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宇宙的未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宇宙的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241b79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7.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宇宙的未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测事实,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宇宙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究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宇宙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测事实,以及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对宇宙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以及让学生理解宇宙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宇宙的趣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测事实,包括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探索之间的关系。
3.举例:列举一些实际案例,如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4.对比:对比地球和宇宙中的生命,引导学生思考两者的异同,让他们深刻理解宇宙的广袤和复杂性。
5.总结: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宇宙的奥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问答、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
2.教学手段:课堂练习、家庭作业、评价方式多样化。
五、课堂练习与家庭作业1.课堂练习:通过问答、选择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材:《宇宙的未来》。
2.教辅:参考书、题库等。
3.技术工具:电脑、投影仪、图片资料等。
七、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宇宙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测事实,了解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发展趋势,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宇宙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
同时,学生们也激发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究热情,培养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d21f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2.png)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科学家对宇宙未来的预测。
学习课文中科学性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宇宙未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科学的热爱,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敬畏之心,认识到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科学家对宇宙未来的预测。
课文中科学性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宇宙学概念的理解。
课文中的科学论证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宇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2)提问:“你们对宇宙的未来有什么想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自主阅读(1)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2)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如“暗物质”、“暗能量”等。
3.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的宇宙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
(2)全班分享: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
4.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介绍课文的开头、结尾以及部分。
(2)讲解关键概念:解释“暗物质”、“暗能量”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3)论证方法解析:分析课文中的科学论证方法,如比较、归纳等。
5.拓展延伸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人类有什么影响?面对宇宙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
6.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科学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7.作业布置(1)课下阅读《宇宙的未来》全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高三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高中高三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4f5b2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7.png)
高中高三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宇宙的未来》是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科普读物,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和探索,并展望了宇宙的未来。
这篇文章既有普及性的科学知识,也有哲学层面的思考。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测量宇宙的尺度、宇宙的年龄、黑洞、暗物质、宇宙的未来,等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类对宇宙认知的历史和现状;2.理解如何测量宇宙的尺度;3.掌握宇宙的年龄、黑洞、暗物质的相关知识;4.了解宇宙演化和发展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2.学会阅读理解与思考的方法;3.学会寻找答案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宝贵科学精神,认识到探究科学未解之谜的重要性;2.培养和加强班级集体观念;3.学会关注世界大事,扩大社会视野。
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引入相关课题,比如天文科学、宇宙探索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打开他们的思维进入该课的学习。
2.阅读与理解(30分钟)师生共同进行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学生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提问和讨论。
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要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
3.合作探究(4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一起找出文章中关于“宇宙的未来”部分的知识点,并就知识点进行讨论、发现、扩展。
4.总结(10分钟)结合今天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和整理。
5.作业(10分钟)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相关阅读和文献查阅,并结合今天的学习,写一篇与宇宙探索领域有关的文章。
四、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程中表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他们对文章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完成作业和随堂小测验等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难点在于宇宙的年龄、黑洞、暗物质等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素养。
因此,在教学中需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帮助他们理解相关知识。
另外,还需要鼓励学生对未知领域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打开他们的思维视野,拓宽他们的人生领域,从而达到教育目标。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6783114a7302768e9939a9.png)
环节三:细读文字,体会魅力(10分钟) 1、霍金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师生共同评论,结合 P8、P26的句子,并引导关注P8 关联词、副词(“即便”与“虽然”), 教师再利用 修改后的文字与原文字比较,让学生再次感受语言的准 确性。(比如:虽然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还是不能利 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2、幽默的作用是什么?(愉悦观众、营造气氛,但幽 默之中有严谨,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 3、你认为霍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评价:严谨,幽 默,乐观) ,
设置本环节是避免将这类文章上成缺少 语文味道的科学课,然后用一段修改过 的文字来强化学生对于平时很容易忽视 的关联词、副词的重视,传达科学文章 的严谨,表现科学家的严谨,再由最后 一个问题过渡到第四环节。
环节四 知文论人 再识霍金(5分钟)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1942年1月生于英国的牛津。 先后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23岁获博士学位,现任剑桥大学卢卡逊 数学讲座教授。 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爱 因斯坦”。 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行销数千万册,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 宇宙的认识。 不过,据专业人士透露,一大半的人都只能看到《时间简史》的前三页。 查阅关于霍金的资料,霍金让我们肃然起敬的绝非他在物理学上比肩牛顿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1963年,霍金21岁的人生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个重大事件。 这一年他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这种病会使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只剩下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 最后连心肺功能也会丧失。
教学过程
秉着“教是为了少教甚至不教”、“举一反 三” 的原则,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载体,培养学生“语言建构、 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这些方面的语文素养,我将按照一课时来处 理本课,且将之分为六个环节进行: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84996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c.png)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述方法。
(2)提高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了解宇宙的起源、发展和未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和论述方法。
(2)提高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宇宙起源和发展的科学解释。
(2)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宇宙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提问:“你们对宇宙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和论述方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知识拓展(1)教师介绍宇宙探索的最新成果,如黑洞、暗物质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宇宙知识。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课堂笔记。
2. 选择一篇关于宇宙的科普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速度。
3. 科普文章分析:学生对科普文章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宇宙未来短文:学生对宇宙未来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体现。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案例分析:以《宇宙的未来》为例,分析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论证方法。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宇宙的未来》相关内容。
2. 网络资源:关于宇宙探索的最新科研成果。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93c84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a.png)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能够运用文章中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2)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文章观点进行辩证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激发学生对宇宙未来的探索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2. 文章中所涉及的宇宙学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对文章观点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宇宙学基础知识,阐述文章观点。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提炼观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章内容。
4. 批判性思维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观点进行辩证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宇宙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未来。
2. 讲解宇宙学基础知识介绍宇宙的起源、演化和发展,阐述宇宙学的基本概念。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提炼文章观点,做好笔记。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旨。
5. 课堂讲解讲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观点。
6.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对文章观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章的观点和结论。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
六、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分析:介绍文章的篇章结构,包括引言、和结论三个部分。
2. 重点段落解析: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进行详细解析,阐述其观点和论据。
七、教学步骤1. 文章结构梳理: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明确各个部分的关系。
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
![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395670c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9.png)
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57、宇宙的未来●点击学习目标▲知能目标1、通过阅读方法,能读懂本演讲录的根本内容,把握根本观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 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感情目标1.品读文中描述的有关宇宙未来的预测,从而引发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2.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论科学的热情。
3.感受演讲言语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重点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3.精确地感知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刷新知识库存知识库存 1、关于作者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多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制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游览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也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
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异,言语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奇妙和美妙。
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言语。
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f731aef866fb84ae45c8dfa.png)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宇宙的未来》是人教版第-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和科学美感的陶冶”为主题展开。
《宇宙的未来》是自然科学论文,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幽默的语言风格”是__最大的写作特色。
本篇课文用一课时即可完成。
2.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能力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__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因为学生在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学生对自然科学论文这种文体并不陌生,初中学过布封的《莺》等同样文体,对自然科学论文这种文体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因此对这种文体是熟悉的。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6f57a9caaea998fcc220ee2.png)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1 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
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2、作者简介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cc7a721eb91a37f1115ca9.png)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文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霍金运用天体物理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得出宇宙或膨胀或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的结论。
文章涉及很多关于宇宙学的知识,但演讲者却从巫师和宗教预言谈起,通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等,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这是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
学情分析:学生高一时学过《宇宙的边疆》一文,对顺利学习本文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尤其是孩子们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教学时可资开发的宝贵资源。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内涵。
2、学习、欣赏本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能够加以灵活运用。
3、了解关于宇宙学的基本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点拨引导为辅,配合适当练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
投影幻灯1:尸佼《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行,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板书课题:宇宙的未来学生简介霍金,老师适当补充、强调:人类自古而今对宇宙的不断追问与求索。
问题1:如果选择注释①霍金简介中的两个词或短语来描述你所知道的霍金你会选择哪两个?投影幻灯2:当代的爱因斯坦身残志坚要点:霍金辉煌的科学成就与坚强的意志品质。
设计意图:激趣,培养准确整合信息能力。
二、自主学习。
学生速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投影幻灯3: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本文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这篇演讲从和的预言说起,然后过渡到自己对的科学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作者预测宇宙或将,或将,这取决于,而现在,所以两种结果都可能发生。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3篇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6c5d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d.png)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突出问题。
2. 分析宇宙的未来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挑战。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2. 掌握并分析宇宙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挑战。
教学难点:1. 对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2. 探讨人类在宇宙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学生课本、教案、白板、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宇宙探索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提问:你们对宇宙的未来发展有什么了解和想法?Step 2 学习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宇宙的未来》,并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讨论问题,如:宇宙的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宇宙发展对人类有哪些影响和挑战?等。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记录学生们的观点和发言。
Step 3 分析与总结(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各组的讨论结果,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对人类的影响和挑战。
可以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辩论。
2. 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观点和发言,指导学生把握全局,形成对宇宙未来的综合分析和判断。
Step 4 拓展与延伸(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人类应该如何面对宇宙的未来?我们对宇宙的发展有什么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深入研究,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个人写作或小组研究。
Step 5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向学生提出一些反思问题,如:你对宇宙的未来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想法?你觉得本节课还有什么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Step 6 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对宇宙未来的探索和研究,撰写一篇关于宇宙未来发展的研究报告。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77ae4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e.png)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包括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
2. 使学生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包括大爆炸理论、恒星演化、星系形成等。
3. 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包括地面观测、航天探测、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研究等。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
2. 宇宙的演化过程:大爆炸理论、恒星演化、星系形成等。
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地面观测、航天探测、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研究等。
4. 宇宙的未来:宇宙膨胀、宇宙大撕裂、宇宙热寂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演化过程和人类探索历程。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宇宙的未来可能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3. 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演示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宇宙的复杂现象。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宇宙相关的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宇宙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未来。
2. 讲解: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演化过程和人类探索历程。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宇宙的未来可能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4. 演示:展示宇宙相关的演示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宇宙的现象。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宇宙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宇宙的考题,评估学生对宇宙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宇宙的未来》教材,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和学习指导。
2. 图片素材:宇宙相关的图片,用于辅助教学和激发学生兴趣。
3. 视频资料:宇宙探索相关的视频,用于展示宇宙现象和科学实践。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学习资源和最新的宇宙研究资讯,供学生自主学习。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提供宽敞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白板。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28fec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2.png)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未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思维。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定义与组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人类探索历程。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未来,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第二章:宇宙的起源与演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
培养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奇点理论、大爆炸理论宇宙的演化:恒星形成、星系演化、宇宙膨胀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图像展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宇宙的演化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三章:人类对宇宙的探索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掌握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科学思维。
3.2 教学内容古代宇宙观:地心说、日心说现代宇宙探索:伽利略、开普勒、哈勃、哥白尼等重要人物及其贡献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代宇宙观和现代宇宙探索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宇宙探索的看法和疑问。
第四章: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4.2 教学内容宇宙的未来:宇宙膨胀、暗物质、暗能量、多宇宙理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外星生命、宇宙殖民、星际旅行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宇宙的基本概念、起源与演化、人类探索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6790e9d15abe23492f4d1d.png)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为大家提供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说课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宇宙的未来》是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 中的一篇课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教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8768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2.png)
学生作业和作文
第三章: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3.1 教学目标
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掌握星系类型和结构特征
理解星系间的作用和星系团
3.2 教学内容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星系类型和结构特征
星系间的作用和星系团
3.3 教学方法
讲解和观测相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星系分类和结构分析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像和视频
了解宇宙的未来对人类成长的影响
掌握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和发展策略
理解人类对宇宙未来的探索和挑战
15.2 教学内容
宇宙的未来与人类成长的关系
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和发展策略
人类对宇宙未来的探索和挑战
15.3 教学方法
讲解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宇宙未来与人类成长的思考和分析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像和视频
15.4 教学评估
引导学生进行黑洞和虫洞的想象和思考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像和视频
6.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和提问
学生作业和作文
第七章: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7.1 教学目标
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分布
掌握宇宙的密度波动和宇宙网
理解宇宙的大尺度演化过程
7.2 教学内容
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分布
宇宙的密度波动和宇宙网
宇宙的大尺度演化过程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像和视频
11.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和提问
学生作业和作文
第十二章:宇宙的极限与未知
12.1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极限
掌握宇宙中未解之谜和已知边界
理解探索宇宙未知领域的意义和挑战
12.2 教学内容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极限
部编版高中必修二《宇宙的未来》教案优质
![部编版高中必修二《宇宙的未来》教案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9de2c0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8.png)
部编版高中必修二《宇宙的未来》教案优质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掌握宇宙常见的天体和它们的特征。
3. 理解宇宙探索中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1. 宇宙起源和演化过程。
2. 太阳系中各种天体的特征和分类。
3. 宇宙探索的技术和方向。
三、教学难点1. 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太阳系中不同天体的特征和分类。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示范、演示等方式,讲解宇宙的知识点。
2. 对话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深入了解宇宙知识点。
3. 观察法:通过参观天文馆,实地观测宇宙天体,加深学生对宇宙知识的认识。
五、教学内容一、宇宙的起源和发展1. 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一个巨大的爆炸,形成了无限广阔的宇宙。
2. 宇宙背景辐射:是大爆炸后留下的热辐射,是观测宇宙起源的证据。
3. 星系:宇宙中的一类天体,是由恒星、行星等组成的巨大系统。
4.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气体云,是星系的原始形态。
二、太阳系中的天体1. 恒星:是太阳系中最重要的天体,它是太阳系中的中心,通过核聚变反应提供能量。
2. 行星:是太阳系中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包括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3. 陨星:是太阳系中流星和陨石的通称,是从外太空飞来的物质。
4. 彗星:是太阳系中由冰和尘埃组成的天体,有明亮的尾巴。
三、宇宙探测的技术和方向1. 望远镜:是探测宇宙天体的重要装备,包括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等。
2. 深空探测:是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向,包括探测行星和探测外星生命等。
3. 太空站:是在外太空建立的生命研究和实验平台。
六、教学步骤一、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二、讲授讲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讲解太阳系中的不同天体的特征和分类;讲解宇宙探索的技术和方向。
三、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深入了解宇宙知识点。
四、参观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实地观测宇宙天体,加深学生对宇宙知识的认识。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ad35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3.png)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宇宙的未来》。
(2)了解宇宙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3)掌握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学术语,如“大爆炸理论”、“黑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3)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宇宙的未来》的主要内容。
(2)宇宙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3)文中涉及的科学术语和概念。
2. 教学难点:(1)黑洞、暗物质等宇宙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宇宙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宇宙的未来》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要求学生划记文中涉及的科学术语和概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宇宙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
(2)通过举例、动画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现象。
5. 练习与拓展:(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了解宇宙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分享课外了解到的宇宙知识,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宇宙的未来》。
高中语文必修精选《宇宙未来》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精选《宇宙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73643cffc4ffe473268ab2b.png)
高中语文必修精选《宇宙未来》说课稿高中语文必修精选《宇宙未来》说课稿●点击学习目标▲知能目标1、通过阅读方法,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基本内容,把握基本观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情感目标1.品读文中描述的有关宇宙未来的预测,从而引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2.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论科学的热情。
3.感受演讲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重点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3.准确地感知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刷新知识库存知识库存1、关于作者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多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也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
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
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40种语言。
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
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宇宙的未来》教学说课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宇宙的未来》教学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56f30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8.png)
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的基本思想可以 不用数学来陈述,而且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能理解。 他曾在通俗演讲里,生动地向听众解释“利用光速,从 ‘黑洞’进去”。
从“‘白洞’到宇宙另一区域去作时空旅行”的设 计,是有趣的科学幻想,而现实却是难以做到的简明道 理。经过数年的辛勤写作和修改,于1988年4月正式出 版宇宙论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书中引导读者遨游外 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 论、“带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质、“时间 箭头”等进行探索。《时间简史》,已用33种文字发行 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 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
第九部分(22——23):论述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那么 宇宙就会坍缩。
第22段:还有未被我们探测到的暗物质 第23段: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坍缩。
第十部分(24——25):
介绍宇宙必须刚好具有 临界密度的两种解释
第24段: 人择原理 第25段: 暴涨理论
第十一部分(26段)
总结全文,再次阐明对宇宙未来 的观点——宇宙的未来可能继续 膨胀也可能开始收缩。
• 第17段:什么是暗物质?暗物质的一个证据来自 螺旋星系 。
• 第18段:暗物质另一个证据来自星系团 。
第八部分(19-21):依观测可预言宇宙会无限膨胀 第19段:太阳的未来:太阳——红巨星——白矮星 第20段:黑洞的形成(恒星——黑洞) 第21段:粒子逃离黑洞,宇宙如果膨胀,黑洞最终会蒸发。
1.我们观察到的从外空间各个方向来的 微波幅射背景的温度极其接近,这表明 宇宙的膨胀是平滑而非混沌的。(12)
2.我们根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以及 其所属的星系中的地位,推断出任何其 他星系的任何背景亦相同,故可确定在 大尺度下宇宙的行为是简单的,可以预 言。(13)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 人教版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16c12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5.png)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现代科学中最有魅力的分支是宇宙学和思维学,其根本原因是这两门科学注定要挣脱沿袭几千年的主客体分离的分析综合方法的桎梏。
宇宙学是新思想的摇篮,我们可望所有物理定律都会在此得到超越或升华。
霍金认为,宇宙是神秘的,它是某种人们可以直觉却永远不能完全分析和理解的东西,我们对于宇宙还有大量无知或不解之处;但是过去尤其是一百年内所取得的进步足以使人相信,我们能够完全理解宇宙,我们不会永远在黑暗中摸索。
在这样的思想和信念指引之下,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了。
全文说明科学家对宇宙未来的推测,闪烁着宇宙可预知且宇宙不可确知的辩证思维之光。
文章从人们孰知的历史预言说起,引领听众〔读者〕逐步深入广袤的宇宙世界,既对宇宙未来作了预言,又指出作预言的根据,一切都以科学定律为据,作大胆的推测和生动的描绘,调动各种说明方法,使阐释通俗易懂。
阅读时要准确地筛选出这些预言的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材料。
同时,还应该体会这篇讲演在语言上的幽默特点。
●教学目标培养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能力:1.能够清晰地分析长篇文章的说明问题的层次,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2.能够抓住课文中的重要信息,作出归纳和整理,形成自我的判断和推断。
3.体会并把握讲演类文章的语体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的主体部分是论述了宇宙中物质密度问题,这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学生结合自学提纲自学一课时,教师点拨导读一课时。
●教学方法根据要求自学与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学前印发背景资料《宇宙研究史料》,一方面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播放科普片《神秘的宇宙》。
●学习导航第一课时一、导入语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一个残疾人: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这个残障的病人就是“霍金〞。
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给我们作出了回答,我们先用一堂课自学这篇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宇宙的未来》是人教版第-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和科学美感的陶冶”为主题展开。
《宇宙的未来》是自然科学论文,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幽默的语言风格”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本篇课文用一课时即可完成。
2.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能力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因为学生在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学生对自然科学论文这种文体并不陌生,初中学过布封的《莺》等同样文体,对自然科学论文这种文体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因此对这种文体是熟悉的。
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之中,这种熟悉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把握,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的信息。
三、说教法和学法1、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新课标》强调“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因此,这一堂课,我采用了读书指导法、开放式问答法、讨论法,主要运用开放式的问答法进行教学。
所谓开放式的问答法,就是根据加涅的强化理论和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在解决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时,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回答;教师在学生做出的具体答案中,提取出倾向于标准答案的信息;再根据这一类信息,反过来对全班同学进行恰到好处、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的启发和引导,不断强化学生的回答行为,促使全班同学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大胆发言;将问题层层深入,开发课堂资源,挖掘全班同学的潜能,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利用网络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学习方法: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教学理念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给学生学法指导,包括:领悟式指导法、点拨式指导法和矫正式指导法。
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养成了一种良好解决问题的习惯,体会、顿悟出鉴赏这种文体的科学方法。
在本节课中,先由老师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研读课文,自主学习;自己不能解决,小组内合作讨论;组内不能解决,全班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这样做又培养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遵循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进入情境我设计的导语是: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
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
2.熟悉作者,理解标题(5分钟)我先请同学们说出他们关于本文作者的记忆,无论说多说少都要给予鼓励,激发其更大的学习兴趣,能够融入到下一步的课堂活动中。
在3个以上的同学介绍了作者后,我将用幻灯片放出作者的大幅照片和按照人生经历、作品概述、风格特征、社会评价这样的顺序组织的作者介绍,我会适当地点拨给学生,并通过每篇文章前的作者介绍都按照这样的顺序,潜移默化,渐渐地,学生也会用这样的顺序向其他人介绍作家的,这也是文学素养的一种体现。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
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
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
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
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
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
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熟悉了作者,我会引导学生们分析标题,标题中有特殊词的,要重点解释,作为基础知识来积累。
3.落实基础,整体感知(10分钟)首先,请学生自由地朗读文章,熟悉文本,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在多数同学读完之后,教师将文章中的生僻字词通过幻灯片播放出来,随机抽取学生按行朗读,并进行指导。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请学生浏览课文,或者是听范读,并思考两个问题:1.文章主旨性问题,用幻灯片播出。
2.理清文章脉络,生成主板书。
(教师板书)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的能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曾经用幻灯片逐页展示我预设好的答案,但是发现,对于一些比较有难度的文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我在幻灯片上的答案常常是相差甚远,不但自己的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被动的解释幻灯片的过程,而且,我纠正学生答案的过程也增加了学生的反抗性和惰性,非常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发展。
如果是下午的课,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不太高,在理清文章脉络时,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并采取竞赛的办法,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们争强好胜的兴致,并为下面的环节调动情绪,但是此处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
3.研读品味,文学赏析(15分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用幻灯片依次出示下列一组问题,教师请学生先默读再分组讨论。
1.深刻挖掘主题。
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明确】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
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
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
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
最后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2)怎样理解本文的一些相关论述?【明确】这是一篇科学讲演,涉及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
这些知识和讲演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作必要的交待,讲演的内容就会显得抽象和单薄。
如,谈到天气预报、大脑工作原理都具有混沌性质,来反衬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平滑而非混沌”的;如,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物质的存在寻找理论支持;如,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等。
这些相关的论述,或从对立面凸显观点,或从纵深面强化观点,使论证丰富多彩。
(3)这篇讲演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讲演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单向度的,如果不注意讲演的语言艺术,就达不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这篇讲演,除了推理严谨外,语言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
幽默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更具有亲和力,使所阐发的事理更容易为听众接受。
如,谈到轮赌盘的旋转具有混沌性质,作者说即使是物理学家也不能计算出它“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混沌现象;如,文章最后一句话:“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兼有讽刺与幽默,对宇宙未来命运的判断采取了审慎态度。
2.把握情感线索,生成右板书。
3.分析艺术手法,生成左板书。
a.生动的导引这篇科技论文是演讲辞,具有演讲的特点。
预言宇宙的未来,虽然是一个严肃的科学话题。
但如果就事论事,很容易枯燥乏味。
演讲需要激起听众的兴趣。
演讲者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深化了讲演的主题──在与巫术的对比中,更显出了科学的求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