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保护

合集下载

如何保护平遥古城措施

如何保护平遥古城措施

如何保护平遥古城措施一、组织和实施严格的检查机制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实施评估、检查、备案和同步检查制度,对平遥古城的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并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的危害。

2、为防止不合规开发行为,实行严格的规划管理。

要根据平遥古城的历史特点和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和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对古城区建设用地的管理。

二、严格管理古城保护区1、实施建筑的严格准入管理,围绕保护平遥古城的历史特色、城市风貌和建筑街道景观,在历史建筑保护区范围内建筑高度、设计风格等方面实行严格标准,不准违反外观特色。

2、在保护区内实施交通管理,严禁在保护区内行驶机动车辆,停车需通过规定正规停车场。

三、实施有效供水、供电保障措施1、保证平遥古城的基础设施供电、供水等设施按照当地规定严格检查;安装实施有效的注水系统,定期检查供电支路。

2、要求当地医院、护理站、消防队等应急管理机构,加强对古城的安全检查和个人的应急准备,以防止古城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

四、进行综合开发1、设立政府专家委员会,深入挖掘平遥古城的文化底蕴,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加强活动用地、观光游览、文物保护、农业生态等多方面的开发。

2、以文化旅游、社会教育活动等为主要发展模式,开发平遥古城的文化产品,加强市场宣传,提升平遥古城的知名度及全球影响力。

五、加强法律宣传1、加强立法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文物保护法的执法力度和保护古城遗产的认识,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2、利用社交媒体、网络等各种多元渠道,对文物保护法进行深入宣传,培养每一位公民爱护文物文化财产,共同维护平遥古城的文物保护工作。

《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

《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

《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该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民居保护
平遥古城的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代表,是平遥古城独特的文化遗产。

针对传统民居的保护,该指导性文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1.保留传统民居原有的布局和风貌,且在修缮过程中要尊重传统手工工艺和建筑方法。

2.保护并修复传统屋顶、门窗、雕花、石灰壁画等传统建筑元素。

3.采用传统材料进行修缮,尽可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样式。

二、环境治理
平遥古城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环境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该指导性文件中,提出了以下的措施:
1.加大垃圾分类处理力度,设置垃圾分类点和垃圾回收点。

2.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方式,限制传统燃煤和汽车污染。

3.加强城市绿化,进行街区绿化、居民院落绿化和建筑墙面绿化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三、旅游管理
平遥古城是一个旅游胜地,因此在该指导性文件中,加强了对旅游管理方面的要求:
1.严格限制团队游客数量,规范旅游行为,提高旅游质量。

2.加强游客引导和交通管理,确保游客能够走上安全又畅通的道路。

3.强化旅游宣传,促进平遥古城对外的交流和合作,扩大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总体来说,《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文件。

它不仅保障了平遥古城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还为其他古城的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平遥古城民居的保护更新策略探索

平遥古城民居的保护更新策略探索

在保护规划过程中,应尊重平遥古城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习俗。对于古建 筑应尽量保持其原真性,修复过程中避免过度干预,尽量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 技术,以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2、促进社区参与,提高居民生 活质量
保护规划应当地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引导居民参与保护 和开发过程,使他们获得经济和情感上的双重收益,从而提高其对保护工作的认 同感和支持度。
3、社区参与: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收 入,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传统民居保护的意识。
4、风险管理: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管理,如游客流量过大可能对 古迹造成的压力等,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来降低这些风险。
四、结论
平遥古城作为传统民居的代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使其成为国内 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通过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不仅可以提升古城的旅游吸 引力,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对于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来说, 关键在于如何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两者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以实现文化遗 产的有效保护和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6、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借助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鼓励居民开设传统手工艺品店、文化创意工作室等特色 店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7、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城民居进行监测和维护,提 高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采用数字化技术记录和保存古建筑信息,建立 三维模型数据库;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古建筑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 问题。
参考内容二
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规划探索— —以平遥古城为例
本次演示将以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规划的若干关键问题。 平遥古城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 的人居环境特色。通过对其保护规划的探讨,希望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有益的 参考。

介绍平遥古城

介绍平遥古城

介绍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的平遥县南端,是中国历史文化重镇,被尊称为“中国明清古城之乡”和“古都正位”,历史文化遗存丰厚,代表了元、明、清时期古城景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城是以九九重垣、八八方圆正规化规划而成,城内有城墙、城门、池塘、仓库、街巷、宗祠,四朝历史遗存分布明显,最古老的城墙和城门可以追溯到宋代晚期,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青铜佛像、碑石、殿阁,艺术珍品众多。

平遥古城是馆藏山西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城市,拥有著名的文化旅游资源,古城内有著名的汤屋老街、天台山宗教文化等,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特色而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热烈关注。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必须与保护相结合,以保证其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为公众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

本文将以中国的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相关问题。

首先,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平遥古城建于2500多年前,是中国古代商业升级及城市规划的典范。

古城内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如城墙、街道、庙宇等,是研究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艺的重要遗址。

同时,平遥古城还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代表,其发展模式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平遥古城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一方面,大量的游客涌入古城,给古建筑物、文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磨损。

古城内的商业活动也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现象,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逐渐被低质量的仿制品所替代,破坏了古城特有的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保护观念和手段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古城内部的设施和服务相对滞后,未能提供良好的游客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平遥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古城的保护力度。

通过增加巡逻和安保力量,减少游客对古建筑的触碰和破坏,修复和维护古城的建筑和文物。

其次,规范了古城内的商业活动。

严格控制商户数量,并对商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产品质量。

同时,增加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扶持,鼓励传承人继续发扬传统技艺。

此外,平遥古城还加大了对游客的管理力度,限制游客的数量,并规范游客行为,保证他们的游览质量。

在平遥古城的探索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启示。

首先,开发和保护必须相互促进,不能偏废一方。

旅游开发可以为古城带来经济效益,但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文化遗产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其次,由于每个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开发和保护策略。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2018年修订)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2018年修订)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2018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09.30•【字号】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号•【施行日期】2018.12.03•【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八号)《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8年9月30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公布,自2018年12月3日起施行。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8年9月30日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18年9月30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平遥古城保护范围内居住、游览、生产经营和从事保护、建设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平遥古城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统一管理的原则,保持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晋中市人民政府、平遥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平遥古城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平遥古城保护和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省、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平遥古城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负责平遥古城保护工作;省、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平遥古城保护的相关工作。

平遥古城保护管理机构依法履行相关保护职责。

平遥县古陶镇人民政府、古城街道办事处做好相关保护工作。

第六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投资、设立公益性基金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提供技术、宣传咨询等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参与平遥古城保护工作。

第七条每年六月第二周为平遥古城保护宣传周。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

全县辖5镇9乡4个社区,273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

南同蒲铁路、大运铁路、108国道、汾屯线、东夏线、穿境而过,距北京66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晋商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域,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成为引领山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是,随着平遥古城知名度和社会各界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一些事关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深层次发展问题不断凸显,平遥古城的深度保护面临严峻考验。

认真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保护平遥古城这一重大课题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对于更好的发挥古城优势,引导平遥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遥古城的基本情况及其文化价值平遥,远古时期为尧舜的封地,史称“古陶”。

平遥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专家曾经做出如此的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的接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民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其文化内涵和特征集中概括为五个方面:1、平遥古城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县城的珍贵孤例。

平遥古城的城墙、店铺、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

总长12华里的古城墙规模宏大,寓意深刻整个城池布局对称,特色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了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格局。

城内道路骨架纵横,大街小巷动静分明,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南大街、东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共同组成“千字型”商业街。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正文:----------------------------------------------------------------------------------------------------------------------------------------------------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保存、保护、恢复和展示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平遥古城,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平遥古城是指平遥古城墙及其以内的文物古迹、传统建筑、街巷风貌、古树名木,以及古城墙以外的按照规划确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包括镇国寺、双林寺在内。

前款所称传统建筑是指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宅、商号、寺庙、祠堂等建筑物、构筑物。

传统建筑由平遥县人民政府会同省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予以鉴定确认,并设置明显保护标志。

第三条平遥古城内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及进入该区域内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平遥古城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平遥县人民政府全面负责平遥古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省建设、文物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对平遥古城的保护、监督工作。

第六条平遥古城保护应遵循“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分级管理。

平遥古城保护应注重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与发展。

第七条平遥古城保护、维修、管理经费分别列入山西省、晋中地区行署、平遥县财政预算,并吸纳符合国家规定的拨款和资助。

第八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平遥古城的义务,并有权对损坏平遥古城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平遥县人民政府应对保护、维修、研究、开发、利用平遥古城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平遥古城历史遗存及保护现状

平遥古城历史遗存及保护现状

平遥古城历史遗存及保护现状摘要:本文主要对平遥古城的历史遗存和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解析,平遥古城的保护现状为名城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提出在商业化冲击下古城面临一些保护危机,名城保护应该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利益协调关系,实现可持续保护。

关键词:古城;平遥;保护1.历史文化遗存平遥古城堪称传统文化宝库,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举目皆是。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处(古城墙、双林寺、镇国寺、文庙大成殿、慈相寺、金庄文庙、日升昌旧址、清虚观、利应侯庙、清凉寺、城隍庙、财神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处,4 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7 处。

其文物古迹之多,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为全国县级城市中所罕见。

1.1完整的古城墙古城墙为“平遥三宝”之一。

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规模小,为夯土城墙;明朝洪武三年经扩建至如今形态。

历经600年风雨,风韵犹存。

平遥古城墙由由以下八部分组成:城门,瓮城,城楼,点将台,护城河,角台与角楼,马面与敌楼等。

1.2古城建筑1.2.1镇国寺“平遥三宝”之一,镇国寺万佛殿建于963,是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品之一,工艺纯美;殿内晚唐风格的彩塑为罕见的五代作品,非常珍贵。

1.2.2双林寺“平遥三宝”之一,于北齐武平二年重建,内存宋、元、明、清各代所作的2062 尊彩色泥塑,从几十厘米至数米不等,生动传神,有“东方彩塑艺术宝库”之称。

1.2.3文庙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雄浑肃穆。

有道教建筑清虚观,重建于元、明时期;结构精湛的龙虎殿,重建于清代;雄踞古城的市楼;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旧址,今已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还有全国唯一幸存完整的古代县衙——平遥县署自然环境1.2.4魁星楼城墙上的礼制建筑。

位于城东南隅的南城墙顶,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高24米,双层,八角形砖台建于底层,拱券式通道,八角形砖雕楼台建于中层,八角形攒尖顶。

文昌阁位于魁星楼之西,城下文庙建筑群和楼阁遥相呼应,为一方胜景。

山西平遥古城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山西平遥古城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山西平遥古城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山西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平遥县,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古城修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商业和金融中心的典型代表,它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文化和传统,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风格,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平遥古城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以及保护措施。

一、历史渊源平遥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27年,当时的平遥是晋国的都城。

在隋唐时期,平遥成为著名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是当时北方最富有和繁荣的城市之一。

明清时期,平遥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商业银号和古建筑。

历史的积淀使得平遥古城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活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传统。

二、建筑特色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府邸、宗祠、堡楼等建筑为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城墙和古建筑群,这些建筑融合了北方的雄伟和南方的细腻,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平遥古城的城墙全长约6169米,高约12米,周围设有72座瞭望台,城门有6座,它们构成了宏伟壮丽的城市防御体系。

在城内,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街巷、府邸和宗祠,它们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当时商业财富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精湛。

三、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平遥古城的建筑和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和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对古城的建筑进行了修缮和保护,确保其安全和稳定。

其次,对古城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整治,保持了古城的原貌和风貌。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古城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规章,确保古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同时,政府还注重宣传和推广平遥古城,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总结:山西平遥古城作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建筑特色。

通过对古城的保护和修缮,政府确保了古城的完整性和原貌。

平遥古城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平遥古城的历史与传统建筑

平遥古城的历史与传统建筑

平遥古城的历史与传统建筑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境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的历史悠久,拥有众多传统建筑,是中华古建筑的杰出代表。

本文将从平遥古城的历史背景、传统建筑特点以及其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平遥古城的历史背景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时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业和金融中心,被誉为“中国金融博物馆”。

在明清时期,平遥古城发展迅猛,形成了独特完整的城市格局和商业体系,享有盛誉于当时的商业城市中。

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县城的典型代表,曾经是山西第三大城市。

二、传统建筑特点平遥古城的传统建筑充满古朴而庄重的气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平遥古城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主要包括宫殿、庙府、商铺、民居等建筑类型。

1. 宫殿建筑平遥古城内的宫殿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其中以“崇国府”最为著名。

崇国府是明代平遥府署,面积宏大,规模宏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明代宫殿建筑之一。

它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精华,建筑结构稳重,雕画精美,是平遥古城的重要景点之一。

2. 庙府建筑平遥古城的庙府建筑丰富多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庙庄”。

庙庄是明清时期城市的重要设施,是文化和信仰的象征。

庙庄通常由殿堂、配殿、牌坊等组成,建筑风格独特,结构巧妙,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3. 商铺建筑平遥古城的商铺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跛脚店”,以其独特的形制和装饰艺术在全国范围内闻名。

跛脚店以砖木结构为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布局,采用大门、柱子、窗户等元素,展示了明清商务文化的繁荣与风采。

4. 民居建筑平遥古城的民居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堡式”建筑,是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农村建筑形式。

这些民居建筑多为木结构,坚固耐用,内外装饰精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居建筑的布局合理,注重通风和采光,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与精髓。

三、保护与传承平遥古城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重视。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保护第三章管理第四章利用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加强平遥古城保护和管理,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平遥古城保护范围内生产、居住、游览和从事保护、建设、管理、利用及其他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名词解释】本条例所称平遥古城是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包括双林寺、镇国寺。

第四条【保护原则】平遥古城的保护和管理,应当保持历史原真性、风貌完整性、生活永续性,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省市县保护职责】省人民政府、晋中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平遥古城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平遥县人民政府负责平遥古城保护和管理工作,分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属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平遥古城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保护经费】省人民政府、晋中市人民政府、平遥县人民政府应当分别将古城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平遥古城保护基金,用于平遥古城保护。

第七条【表彰奖励】省人民政府、晋中市人民政府、平遥县人民政府可以按照评比达标表彰工作有关规定对古城保护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条【社会参与】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赠、资助、投资等方式,参与平遥古城保护工作。

鼓励各类公益性组织、志愿者,为平遥古城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政策宣传、义务讲解等服务。

第二章保护第九条【保护规划】平遥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组织编制平遥古城保护规划以及详细规划,规划的申报、审批、公布,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机构职责】平遥县人民政府设立的古城保护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贯彻有关古城保护法律、法规;(二)审查古城保护相关规划和古城保护名录,负责遗产监测工作;(三)指导、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对古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四)审查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展示;(五)组织研究平遥古城传统文化,开展学术研究、对外宣传和对外交流工作;(六)上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职责。

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管理导则

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管理导则

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管理导则在平遥古城,那儿的传统民居就像是时光的见证,透着岁月的味道。

说实话,走在古城的小巷里,随便瞧一眼那些砖瓦,都会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那种感觉就像是跟老朋友聊天,嘿,听我说,古城的建筑可不是简单的房子,里面可是藏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呢!这可不是随便哪里都能找到的。

要是把这些传统民居好好保护起来,简直就是给未来的我们留了宝贵的财富。

想想,如果这些老房子能继续存在下去,未来的小朋友们可就有机会听到那些关于古城的传奇故事。

说到保护修缮,首先得搞清楚怎么修才能不破坏原有的风貌。

哎,别小看这事儿,这可是个技术活呢。

老房子的墙壁和屋顶,有些地方是用了几百年前的材料,修的时候得找专业的人来。

就像打理一棵老树,不能随便动刀,要知道哪些枝桠能剪,哪些必须留着。

保护传统民居可得下点功夫,甚至有些细节小到一块砖都不能马虎。

谁知道呢,或许那块砖就是某位历史人物曾经的落脚点,想想都让人激动!再说环境治理,这可也是一门大学问。

古城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可不能掉以轻心,老百姓的生活可得过得舒心。

试想一下,漫步在古城里,空气清新,花香四溢,心情顿时就好了。

咱们得想方设法让这些传统民居周围的环境更美好。

比如说,设一些垃圾分类点,给大家提供方便。

总不能让古城里到处都是垃圾,那可真是扫兴。

搞一些绿化,把老城的石板路两旁种上花花草草,增加点生机。

没事儿的时候,带上小椅子,坐在路边,看着游客们一脸惊喜的表情,心里肯定乐开了花!说到游客,这可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平遥古城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大家都是奔着这片古韵而来。

游客的增加固然给地方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压力。

可千万不能让古城变得热闹非凡,却失去了那份宁静。

得做好游客的引导,让他们明白这儿的每一块砖都有历史,每一片瓦都有故事。

像这样的环境治理,既要保护好古城,又得让大家体验到那种浓厚的历史氛围,简直是个两全其美的活儿。

说到底,保护和治理这事儿,是一场马拉松,不能急于求成。

平遥古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平遥古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平遥古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平遥古城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其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自20世纪末至今,中国在文物保护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平遥古城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围绕平遥古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展开深入研究。

一、平遥古城的历史价值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其建筑风格独特,城墙周长近6公里,共有72座角楼。

平遥古城被誉为“中国最具有保存完整城墙的古城之一”,因其历史积淀和独特风貌而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之地。

二、平遥古城文物的保护现状平遥古城内分布着大量的文物,包括城墙、古建筑、历史碑刻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发展,平遥古城文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城墙出现了开裂、倒塌等问题,古建筑和碑刻也面临着风化、人为破坏等挑战。

保护这些宝贵的文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平遥古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现状为了有效保护平遥古城文物,中国文物保护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文物保护与修复。

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古建筑结构加固、保存修复技术、文物防腐技术等方面。

同时,现代科技手段如激光扫描、三维建模、数字化复原等也被广泛运用于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中。

四、平遥古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创新在传统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基础上,中国专家们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

例如,采用特殊材料进行文物结构加固,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文物表面修复,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平遥古城文物保护带来了新的希望。

五、平遥古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在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上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不足,导致一些传统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缺乏后续研究和传承。

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一些文物保护项目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有效推进。

六、平遥古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展望鉴于当前的现状和挑战,中国文物保护部门应加大对平遥古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究投入,完善相关法规,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等,以推动平遥古城文物保护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平遥古城民居保护和发展成功案例

平遥古城民居保护和发展成功案例

平遥古城民居保护和发展成功案例咱今天就唠唠平遥古城民居保护和发展那些超棒的事儿。

一、乔家大院——民居变身文化旅游明星。

1. 保护基础。

乔家大院那可是平遥古城民居里的“大腕儿”。

首先啊,当地政府和乔家的后人或者相关管理部门特别重视对建筑本身的保护。

那老房子的一砖一瓦都像宝贝似的。

你看那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都原汁原味地保留着。

墙缝里的每一粒灰浆,都好像在诉说着当年乔家的辉煌。

2. 发展策略。

二、天元奎客栈——古民居里的现代舒适体验。

1. 保护中的改造。

天元奎客栈原本就是平遥古城里一座有年头的民居。

老板接手的时候,就发誓要在保护老房子灵魂的同时,让游客住得舒服。

他保留了民居的木质结构框架,那些大梁啊、檩条啊,都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进行了加固处理。

墙皮脱落的地方,也没有简单地用现代材料涂抹,而是按照传统工艺重新修复。

2. 创新发展。

在内部设施上可就花了不少心思。

在房间里,虽然有古老的炕床,但也配备了现代化的取暖设备,冬天住着暖和得很。

卫生间也是按照现代标准打造的,干净又方便。

而且,客栈的服务人员还会给客人讲述这座民居的历史故事,什么以前住在这里的人家是什么样的,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这让游客不仅仅是住了一晚,而是经历了一场文化之旅。

这样一来,天元奎客栈在游客中的口碑特别好,很多游客来平遥古城都指名要住这儿,生意那叫一个红火。

三、古城居民自发保护与经营——像我家那小院儿。

1. 保护意识的觉醒。

在平遥古城里,有很多普通居民也参与到了民居保护和发展中来。

就拿我遇到的一位大爷来说吧,他家的小院儿就在古城的一条小巷子里。

大爷看着周围有些房子因为乱改造失去了原来的韵味,就决定要好好保护自家的院子。

他把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打理得井井有条,那些老旧的门窗也都自己动手修复。

2. 小本经营与文化传承。

大爷还在自家院子里摆了个小摊子,卖一些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像平遥特色的剪纸啊、手工布鞋之类的。

游客走进他的小院儿,他就热情地介绍自家院子的历史和平遥的民俗文化。

“守卫平遥底色,保护活态遗产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解析

“守卫平遥底色,保护活态遗产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解析

四、结果与讨论
1、适应性保护与利用
1、适应性保护与利用
在《风土建筑遗产适应性保护与利用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 导则》中,提出了适应性保护与利用的概念。这一概念强调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同 时,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适应性保护包括: 保护建筑本体、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 面;而适应性利用则强调: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发掘历史文化价值、发展旅游文 化产业等方面。
基本内容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古城,传承中华文明,本次演示将对《平遥古城传统民 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进行深入解析。
基本内容
在2017年,平遥县政府出台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 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为古城的民居保护和修缮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该《导则》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平遥古城的传统民居,要求在保护修缮过程中遵循 “修旧如旧、保留历史风貌”的原则,注重保持传统建筑的原有格局、材料和工 艺。
“守卫平遥底色,保护活态遗 产”——《平遥古城传统民居 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
解析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守卫平遥底色,保护活态遗产——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 用导则解析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 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平遥古城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厚重底蕴,其独特的传统建 筑和民俗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1、尊重文化传统,保持原真性
1、尊重文化传统,保持原真性
在保护规划过程中,应尊重平遥古城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习俗。对于古建 筑应尽量保持其原真性,修复过程中避免过度干预,尽量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 技术,以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山西平遥古城建筑保护方案

山西平遥古城建筑保护方案

山西平遥古城建筑保护方案山西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

该古城建筑风格独特,气势宏伟,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发展以及旅游业的繁荣,平遥古城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挑战。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保护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负责实施和监督古城的保护工作。

该机构应由相关专家、政府代表和社会组织代表组成,担负着古城的定期巡查、整修、维护和保管等工作。

同时,该机构应该与旅游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古城保护事业的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古城建筑的巡查与维护工作。

古城的建筑分布广泛,数量庞大,需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修复受损的建筑。

同时,加强建筑的维护工作,保证其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对于已经严重破损的建筑,应尽快开展修复工作,保证其保存完好。

第三,我们需要注重古城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兼顾。

保护是第一位的,但我们不能因过分保护而使古城成为静止的博物馆。

适度的开发可以为古城注入活力,挖掘其潜在价值。

可以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可以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如传统民俗表演、古建筑展览等,保持古城的文化底蕴。

第四,加强古城的环境保护和管理。

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应加强城市规划,控制城市扩张对古城的影响。

建立生态保护区,加强对古城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保持古城的整洁和美观。

第五,加强对古城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

古城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群,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应加强对古城历史、文化的研究,挖掘并总结其独特之处。

同时,开展古城文化的传承活动,培养一批懂得欣赏和保护古城文化的人才。

综上所述,平遥古城的建筑保护方案应注重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强古城的巡查与维护工作,兼顾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加强古城的环境保护与管理,以及加强对古城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

山西平遥古城历史街区

山西平遥古城历史街区

山西平遥古城历史街区古城平遥位于中国山西省,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享有盛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本文将为您介绍平遥古城历史街区的悠久历史、独特建筑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

一、悠久的历史平遥古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纪,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它是明清时期商业和金融中心,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杰作。

平遥古城的建设始于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造,最终形成了现如今我们所见的规模。

二、独特的建筑风格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这里的建筑主要由明清时期的宅第、庙宇、银号和街巷组成。

平遥古城的宅第以四合院为主,大门分为三个出入口,代表着“天门、人门、马门”,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商人及其家族的地位和荣誉。

古城内还有许多庙宇,如城隍庙、文庙等,这些庙宇建筑精美,门额、门神、壁画均展现了明清时期的艺术风貌。

此外,古城的银号是商业发达时期的见证,银号门楼的雕刻、银号内部的展示都堪称艺术精品。

三、文化遗产保护为了保护平遥古城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文化遗产之一。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政府加大了投入,修复了许多古建筑,并完善了城市管控和保护制度。

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加强了居民和游客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保护活动。

这些努力有效地保护了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价值,确保其能够传承给后代。

四、游客体验平遥古城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氛围,欣赏到古老建筑的魅力。

古城内还有许多博物馆和展览馆,展示了平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此外,游客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平遥古城传统小吃,如豆腐脑、牛肉面等,让人流连忘返。

总结起来,山西平遥古城历史街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游客的参观体验,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建筑和商业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平遥古城保护启示摘要作者以山西平遥古城保护考察亲历为依据,一方面从平遥古城历史价值、城市与建筑特点、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以及政策措施等角度展开介绍与论述;另一方面,对比南通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现状,以平遥古城保护经验为基础进行探索,努力为南通中心城区的保护与发展展示美好前景。

关键词平遥古城;南通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08年10月,本人有幸赴山西、陕西一线考察历史文化保护情况,在为期10天的考察行程中,参观学习了诸如山西省平遥古城、静升镇王家大院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样板区。

置身其中,我们在感受历史文化遗产给予巨大震撼的同时,从规划角度思考了对待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瑰宝应持有的态度,同时深刻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对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与个性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相信这些城市的成功经验会对南通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面我们以山西省平遥古城的保护与利用为例,对比南通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现状,从历史价值、城市与建筑特点、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

1986年,平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时下许多文化古城为兴商业而被肢解破坏的时候,平遥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同时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其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更显得弥足珍贵。

平遥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旧称“古陶”,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城墙总周长 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及七十二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

全城现存四合院民居3797处,其中有400余处保存相当完好。

此外,城池内还建有一些大小庙宇,老式铺面亦是鳞次栉比,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时期市井繁华的风貌。

另外说平遥就不能不说“晋商”和“票号”,因为这里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

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由平遥古城历史沿革及历史格局的表征意象,我们觉得其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县城的标本,为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汉民族按照传统礼制规范营国营城的典型实例,完整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其二,清道光年间在古城内创办的日昇昌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业的先河,是中国最早实行金融票号汇兑业务的雏形;其三,平遥古城拥有大量丰富的国家重点文物以及完整的街巷格局和传统民居,至今保存着古城整体历史风貌;其四,平遥古城展现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公共、民居建筑和民俗文化,记载了中国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建筑、艺术特征。

转而看南通中心城区,虽其在地理位置上与平遥古城相距甚远,地域特色也更偏近于江南水乡婉约灵动的特质,而非表现出黄土高原粗犷隽永的表征。

但二者从城市营造及城市格局角度来看,均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体现了以汉民族传统礼制为基石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理念。

同时,南通中心城区除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所具有的沉淀外,其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是中国人基于中国的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经营的城市。

中科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更认为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城范围内,从唐宋至今并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据统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4处,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6处。

由此可见,相较平遥古城,南通中心城区既一样拥有古城的历史积淀与风范,同时独有浓重的近代城市发展印记。

我们认为,在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方面,南通中心城区不亚于平遥古城。

但稍显遗憾的是,南通中心城区在近代城市格局演变及当代城市化浪潮中,历史风貌发生了一些变化。

比如1921年拆除城墙,1950年拆除城门,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所引起的局部地区的拆建。

南通中心城区现状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的主要是寺街、西南营历史街区,以及散布在城区各处的历史建筑,包括钟楼、谯楼、滨濠河近代历史建筑等。

今日的平遥古城在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方面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成为游客眼中充满魅力的旅游圣地,专家学者心中中国古城保护的样板。

回首往昔,平遥古城也曾遇到过诸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政策措施如何引导等问题,与南通中心城区当前面对的问题相似,所以平遥古城的成功经验对南通全面起步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平遥古城之所以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关键是顺应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历史城市只有适应发展的需要,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才有可能得以不断丰富积淀和延续传承。

保护平遥古城旨在传承文明,促进古城永续发展。

重视古城保护,并非为了静止地守住历史遗产,而是为了古为今用,不断延续历史文脉,增强古城的生机和活力。

实际上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尤其对于同一民族和同一地域,古代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观念、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经营理念、里坊和街坊居住制度、礼制文化等等,均与现代文明存在遗传进化的基因,这就是传统文脉。

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同一性遗传基因在一定时空动态过程中,完全可以使现代城市发展体现出历史城市的文化特色和风韵。

这是历史城市生命力能够不断得到延续的根本所在,也是能够使保护与发展并举成为现实的关键。

为了实现有效保护平遥古城,发展旅游经济,早在80年代中期,平遥就已确定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指导思想,山西省人大也立法颁布《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省级立法,科学规划依法保护了古城格局和历史风貌。

同时政府引导全民参,对尚有居住功能和经营功能的临街铺面和院落的整修,实行“免二减八”(即两年免征房租税金、八年减半征收)的优惠倾斜政策,先后吸引了64户古玩商出资对68处400 余间铺面和院落进行了原计原味的维修。

对电线、路面等基础设施改造,实行“部门投资、政府补贴”和政府直接投资等方法。

而南通中心城区的保护,我们认为应该借鉴平遥古城的成功经验,承认保护与发展这一矛盾的存在,顺应客观规律,以保护为前提和准则。

但保护并不代表停滞或倒退,而是延续南通古城的历史文脉,动态地反映南通城自唐宋、明清、近代、当代的整个历史过程,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古城注入活力与生机。

和平遥一样,南通历届政府也都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从八十年代南通第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开始,就已将寺街、西南营、濠河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保护控制。

1992年完成的《濠河风景区规划》,对全面维护古城格局和濠河两岸文化古迹、公共绿地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2年邀请清华大学编制了《中国近代第一城规划研究》,重点对南通市区近代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系统调查,列出120余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遗迹。

提出了整体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初步构想。

2004年委托同济大学编制完成了《南通“一街三片”详细规划》,规划对寺街、西南营、濠南3个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明确,对街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街巷、院落提出了保护措施和保护要求,对周边建筑风貌、高度、视廊提出了控制要求,为历史街区的实施保护提供了依据。

2005年委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编制了《南通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规划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多层面、多层次的保护框架,对南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融合,从“一城三片”、古城格局、历史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分类保护范围和控制要求,为南通历史文化的系统保护提供了基础。

同时还编制完成了《南通市历史遗迹、遗址保护规划》、《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图录》等专项规划,确立相关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2006年又编制完成了《濠河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规划对区内的环城水系、古城格局、历史街区、文保单位、名木古树等项目分别提出了紫线、蓝线、绿线等控制要求。

实施了分类保护,并对每个地块进行了容量、密度和高度控制,为濠河的全面保护管理提供了依据。

我们对平遥古城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具体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并广泛吸收国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主要概况为五种模式,藉此希望对南通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具体实施层面有所帮助,从而充分发挥南通中心城区的文化遗产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五种模式为观瞻模式、实用模式、体验模式、纪念模式与复合模式。

观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古城和古建筑的遗址、遗迹以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如钟楼、谯楼等。

它们作为历史的记载和实证,完全按其现状保存,辟为博物馆、游览场所或展品。

通过提供观瞻的模式,给人以历史的感悟。

实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用于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建筑。

它与观瞻模式的区别在于不仅可以参观瞻仰,而且可以直接使用。

按照文化遗产原有使用功能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实用程度,我们又进一步将其划分为三类具体方式。

(1)延续原功能原有使用功能和文化特征仍然保存下来,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着作用。

通过一种鲜活的形态传承历史信息与历史文脉。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连同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和社会生活形态一起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传承下去,让后人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和历史文化。

(2)贴近原功能原有使用功能已有部分不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其文化特征仍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寻找与原来功能贴近的合适用途,展示文化遗产内涵,起着传承历史信息和文脉的作用,使人从实用和感受中获得对文物和历史建筑文化内涵更加深刻的理解。

(3)更新原功能原有使用功能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在保留其历史形态特征和历史信息的同时,赋予新的功能。

为原使用功能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历史建筑寻找新的用途。

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所具有的公共空间的相通性,给历史建筑赋予时代发展的新功能。

方法是不改变其外观形态和传统风貌特征,但可根据使用需要,改善其内部设施条件,使人在感受历史信息和历史文化的同时,享受现代文明。

体验模式:这种模式建议主要与休闲旅游结合,如利用历史街区原有民居大量开设的民俗客栈、茶馆、饭店等,让人们从这些历史建筑和营造的历史环境氛围中去悉心体验和感受古老的生活形态及其丰厚的历史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