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语二下第30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课件(共12张PPT)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课件(共12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燕子、啄木鸟和 青蛙为什么眼睁睁地 看着棉花姑娘生病, 不帮忙啊?
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 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小虫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 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
b ān
斑点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 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
碧绿碧绿的叶子 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2021/9/192021/9/192021/9/1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92021/9/19September 1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
huɑ
பைடு நூலகம்
niɑng
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 燕子 ) ( 啄木鸟 )( 青蛙 )(七星瓢虫 )给自 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些动物分别 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棉花姑娘PPT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棉花姑娘PPT课件》

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 帮我捉害虫吧!”啄木鸟说:“对不起, 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 帮忙吧!” 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对不 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 忙吧!”

)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
我捉害虫吧!”( 会(
)说:“对不起,我只
可恶的 蚜虫
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 可恶的蚜虫。
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盼望
希望
pàn
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 她治病啊!
请 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 帮我捉害虫吧!”燕子说:“对不起, ~~~~~~ 只会 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 ~~~~~~~~~~~~~~~~~~~~~~~~~ 人帮忙吧!”
~~~~~~~
我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 帮我捉害虫吧!”燕子说:“对不起, ~~~~~~ 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 ~~~~~~~~~~~~~~~~~~~~~~~~~ 人帮忙吧!”
~~~~~~~
我会读第3、4自然段: 1.一边读一边用“——”画出棉花姑娘的话, 用” ﹏﹏”画出啄木鸟、青蛙的话。 2.把自己当做棉花姑娘、啄木鸟、青蛙, 再读一读。 3.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
农民春天种上它, 夏天它就开了花, 秋天结果像个桃, 桃子裂了开白花。
(打一农作物)
huɑ
gū niɑng
30.棉 花 姑 娘

zhuó
zhì
piáo
蚜虫 啄木鸟
治病
七星瓢虫
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 (蚜虫)。她请燕子、( 啄木鸟 ) 和青蛙帮她( 治病),可他们都帮不 上忙,最后,( 七星瓢虫)治好了她 的病。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课堂教学精品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课堂教学精品ppt课件
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 )
亲爱你的们动好物!医青生蛙: 这次我生病了,燕子、青蛙、
bāng 啄木鸟都来 我的忙。最后,七 xīng
瓢虫治好了我的病,我非常感 谢他们。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 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30、棉花姑娘
娘 姑





雪白 稻田
可恶 伤害
许愿
棉花
盼望
帮助
碧绿
忽然
雪白 稻田
可恶 伤害
许愿
棉花
盼望
帮助
碧绿
忽然
边读边想:
棉花姑娘遇见了几 个小动物?他们帮助 她了吗?
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 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 吧!”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 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
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 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 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 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 有许多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 生来给她治病。她请了燕子、 啄木鸟、青蛙来帮她治病。可 是,这三位医生都无能为力。
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 有许多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 生来给她治病。她请了燕子、 啄木鸟、青蛙来帮她治病。可 是,这三位医生都无能为力。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
我该去哪呢?请你帮帮我吧!
吃空中 吃树干 吃田里 吃蚜虫 飞 的虫 上的虫 的虫子


七星瓢虫 吃棉花上的蚜虫 燕子 只捉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只捉树上的害虫 青蛙 只捉稻田里的害虫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教案设计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领会爱迪生多动脑筋,多动手,善于观察:感悟朗读。

【教学重点】:故事性课文的语文文字的感悟,主人公的聪明机智。

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课前准备】:ppt制作的词语投影等【教学流程】:一、回顾1、复习生字词语:(投影出示)爱迪生检查急性阑尾炎来不及环顾四周迟疑片刻几盏油灯急得团团转一溜烟似的捧着明晃晃斥责胡闹委屈点燃亮堂恍然大悟(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2、复习第一段。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非常的爱动脑筋,非常的聪明。

让我们一起走进爱迪生的家,去看看他究竟聪明在什么地方。

)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1、生自由读第二段,你了解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抓关键的词句来理解。

(1)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

(师引导:七岁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有的小朋友还在上幼儿园,有的小朋友刚上一年级,有的小朋友……)【让爱迪生和自己作比较,拉近爱迪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爱迪生当时年龄的“小”,为下文体会爱迪生的“爱动脑筋和聪明”做铺垫。

】(2)抓关键词语“直打滚、几十里外、马上、来不及”等去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

3、朗读指导。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手术顺利地做下来了吗?(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生默读课文第三段,划出相应的词句)2、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去体会。

3、让学生上台表演当时的情景,结合动作理解“环顾四周、迟疑片刻、连连说、急得团团转”。

【一、二年级的学生表演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文中的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动作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在生活中是不常见的。

结合表演来理解,既增加了学习课文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对词语的准确理解。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套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套课件ppt

第1单元
1 古诗二首 第2课时
描写、赞美 春天的古诗有 哪些?
咏 柳
贺 知 章
用诗词 等来叙 述。
从题目可 知这首古诗 主要写的是 什么?
柳树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c1i s~ zhu`ng 裁丝 妆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来 比 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归纳总结
通过口语交际,我们 知道了说话要讲究艺术, 说话时要有礼貌,语气要 柔和,这样交流起来才更 顺畅。
第1单元
语文园地一 第1课时
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
说一说这几个 字有什么特点。
我们可以用什 么方法记住这 几个字?
你能给这几个 字组词吗?
字词句运用
蓝蓝的 的天空 碧绿的 的田野 细长的 的柳条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 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 汗珠,仍不肯休息。
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 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 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朗读质疑
1.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懂的地方。
朗读质疑
2.小组内提出不懂 的词句或问题,互 相解决。
朗读质疑
3.全班讨论没有 解决的问题。
从刚才的朗读中, 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样的景象?
春天的山村景色多 么迷人,春天的山村孩 子多么快乐!
诵读古诗, 体会诗情。
看图背诵古诗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总结课堂, 书写生字。
地上绿草茵茵,杨 柳沉醉,儿童在尽情地 奔跑,天空黄莺在歌唱, 风筝在飞翔,二月的山 村犹如人间天堂。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门豹》 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门豹》 ppt课件

西门豹说: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
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 门豹》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 说一声,说我 要选个漂亮的, 过几天就送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 门豹》
“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30 西 门 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 门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 门豹》
西门豹(“西门”是个复 姓,叫“豹”),战国时期魏 国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 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 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 多好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 门豹》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魏国邺县屡遭水 患,女巫勾结群臣,假借河伯娶 媳妇,榨取民财,百姓苦不堪言。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当 时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相 信迷信,老百姓没有真正认识到 巫婆和官绅的真面目。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 门豹》
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田地荒芜)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 门豹》
西门豹管理邺地,具体做了三件事: 1. _调__查__田__地__荒__芜__,__人__烟__稀__少__的__原__因__。______ 2. _惩__治__巫__婆__,__破__除__迷__信__。________________ 3. _兴__修__水__利__,__灌__溉__农__田__。________________
这话是谁说的
巫婆说的
新娘是哪儿来的 老百姓家的女孩儿
漳河发过大水没有
没有发过, 年年闹旱灾

李娜小。30课第二课时

李娜小。30课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一、回顾所学内容1.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我是什么》,文中的一些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评价。

二、了解“我的脾气”1.“我学会了字词”(1)出示词语:温和暴躁灌溉机器帮助淹没庄稼冲毁灾害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暴躁”两个词语。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灌溉”“淹没”“冲毁”。

(3)填空:有时候,我很,有时候,我很。

我既给人们带来,又给人们带来了。

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理解“帮助”与“灾害”。

2.“我是小小朗诵家”由以上对词语和图片的感受,直接过渡到读。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水的温和和暴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3.“展开想象的翅膀”师:同学们,想一想,“我”的脾气还会怎样?学生回答。

【说明】这一自然段中,生字生词特别多,所以,运用联系前后文,看图片来直观感受,理解记忆字词。

当对词语理解到位了,对水的“温和”和“暴躁”直接感受到了,读好这一段也就轻而易举了。

三、我自信,我能背1.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学完了,谁来评一评这篇文章写得怎样?指名回答,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3.“展示我自己”(1)自由背诵。

(2)对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背诵的部分,邀请学生帮忙一起背。

【说明】由读通课文,到读好课文,再到朗诵课文,这是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优美的文字应该靠背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四、我要写好字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两点水(冲)的写法,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点”和“提”在横中线两边“对望”;写“提”要起笔向下,再回锋向上。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套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完整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套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完整课件

奉献爱心 助人为乐
四处寻觅
哪里需要就 在哪里
主题概括
这首儿童诗通过描写“我们”寻找雷锋的 足迹,赞扬了雷锋 助人为乐 的精神,呼唤我 们向雷锋学习,真诚地去关心、帮助别人, 使 奉献爱心 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拓展延伸
雷锋日记(节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 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孕 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 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1958年6月7日)
jί bàn y ί nɡ mì xū xiàn
棘瓣莹觅需献
cénɡ

曾经 未曾
nìnɡ

泥泞
ménɡ

启蒙 蒙蒙细雨
shùn

顺利 顺着
mài

迈步 年迈
jīnɡ

荆棘 负荆请罪


踏着 踏板


荆棘 棘手
bàn

花瓣 豆瓣


寻觅 觅食
yínɡ

晶莹


需要 需求
xiàn

献出 奉献
(课后第一题)
生产米需要哪些劳动呢?齐读 第八自然段爸爸说的话,想一想爸 爸还有哪些话没有说出来。
爸爸说:“是啊,大米 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 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 农具、肥料、水……”
从种稻子需要的物资写 出了稻子的来之不易。
种稻子还 需要什么?
省略号表明,参与到劳动中来的 人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 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去。(1961年10月20日)

二年级下册第30课

二年级下册第30课

二年级下册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学校:八仙桥街道临邑小学教师姓名:栗庆梅学校:鹤山北落小学教师姓名: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迪检性阑炎溜斥屈堂恍悟2.识字方法:(1)常规识字:加一加:阑屈比一比:斥——斤换一换:迪性组词:课堂恍然大悟(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检: 字谜识字:俭朴一半,不用仆人炎:字谜识字:没有淡水溜:字谜识字:他就这么走了,只留下三滴水3.易读错字:斥(易读成平舌)溜(易读成一声)4.多音字:晃huǎng(明晃晃晃眼一晃十年)huàng(晃动晃悠晃荡)奔bēn(奔跑) 溜liù(一溜烟)bèn(投奔) liū(溜走)5.应会写字:油团炎检查斥责夸奖(1)写正确:易写错字“团”字的“口”要写大一些,给“才”留出空。

“炎”字上面写小一些,下面大一些;注意“火”的笔顺。

“斥”字不要丢了点;“奖”字“大”上面不要多加点。

(2)写美观指导书写的字:炎(上面写小一些)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迟疑斥责一溜烟明晃晃环顾四周恍然大悟又气又急委屈(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运用(一)了解词意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斥责委屈恍然大悟2.了解词意的方法:(如了解上下文理解法,如:恍然大悟。

通过找近义词或反义词来理解,如:斥责。

通过图片直接感知如:委屈……)(二)重点问题:1.(1)爱迪生怎样救妈妈?(2)爱迪生为什么能够救妈妈?2.学生课前预习中质疑提出的问题。

(三)仿写句子(或造句)训练:1.用“恍然大悟”造句。

2.比较两个句子,看哪句写得好。

(1)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爱迪生奔出大门。

(2)大家急得团团转。

大家很急。

三、情感体验: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恍然大悟”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提升
爱迪生发明灯泡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 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 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因此, 爱迪生就暗下决心:“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 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 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 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 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 “今天多亏了你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2/27/2021
“一溜烟”说明爱迪生心里非 常着急,来不及向别人解释原
因就赶紧地跑了出去。
2/27/2021
“恍然大悟”是猛一下子清醒的 样子。 谁能用恍然大悟造句?
2/27/2021
爱迪生救妈妈
结构梳理
妈妈生病 无法手术
危险 太暗
找大镜子
变亮
妈妈得救
成功
善于思考
主题概括
本篇课文讲的是爱迪生 七岁的时候妈妈突然得了 急性阑尾炎,好不容易请来医生却 因为灯光太暗,大家束手无策,爱迪生
急中生智利用镜子反光聚光原理解决了这 一困难,妈妈得救了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 我们可以看出爱迪生从小就善于思考,爱动
字词乐园
xiū
zhē
yǎn



duǒ
tàn
nèn




chù
què



2/27/2021
会写的字
yóu

tuán

yán

2/27/2021
jiǎn

chì

kuā

chá



jiǎng

油灯 纸团 炎热
2/27/2021
检查 痛斥 夸奖
查收 负责 得奖
会认的字


liù

huǎng

xìng





lán

táng

2/27/2021
多音字
bēn (奔跑 奔走)
fā (发现 发明)


bèn (奔向 投奔)
fà(头发 理发)
huàng (摇晃 晃动)

huǎng (晃眼 明晃晃)
2/27/2021
词语释义
伟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 环顾:向四周看。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斥责:用严厉的语言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亮堂:敞亮,明朗。 恍然大悟:猛一下子清醒的样子。
二年级下册
30
资料宝袋
人物 简介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 ,他 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 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他是有史以来 最伟大的发明家,迄今为止,没有人能打破他创造的发明专 利数世界纪录,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会认的字
课文解析
爱迪生是一位伟 大的发明家,他从小 就爱动脑筋,常常想 出一些好主意。有一 次,他靠自己的聪明 救了妈妈的命。
2/27/2021
“有 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
2/27/2021
那一年,爱迪生 刚满七岁。一天,妈 妈忽然肚子痛,疼得 在床上直打滚。爸爸 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 去请医生。太阳快落 山的时候,医生终于 来了。
脑筋,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我们在生活中 也应该处处留心,因为科学来源于 生活。
写法点拨
总分写作顺序:就是先总写要说明的事情, 然后再围绕这一事情分别叙述。 文章开篇就总的介绍了爱迪生“聪明”“爱 动脑筋”下面再接着写他具体怎样利用自己 的聪明才智想出好主意救妈妈的。这种总分 的写作手法能够让读者对文章的脉络一目了 然。
2/27/2021
妈妈的状况非常紧急,这么多人对 光线太暗束手无策,突出了年仅七 岁的小爱迪生的聪明、善于思考和 沉着冷静。
2/27/2021
2/27/2021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 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 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 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 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 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 亮堂起来了。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爱迪生发明灯泡
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 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放在在U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 处理。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 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 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此时,夜幕正在降临, 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 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发 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13个月的艰苦奋 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 破性的进展。
2/27/2021
爱迪生家和医院的距离远还 是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读一读,画一画
2/27/2021
2/27/2021
距离远,我从“几十里 外”“太阳快山”“终 于”看出来的。
1里=500米
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 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 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爱迪生发明灯泡
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 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 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 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 麦肯基说。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爱迪生,但他明白,头发与 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爱迪生走身,准 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 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
2/27/2021
近义词 主意——办法 急忙——连忙 环顾——环视 斥责——指责 夸奖——表扬 迟疑——犹豫
2/27/2021
课前预习
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 需要自己做到以下三点: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 三、 查阅资料了解爱迪生都有哪些伟 大发明。
爱迪生发明灯泡
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 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 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爱 迪生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 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 走近了一步。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爱迪生的老朋友 麦肯基来看望他。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