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0905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b.png)
《宇宙的未来》的精选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学习宇宙的膨胀和宇宙背景辐射。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从何时开始,大爆炸理论的提出。
宇宙的膨胀:解释宇宙膨胀的概念,引用哈勃定律。
宇宙背景辐射:介绍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和意义。
1.3 教学活动:观看宇宙起源的科普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实验模拟宇宙膨胀。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加深对宇宙起源的理解。
第二章:恒星的诞生与死亡2.1 教学目标:了解恒星的诞生过程,学习恒星的生命周期。
探讨超新星爆炸和黑洞的形成。
2.2 教学内容:恒星的诞生:介绍恒星形成的条件,分子云和恒星胎的发育。
恒星的生命周期:学习恒星的稳定期、红巨星、白矮星等阶段。
超新星爆炸和黑洞:探讨恒星死亡时的超新星爆炸和黑洞的形成。
2.3 教学活动:观察恒星形成区域的图片,分析恒星的诞生过程。
学生角色扮演,模拟恒星的不同生命周期。
小组讨论,研究超新星爆炸和黑洞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星系和星系团3.1 教学目标:了解星系的定义和分类,学习星系团的概念。
探讨星系的红移和宇宙的膨胀。
3.2 教学内容:星系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星系的特征,螺旋星系、椭圆星系等类型。
星系团:探讨星系团的组成,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星系的红移和宇宙的膨胀:解释红移现象,学习宇宙膨胀的证据。
3.3 教学活动:观察不同类型的星系图片,进行星系分类的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研究星系团的特点和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观察星系红移的图像,探讨宇宙膨胀的证据。
第四章:宇宙的大尺度结构4.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学习宇宙的纤维结构和宇宙网。
探讨宇宙的膨胀和暗物质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宇宙的纤维结构:介绍宇宙中的纤维结构,包括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宇宙网:探讨宇宙网的构成和暗物质的作用。
宇宙的膨胀:解释宇宙膨胀对大尺度结构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观察宇宙纤维结构的图像,了解其特征。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 人教版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16c12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5.png)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现代科学中最有魅力的分支是宇宙学和思维学,其根本原因是这两门科学注定要挣脱沿袭几千年的主客体分离的分析综合方法的桎梏。
宇宙学是新思想的摇篮,我们可望所有物理定律都会在此得到超越或升华。
霍金认为,宇宙是神秘的,它是某种人们可以直觉却永远不能完全分析和理解的东西,我们对于宇宙还有大量无知或不解之处;但是过去尤其是一百年内所取得的进步足以使人相信,我们能够完全理解宇宙,我们不会永远在黑暗中摸索。
在这样的思想和信念指引之下,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了。
全文说明科学家对宇宙未来的推测,闪烁着宇宙可预知且宇宙不可确知的辩证思维之光。
文章从人们孰知的历史预言说起,引领听众〔读者〕逐步深入广袤的宇宙世界,既对宇宙未来作了预言,又指出作预言的根据,一切都以科学定律为据,作大胆的推测和生动的描绘,调动各种说明方法,使阐释通俗易懂。
阅读时要准确地筛选出这些预言的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材料。
同时,还应该体会这篇讲演在语言上的幽默特点。
●教学目标培养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能力:1.能够清晰地分析长篇文章的说明问题的层次,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2.能够抓住课文中的重要信息,作出归纳和整理,形成自我的判断和推断。
3.体会并把握讲演类文章的语体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的主体部分是论述了宇宙中物质密度问题,这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学生结合自学提纲自学一课时,教师点拨导读一课时。
●教学方法根据要求自学与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学前印发背景资料《宇宙研究史料》,一方面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播放科普片《神秘的宇宙》。
●学习导航第一课时一、导入语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一个残疾人: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这个残障的病人就是“霍金〞。
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给我们作出了回答,我们先用一堂课自学这篇课文。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6783114a7302768e9939a9.png)
环节三:细读文字,体会魅力(10分钟) 1、霍金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师生共同评论,结合 P8、P26的句子,并引导关注P8 关联词、副词(“即便”与“虽然”), 教师再利用 修改后的文字与原文字比较,让学生再次感受语言的准 确性。(比如:虽然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还是不能利 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2、幽默的作用是什么?(愉悦观众、营造气氛,但幽 默之中有严谨,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 3、你认为霍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评价:严谨,幽 默,乐观) ,
设置本环节是避免将这类文章上成缺少 语文味道的科学课,然后用一段修改过 的文字来强化学生对于平时很容易忽视 的关联词、副词的重视,传达科学文章 的严谨,表现科学家的严谨,再由最后 一个问题过渡到第四环节。
环节四 知文论人 再识霍金(5分钟)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1942年1月生于英国的牛津。 先后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23岁获博士学位,现任剑桥大学卢卡逊 数学讲座教授。 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爱 因斯坦”。 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行销数千万册,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 宇宙的认识。 不过,据专业人士透露,一大半的人都只能看到《时间简史》的前三页。 查阅关于霍金的资料,霍金让我们肃然起敬的绝非他在物理学上比肩牛顿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1963年,霍金21岁的人生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个重大事件。 这一年他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这种病会使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只剩下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 最后连心肺功能也会丧失。
教学过程
秉着“教是为了少教甚至不教”、“举一反 三” 的原则,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载体,培养学生“语言建构、 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这些方面的语文素养,我将按照一课时来处 理本课,且将之分为六个环节进行: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2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3452eb3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7.png)
《宇宙的未来》的精选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膨胀和暗物质。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从何时开始,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内容。
宇宙的膨胀:解释宇宙膨胀的概念,介绍哈勃定律。
暗物质:介绍暗物质的概念,解释其对宇宙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观看宇宙起源的科普视频,增强学生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索暗物质对宇宙的影响。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二章:黑洞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黑洞的定义和特性。
让学生了解黑洞的形成和演化。
2.2 教学内容黑洞的定义:介绍黑洞的定义,解释其引力强大的原因。
黑洞的特性:介绍黑洞的事件视界,解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黑洞的形成和演化:介绍黑洞的形成过程,解释黑洞的成长和演化。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黑洞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观看黑洞的科普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黑洞的概念。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三章:星系的形成和演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星系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3.2 教学内容星系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星系的定义,解释不同类型的星系。
星系的形成:介绍星系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星系的演化:解释星系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观察星系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星系的概念。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四章:宇宙的大尺度结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膨胀对大尺度结构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介绍宇宙中的大规模结构,如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宇宙膨胀对大尺度结构的影响:解释宇宙膨胀对大尺度结构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观察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尺度结构的概念。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
![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395670c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9.png)
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57、宇宙的未来●点击学习目标▲知能目标1、通过阅读方法,能读懂本演讲录的根本内容,把握根本观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 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感情目标1.品读文中描述的有关宇宙未来的预测,从而引发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2.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论科学的热情。
3.感受演讲言语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重点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3.精确地感知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刷新知识库存知识库存 1、关于作者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多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制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游览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也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
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异,言语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奇妙和美妙。
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言语。
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f731aef866fb84ae45c8dfa.png)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宇宙的未来》是人教版第-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和科学美感的陶冶”为主题展开。
《宇宙的未来》是自然科学论文,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幽默的语言风格”是__最大的写作特色。
本篇课文用一课时即可完成。
2.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能力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__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因为学生在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学生对自然科学论文这种文体并不陌生,初中学过布封的《莺》等同样文体,对自然科学论文这种文体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因此对这种文体是熟悉的。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6f57a9caaea998fcc220ee2.png)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1 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
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2、作者简介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9ca48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6.png)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理解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概念。
学习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的未来预测。
2. 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方法研究宇宙的现象和规律。
学会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探讨宇宙的未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宇宙探索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概念。
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的未来预测。
2. 教学难点: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理解。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推理和证明。
对宇宙未来的预测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宇宙演化图示。
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图像和视频。
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未来的相关阅读材料。
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布置,提供舒适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未来。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宇宙的未来”。
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介绍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的演化过程,包括恒星、行星、星系的形成。
宇宙膨胀和暗物质:解释宇宙膨胀的概念,介绍暗物质的存在和作用。
宇宙大爆炸理论:阐述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证据和推理过程。
宇宙的未来预测:探讨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宇宙膨胀、星系演化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4.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宇宙图像和视频,讨论宇宙的现象和规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宇宙的未来预测。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阅读材料,加深对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未来的理解。
要求学生绘制宇宙演化图示,巩固对宇宙演化过程的记忆。
2.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或者观测星空,增强对宇宙的直观认识。
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如宇宙模拟实验等。
六、教学评估1. 形成性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cc7a721eb91a37f1115ca9.png)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文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霍金运用天体物理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得出宇宙或膨胀或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的结论。
文章涉及很多关于宇宙学的知识,但演讲者却从巫师和宗教预言谈起,通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等,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这是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
学情分析:学生高一时学过《宇宙的边疆》一文,对顺利学习本文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尤其是孩子们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教学时可资开发的宝贵资源。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内涵。
2、学习、欣赏本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能够加以灵活运用。
3、了解关于宇宙学的基本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点拨引导为辅,配合适当练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
投影幻灯1:尸佼《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行,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板书课题:宇宙的未来学生简介霍金,老师适当补充、强调:人类自古而今对宇宙的不断追问与求索。
问题1:如果选择注释①霍金简介中的两个词或短语来描述你所知道的霍金你会选择哪两个?投影幻灯2:当代的爱因斯坦身残志坚要点:霍金辉煌的科学成就与坚强的意志品质。
设计意图:激趣,培养准确整合信息能力。
二、自主学习。
学生速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投影幻灯3: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本文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这篇演讲从和的预言说起,然后过渡到自己对的科学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作者预测宇宙或将,或将,这取决于,而现在,所以两种结果都可能发生。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3篇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6c5d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d.png)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突出问题。
2. 分析宇宙的未来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挑战。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2. 掌握并分析宇宙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挑战。
教学难点:1. 对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2. 探讨人类在宇宙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学生课本、教案、白板、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宇宙探索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提问:你们对宇宙的未来发展有什么了解和想法?Step 2 学习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宇宙的未来》,并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讨论问题,如:宇宙的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宇宙发展对人类有哪些影响和挑战?等。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记录学生们的观点和发言。
Step 3 分析与总结(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各组的讨论结果,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对人类的影响和挑战。
可以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辩论。
2. 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观点和发言,指导学生把握全局,形成对宇宙未来的综合分析和判断。
Step 4 拓展与延伸(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人类应该如何面对宇宙的未来?我们对宇宙的发展有什么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深入研究,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个人写作或小组研究。
Step 5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向学生提出一些反思问题,如:你对宇宙的未来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想法?你觉得本节课还有什么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Step 6 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对宇宙未来的探索和研究,撰写一篇关于宇宙未来发展的研究报告。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b1432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b.png)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结构和发展,探索宇宙的未来,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1.2 适用范围本课程适用于初中学生。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观察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宇宙的奥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2 宇宙的结构讲解星系、恒星、行星等宇宙天体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2.3 宇宙的演化探讨宇宙从大爆炸至今的演化过程,包括恒星诞生、生命起源和未来发展等。
2.4 宇宙的未来预测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如宇宙膨胀、黑洞合并和外星生命等。
2.5 探索宇宙的意义强调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责任感。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3.3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宇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习兴趣。
4.2 讲授新课按照教学内容,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举例,讲解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演化过程。
4.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个人见解。
4.4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星空,了解恒星、行星等天体的特点,增强对宇宙的认识。
4.5 总结课程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探索宇宙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观察星空、完成实验等。
5.4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28fec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2.png)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未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思维。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定义与组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人类探索历程。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未来,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第二章:宇宙的起源与演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
培养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奇点理论、大爆炸理论宇宙的演化:恒星形成、星系演化、宇宙膨胀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图像展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宇宙的演化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三章:人类对宇宙的探索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掌握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科学思维。
3.2 教学内容古代宇宙观:地心说、日心说现代宇宙探索:伽利略、开普勒、哈勃、哥白尼等重要人物及其贡献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代宇宙观和现代宇宙探索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宇宙探索的看法和疑问。
第四章: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4.2 教学内容宇宙的未来:宇宙膨胀、暗物质、暗能量、多宇宙理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外星生命、宇宙殖民、星际旅行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宇宙的基本概念、起源与演化、人类探索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6790e9d15abe23492f4d1d.png)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为大家提供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说课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宇宙的未来》是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 中的一篇课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教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8768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2.png)
学生作业和作文
第三章: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3.1 教学目标
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掌握星系类型和结构特征
理解星系间的作用和星系团
3.2 教学内容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星系类型和结构特征
星系间的作用和星系团
3.3 教学方法
讲解和观测相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星系分类和结构分析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像和视频
了解宇宙的未来对人类成长的影响
掌握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和发展策略
理解人类对宇宙未来的探索和挑战
15.2 教学内容
宇宙的未来与人类成长的关系
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和发展策略
人类对宇宙未来的探索和挑战
15.3 教学方法
讲解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宇宙未来与人类成长的思考和分析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像和视频
15.4 教学评估
引导学生进行黑洞和虫洞的想象和思考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像和视频
6.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和提问
学生作业和作文
第七章: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7.1 教学目标
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分布
掌握宇宙的密度波动和宇宙网
理解宇宙的大尺度演化过程
7.2 教学内容
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分布
宇宙的密度波动和宇宙网
宇宙的大尺度演化过程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像和视频
11.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和提问
学生作业和作文
第十二章:宇宙的极限与未知
12.1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极限
掌握宇宙中未解之谜和已知边界
理解探索宇宙未知领域的意义和挑战
12.2 教学内容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极限
课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范文
![课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08536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b.png)
一、教案简介课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范文是一篇关于宇宙起源、发展和未来的科普文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黑洞等概念,并对宇宙的未来有所思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2)掌握宇宙的膨胀和黑洞的概念;(3)能够描述宇宙的未来可能的演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宇宙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宇宙的现象和规律;(3)学会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获取和交流有关宇宙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尊重和信赖;(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宇宙的未来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 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2. 宇宙的膨胀和黑洞的概念;3. 宇宙的未来可能的演变。
四、教学难点1. 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的复杂性;2. 宇宙膨胀和黑洞的计算和理解;3. 宇宙未来的预测和假设。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宇宙的相关知识;(2)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2)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宇宙的研究现状;(3)准备笔记本,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美丽和神秘;(2)学生分享自己查阅的关于宇宙的资料,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2)学生跟随课文内容,掌握宇宙的膨胀和黑洞的概念。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引导学生理解宇宙的演变过程;(2)教师讲解宇宙的膨胀和黑洞的概念,运用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宇宙的未来可能的演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2)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2aced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2.png)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1.1 学习目标: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1.4.2 讲解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1.4.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恒星的诞生与死亡2.1 学习目标:了解恒星的诞生过程和生命周期。
2.2 教学内容:恒星的诞生、恒星的生命周期、超新星爆炸。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恒星的形成过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恒星的好奇心。
2.4.2 讲解恒星的诞生:介绍恒星的诞生过程和生命周期。
2.4.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恒星的生命周期,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黑洞和暗物质3.1 学习目标:了解黑洞的性质和暗物质的存在。
3.2 教学内容:黑洞的概念、黑洞的性质、暗物质的存在。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黑洞和暗物质的图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3.4.2 讲解黑洞:介绍黑洞的概念和性质。
3.4.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黑洞和暗物质的存在,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宇宙的膨胀4.1 学习目标:了解宇宙膨胀的原因和后果。
4.2 教学内容:宇宙膨胀的原因、宇宙膨胀的后果、宇宙背景辐射。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宇宙膨胀的图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4.4.2 讲解宇宙膨胀的原因:介绍宇宙膨胀的原因。
4.4.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宇宙膨胀的后果,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宇宙的未来5.1 学习目标: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5.2 教学内容: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宇宙的终结。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课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范文
![课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2bcb7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8.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宇宙的未来》教案范文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物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1. 宇宙演化过程中各种现象的理解。
2. 宇宙未来的预测和假设。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浩瀚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重点解释宇宙演化过程中各种现象的成因和特点。
4. 互动讨论:教师提出关于宇宙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5. 课堂小结:三、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宇宙演化过程的思维导图。
3. 收集有关宇宙探索的最新成果,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宇宙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宇宙的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的宇宙现象,如黑洞、星际穿越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
2. 小组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科学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星际物体、模拟宇宙现象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科普文章、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2. 图书资源: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图书,加深对宇宙知识的理解。
3. 器材资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科学器材,如望远镜、星图等,方便学生观察和研究。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1ed5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e.png)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与结构1.1 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包括宇宙的膨胀和暗物质的存在。
1.2 宇宙的结构:探讨星系、星云、黑洞等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1.3 宇宙的层次结构:介绍宇宙的四个层次,包括宇宙、星系团、星系和恒星。
1.4 宇宙的观测技术:介绍现代天文学的观测手段,如望远镜和探测器的作用。
第二章:恒星的诞生与死亡2.1 恒星的诞生:解释恒星形成的物理过程,包括分子云的坍缩和核聚变。
2.2 恒星的生命周期:介绍恒星从诞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如主序星、红巨星和白矮星。
2.3 恒星的死亡:探讨恒星爆炸(超新星爆炸)和黑洞的形成过程。
2.4 恒星remnants:介绍恒星死亡后留下的遗迹,如行星状星云和中子星。
第三章:宇宙的膨胀与暗能量3.1 宇宙的膨胀:解释宇宙膨胀的观测现象和理论依据,如哈勃定律。
3.2 暗能量的概念:介绍暗能量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影响。
3.3 暗能量的探测:探讨暗能量的探测方法和研究成果,如宇宙背景辐射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3.4 暗能量的宇宙学意义:讨论暗能量对宇宙未来演化的影响,如宇宙的大撕裂。
第四章:宇宙的未来预测4.1 宇宙的未来情景:介绍宇宙的两种主要演化情景,即“大撕裂”和“大坍缩”。
4.2 宇宙的终结:探讨宇宙可能面临的终结方式,如“热寂”和“大坍缩”。
4.3 人类文明的未来:讨论宇宙的未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如宇宙探索和星际旅行。
4.4 宇宙学的研究意义:强调宇宙学对人类理解宇宙和自身起源的重要性。
第五章:宇宙的未来与哲学思考5.1 宇宙的终极意义:探讨宇宙存在的意义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5.2 宇宙与人类的关系:分析宇宙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影响,如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
5.3 宇宙的未来与人生观:引导思考宇宙的未来对个人生活和价值观的影响。
5.4 宇宙学与宗教信仰:比较宇宙学与宗教信仰的不同观点,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冲突。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2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2062c2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7.png)
《宇宙的未来》的精选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膨胀的概念。
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对宇宙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和收缩。
暗物质和暗能量:解释暗物质的概念,探讨暗能量对宇宙的影响。
宇宙的演化:探讨宇宙的演化和星系形成的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探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和影响。
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宇宙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恒星和行星的形成2.1 教学目标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
掌握恒星生命周期和恒星演化的概念。
探讨行星系统的形成和特点。
2.2 教学内容恒星的形成:介绍恒星的诞生过程和恒星形成的条件。
恒星生命周期:探讨恒星的成长、衰老和死亡过程。
行星的形成:解释行星系统的形成和行星的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和模拟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讨恒星生命周期和行星系统的特点。
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恒星和行星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章:宇宙中的生命3.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中生命的存在和演化。
掌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命演化过程。
探讨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可能性。
3.2 教学内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介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命演化过程。
生命在宇宙中的分布:探讨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可能性和生命的分布情况。
生命探测和探索:介绍生命探测的方法和探索宇宙中生命的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讨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可能性和生命的意义。
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生命探测和探索的重要性。
第四章:宇宙的极限4.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极限和宇宙的边界。
掌握宇宙膨胀的速度和宇宙的年龄。
探讨宇宙的极限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宇宙的极限:介绍宇宙膨胀的速度和宇宙的年龄。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课件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8a4b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e.png)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宇宙的未来说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界对于宇宙未 来的研究现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认知水平。
课程目标
让学生掌握关于宇宙的基本概 念和理论框架,了解宇宙的演 化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 新意识,激发他们对宇宙探索 的兴趣和热情。
我们知道,在某些条件下,物质可以产生反物质。但是,按照现有理论,
大爆炸应该产生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然而,我们的宇宙中几乎全是物
质,反物质非常稀少。这个谜团有待解决。
人类在宇宙中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太空殖民与生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考虑在太空殖民的可能性。然而,如何在太空中长期生存、繁 衍,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恒星的性质与演化
总结词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之一,它们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和光。
详细描述
恒星的质量和大小决定了它们的生命周期和演化路径。例如,低质量恒星将演变成红巨星,而高质量恒星将经历 超新星爆炸并可能留下黑洞或中子星。
星际物质与恒星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结词
星际物质和恒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 的,但它们对宇宙的未来有很大影响。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外星生命的发现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外星生命存在,但是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如 处于宜居带的行星。此外,科学家还通过模拟宇宙环境的方法,发现了可能存在生命的化学反应过程。
宇宙中的文明发展与交流
宇宙中的文明发展
在宇宙中,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一些文明可能已经掌握了高度先进的科技,能够 进行星际旅行等远距离探索。而另一些文明可能还处于原始阶段,只能在本星球上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xx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
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
2.作者简介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
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
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
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
宙学研究。
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
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
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在讲演的开头,作者就指出,预言将来是非常困难的,预言宇宙的将来尤其困难。
虽然如此,科学家对此仍然满怀信心。
课文第2段,作者却话题一转,考察起预言的历史。
提及预言,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古代的巫术。
女巫用“毒药或火山溢出的气体”把自己“弄得精神恍惚”,不过是为了增加一点儿神秘色彩,“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
近代宗教预言也是这样,不断用新的解释来掩饰预言的失败,如“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等。
那么,科学家的预言是不是也像古代的预言家一样是一时的“骗术”呢?作者指出,“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比如对天气预报、对“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以及对大脑的工作机制等,都还缺乏准确的判断。
但是,“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来”,还是可以预言的。
宇宙中的局部运动也许会出现混沌状态,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宇宙正在高速膨胀,其他星系正在飞速离我们远去。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明了宇宙的膨胀大体上“是平滑的而非混沌的”,因为如果宇宙的膨胀率和平均密度不均匀,来自宇宙各个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就不会如此一致。
“这表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
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
从目前的情况看,宇宙中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增大,但是星系之间的引力吸引有可能降低膨胀率。
“如果宇宙的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引将最终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
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
”“大挤压”和“大爆炸”前的状态相似,“具有无限密度”,“物理定律在这种状态下失效”。
这样,预言宇宙的未来,“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
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
但是,计算宇宙的平均密度并不容易。
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恒星质量加起来,还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即使加上“气体云的质量”,最多达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
但是,我们能不能据此得出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的结论呢?还不能。
因为宇宙中还存在许多暗物质,这些暗物质我们肉眼看不见,不能直接观测到。
黑洞就是这类暗物质,它是超大恒星死亡的产物。
霍金对黑洞的解释是:“空间一时间的一个区域,因为那儿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不能从该处逃逸出来。
”(见《时间简史》一书所附《小辞典》)我们虽然看不见黑洞的存在,但可以通过观察螺旋星系和星系团来判断它们的存在:能使大质量的星系或星系团绕之旋转的东西,其质量一定比这些星系和星系团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