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笔记
202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
202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总结归纳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1)先写“厂”表示除号。
(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二单元时、分、秒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1)文字法:如:5时50分;(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
如:8时零5分写作8:05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
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2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在绘制表格或者图形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小格代表的数量是多少。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3本单元与第二单元考察内容大同小异。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一、混合计算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4、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方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5.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重点)。
弄清楚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 数字的认识与写法2. 加法3. 减法4. 量词5. 长度的测量6. 容量的测量7. 时间的认识8. 金钱的认识9. 分数概念10. 化简分数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下册内容是承接了上册的基础,主要向孩子们介绍了基础的数学操作和概念。
孩子们需要逐渐掌握数字的认识和写法,学会加减法,掌握量词和长度、容量、时间、金钱等方面的测量知识,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化简方法。
在数字的认识和写法方面,孩子们需要掌握数字的名称、大小和读法,并学会根据数码规律填写空格。
在加法和减法方面,孩子们需要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了解相反数和数轴的概念。
量词的测量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了长度的测量、容量的测量和时间的认识。
孩子们需要学会用标准单位来测量物体和时间,如米、升和秒等。
除了以上内容,孩子们还需要了解金钱的认识和使用,包括了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掌握简单的货币交换运算方法。
另外,孩子们还需要学习分数的概念,包括了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和化简分数等知识点。
综上所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了数字的认识和写法、加减法、量词测量、金钱的认识、时间的认识和分数概念等多方面的知识。
孩子们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逐渐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 数字的认识与写法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认识数字的名称和大小,并学会数字的写法。
例如,学生需要认识到数字“5”和数字“8”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他们的写法。
老师可以通过数字排列游戏、计算器练习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认识和写法。
2. 加法在加法的部分,学生需要学会进行简单的数学加法运算,例如“2+3=5”、“4+1=5”等。
老师可以通过数字游戏、加法例子的讲解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加法的知识。
3. 减法减法的学习是在加法基础上逐步引入的。
例如,学生需要学会“6-2=4”、“5-1=4”等计算减法的例子。
老师可以通过减法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掌握减法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
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一、课程目标1.掌握和理解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
2.掌握和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如购物、测量、计算等。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加减乘除基础知识:包括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应用。
2.几何形状与测量: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3.数据收集与整理: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4.生活中的数字: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字知识和技能,如购物、测量、计算等,三、教字方法1.直观教学: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测量、购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3游戏教学: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4.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掌握数学知识。
四、教学进度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授课,每节课时间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每周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估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小测验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评估。
同时结合家长反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综合评估。
六、教学资源1.教学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教学工具:黑板、彩笔、直尺、圆规等。
3.教学课件: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4.教学辅导资料: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辅导书籍和练习册。
七、教师分工每位教师将承担一部分课程内容的备课和授课任务,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之间将互相协作,共同解决学生在字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八、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和生活习惯。
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引导家长正确地辅导孩子学习数学。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认识厘米和米,了解其基本单位换算。
2. 学习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线段、物体长度。
3. 掌握比较长度的方法,理解“长度相同”的含义。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1. 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2. 掌握竖式加减法的书写格式,理解其运算过程。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差值等。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 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 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3. 学习画角,如直角、锐角、钝角等。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 学习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 掌握2-6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拼图、物品组合等。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
1. 学习除法的意义,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
2. 掌握6-9的除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分糖果、分配任务等。
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欲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共同分析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共同分析单元教学目标
1.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过程记录
一、黄清艳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和图形的拼组。
二、左聪聪进行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本特征。
黄清艳进行学情分析:
本单元选取的素材是学生们都非常喜欢的,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是学生们身边的事情,或者是讨论有趣的小动物,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见到的小动物个数,引出几个十以上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单元出现的加减法涉及到的数比较大,与学生以往见到的加减法有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先整十整百加减,再去个位加减的问题,以此来循序渐进讲授,而不要把新知一股脑灌输给学生。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数与代数复习有余数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竖式计算43÷747÷934÷6(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基础练习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中,余数最大是()。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30 ()×5<32 ()×7<46 ()×9<42拓展练习1、有16个放木块。
(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放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放木块。
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3、小猴子爬杆,一秒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提高练习1、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1)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3、在()÷()=5……7中,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4、请算出第22个图形和第4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5、筐里有27个苹果,最少拿出多少个就能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6、还有其他的方法,使得筐里的苹果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吗?7、有27本书,最少再添( )本就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最少拿掉( )本就能平均分给5个人?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重点: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积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舰、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试题,进一步发展数感。
2、使学生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能结合日常生活情景合理选择时间单位表示相应的时间,能正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几分。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感受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能结合具体的事物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表示相应的长度,能用厘米和用米作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像“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能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6、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的方法;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7、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回顾整理、练习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减负增效措施及目标1.通过安排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熟练记忆乘法口诀,注意了解未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的学生,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加法和减法的理解2.数的认知和计数方法3.整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4.负数的引入和运算5.时钟和日历的应用6.分数的引入和基本操作7.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单位换算8.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9.对称性和投影性质的探索10.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和解决在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同学们学习了许多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这些知识点既相通又有不同。
本文将总结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以十个主题进行概述,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
1.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在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方法。
同学们学习了将数值相加或相减的基本技能。
并学会了运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费用和一周内读书的时间。
2.数的认知和计数方法在数的认知方面,同学们学习了100以内整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并学习了数字的分类和计数方法。
通过学习数表和数轴,同学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
3.整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在整数方面,同学们学习了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以及在不同整数值之间进行大小比较的技巧和方法。
同学们还学会了在数轴上进行整数的绝对值计算。
4.负数的引入和运算在负数方面,同学们学习了负数的概念和应用。
同学们能够轻松地对负数进行加、减、乘和除四则运算。
同学们还学会了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负数,并将其运用于温度计和海拔高度的测量等问题。
5.时钟和日历的应用在时钟和日历方面,同学们学习了如何读取和使用钟表和日历,并掌握了确定时间间隔和时差的方法。
同学们还学到了如何使用时钟和日历来解决各种时间问题,例如旅行时间、课程时间和工作时间等。
6.分数的引入和基本操作在分数方面,同学们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
同学们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和应用,以及掌握各种分数的运算和化简,例如分数的通分和约分。
7.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单位换算在长度、重量和容量方面,同学们学习了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和应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随笔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随笔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随笔[第一篇]:教学随笔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很简单,简单的我只是让学生们预习一下他们就基本会做了,只需要我再重复一遍加深印象,因此我的教学方式和课后的练习就显得很重要。
因为知识仅仅是知识,小学生学习到的仅仅是知识。
而我授课的过程是要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串联成为一个整体,并将本课的三维目标很好的传达给他们。
课后的练习自然也很重要,数学习题的做题格式以及学生认真、细心的态度都需要在习题中发现并培养。
这里,我想要说说给小学生布置作业的一点看法。
听多了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声音,因此我也想着尽可能的给学生少布置作业。
我给他们布置的作业就只有一道题,并且还不用抄题,只需要他们把计算过程和答案写上就可以了。
原本以为这样做应当没问题,学生们负担轻了,做起功课来自然要认真一些。
然而收上来的作业本却出乎我的意料,字写得歪歪扭扭姑且可以理解,计算过程很简单也说的过去,但最基本的做题格式也都很少有人写对。
学生们或许以为我不让他们抄题也就不用写答案和单位了,只把一个算式摆在那里,而且还有很多是算错的。
尽管在让他们做之前我已经给了足够的提示,但二年级学生毕竟还只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再怎么想象,也终究代表不了他们的现状。
依我看,我所布置的三次作业虽然不用花费多少功夫就能做完,但基本没有用处,因为本课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我都没有达成,这几次的作业也可以说是失败的。
对于此,我做了如下思考:首先,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要严格控制,但并不是不要”负担”,而只要不是”负担过重”,适当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有利于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适应数学习题的常规模式,比如应用题要写答案、要带上单位等等。
新教师往往会因噎废食,听惯了一种声音,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是全盘避免这种情况,要不就是有深深的陷入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中去。
在学生课业负担多少的问题上,新教师常常犯错并不鲜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 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通过观察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如通过图形、数量、数字等
进行大小的比较。
2. 数的排序。
学习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数的排序,比如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3. 数的进位与退位。
学习在10以内的数中,理解和应用进位和退位的概念,比如在做加法和减法计算时,当个位进位到十位或退位到个位时的操作方法。
4. 两位数的认识和写法。
学习认识两位数,理解其由十位和个位组成;学习两位数的
读法和写法。
5.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学习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比如先计算个位数,再计算十位数,并进行进位或退位操作。
6. 两位数的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
学习将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进行合并计
算的方法,通过综合应用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学习将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进行
结合,通过练习培养运算能力。
8.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口诀。
学习加法口诀:“个位相加,十位随便带”;学习减
法口诀:“先比个位,借十位减个位”。
9.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中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教学文案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二十里铺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课本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会用算珠表示数;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用数学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
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难点: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千数时,下一个整千数应是多少;二是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老师也很喜欢体育比赛。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篮球比赛片断。
你们想看吗?播放有篮球比赛的片断,停止在观众席上。
师:这么精彩的比赛吸引了很多人,把体育馆里都坐满了,那么你能不能估计估计体育馆有多少人呢?生:3000人/2000人师:大家估计的数都是比我们已经学过的一百多得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百多得多的数,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
(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引导发现。
出示10个小方块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学具,请同学们快速地数出10个小方块。
(完整word)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难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除法竖式除法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除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法有余数的除法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3、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苹果(竖式除法)知识点: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0+5= 4(盘)要分的苹杲总数(破徐数):2 0------------- 4果5的积,分走的苹果救10 --------- 表示分XT,没有剩下的詹盘放5个苹杲(除数〉jy飞二也可以用豎丸计第•、一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知识点: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竖式计算及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可以放3盘.(商)4丿4 4橘子总数(被除数)鷲纽丁 1 2皿可以放辽个4 4 45 4 厂7 4 丿¥ 8 A )1 9 A/ 2 01 6 1 6 1 62 01 2~F 0 4 > 1 4 > 3 4 > 3 > 02还剩F2恢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知识点: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
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5十8 = 6 (盘)6应该商几?怎么想?8)558和儿相乘都不等48T55,想:8X ( >7最接近55* 8X7=56,答:每盘族6个,还剰比55大,商了界然是大7个。
/1改商札厂…蛊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知识点: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有45条鱼,每个鱼缸里放6条,至少需要几个鱼缸?@®E ……3(条)答:至少需要8个鱼缸。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作为学生的我们,数学是必学的科目之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在学习数学时有所帮助。
1. 两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两位数可以用“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56=5×10+6。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需要先比较十位数的大小,再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53+28=81;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63-32=31。
3. 三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三位数可以用“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785=7×100+8×10+5。
比较三位数大小需要先比较百位数的大小,再比较十位数的大小,最后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4. 三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三个数的数量之和,如365+187=55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452-316=136。
5. 整数的认识: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正整数可以用“+”表示,负整数可以用“-”表示。
6. 正整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 37+65=10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98-65=33。
7. 初步认识同分母多分数:同分母多分数是指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几个分数,例如1/3、2/3、3/3。
8. 认识生活中的简单比例:比例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冒号(:)或比例符号表示,例如 1:3,1比3。
在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比例,例如男女比例为1:2。
9. 使用秤量尺进行长度度量:长度可以用米、分米、厘米等单位来度量,使用秤量尺可以测量长度。
需要注意保持尺的水平,避免测量误差。
10. 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的比较: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可以是分割、将一部分放大或缩小等。
11.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性质,例如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相等,长方形对角线相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教案(表格版)课时设计记录表课题第一课时认识厘米主备人时间学科数学备注教学内容分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学生基础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知识与能力: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学难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法情景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准备直尺,米尺学具直尺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新授一、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一)、认识厘米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汇报。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巩固1厘米的表象。
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3.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二)、用厘米量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听课笔记范文10篇
二年级数学听课笔记范文10篇一、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二、授课时间:[具体时间]三、授课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
-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道10以内的加法算式,如3 + 4、5+2等,让学生快速回答。
学生们回答得很积极,声音响亮。
- 接着教师又出了几道20以内的退位减法,如13 - 5、11 - 3等,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回答。
这一环节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2. 新课讲授。
-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个小商店的场景,里面有各种价格的文具,如铅笔每支3元,笔记本每个5元,橡皮每个2元等。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买一支铅笔和一个笔记本,一共要花多少钱?-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 + 5 = 8(元)。
教师强调在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并在黑板上示范了竖式的写法。
- 之后教师又改变问题,如买一个笔记本和一块橡皮,笔记本比橡皮贵多少钱?学生列出算式5 - 2 = 3(元),教师再次示范减法竖式的写法,重点讲解了个位相减的过程。
3. 课堂练习。
- 教师发放练习纸,上面有10道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题。
学生们开始认真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例如,有的学生在计算加法时忘记进位,教师就耐心地提醒他计算方法。
- 练习结束后,教师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其他学生进行订正。
对于做对的学生,教师给予表扬,做错的学生,教师鼓励他们下次认真计算。
4. 课堂小结。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满十进一,减法不够减时从前一位退一当十。
-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评价:1. 优点。
- 导入环节简洁有效,通过复习旧知识自然地引出新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 教学情境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小商店的场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教师在讲解竖式计算时非常细致,通过示范和强调重点,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2014)二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笔记1-3单元
一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脉络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有余数的除法主备人:宋洁教学内容:第四册书第1页到第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棒、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摆一摆。
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两个小正方形或一个大正方形。
)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8根小棒,每4根一摆,可以摆2个小正方形。
8根小棒,每8根一摆,可以摆1个大正方形。
3.列式计算。
摆两个小正方形:8÷4=2(个) 8表示什么?4呢?2呢?摆一个大正方形:8÷8=1(个)二、探究新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与数字打交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瞧!(一)提出问题。
1.在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中,豆豆和小朋友齐心协力,赢得了冠军。
老师奖给豆豆10枝铅笔,豆豆想:这10枝铅笔可不是靠我一个人得来的,我要分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选13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选13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1篇观察物体知识点[从正面、侧面、上面看。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6、练习(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球)(2)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看到一个长方形。
(×)(4)小明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正方形。
(×)(5)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正方形。
(×)(6)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7)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
(8)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9)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
五、认识时间知识点1、1时=(60)分2、钟面上游(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3、钟面上有(2)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小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了12,走了(12)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
如8时30分是8时半,9时15分是9时一刻。
5、(3或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6、写出钟面上的时间,画分针:教材P101第3题,P105第12题。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精选6篇)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小学数学听课笔记(一):科目:数学课时:一节课授课者:刘素彦听课时间:2013年2月28日课题: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7的乘法口诀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举例:67=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
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生:67=4276=42二、新授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师:一共有几个果子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样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板书)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37=21(个)。
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师:好,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7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汉堡怎样怎样写运算式呢生:27=14(个)师:薯条呢生:77=49(个)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生:二七十四七七四十九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
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1、练一练第一题: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生:47=28(块)第二、三题(开火车)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3、延伸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意见:总结环节是:复习导入看图找信息口诀加式乘式有一举三总结引题目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脉络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第四册书第1页到第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棒、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摆一摆。
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两个小正方形或一个大正方形。
)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8根小棒,每4根一摆,可以摆2个小正方形。
8根小棒,每8根一摆,可以摆1个大正方形。
3.列式计算。
摆两个小正方形:8÷4=2(个) 8表示什么?4呢?2呢?摆一个大正方形:8÷8=1(个)二、探究新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与数字打交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瞧!(一)提出问题。
1.在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中,豆豆和小朋友齐心协力,赢得了冠军。
老师奖给豆豆10枝铅笔,豆豆想:这10枝铅笔可不是靠我一个人得来的,我要分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引导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3.想一想: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4枝呢?……让我们来分一分!(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
(1)指导操作。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小组上台示范分一分。
分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剩余?师生共同在表格中记录结果。
(2)自主活动。
如果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分别可以给几人呢?你能用以上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分的不同结果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1(2)观察以上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是怎样想的?(3)小结。
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1(2)3.写一写。
(1)观察表(1)。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有没有剩余?怎样列算式?(板:10÷2=5(人)。
)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有没有剩余?怎样列算式?(板:10÷5=2(人)。
)10表示什么意思?5呢?2呢?(2)观察表(2)。
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板:10÷3=。
)可以分给几人?(板:3人。
)有没有剩余?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6个小点,把它记下来!(板:……1(枝)。
)(3)认识余数。
在除法算式中,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称为什么呢?1呢?请同学们看书自学。
反馈交流,师板书:余数。
带领同学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4)观察比较10÷5=2和10÷3=3……1这两道算式,师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
4.试一试。
你能把表(2)中分铅笔有剩余的其他情况,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
反馈交流:10÷4=2(人)……2(枝)10÷6=1(人)……4(枝)说说这两道算式中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解决问题:豆豆一组有3人,那么他会选用哪一种分铅笔的方法呢?(每人3枝,还剩1枝。
)5.概括提炼: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三、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1)。
(1)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2)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2.“想想做做”第1题(2)。
(1)看图独立完成。
(2)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
(3)观察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第(1)题是每几个一份,第(2)题是平均分成几份,两题都是平均分后有剩余,就可以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
(2)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3)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题的填空。
(4)集体交流讨论:比一比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想想做做”第3题。
先把题目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揭题1.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板:有余数的除法。
)2.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课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数的除法说一说,说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表格以及算式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第四册第3到4页教学目标: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的方法试商,知道余数应该比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继续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想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理解余数为何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温故而知新1.星期天,红红的妈妈买回来了6个桃子,她请红红把这些桃子放在盘子里,要求是这样的:6个桃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有剩余吗?请你用手中的学具代替桃子,帮助红红放一放,然后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下。
好了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组里和小朋友交流交流。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如果红红的妈妈买回来的桃子不是6个,而是7个,按上面的要求放在盘子里,可以放几盘?有剩余吗?还剩几个呢?也请你用学具分一分,再用除法算式把这种分法表示出来。
在小组里说说、交流,随学生回答板书:7÷3=2(盘)……1(个)1个是什么数?师小结:7个桃子,每盘放3个,放了2盘,所以商2,剩下1个不够分了,所以余数是1。
你会用竖式把分7个桃子的情况表示出来吗?2.请你和同桌小朋友合作,试一试。
(学生在尝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
)3.指名板演。
(选择板演的学生最好是将出现错误的各种情况都反映出来。
)4.交流。
让板演的学生说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含义。
5.如果不摆学具,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6.小结:试商是有余数除法中最关键的一步,小朋友要动脑筋,找到合适的商,当然特别要注意的是余下的不能再分。
三、尝试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1.刚才的学习我们班有5个小朋友表现特别棒,这里有18个气球,如果把这18个气球奖给他们,请你们算一算,平均每人可以奖几个?还剩几个?请你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表示出来。
完成以后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2.交流。
3.如果把这些气球平均奖给7个、8个小朋友,这时他们每人拿到几个气球?还剩几个气球呢?请你任意选一种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写下来。
4.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交流,学生自由说。
5.师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呢?四、多层训练,巩固新知1.分一分。
“想想做做”第1题。
由每组的组长负责,先用小棒分一分,完成填空;然后进行竖式计算;最后在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数。
2.比一比。
“想想做做”第2题。
请小朋友选择其中的3题,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第3、4题。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意。
(2)根据图意,填上除数。
(3)列竖式算一算,填上商和余数。
(4)同组交流。
(5)全班交流。
五、全课总结,自主评价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今天的知识,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2.你对自己在这一节课的表现满意吗?板书设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除法横式以及竖式(余数要比除数小)练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一的1到6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3.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让学生学会灵活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摆一摆,填一填。
(1)摆:7根小棒,每2根一堆。
填:()根小棒,每()根一堆,分成了()堆,还剩()根。
□÷□=□(堆)……□(根)(2)摆:7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
填:()根小棒,平均分成()堆,每堆是()根,还剩()根。
□÷□=□(根)……□(根)2.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
(1)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填空。
(2)汇报交流。
先校对结果,然后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含意义。
二、综合练习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2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4道竖式的计算,请4名学生板演。
(2)讲评。
校对结果,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到商的。
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5题。
(1)先让学生独立判断,找出错误原因,并进行改正。
(2)同桌交流。
在交流中,帮助个别学生找出有错误的题目,并让其独立改正,再次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4道竖式的计算,请4名学生板演。
(2)讲评。
校对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到商的,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
4.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启发学生根据题列出算式。
(2)用竖式计算出结果,独立完成。
(3)汇报交流。
5.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第6题画面。
(2)让学生各自算一算,并思考:每列火车上的3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小组里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