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引导学生掌握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记叙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五十年前的4月14日,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曾游览过一个地方,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个地方就是浙江省金华的双龙洞。
这节课,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游览一番吧!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名读,齐读。
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
本文是一篇游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词:“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指名认读,教师和学生共同正音。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不要读成;“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
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3、相机理解如下词语:油桐、溶洞、石钟乳、石笋(教师相机展示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4、再默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记叙了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三、探寻游踪,理清条理1、再读课文,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一、教学目标①、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②、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
③、归纳中心思想,练习按文章叙述的方法给课文列提纲。
④、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概括能力、背诵能力等。
二、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出示小黑板,朗读生字。
2、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教学课文一、二、三段。
二:合作交流1、谈话引入,导入课题,板书题目。
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
2、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写了什么。
3、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生字词。
4、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
1问:按游览的顺序,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2检查分段情况,指导分段。
5、再读全文,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板书: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三:品读体验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说说。
(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3、观看录相,亲自感受。
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感情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观看录相,然后说说。
5、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6、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板书:突兀森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7、外洞又有什么特点?读读文中的句子,仔细体会,然后说说。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范文五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范文五篇在得中新课导入教学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设计导入新课的导语,能够助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你们学习有帮助!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 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生字。
能力目标: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并学习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度句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空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情感目标: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1.以本课为例继续训练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课并努力学习课文联段成片的方法。
3.体会研究重点词句的意思,进行读写结合的受训。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用词的意思,抓住景物特点,仿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生字。
初读课文,了解讲义的写作顺序,找到文章的过渡句。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说一说咱们学过那些叶老写的文章。
请同学说一说自己在课外读过哪些叶老写的文章。
二、新授。
(一)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两个同学互相读这些生字,要求读准字音2.口诀从课文中走了出来,出示会认的生字,你们认识吗?找同学读。
全班齐读。
回忆课文中所组的词语。
全班齐读词语。
3.出示会写的生字。
组合成小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这些生字备注上拼音小组内读这些生字,把字音读正确读课文中的词语4.记住生字字形。
自己看生字,找到更易写错的地方同学互相交流观察卢戈韦格里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漂亮自己练写生字全班进行交流5.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能把课文读得更加熟练吗?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请同学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6.课文短文中有哪些用词的意思你还不理解,画下来。
查阅汉语词典,掌握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交流这些词语的本意,钟炳昌科弓果他们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精选11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艳”概括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
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
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学情分析:本课时一篇游记,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熟悉,游览的顺序明线清楚,暗线溪水,需要指导学生慢慢体会。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的方法很有必要。
教法与学法:读画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的方法学习本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课件出示“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及图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易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及时认读词语欣赏画面,易于强化认知。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2篇)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篇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认知:1.通过自学,能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运用查字典与结合课文等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了解作者叶圣陶的生平概况以及游记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和有关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识。
技能、方法:1.训练并初步掌握解词的几种基本方法,如查工具书、用、借助图片、实物、结合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等。
2.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读音要正确,声音要响亮,姿势要端正,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换读、不唱读、不读破格句。
注意手握书本的姿势与站立的姿势。
3.训练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和交流,理解作者游览的顺序、景点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画示意图),同时在网上或课外书上查找关于溶洞的一些图片和资料。
2.教师方面:①准备一幅叶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关作品集;②准备一盆杜鹃花;③有关溶洞的图片资料;④有关文字投影片。
第一张:①浙江合适稍微呈现②罗甸森郁聚集昏暗额角③系着绳子好奇的心情第二张:①突兀森郁合适盘曲而上变化多端聚集②头脑额角肩背臀部脚跟③杜鹃花映山红第三张: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变化无穷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形象各异奇形怪状变幻莫测……第四张:朗读课文“三要六不”(略)第五张:关于石钟乳、石笋的小知识介绍(略)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练习审题:1.同学们喜欢春游吗?说说你游览过的地方、景点的特征以及游览后的感受。
2.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时机,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叶圣陶老先生曾游览过一个地方——逐步板书: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可换“游”字,它是游记性文章的一般命题方法,如游苏州乐园、游常州恐龙乐园等)(二)学生汇报预习后的收获:说说通过自学了解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哪些疑问。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通用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篇1简析:本文是一篇游记,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浅显易懂,描写的又是我国的名胜。
所以讲这一课时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双龙洞的特点,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播放有关双龙洞画面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其中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写作方法。
4、阅读与想像相结合,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5、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双龙洞的特点,向别人介绍某一景点。
6、能概括地总结双龙洞的特色。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空隙和内洞的特点。
2、分清文章的主次内容并领会作者这样写的原因,从而学习其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由进内洞时作者的感觉体会空隙的特点。
2、在领会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学习其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浙江金华双龙洞的资料,教师可准备有关双龙洞风景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气氛,导入新课谈话导入。
(教师可从衣着上影响学生的感觉)我今天特高兴,因为叶圣陶爷爷要带我去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览去呢!(等孩子露出羡慕的神态时接着说)你们想去吗?那好,现在我们就跟着叶爷爷到那里去看看吧!(出示课题)二、自读课文,理清路线1、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作者所游览的景点,并排列顺序。
2、找出表示作者游览景点产生变换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3、用做小导游的方法(准备好导游的工具)激励学生细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并请学生按顺序写出几个景点。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内洞)三、探讨主次,学习写法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的感知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课前准备:收集材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迷人的风景伴着我们。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双龙洞的外洞,外洞可真大啊!二、学习“孔隙”部分过渡:令人惊叹的是从外洞到内洞必须经过孔隙,这是一条约10米长的水道,相信水上之旅一定会为这次游览增添许多情趣。
让我们到孔隙去看看吧!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5小节,找出一个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
(好奇)(1)作者因为什么好奇?(船小、船进出孔隙的方法与众不同)(2)出示文字,练习朗读。
请大家看这句话,练一练试着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
指名读,生齐读。
(3)船这样小,进出的方法又是这样特别,跟孔隙有关吗,说明什么?(生答师书:孔隙:窄小)2、过渡:穿过这样窄小的孔隙有怎样的感受呢?(1)出示文字,体会感受请同学们用心读这段文字,体会作者的心情是否发生了变化?(害怕、紧张、危险)(2)你能把这种紧张、危险的感受读出来吗?先自己练一练。
(3)出示画面、文字:同学们练的好认真,我也想读一读。
(4)谁也想读,指名读。
(5)出示画面、文字:我们一起读,老师也为大家配上画面、音乐。
3、小结:出示画面:这正是古诗所说“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正是一种奇妙的游览方式,有“水石奇观”之誉。
4、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孔隙的奇妙。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优秀8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优秀8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们充分准备教案,可以提高教学反馈和改进能力,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分清课文主次的阅读能力,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当你置身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一定会对它的神奇秀丽发出赞叹,一定想把你的感受告诉别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游记,这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课题)二、展示资料,了解双龙洞同学们,看完资料后,你对双龙洞了解了多少?请你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让学生读,识记,重点强调浙字的读;蜒字的写法。
2、同桌互读,互相指正。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游览了那几个主要景点?除此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2、试着画一画作者的游览路线图。
五、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着重理解下列内容。
1、不了解的事物:映山红、油桐、石钟乳、石笋。
2、不理解的词、句:突兀森郁、盘曲而上、蜿蜒、颜色各异、或浓或淡、新绿、十来栋房子六、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内容。
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和文中描写的主要景点。
二、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
你最想了解哪个景点?选择其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供自学提示:1、这个景点有什么特点?自己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2、作者的感受是什么?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吗?三、汇报自学情况。
(一)孔隙部分1、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陷。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1)船大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读有关句子)学生互相补充,各抒己见。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4、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1、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2、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现场用展示台予以展示呈现。
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要养成的第一个良好行为习惯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是呀,多出去走走,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丽壮观。
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继续到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不好?2、板书课题,齐读。
那我们这节课将带着怎样的问题去游玩呢?请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出示目标)二、复习旧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了作者所看到的路上的美丽景色。
那么谁来说说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路上的景色怎样?。
(生说,师板书)(一)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
过渡:路上景色如画,但我们目的地不在这里,我们目的地在双龙洞。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课件)说说洞口和外洞分别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相关的句子。
用一个词总结其特点、板书:(大)(二)入情境,悟特点——学习“孔隙”。
《记金华的双龙洞》全国优秀教学设计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2、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或听说过什么著名的风景区吗?哪儿怎么样?请用一、二句话跟大家做个介绍。
2、同学们只知道这儿很美,可是老师如果要求把它的美写出来时,往往不知怎么写。
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这是现代著名的作者叶圣陶爷爷的。
我们认真学习课文,欣赏双龙洞的美丽景象,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写作方法,好吗?二、快速默写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为几段?2、全班讨论,确定段落的分法。
3、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游览了几个景点?请一学生上台画一画游览示意图。
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⑴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放映经过选择的录像,看看山景)⑵反馈问题时引导学生分步进行:①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
②再说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③最后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有什么感受。
生边回答师边板书:景物──映山红油桐砂土新绿特点──多色白色粉红色或浓或绿感受──一片明艳阳天⑶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这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⑴作者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听听山中的溪流的声音。
放映录象,学生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了不时变化的溪声。
⑵讨论:溪水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⑶生自由汇报。
3、课题是《记金华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写沿途的景色?学生讨论后自由汇报:生:沿途景色已如些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得一游。
生: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沿途所见抒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过渡: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已经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4、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说说作者看到的景象和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如下要点:山: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以学生的“春游”创设情境。
师:“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我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这一创设的春游情境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兴趣盎然。
)二、整体感知,拟定郊游1、播放游览双龙洞的情境录象。
(看录象后,双龙洞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并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游踪,请一生到黑板前画出导游图,教师和其余学生一起协助修正、定图。
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拟出游览路线,学生头脑中有清晰思路,为下面的分景点学习打好基础。
3、检查自学情况(1)列火车检查生字新词,指导写好“蜿蜒、臀部、稍微、孔隙”等词语。
(2)最后修订游览线路: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三、游览景点,挖掘特点紧紧扣住每个景点不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想象等多方面感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一)领悟美,感受情──学习“路上”1.课文中哪些是写路上的?2.把描写路上美的句子找出来,想想美在哪里?全班齐读这些美句。
(教师把剪贴画“路上”放在导游图中路上位置)3.“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这句话写作顺序怎样?这么多颜色,你感觉怎么样?这么美的句子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五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五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A、请大家打开书55页,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B、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D、板书:外洞孔隙内洞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B、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3.小结过渡,布置下一步学习任务:其实呀,你们刚才谈的这些就是这几个地方的特点。
通过刚才两次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游览了这几个地方,也知道了这几个分别有着这样的特点。
那,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呢?(了解学生大概情况)同学们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你们想让大家都来喜欢这里吗?那就要你们去细细地读文章,喜欢哪个地放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
通过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好吗?我们这样去读: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就按平时读书的方法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1.学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2、了解按游览路线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的奇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资料、丰富课外知识,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孔隙”和“内洞”是全文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读中感悟,了解到“孔隙”和“内洞”景观特点。
【教学用具、学具准备】石钟乳、石笋图片数张,维美光盘。
【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罗甸──山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简介作者叶圣陶。
3、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4、逐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读课题)。
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了。
在山上,我们看到了哪些景物?二、学习课文1、学习二、三段:⑴默读,画出沿途景物。
⑵看到文中景物描写,你想说什么?⑶有感情读2、3段。
2、学习第五段:⑴过渡语:山上景色美,双龙洞呢?读课文,看我们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板书(洞口、外洞、孔隙、内洞)⑵很多同学对“孔隙”和“内洞”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两处,看孔隙。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优秀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作者勤劳的小编惊云帮大家分享的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篇一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
一、说教材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按游览的是顺序,依次写了洲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和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
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字其中9个。
正确读字浙江、森郁、聚集、合适、昏暗、稍微、额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通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4、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设想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教材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在专教法上,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精选7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精选7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篇1)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就随着叶圣陶爷爷,一起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好不好?(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二、新授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能读懂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划下来。
(师副板书)⑴你都读懂了什么?(4人)(如果学生只从句段说,提前安排一人)板书:入山、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请你来你说你来,同学们知道得真多。
⑵那么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5人)对问简单的词语,可以说:你来谁来帮帮他?你明白了吗?请你说你能帮他解答吗?懂了吗?对学生有创造性的提问,可以说:你的想法很独特!多么独特的想法呀!与众不同,有创意。
敢于向权威挑战,了不起!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这个问题待会解决(副板书)老师把它记下来也把它记在这。
相信这些问题讲完课文后,你就会明白。
2、(指板书)那么,在这几部分中你最喜欢哪部分,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可以自己读,合作读,还可以画画,谈体会。
听明白了吗?开始。
全班汇报交流:刚才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很高,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入山:谁喜欢入山这部分?(字幕:2~3段)你来。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交流?生:朗读、谈体会。
开始吧!师:多美的景色啊!谁还想交流?(入山时见到的溪流。
字幕:将“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画线、) 为什么喜欢?生:用上了“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这些词,写出了溪流的变化。
(课件:将4个“时而”变色)师:那谁能读出溪流的变化呢?你来读。
师: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师:那你能不能把溪流的变化读出来呢?生读。
(读得好时)师:你这一读,老师仿佛听见了溪流变换调子的声音。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认知:1.通过自学,能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运用与结合课文等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了解叶圣陶的生平概况以及游记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和有关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识。
技能、方法:1.训练并初步掌握解词的几种基本方法,如查工具书、用近义词、借助图片、实物、结合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等。
2.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读音要正确,声音要响亮,姿势要端正,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换读、不唱读、不读破格句。
注意手握书本的姿势与站立的姿势。
3.训练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和交流,理解游览的顺序、景点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画示意图),同时在网上或课外书上查找关于溶洞的一些图片和资料。
2.教师方面:①准备一幅叶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关作品集;②准备一盆杜鹃花;③有关溶洞的图片资料;④有关文字投影片。
第一张:①浙江合适稍微呈现②罗甸森郁聚集昏暗额角③系着绳子好奇的心情第二张:①突兀森郁合适盘曲而上变化多端聚集②头脑额角肩背臀部脚跟③杜鹃花映山红第三张: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变化无穷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形象各异奇形怪状变幻莫测……第四张:朗读课文“三要六不”(略)第五张:关于石钟乳、石笋的小知识介绍(略)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练习审题:1.同学们喜欢春游吗?说说你游览过的地方、景点的特征以及游览后的感受。
2.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时机,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叶圣陶老先生曾游览过一个地方——逐步板书: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可换“游”字,它是游记性文章的一般命题方法,如游苏州乐园、游常州恐龙乐园等)(二)学生汇报预习后的收获:说说通过自学了解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哪些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方法
课件展示,师生共学
五、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五十年前的 4 月 14 日,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曾游览过一个地方,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个地方就是浙江省金华的双龙洞。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这节课,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游览一番吧!
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指名读,齐读。
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词:“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 ,指名认读,教师和学生共同正音。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 ,不要读成zhé ;“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3.相机理解如下词语:油桐、溶洞、石钟乳、石笋(教师相机展示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记叙了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再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小组同学讨论完成。)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片资料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课件出示
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四、品读交流,理解深化
1.赏路上的见闻。
(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板书:一片明艳)
2.小结:作者一路上迎着小溪,看到了美丽的山景,这令他多么愉悦啊!那么他又是怎样游览外洞和内洞的呢?
3.游览洞口、外洞,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词句,边读边想象。(洞口宽,洞内大。)(板书:宽、大)相机理解“突兀森郁”。
(2)练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进行描写。文中还有另一条线索:就是作者多次提到的水。教学时,我重点围绕第一条线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上课伊始,同学们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了解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课上,我鼓励学生采用图示法理清文章的思路,联系平时的习作,谈谈按游览顺序写作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到了写这类文章时,得做到游览的顺序清晰,景点的介绍有详有略,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等等。再回到课文,依次寻找相应的方面。当学生把游览顺序用图示法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一篇文章的脉络就明晰了。接着,我让学生读文,比较比较每个游览的点,说说哪些点详写,哪些点略写。分清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文中许多地方语句优美、生动,教学时重在牵引学生读,读中理解,读中积累。如:在介绍途中的景物时写道: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这番景象既淡雅又明丽,教学时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画,画出自己的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就用自己的笔画出来。由点成面,利于学生记忆、积累,又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在积累和理解后提升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前面的训练有的较分散,最后还要整体回归课文,形成整体的感受,脑海里有存有游览路线和欣赏到的美景,并从中体会情感,从而产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谈谈自己学会文章后的心得体会。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统一。从本课的学习来看,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从学生上交的小练笔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同学不会运用知识,他们的学习状态仍然停留在课本上,不会把从课本上学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作文创作中去。
教育方面: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发展方面:
1通过调查、查阅资料、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和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
(3)观看课件,,亲自感受。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随着山势……变换调子。”)其中“随着、时而、时时”加点,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句: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学生想象、体会,课件播放,练读此句。
课件观赏洞口、外洞景观。
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课件出示游外洞、过孔隙的情景,指导学生理解“孔隙”。)
2.游览内洞,学习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1)这孔隙有什么特点?请同学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
(2)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的?他有怎样的感受?读课文画句子想象画面。
和同学交流,你体会到什么?(孔隙的窄、矮、险)(相机出示课件重点体会此句。)
过渡: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
①默读第六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想象体会,小组交流。
②概括出内洞的特点。
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板书:黑、奇、大)
2.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六、深化延伸
课件出示,阳光旅行社招聘双龙洞景区的小导游条件:熟悉各处景点,普通话标准,举止文明,待人热情大方。首先以小组为单位作准备,每人介绍一处景点,介绍时可以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充实进来。各小组要选出最优秀的一名同学参加竞聘。
六、教学反思
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③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图片,欣赏体会。
3.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旅。
五、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1.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