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不良反应处理常规

合集下载

2024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总结

2024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总结

2024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总结局部反应1、局部药物渗漏后组织反应药物外渗可导致轻微红斑、局部不适、疼痛,甚至组织坏死、皮肤溃疡及深部结构损伤,引起组织损伤的化疗药物包括慈环类、长春碱类、氮芥、鬼臼毒素等。

化疗药物外渗应以预防为主,应采用迅速的静脉输注,通过中心静脉或使用最近路程插管给药。

出现外渗时,首先立即停止输液。

处理慈环类抗生素和丝裂霉素外渗时,局部给予抗氧化剂二甲亚碉,可合用1%的氢化可的松软膏。

硫代硫酸钠可作为窃芥类药物外渗后特异的解毒剂,若无解毒剂,可用2%普鲁卡因或用50-10Omg氢化可的松于患处注射。

还可以氟轻松软膏或如意金黄散外敷,硫酸镁湿敷。

如果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严重,必要时应该借助外科治疗。

2、血栓性静脉炎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可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常见于卡莫司汀、长春瑞滨、氮芥或药物分散剂(如乙醇)等引发。

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痛和明显压痛,并可触及索状静脉。

停止输液后,抬高患肢及热敷,症状可在短期内消退且不易复发。

全身反应1.发热部分化疗药物可引起药物热,如吉西他滨、阿糖胞甘、博来霉素等,可对症退热,需要与感染性发热、肿瘤热等区别。

2、变态反应多种化疗药物可引起过敏反应,如左旋门冬酰胺酶、紫杉醇、博来霉素和一些靶向治疗药物等。

最严重者为速发型过敏反应,包括喘鸣、瘙痒、皮疹、血管水肿、肢体痛、低血压,多于输注后几分钟内发生,与剂量无关。

紫杉醇给药前应常规给予皮质固醇和抗组胺药物,预防或减轻过敏反应的发生。

3、消化系统毒性(1)恶心(&吐图心呕吐是抗髀痛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5发色箱等多种神经递质与此有关。

按腺呕吐与化疗的时间关系.可分为急性IeQi(化疗后24小时内)、延迟慢IE吐(化疗后24小时后)和预期性8E吐(化疗前)ΞW.技烈致吐帔力将化疗药物分为强致吐药物(麻tB.大剂■环确依HL放线的索D.氨芥).中度致吐药物(紫杉类,多菜比屋.坏碉徐股.大剂■甲飙媒岭)和低致吐药物(长春够、氟尿I!发、低剂■甲ftβ⅛).止吐药物可分为的嗅酬类、激素.5低色IS受体拮抗剂、NK受体宿抗剂,应根据药物效吐程度及呕吐类型选用.一般在化疗前堤前给药.(2)口腔贴膜炎口腔黏膜炎是化疗.口腔放疗患者出现的■严■的不费反应之一,与细胞需药物对细Ifi分裳旺盛的口腔补膜地胞的直接损伤和壁发性感染等因素有关,典金的带床表现是,在化疗后1—2周左右口股内出现伴有烧灼样嬉Al的”Bt萼缩.红肿.X至深浅不一的溃症,严重者可形成大片的白色假BL孤腰炎可因感染成其他搔伤加《,也可18若化疗药物的停止应用而逐渐恢艮,易引起口腔髓腺炎的药物包括甲氨1«岭.藏屎后淀.多柔比星.培关曲塞等,帖Bl炎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朦口腔清沟及陵防«%.局部止痛可选用0.5%-1%的和叁卡因溶液含激.口及清清可使用O02%的洗必泰溶液含漱,如果合并念珠8!惠染,可使用制骞菌素泥患液含激或涂抹Bft.(3)腹泻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对肠道黏膜的急性损伤导致的肠道吸收和分泌失衡。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期间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和有效管理这些不良反应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与管理策略。

一、恶心与呕吐恶心与呕吐是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饮水,还会导致体重下降和脱水等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有效管理恶心与呕吐,医生通常会在化疗前给患者使用抗恶心药物,如5-HT3受体拮抗剂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此外,患者在化疗期间应避免食用易引起恶心的食物,如油腻的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二、白细胞减少化疗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白细胞减少,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为了预防白细胞减少引起的感染,患者在化疗期间应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人群和环境。

此外,患者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确保白细胞计数在安全范围内。

三、脱发脱发是许多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尽管脱发通常是暂时性的,但仍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减轻脱发的影响,患者可以选择戴假发或头巾,同时避免使用过热的吹风机和过于刺激的梳子。

四、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口腔黏膜炎可能会导致口腔疼痛、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

为了预防和有效管理口腔黏膜炎,患者在化疗期间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期漱口并使用温和的漱口水。

五、排泄问题化疗治疗可能会导致肿瘤患者出现排泄问题,如腹泻和便秘等。

为了预防和有效管理这些问题,患者在化疗期间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避免食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为了预防和有效管理这些不良反应,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肿瘤患者更好地预防和管理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活质量。

肿瘤科病人的化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肿瘤科病人的化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肿瘤科病人的化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肿瘤化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也是让人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肿瘤科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1. 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化疗药物对消化系统产生刺激,导致病人感到恶心,并可能引发呕吐反应。

处理措施包括:- 服用抗恶心药物,如顺铂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 饮食调整,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和臭味大的食物。

- 心理支持,通过放松训练和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症状。

2. 脱发脱发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状态造成一定的困扰。

处理方法包括:- 佩戴透气舒适的帽子或假发,保持头皮清洁。

- 避免使用电吹风、卷发棒等对头发造成热伤害的工具。

- 在化疗前咨询医生是否可以使用局部使用的米诺地尔或米诺地尔动态类似物。

3. 免疫系统抑制化疗药物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病人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

处理方法包括:-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人群拥挤的场所。

- 保持营养均衡,摄取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4. 神经毒性某些化疗药物可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导致感觉异常、神经痛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 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羟考酮和卡马西平。

- 采用物理疗法,如热敷和按摩,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大量饮酒和吸烟。

5. 消化道反应化疗药物对消化道产生不良反应,如口腔溃疡、食欲不振等。

处理方法包括:- 细致口腔护理,如漱口,使用温盐水清洗口腔;避免食用辛辣、硬质食物。

- 进食小而频繁的膳食,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 使用胃肠道保护药物,如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

6. 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可能对造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骨髓抑制和贫血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 提供足够的营养,增加铁质、蛋白质等摄入。

- 注射生长因子以刺激骨髓功能。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置对策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置对策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置对策Ⅰ目的为安全、正确地使用肿瘤化学治疗药物Ⅱ范围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药学部、医务部。

Ⅲ规程一、局部反应有些刺激性较强的抗肿瘤药,如长春碱类、葸环类、丝裂霉素和氮芥:等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使用时应予重视,预防为主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

(一)栓塞性静脉炎:其表现为注入化疗药所用的静脉部位疼痛、皮肤发红,以后沿静脉皮肤色素沉着、脉管呈索条状变硬和导致静脉栓塞。

处理: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应避免直接推注药物,而将化疗药物稀释后静注或静滴,然后采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充分冲洗输液血管,以减轻药物对静脉的刺激。

如需多次用药或患者静脉过细,均可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则不会引起静脉炎,并可保留导管,使患者减少多次穿刺之痛苦,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二)局部组织坏死:当刺激性强的化疗药漏人皮下时,即可引起局部皮下组织的化学性炎症,表现为漏药局部红肿、疼痛严重,可持续2-3周。

如漏药当时未作处理,则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形成溃疡,需待数月溃疡才能愈合。

处理:1.及时发现:当化疗药漏于皮下时患者即刻感到局部明显疼痛,此时应立即停注药物,用生理盐水冲洗完输液管道内的化疗药物,拔出针头,重新选择其他血管穿刺输液;2.及时处理:用生理盐水作局部皮下注入,以稀释化疗药的浓度,并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然后根据化疗药物的特性予以冷敷或热敷。

(三)抗肿瘤药静脉外渗的处理静脉滴注或推注化疗药物时,如果使用不当,可使药物外渗到皮下组织,轻者引起红肿、疼痛和炎症,严重时可致组织坏死和溃疡,较长时间不愈合,给患者带来痛苦。

因此,医务人员应了解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而后两项十分重要。

1.药物外渗的预防,具体措施如下:1.1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性还是非发疱性药物。

1.2输注化疗药的人员应受过专门训练或取得从事化疗的证明,按制定的方案进行化疗。

1.3以适量稀释液稀释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肿瘤化疗药不良反应预案处理

肿瘤化疗药不良反应预案处理

.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除了影响机体正常的增殖细胞外 ,还会引起一些特殊的 毒性。

为了一旦发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得到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最大 限度降低伤害程度,特制定本处置预案。

〔一、消化道反应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分为五级〔二、处理措施: 1、胃肠道反应 0 级:不需任何的处理。

2、胃肠道反应Ⅰ级:①胃复安 10mg im tid ;②爱茂尔 2ml im bid③5-HT3受体拮抗剂; 〔用药前半小时格拉司琼 3mg iv qd/bid 或者恩丹西酮 8mg iv qd/bid ; ④地塞米松 5mg iv bid ;⑤口腔黏膜炎可漱口水漱口、氟康唑外用或者青霉素 800 万 u ivdrip qd 至口腔炎消失;⑥腹泻可应用 PPA0.5 tid 或者易蒙停 1 粒 qd 或者 蒙脱石散剂 3 tid 至腹泻住手并适当补液及补充电解质。

3、胃肠道反应Ⅱ级:①胃复安 10mg tid 或者胃复安 10mg im tid ;②爱茂 尔 4ml im bid③5-HT3 受体拮抗剂; 〔用药前半小时格拉司琼 3mg iv qd/bid 或者 恩丹西酮 8mg iv qd/bid ;④地塞米松 5mg iv bid ;⑤配合镇静剂:安定 10mg qd 或者非那根 25mg im qd ;⑥口腔黏膜炎可漱口水漱口、氟康唑外用或者青霉素 800 万 u ivdrip qd 至口腔炎消失;⑦腹泻可应用 PPA0.5 tid 或者易蒙停 1 粒 qd 或者 蒙脱石散剂 3 tid 至腹泻住手。

同时,纠正水电酸碱平衡,大量输液和补充电解 质、维生素,每日液体量保证在 2500ml 以上,并复查肝功、电解质,必要时停药。

恶心、呕吐 无 恶心 恶心、呕吐可控制恶心、呕吐难控制恶心、呕吐治疗无 效 腹泻 无 短暂〔<2 天 能耐受〔>2 天 不能耐受,需治疗血性腹泻口腔炎 无 疼痛 溃疡能进食 溃疡能进流质食 物不能进食 分级项目0 度Ⅰ度Ⅱ度Ⅲ度 Ⅳ度4、胃肠道反应Ⅲ、Ⅳ级:①5-HT3 受体拮抗剂;〔用药前半小时格拉司琼 3mgiv qd/bid 或者恩丹西酮 8mg iv qd/bid;②地塞米松 5mg iv bid;③配合镇静剂:安定 10mg qd 或者非那根 25mg im qd;④口腔黏膜炎可漱口水漱口、氟康唑外用或者青霉素 800 万 u ivdrip qd 至口腔炎消失;⑤腹泻可应用 PPA0.5 tid或者易蒙停 1 粒 qd 腹泻住手。

肿瘤科实习心得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肿瘤科实习心得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肿瘤科实习心得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实习期间,我有幸在肿瘤科进行实践,亲身经历了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以下是我在实习中积累的心得体会。

一、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在实习中,我发现许多患者在接受化疗后都会感到恶心和出现呕吐的情况。

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我们首先会给予抗恶心药物,例如多潘立酮或依托氮酮。

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我们还会结合中药调理,如吃一些姜片或服用薄荷制剂。

此外,还可以尝试采用饮食控制的方法,如忌咸、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和面食。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大部分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症状都得到了缓解。

二、脱发化疗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脱发的情况。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告知患者脱发是一种正常反应,并非永久性的问题。

在实习中,我发现许多患者会选择戴帽子或者佩戴假发来掩饰脱发的情况。

我们也会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坚持治疗,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形象观念,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三、免疫力下降化疗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感染。

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我们通常会提醒患者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衣物,避免接触病菌。

此外,我们还会给予患者一些免疫提升剂,如维生素C和锌剂等。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我们可能会采取个体化的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风险。

四、腹泻和便秘化疗还可能引发腹泻或便秘等肠道不良反应。

对于腹泻患者,我们会给予相应的抗腹泻药物,如鸦胆子和山楂等。

对于便秘患者,我们则会推荐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轻度泻剂或润滑剂。

此外,对于腹泻和便秘较为严重的患者,我们常常会结合肠道调理剂进行治疗,如乳果糖和双歧杆菌制剂等。

五、疲劳和贫血化疗会对患者的体力和血液造成一定的影响。

2023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2023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响处置预案肿瘤的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化疗中使用的多数抗肿瘤药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会对机体的某些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并且可能限制药物的用量、阻碍疗效的发挥。

依据抗肿瘤药所致的不良反响发生的时间不同,临床将其分为:①马上反响:局部刺激、恶心、呕吐、发热、过敏。

②近期反响:骨髓抑制、脱发、口腔炎、腹泻、脏器功能损伤。

③远期反响:诱发肿瘤、免疫功能抑制、不孕等。

因此,对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响应加以重视,现依据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响发生的组织、系统的不同,总结如下:1.消化系统不良反响及防治胃肠道毒性作用消灭的时间、程度与患者体质有关,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3〜4 小时消灭。

一\恶心、呕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

顺伯是迄今为止致吐作用最强的化疗药物。

防治:5-HT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等疗效较好;甲氧3氯普胺、苯海拉明、地塞米松、西咪替丁等联合应用于止吐;对使用培美曲塞化疗所致的呕吐产生了条件反射,可用苯二氮卓类冷静药止吐,同时应防止水、电解质失调。

可以赐予胃粘膜保护药物,泮托拉噗钠等。

中药生脉注射液可减轻恶心、呕吐反响。

二、黏膜炎化疗药物会影响增殖活泼的黏膜组织,引起口腔炎、唇损害、舌炎、食管炎和口腔溃疡。

常见于甲氨蝶吟、氟尿喀咤、卡倍他滨、依托泊甘、培美曲塞、放线菌素Do 防治:做好口腔护理;加强养分,多饮水;不吃对口腔黏膜有刺激的食物;可以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益口含漱液漱口。

削减溃疡发生率,溃疡处可用口腔溃疡膜、锡类散等治疗,也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及亚叶酸钙溶液漱口。

必要时应用抗感染、抗真菌药物。

三、腹痛多见于长春碱类、去氧氟尿甘、阿糖胞昔、替尼泊甘、利妥昔单抗等。

防治:严格把握给药速度。

可对症处理,赐予雷尼替丁、奥美拉理等。

四、腹泻简洁引起腹泻的药物有氟尿喀咤及其衍生物、羟基服、阿糖胞甘、甲氨蝶吟、依托泊甘等。

肿瘤科实习护士工作总结化疗护理中的不良反应处理技巧

肿瘤科实习护士工作总结化疗护理中的不良反应处理技巧

肿瘤科实习护士工作总结化疗护理中的不良反应处理技巧肿瘤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负责治疗和护理癌症患者。

化疗作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旨在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然而,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作为实习护士,我在肿瘤科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处理化疗护理中的不良反应的技巧,现将其总结如下:一、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是化疗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的不适。

为了缓解患者的不适,我们需要做以下几点:1. 留意早期预防:在化疗开始前,我们可以给患者预防性地使用抗恶心和呕吐药物,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强度和频率。

2.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在化疗期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适当分多餐进食,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辛辣、臭味等。

3. 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提供关心和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助于减轻恶心和呕吐的不适感。

二、脱发:脱发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还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困扰。

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头皮按摩:通过对患者头皮进行温和的按摩可以改善头皮血液循环,减少脱发的发生。

2.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脱发这一副作用,和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康复支持,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3. 建议佩戴头巾或假发:对于那些困扰较大的患者,我们可以建议他们佩戴头巾或假发来遮盖脱发的部位,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三、免疫功能下降:化疗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其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点的处理技巧:1. 加强感染控制: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的指导,如常洗手、戴口罩等,避免接触病原体的传播。

2. 鼓励健康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我们可以建议患者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增强抵抗力。

3. 提供预防接种:灭活疫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我们可以向患者推荐接种疫苗以预防一些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肿瘤化疗反应应急预案

肿瘤化疗反应应急预案

一、引言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1. 及时发现和识别化疗不良反应;2. 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化疗不良反应;3. 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对患者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4. 提高医护人员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与职责1. 医院成立化疗反应应急处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2. 医疗科室设立化疗反应应急处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主治医师、护士长、药剂师等为成员;3. 化疗反应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更新化疗反应应急预案。

四、化疗反应的识别与报告1.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化疗不良反应;2. 化疗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皮肤反应、过敏反应等;3. 化疗不良反应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五、化疗反应的处理措施1. 骨髓抑制:给予升白细胞药物、抗感染药物等治疗,必要时进行输血;2. 消化道反应:给予止吐药物、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3. 神经系统反应: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抗癫痫药物等治疗,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4. 心血管系统反应: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治疗,监测心电图、血压等指标;5. 皮肤反应:给予抗过敏药物、局部外用药物等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6. 过敏反应: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等治疗,必要时进行氧疗、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

六、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培训1. 化疗反应应急处理小组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化疗反应应急预案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熟悉应急预案。

七、应急预案的总结与改进1. 化疗反应应急处理小组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泼的骨髓、胃肠道黏膜、生殖细胞、毛发和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为了一旦发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响能得到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特制定本处置预案。

全院使用肿瘤药物临床科室?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响处置根本原那么如下。

4.1.1病区应具备氧气供应系统,配置有心电监护仪、吸痰器和抢救车等预防及救治严重化疗不良反响的相关设备。

4.1.2做好化疗前的预处理,化疗前各中药器官功能和身体状态是否调整到适宜状态,对常见严重化疗杜甫反响进展预防处理。

4.1.3使用化疗药物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对各种化疗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响。

包括药物过敏、药物外渗、化疗后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等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准确执行各种对症处理。

4.1.4化疗迁建不良反响监测:化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必要时监测心脏B超等。

4.1.5护士执行医嘱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响。

4.2恶心、呕吐的处理:按照化疗相关性呕吐严重程度分级处理,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方案如下。

注:常用的5HT3RA: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托烷司琼。

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PPI〔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NK-1RA:阿瑞匹坦〔我院无药〕。

4.3口腔黏膜炎的处理:4.3.1持续而彻底的口腔护理,防止刺激性食物。

4.3.2轻度口腔溃疡时用氯己定或3%双氧水漱口。

4.3.3中重度口腔疼痛可局部使用利多卡因。

4.3.4出现霉菌感染以制霉菌素液漱口。

4.3.5口服维生素A、E可保护黏膜,促进愈合。

4.4腹泻的处理:4.4.1腹泻次数1日超过5次以上或有血性腹泻者应停用有关化疗药物。

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给予止血治疗并补充营养。

4.4.2非感染性分泌性腹泻,可选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止泻、蒙脱石散保护肠道黏膜。

4.4.3及时检查大便常规或培养,如提示感染,立即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

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1. 概述
肿瘤药物是治疗肿瘤的关键药物,但它们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了解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2. 常见不良反应
2.1 恶心和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患者可尝试以下方法缓解这些症状:
- 分食多餐,避免吃大量食物;
- 避免油腻、辛辣和油炸食物;
- 食用温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 遵医嘱服用抗恶心药物。

2.2 毛发丢失
某些肿瘤药物可能导致患者的毛发丢失。

以下方法可帮助患者应对毛发丢失:
- 使用柔软的毛巾擦拭头部而不是用梳子梳理头发;
- 考虑戴假发或头巾来改善外观;
- 好好照顾头皮,使用温和的洗发剂。

2.3 免疫系统抑制
一些肿瘤药物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下方法可帮助提高免疫力:
-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 遵医嘱接种疫苗。

3. 与医生沟通
患者在接受肿瘤药物治疗期间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分享自己的
不良反应和症状。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适当的处理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结论
了解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对于患者的健康至
关重要。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患者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带来的不适,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是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肿瘤科化疗反应紧急处理演练全解析

肿瘤科化疗反应紧急处理演练全解析

肿瘤科化疗反应紧急处理演练全解析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肿瘤科化疗反应紧急处理演练的全面解析。

化疗反应是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时可能需要紧急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紧急处理策略为了确保紧急处理过程简单、无复杂法律问题,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建议:1. 事先准备:在进行化疗反应紧急处理演练之前,确保所有参与人员都接受了相关培训,了解紧急处理的步骤和程序。

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药品,并确保其有效性和可用性。

2. 迅速响应:在发生化疗反应时,及时采取行动。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症状和病情变化。

3. 评估症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临床经验和标准指南确定紧急处理措施。

确保对患者状况的准确判断。

4. 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合理使用药物进行紧急处理。

遵循药物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监测和观察: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进行适当的观察和记录,以便及时调整紧急处理策略。

6. 协作与沟通:紧急处理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协作与沟通。

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以提高处理效率和患者安全。

注意事项在进行肿瘤科化疗反应紧急处理演练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尊重患者权益: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始终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确保患者的知情同意和个人信息保护。

- 持续学习与改进:化疗反应紧急处理是一个复杂而不断发展的领域。

作为肿瘤科医生,要持续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不断改进紧急处理策略和技术。

- 法律合规性:在紧急处理过程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结论肿瘤科化疗反应紧急处理演练是确保患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过事先准备、迅速响应、合理用药和良好的协作与沟通,可以有效处理化疗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持续学习和遵循法律合规性也是肿瘤科医生的职责和使命。

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详解

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详解

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一、指导思想抗肿瘤药物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某些正常器官细胞同样有毒害作用,主要是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和生殖细胞等。

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肿瘤患患者生存质量。

特制定本预案。

二、人员职责护士职责:(一)主动发现患者化疗中和化疗后的不良反应。

(二)认真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

(三)对患者进行安慰和解释。

(四)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不适主诉。

(五)将患者不良反应及医生处理情况记录在患者护理记录中。

医生职责:(一)主动发现患者不良反应。

(二)对护士汇报的情况认真核实。

(三)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处理记录在病程中。

(四)死亡或严重不良反应在24 小时内向药学部作出书面汇报,并按医院不良反应处理程序处置。

三、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一)骨髓抑制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对造血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骨髓抑制毒性较明显的药物有氮芥、甲氨蝶呤、丝裂霉素、替尼泊苷、长春瑞滨、拓扑替康、多西他赛、紫杉醇、吉西他滨、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诺维本、开普拓等。

(二)消化道反应临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厌食、急性胃炎、腹泻、便秘等,严重时出现胃肠道出血、肠梗阻、肠坏死,还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致吐机制较为复杂,致吐作用也程度不同。

明显致吐的药物(致吐率90-100%):顺铂、氮芥等。

较强致吐(致吐率60-90%):环磷酰胺、阿霉素、卡铂、亚硝脲类等。

中度致吐(致吐率30-60%):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地辛等。

弱致吐(致吐率6-30%):博来霉素、长春新碱等。

(三)神经系统反应临床主要表现:外围神经包括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可逆性末梢神经炎、深腱反应消失、下肢无力。

中枢神经包括短暂语言障碍、意识混乱、昏睡、罕见惊厥和意识丧失。

植物神经包括小肠麻痹引起的便秘、腹胀。

听神经包括耳鸣、耳聋、头晕,严重者有高频听力丧失。

肿瘤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理

肿瘤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理
1.
金港榄香烯——恶性肿瘤联合治疗的理想选择
六、肺脏毒性
肺毒性临床表现常呈隐匿、缓慢发展。症状为咳
嗽、呼吸浅促。晚期可呈不可逆肺纤维化改
变。
常见引起肺毒性的抗癌药为博莱霉素、甲氨蝶呤、
BCNU、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等。 博莱霉素肺毒性与与剂量有关,总量超过450mg 肺毒性发生率10%~20%以上,且病情严重可以 致命。
金港榄香烯——恶性肿瘤联合治疗的理想选择
八、过敏反应
许多抗癌药物和其他药物一样可因药物过敏引起
多种皮疹,停药后可消失。 少数抗癌药物如左旋门冬酰胺酶、紫杉醇、博莱 霉素(包括平阳霉素)等可发生严重速发性过敏 反应。 临床表现:胸闷、呼吸困难、喘鸣、皮疹、血管 水肿、青紫、低血压、休克,抢救不及时,可致 死。
与顺铂合用将增加粒细胞减少发生率 禁止鞘内注射 (可致死) 静脉注射需在短时间 (6-10分钟)给药
金港榄香烯——恶性肿瘤联合治疗的理想选择

注意事项


紫杉醇

主要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骨髓抑制, 剂量限制性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
62%的患者可感觉轻度四肢麻木 常见一过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金港榄香烯——恶性肿瘤联合治疗的理想选择
金港榄香烯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是
由于化疗药物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作为一种植物来源的化疗药物,金港榄香烯的安 全性非常高,但也有少数患者使用后会发生一些 不良反应。 指导医生正确地预防和处理相关的不良反应,有 助于提高医生的用药信心,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为持续、稳定地提高临床处方量建立稳固的基础。

肿瘤化疗药不良反应预案处理

肿瘤化疗药不良反应预案处理

肿瘤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化疗药物得不良反应除了影响机体正常得增殖细胞外,还会引起一些特殊得毒性、为了一旦发生化疗药物得不良反应能得到迅速、有序、妥善得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特制定本处置预案。

一、消化道反应(一)、消化道反应就是化疗药物最常见得毒性反应,分为五级(二)、处理措施:1、胃肠道反应0级:不需任何得处理。

2、胃肠道反应Ⅰ级:①胃复安10mg im tid;②爱茂尔2ml imbid③5—HT3受体拮抗剂;(用药前半小时)格拉司琼3mg iv qd/bid或恩丹西酮8mg ivqd/bid;④地塞米松5mg iv bid;⑤口腔黏膜炎可漱口水漱口、氟康唑外用或青霉素800万u ivdrip qd至口腔炎消失;⑥腹泻可应用PPA0。

5 tid或易蒙停1粒qd或蒙脱石散剂3tid至腹泻停止并适当补液及补充电解质。

3、胃肠道反应Ⅱ级:①胃复安10mg tid或者胃复安10mg im tid;②爱茂尔4ml im bid③5—HT3受体拮抗剂;(用药前半小时)格拉司琼3mg iv qd/bid或恩丹西酮8mg iv qd/bid;④地塞米松5mg iv bid;⑤配合镇静剂:安定10mgqd或非那根25mg im qd;⑥口腔黏膜炎可漱口水漱口、氟康唑外用或青霉素800万u ivdrip qd至口腔炎消失;⑦腹泻可应用PPA0。

5 tid或易蒙停1粒 qd或蒙脱石散剂 3 tid至腹泻停止、同时,纠正水电酸碱平衡,大量输液与补充电解质、维生素,每日液体量保证在2500ml以上,并复查肝功、电解质,必要时停药、4、胃肠道反应Ⅲ、Ⅳ级:①5—HT3受体拮抗剂;(用药前半小时)格拉司琼3mg iv qd/bid或恩丹西酮8mg iv qd/bid;②地塞米松5mg iv bid;③配合镇静剂:安定10mg qd或非那根25mg im qd;④口腔黏膜炎可漱口水漱口、氟康唑外用或青霉素800万u ivdrip qd至口腔炎消失;⑤腹泻可应用PPA 0、5 tid或易蒙停1粒qd腹泻停止、同时,纠正水电酸碱平衡,大量输液与补充电解质、维生素,每日液体量保证在2500ml以上,并复查肝功、电解质⑥停药观察、5、一般情况处理:①口腔护理;②清淡、易消化饮食;③大量饮水;④大剂量水化治疗。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困难 、恶心 、失听 、眩晕 、寒战 、腹痛 、排 便感及焦虑 等 。 于化疗后 1~2天 ,一般无 需特 殊处理 。孕酮类药 物有 应用 易发生 过敏的抗肿 瘤药物前 ,可 预防性 使用 助于改善食欲 。
地 塞米 松等药 物 ,输 液期 间严 密观察 ,并 根据 过敏 反 1.5.1恶心和呕 吐 较易 引起恶 心呕吐的化 疗药物有
大 多数细胞 因子 和单克隆抗体也 可 引起发 热反应 。 1.5.2 黏膜 炎 在 癌 症治 疗过 程 中 ,40%的标 准化 疗
}综 述 {
抗肿瘤药物的不 良反应与处理
刘天舒 ,李伟 (复旦 大 学 附属 中山 医院肿 瘤 内科 ,上 海 200032)
中 图分 类 号 :R979.1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672—8629(2008)06—0368—05
摘 要 :概 述 常见 的抗 肿 瘤 药 物 的不 良反 应 ,为抗 肿 瘤 药品 的 临床 合 理使 用 和 不 良反 应 处理 提供 参考 关 键词 :抗肿 瘤 药物 ;不 良反 应 ;处理
应 分级情况 ,对症 应用肾 上腺素 、沙 丁胺 醇 、甲强 龙等 环 己亚硝脲 、甲基苄阱等药 物或静脉滴注 氮芥 、顺铂 、
药 物支持 。
氮 烯脒胺 、多柔比星 、链脲 霉素等 。目前用于止吐 的药
1.3 发 热
物 主要 有 :①5一羟色胺 3型 (5-HT。)受 体拮 抗 剂 ;②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Anti-Cancer Drugs and Treatment LIU Tian—shu.LI W ei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Zhong Shan Hospital,Fu Dan University,Shanghai(Shang- hai 200032,China)

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一)骨髓抑制大多数抗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且常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由于血细胞半衰期不同,后通常粒细胞减少发生较快,血小板减少次之,而发生较晚。

1.粒细胞减少除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外,大多数抗癌药对白细胞影响较大,并且出现的早晚和持续的时间不同,如氮芥、环磷酰胺等表现为近期毒性作用,大剂量冲击治疗时停药后3~4天白细胞开始下降。

有些药物如长春花碱、甲氨喋呤、羟基脲等,则多在用药后10~14天白细胞开始下降,第20天开始回升,表现为中期毒性作用。

而丝裂霉素、卡氮芥、环己亚硝脲、甲基苄肼、6-巯基嘌呤及马利兰等在用药后3周才出现白细胞下降,4~6周后有所回升,表现为延期毒性作用。

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后果为严重,严重与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所以,在临床用药时要注意尽量不要对造血系统近期、中期和延期毒性反应的抗癌药物联合应用。

每次疗程前及治疗中定期复查血象,并据此调整药量。

当粒细胞降低于1.0×109/L,并且持续7天以上,发生严重感染的机会明显啬,此时病人无论有无发热,均可予预防性抗菌素治疗,新鲜血输注。

如病人出现发热,应及时做血培养和可疑感染部位的培养,并尽快联合使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

近年来,临床开始应用基因重组的集落刺激因子配合舯瘤化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G-CSF和GM-CSF刺激粒细胞/单核细胞的形成和向外周血释放,能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加快外周血象的恢复。

2.血小板减少临床上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而导致严重出血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当血小板低于2万,内脏出血的危险性加大;当血小板低于1万时,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胃肠道大出血,对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显著减少,可使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例如强的松10mg,每日1~2次),并给予血小板悬液输注。

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些能促进血小板生长的细胞因子,例如TPO、白介素-III和白介素-XI。

医院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医院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医院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在肿瘤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导致所有的抗肿瘤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都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尤其对增殖旺盛的细胞如骨髓、肠上皮、生殖细胞等具有抑制杀伤作用,若不及时处理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延缓或中断抗肿瘤治疗,甚至可危及生命。

因此,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极为重要。

WHO推荐的化疗药物副反应的分度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见表1。

通常将化疗的毒副反应分为两大类,即近期反应和远期反应,或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近期反应:一、静脉炎和坏死(一)有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在静脉用药的过程中,如有药物外渗(或漏出),可引起疼痛性、化学性静脉炎甚至坏死。

最具刺激性和导致皮肤坏死的抗肿瘤药物如下:氮芥(BCNU)、卡氮芥、柔红霉素(DRB)、阿霉素(ADM)、丝裂霉素C(MMC)、ACTD、长春花碱(VLB)、VCR、长春酰胺(VDS)、鬼臼噻吩甙(VM26)、鬼臼乙叉甙(VP16)。

(二)预防1.溶液的配制严格按要求进行。

2.静脉穿刺部位避开关节和肌腱。

3.保证用药静脉通畅;注射药物前、后均以生理盐水冲洗。

4.观察用药部位有无发红及肿胀现象。

5.询问患者有无烧灼或疼痛感。

(三)治疗尽管采用了十分仔细的操作,药物外渗仍时有发生。

治疗的目的是限制药物扩散和减少永久性组织损伤。

具体措施如下。

1.对于保留在静脉中的输液针,应立即拔出,更换部位。

2.局部应用热敷或冷敷。

3.注射拮抗剂或解毒剂,见表2。

4.给予镇痛药和(或)抗炎药。

5.对坏死形成者,将坏死组织切除,越早切除越好。

二、过敏反应(一)发生率许多细胞毒类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

1.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可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43%,过敏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单药发生高于联合用药,静脉用药高于肌内注射。

过敏反应多出现在接受治疗的2周至数周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化疗不良反应处理常规一、局部反应有些刺激性较强的抗肿瘤药,如长春碱类、葸环类、MMc和HN:等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使用时应予重视,预防为主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

1、栓塞性静脉炎:其表现为注入化疗药所用的静脉部位疼痛、皮肤发红,以后沿静脉皮肤色素沉着、脉管呈索条状变硬和导致静脉栓塞。

处理: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应避免直接推注药物,而将化疗药物稀释后静注或静滴,然后用采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充分冲洗输液血管,以减轻药物对静脉的刺激。

如需多次用药或病人静脉过细,均可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则不会引起静脉炎,并可保留导管,使病人减少多次穿刺之痛苦,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2、局部组织坏死:当刺激性强的化疗药漏人皮下时,即可引起局部皮下组织的化学性炎症,表现为漏药局部红肿、疼痛严重,可持续2-3周。

如漏药当时未作处理,则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形成溃疡,需待数月溃疡才能愈合。

处理:①及时发现:当化疗药漏于皮下时病人即刻感到局部明显疼痛,此时应立即停注药物,用生理盐水冲洗完输液管道内的化疗药物,拔出针头,重新选择其他血管穿刺输液;②及时处理:用生理盐水作局部皮下注入,以稀释化疗药的浓度,并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然后根据化疗药物的特性予以冷敷或热敷。

3、抗肿瘤药静脉外渗的处理静脉滴注或推注化疗药物时,如果使用不当,可使药物外渗到皮下组织,轻者引起红肿、疼痛和炎症,严重时可致组织坏死和溃疡,较长时间不愈合,给病人带来痛苦。

因此,医务人员应了解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而后两项十分重要。

⑴药物外渗的预防,具体措施如下:✧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性还是非发疱性药物。

✧输注化疗药的人员应受过专门训练或取得从事化疗的证明,按制定的方案进行化疗。

✧以适量稀释液稀释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为保证外周静脉畅通,最好取近心端静脉给药,避开手背和关节部{部位静脉靠近动脉和肌腱,易引起永久性损伤。

理论上应按以下次序选择注射臂、手背、手腕、肘窝。

对强刺激性和发疱性药物,一般采用前臂静脉给药。

✧在注射发疱性药物前,应抽回血来证实静脉是否通畅。

给药速度自5ml/min,每给2ml左右液体应抽回血一次,以确定针头位置未变,并反复询问病人有无疼痛或烧灼感。

也可通过莫菲管给药。

✧必要时可将发疱性药物经输注皮管侧面注入,与畅流的溶液融合在—输入。

✧静注发疱性药物,如发现生理盐水或葡萄糖外渗明显,则应另选注射部位(或另侧上肢,或外渗部位侧面或近端),避免使用同一静脉的远端。

✧如果需要用多种药物,应先注人非发疱性的;如果均为发疱性,则应先注入稀释量最少的那一种。

两次给药之间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冲洗管道。

✧合并使用止吐剂时,因部分止吐剂有镇静作用,使病人不能诉说输注部位出现的任何感觉,此时应特别注意观察给药部位有无红肿等征象。

✧对腋窝手术后或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病人,不应选择患肢静脉给药。

✧注射化疗药物后,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冲洗管道和针头后再拔管。

⑵药物外渗的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限制发疱扩散和减少永久性损伤,处理的策略须简便有效。

如果疑有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按以下程序处理:①在静注给药部位尽量抽吸,以清除残留针头及皮管内的药液,吸取皮下水疱液,以尽可能除去残留液体;②输注部位使用适宜的解毒剂(静脉或局部;③抬高患肢,注射部位宜用冷敷(植物碱类药物除外),一般冷敷时间为24小时左右;④如无解毒剂,可立即拔去针头,及时用生理盐水在漏药部位作皮下注射,以稀释药物,或再用0.25%-0.5%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并作局部冷敷;⑤必要时也可选用静脉炎软膏或如意金黄散等中药外敷;⑥对注射部位应观察若干天并做记录,包括发生的时间、静脉进针部位和针头大小、估算药物外渗量、处理外渗的方法、病人的主诉及局部体征等;⑦如有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可考虑局部切除和整形外科治疗。

二、胃肠道反应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对DDP引起的胃肠道反应,部分病人反可使化疗难以进行,也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

这就要求经治医生认真负责,做好事前的解释工作,用药后经常巡视病人,密切观察反应情况。

根据病情状况、病人心]理状态和药物反应程度,给予适时和恰当的处理,常可取得良好效果,减轻病人的烦恼。

1.恶心呕吐:应用胃复安、皮质激素或/和5-HT3拮抗剂防治。

2.食欲减退:是仅次于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因病人不思饮食,影响营使病人身体衰弱,降低对化疗的耐受性,而影响治疗的进行。

处理:①给合适的止吐药物,使恶心呕吐减少到最低程度,相应改善病人的食欲;②必要时于化疗同时给予甲地孕酮或甲孕酮,以增进食欲,减少化疗反应,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③少吃多餐,给病人所喜欢的食物;④给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要少而精,多变换品种,以提提高病人的食欲,增加热量,改善营养状况;⑤提供有利于进餐的环境,避免接触烹调异味;⑥调整电解质平衡;⑦检测血浆蛋白水平;⑧营养不良病人宜适当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⑨必要时给予经肠道内(口服或鼻饲全营养素)或肠道外(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经静脉)补充营养。

3.便秘因化疗药所致的神经毒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使之蠕动减弱,出现肠麻痹。

处理:①让病人进高纤维素食物,多饮水;②鼓励病人适当活动;③给缓泻剂软化大便;④控制使用5-HT3拮抗剂止吐药的次数;⑤需要时作腹部X线检查,以了解肠道功能状况;⑥减少化疗药的剂量或停用引起便秘的化疗药物。

4.腹泻因化疗药使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损伤,增加肠管蠕动,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发生腹泻。

处理:①进低纤维素、高蛋白食物和补充足够液体的食物;②避免进食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食物;③多休息;④给止泻药,严重者用洛哌丁胺;⑤需要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5.口腔炎因化疗药损伤口腔粘膜细胞,引起口腔和口腔内软组织炎症,口腔溃疡和感染。

处理:①作好口腔护理;②对口腔溃疡给保护粘膜药物和局部止痛药;③维持营养,多饮水;④口唇涂油膏,保持滑润;⑤不使用不合适的牙托或假牙;⑥不吃对口腔粘膜有刺激性的食物;⑦不吸烟,不饮酒;⑧需要时应用抗炎、抗真菌药物。

三、骨髓抑制大多数化疗药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成为化疗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常因骨髓抑制而被迫中断化疗,或调整剂量。

首先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总数减少,继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全血减少,应及时处理。

1.贫血化疗引起的严重骨髓抑制可产生贫血,有的抗癌药亦可抑制红细胞生成。

处理:①化疗期间定期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细胞比容;②贫血明显时应予以纠正,输注红细胞成分血;③有出血倾向者予以处理;④必要时给促红细胞生长素;⑤必要时吸氧;⑥有明显眩晕、乏力者适当休息。

2.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的处理①化疗前后检查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计数,每周1~2次,明显减少时隔日查1次,直至恢复正常;②必要时给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③白细胞减少时应减少化疗药的剂量或停药;④清除感染源,注意观察感染的产生;⑤必要时给予抗生素。

3.血小板减少的处理①化疗前后检查血小板计数,一般每周查1次,必要时每周检查2次,直至恢复正常;②注意观察出血倾向;③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和含阿司匹林的药物;④用软毛牙刷刷牙;⑤用电动剃须刀剃胡须;⑥避免挤压鼻子;⑦静脉穿刺拔针时,应压迫局部3-5分钟,以防皮下出血;⑧妇女月经期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用药推迟月经期;⑨给止血药防止出血;⑩必要时输血小板成分血;⑾给白介素- 11(1L-11),使血小板增加。

四、肾脏毒性引起氮质血症的药物有MTX、DDP、亚硝脲类、MMC、MTH等。

引起肾小管损伤的药物有DDP、STZ和CTX等。

处理:①为预防肾损伤的发生,MTX主要采用大量输液和尿液碱化;DDP 主要为水化利尿;CTX则为大量摄取水分;亚硝脲类为限制药物剂量或停药。

②尿素增高时,可口服包醛氧淀粉(尿素氮吸附剂),每次5-10g,每日2-3次;③尿毒症时则需作肾透析;④肾功能异常时应调整抗肿瘤药剂量或停药。

五、肝脏毒性由于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在肝内代谢,从而或多或少会损伤肝脏,尤其是肝功能异常者,更是如此。

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者可出现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重者可有明显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减低、黄疽等表现。

肝功检查除血清转氨酶增高外,血清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可增高,表现为肝细胞黄疸或同时伴有肝内梗阻性黄疸,个别严重时表现为中毒性重症肝炎,胆汁郁滞,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或肝脂肪变性等。

因此,化疗期间要密切监测肝脏功能之变化,必要时时积极予以处理。

处理;(1)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前、中、后都应定期作肝功检查,根据化验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对肝功重度异常者禁用化疗;(2)对轻度肝功异常、脂肪肝或轻度肝硬化者,在必须化疗的情况下同时应用护肝药物;(3)对化疗过程中出现轻度单项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应同时应用护肝药物;(4)严重肝损害尤其是发生药物性黄疸者应停止使用化疗药物,积极进行护肝排毒治疗:(5)可选用1-2种保肝药六、心脏毒性蒽环类抗肿瘤药可引起心肌病,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其发生率与药物的总剂量有关。

大剂量环磷酰胺和5-FU也可使少数病人发生心肌损伤。

临床表现为无力、活动性或发作性呼吸困难,心衰时可有脉快、呼吸快、肝大、心脏扩大、肺水肿、浮肿和胸水等。

心衰出现的时间在ADM给药后第9—192天(平均34天)。

心电图改变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室内传导障碍、非特异ST-T改变和QRS降低,心电图异常的出现率为14%。

处理:(1)主要以预防为主,限制ADM的累积剂量在450~550mg/m2,如与VCR、BLM、CTX合并使用或纵隔放疗,应减量到300-450mg/m2;(2)与洋地黄并用可提高使用ADM的安全性;(3)延长ADM的滴注时间也可降低心毒性;(4)发生心肌病时,可给洋地黄、利尿剂、少盐饮食和卧床休息等措施。

七、肺脏毒性少数抗肿瘤药物可引起肺毒性,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样变,主要为BLM、BUS、CTX,MTX和亚硝脲类药等。

肺毒性是BLM的重要不良反应,可出现肺炎样症状或肺纤维样变。

处理:(1)主要为预防,并及早诊断;(2)当诊为抗肿瘤药引起的肺毒性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抗肿瘤药,积极对症治疗,给予吸氧、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处理措施;(3)BLM总量限制在300mg以下。

八、神经毒性长春碱类、鬼臼类药物和大剂量顺铂、草酸铂常发生周围神经炎,表现为指(趾)端麻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异常,少数可发生感觉消失、垂足、肌肉萎缩和麻痹、直立性低血压、膀胱张力减弱、便秘或麻痹性肠梗阻。

一般指(趾) 端麻木可不停药,如出现末消感觉消失则为停药指征,以避免发生运动性神经病。

停药后可慢慢恢复,一般需1-2个月或更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