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2年研究性教学课题
《马原》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2——2013第一学期实践教学计划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实践教学,把理论与现实更具体的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素质和能力。
时间安排:2012年9月——11月课时安排:本课程总课时为48,理论教学课时40,实践教学8课时实施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由于学生人数多、经费、时间、安全等问题,坚持就近就便、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的原则;学生发挥个性与团队共同努力的原则。
实践内容:联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事、国家政策分析;剖析现实中“冰火两重天”现象、改写教科书、舞台表演等等。
学生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题,但须任课老师同意。
团队组合:3-5人一组,不能跨班组合。
每位小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文章书写者、课件制作和演讲者、素材收集者、影像拍摄者等等。
组织形式:1、社会调查;(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2、主题活动——课堂讨论、辩论;3、专题片播映;作业形式:1、调查报告;2、课堂讨论或辩论;3、制作课件;4、舞台表演;5、发表观后感;等等。
成绩评定:本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教学考核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实践教学占20%。
(实践教学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实践教学成绩根据学生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成绩由任课老师评定。
)要求:1、全班同学人人参与;2、必须体现理论联系实际;3、自选题目要小、要具体,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4、运用所学理论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有创造性的提出建议;5、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并附调查问卷;6、撰写调查报告必须做到明确主题、内容详实,字数不低于2500字;7、调查报告必须按照正式论文的格式写作;8、课件主要内容不得少于10页;图文并茂、具体生动;9、严禁抄袭下载,一经发现成绩记零分;10、课堂讨论或辩论,须先上交提纲;11、舞台表演,须先上交剧本;(时间:5—10分钟)12、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课程英文名称: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3.课程编号:4.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5.适用专业:全校本科生6.开课学期: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7.学时:488.学分:3二、教学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计划学时:6基本要求:从总体上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懂得在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4)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基本内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研究性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作者简介 : 明 (94 )男 , 王永 17一 , 安徽六 安人 , 常熟理工学 院人文学院讲师 , 哲学博 士 , 主要研究 方 向为马克思 主义哲学 、
伦理学 。
91
神和时代价值。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品格为研究性教学奠定 .
了深厚 的社会基 础。马克思主义来 自于社会实 践 , 实 践 性构成 马克思主 义 的根本 特性 。它 根植 于马克 思 主义不断变化 、 发展 的实 际 , 具有 强大 的生命 力 。马
究性教 学作 为一种试 图克服传统 教学模 式弊端 , 升 大学生创新思 维的教 学模 式 , “ 提 是 马克思主 义基 本原理概论”
教 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在 研 究性 教 学过程 中以采取 问题式 、 论坛式和 案例式等教 学方 法为主 , 坚持尊 重学生主体 性、 凸显教 学 内容时代性和 体现教 学手段先进 性的基本原 则 , 以此不断创新 和深化 “ 克思主 义基 本原理概论” 马 的 教 学改革。 关键词 : 究性教 学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 理概论》 教 学改革 研 《 ;
De .2 0 c, 0 9
No 2 .1
研究性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 教学 改 革 的创新 路 径
王 永 明
( 常熟理工学 院 人文《 马克 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是 3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改革 的 中心环节之一。研 - "
一
于被动地位, 这种学生参与度极低的教学方式的长期 运用 , 造成 了学生学习原理课积极性普遍不高, 甚至 产生抵触情绪的教学现状 。研究性教学不仅有利于
、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 理概论》 研究性
教 学的必要性
1研究性教学是原理课 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 . 研究性教学是指融学 习与研究 为一体 , 以教师 为主 导、 学生为主体 , 以培养学生 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锻炼
讲好绪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什 么又 要 强调 “ 必 须 坚持 马 克 思 主 义不 动 摇 ” ? 针 对 学 生 的
这一 迷惑 . 教师必 须讲清楚 “ 马克思 主义基本 原理 ” 和“ 马克
思 主 义 创 始 人 针 对 特 殊 历 史 条 件 的一 些 具 体 论 述 ” 的 区别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 是 马克思 主义理论体 系 中最基本 、 最 核 心的 内容 。 是对 马克思 主义 的立 场 、 观点 和方 法 的集 巾概 括 。它体现 马克思 主义的根 本性质 和整体特 性 ,具有 普遍
笔者在 教学过程 中发现 , 学生在学 习“ 原理 ” 课 绪论 时 , 容
易 产 生 一 些 思想 上 的 迷 惑 。只 有 有 效 消 除 这 些 迷 惑 , 才 能 使
笔者认为 , 要讲好绪论应 注意做到 以下 几点 。
一
、
改 变偏 见 , 端 正 态 度
学 生放 下精 神包袱 , 轻 装前进 . 增 进对 这 门课 程 的信任 。
的、 根本 的和长远 的指导 意义 。“ 必 须 坚 持 马 克 思 主 义 不 动 摇” 。 指 的是 坚 持 马 克 思 主 义基 本 原 理 不 动 摇 。 而 与 时 俱 进 、 不 断创新 的是 “ 马 克 思 主 义 创 始 人 针 对 特 殊 历 史 条 件 的 一
( 一) 强调 马克思 主义具 有科 学性 。马克思 主义具 有科
学 性 ,它 是 对 客 观 世 界 特 别 是 人 类 社 会 本 质 和 规 律 的 正 确
反映 。它 的科学性表现 在 : 坚持世 界的物质性和 真理的客观
性。 力 求 按 照世 界 的 本 来 面 目如 实 地 认 识 世 界 : 力 求 全 面 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整合策略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整合策略研究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青年学生中的首次系统介绍。
该课程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多个方面,是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入门课程。
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理论复杂,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完全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
如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学内容编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的介绍,也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在进行内容整合时,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进行深入学习。
可以将课程内容按照理论知识、历史背景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 教学方法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讨论和实践等方式,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和理解。
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多种情境下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 教学资源整合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整合时,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学术期刊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课堂上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加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马原》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马原》实践教学方案————————————————————————————————作者:————————————————————————————————日期: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2——2013第二学期实践教学计划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实践教学,把理论与现实更具体的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素质和能力。
时间安排:2013年3月——4月课时安排:本课程总课时为52,理论教学课时40,实践教学12课时实施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由于学生人数多、经费、时间、安全等问题,坚持就近就便、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的原则;学生发挥个性与团队共同努力的原则。
实践内容:《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采取1+X的形式。
其中:1为必选实践形式。
主题为“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即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等等,以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解说,以严密的逻辑和透彻的说理,展示“原理”的魅力。
在书面报告的基础上,以课前一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课堂5分钟的口头汇报。
X为任选形式。
包括:一是读经典悟经典。
任课教师指定学生课外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让学生撰写读书笔记。
字数2500左右。
二是调查参观。
教师根据“原理”课程内容提供若干主题模块,(学生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题,但须任课老师同意。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写调研报告,字数2500左右。
三是哲学典故微电影制作评比活动。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某一哲学典故制作视频进行评比。
四是辩论活动。
学生选择课程内容中的某一主题、论点等,进行正反观点论战。
团队组合:6-10人一组,不能跨班组合。
每位小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文章书写者、课件制作和演讲者、素材收集者、影像拍摄者等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研究性课题报告课题名称:为什么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坚定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学识渊博的思想家学生序号44学生学号2011211727学生姓名张宇菲上课时间周一第一节院系专业经济学院经济类一、关于卡尔。
马克思的生平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
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
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马克思认为,不论从事哪一种科学研究,都不应该为这种研究会得出什么结果而烦心;同时他又认为,如果一个有学问的人不愿意自己堕落,就决不应该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应该整年整月地把自己关在书斋或实验室里,象一条藏在乳酪里的蛆虫一样,逃避生活,逃避同时代人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
马克思曾说过:“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
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他最喜欢说的名言之一是“为人类工作”。
马克思虽然深切地同情工人阶级的痛苦,但引导他信仰共产主义观点的并不是任何感情上的原因,而是研究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结果。
他确信,每一个不为资产阶级利益影响、不为阶级偏见所蒙蔽的公正人士,必然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摘自保尔〃拉法格《忆马克思》二、关于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的生平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V 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 国矿 业 大 学 徐 海 学 院 , 苏 中 江 徐州 2 10 ) 20 8
摘 要 :马 克 思 主 义基 本 原 理 概 论 》 以 下 简 称 “ 理 ”课 程作 为我 国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主 阵地 , 负 着传 承 《 ( 原 ) 肩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引导 学 生 树 立 马 克 思 主 义 的世 界 观 、 生观 、 值 观 和 共 产 主 义 理 想信 念 , 社会 主 义 建 设 人 价 为 输 送 合 格 人 才 的 历 史 使命 。 因此 , 何 上 好 该 课 程 , 新 教 学方 法 成 为 学 术界 研 究 的重 点 。 者综 述 当前 “ 理 ” 如 创 笔 原 课 教 学 方 法的 研 究 的 同时 , 出“ 理 ” 教 学 应抓 住 学 生的 “ ” 提 原 课 心 。
“ 当前 我 国正 处 于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的初 级 阶段 . 场 经 济 除 市 了 给 我 们 带 来 了效 率 、 争 、 用 等 现 代 正 面 的观 念 意 识 竞 信 之 外 , 带 来 了 一 些 负 面 的 价 值 观 念 、 活 方 式 和形 形 色 也 生 色 的文 化 , 些 文 化 潮 流 已渗 透 到我 们 的 社 会 意 识 、 会 这 社
生 活 的各 个 层 面 ,尤 其 是 在 市 场 经 济 运 行 初 期 膨 胀 起 来 的急 功 近 利 、 金 主 义 、 知 识 无 用 论 ’ 不 良社 会 风 气 对 拜 ‘ 等
课 的 教 学 “ 步 维 艰 ” 为 了更 好 地 上 好 “ 理 ” . 马克 举 。 原 课 使 主 义 内化 为 学 生 的行 为 准 则 , 界 就 创 新 “ 理 ” 教 学 学 原 课 方 法 , 行 了 深 入 的 研 究 , 有 着 丰 富 的研 究 成 果 . 者 进 且 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案例教学法探讨
《 马克思 主义 基本原 理概 论》 是高校 的一 门 基础课 程 , 我校 政 法 系的法学 专业也 同样开设 这门课 。 师在《 教 马克思 主义基 本原理 概 论》 的教 学 中一 方 面要 阐述 马克思 主义基 本原 理 、 基本 观点 和基 本 方 法 , 一方 面要 引导 学 生 理论 联 系 实 际 , 学 生 能够 运 用 学 另 使 到的 知识 回答马 克思 主义在 当代 发展 所遇 到 的重大 问题 。 后者 而 是最 重要 的。这 就要 求学生 把 马克 思 主义作 为 思想 武器 , 深刻 在 理 解 原理 的基 础上 , 于运 用原 理分 析 当代社 会热 点 问题 。而案 善 例 教学正 是能让学 生把理论 和实践 联系到一起 的桥 梁和纽带 。 般 认 为 ,古 希 腊 苏 格 拉 底 的 启 发 式 问 答 法 是 案 例 教 学 法 的雏 形 。 案例 教 学 法 是 2 世 纪2 年代 由美 国哈 佛 商 学 院所 0 0 倡 导 的一 种 独 特 的案 例 式 的教 学 方 法 ,通 过 这 种 教 学 方 法 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 高 学 生 的学 习效 果 。经 过 实践 的 检 验 , 提 在 18 年 , 例 教 学 法 在 美 国 卡 内 基 小 组 的 《 备 就 绪 的 国 96 案 准 家 : 十一 世 纪 的 教 师 》 报 告 书 中 , 作 为一 种 有 效 的 教 学 二 的 被 模 式 得 到 广 泛 的 推 荐 。而 我 国在 2 世 纪 9 年 代 才 把 案 例 教 学 0 0 法 正式 地 作 为 一 项 研 究 来 探 讨 。 单 地 说 , 简 案例 教 学 法 是 指 教 师 在教 学 过 程 中 . 据 教 学 目的 的 要 求 , 真 实 的 事 件 为 题 材 根 以 激 励 学 生 主动 参 与 学 习活 动 的 一种 启 发 式 的 教 学 方 法 , 目 的 在 于加 深 学 生 对 知 识 的理 解 并 且 提 高学 生 分 析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实 施 案 例 教 学 法 一 般 分 为 两 个 阶段 。 准 备 案 例 教学 前案 例 准备 的 是否 充 分直 接 影 响着 教学 效 果 。案 例 可 以有 多种 来源 。一种 是教 师根 据平 时 生活 观察 积 累经 验 , 样 的 这 案例 最大 的优 点 是时 效性 强 。因 为都 是生 活 中遇 到的 事例 , 以 所 时 间 、 围方 面不 会 太远 , 服 力强 , 范 说 较容 易接 受 。但 是 毕竟 我们 生 活的 范 围有 限 , 这种 案例 的来源 当然也 有 限 , 全不 能 满 足 教 完 学 的要求 。 有 一种 就是 搜集 来 的现 成 的案例 , 括书 本 中的 案 还 包 例. 比如 有 专 门 的 教 学 案 例 书 . 中 国 人 民大 学 出版 的 由杨 惠 像 民 、 晓 楠 主编 的《 马克 思 主义 基 本原 理 概论 ” 洪 “ 课案 例 式 专题 教 学教 师用 书》 除此 之外 还可 以 到互联 网 选 取相 关 案例 。 . 准 备 案 例 时 应 注 意 以下 几 点 : 首 先 要 了解 学 生 的 知 识 结 构 和 认 识 能 力 , 是 教 学 的基 这 础 因为 案 例 教学 的最 终 目的是 调 动 学 生 的积 极 性 , 高学 习 提 效 果 。 果 选 取 的 案 例超 过学 生 的理 解 范 围就 会 适 得 其 反 。 如 比 如 在 讲 到 实 践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一 标 准 这 个 问题 时 , 惠 民 等 杨 编 著 的 《 克 思 主 义哲 学 基 本 原 理 教 学 案 例 》 有 一 个 叫 做 马 中 《 对称 性 革 命 》 案例 :这 个 案 例 通 过 介 绍 实 验 物 理 学 家吴 健 的 “ 雄 认 真 做 实验 , 一 丝 不 苟 的 科 学 精 神 以 及 她 在 科 研 中 始终 坚 信 ‘ 践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一 标 准 ’ 一 信 条 , 导 学 生 深 刻 认 实 这 引 识 实践 的作 用 .深 刻 理 解 实 践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一 标 准 这 一 哲 学 原 理 . 而 结 合 当今 实 际 情 况 , 其 是 针 对 出现 在 学 术 界 中 进 尤 的 一些 现象 , 导 学 生 坚 持 实 践 第 一 的 观点 , 立 求 实 务实 的 引 树 科 学 态 度 。 是 这个 案例 涉及 很 多 物 理 学 方 面 的专 用 名 词 , ”但 所 以对 于文 科 学 生 来 讲 , 义要 花 费 大 量 精 力 理 解 案 例 本 身 的 物理 知 识 . 使 教 学 更 加 繁 琐 。所 以 , 取 案 例 式 教 学 首 先 要 这 采 确 定学 生 的知 识 结 构 和 能 力 , 取 适 合 学 生 特 点 的 案 例 , 样 选 这 才会 达 到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趣味教学探索
一、对基本原理课现状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高校必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现今,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经基本成熟,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层面,理论成果颇多。
可是目前,关于在大学怎么讲授这门课的专著和研究论文却并不多见。
如何更有效地教授这门课,怎样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目前涉及的论著并不多见。
现今,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原理”课的教学工作更显得刻不容缓,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等情况也是不能回避的现实。
“原理”课在政治理论课中最抽象,同时也最深刻。
怎样让大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我国的指导思想,怎么样让大学生的在倾听教师讲授原理课的时候积极思考,怎么让条条框框的原理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更容易去接受知识,去学以致用,这些问题是每个讲授这门课的老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
二、对课本知识点的处理(一)“引子”很重要这门课抽象性、理论性很强,学生在刚拿到书本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偏颇的认识,而且心理上有一些畏惧,怕听不懂,或者听起来太枯燥。
所以我认为在刚开始给学生讲授这门课的时候,不要急于去进入第一节哲学课,而是要提纲挈领地把这门课的要点一一点出来,让学生在总体上对这门课有一个把握,让他们觉得这门课无非就是几大点,如果好好听课的话,不难接受,然后从理论上和实用上总结了这门课的重要性,并且在讲绪论时加入了大量和这门课关系密切且有趣的例子,让学生对这门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调动他们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文名称:XXX课程类型:通识必修课总学时:72学分:3适用对象:所有在校本科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科学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
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讲授根本请求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根本请求:1.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3.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概念,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保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前进在实践中自觉认识天下和革新天下的能力。
4.研究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5.研究和掌握XXX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6.研究和把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把持的进程和把持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把持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今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实在质;深入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成功的信心。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研究探索
妙晦 涩 的理 论 , 习它 除 了能 拿 学 分 之外 没 有 任 何 学 实际用 处 ” 。学 生对 《 马克 思 主 义基 本 原理 概 论 》 课
的这种 态度 固然 有 许 多 客 观 原 因 , 深层 的原 因与 但 我 们 的教学 内容 过时 、 学方法 呆 板 , 能满 足学 生 教 不 需 要更 密切 相关 。要从 根 本上 摆脱 高校 马克 思 主义 理 论课 教学所 面 临 的被 动局 面和 两 难境 地 , 一 的 唯
中 图分 类 号 :6 2 G4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 9 7 2 1 )9— 19— 2 10 3 0 (0 0 0 0 1 0
十 月革命 一 声炮 响 , 中国送来 了马克思 主义 。 给
第一 , 要有较 强 的专 业素 质 。 我 们经 常说 , 给学生 “ 要 一杯 水 ” 自己要 有 “ , 一 缸水 ” 而且 还 必须 是 “ 水 ” 并 成 为学 生 的 “ , 活 , 活水 源” 。教 师 只有具 备 汲 取新 知 识 的能力 和海 纳 百 川 般 的气 度 , 能容 纳学 生各 种创 新思 想 的萌芽 , 才 才有 可 能授 学生 以 “ ” 而 非 仅 仅 是 “ ” 0 渔 , 鱼 。“ 5方 案 ” 实施 之后 , 们更 加注 重从 整体 上理 解 马克思 主义 。 人
事 实证 明 , 马克思 主义 不仅 具 有前 瞻性 , 而且 日益 深 入 人心 , 示 出 巨大 的生 命 力 。正 如邓 小 平 所 说 : 显
“ 坚信 , 界上赞 成 马克 思 主 义 的人 会 多 起来 , 我 世 因 为 马克思 主义 是科 学 。 ” 然而, 我们 不 得不 承认 , 于 《 克 思 主 义 基本 对 马 原理 概论 》 仍 然 存 在 着 老 师 教 课 累 , 生 不 感 兴 课 学 趣 的尴 尬 局面 。 曾经 有 人 作 过 问 卷调 查 , 有相 当一 部分学 生认 为 马克 思 主 义基 本 原 理课 “ 是一 些 玄 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社科部原理与概论教研室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制定如下实践教学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1、制订本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本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一)针对性:教学实践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
(二)时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各种思潮涌入国内,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一、制定本方案的依据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本方案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概括出来的,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只有老老实实读原著,原原本本悟原理,才能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实践教学安排(一)内容实践教学主题围绕“经典阅读”展开,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见附件一)。
学生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联系实际进行学习思考。
(二)时间与进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贯穿整个学期。
任课教师可结合理论教学安排指导学生研读。
课程结束前提交读书报告。
(三)组织与形式1、教师在开学初对每一个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建议10人一组),小组成员围绕选定经典文本各自撰写一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学期末小组成员围绕一学期以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特别是对经典文献阅读的感受、困惑、收获等,共同讨论写作完成一份《读书小组期末“经典阅读”总结》,字数不少于20XX字。
2、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班内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每学期末向教研室推荐优秀实践论文(读书报告)若干篇。
(四)考核与评价1、教师负责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论文(报告)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并对学生读书报告进行认真批改。
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成果的过程和质量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
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
2、实践教学经典文献阅读评价标准A:(90-100)对文章理解准确,表达流畅;B:(80-90)对文章理解较为准确,表达清楚;C:(70-80)对文章认真阅读,理解不全面,表达不清楚;D:(70分以下)阅读了,但没有理解;E:特殊给零分,所写内容和布置作业没有任何关联或其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研究性学习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研究性学习报告<如何坚持医学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
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在医学中,也是同样的。
不仅是唯物的、辩证的,同时也是社会的、历史的。
医学的绝大部分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人类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社会实践,在文明古国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的系统总结便形成医学。
而我们在医学中要去如何坚持坚持医学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这一点上马克思哲学向我们揭示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同时又承认物质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那么在医学中不也是一样的吗?从局部器官去认识人体,同时也可以从全局看器官。
把所有人体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类在同一环境下生活,人们的健康状况、人们的各种能力状况也很大程度不同;人们寿命长短也很大程度不同;人们患的疾病也各种各样因人而异;人们患的疾病的程度也很不同;治疗的效果也不同等等。
根据现代人类基因的研究表明,人们的健康、能力、寿命、疾病与人们自身中的遗传基因有密切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事物的外部而是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任何事物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举例说明举例说明(一)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地球年龄大约有45亿年以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而宇宙万物是相互作用的,作用与被作用双方都会留下“痕迹”。
如滴水穿石,岩石风化。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二)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大约在3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就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应答能力。
如含羞草、葵花向日。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三) 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
如狗对人行为的模仿,海豚做算术表演。
举例说明互动教学结合提问图表总结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提问】高等动物真的会做算术题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动物能进行各种表演,这是驯兽师长期训练的结果,动物按驯兽师指令做就有食物吃,相反就受皮肉之苦。
所以,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只是适应周围环境的本能反映。
(四)人的意识大约在300万年前诞生了人,有了人才有了意识。
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自觉主动的活动,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到,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狗之类的动物是没有意识的。
展示图表,便于学生理解:反应特性物质滴水穿石刺激感应性细胞膜含羞草感觉心理大脑动物表演人意识人脑万有引力定律物质反应形式反应器官举例无机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挂图说明教师总结(1分钟)展示漫画,便于学生理解:漫画中的人在画鬼,他比照的是什么?有公鸡、锯子等,我们看鬼的牙齿分明是锯齿、鬼的手分明是鸡爪。
很多西方人信仰上帝,上帝的外貌酷似西方人。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所以说,离开了客观事物不会形成鬼神观念,这句话是对的。
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只不过鬼神等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歪曲的反映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教学课题
1、关于苏联解体根源,学术界依然存在一些争论。
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认为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高层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一条背离马克思主义、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路线,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虽然苏联解体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有关,但体制的弊端只是酿成苏联解体的一定条件而不是根本原因,只有执意将改革变为改向的时候,这些问题才有可能成为苏联剧变的原因。
二是认为斯大林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是导致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
在你看来,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2、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一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
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马克思主义是否包含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异化现象。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包含作为世界观、历史的人道主义,只包含作为道德伦理原则的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不存在异化现象,异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另一方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不仅包含作为道德伦理原则的人道主义,而且马克思主义还包含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异化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和历史上的人道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西方某些学者攻击马克思主义不讲人道主义,说马克思主义见物不见人,说马克思主义中存在“人学的空场”,甚至说马克思主义“反人道主义”,对此,你有何看法?
3、最近,关于“普世价值”的说法,十分盛行。
有人提出,民主、自由、人权、正义、平等、博爱等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那是“普世价值”,必须实行,中国不应该强调特殊而自外于这些“普世价值”。
在这些“普世价值”面前,没有必要区分姓“资”姓“社”。
有人甚至喊出了“解放思想就是要确立‘普世价值’”的口号,主张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文化方面的理论创新,都必须以“普世价值”为尺度。
他们甚至认为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实现了这些“普世价值”,似的这些“普世价值”成为我们文明的核心价值,从而融入了“世界主流”。
究竟有没有“普世价值”,即有没有某种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这些人鼓吹的“普世价值”的实质是什么?实现这些价值意味着什么?改革开放是不是按照他们所说的“普世价值”发展的?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4、改革开放以来,新自由主义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海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及国内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内外呼应,狂热鼓吹自由化、私有化、全盘西化。
我国学术界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全面否定新自由主义的态度,
有人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的理论体系,必须予以批判和抵制。
一是极力推崇新自由主义的态度,有人将新自由主义奉为圭臬,顶礼膜拜,甚至主张将其职务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极力鼓吹、推崇新自由主义的人在我国学术界、理论界为数不多,其代表性人物是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
持这种观点的人虽然不多,但在部分青年学生中具有相当大的蛊惑力;而且,他们还企图利用照搬来的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影响政府决策。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和对待新自由主义?
5、民主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主张世界观的多元性和社会主义的多元性。
民主社会主义反对为社会主义设定任何终极目标,认为社会主义是一项逐步改造社会的持久的改良任务。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通过和平的、民主的、改良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在资产阶级国家现有的政治框架下,实现政治民主,把资产阶级国家变为“民主法治国家”或“社会福利国家”。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框架下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民主化,即建立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的福利国家制度。
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谢韬在《炎黄春秋》杂志2007年第二期发表了题为《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的一篇文章,指出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主张中国应该回归民主社会主义路线。
谢的观点遭到严厉批判。
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和对待民主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6、历史虚无主义是同“全盘西化”论相呼应而出现的一种思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从纠正宣扬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表现在史学研究中,而且也表现在涉及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某些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中,影响很大,危害至深。
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私人已播出多年,但它通过影视形象化翻近代史的案,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标本。
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大型电视片《河殇》标榜的“历史总体反思”,其实质就是否定社会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危害?怎样评价和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
7、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也受到质疑。
一个时期以来,与马克思主义争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指导和支配地位的,有多重社会思潮。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正在极力向我国推销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他们声称这是当今世界的“思想主流”,具有所谓的“普世价值”。
二是以新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他们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所谓“国学”,认为它“高于党学”(指马克思主义),可以为中国现
代化提供精神支柱。
三是国外社会民主党所宣扬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一种主张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还有国内某些人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主张,主张经济上实行私有化、政治上民主化(多党制)、思想文化上多元化。
四是“新左派思潮”,主张回到“文革”的老路上去。
五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中国历史,否定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否定革命、“告别革命”的主张,认为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倡导殖民化哲学。
虽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官方已具有“话语权”,舆论上是“主旋律”,但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真正占有主导地位,客观上是在与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儒学、新左派、历史虚无主义等非主流意识形态“争天下”。
最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未必大获全胜,甚至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有人甚至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试图取消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的指导地位。
有人主张淡化意识形态,取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某些高校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或聘请的专家学者在校园的讲坛上,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比如有些高校不从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采用“一言堂”、“注入式”,想灌什么就灌什么,想怎么灌就怎么灌,我灌什么你就听什么,我怎么灌你就怎么听,这必然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魅力。
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8、非理性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西方的哲学思潮,其后成为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理论基础。
至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理性主义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就进入了国内文学及其研究现场,并且受到某些学者的大力推崇。
这种文学倾向发展到极致,就是以本能与身体为核心,鼓吹野性和纵欲,反对道德伦理、亵渎崇高、消解历史。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它甚至还引发了那场旷日持久的“理性—非理性”大讨论。
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