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蔺东斌主讲)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知识归纳1.有关物质组成基本概念及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组成①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构成的。
②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③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 的纯净物化合物: 的纯净物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图251(3)混合物和纯净物①________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________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3.简单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图253(2)树状分类法图2544.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氢化物: 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等酸性氧化物: 等两性氧化物: 等过氧化物: 等无机化合物⎩⎪⎪⎪⎪⎪⎨⎪⎪⎪⎪⎪⎧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 等二元酸:等三元酸: 等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 等含氧酸: 等按酸性强弱⎩⎪⎨⎪⎧强酸: 等弱酸: 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 等难挥发性酸: 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 等难溶性碱: 等按碱性强弱⎩⎪⎨⎪⎧强碱: 等弱碱: 等盐⎩⎪⎨⎪⎧正盐: 等酸式盐: 等碱式盐: 等复盐: 等5.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2017届高考理综化学暨一轮复习策略
元素题的分类
元素组成题 Ⅱ卷
工艺流程图 Ⅲ卷
化学流程简图 Ⅰ卷
26.(14分)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 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预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 (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打开K,推动注射器活塞, ①Y管中_____________ 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Y管中有少量水珠 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打开K ③_______________ 解释原因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生成的气态水凝集 ④______________
28.(15分)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 FeCl2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属,其目的是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 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 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 的作用是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 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 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 ② 第二只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 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 溶液中仍含有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3溶液,溶液· 变 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 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生成沉淀的 原因是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2017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真题专训第十二章 专题课时6有机合成与推断
专题课时6有机合成与推断1.(2015·广东理综,30)有机锌试剂(R-ZnBr)与酰氯()偶联可用于制备药物Ⅱ:(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2)有关化合物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
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可与新制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C.可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D.可与热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反应(3)化合物Ⅲ含3个碳原子,且可发生加聚反应。
按照途径1合成路线的表示方式,完成途经2中由Ⅲ到Ⅴ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明反应试剂,忽略反应条件)。
(4)化合物Ⅴ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组数为________,以H替代化合物Ⅵ中的ZnBr,所得化合物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手性异构)。
(5)化合物Ⅵ和Ⅶ反应可直接得到Ⅱ,则化合物Ⅶ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化合物Ⅰ的结构简式即可得出其分子式为C12H9Br。
(2)结合流程图中化合物Ⅱ的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Ⅱ的分子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正确;化合物Ⅱ的分子中不含醛基,不能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B项错误;化合物Ⅱ的分子中不含有酚羟基,与FeCl3溶液反应不显紫色,C项错误;化合物Ⅱ的分子中含有苯环,可与热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D项正确。
(3)化合物Ⅲ含有3个碳原子且可发生加聚反应,说明化合物Ⅲ含有碳碳双键,结合化合物Ⅵ的结构简式及化合物V 生成化合物Ⅵ的反应条件可知,化合物V为BrCH2CH2COOCH2CH3,故化合物Ⅲ为含3个碳原子且含有碳碳双键的CH2===CHCOOH,化合物Ⅳ为BrCH2CH2COOH,故由化合物Ⅲ合成化合物Ⅴ的合成路线为CH2===CHCOOH 错误!BrCH2CH2COOH错误!BrCH2CH2COOCH2CH3;(4)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和对称性,可知其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有4种,故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组数为4;以H替代化合物Ⅵ中的ZnBr,所得化合物为CH3CH2COOCH2CH3,其中属于羧酸类同分异构体为C4H9-COOH,丁基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C4H9-COOH共有4种羧酸类同分异构体。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10.3课件
2.(2016·广州模拟)下列仪器和装置,用橡胶管经过 简单连接,可制备并收集多种不同的气体(暂不考虑 尾气吸收)。关于这些装置的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制备并收集C2H4,连接a→d→f B.制备并收集NO2,连接a→c→f C.制备并收集H2S,连接b→c→e D.制备并收集NH3,连接b→d→e
考点二 气体的净化、收集及尾气处理 【核心知识通关】
1.气体的净化: (1)原理:酸性杂质用_碱__性__物__质__吸收;碱性杂质用 _酸__性__物__质__吸收;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用水吸收; 还原性杂质,可用_氧__化__性__较__强__的__物__质__来吸收或转化; 氧化性杂质,可用_还__原__性__较__强__的__物__质__来吸收或转化。
【解析】选D。A项,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生成的NO2, 最后收集不到NO2,错误;B项,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 加热,酸性KMnO4能氧化SO2,收集不到SO2,错误;C项, 碱石灰是固体干燥剂,而题给的装置适用于液体干燥
剂,错误。
3.(2016·菏泽模拟)如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 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制取O2 C.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D.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2)装置。
2.尾气的处理: 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气必须适当处理。常用仪器有:
(1)吸收溶解度较小的尾气(如Cl2、SO2等)用图_A_装 置。 (2)吸收溶解度较大的尾气(如HCl、NH3等)用图_B_或_C_ 装置。 (3)CO、NO等气体可用点燃或收集于塑料袋(气球)中的 方法除去,如图_D_或_E_。
【解析】选A。装置①是蒸馏装置,可用于分离沸点不 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装置②中的导气管插入水中, 将导致倒吸;装置③中,NH4Cl受热分解产生的NH3和 HCl在试管口又重新化合生成NH4Cl,故不能用来制取 NH3;NO2与水反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2017年9月化学一轮备考会《2017高考试题分析及2018备考策略》
选
项
操作和步骤
结论
A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 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 萄糖 生成
B 向溴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向反应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说明含有溴离子
C 为验证氯仿中含有的氯元素,可向氯仿中加入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 后,再加入AgNO3 说明含有氯离子
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是乙烯
3、合理使用题组训练 ,解决学生知识疑点。 例2、【Ksp相关实验题组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 NaCl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A 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向10mL 0.1mol·L-1 Na2S溶液中滴 开始有白色沉 Ksp(CuS)<Ksp(ZnS) B 入2mL 0.1mol·L-1 ZnSO4溶液,再 淀生成,后有
10
9
8
7
6
5
4
3
2
1
系列1
0
分析: 1. 12-14年考有机背景,比较常规,难度不大,15-17年考无机背景难度
先升后降至趋稳。 2. 化学实验的核心考点为:实验操作及其目的、作用、反应原理、仪器
作用。主干常考点为:现象分析,基本仪器的选择、组装、作用、化 学计算。
•10
3 实验题
【实验题以蛋白质中氮含量测定为背景,将实验操作和实验目的进行融合,既 考查了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利用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 能力】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4讲电解池金属腐蚀与防护教学案(
第24讲 电解池 金属腐蚀与防护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考点一 电解原理 知识归纳1.电解原理(1)概念:电解池是把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的装置。
(2)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①有外接电源;②有与电解质溶液相连的两个________; ③形成________回路。
(3)电解池中电子和离子的移动①电子:从电源________流出后,流向电解池________;从电解池的________流向电源的正极。
②离子:阳离子移向电解池的________,阴离子移向电解池的________。
(4)电解池工作原理(以电解CuCl 2溶液为例):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1)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泼电极。
(2)再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成阴、阳离子两组(不要忘记水溶液中的H +和OH -)。
(3)然后排出阴极、阳极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Ag +>Fe 3+>Cu 2+>H +(酸)>Fe 2+>Zn 2+>H +(水)>Al 3+>Mg 2+>Na +>Ca 2+>K +。
阳极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活泼电极>S 2->I ->Br ->Cl ->OH ->含氧酸根离子。
(4)分析电极反应,判断电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要注意遵循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电极产物—⎪⎪⎪—阳极—⎪⎪⎪—活性金属电极:电极材料失电子,生成相应的金属阳离子—惰性电极: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生成相应的单质或高价化合物——阴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生成相应的单质或低价化合物(5)最后写出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1讲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考点一 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知识归纳1.可加热仪器 直接加热仪器—⎪⎪⎪⎪⎪⎪⎪⎪⎪——⎪⎪⎪――→用途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收集少量气体等――→使用方法⎪⎪⎪→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1/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 ——⎪⎪⎪⎪――→用途溶液浓缩或蒸发――→使用方法取放时要使用坩埚钳,加热后要放在 上冷却——⎪⎪⎪⎪――→用途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使用方法移动时要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垫石棉网加热仪器—⎪⎪⎪⎪⎪⎪⎪⎪⎪——⎪⎪⎪――→用途反应容器或 ――→使用方法液体应为其容积的13~23——⎪⎪⎪⎪――→用途接受器、反应容器或中和滴定容器――→使用方法中和滴定时,可以防止在振荡时反应液的溅出,加热后要放在石棉网上冷却——⎪⎪⎪⎪――→用途反应容器、溶解容器、接收容器――→使用方法溶解固体时要用 搅拌2.常用计量仪器仪器及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度:________①无“0”刻度;②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和溶解物质;③选取量筒的原则是“大而近”,例如量取5.6 mL NaOH溶液应选取10 mL量筒,而不能选50 mL量筒________ 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①用前检查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准确读数: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相平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用于中和滴定,准确量取液体的体积①0刻度在上方;②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③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④要用待装液润洗;⑤酸式滴定管不能取用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取用酸性、氧化性溶液________ ①分馏时测量馏分的沸点;②测量反应液温度;③测量水浴温度①测量反应混合物的温度时,应将温度计插入________,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如测定物质的溶解度、实验室中制乙烯及中和热的测定;②测量蒸气的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以上;蒸馏时,水银球应略低于蒸馏烧瓶________仪器及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质量①用前调零;②药品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③左物右码,先大后小;④读数至小数点后1位3.分离提纯仪器仪器及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用作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或用于装配反应器①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②②装配反应器时应将下管末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常用来向反应器中添加液体及装配反应器;梨形漏斗常用于分液1.使用前活塞________②分液时下层液体从______放出,上层液体从______________蒸馏或分馏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②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③加沸石,可防________蒸发或浓缩溶液可直接加热,加热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2/3,快蒸干时停止加热用固体试剂除气体中的杂质气流方向____________ 用于蒸馏、分馏、冷凝蒸气冷却水的流向________除去气体中的杂质①一般选择与杂质气体反应的试剂作吸收液②装入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③气体的流向为_______4.其他仪器仪器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表面皿用途:①作烧杯、蒸发皿等容器的盖子;②pH试纸等试纸的变色实验。
【创新方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01章专题讲座(01)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用方法课件新人教版
[学一技] 差量法在化学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 生成物按一定的质量比发生反应。在具体的一个反应中, 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某些特定的组合,即反应方程式中某 些项目进行加减组合。如碳酸氢钠固体的分解反应,产物 中的二氧化碳是气体,水是液体,若讨论固体质量的变化, 可以是前后固体质量的差值,也可以是非固体物质质量的 和,将非固体物质中的比例关系合并为一个比例量,与原 方程式中各种量成比例关系。具体如下:
[解析] 依题意,有:
本题可用关系式法求解。 由上述两个反应及电子转移守恒理论,得I-与Cl2之间的 关系式:2I-~Cl2。 设KI的物质的量是x。
2I-~Cl2 21 x 0.025 mol 21=0.025x mol,x=0.05 mol。
c(KI)=00..00525mLol=2 mol/L。 [答案] 2 mol/L
(2)极值法解题的基本思路: ①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完全反应。 ②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③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3)极值法解题的关键: 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
(4)极值法解题的优点: 极值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析清楚的 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化,解题思 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从而提高了解 题速度。
mol/L×0.02 2
(新课标)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扫描+重点突破讲解)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Na)1.物理性质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Na――→Cl 2、O 2、H 2O 等Na+。
(1)主要化学性质: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O 2⎩⎨⎧ 常温:4Na +O 2===2Na 2O 点燃:2Na +O 2=====点燃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与水反应:2Na +2H 2O===2NaOH +H 2↑与盐溶液如CuSO 4溶液反应:2Na +2H 2O===2NaOH +H 2↑,2NaOH +CuSO 4===Na 2SO 4+2↓(2)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2NaCl(熔融)=====通电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4.钠的用途(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
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说明]工业上在850 ℃,钠与熔融状态的KCl 反应可以制取金属钾:Na(l)+KCl(l)=====850 ℃NaCl(l)+K(g),反应发生是因为在反应温度下,体系中只有钾是气体,能从体系中逸出,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即在反应温度下,为熵增反应,该反应不能说明金属钠的还原性强于金属钾。
5.焰色反应(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
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2)操作步骤:铂丝――→酒精灯灼烧无色――→蘸取待测物――→酒精灯灼烧观察火焰颜色――→用盐酸洗涤铂丝――→酒精灯灼烧无色。
(3)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铜元素:绿色。
问题1 钠与水、醇、酸的反应将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真题专训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课时5 环境保护与绿
专题课时5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2015·云南名校统考)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3,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解析本题考查了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有关问题的能力.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4,B项错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而不是单质硅,C项错误;CO2不是形成酸雨的物质,酸雨的pH<5。
6,D错误.答案 A2.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解析铬是重金属,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是有毒的,故A正确;有些维生素是脂溶性的,油脂能促进其吸收,故B正确;血液透析是指血液中的一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血液透析膜除去,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故C正确;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经过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形成的,光化学烟雾的成分非常复杂,具有强氧化性,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黏膜,伤害植物叶子,加速橡胶老化,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故D错.答案 D3.(2015·南昌模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制备Cu(NO3)2,后者产生的污染少,符合绿色化学要求B.将废旧电池深埋可防止重金属污染C.采用催化转换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 x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D.营养元素氮、磷的化合物大量进入水中,有利于水中动植物的生长解析铜与稀硝酸反应仍然产生有害物质,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A错误;深埋后的重金属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水及土壤污染,B错误;NO x和CO之间反应生成N2、CO2,C正确;水中氮、磷化合物浓度过大会导致水中植物疯长,造成水中缺氧,导致水生动物死亡,D 错误。
【高考调研】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 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
(4)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判断反应Ⅰ和Ⅱ是 否同时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 1 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 CO 初始体积百分 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 CaS 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则降低该反 应体系中 SO2 生成量的措施有________。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提高 CO 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 + - 2+ 3+ SO2 Mg Fe Na Cl 4
a
0.05
0.10 0.50 0.58
常温下,取一定量经Na2FeO4处理过的海水为原料制备精制 食盐水和MgCl2· 7H2O,过程如下:
注: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 L-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 在。 Ksp[Fe(OH)3]=1.0×10-38,Ksp[Mg(OH)2]=5.0×10-12。操作 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 - 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 2 ) ∶ n (HSO 3 3 )变化关系如下
表:
- - n(SO2 ) ∶ n (HSO 3 3 ) 91∶9 1∶1 1∶91
pH(25 ℃)
8.2
7.2
6.2
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题中装置图可知,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有利于单质W 生成,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 应,ΔH<0。
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高考热点题型课件4
的化学键是离子键,SiO2 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二者化学键类型不 同,B 错误;H2CO3 的酸性比 H2SiO3 的酸性强,C 错误;H2O 的热稳 定性比 CH4 强,CH4 的热稳定性比 SiH4 强 ,故 H2O 的热稳定性比 关闭 D 4 的强,D 正确。 SiH
解析 答案
-111 2 3 4 5
为 C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S2-的还原性强于 Cl-,B 选项错误;MgO、MgCl2 均含有离子键,D 选项正确。
关闭
B
解析 答案
-5-
方法指导做题时要运用好两个规律 (1)“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 同一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阳离子在 下一周期的左边,阴离子在上一周期的右边。 (2)“阴三阳四”规律: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 相同,该元素如果是阴离子,则位于第三周期,如果是阳离子则位于 第四周期。
-4-
例1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 素,X元素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绝对值相等,Y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均 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Z的核电荷数是X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原子半径:Z>R B.离子的还原性:R>W 关闭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Y、 W与 分别为 OR 、 S,由化合价可知 X 为 C,Z 为 Mg,所以 R 只能 D.Z Y、Z与 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2 2
或固体,A错误;NaOH溶液能与Al(OH)3反应,B正确;HCl中含共价键、
关闭
NaCl B 中含离子键,D错误。
解析 答案
-91 2 3 4 5
1.(2015全国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 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 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关闭 ( ) -的电子层结构与 A. 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 c>b>a 因a He相同,所以 a为H;因b、c次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电 B.a和其他 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子数分别为 6、 7,所以b、c分别为S、Cl;因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d最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外层为1个电子,所以d为K。故c(Cl)、b(S)、a(H)的非金属性次序为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7年高考化学(第01期)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化学与 STSE1.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 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2.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3.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纲 要求 4.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5.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6.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
7.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 用问题。
8.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发现,试题突出 STSE 素材的选用,体现了高考较强的 专家 解读 导向性——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关注生 活、关注社会,特别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
试题起点高,落点低,内容涉及绿色化学、 联系社会生活、医药安全、新型能源、环保问题、工农业生产、科技前沿、科学史料等。
STSE 试题一般不会简单地考查类似“科普”知识的内容,更多地体现出和生产、生活有关现象、问题 的分析和解释,所用的是元素化合物性质和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知识,难度也有所增大。
预测在 2017 年 的高考中仍然关注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安全和科技等领域,从中选择与中学化学相联系的某 物质或某知识点命题,在考查化学知识的同时,推介新技术、介绍新成果。
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就必须在牢固掌握双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在于知识的积累和化学原理的应用。
该类试题的选材热点如下: 1.安全与健康。
人类健康是高考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等。
2017 年高考将关注近年 来新闻报道中,有关化学与健康方面的材料,如生活中的有毒物质、食品添加剂、新药物合成、新物质或 已有物质的新用途开发利用等。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单元汇总
专题四 无机综合题的解题策略考情剖析无机综合题的特点:结合常见元素,如Na Al 、Fe 、Cu 、C Si 、卤素、S 、 N 等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考查物质的性质、物质含量计算、化学方程式及离子反应方程式 的书写、原电池或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 溶液的离子平衡等,强调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新情境下的应用。
这类题,在近年来的高考题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大。
主要以两类题型呈现, 第一种题型:信息条件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创新应用题, 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 第 27题对新物质次磷酸的考查,第二种题型:以某一主题组织素材的综合应用题,如2015年全国卷n第28题对消毒剂 CIQ 的综合考查,全国卷I 第 28题对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查;2014年 新课标全国卷n 第 27题对铅及其化合物进行考查等。
题型分类突破柏孟妹負能凰舟 © 题型一 新信息条件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创新应用题【解题策略】这类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是对信息的获取与问题解决能力,解题的关键是 理解新信息。
当遇到这一类题时,第一步是读题,陌生度较高的信息应逐字逐句地阅读,挖 掘关键字,排除定势思维的影响,如“一元中强酸”实际是“一元酸、弱酸”;第二步是联 想,在读题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问题联想分析考查的知识模块,提取出已学的相关化学知识;第三步是解题,按要求填好相应的问题答案,使化学意义顺畅。
i 翅1 [2015 •北京卷]研究CQ 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 域。
(1) 溶于海水的CQ 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 生HCC8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图 Z41所示的途径固碳。
图Z41作 用 的 离 子HCQ3占95% 写出CQ 溶于水产 - 衣海洋衣面厂3=、'图Z44③ 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PQ :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 HPQ 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 从而合并了阳极图Z42②滴定。
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
年第8题和第10题。对NA有隔年考的趋势,而离子方程式正误
判断近三年都未出现,而在大题中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考查有 上升趋势。
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元素周期律和周 期表、有机化学、离子平衡问题是全国卷选择题 基本稳定的命题范畴,但具体考点常有变化,元 素化合物知识灵活分布在生活中的化学和实验基
选修3: 物质结 3 构与性 7 质
15分;有机物 命名、结构简 式、有机化学 选修5: 反应方程式的 有机化 书写、有机反 3 学基础 应类型和同分 8 异构体的分析 判断。
15分;考查有机合 成与有机学科综合 推断,涉及结构简 式的确定,反应类 型的判断,化学方 程式的书写、同分 异构体的识别和书 写。
27
15分;考查元素周期 14分;考查 表、元素周期律,根 反应热计算、 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 盖斯定律应用 式,电解原理的应用,以及外界条件 与化学反应相关的图 对平衡状态的 像及计算。 影响。
28
14分;影响化学平衡的 因素及相关计算。
实验、无机综合、反应原理
15分;考查与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相关的图像、化 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 理分析及外界条件对反应速 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同时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 式的书写,盖斯定律应用, K表达, 15分;考查物质组成 15分;考查 14分,以工艺流程的形式考 的实验测定,涉及化 物质制备实验 察陌生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 学实验基本操作、化 方案设计与探 应方程式书写及分析、物质 学方程式的书写、实 究。 成分分析,利用化学平衡的 验方案分析及相关计 原理分析反应。 算。
12 13
(二)选择题考查特点分析
选择题部分依然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考查重点突出,题目 的综合度加大,信息量多,涵盖的知识点多。考查的知识点有 :化学常识、实验常识、物质最基本的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知 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原电池、盖 斯定律等。这几年分别考查了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NA 、盖斯 定律、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常识。这些试题大部分是从教材中 挖掘、改造、整合出来的,试题背景密切联系生产与生活,关 注现代科技发展。对比前三年,2016年延续2015年,在有机化 学基础的运用上分值依然增加,如2015第8题和第11题;20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