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张溥与七录斋文言文翻译加点字翻译
张溥与七录斋文言文翻译加点字翻译明人张溥..,名高一时。
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抄。
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
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加点字注释】(1)张溥:明朝著明文学家(2)幼:小时候(3)嗜:爱好(4)已:毕,完。
(止、罢了)始已:文中指才停止。
(5)即:立刻。
(6)是:这样。
(7)始:才。
(8)管:毛笔管。
(毛笔杆)(9)皲(jūn):皮肤因受冻而开裂。
(10)沃汤:用热水浸。
沃,润泽。
汤,古代指热水。
(11)名:命名。
(12)斋:书房。
(13)文:同"纹",思路。
(14)索:索取。
(讨取、要)(15)毫:毛笔。
(16)俄顷:时间词,一会儿。
(17)立就:马上完成。
(18)名高一时:名声在当时最响。
【译文】明代人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定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读过一遍,立刻将纸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算完。
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
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用热水浸泡好几次。
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
张溥作诗写文章思路敏捷,各地有人向他索取诗文,他不用写草稿,当着客人面挥笔写作,马上就写成了。
所以当时他的名声最响。
【拓展】“七录斋”是明代江苏太仓人张溥的作品。
张溥,曾中进士,明朝著名文学家,为东林党成员。
这则短文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一丝不苟,认真思考,只有勤奋才能出天才。
抄一遍,胜过读十遍。
这是加强记忆的良方。
“抄”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文言文加点字(解释)文言文加点字是指在一篇文言文章中,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中的生僻字、疑难词汇或者不常见的古代用法,作者在这些字词的旁边加上现代汉字以起辅助解释的作用。
文言文加点字在学习文言文、阅读古代文献以及进行翻译工作时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将从加点字的作用、加点字的技巧以及加点字的误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加点字在文言文的理解和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加点字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特别是对于那些生僻字词或者古代用法不熟悉的读者来说,加点字可以起到提示和解释的作用,使读者不至于对整篇文章产生误解。
其次,加点字可以帮助读者扩大词汇量,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
通过加点字,读者可以逐渐熟悉并掌握更多的生僻字、疑难词汇,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最后,加点字也对于进行文言文的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帮助。
在翻译过程中,加点字可以帮助翻译者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从而得到更准确、通顺的译文。
在进行加点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要根据文章的语境和读者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
加点字的目的是辅助理解,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确定哪些字词需要加点。
其次,加点字要注意使用现代汉字,以保证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古代汉字在形状上与现代汉字有所差异,使用现代汉字可以减少读者对字形的困惑。
同时,加点字的选择要尽量简洁易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生僻的字词。
最后,加点字的位置要合理,一般距离生僻字的右上方为宜,不宜过于靠近或过远,以免影响整篇文章的美观和阅读体验。
在使用加点字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需要避免。
首先,不能过分依赖加点字来理解文章,读者应该通过全面地了解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理解。
加点字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不能替代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其次,加点字要避免过多,否则反而会给读者造成困扰,降低整篇文章的可读性。
应该根据文章的需要和读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避免过度使用。
再次,加点字的使用要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文言文加点字积累
文言文加点字积累俄而:1.不久顾:1.回头看欣:1.高兴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何:1.什么儿女:1.指家里的子侄辈未若:1.不如期:1.相约,约定因:1.凭借至:1.到,到达2.……的原因 2.很3.于是俱:都,一起拟:1.相比欲:想要去:1.离去既已:既然已经委:1.舍去,丢下宁:怎么引:1.拉辄:就骤:急,大可以:可,可以。
以,因为,可以因为。
难:为……感到为难以:1.把聚敛:收集 2.凭3.相当于“而”,顺接,无意遂:于是语:告诉所以:……的原因大:十分以此:凭踧踖:尴尬贼:强盗收:抓盗:小偷中外:家里家外……耳:句末语气词,罢了……也:判断句式,表判断时:当时已:停,停止诣:到,拜访尝:曾经昔:从前还:回来皆:都是值:恰巧,恰逢是:这,这样乃:于是莫:都谓:1.对……说2.认为奇:对……感到惊奇殊:很,特别既:已经事:侍奉故:1.依旧,仍然2.所以使:让3.通固,本来遽:1.j u,紧张恒:常常,经常2.立刻徐:慢慢地斫:zhuo,砍岂:难道好:hao寻:不久即日:马上,当天遗:送,交贮录:储存冀:希望时:按时容:……的神色愠:生气或:1.有人三:泛指多次2.有时信:真诚诸:相当于“之于”逾:逾越弗:不立:独立做事以示:把……给……看罔:迷惑以为:认为殆:疑惑故:所以不堪其忧:不能忍受这种忧苦以……为:把……当做疏食:粗粮若:1.如果2.好像肱:胳膊夺:改变谢:谢罪,认错笃:坚守,坚定反:通返,返回女:通假字,通汝,你于:1.向知:1.z h i通假字,通智,聪明 2.在2.了解对:回答耐:把中国:整个国家辟:剖析盖:大概临:靠近然:1.……的样子并:一起2.对,正确圮:倒塌恶:1.w u厌恶阅:经过2.w u哪里,怎么观于:参观在喟然:感叹的样子棹:划船行:走湮:埋没走:跑啮:冲刷逸:跑渉:渡取:抓惑:糊涂说:sh u i,说服不亦……乎:不也是……的吗子:你自:从吾:我若此:像这样予:我辞:言辞所从坠:掉落的地方始:1.开始者:1.……的人2.才 2.……的地方说:通悦,愉快积憾:积愤而:1.顺接,无义累累然:成群结队的样子并列——切问而近思旦:1.天承接——温故而知新 2.天亮修饰——谋而不忠鸣啮:又叫又咬 2.转接,但,却具:具备与:给仰:靠直:正直恼之:使……恼怒亡:1.通无百故:百般2.丢失次:第二多闻:见识广博力:努力是故:之所以就:靠近念:想则:就王:统治诸从:各个君:统治咸:都穷:穷尽,完悉:都既晓:已经天亮了内亲:父辈忿:fen,生气外亲:母辈云:说密:偷偷地当:应当由是:因此戏:开玩笑才器:才能蛇行:像蛇一样爬行火:蜡烛窘迫:为难及:1.赶得上2.等到窦:洞每:1.经常,常常不意:不料 2.每次仅:只足:够搏:抓为学:求学问挞:鞭打犹:还恬:平静邑:村夫曷:通何,为什么济:帮助策:鞭子窃:偷偷地已而:1.不久2.罢了辞章:写诗词文章目:写下题目未始:没有援:拿起素:向来,一向过:拜访从:跟从。
二十五篇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今黄生贫类予
类
相似
非独书为然
然
是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
假
借
余幼好书
余
我
子孙弃者无论焉
无论
更不用说
姑俟异日观
异
其他的
必虑人逼取
虑
担心
家贫难致
致
得到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
强
勉强
知幸与不幸
知
知道
家贫难致
难
不容易
叹借者之用心专
专
专一
明日去
去
失去
必虑人逼取
取
索取
汗牛塞屋
塞
充满
俸去书来
去
失去
生固幸而遇予乎
生
对读书人的尊称
道
途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亡
灭亡
以光先帝遗德
遗
遗留
不宜妄自菲薄
菲薄
轻视
以塞忠谏之路也
塞
堵塞
不宜异同
异
不同
若有作奸犯科
作
做
若有作奸犯科
犯
触犯
论其刑赏
论
判定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平
公平
使内外异法也
使
让
使内外异法也
异
不同
此皆良实
实
诚实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给予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挑选
然后施行
行
做
有所广益
益
好处
性行淑均
屋舍俨然
舍
房屋
设酒杀鸡作食
食
食物
美池、桑竹之属
属
类
说如此
说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解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解释以下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仅供参考:
1. 《孟子》三章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得”的意思。
故:所以。
是:这。
非:不是。
辞:推辞。
患:祸患,灾难。
身:自己,自身。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内:名词作状语,在国内。
外:名词作状语,在国外。
2. 《愚公移山》
方:方圆,指面积。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惩:苦于。
塞:阻塞。
迂:曲折,绕远。
荷:扛。
孀:孀妇。
暮:晚上。
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穷匮:穷尽。
厝:挖山填谷。
3. 《富贵不能淫》
居:住。
淫:过度,沉溺。
移:改变。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被发掘,被起用。
举:被举荐。
故:所以。
任:责任,使命。
征:征战,战争。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5. 《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到军营去慰劳将士们。
6. 《诗词五首》
采菊东篱下:在东篱下采摘菊花。
文言文加点字
《王顾左右而言他》托:托付。
妻子:妻子、儿女。
之:到……去。
比:等到。
冻:冷,这里指使……受冻;馁něi:饥饿,这里指使……挨饿。
反:同“返”,回来。
如之何:对他怎么办?弃:放弃。
已:止,这里指罢免。
顾:环顾。
《公输》为wâi:替。
云梯之.械:这样的。
以:用来。
闻:听说。
起:起身,出发。
至:到达。
命:教导,告诫。
焉为: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
借:凭借,依靠。
请:在此为敬辞,意思是“请让我”。
义:崇尚仁义。
固:本来,从来。
再:第二次。
说:说话。
为wãi:做,制造。
何罪之有:宾语前置,“有何罪”。
有余于.地:在。
争:争夺。
智:明智,聪明。
知:明白。
争:争辩。
得:达到目的。
强:坚强,刚强。
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道理。
服:被说服。
《曹刿论战》伐:征伐。
将:将要。
其:代词,代指曹刿。
肉食者:吃肉的人。
指当权者。
谋1:谋议;谋2:谋虑。
间jiàn:参与。
鄙:浅陋,无知。
何以战:宾语前置,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
必以.分人:以:把。
徧biàn:通“遍”,遍及,普遍。
牺牲:指猪、牛、羊等。
从1:顺从。
从2:跟随。
加:虚报夸大。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fú:信任。
福:保佑。
狱:诉讼案件。
虽:即使。
必以.情:按照。
忠:尽本职。
属:类。
可:可以。
以:凭借。
乘:骑,坐。
鼓: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追逐。
辙:车轮碾出的痕迹。
轼:车厢前的横木,作扶手用。
既克:已经战胜。
故:缘故。
作:振作。
再:第二次。
衰:衰退。
盈:充满。
故:所以,因此。
测:推测。
伏:埋伏。
靡mǐ:倒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动词,讽喻。
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
谏:名词,批评意见。
修:长。
昳(yì)丽:光艳美丽。
朝(zhāo):白天。
服:穿戴。
窥:看。
及:比得上。
复:又。
孰与:“孰与”连用表示比较。
意思是与……相比,谁更……自信:相信自己。
常见文言文加点字翻译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加点字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时去复习,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安居在天空的北端,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它。
”三、《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局限于一种才能。
”四、《论语·里仁》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看到有德行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五、《论语·公冶长》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面貌,很少能体现仁德。
”六、《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七、《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八、《论语·泰伯》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
”通过以上加点字翻译,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领悟到孔子的思想精髓。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文言文加点字解释分课汇总
Wyxsj080529 文言文加点字解释分课汇总《小石潭记》1、日光下彻:2、伐竹取道:3、下见小潭:4、不可久居:5、明灭可见:6、乃记之而去:7、全石以为底:8、为坻、为屿……:9、斗折蛇行:10、潭中鱼可百许头:11、皆若空游无所依:12、似与游者相乐:13、俶而远逝:《核舟记》1、其两膝相比者:2、中轩敞者为舱,弱篷覆之:3、启窗而观: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6、佛印居右,鲁直居左: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8、佛印绝类弥勒:9、神情与苏、黄不属:10、为宫室、器皿、人物:11、又用篆章一:12、东坡现左足,鲁直现右足:《黄生借书说》1、吾不得而见之矣:2、姑俟异日观:3、归而形诸梦:4、而其归书也必速:5、余幼好书:6、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7、为一说,使与书俱:8、必虑人逼取:9、家贫难致:10、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11、今日存,明日去:12、汗牛塞屋:13、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4、生固幸而遇予乎:15、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16、知幸与不幸:17、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捕蛇者说》1、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2、则久已病矣:3、当其租入: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6、更若役:7、岁赋其二:8、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9、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10、号呼而转徙:1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12、以尽吾齿:13、自吾氏三世居是乡:14、太医以王命聚之:15、蒋氏大戚:16、去死肌,杀三虫:17、君将哀而生之乎:18、而乡邻之生日蹙:19、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0、谨食之:21、向吾不为斯役:22、非死则徙尔:23、今以蒋氏观之,犹信:24、黑质而白章:《桃花源记》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芳草鲜美:4、渔人甚异之:5、欲穷其林:6、林尽水源:7、便得一山:8、便舍船,从口入:9、初极狭:10、土地平旷:11、屋舍俨然:12、有两田美池桑竹之属:13、阡陌交通:14、其中往来种作:15、具答之:16、便要还家:17、设酒杀鸡作食: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9、遂与外人间隔:20、此人一一为具所闻:2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3、不足外人道也:24、便扶向路:25、及郡下:26、诣太守:27、说如此:28、寻向所志:29、寻病终:30、后遂无问津者:《曹刿论战》1、齐师伐我:2、又何间焉: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衣食所安,未敢专也:5、小惠未遍,民弗从也:6、小信未孚:7、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8、虽不能察:9、战则请从:10、公与之乘:11、公问其故:12、一鼓作气:13、夫大国,难测也:14、彼竭我盈:《出师表》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以光先帝遗德:4、不宜妄自菲薄:5、以塞忠谏之路也:6、不宜异同: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8、宜付有司论其刑赏:9、使内外异法也:1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1、此皆良实:12、志虑忠纯:13、然后施行:1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16、性行淑均:17、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18、是以众议举宠为督:19、亲贤臣,远小人:20、愿陛下亲之信之:2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2、可计日而待也:23、每与臣论此事:2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25、臣本布衣:26、苟全性命于乱世:27、不求闻达于诸侯:28、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9、咨臣当世之事:30、遂许先帝以驱驰:31、后值倾覆:32、受任于败军之际:33、奉命于危难之间:3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35、以伤先帝之明:36、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7、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38、还于旧都:39、至于斟酌损益:40、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4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42、则责攸之、祎、允之慢:43、陛下亦宜自谋:44、以咨诹善道:45、察纳雅言:46、臣不胜受恩感激:47、临表涕零:《两小二辩日》1、及日中如探汤:《周亚夫军细柳》1、请以军礼见:2、可得而犯邪:《口技》1、京中有善口技者:2、满坐寂然:3、絮絮不止:《唐雎不辱使命》1、秦王不说:2、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4、且秦灭韩亡魏:《岳阳楼记》1、属予作文以记之:2、浩浩汤汤:3、阴风怒号:4、山岳潜形:5、把酒临风:《周处》1、实冀三横唯余其一:2、并皆暴犯百姓:《狼》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顾野有麦场:《醉翁亭记》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作亭者谁:3、至于负者歌于途:4、起坐而喧哗者:《黔之驴》1、蔽林间窥之:《黠鼠赋》1、拊床而止之:2、既止复作:3、堕地乃走:《公输》1、夫子何命焉为:2、争而不得,不可谓强:3、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邹忌讽齐王纳谏》1、于是入朝见威王:2、地方千里: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活板》1、兼与药相粘,不可取:《陈涉世家》1、陈胜、吴广乃谋曰:2、举大计亦死:3、上使外将兵:4、广故数言欲亡:《孔孟论学》1、敏而好学:2、譬如平地:3、进,吾往也:《勉学》1、行道以利世也:《熟读精思》1、众说纷错:2、而求其理之所安:3、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巢谷传》1、谷素多力:2、已而道平生:补:1、为一说,使与书俱;2、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初中文言文加点字、文学常识及鉴赏
初中文言文整理笔记一、《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名的,著名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朴素,不加装饰的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身体孔子云.:“何陋之有?”:说谈笑有鸿儒..:平民,此指无学问的人..:渊博的学者往来无白丁中心:本文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他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了解:选自《全唐文》。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二、《爱莲说》【宋·周敦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观赏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遥远,距离空间大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众人,众人的中心: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
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了解:选自《周元公集》。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三、《伤仲永》【宋·王安石】仲永生.五年:出生,诞生未尝识书具.:器具,器械忽啼求.之:请求,乞求父异.焉:感到奇怪,惊奇并自为其名.:名字,名称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当作,作为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看,欣赏不使.学:让,致使于舅家见.之:看见,见到泯然众.人矣:一般的,普通的中心:惋惜仲永,提醒世人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
了解: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推举,推荐;中间,期间衡于虑.:思想,心思,意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担子,责任入.则无法家拂士:进入(朝廷),国内然后知生..于忧患:懂得,明白;使……活国恒亡.:灭亡,死亡行.拂乱其所为.:做,实行;行为,作为曾益.其所不能:增加而后作.:起来,兴起,振作中心:忧虑祸患能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死亡。
了解:选自《孟子·告天下》。
文言文重点加点字翻译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翻译与加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慈:仁爱的;母:母亲;手:手中;线:缝衣用的线;游子:远游的人;身:身上;衣:衣服。
)
仁爱的母亲手中拿着缝衣的线,远游的人身上穿着她缝制的衣服。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临行:临别之时;密密:细致地;缝:缝补;意:心意;恐:担心;迟迟:迟缓地;归:回来。
)
临别之时,母亲细致地缝补衣服,她担心远游的人迟迟不能归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谁说;寸草:小草;心:心意;报:回报;得:得到;三春:春天的三次;晖:阳光。
)
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回报得到春天的三次阳光。
整篇文言文翻译如下:
仁爱的母亲手中拿着缝衣的线,远游的人身上穿着她缝制的衣服。
临别之时,母亲细致地缝补衣服,她担心远游的人迟迟不能归来。
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回报得到春天的三次阳光。
这篇《游子吟》通过描述母亲为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寸草虽小,但其心意却是真挚的,能够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正如春天的阳光温暖万物,照亮人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文言文加点字翻译
加点字翻译183. 慈禧即擢.吴为典史:罄.其所有:184.恒.妙语连珠:得无..导弹耶:185.及其日中如探汤.:日初出沧沧凉凉:.....186.....孰为.汝多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87.一童采薪山中,为虎所攫:..再附上,倏.尔上树:188.之.雕像者店肆:之雕像者店肆:..189...乙鄙其所为,遂子市:....遂效梁上君子,潜入其室而觇:190讵.知是书行文若高山流水:期年而再三..版焉:191.不免心惊肉跳,遂盛敛.而卧:盛敛而卧,以俟.死192.见其家徒四壁,止以薪当.铺地夫胡卢..而笑:193.相率.入路侧古庙避之:女方以为夫妻以合:194.居无何...,阴间之鬼悉为所收:醉鬼曰:“设为大钟,一与汝搳.三十拳:196.以梃.奋击:负痛而却:..197.....及.角既坚利:及角既.坚利:198.牛还.走:牛颓然..而从199.笞.之:役.牛者:200.龁.其衣角:抚尸大恸.:201.大小反纳..猴爪:盖.畏人:202.相约逻守..:守猴群至而纵.焉:203.索笔书函.:甲莫名.所以:204.方惶遽..应战:讵.知狗身皆捆火药:205.攀薪而觇.:恂恂..而入:206.暇.闲则栓之:且困于练:..207.猴羸.甚:装束..似七品官:208.强其项.砖而立:先以箍套鸡之.项:209.一猴执策.而御:怫然..而下210.倔强性成,不受羁勒..:洋员屡乘屡蹶.:211尔等凝视须臾..:金佛各有三窍.:212蝎缘.其背而上:俟.缸底蝎尽:213友偕伴敝而窥之倏:214乙亟.叹其妙:翌日昧爽..:215.其友汤鹏造访..:由是..交绝:216.亟谏.阻之:卒.以不堪其忧217.操农功...者众:金即偃仰..:218市.之归:甫.登楼:219.犬歔.而啮:何.陌路逢犬220以所贿之银等.:令恁然..221乃贸.其珠:躯内间.以金锭:222遂令取曩之文牍.审阅:以军功得简拔..:223某衔.之:见夫人晨浣.:225.人有亡鈇.者:俄而相其谷.而得其鈇:226.宋有狙.公者:与若茅.:227.揣.稚龟入窍:民遭涂炭:..。
新课标必背16篇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新课标必背16篇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一、《论语十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常“悦”的古字,愉快2、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3、吾日三省吾身反省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5、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有害7、诲女知之乎教导同“汝”,人称代词,你8、是知也此,这知通“智”,聪明9、择其善者而从之优点10、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11、死而后已停止1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施加二、《桃花源记》(晋陶渊明)13、缘溪行沿着14、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15、复前行,欲穷其林穷尽16、初极狭,才通人仅仅17、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19、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20、黄发垂髫老人小孩21、具答之详细22、便要还家通“邀”,邀请2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4、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25、皆叹惋感叹、惋惜2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27、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28、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从前的做标记29、诣太守到30、寻向所志标记31、欣然规往计划32、寻病终随即,不久三、《陋室铭》(唐刘禹锡)33、有仙则名著名,出名34、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博学的人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36、可以调素琴调弄,这里指弹(琴)3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官府的公文使……劳累四、《爱莲说》(宋周敦颐)38、可爱者甚蕃多3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沾染洗涤美丽而不端庄40、不蔓不枝生枝蔓长枝节4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更立4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43、陶后鲜有闻少44、同予者何人我45、宜乎众矣应当五、《三峡》(北魏郦道元)46、略无阙处毫无通“缺”,中断4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半夜太阳48、至于夏水襄陵上49、沿溯阻绝逆流而上50、或王命急宣有时5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里指飞奔的马快52、则素湍绿潭急流5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茂盛实在54、每至晴初霜旦下霜的早晨55、属引凄异接连不断56、哀转久绝消失六、《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57、解衣欲睡,月色入户解开门58、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59、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漫步60、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6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的人七、马说(唐韩愈)6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只是并列而死63、不以千里称也著称6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65、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6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67、策之不以其道鞭打68、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69、执策而临之鞭子八、《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70、无从致书以观得到71、走送之跑72、尝趋百里外曾经73、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请教74、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引,提出请教75、礼愈至周到76、俟其欣悦等待77、卒获有所闻最终,终于78、媵人持汤沃灌热水79、主人日再食每天80、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81、腰白玉之环腰佩8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破九、小石潭记(唐柳宗元)8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84、水尤清冽格外凉85、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8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映在87、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88、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89、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90、以其境过清凄清十、岳阳楼记(宋范仲淹)9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降职或远调做太守9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通“俱”,全,皆93、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94、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优美的95、朝晖夕阴日光9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97、前人之述备矣详尽98、连月不开放晴99、薄暮冥冥迫近100、至若春和景明日光101、而或长烟一空全102、宠辱偕忘一起103、把酒临风持、执104、或异二者之为或许105、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归依十一、醉翁亭记(宋欧阳修)106、环滁皆山也环绕,围绕107、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108、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109、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靠近110、名之者谁命名111、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112、杂然而前陈者摆开113、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11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十二、出师表(三国诸葛亮)11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时刻116、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117、引喻失义适宜,恰当118、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119、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120、性行淑均善平12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12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123、躬耕于南阳亲自12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25、由是感激感动、激奋126、夙夜忧叹早晚127、当奖率三军鼓励128、攘除奸凶奸邪凶顽的敌人129、以彰其咎表明、显扬130、临表涕零眼泪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31、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13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133、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134、所以动心忍性通过这样的途径使……惊动使……坚强135、人恒过常常136、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137、而后喻明白,了解138、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十四、鱼我所欲也《孟子》139、鱼,我所欲也想要140、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14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142、蹴尔而与之用脚踢143、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14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145、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146、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14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十五、曹刿论战《左传》148、又何间焉参与149、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150、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151、弗敢加也虚报15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为人所信服赐福,保佑15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即使154、忠之属也尽力做好分内的事类155、公将鼓之击鼓156、齐师败绩大败157、即克,公问其故战胜原因15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振作减弱消失159、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160、望其旗靡倒下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61、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162、朝服衣冠穿戴16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164、孰视之仔细165、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166、臣之妻私臣偏爱167、王之蔽甚矣受蒙蔽16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169、能谤讥于市朝议论170、门庭若市集市171、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172、皆朝于齐朝见。
中考文言文加点字翻译
原文: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翻译:1. 滕王高阁临江渚:滕王的高楼建在江中的小洲上。
2. 佩玉鸣鸾罢歌舞:佩戴玉佩,鸾鸟鸣叫,停止了歌舞。
3. 画栋朝飞南浦云:画栋高耸,朝霞映照,仿佛飞向了南浦的云。
4. 珠帘暮卷西山雨:珠帘在傍晚时分卷起,遮住了西山的雨。
5. 闲云潭影日悠悠:悠闲的云彩在潭水中留下倒影,日子过得如此悠长。
6. 物换星移几度秋:事物变迁,星辰转移,几度春秋过去了。
原文: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翻译:1. 阁中帝子今何在:阁中的帝王之子如今在哪里?2. 槛外长江空自流:门槛外的长江水依然空自流淌。
原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翻译:1. 落霞与孤鹜齐飞:夕阳的余晖和孤独的鸟儿一同飞翔。
2. 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天的江水与天空的颜色融为一体。
原文: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翻译:1. 渔舟唱晚:渔船在傍晚时分唱歌。
2. 响穷彭蠡之滨:歌声在彭蠡湖畔回荡。
原文: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翻译:1. 雁阵惊寒:雁群惊飞,打破了寒冷的气氛。
2. 声断衡阳之浦:声音在衡阳的江浦处戛然而止。
原文: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翻译:1. 遥襟甫畅:心情舒畅,胸襟开阔。
2. 逸兴遄飞:豪情逸致迅速飞扬。
原文: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翻译:1. 爽籁发而清风生:优美的音乐响起,清风吹拂。
2. 纤歌凝而白云遏:轻柔的歌声凝固,白云被阻挡。
通过以上对《滕王阁序》中实词、虚词的加点字翻译,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意思。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识记常见的实词、虚词。
2.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现象。
3. 掌握文言文的句式特点,如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4. 仔细阅读原文,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5. 多加练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相信读者能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狼文言文翻译加点字翻译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道:“吾闻之也,天子重英豪,海内共戴尧天。
今日得之,实为幸甚!然吾辈虽不得志于诸侯,尚欲以英雄自居。
今既见天子,当何面目见之?”狼曰:“吾辈虽不才,亦欲附凤尾,以成大业。
然吾辈所至之处,多逢奇遇,遂至颠沛流离。
今日幸得天子,何不乘此机缘,共谋大业?”狼言未已,屠夫闻之,以为狼欲共谋大事,遂欣然从之。
屠夫曰:“吾闻之,英雄莫问出处。
今吾辈得遇天子,正当共图大业,何可因出身低微而自谦?”狼曰:“善。
”遂与屠夫商议,欲图大事。
屠夫曰:“吾闻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吾辈虽欲谋大事,然若不慎,反致祸端。
吾有一策,可保万无一失。
”屠夫言罢,狼曰:“愿闻其详。
”屠夫曰:“吾欲借天子之威,令天下英雄归心。
吾辈先从边疆起事,渐次席卷中原,然后北定燕赵,南并吴越。
如此,天下可定。
”狼曰:“此计甚妙。
”遂与屠夫分头行事。
屠夫往见天子,献上狼之计策。
天子闻之,大喜,曰:“卿等能如此,吾何忧天下不治?”屠夫归报狼,狼曰:“吾辈之事,已得天子之助,大业可成矣。
”遂与屠夫合兵一处,分兵两路,一路往北,一路往南。
狼自领北军,屠夫领南军。
狼率北军,所向披靡,连克数城。
屠夫率南军,亦所向无敌,所过之地,皆望风而降。
狼与屠夫合兵,势如破竹,直指中原。
狼与屠夫会师,屠夫曰:“吾辈已得中原,宜乘胜追击,一举而定天下。
”狼曰:“善。
”遂挥师南征,所向披靡,不久,天下尽归狼与屠夫之手。
狼与屠夫共谋大业,然狼心中始终不忘旧事。
一日,狼对屠夫曰:“吾闻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吾昔日与君有隙,今已得天下,宜先除君,以绝后患。
”屠夫闻言,大惊,曰:“君何出此言?吾与君同心协力,共创大业,岂可反目成仇?”狼曰:“吾非忘君,然吾心有所系,不得不除君。
”屠夫曰:“吾知君之意,然吾不能从。
君若欲杀吾,请先杀吾。
”言罢,拔剑自刎。
狼见屠夫自刎,心中亦有所动,遂放屠夫归乡。
自此,狼独揽天下,然心中始终不安,每夜梦中,皆见屠夫追杀之状。
翻译句子加点字文言文
原文:“宝钗闻之,心中暗叹,想道:‘此人举止言谈,竟似我之知己。
然吾等身份有别,难以相知。
今日得遇,实乃天意。
吾当以诚相待,不负斯遇。
’”译文并加注:宝钗闻之,心中暗叹,想道:“此人举止言谈,竟似我之知己。
然吾等身份有别,难以相知。
今日得遇,实乃天意。
吾当以诚相待,不负斯遇。
”注:1. 宝钗:指《红楼梦》中的女主角薛宝钗。
2. 闻之:听到之后。
3. 心中暗叹:心中默默地叹息。
4. 想道:心想。
5. 此人举止言谈:此人的举止和言谈。
6. 竟似我之知己:竟然像我的知己一样。
7. 然吾等身份有别:然而我们身份有差别。
8. 难以相知:难以相互了解。
9. 今日得遇:今天能够遇见。
10. 实乃天意:这实在是天意。
11. 吾当以诚相待:我应该诚心诚意地对待他。
12. 不负斯遇:不辜负这次的相遇。
翻译成文言文,并加注如下:宝钗闻之,心中暗自叹息,窃思:“此人之举止言谈,宛如吾之知己。
然吾与彼,身份悬殊,相知实难。
今朝得遇,实乃天命使然。
吾宜以诚相待,勿负此遇。
”注:1. 窃思:私下里想。
2. 呆似:宛如。
3. 身份悬殊:身份相差甚远。
4. 相知实难:相互了解确实困难。
5. 天命使然:天意如此。
6. 宜:应该。
7. 勿负:不要辜负。
此段文字描绘了宝钗在遇见知己后的内心活动,表达了她对这份难得的相遇的珍视和对友谊的渴望。
文言文的翻译力求保持原文的意境和韵味,同时注释部分则对文言文中的生僻词汇和成语进行了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七上文言文原文、加点字、翻译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
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
不久连绵不断竟然城市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像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用……的样子
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不一会儿通“无”,没有。只有高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窗户都
(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齐向他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定在这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言文翻译加点字考点
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翻译并加点字: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称王天下的事并不包括在内。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父母都健在,兄弟间没有灾祸,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君子有这三件快乐的事,而称王天下的事并不包括在内。
孟子之言,可谓深得人生真谛。
君子之乐,非富贵之乐,非权势之乐,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宁静。
父母兄弟之乐,乃家庭和睦之象征,是人伦之乐;不愧于天,不怍于人,乃道德之乐,是心灵之乐;得英才而教育之,乃教育之乐,是事业之乐。
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君子之乐的完整体系。
今人往往追逐名利,追求权势,却忽略了生活中的真谛。
孟子所言之三乐,虽看似平凡,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吾辈当以此为鉴,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非物质上的奢华。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此乃家庭之乐。
家庭和睦,亲情美满,人生一大幸事。
古人云:“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人生之基石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此乃道德之乐。
人立于天地之间,当有道德之心。
道德之乐,使人内心宁静,胸怀坦荡。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乃教育之乐。
教育乃国家之根本,民族之希望。
得英才而教育之,为国家培养人才,为民族谋福祉,此乐何其大也!孟子之乐,虽非一时之乐,亦非一事之乐,而是一种贯穿人生始终的境界。
君子之乐,在于心灵的满足,而非外在的繁华。
吾辈当以此为志,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以实现人生之价值。
七下文言文原文、加点字、翻译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从前和当、做撞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部落首领,愤怒地撞击不周山,
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绳断向西北
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结果天向西北方向倾斜,
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
所以向那里塌陷向东南
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下塌,
故水潦尘埃归焉。
所以积水尘土汇聚向那里
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向这里汇集。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光通“只”,仅仅。途中两狼,Βιβλιοθήκη 行甚远。屠惧,投以骨。紧跟很把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
仍然又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到光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但是主谓之间一起追赶像原来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困窘它们攻击向旁边看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这中间覆盖于是,就靠它的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
放下注视的样子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
径直离开
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夸父逐日(《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竞赛跑想要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到黄河够向北
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向北喝大湖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异义例词例句古义今义1 居居十日过了居住2 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3 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4 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5 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次数6 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7 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8 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9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10 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11 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12 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13 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14 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15 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16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17 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18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19 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20 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21 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22 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23 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24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25 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6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â):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7、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童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適: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
(《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
(《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信: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一词多义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
(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
(“锐不可当”)19. 道:1、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30. 分:fēn 1、划分,分开。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â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2、光线(仿佛若有光)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49. 号:háo 1、大叫,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