌、豚鼠诺卡菌、巴西诺 卡菌。 我国星形诺卡菌常见。
生物学性状
形态:
与放线菌属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
染色性:
革兰氏阳性、部分抗酸染色阳性。
放线菌 (Actinomyces)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Content
放线菌属 诺卡菌属
Section A 放线菌属 (Actinomyces)
概述
放线菌属在人体正常寄生(口腔、上呼吸道、胃 肠道和泌尿生殖道),主要造成内源性感染, 对人体致病性较强的是衣氏放线菌。 菌丝细长无横隔,主要通过菌丝横向断裂 形成分生孢子而进行繁殖。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严格需氧。
菌落:固体培养基可形成气生菌丝,生长缓慢,
菌落呈干燥、蜡样,有红、黄等多种颜色;液 体培养基中浮于液面,形成菌膜。
致病性及免疫性
外源性感染,机会致病。 多见于细胞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病人(艾 滋病人、白血病患者、器官移植人群)。 常侵入肺部,引起化脓性炎症和坏死,症 状与结核相似。易血行播散,引起脑膜炎 与脑脓肿。 免疫性,溶血(-),吲哚(-),触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杆菌
抗酸阳性菌
五、防治原则
预防
1)建立与健全各级防痨组织是防治工作的关键。 2)发现患者
3)管理患者
4)治疗场所
5)卡介苗接种
治疗: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
原则-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剂量用足,彻底治疗。 WHO倡导的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方案(DOTS) ----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主要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 醇、链霉素、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等。
③ 抵抗有害物质进入细菌细胞。
④ 降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供
细菌生长所需。
2.脂质
① 磷脂:促进单核细胞增生,促进病灶
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从 而形成结核结节。 ② 分枝菌酸:与抗酸性有关,可减弱溶 酶体酶、抗体及其他杀菌物质对细菌
的杀伤作用。
③ 索状因子:破坏线粒体膜,抑制白细 胞游走及引 起慢性肉芽肿。 ④ 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溶酶体的形
白喉棒状杆菌 C. diphtheriae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G+棒状杆菌,有异染颗粒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吕氏血清斜面生长快、异染颗粒 明显,分离培养用亚碲酸钾血平板,吸收元素碲还原为 单质碲,菌落黑色。抑制杂菌。 (三)抵抗力:
耐冷、干燥、磺胺、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但对湿
2.检测BCG接种后的效果。
3.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进行结核的流行病学调查。
4.测定肿瘤病人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四、微生物学检查
血清 结核抗体的检测
有菌标本(痰)
酸碱 处理
无菌标本(CSF) 离心
沉淀物 罗氏培养基
37℃ 2-4周
快速诊断技术 厚涂片
抗酸 染色
花菜状 红色细长杆菌 米黄色菌落 聚集成团排列
UP
UP
This child has diphtheria resulting in a thick gray coating over back of throat. This coating can eventually expand down through airway and, if not treated, the child could die from suffocation.
生长慢的原因
1.脂质多 疏水性强,营养物难入
2.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缺乏
3.外环境供氧不足
3.抵抗力
1.耐干燥,干痰存活6-8个月,飞沫8-10天
2.耐强酸强碱 3.耐水溶性的消毒剂
4.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日光、紫
外线、湿热及乙醇敏感
4.变异性
毒力变异
有毒牛分枝杆菌
特殊培养基 13年230代
单核细胞增生 佐剂作用 抑制吞噬细胞 (IV型超敏反 的杀菌作用 巨噬细胞转化 应) 为类上皮细胞, 形成结核结节
蛋白质
与蜡质D结合(IV超敏反应)
荚 膜
助菌黏附入侵 ; 抗吞噬
(二)所致疾病
1.肺部感染
① 原发感染
② 原发后感染
原 发 感 染 过 程
TB
肺泡 吞噬 淋巴液
在巨噬细胞内繁殖
肺门淋巴结
肖邦 契诃夫 梭罗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一、概述 1882年Koch(德国)发现其为结核病病原体
1886年Lenmann与Nenmann命名为结核分枝
杆菌,简称结核杆菌
流行
●古老、目前发展中国家重要传染病
●全世界人口1/3感染
●WHO报道:800万/年患者,死亡约300
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
1. 阳性:
① 感染过结核,或接种过BCG,但不一定患病。 ② 强阳性者可能为活动性结核。 2.阴性: ① 感染初期。
② 严重结核病患者或患有其它传染病。
③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④ 老年人。
应用: 1.诊断 A:3岁以下儿童,未接种过卡介苗,如为阳性,则 有参考诊断价值。 B:成年人,强阳性,结合临床,具参考价值。
(三)免疫性
1.人群对结核杆菌的免疫是感染免疫 (有菌免疫)。
2.以细胞免疫为主。
3.体液免疫为辅: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
பைடு நூலகம்
体只对胞外的结核杆菌有作用。
4.免疫与超敏反应同时存在。
结核菌素实验 结 核 菌 素 试 剂 Old tuberculin:OT
PPD-C
(结核分枝杆菌提取)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UP
UP
UP
UP
THANKS
嗜肺军团菌(L.pneumophila)
一、概述
1976年以来,世界各地都有 大量军团病爆发,美国每年
近4000人死亡。近几年来,
我国的大中城市,也陆续有
军团病爆发。
二、生物学性状 G-杆状、菌丝状、短菌丝状,镀银染色为黑褐色。 无芽胞、微荚膜,有菌毛、鞭毛。 细胞壁内含有大量支链脂肪酸。 专性需氧,生长缓慢。 营养要求特殊,含半胱氨酸和铁。 产生明胶酶和β~乳酸酶,过氧化氢酶阳性。 抵抗力很强,对酸有抵抗力,对化学消毒剂尚敏感。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吸入
嗜肺军团菌(空调、管道)
吞噬细胞吞噬 多种酶、细胞毒素 细胞死亡 释放细菌 流感样型 肺炎型
肺外感染
四、微生学诊断与防治
痰、胸水、血液或肺活检组织
镀银法 荧光抗体 BCYE琼脂培养 菌 落 特 征 治疗:螺旋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等 形 态 染 色 生 化 反 应 PCR 探针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属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菌属
共同特点
1.细长或微弯的杆菌,有分枝状排列或聚 集成团 2.不易着色,亦不易被酸性乙醇脱色 3.胞壁含丰富的脂质(与抗酸性、抵抗力及 致病性有关) 4.除荚膜外无其它特殊结构,不产生内、外毒 素及侵袭性酶
分枝杆菌属的分类
结核分枝杆菌
芽胞杆菌属
一、概述 二、炭疽芽胞杆菌(B.anthraci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2.培养特性 3.抵抗力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荚膜
(2)炭疽毒素
① 水肿因子( Edema Factor ,EF)
② 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 ,LF)
③ 保护性抗原( Protective Antigen ,PA)
BCG-PPD
(卡介苗制成)
结核菌素试验
原理: IV超敏反应 材料: 旧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方法: 取5个单位(0.1ml)前臂皮内注射,48-72h后观察 结果。 结果: 硬结直径 <0.5cm(-); 0.5-1.5 cm(+); ≥1.5cm(+++)
应用: 诊断 ;特异免疫功能测定;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2、致病过程
早期死亡
与易感组织C结合 软腭 麻痹 肾上腺 功能障碍
心肌炎
晚期死亡
三、免疫性
1.免疫力持久。
2.发病年龄推迟。
3.Schick test
四、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鉴定
毒力鉴定
体内法
体外法
五、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预防:白-百-破三联疫苗、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 治疗: 1.对患者早期足量使用白喉抗毒素。 2.密切接触且培养阳性者进行药物预防。
减毒牛分枝杆菌 (BCG)
耐药变异
对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较易产生耐药性。
形态变异
溶菌酶、异烟肼作用易形成L型( 29.9%-45.5%)
慢性病人 疗效差 常规检测为阴性
病情恶化,病菌潜伏
(内源性感染的根源)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荚膜
① 与吞噬细胞表面的CR3结合,促进吞 噬细胞对TB的粘附与吞入。 ② 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结合。
非结核分枝杆菌
(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林徽因
鲁迅
周瑜
•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从新石器 时代人类的遗骨和古代木乃伊的骨关 节的病理组织中,已发现人类在史前 时代已患过结核病。
郁达夫 林黛玉
• 中国医史中,结核病最早记载于《内 经》并形容为“虚痨”之症。古代文 献有提及肺痨为痨虫于肺所致,但未 能确定致病的成因。
2.致病过程(炭疽病,anthrax)
炭 疽 杆 菌 ( 牛 、 羊 、 猪 等 )
直接皮肤 接触 细 菌 繁 殖, 释 放 炭 疽 毒 素 损 伤 微 血 管 内 皮 细 胞 皮肤炭疽 肺炭疽
呼吸道 消化道
肠炭疽
败血症
脑膜炎
(三)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1.微生物学检查
① 直接涂片镜检
② 分离培养鉴定 2.防治 (一)预防: ① 管理病畜及牧场防护。 ② 特异性预防:炭疽减毒活疫苗皮肤划痕接种。 (二)治疗:首选青霉素。
成,有利于细菌在吞噬细胞内长期存
活。 ⑤ 蜡质D:具有免疫佐剂效应,可激发
机体的Ⅳ超敏反应。
3.蛋白质
① 具有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
抗体,对细胞外的TB具有一定的
作用。 ② 可与蜡质D结合,引起机体的Ⅳ
超敏反应。
索状因子
磷
脂
蜡质 D
硫酸脑苷脂
脂 质
抑制单核细胞趋化 引起肉芽肿 破坏细胞线粒体膜
万/年
●我国:居各种传染病死亡之首
由于全球结核病发病呈日渐上升的趋
势,WHO 1993年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