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珠江流域及华南华南诸河水资源公报(doc 24页)(正式版)

合集下载

珠江流域水资源概况

珠江流域水资源概况

珠江流域水资源概况: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

发源于云贵高原的马雄山,自西至东横贯华南大地,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

珠江流域的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

流域面积45.37万平方千米,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44.21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立方米。

西江为珠江的主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市)境内的马雄山,从上游往下游分为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及西江等河段,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及贺江等,在广东省珠海市的磨刀门注入南海,干流全长2214千米。

北江主流浈水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坑,较大支流有武水、连江、滃江、潖江和绥江等,干流在思贤滘与西江沟通后进入珠江三角洲,干流全长468千米。

东江主流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较大支流有安远水、新丰江、西枝江等,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进入珠江三角洲,干流全长520千米。

三角洲诸河包括西江和北江思贤滘以下及东江石龙以下河网水系注入三角洲的潭江、高明河、沙坪河、流溪河、增江、深圳河、茅洲河等中、小河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九龙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其地理范围内。

三角洲诸河纵横交错,水流相互贯通,自东而西经由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入注南海,构成独特的“诸河通汇,八口分流”的水系特征。

珠江主干流的上游以及滇桂国际河流,流经高原及峡谷地区,地少人稀,河道陡峻,水急滩多,水力资源和矿藏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中游流经低山丘陵及河谷冲积平原,河道平缓,落差小,耕地集中,水量丰富,航运条件优越,防洪任务繁重;下游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洼,人口密集,是经济发达的精华地区,为防洪重点保护区;河口滩涂资源丰富,前景广阔。

珠江片河川径流丰沛,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河流有570条,总理论蕴藏量达4645.4万千瓦;单站装机容量0.5万千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水电站2504座,总装机容量3900.5万千瓦,年发电量1682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水电站2263座,总装机容量3732.1万千瓦,年发电量1606亿千瓦时。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存在问题1珠江的地理环境珠江是我国南方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存在问题1珠江的地理环境珠江是我国南方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存在问题1.珠江的地理环境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横贯华南大地,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

珠江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海南省,广东、广西沿海诸河及云南、广西国际河流,跨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等8省(自治区),总面积为79.63万平方公里,其中珠江流域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另有1.1万余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

珠江水资源量相对比较丰富,径流总量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6倍,单位面积产水量居全国之冠。

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平均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以云南的石林和桂林的山水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

2.珠江的河流分布珠江流域片位于东经97°39′~117°18′,北纬3°41′~29°15′之间,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本片除横断山脉南北走向外,其他大多是东西走向。

本片珠江流域是一个复合的流域,由西江、东江、北江、三角洲诸河四大水系组成。

流域面积45.369 km2,其中我国境内面积为44.210万km2。

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万k㎡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

西江是珠江的干流,以南盘江为河源,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的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蜿蜒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在广东省珠海市磨刀门企人石人南海,全长2214km,平均坡降0.58‰,集水面积353120k㎡,其中341530k㎡在中国境内。

西江平均年径流量为2300亿立方米。

西江干流的一级支流中,集水面积1万k㎡以上的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

南盘江从源头至贵州望漠县蔗香双江口,长914km,流域面积56880k㎡,河道平均坡降1.74‰。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04年,我国大江大河除长江、淮河的局部河段和珠江流域西江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外,水势比较平稳,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较大洪水。

2004年全国旱情偏轻,农作物受旱面积比2003年减少约1.1亿亩,但华南部分地区旱情严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力协作,加强洪水管理,拓宽抗旱领域,控制了灾情的扩展蔓延,减少了灾害损失,保障了粮食丰收。

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在水利规划、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农村水利、节约用水和水利改革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为推进新时期的治水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04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全国平均降水量60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5687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6.5%。

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六区)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减少6.3%,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四区)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减少6.6%。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山东、新疆、天津、西藏、河南、湖南、重庆、青海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偏多13.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东、海南、江苏和内蒙古偏少20%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2004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44毫米,比常年值减少13.4%。

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5.2%,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13.0%。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只有山东、西藏、新疆、上海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山东偏多18.3%外,其他3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程度均低于7%;比常年值偏少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江苏、河北、海南偏少四成以上,福建、甘肃、广东、江西和山西偏少四成至三成。

珠江广州河段近年水质调查报告

珠江广州河段近年水质调查报告

四、解决方法及措施 1.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
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 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 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 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 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2006年珠江全年期河流水质评价表(单位:公里)
水资源分区
评价 河长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劣Ⅴ 类
珠江片 珠江流域 珠江三角洲
19604 321 7904 5977 1681 892 2829 13216 115 4698 4055 1335 653 2360 2128 66 323 400 261 333 746
(三)水质 河流水质概况
2005年珠江各类水质占评价河长百分比
2005年珠江全年期河流水质评价表(单位:公里)
水资源分区
评价河 长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劣Ⅴ类
珠江片
17811 113 7785 5060 1335 739 2779
珠江流域 11812 57 4890 2975 977 638 2275
珠江三角洲 1659 0 460 283 460 123 334
小结: 经过分析05、06、07、08年的水量和水质。得出以下结论: (1) 降水
年份
降水深(毫 米)
总降水量(平 较上年多(%) 方米)
2005年
1452
9492亿
14.5
2006年
1565
10236亿
7.7
2007年 2008年
1393 1763

1999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1999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1999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综述长江片总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

其中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划分为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乌江、上游干流、洞庭湖、汉江、鄱阳湖、中游干流、三角洲平原、下游干流11个二级区;西南诸河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划分为雅鲁藏布江、藏西诸河、藏南诸河、怒江、澜沧江、红河、伊洛瓦底江7个二级区。

1999年长江片平均降水量1144.6毫米,属平水年。

但由于汛期长江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和长江下游干流区多次出现过程性区域降水,年降水比常年更集中于5~8月份,形成继1998年全流域性大洪水后又一次较大的区域性洪水。

1999年长江片总供水量1822.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9%;总用水量1806.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8%,其中西南诸河增长尤为显著,增幅达18.6%;长江片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上年增加了约7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比上年增加了约3亿吨;河流水质状况总体尚好,部分城市江段和工业相对集中的部分支流及部分湖泊水质较差。

二、水资源量降水及分布1999年长江片平均降水量1144.6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9992.6亿立方米,属平水年份。

其中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为1141.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0396.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4.7%,比上年少6.2% ;西南诸河平均降水量1152.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9595.9亿立方米,比常年多8.9%,比上年少4.8%。

长江流域内,按行政分区统计,年降水量以福建1983.8毫米为最大,青海407.9毫米为最小,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522.4~1855.6毫米之间。

与常年比,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和湖北偏少26.1~2.5%,其余各省均偏多,偏多46.0~10.2%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依次是上海、安徽1999年长江片流域分区降水量分布图1999年长江流域行政分区降水量分布图1999年西南诸河行政分区降水量分布图浙江、江苏、福建、云南、江西、西藏和湖南。

00广东水资源公报

00广东水资源公报

2000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发布时间:2003-10-21概述广东省国土面积17.79万平方公里,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珠江流域的东江、西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流域和粤东、粤西沿海诸河共7大流域。

全省分广州、韶关、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惠州、梅州、汕尾、河源、阳江、清远、东莞、中山、潮州、揭阳、云浮、顺德22个市。

本公报分别按上述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对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2000年我省降水为平水年,全省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5.2%,比上年增加11.6%,地表水资源量受前期雨量小和降水量较分散的影响,比多年平均偏少11.2%,比上年增加7.6%。

地下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8%,总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约1成。

上游流入我省的过境客水量比上年减少10%。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比上年末有所增加。

全省供水量比上年略有减少,工业用水比上年相比有所减少,生活用水有所增加。

全省江河水库的水质总体状况与上年基本一致,局部河段水质有所恶化。

2000年全省洪涝、台风灾害较轻,但仍造成一定损失。

广东省珠江河口整治工程指挥部成立,开始对珠江河口进行综合整治。

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破土动工,标志着东深供水将得到彻底改善。

一、来水分析降雨总量低于多年平均值,属平水年份2000年全省平均降雨量1684毫米,折合降雨总量为297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11.6%,比多年平均值少5.2%,属平水年,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各市降雨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增加最多为深圳,达18.1%,减少最多为阳江,达21.3%;其中减少1~2成的有:江门、茂名、肇庆、阳江、清远、云浮6市。

各流域区降雨状况是:除东江、韩江流域比多年平均值有增加外,其余均比多年平均值减少,其中减少1成以上的有西江、北江和粤西沿海区。

2000年降雨的地区分布不均,总的特点是东部大于西部。

全省降雨有三个高值区、一个低值区,与多年平均状况大体一致。

1998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1998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1998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综述长江片是长江流域、西南诸河的总称,总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包括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湖北、湖南、江西、陕西、河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省(自治区、直辖市)。

长江流域划分为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乌江、上游干流、洞庭湖、汉江、鄱阳湖、中游干流、下游干流、三角州平原11个二级区;西南诸河划分为雅鲁藏布江、藏西诸河、藏南诸河、怒江、澜沧江、红河、伊洛瓦底江7个二级区。

长江片1998年为降水丰水年,长江流域降水量比常年多11.5%,西南诸河多14.4%。

由于1998年长江流域汛期降雨异常偏多,且较为集中,发生大洪水,洪灾较为严重。

长江片1998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1.4%,其中长江流域17.0%,西南诸河1.5%,开发利用程度仍较低;水质污染以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和长江干流城镇江段岸边和部分湖泊最为严重,长江支流水质有好有坏,西南诸河水质状况整体较好。

二、水资源量降水及分布状况1998年长江片平均降水量1215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31789.9亿立方米,属丰水年份。

其中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1216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1730.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1.5%,比上年多18.5%;西南诸河平均降水量121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0059.9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4.4%,比上年多16.1%。

长江流域内,按行政分区统计,年降水量以福建的2381毫米最大,以青海的381毫米最小。

与常年比,除贵州、甘肃分别偏少了5.8%和21.6%外,其余各省均偏多。

偏多47.9%~10.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次是西藏、福建、江西、云南、重庆、广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和浙江。

与上年比,除贵州、湖南、广西偏少外,其余均偏多,以河南省偏多最甚,达63.4%。

按流域分区统计,年降水量最大的是鄱阳湖水系,为2087毫米,最小的是金沙江,为836毫米。

珠江流域

珠江流域

珠江污染图示
主要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化工公司将总量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 废料铬渣非法丢放,致珠江源头南盘江附近水质遭到铬 渣污染;曲靖麒麟区三宝镇、茨营乡、越州镇附近山区以 及三宝镇张家营村黑煤沟的一处100立方米左右的积水潭 积水遭到铬渣污染。
7、珠江广州河段水环境保护措施
(1)加快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步伐,完善不污水处理厂相配 套的污水管网,老市区沿河涌布设截污管拦截污水,新建区 实行雨污分流.由于污水处理厂排放出的尾水中氮、磷的浓 度仍比地表水标准高出几倍到一幵且,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 无法处理微量有毒有机物等危殓污染物”’.因此,还必须 重视加强对尾水的处置。 (2)调整工业布局和结构.推行清洁生产 按照广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将老城区的传统产业逐步向 黄埔一靳塘一线集中迁移,关闭环境污染严重、丌符台“一 控双达标”要求的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电子信息、 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幵以信息化带劢工业 化.加快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逐步挤雎能耗高、 物耗高、环境污染重的 工业企业在广州的发展空间.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技术 和管理,加强废水资源化利用.
治理污染需要的配套条件
理采 珠用 江膜 水分 污 染离
、 电 渗 析 等 分 离 新 技 术 来 治
8、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珠江水污染问题的实质上是外部性问题,是一种经常 性的经济现象,这也是导致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主要 原因,他的存在意味着资源帕累托最优配置,丌利于经 济的持续发展。 ②珠江流域水污染问题的存在是由于水资源的无偿共享 性,使流域内各方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无需水资源 的损失和水资源的破坏付出代价,这就是外部丌经济的 体现。而珠江流域各地政府因背负着经济发展的压力, 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甚至是放弃环境保护。 ③由于地方政府不排污企业具有利益上的一致性,决定 政府难易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迚行有效的干预,为树立政 绩,加快经济发展,地方政府有时甚至充当起排污企业 的保护伞。 ④珠江流域涉及丌同的行政区,每个行政区政府在制定 水资源利用河水污染治理规划时都会采取有利于自身发 展的方式。

2001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综述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湖北、湖南、江西、陕西、河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19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上游干流、乌江、汉江、中游干流、洞庭湖、鄱阳湖、下游干流、三角洲平原11个流域二级区。

2001年平均降水深1000.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7876.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8.3%。

地表水资源量8781.2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91.3毫米,比常年偏少9.2%。

地下水资源量2426.5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

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后的水资源总量为8892.8亿立方米。

2001年末110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比上年末减少178.6亿立方米。

由于年降水偏少且时空分布异常,长江流域发生较大面积旱灾,其中部分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春、夏、秋三季连旱。

2001年长江流域总供水量1746.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4.8%,地下水源占4.7%,其他水源占0.5%;总用水量1746.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58.6%,工业用水占29.4%,生活用水占12.0%;总耗水量843.5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48.3%。

2001年长江入海水量8393亿立方米(含淮河经长江入海水量30.6亿立方米)。

2001年全流域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总量220.5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矿坑排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2.7%,生活污水占37.3%。

长江流域河流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73.7%,与上年变化不大。

湖泊水质较差,在评价的10个湖泊中,仅有4个湖泊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滇池和巢湖全部、太湖大部分处于富营养状态。

西南诸河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涉及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广西5省(自治区),划分为雅鲁藏布江、藏西诸河、藏南诸河、怒江、澜沧江、红河、伊洛瓦底江7个流域二级区。

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8年中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洪、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1998年全国属丰水年,降雨量比常年偏丰,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增加,地下水储存和水库蓄水总量有所增加,黄河下游断流比1997年有所缓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水环境状况局部有所改善。

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略有增长,全国供水基本上满足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需求。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对水利建设作了总体部署。

但是,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

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水的问题比较突出。

黄河下游断流情况依然严重,重要江河的水污染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超采情况仍很严重,工农业用水浪费没有得到遏制。

现将1998年水资源情况公告如下: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1998年全国平均降水量71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7631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多11.3%,属丰水年。

按九大流域片分析,松辽河片降水量616毫米,比常年多20.6%;海河片降水量551毫米,比常年多0.8%;黄河片降水量463毫米,比常年多1.5%;淮河片降水量1005毫米,比常年多18.8%;长江片降水量1216毫米,比常年多11.5%;珠江片降水量1560毫米,比常年多0.4%;东南诸河片降水量1875毫米,比常年多13.5%;西南诸河片降水量1212毫米,比常年多14.4%;内陆河片降水量193毫米,比常年多17.6%。

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降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多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京、鄂、皖、藏、豫、苏、渝、赣、新、内蒙古偏多15%~35%;偏少的只有6个省,其中甘肃和海南分别偏少9.5%和12%。

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

9中国水资源公报

9中国水资源公报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2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折合降水总量为亿m3,比常年值偏少%。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面平均降水量为,比常年值偏少%;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面平均降水量为,比常年值偏少%。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青海偏多程度约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其中北京和云南偏少约25%。

地表水资源量202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亿m3,折合年径流深,比常年值偏少%。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少%。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上海、青海、海南偏多程度在23%~56%之间,江西、吉林、云南、河南、福建、内蒙古、宁夏偏少程度在25%~37%之间,山西、辽宁、河北、北京偏少程度在45%~62%之间。

2020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为亿m3,从我国流入国际边界河流的水量为亿m3,全国入海水量为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20年,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域的地下水资源量为亿m3,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亿m3。

2020年北方6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亿m3。

北方平原区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别离占%、%、%和%。

水资源总量2020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亿m3,比常年值偏少%。

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也确实是说,地下水资源量的%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

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亿m3,比常年值偏少%,占全国的%;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亿m3,比常年值偏少%,占全国的%。

珠江流域详细资料大全

珠江流域详细资料大全

珠江流域详细资料大全珠江流域,珠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第三长河流。

江水的年径流量3492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二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6倍。

全长2320千米,流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

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长,通常被称为珠江的主干。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大河,流经滇、黔、桂、粤、湘、赣等省(区)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北部,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面积442100平方公里。

基本介绍•中文名:珠江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中国南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自然地理,气象,河流,中心城市,社会经济,物产资源,珠江航运,禁渔期, 自然地理珠江是中国南方的大河,流域覆蓋滇、黔、桂、粤、湘、赣等省区、港澳地区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北部,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面积442100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北靠南岭,南临南海,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间,东南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全流域土地资源共66300万亩,其中耕地7200万亩,林地18900万亩,耕地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人均拥有土地仅有9.31亩,约为全国人均拥有土地的五分之三。

气象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流域的中部,气候温和多雨,多年平均温度在14~22℃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mm,降雨量分布明显呈由东向西逐步减少,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和年际变化大。

珠江年均河川径流总量为5697亿立方米,其中西江2380亿立方米,北江1394亿立方米,东江1238亿立方米,三角洲785亿立方米。

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4~9月约占年径流总量的80%,6、7、8三个月则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

珠江水资源丰富,全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70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7倍,但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致使流域洪、涝、旱、咸等自然灾害频繁。

2008年珠江片水资源公报

2008年珠江片水资源公报

概述珠江片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东国际河流(不含澜沧江)、粤桂沿海诸河和海南省诸河(其中韩江流域、粤桂沿海诸河和海南省诸河合称华南沿海诸河),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海南8个省(自治区)。

全片划分为南北盘江、红柳江、郁江、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韩江及粤东诸河、粤西桂南沿海诸河、海南岛及南海各岛诸河与红河11个水资源二级分区。

片内河流水系复杂,行政分区与水资源分区交叉甚多,地区间的人口、工农业布局和经济基础差别甚大,本公报数据分别按省级行政分区和水资源二级分区进行统计。

2008年珠江片降水深1763毫米,降水量11530亿立方米,较上年多26.6%,较多年平均多15.6%,属丰水年份;全片水资源总量为61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1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445亿立方米,两者不重复量为14.6亿立方米。

片内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633.8亿立方米,比年初多145.0亿立方米;2008年片内全年期水质评价河长20647千米,河流水质以Ⅱ、Ⅲ类为主,占评价河长的70.8%。

2008年珠江片总供水907.4亿立方米,总用水907.4亿立方米,总耗水385.4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4.7%。

全片用户废污水排放量181.8亿吨,其中入河废污水量138.8亿吨。

2008年珠江片出现局部性洪水,造成部分区域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488.11亿元。

2008年来水属丰水年,局部区域出现旱情。

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枯水期珠江水量统一调度,保证了澳门、珠海的供水安全。

水资源(一)降水2008年珠江片降水深1763毫米,折合总降水量11530亿立方米,较上年多26.6%,较多年平均多15.6%,属丰水年份。

其中珠江流域较多年平均多13.7%,华南沿海诸河较多年平均多24.6%,红河较多年平均多6.7%。

珠江片11个水资源二级分区,降水量均多于多年平均,其中郁江、西江、东江、珠江三角洲、韩江及粤东诸河、粤西桂南沿海诸河、海南岛及南海各岛诸河七个二级分区增幅超过10.0%,分别为22.4%、19.2%、17.4%、26.3%、12.1%、36.8%、19.8%。

关于珠江水资源研究调查报告

关于珠江水资源研究调查报告

珠江水资源研究调查报告关于珠江水资源研究调查报告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珠江水资源研究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珠江水资源研究调查报告1珠江研究调查报告我住在骏景花园,一眼就可以望到广州的“母亲河”珠江。

我们的侧面就是棠下村,棠下村有一条小河,小河里有很多污水和垃圾,这条河里的水会源源不断地流向“母亲河”珠江!一、问题提出为什么珠江的环境越来越脏了呢?为什么珠江上的秽物多了?为了我们广州的母亲河,我在着做了一次详细调查。

二、调查方法访谈法.掌握访谈法的类型及特点;个别访谈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别访谈的技巧.其他了解. 观察法.掌握观察法的含义,类别,基本原则和特点文献法.掌握文献和文献研究的含义;重点掌握文献研究的特点和作用;文献的定性研究的特点和步骤;文献的'内容分析的含义及步骤;文献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其他了解. 利用着三种调查方法,一定可以搜集到相关的资料的。

信息通道涉及方面具体内容书籍珠江环境预防措施不随地扔垃圾上网珠江环境对我们的伤害珠江环境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

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

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

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

这些东西成了我们的“新”的一大害。

三、结论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

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关于珠江水资源研究调查报告2一、问题提出为什么珠江的环境越来越脏了呢?为什么珠江上的秽物多了?为了我们广州的母亲河,我在着做了一次详细调查。

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形势与任务

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形势与任务

题、 水生 态环境 问题 突出, 突发水 污染事件 时有发 生, 影响人 民群 众的饮 水安全和河流 生命健 康。随 着经 济社 会的
快速发展 , 流域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压力 日益显现。针 对 '前珠 江流域 水资源保护 工作存在 的主要 问题和 面临的形 3 - 势, 按照“ 维护 河流健康 , 建设绿 色珠 江” 的总体治水思路 和水利部近期 工作要求 , 出了近期流域水 资源保 护工作 提
水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 a )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 的规划体系基本形 成。在 20 01
平均水平 。受水资源 时空 分布不 均 、 流域径 流调节 能力 低 、
成潮 、 水质污染以及极端灾害天气 引发的 区域 干旱 频发等 因 素影响 , 流域局部地 区缺 水严 重 , 同地 区不 同程度地 存在 不 “ 资源性 ” “ 、工程性 ” “ 质性 ” 、水 缺水问题。 12 流域水环境状况 .
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 1. % , 79 现状流域各类蓄 水工程 ( 不含纯发 电大 型水库 ) 总调节库容 仅 占地表 水资 的
源总量 的 7 6 , .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径流调节率均低于全 国
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流域水 资源 保护工作 得 到持续加强 , 水生态保护 与修 复工作 得到进 一步 重视 , 域 流
在濒危状态 。
目前 , 珠江 流域 共 建成 蓄 水工 程 9 6 . 5万 宗 , 利 库 容 兴 2 6亿 m ; 5 引水工程 1 处 ; 水工 程 4 5万 处 ; 珠 江流 6万 提 . 跨
域的调水工程 4处 ; 下水开 采井 1 眼。20 地 4万 0 8年珠 江流
域实际供水量为 68亿 m , 0 供水 水源 以地 表水为 主 , 供水 其 量 占总供 水量 的 9 . % ; 中农 业用 水量 为 38亿 n , 63 其 3 , 占 l 5%; 6 工业用水量为 17亿 m , 2 % ; 6 占 7 生活用 水量为 9 9亿

读珠江流域图和材料.回答问题.材...

读珠江流域图和材料.回答问题.材...

14.读珠江流域图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红⽔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岭连绵,地形崎岖,⽔⼒资源⼗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1)说明红⽔河⽔⼒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述红⽔河⽔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洲地区的主要影响.(3)根据图⽰信息,指出红⽔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向并说明理由.(⽔电除外)据最新监测结果,⼴西有⽯⼭⾯积8.33万平⽅千⽶,占该区国⼟⾯积的35.3%,⽐台湾和海南两省国⼟⾯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漠化的⼟地达3 500多万亩、潜在⽯漠化⼟地2 700多万亩.(4)结合对荒漠化问题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遏制⼴西地区⽯漠化的蔓延?分析流域的综合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措施可借鉴⽥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措施从加强对全流域的统⼀开发与管理、加强⽔利⼯程建设、合理⽤⽔等⽅⾯分析.解答解:(1)红⽔河流域⽔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要从流量、落差两⽅⾯分析.具体⽽⾔,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候区,降⽔丰富,流量⼤;流域内地形崎岖,落差⼤,⽔能丰富.(2)红⽔河⽔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洲地区的主要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来分析.有利⽅⾯有:可以缓解珠江三⾓洲的能源短缺状况,减轻酸⾬等⼤⽓环境问题,⽔电开发同时也是⽔利建设,可以提⾼珠三⾓地区的抗旱涝能⼒.不利⽅⾯有:由于开发使得汛期流速下降,携带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强,珠江三⾓洲淤积减慢等.(3)由图可知,红⽔河流域拥有丰富的锰矿、锡矿,可以发展有⾊⾦属冶炼业;区域有⼴泛分布的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独特,可以开发旅游业;区域⼭地众多,地形复杂,森林⼴布,可以发展⽊材加⼯;区域河流众多,可以发展⽔产养殖业.(4)本题考查⽯漠化的防治措施.应利⽤⽣物措施与⼯程措施相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程;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区的能源问题;控制⼈⼝增长与⽣态移民相结合;调整农业⽣产结构,调节农、林、牧⽤地之间的关系.故答案为:(1)位于亚热带季风⽓候区,降⽔丰富,河流⽔量⼤;地形崎岖,河流落差⼤.(2)满⾜珠江三⾓洲地区的⽤电需求;改变珠江三⾓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海泥沙减少,珠江三⾓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珠江三⾓洲地区的防洪和抗旱能⼒.(3)利⽤⼭⽔资源,发展旅游业;地处⼭区,注意保护植被,防⽌⽔⼟流失;为河流⽔源地,注意保护⽔质;利⽤锰矿、锡矿等矿产资源,发展有⾊⾦属冶炼⼯业;发展⽔产养殖.(4)①利⽤⽣物措施与⼯程措施相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程;②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区的能源问题;③控制⼈⼝增长与⽣态移民相结合;④调整农业⽣产结构,调节农、林、牧⽤地之间的关系.点评本题难度⼀般,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般分析思维,并能结合课本的相关内容,学会知识的迁移应⽤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珠江流域及华南华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概述珠江片是珠江流域、华南沿海诸河(含韩江流域、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和云南、广西国际河流的总称,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湖南、江西8个省、自治区。

全片划分为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右江、左郁江、桂贺江、西江中下游、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韩江、粤东沿海诸河、粤西沿海诸河、桂南沿海诸河、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等20个流域分区。

片内河流水系复杂,行政分区与流域分区交叉甚多,地区间的人口、工农业布局和经济基础差别甚大,本公报数据分别按省级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进行统计。

2000年珠江片降水深1497毫米,降水量12001亿立方米,比上年少1.3%,比多年平均少0.7%;2000年地表水资源量612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51亿立方米,扣除重复量1622亿立方米后,水资源总量为6153亿立方米,属平水年;片内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318.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16.1亿立方米;2000年片内全年期评价河长19670公里,河流水质以Ⅱ、Ⅲ类为主,占评价河长的74%。

2000年珠江片总供水909.0亿立方米,总用水897.5亿立方米,总耗水441.0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4.8%。

全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61.9亿吨,其中达标排放量为53.2亿吨,达标排放率为32.9%,较上年度有较大提高,但废污水的排放仍待加强管理和控制。

2000年珠江片局部地区洪、风灾害频繁,直接经济损失达151.8亿元。

海南南渡江发生建国以来最大洪水,广东、广西在后汛期里出现高温干旱天气。

2000年百色水利枢纽前期工程导流隧洞顺利贯通,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破土动工。

水资源(一) 降水2000年珠江片总降水量12001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1497毫米,较上年少1.3%,较多年平均少0.7%,属平水年。

但区域降水不均匀,珠江流域降水较多年平均少6.6%,略偏枯,华南沿海诸河降水较多年平均多1.5%,云南国际河流降水较多年平均多9.8%,属略偏丰年份。

与多年平均降水量比较,20个流域分区中有10个分区的变幅超过10.0%,其中6个分区比多年平均少,按减少幅度大小排列依次为:左郁江区-23.8%、西江下游区-22.7%、桂南沿海诸河区-18.1%、粤西沿海诸河区-15.1%、右江区-13.8%、桂贺江区-12.7%;4个分区多,增加幅度依次为: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区23.4%、怒江区22.2%、澜沧江区19.5%、韩江区13.8%。

片内区域降水量变幅超过3200毫米。

降水量高值区主要有: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大盈江一带、云南红河流域李仙江一带、海南岛东南部万泉河一带出现超过3200毫米的高值区,广西的桂南沿海诸河区北仑河一带、柳江融江至桂江上游一带出现超过2800毫米的高值区;低值区主要有:云南澜沧江大理至兰坪、南盘江区的砚山、陆良附近、广西左江宁明至上思,右江上游驮娘江至田林出现少于800毫米的低值区,西江中下游梧州至桂平一带出现少于1000毫米的低值区。

在各行政分区中,广西、广东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小,减小幅度分别为-12.7%、-5.2%,海南、福建、贵州、云南、江西、湖南比多年平均大,增大幅度依次为23.4%、9.0%、8.1%、7.8%、7.7%、6.8%。

2000年珠江片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2000年珠江片降水量(一) 降水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

降水量集中于4~9月份,占全年的75%。

2000年各代表站月降水量分布图(二) 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2000年珠江片水资源总量为6153亿立方米,产水系数0.51,产水模数76.7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12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51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1622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3426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5153立方米。

珠江片水资源分布示意图2000年珠江片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2000年全片地表水资源量6124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764毫米,比上年多0.6%,与多年平均比较则少1.6%。

从流域分区年径流深看,伊洛瓦底江区最大,海南岛及南海诸河区次之,年径流深分别为1488毫米和1306毫米;右江区最小,仅为355毫米。

从行政分区看,海南省最大,年径流深1306毫米,广西自治区最小,为652毫米。

珠江片地表水资源量(行政分区)分布示意图与多年平均比较,本年度地表水资源量变化地区分布极为不均。

流域分区中有6个区变化幅度低于10.0%,7个区变化幅度在10.0%至20.0%之间,7个区变化幅度高于20.0%。

其中有4个区减少幅度超过20.0%,分别为左郁江区-35.2%、粤西沿海诸河区-25.5%、桂南沿海诸河区-25.2%、右江区-22.7%;有3个区增加幅度超过20.0%,分别为海南岛及南海诸河区44.1%、澜沧江区31.9%、怒江28.0%。

在各行政区中,减少幅度最大的为广西-16.7%,其次为广东-11.1%、湖南-1.1%;海南、贵州、云南、福建、江西则增加,分别增加44.1%、23.5%、9.6%、8.6%和0.5%。

年内径流量的时间分配较上年均匀,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多发生在6~9月,约占全年径流量的64%。

珠江片地表水资源量(流域分区)分布示意图地下水资源量本片地下水资源量1651 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1555 亿立方米,占94.2%;平原区100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两省,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中有重复计算量4亿立方米。

2000年全片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为1622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后的地下水资源量为29亿立方米。

(三) 水质河流水质概况珠江片评价河流水质以Ⅱ、Ⅲ类水为主,Ⅰ类水质河长较上年度减少,Ⅳ类水质河长较上年度增加。

全年期:本片河流评价河长19670公里,河流水质以Ⅱ、Ⅲ类水为主,占评价河长的74%。

枯水期:评价河长19749公里,河流水质也以Ⅱ、Ⅲ类水为主,占评价河长的70%。

丰水期:评价河长19670公里,河流水质以Ⅱ、Ⅲ类水为主,占评价河长的76%。

珠江片各类水质占评价河长百分比2000年珠江片河流水质评价表(单位:公里)水库、湖泊水质概况2000年评价水库24座,除柴石滩水库外,其它均达到Ⅰ、Ⅱ、Ⅲ类水质标准,水库以Ⅱ类水质为主,水质良好,大部分水库处于贫营养或中营养状态。

2000年对6个湖泊进行了水质评价:达Ⅰ、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有3个,Ⅳ、Ⅴ类水质标准的也有3个;从富营养化程度看,中营养及富营养化的湖泊各有3个,水质较差的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高。

(四) 出入国境水量与入海水量2000年珠江片出入国境水量2773亿立方米,其中入国境水量149亿立方米,出国境水量2624亿立方米。

入国境水量中,流入云南国际河流102亿立方米,占68%,流入珠江流域48亿立方米,占32%。

2000年珠江片的入海水量为4113亿立方米,其中珠江流域2905亿立方米,华南沿海诸河1208亿立方米。

华南沿海诸河入海水量中,韩江297亿立方米、粤东沿海诸河168亿立方米、粤西沿海诸河200亿立方米、桂南沿海诸河146亿立方米、海南岛及南海诸岛397亿立方米。

蓄水动态(一) 水库2000年末珠江片内大型水库67座,中型水库630座。

大、中型水库上年末蓄水总量302.1亿立方米,2000年末蓄水总量318.2亿立方米,年蓄水变量为16.1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增加5.3%。

珠江片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二) 平原区地下水平原区地下水蓄水变量为-1.82亿立方米,上升区比1999年增加2.25亿立方米、下降区减少4.31亿立方米,相对稳定区增加0.24亿立方米,变化不大。

水资源利用(一)供水珠江片年内总供水量909.0亿立方米,比上年少3.8亿立方米。

海水利用量84.6亿立方米,比去年多2.3亿立方米。

2000年珠江片供水量(亿立方米)本片供水以地表水为主,为863.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5%。

地下水42.7亿立方米,污水处理回用与雨水利用2.8亿立方米,合计占总供水量的5%。

供水组成示意图在地表水供水量中,蓄水、引水、提水的供水量分别为:307.5亿立方米、288.6亿立方米、267.5亿立方米,分别占地表水供水量的36%、33%和31%。

地表水蓄、引、提供水比例示意图各流域分区供水量,以社会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区为最大,供水量175.9亿立方米;以北盘江区为最小,其供水量10.5亿立方米。

珠江片供水量分布示意图(二) 用水年内总用水量为897.5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少10.5亿立方米。

其中, 云南100.8亿立方米,贵州25.1亿立方米,广西279.2亿立方米,广东429.6亿立方米,海南44.1亿立方米,福建12.9亿立方米,湖南4.1亿立方米,江西1.7亿立方米。

各流域分区用水量,以社会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区为最大,其用水量为172.1亿立方米;以怒江区为最小,其用水量为10.7亿立方米。

珠江片用水量分布示意图用水组成,全片以农业灌溉用水为主,达560.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2%;其次为工业用水,为165.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8%;农村生活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分别为58.9亿立方米和59.7亿立方米,均约占总用水量的7%;林牧鱼用水53.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

2000年珠江片用水量(亿立方米)2000年珠江片用水组成示意图(二)耗水珠江片2000年总耗水量为441.0亿立方米,折合耗水率为49%。

其中云南为63.5亿立方米,贵州为12.4亿立方米,广西为162.7亿立方米,广东为169.5亿立方米,海南为22.8亿立方米,福建为6.9亿立方米,湖南为2.0亿立方米,江西为1.2亿立方米。

珠江片用水量、耗水量比较示意图(四) 废污水排放珠江片2000年废污水排放总量161.9亿吨,比上年度少7.6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13.2亿吨,占70%;生活污水排放量48.7亿吨,占30%。

在废污水排放总量中,达标排放量为53.2亿吨,达标排放率为32.9%,比上年度有较大提高。

但废污水的排放仍有待加强管理和控制。

从流域分区的情况看,东江区控制较好,达标排放率达55%。

2000年珠江片废污水年排放量统计表2000年珠江片废污水年排放量示意图(五) 水资源利用简析从地表水资源分析,珠江片2000年属平水年,但地区分布不均。

左郁江区、粤西沿海诸河区、桂南沿海诸河区、右江区四个分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少20%以上;海南岛及南海诸河区、澜沧江区、怒江区三个分区则比多年平均多20%以上。

全片年供水量和用水量与上年度比较变化不大,分别略减0.4%、1.2%。

供水组成基本与上年度相符,用水组成上,工业用水减少3%,城市生活用水增加2%,也变化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