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学习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学习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学习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学习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地理综合素质。

在某初级中学的地理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案例将对该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以探讨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案例描述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知识;(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综合素质。

2.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气候》一课为例,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

3.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教师运用地图、模型等教具,生动形象地讲解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

(3)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气候类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4)练习巩固: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总结拓展:教师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变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案例分析1.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生活实际,制定了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师以教材为依据,结合生活实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课堂互动、练习巩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4.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教师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一、课例背景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球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次课例研究以初中地理《地球的公转》这一章节为例,旨在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如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形状等;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球公转的模拟演示、绘制公转示意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利用地球公转的模拟演示模型,直观地展示地球公转的过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四季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四季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球的公转。

2、讲授新课(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365 天)、轨道形状(椭圆形)等知识,并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模拟演示,加深理解。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利用动画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同时,让学生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标注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地理教学多角度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多角度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多角度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多角度案例分析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理学科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将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地球》单元为例,从多角度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案例背景《我们生活的地球》单元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等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掌握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

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课程标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模型、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等。

3. 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地球的形状和运动;•问题驱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地球模型,加深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理解。

4. 学生学习效果分析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知识掌握程度:学生能准确地描述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等基本知识;•能力培养: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兴趣和态度: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课堂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课堂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课堂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课堂案例分析本文以初中地理课堂为背景,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教学策略、学生学习动机、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案例分析不仅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也充分考虑了教学实际,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案例分析;地理教学;教学策略;学生动机;课堂管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地理学科特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区域性等特点,使得地理课堂案例分析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分析一堂初中地理课的教学案例,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案例描述本案例选取了一堂初中八年级的地理课,教学内容为《中国的地理区域》。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及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的地理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幅中国地理区域划分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4.讨论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地理区域的特点,展开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5.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查漏补缺。

案例分析教学策略分析1.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3.实践性教学:教师设计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动手绘制地理区域划分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动机分析1.兴趣激发: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解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解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解析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解析1. 引言在当今世界,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我国,地理学科的教育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初中地理教学案例,旨在深入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2.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案例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亚洲的国家和地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讨论问题等方式,掌握亚洲的基本知识。

3.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

2.让学生了解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式,自主探究亚洲的地理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 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自主学习教师分发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知识。

5.3 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4 总结提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对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掌握程度。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地理课例研究报告地理课是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和地理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本次研究针对高中地理课程设计了一堂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课例学习。

以下是对该课例的详细分析和评价。

首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

通过本次课堂,学生应能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并能运用地理知识解读相关现象。

这个目标符合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课堂设计合理。

课堂以讲授、互动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简短的讲解和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参与到地理问题的解决中去。

最后,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此外,教学内容丰富。

课堂内容包括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表现、主要影响和减缓措施等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图片,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对教材中的观念和概念也能够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提供实际案例和数据,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和分析研究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课堂评价有效。

教师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同时,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和实践任务也可以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掌握程度。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总的来说,这堂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地理课堂设计合理,内容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培养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时间的安排和教师的引导还有待改进。

总体而言,这堂课例是一次成功的地理教学实践。

高三地理教学课例分析报告

高三地理教学课例分析报告

教学课例分析报告---以高三试题评讲2016年全国Ⅰ卷36题为例一、教学课例内容:2016年全国Ⅰ卷36题二、教学内容分析:本组试题以茉莉生长特性、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现状为情景,考查学生借助区域认知方法,运用综合思维解释、分析地理事象以及落实人地协调发展观的核心素养。

试题借助广西横县茉莉花茶特色产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比较说明茉莉生长气候条件、解读小区域种植优势、分析花茶厂区位布局、阐明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经验的借鉴作用以及指明茉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试题涉及的考点虽为常规的农业区位、产业布局、区域可持续发展,但试题对区域认知提出了极高的能力要求。

区域认知注重差异比较法的运用,说明茉莉生长气候条件涉及区域间气候特征的差异性比较,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利于茉莉种植涉及区域内小范围地形特征的差异性比较,学生不仅需要调用苏浙区域相关气候的储备知识,更需要深入挖掘“河流冲积平原、地势较高、旱地”的隐性信息,试题要求学生综合考虑生长特性、气候角度、地形与排灌、土壤等相互关系,考查学生从区域和地方两个不同空间尺度综合分析区域和地方自然要素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域认知除注重差异比较法以外,对区域联系也提出了考查要求,解读花茶厂集聚横县首先需建立县城与横县两者的内部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原料地距离、交通、基础设施、市场等因素才能得以全面解答。

横县茉莉花产业的经验对其它贫困县的启示和茉莉花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的发展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均以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现状为区域背景,客观评价区域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及探讨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对策。

本组试题选材源自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创设茉莉花相关的情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渗透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三、教学过程设计:主要以学生练习,教师评讲为主。

第(1)题,区域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是通过影响热量、水分、光照等要素实现的,材料明确指出茉莉具有喜高温、抗寒性差、花蕾孕育及开放对温度要求较高(25℃~37℃)、喜光、生长旺季水分需求大、土壤过湿不利根系发育的生长习性,广西横县和苏浙均位于季风气候区,具有雨热同期的共同特征,但苏浙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且纬度更高,冬季受北方强冷气流影响发生低温冻害、寒潮机率更大,这不利于抗寒性差的茉莉生长,且茉莉生长旺季刚好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梅雨期和伏旱期,梅雨期土壤过湿、伏旱期水分缺乏及极端高温天气多发的特征将危害茉莉的根系发育和花蕾孕育开放,而横县纬度更低,加上北部地形影响,气候条件中气温和降水组合更适合茉莉生长需求。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报告题目:地理课例研究报告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及其各种特征和现象。

在地理教学中,课例是教师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通过研究地理课例,探讨其设计与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旨在为教师提供有关地理课例的参考和指导。

一、地理课例的设计地理课例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教学目标:明确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现象和原理。

2. 内容选择: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内容,使之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阶梯性。

3. 学生特点: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背景知识等因素,选择适合学生掌握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4. 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地图、实物模型、图表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二、地理课例的实施地理课例的实施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组织教学环节:包括前导活动、知识讲解、示范实践、讨论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多媒体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图像、视频、动画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效果。

3. 激发学生思维:通过提问、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实地考察:组织地理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和观察地理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地理课例的效果评价地理课例的效果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习成绩: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质量,评估地理课例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影响。

2. 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地理课例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地理课例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激发。

3. 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活动,评估地理课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 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和教师对地理课例的评价意见,以进一步改进地理课例的设计和实施。

结论:地理课例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概念、现象和原理。

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地理课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地理课实验报告(3篇)

地理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地形地貌观测与分析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XX山脉实验目的:1. 通过实地观测,了解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

2. 分析地形地貌对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器材:1. 地形图2. 地貌观测记录表3. 气象仪器(温度计、湿度计、风速计等)4. 拍照设备5. 计算器实验步骤:一、准备工作1. 查阅资料,了解实验地点的地形地貌特征。

2.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3. 确定实验路线,制定安全措施。

二、实地观测1. 观察地形地貌特征,记录山脉、丘陵、平原、盆地等类型。

2. 采集地形地貌样本,如岩石、土壤、植被等。

3. 观测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

三、数据分析1. 分析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对气候的屏障作用、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等。

2. 分析地形地貌对植被的影响,如山脉对植被垂直分布的影响、地形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

3. 分析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山脉对交通、城市建设的影响等。

实验结果:一、地形地貌特征1. 实验地点位于XX山脉,山脉呈东西走向,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

2. 山脉两侧地势陡峭,中间地势相对平坦。

3. 山脉上有森林、草原、草甸等植被类型。

二、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1. 山脉对气候具有屏障作用,山脉东西走向使得山脉南侧气候温暖湿润,北侧气候寒冷干燥。

2. 山脉对降水有显著影响,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三、地形地貌对植被的影响1. 山脉对植被垂直分布有显著影响,山脉南侧植被类型多样,北侧植被类型单一。

2. 地形对土壤肥力有影响,山脉两侧土壤肥力较高,中间地带土壤肥力较低。

四、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山脉对交通、城市建设有一定影响,山脉东西走向限制了交通发展,城市建设受限。

2. 山脉对资源开发有一定影响,山脉两侧资源丰富,中间地带资源较少。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地形地貌对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例研究报告初中地理

课例研究报告初中地理

课例研究报告初中地理课例研究报告初中地理地理课例:城市规划1.课例概述本课例是一堂初中地理课,主题为城市规划。

通过讲解城市规划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城市规划意识。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城市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城市规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

(2)概念解释:讲解城市规划的定义、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明确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城市案例,让学生分析该城市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城市,设计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要求考虑人口分布、交通布局、绿化环境等因素,并进行详细的规划绘图。

(5)展示和评议: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城市规划方案,并进行评议。

评议内容包括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否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6)总结归纳:通过总结评议的结果,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设计和规划思路,加深对城市规划的理解。

4.教学特点(1)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城市规划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3)综合素养培养:通过设计城市规划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5.教学效果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城市规划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议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与解决(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与解决(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与解决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与解决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地理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地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资源有限、课堂互动不充分等。

为此,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为依托,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案例介绍本案例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气候》一课为例。

该课主要介绍气候类型的划分、分布及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地图、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

三、问题分析1.学生兴趣缺乏。

在案例中,教师虽然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但并未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关联不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2.课堂互动不充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进行了讲解,但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案例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4.创新精神培育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形成依赖心理。

四、解决策略1.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增强课堂互动。

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

3.注重实践操作。

教师应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4.培育创新精神。

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反思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课堂互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在地球上分布、活动和利用资源等方面的科学学科。

在高中阶段,地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球的构造、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人类活动对环境和地理空间的影响等内容。

本报告将对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个课例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和意义。

课例背景课例标题:中国农业资源分布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课时安排和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本课共分为2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理解中国农业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中国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分析中国农业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课例分析教学设计本课例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探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一:农业资源分布情况的了解通过地理教科书、地图、数据图表等教具,向学生介绍中国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情况等。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并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些分布特点背后的原因。

活动二: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

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各地农业生产的类型、特点以及与地理环境条件的关系。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方式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影响,并让学生提出改进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活动三:农业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农业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地图,让学生探讨农业资源分布和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分析人口密集地区和农业资源丰富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帮助学生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与农业资源的关系。

教学效果评估本课例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课堂讨论和互动教师可以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的准确性、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程度等。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解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解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解析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解析一、背景及分析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本文以一堂初中地理课为例,进行案例解析,以供同行参考。

二、案例介绍1.课程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富饶的物产》,主要介绍我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状况。

2.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各产业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4.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引发学生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状况。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江苏盐城的海水养殖业、四川成都的旅游业等,进行分析。

(4)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点评。

三、案例解析1.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策略:教师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各产业发展状况;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学效果: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我国各产业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地理素养得到提高。

四、反思与建议1.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在案例选取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增加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

2.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地理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地理课例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地理学科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全球视野。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学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

因此,开展初中地理课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初中地理课例的深入分析,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

三、研究对象选取了学校名称初年级的X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共有学生X人。

四、研究方法1、课堂观察法:深入课堂,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表现。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困难。

3、教师访谈法: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

五、课例描述以“地球的公转”这一课题为例,授课教师采用了以下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四季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四季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出地球公转的主题。

2、知识讲解结合地球公转的模型,详细讲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形状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等。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公转相关的现象,并派代表进行发言。

4、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地球公转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公转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点。

六、教学效果分析1、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导入环节被视频吸引,对地球公转的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2、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批改,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地理现象的成因,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如黄赤交角的影响,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理解困难。

3、学习能力培养在小组讨论和发言过程中,学生们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

地理课例研究报告地理课例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地理课例的分析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地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方法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本次研究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案例选择:选择了一堂关于人口变化的地理课作为研究对象。

该课例具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课堂观察:对该地理课堂进行了观察,记录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反应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

3.学生访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该地理课的评价,以及他们对地理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4.学习成果评价:通过考试和作业的评价,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研究结果通过对地理课例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果:1.教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教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包括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和观察,发现学生们在这堂地理课上表现出活跃的参与态度,他们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在小组活动中展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

3.地理课堂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具体的实例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4.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发现学生对课堂考试和作业的评价很高,他们认为这些评价方式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研究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3.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最终5篇)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最终5篇)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最终5篇)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案例及其分析潮安县铁铺中学陈湘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展现了各种各样的地理事物、现象,使我们对这些事物和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并通过研究和探索未知规律,透过多种表象发现其是相互联系。

而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高一地理新教材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能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时常运用丰富的案例,让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其智力,锻炼其能力。

高一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如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内容。

在这一节中有许多的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经常接触到。

比如天气的阴晴、冷暖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够掌握其变化的规律。

如果在上课前提出这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并加以适当的导入,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更为突出。

此外,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比较详细,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这节课的内容呢?我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第一、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讲这个内容时,我加入了铁铺镇近几天的天气变化来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上这节内容时,刚好有一股暖空气影响我市天气,结合此次的暖空气过境情况,形象地解释了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例子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暖锋的知识。

第二、联系日常生活。

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潮州市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且视频中也富含的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将视频中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分析与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及评价报告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及评价报告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及评价报告本次教学案例分析的课题是初中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旨在提取教学案例的优点和不足,并为今后的地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教学案例概述本次教学案例是关于地理的课堂教学,涉及到气候和气象方面的知识。

教学案例以“我国气候地带分布特点与影响”为主题,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地带分布特点,以及不同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案例中明确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地带分布特点和不同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案例中的知识结构合理且清晰。

通过案例设计,学生可以逐步了解气候地带的划分标准、我国气候地带的分布特点以及不同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体把握,提高学习效果。

3. 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案例中,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和图片等教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讨论案例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中,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例分析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可以在多种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案例评价1. 教学案例的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向明确。

(2)知识结构合理,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体把握。

(3)教学方式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2. 教学案例的不足(1)案例设计中的案例选择有限,可以适当增加案例的多样性。

(2)缺乏实地考察环节,可以结合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和影响。

四、教学案例改进建议1. 增加案例的多样性:可以在案例中选择更多不同地理气候地带的实例,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气候地带分布特点。

2. 增加实地考察环节:可以在教学案例中设立实地考察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气候地带的差异,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一、引言地理课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地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本文将以高中地理课的一个例子为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背景本次地理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际案例的分析,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三、分析 1. 自转运动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在课上,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模拟地球的自转运动,利用小球和旋转木马等道具,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影响。

2.公转运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动的运动。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运动轨迹,了解公转的基本概念和影响。

3.季节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直接影响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球不同位置的日照时间和季节变化情况,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季节的影响。

4.日照时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还影响了地球上的日照时间。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不同地点的日照时间,了解地球不同地区日照时间的差异。

四、讨论通过这个地理课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影响。

他们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以及它们对季节变化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五、结论高中地理课的例子分析表明,通过实践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对季节变化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这样的案例分析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参考文献无七、附录无以上是一份关于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例子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对季节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这样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地理学科教学案例分析与总结

地理学科教学案例分析与总结
定期举办研讨活动
定期举办地理教学案例资源研讨活动,邀请 校内外专家和教师共同探讨案例资源的开发 与应用问题。
案例资源的持续更新与完善
及时更新资源
根据地理学科发展和教学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 案例资源内容,确保其时效性和实用性。
鼓励反馈与建议
鼓励教师使用案例资源后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 对资源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欧洲一体化进程探讨
通过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区域一体化 的意义、挑战及未来趋势。
非洲地区发展问题研究
以非洲地区为例,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及其解 决策略。
案例选择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针对性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具有 针对性的案例,确保案 例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
相关。
实践性
优先选择具有实践意义 的案例,引导学生在实 践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
城市发展与规划探讨
结合城市规划图和城市发展史,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发展的历程、规 划原则及未来趋势。
农业地域类型与特点分析
以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为例,探讨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特点及 可持续发展策略。
区域地理案例
亚洲地区地理特征分析
结合亚洲地图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亚洲地区的自然地理和 人文地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提出问题引导
在呈现案例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关注关键信息,激发探究兴趣。
学生自主分析与讨论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 的地理现象、过程和原因。
交流分享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质疑。
教师点拨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引导与总结
归纳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案例中的关键知识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提问——一堂初中地理课堂的观察报告唐庄初中曹新峰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课堂提问随意、低效的现象,以观察一堂初中地理课为例,深入实践发现具体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端,并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这三个方面提出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提问;地理课堂一、观察缘由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对课堂提问亦提出了要求。

强调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提问新模式。

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思考,让学生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问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并进行严格有序地控制。

即教师备课时先把问题设计好,然后在课堂上一一提出,学生回答后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评价。

这种提问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如何提问,提什么问”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堂观察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不同,听课时缺少主题、针对性不强,课堂观察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依据一手资料来做相应的研究。

笔者选择课堂观察这样一种形式,以期在实践中能够发现课堂提问的弊端,试图找到有效提问的一些策略。

二、观察设计本次观察对象为X学校初一年级的一位地理老师A,执教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臵、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一同参与观察的人员有教科室、地理教研组和教务处。

本次观察的过程一共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制定观察方案阶段,即明确观察主题、观察内容、观察工具、观察方法、以及观察成员分工。

二是现场阶段,主要是观察与记录,包括教师提问的数量、具体内容、学生的应答方式、教师的理答情况,以便课后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是反思阶段,即对一手资料进行相应的整理,将所有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例如问题可分为有效的、低效的和无效的,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讨论。

三、观察结果分析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果:首先,从量上来看,教师提问的数量总共有23个。

其次,从质上来看,其中有效问题8个、低效问题10个、无效问题5个。

经过课后交流,发现A 老师存在几点疑惑:大部分问题并没有在教案上明确标出,只是上课随机抽问,提问不过是将整个课堂串连起来的润滑剂,并不知道问题还要事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却不清楚课堂提问还要考虑到问题的有效性,提问只是为了避免“满堂灌”;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有效提问,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更不要说课堂上的具体操作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一)提问采取随机的形式,信手拈来,没有事先精心设计A老师教案上有记录的问题一共有6个:分别为询问去东南亚的心情(教师讲解采取导游的形式)、狮城指哪个国家、如果去的话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带这些东西的原因、东南亚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东南亚有哪些农作物。

而其余的问题则是课堂上随机抽问的,即讲到该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口发问。

取决于教师的思路和语言习惯,并没有做到课前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二)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A老师的提问中有难度、整体性的问题少,容易的、无意义的、细小零碎的问题多,其中容易和无意义的问题占绝大多数,甚至反复出现一些类似的问题或是口头禅;二选一的选择性提问亦充斥课堂,如季风气候的雨季一般是在夏季还是在冬季;提问没有难度和整体性,造成低效提问数量增加,这样会导致学生思维迟缓,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剥夺了学生思考、朗读的时间,影响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如在活动课练习时,说出东南亚哪些国家与中国相邻、哪个国家是内陆国、哪些国家是临海国、哪些国家是岛国,学生要在地图上一一找出。

由于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做题速度也不尽相同。

A老师只等个别学生说出答案后便开始下一题,大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就被动地跳过了。

课堂上,教师们往往思维敏捷,口才一流,却忽视了学生的反应情况,没有留给学生自主领悟的时间,学生忙于应付,无暇思考,或是思维停留于浅表层次,无法向纵深方向发展。

面对学生不够理想的回答状况,教师势必要进行诸如“再想一想?”“还有吗?”“有补充的吗”之类的不断追问与提醒,导致问题数量增加,成为低效的提问。

(四)教师过多依赖提问,以致学生学习形式单一有效的提问可以串联起一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但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提问过于频繁,无疑会造成无效提问数量增加并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其实,过多的课堂提问往往会挤占其他诸如思考、朗读等有效的学习形式。

每一个环节,教师总是以各类问题将一堂课串联起来,这样导致有些问题完全可以不问或根本不是问题却要被画蛇添足地提出来。

例如,在讲解中东石油运往亚洲的线路时,问走马六甲海峡好还是往大洋洲绕道而行好,很明显的答案,而此处提问只不过是为了课堂内容的连贯。

在实施新课改时,教师往往把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片面地理解为简单的问答,想要通过这种单一的方式来扩大学生的自主性,实际上却造成了学生学习形式单一的弊端。

四、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一)课前准备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有意义的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上随机提问,造成问题冗长、重复、低效或无效。

在选择问题的时候应注意下面三个原则:一是问题的目标性,即问题的难度、深度、广度要以课堂目标为基准。

实践表明,强化目标意识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课时目标、课程目标服务。

只有把提问的最终目的指向于教学目标的时候,课堂提问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如在东南亚这一小节中,教师以导游的口吻提醒大家在“旅游”前要带好太阳镜、太阳帽、雨伞、短衣短裤等,同时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引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

问题指向性明确,并能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问题的适度性,包括数量适度和难易适度两个方面。

问题过多,会让整个课堂显得支离破碎,冗长、杂乱。

因此,不应仅仅局限于提问这一种互动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适量选取,才会事半功倍。

再者,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学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太难的问题让学生无从着手,长此以往他们会失去信心,变得不愿思考,过度依赖教师。

如没有难度或思维量的题太多,仅简简单单用“是”“对”或“不是”“不对”来回答,不会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

因此,要少一些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一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

三是问题的启发性。

《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

”这里“喻”字就是启发诱导的意思。

“提问的启发性”是指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即激发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已知和未知的、旧知与新知的矛盾冲突。

实践表明,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带领学生层层深入,通过分析推理,直到问题的圆满解决。

四是问题的有趣性。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

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内容的新颖别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踊跃发言。

再者,应注意提问的形式,将疑问句和反问句结合起来使用,避免单一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疲倦、重复的感觉。

(二)课中实施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还是要靠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才能发挥其作用。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避免走入无效提问的误区。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让学生在微笑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思维火花碰撞的乐趣。

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主动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敢于想象、乐于思考,在批判中创新,在积极动脑筋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2.把握时机按照提问的时间和作用,可以把提问分成导入式提问、讲解式提问和复习式提问三类。

导入式提问是指在导入新课时的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对新课的兴趣;讲解式提问,即在讲解过程中的提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学内容;复习式提问是在讲完新课之后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问方式。

教师要把握教学内容空间上的问点和学生思维时间上的问点,两者交叉处,才算得上是提问的最佳时机。

例如,在学生思维“短路”的情景下,教师适时地做一些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学生得到答案。

为此,教师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的关键时机。

3.恰当的侯答处理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应答方式,那么,如何来处理学生的回答才算是恰当、让问题发挥其最大功能?当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过长,这时教师为了不拖延课程进度,往往会采取中断问题、自己直接把答案告知的方式。

长此以往,学生被打断,便不再愿意思考,反正有老师给出标准答案。

针对这一点,教师要给足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或者分化问题,让学生逐一解决。

不要一味地赶课,认为学生思考的时间过长会影响教学进度。

实践亦证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另外,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与教师期望的方向相偏离的话,教师会进行诸如“在想一想?”“还有吗?”之类的不断追问和提醒,导致问题数量增加,让提问变得低效,这时应该适当引导,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4.多元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评价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对问题作出应答以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

有些教师的课堂评价中,无论学生回答好与差,都无一例外地采取夸赞的态度。

尤其是当学生的回答进入“教案的套路”时,更是大加表扬。

这些简陋的教学评价赞赏多于引导,结果多于过程,封闭多于开放,模糊多于确定,对学生有害无益。

长时间的滥用赞赏,会减低正强化的作用,有时适当的批评指正也是必要的。

再者,教师不应该墨守陈规地只采取教师评价这样一种单一的形式。

而应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相结合,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才能让教师和学生判断并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知识结构。

(三)课后反思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上的有效提问,离不开课后的反思。

毕竟,能够熟练地把握问题的度、让课堂问题变得有效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段总结和创新。

对课堂问题的坡度、密度、力度和深度进行分析,对铺垫式提问、引路式提问、比较式提问、矛盾式提问做最佳比例调整。

同时,还要及时跟学生交流和沟通,调查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反馈情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将课堂问题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思维,促进教学最优化。

因此,教师要予以高度重视,把握好课堂问题的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三环节,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