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笔记

合集下载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一、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现状1.1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包括:•单一统治党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而言, 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强势的、复杂的单一统治党的特点, 即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集权化和一党执政。

另外, 中国政治体制中, 中央政府具有最高权利, 实行的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种制度可追溯至清朝的封建君主制, 经过多年的演变、调整和发展, 直至现在。

此外, 中国的政治体制中还存在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并将其设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1.2 中国政治制度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 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在发生变化。

现在, 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利平衡正在发生变化•开放、透明、公正的政府管理方式正在形成•人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对政治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二、中国的行政体制中国的行政体制主要由国务院、省、市、县四级政府组成。

其中, 国务院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 负责整个国家的行政管理工作。

省和市的政府则是向国务院负责, 负责一个地区的行政管理工作。

县的政府则是向省和市的政府负责, 负责一个县的行政管理工作。

此外, 中国的行政体制还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行政机构, 如各部委、各种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特别行政区域, 如香港、澳门、台湾等。

三、中国的立法体制中国的立法体制主要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的立法机关, 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军队和其他组织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立法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着各地的利益和意愿, 是各地的立法机关。

此外, 中国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和各种行业协会等, 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立法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要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要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要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政治的含义①政治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②政治与国家、权力、利益、民主、专制等有关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③时代、立场、观点、地位的不同;④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方法各异。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第一、从政治与国家的关系看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力问题。

)第二、从政治与阶级的关系看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

第三、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看政治:马克思主义首先强调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和制约政治;其次就是强调政治在一定条件下的反作用,一定条件下的反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再次,强调政治和经济的融合与统一。

第四、从政治与管理看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政治和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政治的内容而言,可以说政治就是管理。

当然,这种社会管理职能是为阶级统治服务的。

政治的实际内容,除了阶级斗争之外,主要就是政治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主要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政治制度的涵义(一)、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制度体系)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我国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3)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4)经济形式、经营方式单一化。

4.我国经济制度的作用(1)决定了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决定了中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3)决定了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中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4)也决定了中国的其它政治制度。

4.中国政治制度的和根本特点: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以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根本历史任务的国家政权.5.政治体制:指的是以国体和政体为基础的,反映和体现国体和政体内涵的各种具体的政治组织形式、政治设施、政治管理方式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规范体系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辅导学习资料每章节重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辅导学习资料每章节重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每章节重点第一章1.政治制度的涵义与特征P1-22.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制度是哪些?P2其中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的作用体现在哪里?P33.我国的基本和根本政治制度?P54.行政机构改革的原则P8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P96.改革开发后,我国政府制度改革的成果有哪些?P8-97.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P58.为何要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P6第二章1.支配国家整个政治生活的制度P112.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P123.国务院与政务院的区别P154.56年-66年期间政治制度发展的特定P175.11届三中全会后政治制度的建设有哪些?P21-226.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任务P25-27第三章1.国家行使的内涵、与国家本质的关系P28-292.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P29-303.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P314.中国人大制度的内容和特色P325.中国实行单一制的原因和特点P33-346.我国的国家机构、组成及其设置原则P38-40 (三个原则,具体体现)第四章1.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式、发展和完善P44-47(即选举法和修正案)2.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怎样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P47-513.主持直接与间接选举的机构P51、554.选区划分的三个基本要求P525.直接选举的程序P51-556.人大代表的职权有哪些?P60-617.罢免人大代表的规定有哪些?P62第五章1.什么是人大制度?为何认为它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P66-672.全国人大的地位与职权P68-693.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方式P694.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与职权P73-745.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实行三审制P786.全国人大专委会的工作职责是什么?P82-83第六章1.县级与县级以下的人大机构设置与上级有何不同?P892.可以制定地方性发光的机构有哪些?P85、903.改革开发20年来,人大制度得到的加强与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P1034.我国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P97-1025.如何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P104-105。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圣才出品】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圣才出品】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一、概述1.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1)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①政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指的是国家权力如何配置、如何构成的方式。

根据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政体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共和制。

a.君主制一般以世袭产生的、终身任职的个人掌握全部或部分最高权力为基本特征。

依据君主权力的大小,可将君主制分为“无限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有限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两类。

b.共和制是指通过选举产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且实行任期制的一种政治制度。

依据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

共和制分为贵族共和制和民主共和制。

贵族共和制: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少数人(贵族)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机关(如元老院)手里,那么我们称之为贵族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广大公民组成的或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手里,就属于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的分类:民主共和制又可以分为直接民主共和制和间接民主共和制。

直接民主是指由广大公民直接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亲自行使国家权力。

间接民主是指由人民依法选出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所以,间接民主也叫代议制民主。

②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包括三个方面:a.人民是权力的终极来源;b.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c.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定期选举或任命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依法对其进行监督。

所以说,我国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2)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政体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

当代中国政治自学考试各章重点归纳(二)

当代中国政治自学考试各章重点归纳(二)

当代中国政治自学考试各章重点归纳(二)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重点:(一)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识记:1)《共同纲领》;2)政务院;3)综合经济基础2、领会:1)我国的过渡时期及过渡时期国家政权的过渡性质;2)中国中央国家机关体系;3)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发展时期;4)第一个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的主要特点;5)“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3、应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二)当代中国的国体1、识记:1)国家实质;2)人民民主专政2、领会:1)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和阶级特点;2)人民民主专政思想逐步形成的过程;3)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3、应用:1)结合实际说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重点难点:1、1949年根据《共同纲领》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国家政权是建立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综合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聪明基础上的。

它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而奋斗。

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具有较多过渡性和不完备性,主要表现在:建立在五种经济成分基础上的国家制度;国家政权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关系、层次不够健全、明确;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成立了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既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机关,又是地方政权的最高机关;具体政治制度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雏形特征。

2、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全面加强。

主要组织措施有:增设共产党的兼管地方党务和行政的大区领导层次;各级党委对政府工作实行分口领导,改变了关于各级政府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规定;司法工作直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改变了与宪法规定的司法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的工作,接受其监督的做法;撤销行政监察部,由党的监察委员会取代国家监察机构,执行行政监察职能;在政府、司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党组和党委领导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学习重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学习重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学习重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学习重点。

一、如何学好这门课要学好这门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这门课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这门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也就是说,主要是讲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没有太多的理论阐述。

虽然和政治制度相关的理论问题也有很多,但我们并不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程时过多地探讨那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所以大家应当明确一点,就是只要通过学习,知道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怎样的,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要求。

至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为什么是这样,还可以是什么样,或者说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像这类的问题,有兴趣可以思考,但我们不提倡大家在有限的学习期间,在这方面牵扯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在考核同学们学习的情况时,也不会要求同学们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另外,这门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严肃性,因此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对有关概念的准确描述和用词的准确、科学、严谨,不能太随意。

(二)合理使用各种媒体的教学资源电大教学的方式是多媒体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可以使用。

目前这门课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文字教材、录象课、网上资源和辅导材料等。

文字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依据,将来我们完成课程学习时考核的内容也全部以这本教材为依据。

所以大家应当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精读文字教材上,一定要把教材读懂、读通。

这门课有录象课18节,由文字教材的主编、北京大学杨凤春老师主讲,它是对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内容所做的系统、深入的讲解。

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录象课,更好地掌握文字教材的有关内容。

网上教学资源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辅助资料。

目前本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重要的主要有学习辅导和参考资料两部分。

学习辅导的内容包括学习重点提示、自测题、问题解答、名词解释、期末辅导等内容,同学们可以利用它们,通过强化训练的方式,加深对文字教材的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事半功倍,用相对少一些的时间,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考试复习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考试复习笔记

1.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各类政治实体加以遵循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2.影响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因素1.以马列主义学说为理论依据2.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结论3.仿照苏联模式构建行政体制4.战争时代打下的基础5.现实国情的制约6.中国封建主义传统的深刻印记7.国际环境的影响8.受经济体制变化的制约3.中国政治制度各时期的变化1.初创和形成阶段1949—195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到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2.探索与发展阶段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前1954—1957第一部宪法发挥了显著功效,1957年以后出现左倾错误,政治体制高度集权化60年代大调整但未能继续下去3.遭受破坏阶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使政治制度严重扭曲和破坏,原有的政治体制高度集权的弊端得以恶性发展4.恢复与改革阶段政治制度的全面恢复和政治体制的改革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本政治制度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

⑶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权力的。

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也决定了它具有一种“根本性”。

⑸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性”还在于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具有根本的区别。

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西方国家实行多党竞争制度。

当前在中国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政治意义,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地位和意义。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1) 民主的基础更加广泛(2)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利。

(3) 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读书笔记模板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读书笔记模板
0 3
第八章社会 主义民主监 督制度
0 4
第九章社会 主义干部人 事制度
0 6
后记
0 5
第十章 “一国两制” 制度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二节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特点 第三节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职能 第四节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好组织形式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第四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节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性质与作用 第三节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运作程序
第一节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节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制度
谢谢观看
第一节 “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到伟大实践 第二节允许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第三节关于“中国统一模式”述评 第四节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精彩摘录
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第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第四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第五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村民自治制度 第二节居民自治制度 第三节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 第四节坚持和完善群众自治的基层民主制度
读书笔记
像了解中国政治制度框架的基本信息的可以阅读一下,深度分析是没什么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知识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知识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知识点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是咱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呀!就像房子的根基一样重要。

你看,每年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代表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带着人民的意愿和心声,一起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这多了不起啊!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那也是相当厉害的哟!这不就像一个大团队,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目标努力。

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和共产党一起为咱老百姓谋幸福,能不赞吗?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呢!这就好比给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多棒呀!想想那些特色的民族风情,不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制度嘛。

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可让咱老百姓直接参与管理啦!就如同你自己能决定家里怎么布置一样。

村民们自己管理村子,居民们自己管理社区,多有参与感呀!5. 咱中国的政治制度还有个特点,就是民主集中制呀!这就好像一艘大船,大家一起商量往哪儿走,然后统一行动,这样船才能开得稳开得快,不是吗?6. 选举制度那也是很关键的呀!就像一场比赛,选出最优秀的人来为大家服务。

每次选举大家都热情参与,选出自己心中的好代表,多有意思啊!7. 行政制度保证了政府的高效运转呢!好比一部精密的机器,各个部件协调合作。

看看政府为我们办的那些实事,这制度多重要啊!8. 司法制度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呀!就如同守护天使,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当遇到不公平的事,有司法来主持公道,多安心啊!9. 监督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呢!就好像有一双眼睛时刻盯着,保证一切都公正透明。

这样我们才能放心呀,对吧?10. 中国政治制度是一个整体,相互配合,共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这不就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嘛,每个部分都不可或缺,共同推动着中国不断前进!我的观点结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活力,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我们要好好珍惜和维护这些制度,一起为更美好的未来努力!。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篇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学习笔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复习重点提示导论1.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验生活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历史性。

第二,阶级性。

第三,权威性。

第四,层次性。

第五,稳定性。

2.人民民主专政是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首先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指的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全体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享有各项民主权利。

这是人民民主专政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它表明我国实行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还规定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建立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

它体现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具体政治制度之中,并且贯穿这些制度的全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

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坚持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只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有权限行使国家权力,但就“如何行使”以及“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去行使”等具体问题却没有作详细的规定。

这需要由其他的制度来具体规定和实施。

3.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知识点汇总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知识点汇总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目录第一章绪论1.制度2.政治制度3.政治制度特点4.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5.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制度的关系6.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7.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主要弊端8.政治体制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10.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11.学习、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意义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12.《共同纲领》13.政务院14.综合经济基础15.我国的过渡时期及过渡时期国家政权的过渡性质16.中国中央国家机关体系17.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发展时期18.第一个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的主要特点19.“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2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21.国家实质22.人民民主专政23.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和阶级特点24.人民民主专政思想逐步形成的过程25.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26.结合实际说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27.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28.国家形式29.国家结构形式30.政体31.单一制32.联邦制33.中国国家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3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和含义35.议行合一原则36.民主集中制原则37.国家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的紧密关系38.国家机构变革的依据及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发展、变革的基本方向和要求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39.选举40.选举原则41.选举制度42.社会主义选举制度与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主要区别43.我国的《选举法》44.我国1979年《选举法》颁布以来的几次修正45.“一人一票制”46.直接选举47.间接选举48.秘密投票4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50.我国选举制的平等原则5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52.秘密投票的原则53.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怎样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54.选举委员会55.选区56.选民登记57.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与职权58.我国划分选区的基本要求59.选民登记的主要工作60.直接选举时,人民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和确定61.人民代表候选人介绍62.投票类型63.代表候选人当选资格64.全国人大代表名额6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名额基数及总名额的确定66.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名额的基数及总名额的确定67.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选举差额比例68.预选69.主持间接选举的机构70.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分配71.台湾省出现全国人大的代表名额的确定与选举7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全国人大代表73.省、自治区、直辖市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和确定74.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大代表75.间接选举时,代表候选人的当选资格76.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77.视察78.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79.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80.《代表法》对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规定81.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82.罢免人大代表的程序83.从人大代表的地位和职权分析《代表法》怎样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五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8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8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86.全国人大每届任期8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备会议88.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在我国政权机关体系中的地位89.全国人大的立法权90.全国人大选举、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的职权91.全国人大对重大问题的决定权92.全国人大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及监督形式9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各代表团组成9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持及其任务9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议程96.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机构、组织、人员97.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案的审议、表决和公布的规定98.我国各国家机构领导人候选人的提名9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10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包括哪些方面101.全国人大常委会102.委员长会议103.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104.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105.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106.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107.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的国家机构、组织、人员108.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议案审议、表决、公布的规定109.质询案的提出和答复110.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工作机构111.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和职权是什么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有关内容113.全国人大设立的专门委员会114.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主要工作第六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11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11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任期117.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118.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性法规的职权11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120.可以向地方人大提出议案的国家机关、组织和成员121.地方人大选举产生地方国家机关领导122.地方人大与地方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12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的规定12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具有的职权12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组成和职权126.可以向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提议案的国家机关和组织、成员127.地方各级人大设立的工作机构128.哪些地方人大可以设立专门委员会129.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产生130.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具有的职权131.乡级人大的地位132.乡级人大的职权133.乡级人大的任期134.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职权135.乡级人大主席团13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主要区别13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加强138.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七章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139.国家元首140.虚位元首141.君主制政体和共和制政体国家元首的产生方法142.国家元首法律地位的主要类型143.国家元首行使的主要职权144.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建立145.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恢复及重要意义146.法律对国家主席候选人资格规定147.中国国家主席的产生148.中国国家主席的任期149.中国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150.中国国家主席行使的对内职权151.中国国家主席行使的对外职权第八章当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152.法律对国务院法律地位的基本界定153.法律对国务院组成的具体规定154.国务院的性质及其在国家整个政治制度体系中的地位155.对国务院的组成156.国务院职权的含义157.法律对国务院职权的具体规定158.《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对国务院职权进行规定的意义159.建国以来我国国务院职权变化的基本特点160.国务院职能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61.建国以来,国务院机构设置的沿革162.现阶段国务院机构设置的基本情况163.建国以来,国务院机构设置的变化164.国务院几次较大的机构改革的特点1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国务院机构改革有些什么关系166.国务院领导体制的含义167.国务院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特点168.国务院的会议制度169.依法行政170.国务院领导体制的重要意义171.行政首长负责制同民主集中制的关系172.国务院会议制度的意义173.国务院工作规则174.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175.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第九章当代中国一般地方行政制度17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177.法律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的规定17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规定17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双重性质18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产生18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任期规定和意义182.《宪法》所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权183.《地方组织法》所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权18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权的不同权源18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权力规定的意义186.地方政府管理地方社会、经济事务的主要职权18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的不同规定188.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含义18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实施及意义19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会议制度191.地方政府机构改革192.地方政府的行政原则193.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19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概念和实质195.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196.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现状第十章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7.民族区域自治198.民族问题199.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200.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201.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0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20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0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05.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206.民族自治地方的性质和任务207.自治机关的组成208.自治机关的自治权209.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10.民族自治地方的成效211.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第十一章当代中国特别行政区制度212.“一国两制”的概念213.“一国两制”的提出214.“一国两制”的意义215.中央人民政府在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216.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217.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218.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重大意义219.特别行政区长官的任职资格及选举、任命220.特别行政区长官的法律地位221.特别行政区长官职权的内容222.特别行政区行政机构223.特别行政区行政机构的主要职权224.特别行政区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的任职资格225.廉政公署与审计署的职能226.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227.特别行政区公务员的任职资格228.立法机关的职权229.立法会议员的权力230.立法会议员的任职资格与条件231.立法会主席的产生与职权232.立法机关的任期第十二章当代中国司法制度233.审批制度234.审批机关235.独立审判原则236.依法审判和未经审判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237.平等审判原则238.民主审判原则239.合议制度240.回避制度241.陪审制度242.审判监督制度243.两审终审制度244.司法解释权245.司法行政权246.司法建议权247.审判机关职权248.审判程序249.审判制度的原则250.审判制度的内容251.人民反应职权252.人民法院组织体系253.法官任职资格254.法官选任方式255.中国审批制度和法官制度的改革256.检察制度257.检察机关258.审判监督权259.侦查监督权260.执行监督权261.立案侦查权262.公诉权263.民事、行政诉讼参与权264.检察独立原则265.双重领导原则266.检察制度性质267.检察机关职权268.检察机关领导体制269.检察机关活动原则270.检察官任职资格271.检察官任免形式272.中国检察制度和检察官制度的改革273.侦查制度274.侦查任务275.侦查程序276.侦查强制措施277.侦查机关278.律师制度279.律师从业资格280.律师执业资格281.执业律师种类282.律师协会283.律师事务所284.国资律师事务所285.合作律师事务所286.合伙律师事务所287.个人律师事务所288.律师管理体制289.律师事务所的责任290.律师事务所的种类291.律师法律活动范围292.律师的权利293.律师的义务294.公证295.公证业务范围296.公证的效力297.公证机构设置298.公证程序299.如何完善我国的公证制度300.法律援助制度301.法律援助机构302.法律援助的保障与支持303.如何健全与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第十三章当代中国军事制度304.中央军事委员会305.中央军委总部机关306.中央军委军兵种领导机关307.军区领导机关308.人民武装警察部队309.国防部310.军衔311.军官312.文职干部313.军衔制度314.军官制度315.文职干部制度316.兵役制度317.中国兵役制的沿革318.新兵役制度的基本内容319.现役的平时征集和战时动员320.政治工作的地位、内容和原则321.党委工作制度322.政治委员制度323.政治机关制度324.军内民主制度325.党支部建在连队的制度326.我军政治工作的特点和意义第十四章当代中国政党制度327.政党328.政党制度32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百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330.中国共产党的性质331.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332.民主集中制33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334.党的中央委员会335.党组336.党的民主集中制33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338.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的主要任务339.党中央与各地方党委的关系340.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的关系341.党的纪律处分342.党的纪律检查机关343.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344.党组的任务345.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346.加强党的纪检工作对反腐倡廉的重要作用347.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最重要的是规范党与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关系348.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4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35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和优势351.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35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5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5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重要现实意义355.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356.中国民主同盟357.中国民主建国会358.中国民主促进会359.中国农工民主党360.中国致公党361.九三学社362.台湾民主自治同盟36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主党派的性质364.中国民主党派参政方式第十五章当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365.政治协商制度366.中国形成政治协商制度的特殊条件36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经历的发展阶段368.人民政协369.参政议政370.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371.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372.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373.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374.人民政协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375.人民政协委员具有的权利和义务376.政协全国委员会行使的职权377.政协全国委员会设置的专门委员会378.人民政协地方各级委员会行使的职权第十六章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制度379.职工代表大会380.工会381.《职代会条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382.《职代会条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383.职代会具有的职权38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代会与“新三会”的关系385.村民委员会性质386.村民会议387.《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88.村民委员会组织原则389.村民委员会任期390.《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规定391.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产生392.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程序393.村民委员会具有的职权394.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395.村民会议的职权396.关于村务公开制度的规定和意义397.村民委员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系398.村民委员会与乡镇基层政府的关系399.社区居民委员会400.社区401.社区服务402.《居民委员会组织法》403.社区居民会议404.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405.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任务406.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成407.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408.社区居民委员会具有的职权409.社区居民自治的内容410.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性411.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412.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自考归纳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自考归纳

第二节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 一、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 国家制度是统治阶级依据法律确定其政治领导和 政治统治权以及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制度,是统 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而确定的根本制度。 国家制度表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统 治的和被统治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的性质,反 映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 • • • •
2004年对《选举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 1、再度引入预选 2、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3、严惩贿选行为 4、对县、乡级代表罢免案提出了不同规定 (50、30)
• • • •
2010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五次修改: 1、平等:城乡选举首次“同票同权” 2、透明: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3、公正:代表候选人近亲属不得担任监票 人 • 4、广泛:应当确保适当数量基层代表 • 5、规范:完善“细节”保护选民意愿(选 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
• 95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三次补充和修改 • 1.将乡、镇选举委员会受县(区)级选举委 员会领导改为受县(区)级人大常委会领 导。 • 2.五倍改为“四倍” • 3.增加了罢免内容,县和乡级人大代表,原 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提出,半数通过 则可罢免,县级以上,主席团或1/10以上代 表联名,可对上一级人代会代表提成罢免
• 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和阶级特点 • 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逐步形成
二、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历史任务。 •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史以来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 民主。 •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广泛的民主政治。 • 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 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 •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 理解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还要认识到这是从 民主本质的角度讲的,民主本质与民主程度是不同的。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5章考点全大汇编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5章考点全大汇编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5章考点全大汇编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多选]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历史性;(2)稳定性;(3)强制性;(4)合法性。

[单选]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单选]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多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单选]完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途径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多选、简答]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是:(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简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有:(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

(4)实施公务员制度。

(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

(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多选]我国要想加强制度建设,就要着重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单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自学考试《当代我国政治制度》考点

自学考试《当代我国政治制度》考点

第一章绪论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含义: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

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历史性②稳定性③强制性④合法性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⑴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⑵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二者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

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制度的关系: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密切,也更直接。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国家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③当代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是重要的政治制度④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城市社区居民民主自治制度、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虽不是一级基层政权组织,但属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范围。

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主要弊端:①官僚主义现象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③家长制现象④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⑤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政治体制的含义: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是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②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政治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取得成就如下:⑴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⑵实现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⑶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建设(取消与行政部门对口的党委机构、各级党委不再设立不在政府任职但又主管政府工作的专职书记、常委)⑷实行公务员制度(1993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暂行条例》,2006年1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⑸根据高效、精简、统一原则进行行政机构改革(至今已进行了六次改革)⑹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⑺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⑻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即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⑼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设⑽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学习和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意义:⑴进一步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和基本内容⑵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⑶从而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各章重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各章重点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1.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党章与宪法的关系当代中国政治的制度规范是由宪法和党章共同决定的,它们规定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性质与制度框架。

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党的政策和执政理念先通过合程序写入党章,后写入宪法。

通过宪法和法律把执政党和政策具体化、规范化和法律化,实际上是确认执政党的领导权威、执政地位及其政策的至上性,是用法治的方式维护执政党的权威,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推行执政党的政策,实现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从制度上、法治上保证“党在宪法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2.党章中关于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规定有哪些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直接规定与影响,如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执政党的治国方略。

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党历来强调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民主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国家主权。

我国现行宪法把人民主权作为政治制度的首要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是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来源,与之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为中国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制度来源与保证。

4.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依法治国原则作为党和国家执行方略与原则的“依法治国”原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和实行: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良法之治、宪法至上”;②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政治中应侧重于限制与规范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与保障人权;③依法治国还要求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与公正得以实施。

第二章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1.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含义是什么?狭义的“党的领导体制”是指党组织自身的组织制度包括体现中央、地方和基层各级党组织权限和地位的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体制,也包括体现党组织实施决策的集体领导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听课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听课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含义:制度是规范、法度的意思。

政治制度则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政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2、从狭义的角度,也可以将政治制度理解为政治统治的性质和政治统治的形式的总和,即国体和政体的总和。

3、政治制度的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4、邓小平在谈到党和国家制度时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5、国家产生后,社会生活靠各类法律制度维护其秩序,而且不同社会生活的领域有不同的制度。

6、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写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前工业社会中,社会资源是土地、农场、种植园,统治人物就是掌握这些资源的地主和军人;工业社会中,社会资源是机器、公司、企业,统治人物是企业家;后工业社会中,社会资源是知识、大学、研究机构,统治人物是科学家和研究员。

7、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1)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

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二者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产生矛盾和冲突。

要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

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着导向作用,作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笔记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章绪论1、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广义)将政治制度理解为政治统治的性质和政治统治的形式的总和,即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狭义)2、特点:①历史性;②稳定性;③强制性;④合法性3、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4、在社会各项制度中,起根本性、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5、社会的经济制度及政治制度之间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性质是一致)6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起导向作用。

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

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记录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8、根本政治制度:①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②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区别: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主要是指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

可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它受政治制度制约,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实施和巩固。

10、1986年,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②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11、政治制度的改革主要有:改革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提出党政分开和政企分开、改革行政体制、建立基层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多党合作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_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自考小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_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自考小抄

科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1.制度及政治制度的含义。

1.2.为什么说在社会各项制度中,经济制度起根本的决定作用?1.3.简述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的作用。

1.4.简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1.5.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什么?2.1.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可分为哪几个发展时期?2.2.简述1956—1966年,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2.3.简述“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2.4.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有哪些显著特点?2.5.简述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主要论述。

3.1.政体分为哪几种?主要从哪些方面区分?3.2.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分哪几种?3.3.简述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主要职能。

3.4.如何认识中国国家军事机关?4.1.简述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过程。

4.2.怎样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4.3.简述选民要成为县级人大代表必须遵循的主要选举程序。

4.4.简述我国选举法关于选区划分的有关规定。

4.5.简述选民登记的主要工作。

4.6.主持间接选举的机构有哪些? 4.7.简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

4.8.怎样认识人大代表的地位?4.9.《代表法》为什么要规定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4.10.简述人大代表必须履行的义务。

5.1.简述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程序。

5.2.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

5.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有关内容。

5.4.简述委员长会议的职权。

5.5.简述议案的表决。

5.6.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哪些机构?6.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6.2.简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

6.3.简述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

6.4.哪些国家机关和组织成员可以向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6.5.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怎样提出质询案并接受答复?6.6.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有哪些?其各自职责是什么?6.7.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地方各级人大可以设立哪些专门委员会?6.8.简述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的职责。

当代中 国政 治制度读书笔记

当代中 国政 治制度读书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在阅读了相关的著作和资料后,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优势。

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建言献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等形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能够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和讨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一制度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这一制度充分尊重和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各民族在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同时也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事务管理的重要制度。

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等形式。

通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基层群众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这一制度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还包括选举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重要内容。

选举制度保障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公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第一章绪论
1、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
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
会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广义)
将政治制度理解为政治统治的性质和政治统治的形式的总和,即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狭义)
2、特点:①历史性;②稳定性;③强制性;④合法性
3、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4、在社会各项制度中,起根本性、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5、社会的经济制度及政治制度之间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性质是一致)
6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起导向作用。

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

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记录
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
文化。

8、根本政治制度:①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
②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区别:
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主要是指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

可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它受政治制度制约,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的实施和巩固。

10、1986年,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②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11、政治制度的改革主要有:改革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提出党政分开和政企分开、
改革行政体制、建立基层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多党合作等。

12、政治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果:
a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
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b 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c 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
d 实施公务员制度
e 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f 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g 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
h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I 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J 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13、着重加强制度建设的内容:
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③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④改革和晚上决策机制
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⑧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⑨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1、建国初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机关和中共行政机关的职权,兼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
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质。

2、《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据此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3、1956年底,我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

4、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
①1956年-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②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新的历史时期
5、20世纪90年代,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纲领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稳定又积极的发展新阶段。

6、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是社会阶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的反映,是由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
的经济制度决定的
7、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方面有几个显著特点:
①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
②无产阶级人数很少
③广大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一样,深受三大敌人的剥削和压迫
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8、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①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②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④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9、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是:
①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民主权利
②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10、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是政协。

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
1、国家形式: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即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形式
(单一制、复合制)和国家治理形式(集权制、民主制)。

2、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3、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有君主制和共和制之分
4、君主制:1)专制君主制:①奴隶制专制君主制
②封建专制君主制
③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2)君主立宪制:①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②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5、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特征:君主的权利虽然受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国家权力仍掌握在君主手里,君主
拥有立法权,任命首相,组织政府,政府对君主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君主
掌握武装力量,决定战争与和平等。

6、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由议会掌握立法权,并由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负责组织政府,议会是国家
最高权力机关,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是虚位元首。

(英国国王、日本天皇)
7、共和制政体实行限任制
8、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区分各种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因素
9、国家结构形式:指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即国家的政体和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关系的形式
10、决定一个国家采用单一制还是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因素、经济发展以及历史传统、
民族问题、宗教因素等
11、单一制跟复合制的区别: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
具有统一宪法和国籍,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

12、联邦制国家是复合制国家的主要形式,它是指由共和国、州、省、邦等成员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它在
中央政府和区域政府(联邦成员)之间划分权力,各自都拥有某些独立的权力。

13、国家行政机关、军事领导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14、决定中国走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有:
①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决定了中国只能采取单一制的结构形式
④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独立完整的保证
15、中国的单一制结构形式的特点:
①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民族自治机关,实行区域自治
②在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
③在一般地方行政区域,设置地方国家机关,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依照宪法所赋予的职权,管理本地区
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事务。

16、各类政体都具有三个要素:
①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部分)
②行政机能部分
③审判(司法)机能
17、国家职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①议事立法权→立法机关;
②行政管理指挥权→行政机关;
③司法权→司法机关
18、《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共七类。

19、我国国家机构系统,按其性质和职能,可以分为五部分: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
20、中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