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化学农药成“潜规则” 机构专人指导规避农残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与控制

食品安全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与控制

食品安全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与控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成为了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来源和控制措施,以期提高公众对农产品的安全性的认知,并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进一步改善。

一、农药残留的风险源农药是用于农作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的化学物质,其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主要的农药残留风险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药过量使用:一些农民在追求高产量和快速效果时,可能会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过安全标准。

2. 不合规使用:由于缺乏对农药使用规范的了解,农民可能未按照正确的剂量、频次和时机使用农药,从而增加了农药残留的风险。

3. 农药选择不当:一些农民可能会选择不适合的农药用于特定的病虫害防治,导致农药在作物中残留过高。

4. 农药质量不合格:一些农药市场存在假冒伪劣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农药使用后可能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风险。

长期摄入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以下问题:1. 慢性中毒:某些农药对人体具有潜在的慢性毒性,长期摄入超标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器官、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2. 营养价值下降:农药残留可能会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食品的品质。

3. 抗药性产生: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导致某些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抗药性,使得药物治疗失效。

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措施为了减少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与标准制定: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制定严格的农药标准和使用规范,确保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合规使用。

2. 提高农民的意识与知识: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农药使用规范的认知,防止过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

3. 推广绿色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民使用低毒、环保的绿色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

农产品农残安全问题的防控措施

农产品农残安全问题的防控措施

农产品农残安全问题的防控措施农产品农残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残问题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凸显。

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农产品农残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论述农产品农残问题的防控措施。

一、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在防控农产品农残安全问题上,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是首要任务。

政府部门应制定并完善具体的农残检测标准,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管,严格限制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期限。

此外,建立健全追溯制度,便于查找和追踪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的全过程,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二、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生产技术对于农残防控至关重要。

农民需了解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理念,学习并掌握正确使用农药的方法。

相关部门应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帮助,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引导农民采用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方式,减少农残的使用。

三、加强农残监测和检测工作农残的监测和检测工作是农产品农残防控中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大农残监测的力度,增设监测点位,扩大监测范围。

同时,提高农业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开展农残检测结果公示工作,让消费者及时了解农产品的农残情况,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农残安全问题的认识。

四、加强农残信息公开和消费者教育农残信息公开是推动农残防控的重要保障。

相关部门应定期公布农残监测结果,向公众提供农产品农残情况的具体数据和信息。

针对消费者,加强农残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多种方式,如媒体、互联网、宣传册等渠道,向公众传达农产品农残安全问题的相关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五、加强农残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针对农残安全问题,需要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工作,分析和评估农残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并执行相应的风险管控策略,包括采取合理的农残标准、引导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等措施,减少农产品中的农残含量。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农药残留问题作为其中的一大隐患,对公众的健康构成了风险。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农药残留问题的严重性农药作为一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不合理使用和超量喷洒农药,导致了农作物中农药残留的问题。

农药残留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健康问题,可能引发慢性疾病和其他不适。

因此,农药残留问题不容忽视。

二、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分为生产环节监管、流通环节监管和消费环节监管。

在生产环节,农药使用和质量标准都受到一定的监管,但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够强、检测手段有限等问题。

在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抽检成为主要监管手段,但覆盖率相对有限。

在消费环节,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敏感性增加,但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执法难度大等问题。

三、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应对措施为了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如下:1.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在生产环节,应加强对农药的使用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农药使用档案,记录农药的配比、喷洒量和喷洒周期等信息,确保农药使用符合安全标准。

同时,加强对农药经销商和推销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农药使用安全性的认知。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测,着重检测农药残留情况。

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和设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增加抽检频次和覆盖范围,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全面性。

3.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递食品安全知识和农药残留相关信息,引导公众正确选择和消费食品。

4.加强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和检测方法。

加大对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巡查和抽检,依法惩处违反农药使用规定的行为。

5.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农药的使用。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应对措施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农药残留问题是导致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逐步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农药残留是指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或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农药的使用和管理不当,导致残留于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农药残留的存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加强农药使用管理。

农民应按照农药的合理使用标准,遵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不超量、不超频、不超期使用农药,并严格遵守农药的预防期、灌浆期、采收期等限制使用期限。

同时,对农民进行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其对农药合理使用和剂量控制的认识。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农药使用记录和追溯体系。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详细记录农药名称、使用量、使用时间等信息,并建立农药使用档案。

同时,建立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相衔接的农药追溯体系,可以追溯到农药使用历史和来源,确保农药使用的合规性。

第三,要加强食品检测和监测。

建立全面的食品农药残留监测网络,加强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工作。

采取抽样检测和定期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全面监测。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抽样检测和监测,并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定期食品安全抽检。

第四,重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体宣传,向公众普及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些食品安全的小贴士,让公众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食品安全。

最后,政府应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执法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涉及多个环节,需要政府和农民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和追溯体系、加强食品检测和监测、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强化政府监管等措施的有力推进,我们有信心在食品安全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有机食品规定

有机食品规定

有机食品规定有机食品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的方式生产而成的食品。

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农药、转基因技术等对人体健康可能带来风险的物质。

同时,有机食品也需要符合一系列的质量指标和标识要求,以便消费者能够正确辨别。

在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按照《有机食品管理办法》进行规范。

这一法规规定了有机食品的分类、生产要求、标识要求、生产者资质以及监督检测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障有机食品的质量和供应的安全。

有机食品的分类主要分为有机植物食品和有机动物食品两大类。

有机植物食品主要包括有机谷物、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等,这些食品是通过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科学合理旋作和间作种植等方式生产而成。

而有机动物食品主要包括有机畜禽肉、有机蛋类、有机乳制品等,这些食品是通过不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对动物健康和人体可能产生潜在风险的物质进行养殖而成。

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严格,根据《有机食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生产必须使用有机种子或者种苗,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或者种苗;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和其他化肥等;禁止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对动物进行生长促进或者治疗的药物;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氧化剂等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等。

有机食品的标识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有机食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有机食品”字样,并注明有机食品认证标识。

认证标识通常由相关机构颁发,它表明该食品符合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可以给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的保障。

有机食品的生产者必须持有相应的有机食品生产资质。

生产者需要通过相关机构的审核和认证,才能获得有机食品生产的许可证。

这些机构通常会定期对生产者进行质量检查和现场监督,以确保生产者的生产过程符合有机食品的标准。

监督检测是保障有机食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有机食品监督机构会对有机食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农残、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

只有严格符合有机食品的标准要求,食品才能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并正式上市销售。

有机食品以其健康、安全、环保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农业行业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减少方案

农业行业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减少方案

农业行业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减少方案一、引言农业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业,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药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残留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业行业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并提出减少农药残留的方案。

二、农药残留问题分析1. 农药对环境和健康带来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高效化、大规模化种植方式的推广,大量农药被广泛使用。

然而,过量使用和滥用农药导致了许多问题。

首先,长期使用某些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土壤退化和生态破坏。

其次,在种植过程中,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空气或水体进入周围环境,并造成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同时,食用受污染的作物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化学物质,对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2. 农残检验标准和监管措施的不足农药残留水平的监测与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存在差异,导致了贸易壁垒的出现。

其次,目前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设备的局限性使得某些农药无法被有效检测出来。

此外,相关监管部门在执行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

三、减少农药残留的方案针对农业行业中农药残留问题,有许多可行的解决方案。

1. 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方式绿色、有机种植方式强调综合防控,降低了对化学物质的依赖性,并通过生物防治等手段来控制害虫和病害。

这种种植方式能够降低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并提供更健康、营养丰富的农产品。

2.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于科学使用农药的认知和技术水平,是减少农药残留的关键措施。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培训,向农民传授正确使用农药的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用量。

3. 完善监管与标准加强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和设备的研发,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制定统一标准,并定期检查实施情况,确保产品符合安全要求。

此外,对违规生产和销售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4. 讲究环境和生态平衡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保持生态平衡。

作物农残危害及预防措施

作物农残危害及预防措施

作物农残危害及预防措施作物农残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留在农产品中的残留物。

农残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

为了预防农残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合理使用农药是预防农残的关键。

农药的使用应遵循“三同一大”原则,即同种药剂、同一用途、同一生产者、同一产品。

选择适用的药剂和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和频繁使用。

农民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掌握正确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避免超量施用和滥用。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农民应加强农药使用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农药使用的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农药购买、储存、使用的档案记录和追溯制度,加强对农药销售和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农药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评价也是预防农残的重要措施。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程、全要素的检测,及时发现和控制农产品中的农残超标问题。

建立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使用农药,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

推广有机农业是预防农残的重要途径。

有机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安全为原则,在农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使用化肥、农药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模式。

推广有机农业可以有效减少农残的产生和农产品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加强宣传和教育也是预防农残的重要手段。

通过广泛开展农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和公众对农残危害的认识和意识,增强大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农残防控知识,引导公众正确选购和食用农产品,倡导绿色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

预防农残污染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评价,推广有机农业,加强宣传和教育。

只有通过综合各种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农残危害,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与监管举措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与监管举措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与监管举措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强,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指的是在果蔬中残留的农药超过国家标准限定的安全范围,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举措,以确保果蔬农药残留安全。

政府完善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农药残留的监管政策。

例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明确了农作物种植和销售中对农药残留的监管标准和责任。

政府还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标准,包括制定农药残留最大限量限值标准、建立机构监测体系等。

政府加强了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

在农药生产环节,政府加强了对农药生产企业的许可和监督,严格控制农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在农药销售环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了对农药经销商的监管,例如要求农药经销商必须取得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销售许可证。

在农药使用环节,政府加强了农药使用的指导和管理。

对于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政府规定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严禁使用在蔬菜和水果上。

政府还加强了对农产品和果蔬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工作。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积极开展农产品和果蔬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

通过对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监测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情况,并及时公布监测结果,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

政府还加强了对农产品加工环节的监管,对加工厂进行质量监督和风险评估,以避免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再次受到农药污染。

政府还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认识和操作水平。

政府积极宣传农药安全使用的知识,教育农民正确使用农药,遵守农药使用的规定,避免滥用农药。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政府的监管举措,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农民培训和宣传等,可以有效保障果蔬农药残留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健康、安全的果蔬产品。

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

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

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标题: 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导言:农药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然而,不当使用农药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农产品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

为了保护农产品质量、环境安全以及农民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以规范农药使用行为。

一、农药的定义与分类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生物制剂。

根据使用对象和杀灭效果,农药可以分为杀菌剂、杀虫剂、杂草剂、杀藻剂等不同类别。

二、农药限制使用的必要性1. 保护农产品质量: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限制使用可以减少农产品残留。

2. 防止环境污染:农药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水体的污染,危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合理使用农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三、农药限制使用的原则1. 尽量采用非农药防治方法:通过改良品种、调整种植结构、生物防治等手段,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2. 严格依法使用农药:农药的购买、销售、储存、使用等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 全面加强农药管理:从生产、流通、销售到使用全过程都要进行有效管理,避免违规行为。

四、农药限制使用的具体措施1. 农药生产管理(1)加强农药生产企业资质审核:对农药生产企业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生产设备、技术和管理符合规范。

(2)完善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对农药生产企业进行许可,建立生产记录和质量管理制度。

(3)加强农药质量监管:对农药产品进行监督抽检,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2. 农药流通管理(1)建立农药经销许可制度:对农药经销企业进行许可,建立农药经销台账和追溯系统。

(2)加强农药经销企业监管:对农药经销企业进行巡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处理。

(3)加强农药包装标识要求:农药包装上应明确标示使用对象、用量、安全措施等信息。

3. 农药使用管理(1)农药使用必须依法:所有使用农药的农户都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和培训。

防止农药残留的方法

防止农药残留的方法

防止农药残留的方法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用于控制病害和害虫,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农药的滥用和不当使用会导致农产品中残留过多的农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风险。

因此,采取适当的方法来防止农药残留是非常重要的。

1. 合理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是防止农药残留的首要方法。

农民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病虫害情况,科学制定农药使用的时间、剂量和频率。

遵守农药的使用说明书,不随意增加剂量或频率。

此外,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2. 选择优质的农药在购买农药时,应选择优质的农药产品。

合法注册的农药产品通常质量更可靠,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也相对较小。

购买农药时,要检查产品的批准文号和有效期,避免购买过期或假冒伪劣的产品。

此外,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参考可靠的农药产品评价来选择合适的农药。

3. 遵守安全间隔期农药使用后,作物应遵守安全间隔期,即农药施用后一定的时间内禁止采摘或食用。

安全间隔期的长短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农药而有所不同,农民应查看农药使用说明书或咨询相关机构来确定安全间隔期。

遵守安全间隔期可以确保农药在作物中充分降解,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

4. 农药使用前洗净食材使用农药后,应将农产品充分洗净。

使用清水冲洗食材可以有效去除表面的农药残留。

对于一些外表光滑的果蔬,可以使用洗涤剂或漂洗剂来去除更顽固的农药残留。

此外,还可以使用刷子或海绵轻轻擦洗。

5. 多样化农产品来源多样化的农产品来源是防止农药残留的一种方法。

不要长期食用同一个农产品品种,尤其是长期吃用草甸剂处理的农产品。

通过多样化的农产品来源,可以减少食用过量含有农药的农产品的风险。

6. 食用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选择,因为有机农场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

有机农产品通常认证并遵守严格的有机农业标准,农药残留的风险较低。

因此,选择有机农产品作为食用农产品的一部分可以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

7. 切除易受农药残留的部位某些农产品,如苹果和葡萄,常常在果皮上残留较多的农药。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与监管举措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与监管举措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与监管举措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

果蔬农药残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急需得到有效监管和解决。

本文将就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管举措。

一、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1.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果蔬中的农药残留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食用富有农药残留的果蔬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农药残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内分泌紊乱、免疫系统失调、致癌等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农药残留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农药残留可能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平衡。

二、果蔬农药残留的监管举措1. 加强农药登记管理为了确保果蔬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安全,应加强对农药的登记审批管理。

有关部门应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只有经过登记审批的农药才能在果蔬生产中使用。

2. 完善农药使用标准有关部门应结合果蔬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习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标准,规定农药的使用类型、使用时间、使用剂量等,确保农药的合理使用,减少农药残留。

3. 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对果蔬产品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标准,减少农药残留。

4.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相关部门应加强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的法律法规制定,加大对农药残留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农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威慑效应。

5. 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加强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水平,引导农民使用绿色环保的生物农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残留的风险。

6. 宣传农药残留安全知识加强对果蔬农药残留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农药残留安全问题的认识,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有机的果蔬产品。

如何减少残留农药风险

如何减少残留农药风险

如何减少残留农药风险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残留农药风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确实为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产品产量提供了便利。

但是,过度使用或不合理使用农药,会使得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成分超标,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如何减少残留农药风险,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农药使用管理首先,加强农药使用管理是对农药残留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许可制度,对违规使用者进行处罚是防止和减少农药残留的重要手段。

此外,农民在使用农药的时候,需要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并要求销售商提供质量合格的农药,保证使用的农药种类、用量、时间、方法等都符合要求,降低农药残留的风险。

2.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其次,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减少农药残留风险的有效途径。

农民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伴生菌肥、土壤调理等科学技术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性,提高农业生产的自我调控能力。

同时,也应该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的诊断能力和应对能力,增强农民对农药使用的正确认识和使用技能。

3.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第三,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也是减少农药残留的有效手段之一。

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对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及时处置,将其从市场上清除掉。

同时,企业也应该从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角度出发,优先选用质量和安全性较高的原材料,并通过各种内部检验和外部送检,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4.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最后,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是减少农药残留风险的重要环节。

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要选择有品牌、有信誉、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尽量避免野生蔬菜、水果等野生食品的消费。

同时,在农产品加工前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处理,使残留在农产品上的农药成分尽可能减少,减少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风险。

总之,减少残留农药风险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该如何监管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该如何监管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该如何监管农产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然而,近年来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强化源头管理。

这就需要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严格把控。

对于农药生产企业,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其生产的农药符合国家标准,杜绝劣质、假冒农药流入市场。

同时,要规范农药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农药销售登记制度,对购买者的信息、购买的农药种类和数量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追溯。

在农药使用方面,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了解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和安全间隔期。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学用药意识和水平。

其次,完善检测体系至关重要。

一方面,加大对检测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不仅要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基层的农贸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也应具备基本的检测能力。

另一方面,要扩大检测范围,不仅要检测常见的蔬菜、水果,还要涵盖粮食、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各类农产品。

此外,要建立严格的抽检制度,增加抽检的频率和数量,确保农产品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检测。

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严禁其流入市场。

再者,加强执法力度是关键。

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对违规使用农药、销售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同时,要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另外,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也是有效的监管手段。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每一批农产品建立“身份证”,记录其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

一旦发现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可以迅速追溯到源头,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不仅有利于及时处理问题农产品,还能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追究,起到警示作用。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与监管举措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与监管举措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与监管举措随着农业生产和果蔬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农药的使用逐渐成为了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常规手段。

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规范农药使用和监管。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既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又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农药残留是指农作物在种植和收获过程中,农药的残余物质在果蔬中的残留量。

人们通过食用受到农药污染的果蔬,会导致慢性中毒、过敏甚至致癌等健康问题。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针对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举措。

加强农药使用的管理和指导。

政府制定了农药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了农药使用的标准和要求,明确了农药的使用时间、剂量和方法等具体要求。

政府还设立了农药使用监测机构,加强对农药使用情况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罚违规行为。

加强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

监管部门建立了农药残留监测网络,选择样本进行监测和检测。

监测主要包括采样、提取、测定和评价等环节,确保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对于检测出的农药残留超标的果蔬,监管部门会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包括立案调查、责令销毁和处罚等。

加强对果蔬生产环节的监管。

对果蔬种植环节进行全面监管,要求农民按照标准和要求使用农药,在合理的剂量和时间内使用,严禁超范围和超标使用农药。

监管部门加强对果蔬种植基地的检查和评估,对达到标准的基地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基地采取惩罚措施。

加强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建设。

建立果蔬追溯体系,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和溯源。

通过追溯体系,可以追踪农产品种植、施肥、农药使用等详细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残留问题。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安全情况。

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举措,包括加强农药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加强对果蔬生产环节的监管以及加强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建设。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药监督管理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药监督管理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药监督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8.12.12•【文号】农办农〔2018〕22号•【施行日期】2018.12.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药监督管理的通知农办农〔2018〕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生产和使用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

近年来,一些地方农药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非法生产销售禁用农药隐患尚未消除,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时有发生,暴露出农药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在当前全面推进改革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全面履行《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赋予的各项职责,切实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农药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认识农药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治理能力,提升农药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要根据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要求,加快推进农药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

要高度重视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等重点环节安全风险防范,切实加强监督检查、风险监测、隐患排查、宣传指导等工作,严防农药安全事故发生。

二、全面落实农药监管措施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多小散,监管任务重、难度大。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条例》及配套规章的规定,全面履行农药监管职责,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企业,紧盯不放,从严从细落实各项措施。

在农药生产环节,重点监督检查生产企业的证照是否齐全,生产过程管理是否规范,安全主体责任是否落实,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以及二维码标注和追溯平台建设情况。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如何从源头防控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如何从源头防控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如何从源头防控农药残留超标是一个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问题。

为了保障人们能够吃上放心的农产品,从源头防控农药残留超标至关重要。

这不仅需要农业生产者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首先,农业生产者是防控农药残留超标的第一道防线。

他们应当增强科学用药的意识,摒弃盲目用药和过度用药的习惯。

在选择农药时,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选择经过正规登记、合法合规的产品。

同时,认真阅读并理解农药的使用说明书,按照推荐的剂量、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进行施药。

安全间隔期是指从最后一次施药到农产品收获之间的时间间隔,严格遵守这一间隔期能够有效降低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是从源头减少农药使用的重要途径。

例如,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或者使用性诱剂等生物手段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如防虫网、诱虫灯等也能有效减少害虫的侵害,从而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此外,采用轮作、间作等合理的种植模式,有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农业生产者还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

在农产品上市前,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能让其流入市场。

政府在农药残留超标源头防控中发挥着关键的监管和引导作用。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药生产和经营环节的监管。

严格审查农药生产企业的资质和生产条件,确保生产出的农药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同时,加大对农药经营市场的整顿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和违规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和指导力度。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农药科学使用知识和绿色防控技术,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对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生产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如何规避潜在风险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如何规避潜在风险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如何规避潜在风险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然而,近年来农药残留在食品中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药残留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也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规避农药残留的潜在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从上游到下游全面防控,保障食品安全。

一、加强农药管理农药是避免和控制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但不当使用农药会造成农药残留。

因此,加强农药管理是规避潜在风险的首要措施。

首先,要健全农药准入机制,加强对农药的审批和注册。

只有经过科学验证和评估的农药才能上市销售,从源头上杜绝潜在的危险。

其次,要加强农药使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使用技能。

农民应该按照农药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或错误使用,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农药监测系统,加强对农产品的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二、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限制或者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以及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在有机农业中,不仅仅是农产品更健康,对环境也更友好。

有机农业不会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降低了生态系统的风险,保护了农田的生态环境。

推广有机农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农民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

三、加强食品监管食品监管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避农药残留的潜在风险,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食品监管。

首先,要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和监测。

建立更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其次,要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更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此外,还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农药超标农产品的行为,维护食品市场的秩序和人民的健康权益。

四、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公众宣传和教育是消除公众对农药残留潜在风险的疑虑,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

控制有害农药产出及禁止使用

控制有害农药产出及禁止使用

控制有害农药产出及禁止使用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过度和不当使用农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有害农药的产出和使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因此,控制有害农药产出并禁止其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有害农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问题已经被广泛认可。

有害农药的产出主要来自于农药制造工厂。

为了控制有害农药的产出,政府应该加强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和管理。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农药生产企业准入制度,严格控制农药生产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防止无资质、无信誉、无质量保障的农药企业存在。

其次,政府应该完善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农药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要求。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农药生产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支持,推动农药生产企业向低毒、环保的方向发展。

除了控制有害农药的产出,禁止有害农药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农药在农田使用过程中会残留在农产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严禁含有有害农药残留的农产品上市和流通。

这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对农产品的监测和抽检工作,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执法力度。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农药使用风险和安全使用农药的意识,引导农民使用低毒、环保的农药,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

控制有害农药产出及禁止使用需要政府、农药生产企业和农民形成合力。

政府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控制有害农药产出和禁止使用提供法律保障。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药生产企业和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向他们普及有害农药的危害性,推广使用低毒、环保的农药。

农药生产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更多的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产品,减少有害农药的产出。

农民作为农药的最终使用者,应该增强环保意识,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范操作,减少农药使用量,使用低毒、环保的农药。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辩论辩题正方,应该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

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化学农药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影响了土壤的生态平衡,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其次,化学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

此外,化学农药还会对农民的健康造成危害,长期接触化学农药会导致农民患上各种职业病。

名人名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解决问题,我们所用的思维方式造成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方式解决现在的问题,化学农药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经典案例,美国加州的圣莫尼卡市曾经实施了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的政策,结果显示,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农民的健康状况也有所改善。

这表明,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是可行的,并且会带来积极的效果。

反方,不应该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

化学农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同时,化学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此外,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迅速,如果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可能会导致粮食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粮食危机。

名人名句,农学家诺曼·博拉格曾经说过,“化学农药是农业的灵丹妙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这句话说明了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可能会影响农业的发展。

经典案例,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实施了禁止使用化学农药的政策,结果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下降,农民的收入减少,甚至引发了粮食危机。

这表明,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可能会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虽然化学农药使用会带来一定的危害,但全面禁止化学农药使用可能会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农药残留列入食品安全十大潜规则

农药残留列入食品安全十大潜规则

农药残留列入食品安全十大潜规则(1)6月1日,《食品安全法》就要正式实施了,这对食品行业潜规则,将是一次严厉的拷问。

6月1日,是食品行业潜规则的大限吗?6月1日之前,先让我们看看,哪些潜规则将首当其冲……潜规则一:皮革“蛋白粉”皮革蛋白粉,一种以制革厂边角废料为原料、含铬量高、在我国目前允许用在动物饲料行业但使用中“饲喂不合理会引起鸡群中毒而造成大批死亡”的可以增加蛋白质含量的蛋白粉,被浙江晨园乳业主动添加在奶制品中。

2009年4月24日,浙江金华通报了“晨园乳业”案件的查处情况,位于浙江兰溪的金华市晨园乳业有限公司,多批次牛奶中被检出一种名为“皮革水解蛋白粉”的物质,这种物质为可疑致癌物。

皮革水解粉主要成分是皮革水解蛋白,主要来自制革工厂的边角废料,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被人体吸收可导致中毒,使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

潜规则二:甲醛甲醛银鱼:用甲醛浸泡银鱼,可使银鱼数日不腐,色泽异常洁白透亮,韧性增强,极具“卖相”。

温州工商分局检测中队已抽检33个批次的江蟹,均显示江蟹的蟹黄含有有毒化学成分甲醛。

佛山顺德区大良街道检查组重点抽查蚬肉、九肚鱼、牛百叶、鹅肠等半成品和加工食品,现场抽取了11个样本,并立即送上食品安全监测车进行快速测试。

发现4家档口包括两个蚬肉样品、一个牛百叶样品和一个九肚鱼样品不合格,均含有甲醛防腐剂。

甲醛啤酒:添加甲醛已是国内啤酒行业公开的秘密。

啤酒中为什么会有甲醛呢?由于啤酒是一种不稳定的胶体溶液,因此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浑浊沉淀现象而影响产品外观。

如果在啤酒生产的糖化阶段添加甲醛,不仅可以抑制啤酒麦芽中多酚物质的氧化和溶出,使啤酒澄清透亮,还能大大缩短出酒的时间。

因此,甲醛是作为稳定剂被名正言顺添加进去的。

虽然国家对啤酒中甲醛的含量有明确的规定,但那只是最低的安全线,并不是完全没有危害。

基于成本的考虑,中小啤酒厂还不会采用不添加甲醛的方式酿造,至于中小啤酒厂是否会本着对公众健康负责的态度去降低甲醛的含量,那就不得而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化学农药成“潜规则” 机构专人指导规避农残9月10日,天津市消协发布2016年蔬菜比较试验报告显示,在随机购买的常规、绿色食品、有机3类共31件蔬菜样品中,认证蔬菜单项农残检出率高于常规蔬菜。

北京知名有机蔬菜品牌“北菜园”、“翠京元”等均赫然在列。

根据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有机种植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等,有机蔬菜不得检出农药残留。

新京报记者进一步探访发现,曝光后“北菜园”的“有机认证证书”已被暂停,但仍在销售“有机蔬菜”。

在昌平南邵镇一家宣称有机认证的南地绿都庄园,新京报记者看到包括高毒农药敌敌畏在内的多种农药,庄园工作人员承认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的化学农药。

而在有机认证过程中,有机咨询服务机构甚至提供“规避风险指导服务”业务,由专人指导如何在用了化学农药后不被检测出来。

“有机蔬菜农残不合格”不仅拷问有机认证公信力,让有机种植、生产环节的监管也备受质疑。

专家表示,“希望通过更加严格的监管,把浑水摸鱼的企业去除掉。

”调查1“北菜园”被停有机资质后还在销售在天津消协9月10日曝光“北菜园”的有机大葱、有机架豆、有机小白菜检出农药残留后,新京报记者查询“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发现,9月11日,北京北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一项“有机认证证书”已被暂停,涉及辣椒、茄子、西红柿、花菜、芹菜、甘蓝、芸薹、白菜、冬瓜、南瓜、鲜食玉米、菠菜等22个蔬菜品种。

然而,9月22日,新京报记者探访位于北京延庆县康庄镇的北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时,发现其当天采摘的蔬菜依然在以“有机蔬菜”进行销售。

公司销售人员称“无论何种蔬菜每斤都是25元”,且因为全部为有机,不能还价。

记者当场购买了6斤有机蔬菜,总价150元。

价格远高于同种类普通蔬菜,有的甚至高出十几倍。

在北菜园的官方网站上,也仍有标注为“有机”的紫甘蓝、圆白菜、大白菜、茄子、西红柿、菜花、豆角等在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新京报记者在北菜园生产基地的公告栏里看到,一张奖罚公告显示:“2016年6月16日在抽样检测过程中,发现A6-104棚尖椒在打药间隔期采摘,特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北菜园办公室负责人解释称,这个“打药”指的是“打生物有机农药”,非化学农药,但同时承认在有机农药的间隔期采摘也是不合规的。

北京北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有机认证被暂停后,不允许销售,蔬菜全部滞销,公司平均每天损失约10万元。

张春乾说,并不认同天津市消协公布的检测结果,“后来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都进行过检测,结果显示我们生产的菜完全没有问题”。

记者要求提供“完全没有问题”的证据,张春乾称“因在行业内牵涉的面比较广,公司比较谨慎,不方便公开”。

而另一家被曝问题的“翠京元”,9月28日,新京报记者致电生产商东周丰源(北京)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称监管部门进行了检测,均未检出农残。

“这事儿对我们影响很大,产品一度全部下架,虽然现在恢复了销售,但损失依然很严重。

”新京报记者联系天津市消协,对方提供了详细的蔬菜比较试验报告,对乐果、百菌清、杀螟硫磷、腐霉利等7种农药进行残留量检测。

天津消协称,在有机蔬菜里检出的百菌清是低毒、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应用于蔬菜多种病害防治的常用农药。

但对北菜园等企业提出的质疑,截至发稿,天津市消协并未做进一步回应。

调查2“有机”基地摆放敌敌畏等多种农药位于昌平南邵镇的南地绿都庄园是北京最早一批通过有机认证的农产品企业。

在南地绿都的对外宣传中,其是“获得方圆认证体系认证的有机食品示范园也是昌平唯一一家获得有机证书的农业示范基地。

公司在xx年成为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同时还被评为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北京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9月24日下午,新京报记者来到南地绿都基地的种植农庄,生产管理办公楼空无一人,等待近二十分钟后,一位工作人员出现并将记者带到生产基地,介绍称在现有的西红柿、黄瓜、豆角等种植大棚中,均使用了成本昂贵的生物肥及自然防治系统,”种植全程不使用农药、化肥,全部用有机肥和生物试剂代替,像植株开花时采购了500元/箱的进口蜜蜂自然授粉,有虫害时会投放捕食螨治理。

”但就在一旁紧邻的黄瓜、草莓种植大棚,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就在大棚内的窗台上,随意摆放着多菌灵、哒螨灵、多氧清、翠贝等农药,甚至还有一瓶使用了一半的高毒农药敌敌畏。

根据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规定,有机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南地绿都工作人员对此解释说,这些大棚是公司最近从租户手中收回整合的,刚刚开始种植黄瓜、草莓等作物,“农药是以前的经营者留下来的,没来得及整理收拾。

”记者看到,现场的植株已经长到20-30厘米高。

在进一步追问下,该工作人员承认,其在植株的育苗阶段也会使用一定量的农药,保证幼苗成活率和生长,“一般都是把多菌灵等农药直接拌入到幼苗生长的土壤基质之中,这样不容易出现虫害,主要为了保证健康生长。

”调查3有机认证过期注销电商平台“无证售卖”南地绿都在官网标出的是一张编号002OGA1200005号证书,由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的植物类有机转换认证,覆盖范围为“蔬菜的种植”,包括黄瓜、萝卜、白菜、甘薯等20余种农产品。

但新京报记者在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查询发现,这项证书与其他两张编号为COFCC-R-0801-0001、00210O10006R0S的证书一起,分别在2016年、2016年、2016年过期,系统里显示为“注销”状态。

截至目前,南地绿都仅有WGH-04-02380、WGH-04-02378、WGH-04-02379三张无公害获证证书,对应的是茄子、甜椒、黄瓜产品,并非是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一位国内有机农业集团管理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无公害产品和有机产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无公害是我国相关部门强制执行的准入门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但不能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它和有机产品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据了解,南地绿都与北京爱农汇商贸有限公司联合投资运营一家“爱农庄园”的有机农产品电商网站。

新京报记者在“爱农庄园”看到,其对外长期销售有机空心菜、有机茭白、有机油豆角、有机芦笋、有机黄圣女果等近三十余种有机菜,价格昂贵,每斤从15元到30多元不等。

但在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中,北京爱农汇商贸有限公司名下并无相关有机认证。

“爱农庄园”官网公布的也是与南地绿都一样过期的编号“002OGA1200005”有机证书。

该证书颁发者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的一位人士证实,这张有机证书信息早在2016年过期失效,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里查询不到其后续申请的相关有机证书,“可以说它现在没有有机产品资质。

”这意味着,从2016年有机证书到期注销后,南地绿都“无证售卖”了两年之久。

9月28日,新京报记者致电爱农庄园,工作人员称,其在北京的唯一合作种植基地就是南地绿都,爱农庄园和南地绿都同属一个集团。

对方给记者提供了编号为whg-04-02379的证书,实为无公害农产品获证证书。

在追问之下,该工作人员承认,暂时还没有有机认证证书,“这张证书是有机转换期间的证书,真正的证书得到2016年12月之后才能批下来。

”但根据我国2016年4月正式实施的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明确取消“有机转换”认证标志,市场上不再有有机转换产品。

9月28日,新京报记者就情况向辖区监管部门昌平区质监局核实,昌平质监局表示将进行核实调查。

调查4认证咨询机构提供“规避农残”业务9月24日,新京报记者以准备申请有机认证为由,致电一家从事有机认证咨询和服务的认证咨询中心。

接待咨询的工作人员称,即使通过了有机认证的企业,生产的蔬菜、蛋等也不一定是真的按照有机方式生产的,“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

该咨询人员自称其经手过很多客户,“如果是五百亩以上的,说是按照有机的方式去生产,做的过程中肯定达不到百分之百真正按照有机生产,任何企业都达不到。

但起码比非有机种植的品质还是高一点的。

”对于有机农业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和化肥,该工作人员透露,“在种植初期可以用,一般都是偷偷摸摸地用,因为按照国家规定是不准用的,但十个有九个半会用。

”他称,“有机产品前期有虫害,没开花、结果之前,用没什么影响,很难检测出来。

后期快采摘的时候就不用了,基本上有一两个月的周期就淡化了。

如果蔬菜成熟以后还打药,那肯定能检测出来。

”“检查这个事儿你不用担心,我们到时候会安排指导老师去你们公司,辅导怎么去种植、用药,包括做记录,怎么采集等,都会一步步教你们弄的。

”该人员顺势推销其咨询机构的“规避风险指导服务”业务:国家的认证机构对有机种植只是每年检查一次,到时会有我们的咨询老师告诉怎么规避风险。

“每次检查之前我们会安排老师帮你做好,会提前通知的。

”“很多企业都是这种情况,如果说我特别严格,按照正常有机种,可能会做到,但产量肯定会减一大半。

按照严格的有机做,你没有收益,那做了干吗?没任何价值。

所以我们老师会告诉什么时候绝对不能再用了。

在这之前,我可以放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们自己看,把握量。

不做这些工作你们是达不到的。

”■潜规则揭秘偷偷用药企业多招应付检查天津市绿色食品流通协会秘书长徐岱昆表示,有机蔬菜根据现行的有机产品的标准规定,是不得投入化学合成物质的。

一位从事六年有机蔬菜种植的企业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天津市消协所曝光的有机蔬菜检出农残,“我和身边的同行一点也不震惊”,行业内这种不规范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很普遍。

“以前取得有机认证并不难,有机种植行业鱼龙混杂,存在不规范的企业。

这两年国家管得严了,但生产过程中的乱象仍然存在。

”该负责人透露,“取得有机认证也并不代表就一定会按照有机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生产。

监管部门半年或一年才来检查一回,且都是抽查,企业还是有机会钻空子的。

”这位人士称,有机蔬菜出现农残有两种较常见的情况:一种是有机种植企业在大部分菜地里照常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以保证产量,但同时保留部分区域不使用化学农药,以应付每年一两次的检测;另一种是外购“贴牌”产品,这些企业通常生产比较规范,坚持有机种植,但当自己生产的有机蔬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会从其他地方收购一些蔬菜或直接“外包”,然后贴上自己的牌子销售。

这两种方式都有风险,但都能为企业带来不小的收益。

另一位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获得有机认证的企业之所以冒风险去使用化学农药,主要有两大原因:违规成本和风险较低;有机生产成本高,产量难保障。

■监管漏洞实质检查少执行有偏差“如果有机认证不能作为一个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信任的载体,我们白花钱申请这个认证都是没意义的。

”从事有机蔬菜种植的那位企业负责人认为,目前对有机种植生产过程监管也存欠缺,“每年一两次的检测都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来做,几乎很少见到有政府部门来进行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