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立体构成一
![立体构成一](https://img.taocdn.com/s3/m/af55862fa45177232f60a2c0.png)
3、立体构成的学习作为基本素质和技能训练,在艺术设计教学中 必不可少的,它的训练过程讲究眼睛(观察)、头脑(理解、构思 和手(表现)协调并用,根据不同的视觉形态元素、成型材料、构 造方式和造型法则,展开对立体构成的学习与探讨,对于培养学生 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了解立体空间的 形态美和创造美的规律有着重要作用。
立体构成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何朝辉
第一章 概述
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 师 ,Pei,Cobb,Freed & Partners,Architects 总建筑 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 中国银行总部大 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 。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一)构成与立体构成: 1.起源:
1)1919年4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创立了“包豪 斯”设计学院。是世界第一所设计学院。
“包豪斯”(Bauhaus):20世纪著名的设计学 院,从成立到被迫关闭虽然只有短短的13年时 间,却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 人才,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是包豪
。 斯成为现代设计地发源的 先后有荷兰风格派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
一、形态要素:形态要素是指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是存在 于环境中的任何有形态的现象:形(由点、线、面、体构 成)、色、肌理以及空间等。
二、制作形态的材料:如木材、石材、金属等。
对制作形态的材料要加工以研究,是因为各种材料所 具有的强度、重量、肌理、质感、柔硬等特性都不同,例 如用植物纤维、石膏、粘泥制作成的同一外形的物体,其 给人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应用 与立体构成。此外,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手段, 材料所具有的独特性也会因加工机械的性能而决定其形状。 因此,对材料的研究也是立体构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新1立体构成--概述
![最新1立体构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e3939fb4b73f242326c5f12.png)
立体构成设计是立体构成要素点、线、面、体的移动、 旋转、摆动、扩大及扭曲、弯曲、切割、展开、折叠、 穿透、膨胀、混合等运动形式之空间构成。
课程内容:
立体构成的发展沿革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及设计法则 立体构成的材料构造 立体构成的形式创造 立体构成的设计应用
知识点二:荷兰风格派 蒙德里安《红黄蓝》 杜斯伯格《风格》
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三:
构成主义—— 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塔》
知识点四:解构主义 弗兰克·盖里《古根海姆博物馆》
Bauhaus
知识点五:包豪斯 纳吉、伊顿、康定斯基
包豪斯构成理论 : 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三、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规律进行;
第一章 立体构成的发展沿革
立体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风格派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构成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解构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包豪斯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起源:
“立体构成”这门课程起源于1919年,是德国包豪斯 学院(Bauhaus)在创办后确立的艺术流派 ;
知识点一:立体主义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a08879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e.png)
装饰表现:通过具象 的形态、色彩、质感 等表现形式对空间或 物体进行装饰和美化 以增强视觉效果。
抽象表现:运用具象或 抽象的形态、色彩、质 感等表现形式表达一种 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空间形态:通过改 变空间形态来表现 立体构成的美感
色彩运用:利用色 彩的对比和搭配来 增强立体构成的表 现力
材料选择:选择不 同质感的材料来表 现立体构成的特点 和风格
,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立 体 构 成 的 起 源 03 立 体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04 立 体 构 成 的 表 现 手 法 05 立 体 构 成 的 创 作 原 则 06 立 体 构 成 的 实 践 应 用
起源:立体构成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包豪斯设计 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设计的兴起立体构成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法 应用: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设计的不断创新立体构成将会继续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对称、对称破缺、重心偏移等手法以实现作品的均衡性。
作用:均衡性原则是立体构成创作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能够使作品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感 染力。
对比性原则:通过对 比元素的大小、形状、 色彩、方向等创造出 更加鲜明、生动的立 体造型。
平衡性原则:保持立体 造型的平衡与稳定使作 品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和艺术感。
统一性原则:将不同的 元素统一起来形成一个 整体使作品具有更好的 整体感和美感。
韵律性原则:通过元素 的重复、渐变等方式创 造出具有节奏感和韵律 感的立体造型。
空间与形态的统一:形态与空间相互依存形成和谐的整体
材质与形态的协调:材质的选择应与形态相呼应达到视觉上的和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34665f7f1711cc7931b71673.png)
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视觉 艺术信息的传达中总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点的体积有大有小,形 状多样,排列成线,放射成面,堆积成体。
第二章
第三节
立体形态基本元素
形态的构成元素
1、点的元素 点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点可以存在于线段之上,线的两端、线的 转折处等,还可以存在于面的边角之处,两个面相交的边缘之处, 还可以存在于圆的圆心等; 点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
立 体 构 成
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
立体构成基础
构成”的源流,首先是来自20世纪初在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1919年4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创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是 世界第一所设计学院。其从成立到被迫关闭只有短短的13年时间, 却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人才,崭新的设计理论和 设计教育思想是包豪斯成为现代设计地发源的。
第二章
第三节
立体形态基本元素
形态的构成元素
1、点的元素 2、线的元素 3、面的元素 4、块的元素
第二章
第三节
立体形态基本元素
形态的构成元素
1、点的元素 点在几何学中只有位置而没有大小和方向的元素,在平面构成中 则增加了形状的概念。 在立体构成中,点的概念不但具有上述性质,而且还增加了体量 的概念。
第三章
立体形态材料构造
在三维立体造型中,对材料的研究与使用非常重要。材料的种类 很多,各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 的感受。 材料的构成可唤起时代的联想,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钢 铁时代、塑料时代与合金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材料还 在不断出现,丰富的材料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使材料的构成具有 造型的生命力。既可在构思计划后去寻找符合需求的材料,也可先 有材料,采取“相面法”审视材料,在玩赏之中得到灵感的升华。 尤其是对现成品和废品材料的使用上更是如此。
1立体构成概述
![1立体构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08cdb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e.png)
1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是美术造型语言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在二维平面上通过运用线条、色彩、形态和空间关系的创造性安排,使其呈现出三维空间感和形体感的能力和技巧。
立体构成不仅适用于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领域,也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各个领域。
立体构成的要素包括线条、形状、颜色、负空间和透视。
在立体构成中,线条不再是简单的分界线,而是具有了空间感和形体感。
线条可以通过增加粗细、长度、曲线的变化来表现出物体的远近、空间层次以及形体的立体感。
形状是构成物体的基本要素,通过形状的变化可以表达出物体的体积和形态。
颜色在立体构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表达出物体的明暗关系,还可以产生深浅、远近等空间效果。
负空间是指物体之间或者物体内部的空白部分,通过调整负空间的大小和形态,可以使物体之间产生不同的关系和层次感。
透视是立体构成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通过透视的运用,可以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和空间感。
立体构成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有平行投射、中心投射和尺度投射。
平行投射是指物体在相同的视点下以平行线条的形式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方法能够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形态。
中心投射是指物体在相同的视点下以放射线的形式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方法能够表现出物体的深度和远近。
尺度投射是指通过改变物体的大小和比例来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和空间感。
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立体构成可以运用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中,如画面的布局、对象的安排、色彩的组合等。
通过合理运用立体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和观赏性。
例如,在绘画中可以通过运用透视原理来表现出物体的三维效果;在雕塑中可以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立体感;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空间和结构的布局来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总而言之,立体构成是美术造型语言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运用线条、形状、颜色、负空间和透视等元素和技巧,使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和形体感。
立体构成不仅适用于艺术领域,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bc4d9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1.png)
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也可以成为制作立体构成 作品的素材,现代艺术中的装置艺术就是利用废旧材料 进行构成创造的很好的例子。
废旧材 料加工
色彩元 素
与平面设计和绘画中的色彩不同,立体构成中的色彩是在三维空间中实体表面的色彩, 它受到实际空间光影、环境因素、材料本身质地和加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立体构成中 利用色彩可以使造型更明确,立体感更强;可以通过色彩的明暗来加强空间表现力;也可以 通过环境色造就不同的空间效果等。
设计三大构成
立体
构成
立体构成作为“三大构成”课程体系之一, 它同平面设计、色彩设计一样,也是引导学生 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设计 表达能力及培养学生审美观的一门基础学科。 不同的是,立体构成以研究空间立体造型为主 要内容,是各种立体设计的基础学科。
一、立体构成的含义
立体构成是指从三维立体的角度研究物体形态变化以及与空间关系的构成形式。它是 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研究而产生的一门课程,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形态的 综合理解与应用,立足于对空间立体效果的探索以及立体造型的原理、规律和构造的分析 与设计。因此,立体构成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索空间中纯粹的三维立体形态的形式美感及造 型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从而为基于此之上的种种现代设计艺术提供创造视知 觉形态的经验和规律。
竹木藤 加工
泥石材料包括黏土、水泥、石膏粉、砖瓦、沙、石头等,它们是建筑和雕塑 的主要构造材料。黏土易成型,可以用雕、塑、捏、拉等方式随意塑造,烧制后 可以长期保存。天然石材具有纹理美、强度高等特点,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于公共场所及室内外装饰。石材常用的加工方法有:锯切、研磨、抛光、雕琢等。
玻璃 加工
泡沫板和塑料价格低廉,加工方便,是立体构成练习中常用的材料。立体构 成制作中使用较多的泡沫板是KT板,使用较多的塑料是PVC管。泡沫板和塑料常 采用切割、粘接、叠加等方法进行加工。
产品专业《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产品专业《立体构成》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ca5ab522b160b4e777fcf1c.png)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立体构成》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既属于基础造型课,又属于专业设计课,国际上称为构成学。
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以及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加强抽象的造型构思能力,从而促进专业的设计水平,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此课程需要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用纯粹抽象的形去考虑问题,摆脱物象化思维的纠缠。
另外,要注意生活中的各类造型,不妨以之作为切入点去抽象出形与造形的规律,根据形态所包含的各种性质,如材料形态质感结构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能帮助我们在理性的层次上去认识形态构成的问题。
二、课程任务:1.了解三维空间,有一定的空间造型感。
2.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
3.熟悉不同的材料,掌握其制作加工方法。
4.能够根据不同的设计,运用合适的材料加工制作完成。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1)立体构成的概念(2)构成设计理论的发展(3)立体构成的对象(4)立体构成的学习方法2.基本要求:了解立体构成的一些基本特点及方法。
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1.教学内容(1)形态(2)构成要素(点、线、面、体块的构成)(3)点、线、面、体、块的综合材质构成(4)半立体构成2.基本要求:了解二维空间平面与三维空间立体的联系与区别,如何转化。
了解掌握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特点及材料的加工表现,通过训练使学生对立体形态的量感,空间感,肌理感有感性上的认识。
第二章构成材料式及制作技术1.教学内容(1)材料的分类(2)常用材料及工艺(3)材料力学(4)材料的应用2.基本要求: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及表现技法,能够根据设计选用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加工。
第三章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则和形式法则1.教学内容(1)简单与单纯(2)变化与统一(3)对称与均衡(4)对比与调和(5)节奏与韵律(6)比例与分割(7)主次与意境2.教学要求:了解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造型规律和法则,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立体构成ppt完整版
![立体构成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f706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0.png)
节能减排
在立体构成的设计、制作、使用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设计理念
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立体构成的始终,倡导简约、实用、 美观的设计风格。
跨界合作与创新实践
1 2 3
跨学科合作
立体构成需要与建筑学、艺术学、机械工程等多 个学科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动立体构成的创新 发展。
形态与空间的关系
形态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立体构成中,形态的 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空间感的塑造,而空间的大小和虚实也会反 作用于形态的表现。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形态和空间 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03 立体构成的创作原则
功能性原则
01
02
03
满足使用需求
立体构成应首先满足其使 用功能,确保作品的实用 性。
美观度。
最终呈现与效果评估
最终呈现
将制作完成的模型进行展示,配以文字说明 和效果图等辅助材料。
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设计 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效果评估
从形态、结构、材料、色彩等方面对模型进 行全面评估,分析其优缺点。
推广应用
将优秀的立体构成作品进行推广应用,促进 设计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创新实践平台 建立立体构成的创新实践平台,鼓励设计师、艺 术家、工程师等共同参与,推动立体构成的实践 创新。
跨界合作模式
探索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如产学研合作、众创空 间等,为立体构成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人工智能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01
智能化设计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立体构成的智能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3d3ee81f242336c1fb95ee8.png)
1. 起源
里希茨基
1. 起源
马列维奇
马列维奇作品
1. 起源
格罗皮乌斯
妻子
1. 起源
均由著名的艺术家,设计师,摄影师担任, 他与全盛时期的先锋派构成主义联系在一 起,例如,塔特林,康定斯基,马列维奇, 里希司机,罗琴科人等,佛库特玛斯和包 豪斯在时间上和教学上的交叉点,是多重 的,他们改变了现在艺术教育和建筑教育 的观念,建立新的方法,重新探讨工业生 产与艺术家关系等等
(二)现实形态
现实形态是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形态,是人们能够靠感官直接感知到的 形态。现实形态又可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
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是指自然界里客观存在的一切形态,包括有生命的有机形态(如植物、动物、 微生物等)和无机形态(如山、石、河流等)。自然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除了自然力的作 用之外,主要靠自身的变化规律。
(2)立体构成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并且以抽象 理性构成为主。
(3)立体构成作为立体造型设计的基础学科,与 机械工艺等技术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它必须综合 考虑构成的多种因素。
立体构成的内涵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点、线、面、体作为最基本的抽象形式语 言来表现具体的形态。
(2)主张用几何形态等简约理性方式塑造三维立 体形态。
主讲教师:王群
Ⅲ
主讲教师:群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立体构成的 基本概念
2 立体构成的 起源及发展
3 立体构成的形态 分类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画面, 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
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观,富于个性。
目的
学习立体构成,首先必须认识立体构成的概念以及它的特征,通 过对其特征的了解和把握而认识立体构成的本质。使学生通过学习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培养造型的创造 能力。
第一讲立体构成概述
![第一讲立体构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171ef5bcf84b9d528ea7a7c.png)
“立体构成”这门课程起源于1919年,是德国包豪斯学
包豪斯构成理论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欧洲的产业革 命为它的产生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社会变革是新思想、 新观念的催生婆,英国的产业革命在由手工转向机械化生 产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产品外观设计与 产品的材料、工艺、结构、功能的矛盾急剧加深,解决两 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包豪斯以它敏锐的视觉,针 对性地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 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三、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规律进行; 这些无疑体现出现代设计的观念和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征,也是对当时设计思潮的批判和否定。
1.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
从视觉效果上:相比较而 言,小的即是点,它可以是 任何形状。长的即为线。长 宽接近而又比较薄的为面。 大的,长宽高比较接近的为 体。
点
在造型活动中,点用来表现强度和节奏,能起到灵活、点缀、 装饰和分割区域的作用,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具有很强 的视觉引导作用,但视觉效果较弱。点的不同排列方式,可 以产生不同的力度感和空间感。 点的构成,可由于点的大小、点的亮度和点之间的距离不同 产生多样性的变化,并因此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2.立体构成的色彩、肌理 色彩:材质本身所固有的颜色。 人为制造的色彩。 色彩在立体构成中自然存在,它在构 成中加强烘托作品的气氛。(冷色、暖色、 纯色、深色、灰色、浅色等)
肌理
肌理:视觉肌理:看得见而摸不到。 触觉肌理:不仅能看得到而且能够摸得到。 材质本身所固有的肌理效果。 人为制造出的肌理效果。
肌理在立体构成中具有以下作用:
A .肌理可以增强立体感。 B . 肌理可以丰富立体形态的表情。 C .肌理还具有情报意义。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5e4d6c308a1284ac8504332.png)
(起步)1.立体构成的起源(2009-05-06 19:30:57)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起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
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在德国成立。
由于1932年遭纳粹党迫害而被迫关闭,老师流亡他国。
但仅仅13年的时间竟培养出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设计人才。
包豪斯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建筑师、艺术家、画家们,我们一定要面向工艺”,包豪斯的教学计划也是用这个精神来指导的。
在各个阶段都要训练每个学生用手和用脑,并且要二者统一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对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工艺加工的技能获得个人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以达到符合工艺的要求。
包豪斯第一次把不可靠的感觉变成科学及更改的视觉法,开创了理性艺术设计的先河。
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使包豪斯成为现代构成设计的发源地。
目前世界上的设计教育通行的专业基础课就是包豪斯首创的。
这个基础艺术课的结构,是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成体系,使视觉教育第一次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化的、不可靠的感觉基础上。
基础课其实是一次洗脑的过程,通过理性的礼堂训练,把学生入学前的所有视觉习惯洗掉,代以崭新的、理性的视觉规律。
利用这种新的规律,来启发学生的潜在才能和想像力,并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能够创造出崭新的造型及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
基础课的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设计,而不是把训练本身当作目的。
训练的方法是理性的分析,而不是任意的、个人的自由表现。
在立体构成教学中注重对材料、肌理和形态对比的研究,让学生发现和表现形形色色的对比关系,如物体的大小,线的曲直,肌理的光滑粗糙,色彩的坚硬感与柔软感等等。
体验材料的视觉、触觉的效果和物理性能,并以纸板等材料进行构成教育的方法。
让学生在不考虑任何附加条件的情况下,研究材料的空间美感变化,从而奠定了立体构成的基础,使之成为世界设计类教育中至今必修的课程之一。
《设计三大构成》-立体构成
![《设计三大构成》-立体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6f4a18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a.png)
体块的群组 群组是两个以上单体的组合,可以分为相同(相似)形态的组合和不同 形态的组合。
堆积 体块的堆积主要是指多个块材的堆叠,利用形式美法则进 行重复和变化。
穿插 穿插是指一个块材穿过另一个的内部,形成新的块体。可 分为正空间穿插和负空间穿插。
材质赋予空间肌理
材料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物质材料,立体 构成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在现实中实现。立体构成中的立 体造型要依赖于物质材料来表现,物质材料的性能直接限 制了立体构成的形态塑造,同时,物质材料的视觉功能和 触觉功能是艺术表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赋子了材料肌 理不同的心理效应,比如粗糙与细腻,冰冷与温暖,柔软 与坚硬,干燥与湿润,轻快与笨重.鲜活与老化等。 以下是对比举例: 木材:纹理清晰,易加工,空隙大,心理效果温和; 石材:纹理清晰,加工难度大,密度大,心理效果较为冰 冷; 纸材:纹理不清晰,极易加工,易定性,密度小,心里效 果素雅。
直线具有刚健、硬朗和男人的气质。
自由线具有浪漫自然、情绪化等特点。
曲线具有动感、飘逸和韵律的感觉。
线材的基本结构方式 1.框架构造 将硬质线材固着成一体的框架构造体,称为框架构造。
2.垒积构造 与框架构造不同,垒积构造的节点是松动的,横向一旦受力就容易移动,
但是却可以承受从上面来的强大压力。
3.网架构造
四.块材的立体构成 块材是线与面的结合体,尤其是具有长宽和厚度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 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实用价值。几何直面的块材表现出质朴、坚实而有 力,几何曲面的块材表现出柔和、温暖和流畅感。 单体的造型:1.切割表现 切割造型有直线切割和曲线切割两种,主要是为了研究切面和体块之间 的关系。
立体构成——精选推荐
![立体构成——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db0da0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1.png)
第一章绪论构成作为设计教育的一门独立研究的学科,作为设计教学的基础课是从包豪斯以后才开始的。
包豪斯是继“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等之后,对现代设计构成重大影响的20世纪早期著名的设计学府。
包豪斯秉承了前人的探索成果,在存留的短短13年时间里,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领先的人才。
崭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教育思想使包豪斯成为现代构成设计的发源地,也是现代设计的一个摇篮。
构成是一种造型活动,主要研究如何将造型的诸多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法则,组成富有艺术表现力和美感的造型形式。
任何一个形态,都可以分解到人的眼睛和感觉所能观察到的形态限度,这就是造型形态的要素,即点、线、面、体、空间、色彩、肌理等,可以在分解后将其重新组合成新的形态,这种分解后重新组合的程序就是构成的过程。
包豪斯构成教学体系的形成,得益于现代艺术运动中出现的荷兰“风格派”艺术和俄国“构成主义”艺术。
它们分别从分解和成形两个方面加强了对抽象形象的理解,逐步建立了新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
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注重点、线、面的关系,把两度空间的构成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
伊顿在教学中注重对材料、肌理和形态对比的研究。
首先他让学生们列举出纸张、木材、玻璃、石头、金属、织物等形形色色的造型材料,体验材料的视觉、触觉的效果和物理性能,再让他们发挥自由想象力进行造型。
马塞尔·布罗伊尔是一位现代设计家,他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以钢管代替木材制造了一批功能良好,造型现代化的椅子、桌子、茶几等家具,迎合了工业批量化生产的需要,影响并改变了20世纪设计家在材料与设计方面的传统观念。
为了创造符合现代人类的生活环境,包豪斯的艺术教育家们及时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教育理念,他们将现代造型规律与新技术、新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开拓了一条人类艺术设计史上的辉煌之路。
构成教学是包豪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https://img.taocdn.com/s3/m/12ae77e14afe04a1b071def5.png)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灵感分类
根据激发灵感诱因不同,可分为外部偶然机遇灵感和内部 积淀意识性灵感两大类: (1) 外部偶然机遇型灵感:在设计方案时,诱发灵感的一 些外部偶然因素,我们称之为“触媒”相对于内部积淀意 识性的灵感来说,这些触媒都是可见的,而且在设计思维 过程中,创造主体处于潜意识转变为显意识的状态下发生 的。这样触媒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例如,思想触媒、形 象触媒、情感触媒等。 (2) 内部积淀意识型灵感:在设计方案时,内部积淀意识 型灵感,是心理积淀意识和理论积淀意识交互作用,由触媒 诱发的灵感。它是创造主体在内心自由和外在环境自由的 条件下,思想得到了放松,把原有知识信息组合成新知识, 使百思不解的问题突然出现破解的思想闪光。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3d Design
成绩评价: 1、态度评价(30%) 课堂表现、作业认真程度、出勤率等…… 2、成果评价(70%) 每次作业最终效果(作业成绩)…… 指导原则: 1、自身评价与同学评价相结合。 2、态度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 3、阶段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
3d Design
一、概述
1
1.1 1.2 1.3 1.4 1.5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灵感特点
灵感具有一系列特点: 其一、灵感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偶然性。有心栽花花 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灵感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至今 人们还没有找到随意控制灵感产生的办法。人不能按主观 需要和希望产生灵感,也不能按专业分配划分灵感的产生。 其二、灵感产生是世界上最公平的现象,任何能正常 思维的人都可能随时产生各种各样的灵感。无论是贫民还 是权贵,不论是知识渊博的科学家还是贫困地区的文盲都 会产生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 Design
一、概述
1
1.1 1.2 1.3 1.4 1.5
概 述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立体构成的研究范围 学习立体构成的作用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灵感是指暗伏于创作者个人意识中的一种独特的心 理状态和思维活动,也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能力。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3d Design
3d Design Fundamentals
三 维 设 计 基 础
3d Design
前言 课程考查形式:
成绩评价: 1、态度评价(30%) 课堂表现、作业认真程度、出勤率等…… 2、成果评价(70%) 每次作业最终效果(作业成绩)…… 指导原则: 1、自身评价与同学评价相结合。 2、态度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 3、阶段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
灵感的同义词有闪念或新想法,灵感是一种要保护 的资源创新大多起始于人大脑中产生的灵感,创新是人 类想象力的产物,或者说灵感是创新的起点和原始,灵 感还是创新的核心和灵魂。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 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 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 中的实在因素。” 当代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说: “推动科学前进的是个人的灵感”。美国创意顾问集团 主席汤姆森说:“灵感成了最具决定性的创造力量”。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灵感分类
根据激发灵感诱因不同,可分为外部偶然机遇灵感和内部 积淀意识性灵感两大类: (1) 外部偶然机遇型灵感:在设计方案时,诱发灵感的一 些外部偶然因素,我们称之为“触媒”相对于内部积淀意 识性的灵感来说,这些触媒都是可见的,而且在设计思维 过程中,创造主体处于潜意识转变为显意识的状态下发生 的。这样触媒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例如,思想触媒、形 象触媒、情感触媒等。 (2) 内部积淀意识型灵感:在设计方案时,内部积淀意识 型灵感,是心理积淀意识和理论积淀意识交互作用,由触媒 诱发的灵感。它是创造主体在内心自由和外在环境自由的 条件下,思想得到了放松,把原有知识信息组合成新知识, 使百思不解的问题突然出现破解的思想闪光。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灵感特点
其三、产生灵感几乎不需要投入经济成本,而灵感本 身却是可能有价值的。灵感价值的大小也是随机的,不会 因为你高贵就让你产生高贵的灵感,也不会因为你低贱就 只让你产生低贱的灵感。灵感一旦实现了其价值,则可能 使其主人高贵。鉴于灵感价值的特点,可以将灵感看作有 价值的产品,这种产品是只有智慧的动物人才能生产的! 其四、灵感具有“采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这 是灵感最为特殊的特点,越开发灵感产生得越多。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构成的灵感来源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任何一种灵感都是创作主体在思考、探索中的顿悟 实现,创作主体某一心态意向表达欲望的程度愈强, 就愈逼近灵感出现的境界。 大脑的思索活动主要分成两类:一种是在语言中枢 的参与下的符号化推理方法(理性思维),另一种是联想 思维法(直觉思维)。灵感是人脑理性思维活动和直觉思 维活动共同的结果。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灵感特点
其五、灵感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抓住随 机产生的灵感,它可能永不再来。 其六、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新颖、独特的,人 产生灵感时往往具有情绪性,当灵感降临时,人的心情是紧 张、兴奋的,甚至可能陷入迷狂的境地。尽管灵感随时可能 产生,产生灵感几乎不需要投入,但对它进行捕捉保存、挖 掘提炼、开发转化、实现价值则可能需要一定的投入,而且 往往需要经历一定的程序和过程,需要进行必要的社会分工, 甚至可能需要调动单位、社会和国家的资源。
3d Design 1.3 立体构成的灵感来源-灵感特点
灵感具有一系列特点: 其一、灵感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偶然性。有心栽花花 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灵感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至今 人们还没有找到随意控制灵感产生的办法。人不能按主观 需要和希望产生灵感,也不能按专业分配划分灵感的产生。 其二、灵感产生是世界上最公平的现象,任何能正常 思维的人都可能随时产生各种各样的灵感。无论是贫民还 是权贵,不论是知识渊博的科学家还是贫困地区的文盲都 会产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