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规定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模版
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银行风险管理,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降低或消除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技术故障等原因造成重要业务运营中断所产生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银行重要业务异常或中断,产生不良影响或资金损失的事件,包括:(一)信息系统各类技术故障和配套设施故障;(二)自然灾害(如火灾、雷击、海啸等);(三)外部影响(如发生黑客攻击、第三方无法提供合作或服务等)。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三条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执行部门和保障部门。
第四条董事会是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负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与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总体战略;(二)审批执行部门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审查执行部门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的履职情况;(三)审批保障部门为业务连续性管理制订的人员、资金、重要设施等资源的总体配备方案;(四)审核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撰写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报告、内部审计部门撰写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审计报告。
第五条风险管理部作为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主管部门(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订和维护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二)制定风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的方法与流程;(三)制订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工作计划与评估报告;(四)制订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计划与总结报告;(五)组织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评估、总结与改进;(六)组织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培训;(七)指导和监督执行部门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活动。
第六条执行部门包括业务部门和信息技术部,负责业务连续性管理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拟定需要恢复的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负责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撰写风险评估报告和业务影响分析报告;(二)负责业务部门的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制订;参与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整体演练;负责本部门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具体演练、评估、总结与改进;(三)参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培训;(四)负责对本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定期评估、改进。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用于确保组织在意外事件或灾难发生时能够继续有效地运营。
本文将介绍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管理办法。
一、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自然灾害、供应链中断还是技术故障,不可预见的事件都可能对组织的业务运作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实施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业务连续性管理有助于保护组织的资产和利益。
通过规划和预防措施,组织能够减少财产损失和业务中断所带来的损失。
其次,业务连续性管理有助于提升客户和供应商的信任。
如果组织能够在突发事件中保持运作,客户和供应商将更加信任其能够履行合同和承诺。
最后,业务连续性管理还有助于遵守法规和行业标准。
在某些行业中,业务连续性计划是必要的合规要求,如金融行业和医疗保健行业。
二、常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1.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组织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分析可能造成业务中断的各种风险,并评估其对业务的潜在影响。
这样可以帮助组织优先处理那些对业务影响最大的风险。
2.制定和实施业务连续性计划: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业务连续性计划。
该计划需要包括应急响应、业务恢复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组织能够在灾难事件中迅速做出反应并有效恢复业务。
3.测试和演练: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需要经过定期的测试和演练来验证。
通过定期模拟实际情景和演练应急响应计划,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组织对意外事件的应对能力。
4.备份和恢复策略:组织需要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以确保在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
此外,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和保护,以防止数据泄露或丢失。
5.培训和意识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需要全员参与。
组织应提供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对业务连续性的意识和理解,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行动。
6.监测和改进:组织应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对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进行持续改进。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G、 特殊情况不能按上述方法执行时,由管理层临时决定撤离路线,各部门主管负责对疏散人员进行记录。
H、 若火灾已破坏一些生产设施,应视破坏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应急补救措施:
Ⅰ、生产部会同管理人员立即组织内部或外部专业人员对灾难所影响的设备进行合力抢修,以最快的速度使其恢复正常。
5.2.6水力、电力
公司已与当地水电力供应部门联络过,要求其断电断水前事先通知公司,以便我司提前安排保证供货。
5.2.7交付受阻
A 、交通中断
当交通受事故或自然灾害影响致使我司交货受阻时,市场部应立即通知客户并随时报告交通状况。B 启用在仓库的库存。
C、 考虑其他方法运送货物。
5.2.8流行疾病
A 预防措施
5.2.1火灾
A、 全员保持对火灾的高度警惕,树立火灾风险防范意识,厂区所有设备均须遵守国家消防安全部门的相关指引。为保障安全,所有危险物品均需按管理程序存放管理。
B 、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及宿舍区域有畅通的消防通道,有足够的消防设备。管理部指派专人定期检查,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消防器材在有效的使用期限内。
B 、台风、暴雨发生时,各责任部门,保安应立即巡查厂区,若有发生漏雨或浸水现象,立即组织力量抢修排洪。
C、 如台风、暴雨灾害造成厂区毁损,按5.2.1.H.I~5.2.1.H.Ⅱ执行。
5.2.3地震
A 、若地震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发生,要视对工厂的破坏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应按当地主管部门或专家们要求采取补救措施。为保证产品供货正常,可按5.2.1.H.I~5.2.1.H.Ⅱ执行。
保存年限
灾难恢复应急计划
管理部
3年
8、附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一、总则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风险和灾害可能对其连续性产生重大影响,为确保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和风险的有效控制,制定本《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二、业务连续性策略⒈\t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业务连续性策略,确保在银行面临突发事件、系统故障或其他灾害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正常业务运作。
⒉\t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规模确定业务连续性策略的重点。
包括但不限于备份关键数据、建立备用系统、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等。
三、风险评估与管理⒈\t商业银行应定期对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⒉\t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灾害应对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对不同灾害事件的处理流程、相关责任人的分工、联系人的信息等。
四、信息技术支持⒈\t商业银行应建立并维护稳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⒉\t商业银行应定期测试和评估关键系统的可用性与响应能力,及时修复和更新系统存在的问题。
五、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⒈\t商业银行应定期对员工开展相关的业务连续性培训,提升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危机意识。
⒉\t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沟通与信息共享,确保员工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政策和流程有清晰的认识。
六、业务连续性演练⒈\t商业银行应定期组织不同层级的业务连续性演练,评估业务连续性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⒉\t商业银行应记录和总结业务连续性演练的结果,及时修正和改进相关的措施和预案。
附件:⒈\t业务连续性策略表⒊\t员工培训计划及培训材料法律名词及注释:⒈\t商业银行-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依照特许经营条件和经营范围,以货币存款和信托存款为主要业务,以发放贷款为辅助业务,进行资金中介和信用中介业务的金融机构。
⒉\t业务连续性-指商业银行在面临突发事件、系统故障或其他灾害情况时,能够维护正常业务运营的能力。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1: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商业银行在面对不可预见事件时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措施,以确保银行的正常运作和客户利益的最大保障。
2:管理目标2.1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商业银行在遭遇重大事件或突发情况时能够继续提供服务,保障顾客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2.2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并对关键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
2.3 商业银行应定期组织业务连续性演练,评估演练结果,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3: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原则3.1 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商业银行应对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关键业务和关键资源,并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3.2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商业银行应根据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3.3 业务连续性演练和评估商业银行应定期组织业务连续性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修订预案。
3.4 绩效评估和改进商业银行应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度改进的依据。
4: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架构商业银行应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架构,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顺畅进行。
5:关键业务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商业银行应就关键业务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和脆弱环节,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关键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数据备份和恢复商业银行应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建立相关的数据恢复机制,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7: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商业银行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连续性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在应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处理问题。
8:业务连续性演练和评估商业银行应定期组织业务连续性演练,评估演练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9:应急响应和危机管理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危机管理机制,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并做好危机公关和风险应对工作。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商业银行业务的连续性管理,确保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与管理第一节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第二节业务连续性策略和规划第三节业务连续性测试与演练第四节备份与恢复策略第五节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第三章信息系统安全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第一节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第二节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关键信息系统保护第三节数据备份与恢复第四节信息系统监控与事件响应第五节网络安全保护第四章人员和组织管理第一节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架构第二节人员培训与意识第三节职责与权限划分第四节供应商管理与评估第五章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运行和监督第一节业务连续性管理责任制度第二节内部控制与审计第三节风险报告与监测第四节评估与改进附件:1.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商业银行:指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汇兑、交付结算、发行储蓄券、债券等公募证券以及从事保险代理等金融活动的法人机构或其他组织。
2.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指对商业银行业务运营中的可能中断或遭受意外事件的相关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和判别的过程。
3.业务连续性策略和规划:指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为保证其业务连续性而制定的相应策略和规划。
4.业务连续性测试与演练:指商业银行对其业务连续性策略和规划进行实际测试和演练的活动。
5.供应商管理与评估:指商业银行对其业务连续性相关供应商的选择、管理和评估。
6.内部控制与审计:指商业银行为保障业务连续性而实施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活动。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信息系统与信息科技是保障业务持续运营的重要基础。
为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维护公众信心和银行业正常运营秩序,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
主要包括:(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障;(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五条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行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根据本行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架构,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配置必要的资源,有效处置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成本与效益;(四)坚持联动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整体有效机制。
业务连续性管理章程:规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要求和应用的规则
业务连续性管理章程:规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要求和应用的规则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和目的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必须面对各种潜在的业务中断风险,如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供应链中断等。
为了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性,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和弹性,业务连续性管理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章程旨在规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要求和应用的规则,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并应对潜在风险。
1.2 适用范围本章程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员工。
所有部门和员工都应遵守本章程中规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和要求。
1.3 术语和定义在本章程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全部内容:1. 业务连续性管理:指企业为应对潜在的业务中断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以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运营。
2. 风险评估:指对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影响程度和概率。
3. 业务连续性计划:指为应对潜在的业务中断事件而制定的详细计划,包括应急响应、业务恢复和业务持续运营的措施和步骤。
4. 应急响应:指在业务中断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的措施,以减轻损失并保护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5. 业务恢复:指在业务中断事件后恢复正常业务运营的过程和活动。
6. 业务持续运营:指在业务中断事件后,持续保持正常业务运营的能力。
第二章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原则和概念2.1 持续改进业务连续性管理应作为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优化和提升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
企业应定期审查和更新业务连续性计划,并进行演练和测试,以确保其有效性。
2.2 风险评估和管理企业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减轻风险。
风险评估应包括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综合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3 业务连续性计划企业应制定详细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包括应急响应、业务恢复和业务持续运营的措施和步骤。
业务连续性计划应与企业的风险评估和业务需求相匹配,并定期进行测试和更新。
第三章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和要求3.1 风险评估企业应通过风险评估来识别和评估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的风险。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XX银行在面对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时能够有效应对,保障业务连续性,提高银行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XX银行的全部业务部门,包括总行和分支机构。
第三条XX银行应建立和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明确相关职责和制度要求,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第四条业务连续性管理应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保护客户利益和维护银行声誉为核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进行。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设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推进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指导各业务部门的业务连续性工作。
第六条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应设立明确的职责和权限,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七条各业务部门应设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岗位,负责本部门的连续性管理工作,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资源。
第三章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第八条XX银行应制定专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确保各业务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恢复业务。
第九条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灾难恢复计划、危机管理计划、数据备份和恢复计划、人员紧急疏散计划等。
第十条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应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实际情况下能够顺畅执行。
第十一条各业务部门应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和人员,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XX银行应与相关单位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
第四章风险评估与监测第十三条XX银行应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识别并评估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
第十四条各业务部门应按照风险评估和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
第十五条XX银行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报告的编制和发布,确保风险信息的及时公开和传达。
第五章紧急响应和恢复第十六条XX银行应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并采取相应措施限制损失。
第十七条各业务部门应按照预案和紧急响应机制进行灾难恢复工作,确保业务的连续运营。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相关标准介绍
标准咨询CHINA QUALITY AND STANDARDS REVIEW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相关标准介绍张旭刚(中国金融认证中心)韩少伟(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谢宗晓(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标 准 解 读1 概述随着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频繁发生,企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BCM)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银行业,一旦发生核心业务中断,且在规定时间内1)未完成恢复,不仅会给银行的声誉和利益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
鉴于此,2011年12月,银保监会2)发布了《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银监发〔2011〕104号),正式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建设提出了全面的、体系化的监管要求。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
其中第三十三条规定,“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确保其具有支持业务稳定、持续运行的性能,并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进一步又明确了重要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通常容易将业务连续性管理(BCM)与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DR)混淆。
在ISO 22301:2012《公共安全 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中,业务连续性管理(BCM)定义为“识别对组织的潜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一旦发生可能对业务运行带来的影响的一整套管理过程。
该过程为组织建立有效应对威胁的自我恢复能力提供了框架,以保护关键相关方的利益、声誉、品牌和创造价值的活动。
” 灾难恢复在GB/T 20988—2007《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定义为“为了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
”所以,严格地说,灾难恢复是恢复数据的能力,解决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问题。
而业务连续性强调的是组织业务不间断的能力,范围更大。
商业银行GG支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案
商业银行GG支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案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商业银行GG支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连续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或故障情况下,确保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营,减少对客户服务的影响,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科学、高效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机制,确保商业银行GG支行的业务运营在面临各类风险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稳定和连续。
二、业务连续性管理目标1. 确保业务运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对业务的影响。
2. 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保障客户利益。
3. 符合国家监管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 提高商业银行GG支行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三、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架构1. 成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审批和监督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的实施。
2. 设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等。
3. 各部门负责人为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的实施。
四、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1. 风险评估:通过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分析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各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风险、人员风险、业务风险等。
2. 应急响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3. 业务恢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应急预案进行业务恢复,确保业务运营尽快恢复正常。
4. 持续改进:根据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实践和经验,不断优化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效果。
五、业务连续性管理培训与宣传1. 定期组织业务连续性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手册,向全体员工宣传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3.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业务连续性管理,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业务连续性管理监督与评估1. 定期对业务连续性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的有效实施。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第一章绪论1.1 目的本政策旨在规范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业务连续性管理方面的要求,确保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持续进行。
1.2 适用范围本政策适用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业务及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服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等。
1.3 基本原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 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能够适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需求。
- 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预防、应对和恢复体系。
- 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相互协调、相互支持。
- 建立完善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跟踪、检查、评估和反馈机制。
- 增强员工业务连续性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第二章关键业务和系统2.1 关键业务和系统的定义2.1.1 关键业务:指对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正常营运、实现经营目标和保障客户权益至关重要的业务活动。
2.1.2 关键系统:指支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键业务系统,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属性。
2.2 关键业务和系统的评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制定关键业务和系统评估标准,对关键业务和系统进行评估,确保其满足业务需求和风险管理要求。
第三章业务连续性管理架构3.1 框架结构业务连续性管理架构应当包括业务连续性管理策略、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和人员、业务连续性风险管理、业务连续性测试和演练等。
3.2 业务连续性管理策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策略,包括业务连续性目标、业务连续性原则、业务连续性控制措施等。
3.3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业务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持续进行。
3.4 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和人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并负责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模版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一、前言为推进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保障银行业务连续性,保护客户权益和金融市场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管理条例》、《行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以及本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目的与适用范围1. 目的:明确本行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的目的、要求和组织架构,规范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程序和制度,确保本行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所有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业务管理、信息技术、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等部门。
三、基本要求1. 风险评估:本行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定期对银行业务连续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银行业务连续性风险。
2. 应急响应计划:本行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计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有效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客户权益和银行业务连续性。
3. 组织架构:本行应建立健全的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和权限,切实保证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有效进行。
4. 培训教育:本行应加强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5. 技术支持:本行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保障重要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四、组织架构1. 领导小组:本行设立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审批本行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计划、指导和监督工作落实。
领导小组根据状况设立应急管理中心并组建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应急响应程序,确保银行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运行。
2. 工作小组:本行设立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政策、制度和规范,评估和控制业务连续性风险,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和演练,开展培训和宣传,协调和监督各相关部门的银行业务连续性工作。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解读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解读《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解读1.引言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时,能够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正常运营,提高应对各类灾难和风险的能力。
本文档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进行解读,以便帮助商业银行全面理解并正确执行相关规定。
2.监管要求2.1 业务连续性政策和程序商业银行应制定和实施业务连续性政策和程序,明确责任和权限,并确保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业务需求。
2.2 风险评估和灾难准备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灾难准备,识别和分析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风险,并设计相应的预防、应对和恢复措施,以保障业务连续性不受干扰。
2.3 业务连续性测试和演练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业务连续性测试和演练,以验证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2.4 业务连续性与供应链管理商业银行应与其关键合作伙伴进行业务连续性的合作,确保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能够保持业务连续性,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
3.附件3.2 风险评估和灾难准备工具4.法律名词及注释4.1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指监管部门发布的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商业银行在面临各种风险和灾难时能够保持业务连续性和正常运营。
4.2 业务连续性管理指商业银行为保障业务连续性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应对和恢复措施,以应对各种风险和灾难。
4.3 风险评估指商业银行对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的过程,以为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4.4 灾难准备指商业银行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和风险时,采取的一系列预先准备和应对措施,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和正常运营。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尤为重要。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面临各种内外部风险时能够继续有效地运营并为客户提供服务。
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定义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分析和评估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以实现业务连续运营的管理过程。
这包括对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错误和恶意攻击等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
三、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重要性1.客户信任: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良好实践将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和忠诚度。
2.金融稳定:商业银行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商业银行发生故障,可能会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3.合规要求:监管机构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和实施全面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框架,以确保其在面临挑战时能够维持正常运营。
四、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1.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特点,对可能影响其正常运营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
2.预案制定:商业银行应制定应对各类风险的详细预案,并确保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执行。
3.员工准备:商业银行应加强员工的业务连续性培训和知识普及,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和应对。
4.信息系统保护:商业银行应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物理措施来保护其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破坏。
5.业务恢复能力:商业银行应建立紧急响应机制,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尽快恢复业务。
五、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步骤1.风险识别和评估:商业银行应对可能对其业务造成威胁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2.预案制定:商业银行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预案,包括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策略。
3.测试与演练: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业务连续性演练,以验证预案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应对能力。
4.监测和改进: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并根据反馈结果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措施进行不断改进。
六、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挑战1.技术风险: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技术漏洞、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技术风险是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主要挑战。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农信社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农信社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
主要包括:(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障;(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五条农信社应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农信社应根据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农信社应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配置必要的资源,有效处置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成本与效益;(四)坚持联动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整体有效机制。
连续性业务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连续性业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持续、稳定、有序的方式进行的业务活动。
在我国,连续性业务涵盖了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为了规范连续性业务的开展,保障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我国连续性业务法律规定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连续性业务法律体系概述我国连续性业务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制度、国家机关、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内容。
宪法对连续性业务的规定,主要体现为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等原则。
2. 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在连续性业务领域,行政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监管职责、行政处罚等。
3. 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在连续性业务领域,经济法规定了市场准入、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
4. 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在连续性业务领域,民法规定了合同、侵权责任等。
5. 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
在连续性业务领域,刑法规定了涉及连续性业务的犯罪行为及其处罚。
6. 行业法规:行业法规是针对特定行业制定的法律法规。
在连续性业务领域,行业法规包括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法律法规。
三、连续性业务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 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指国家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市场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和批准的制度。
在我国,连续性业务的市场准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行政许可:连续性业务的经营者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取得相应的经营资格。
(2)资质审查:相关部门对连续性业务的经营者进行资质审查,确保其符合行业标准和要求。
(3)行业规范:行业法规对连续性业务的经营者设定了行业规范,要求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是指国家对连续性业务进行监督管理的制度。
在我国,连续性业务的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行政监管:行政机关对连续性业务的经营者进行日常监管,包括市场准入、合同管理、服务质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农信社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农信社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
主要包括:(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障;(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五条农信社应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农信社应根据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农信社应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配置必要的资源,有效处置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四)坚持联动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整体有效机制。
第九条农信社应将业务连续性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其成为日常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章业务连续性组织架构第一节日常管理组织架构第十条XXX 联社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农信社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决策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承担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审核和批准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二)审定并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程序;(三)明确各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明确报告路线,审批重要业务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督促各部门履行管理职责,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四)确保配置足够的资源保障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实施;(五)审批业务连续性管理年度审计报告。
第十一条XXX 联社信息科技管理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是:(一)制订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和基本管理制度并报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审定;(二)监督检查信息系统连续性管理成效;(三)履行向监管部门的报告职责等。
第十二条XXX 联社数据中心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是:(一)确定重要信息系统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二)负责信息技术应急响应与恢复,对重要业务系统制定专项技术保障方案;(三)做好信息系统营运监测和维护;(四)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评估与改进;(五)执行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置。
第十三条XXX 联社产品研发中心应制定技术支持方案,验证重要业务系统灾备环境和应急切换流程的有效性。
第十四条XXX 联社运营服务部、业务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电子银行中心等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对各自分管的业务进行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确定重要业务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和业务验证方案,负责业务条线重要业务应急响应与恢复。
第十五条XXX 联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发展研究部、计划财务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安全保卫部等作为业务连续性管理保障部门,为业务连续性日常管理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安全保障和法律咨询。
其中,发展研究部等舆情管理部门应制定对外媒体公关策略,制定和执行对外媒体公关的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XXX 联社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本部门业务连续性计划,开展本部门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评估与改进工作。
第十七条XXX 联社审计监察部负责并定期开展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审计工作。
第二节应急处置组织架构第十八条农信社组建应急团队,在发生运营中断事件时,做到及时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团队包括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执行小组、支持保障小组。
第十九条XXX 联社信息安全保障委员会作为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一)领导和指挥运营中断事件处置工作;(二)最终认定运营中断事件等级,决定是否启动处置预案;(三)对运营中断事件重大处置措施进行决策;(四)协调跨部门共同开展的处置工作重大事项;(五)对运营中断事件处置的对外信息发布进行决策。
第二十条应急执行小组由XXX 联社数据中心、运营服务部、业务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电子银行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部门及市州农商行信息科技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一)对运营中断事件进行业务条线与信息技术的应急处置;(二)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运营中断事件、重大处置事项及事件进展情况。
第二十一条支持保障小组由XXX 联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发展研究部、计划财务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安全保卫部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一)应急处置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保障;(二)应急处置对外报告、宣告、通报和沟通与协调;(三)对外媒体公关、秩序维护、安全保障、法律咨询和人员安抚等相关工作。
第三章业务影响分析第二十二条XXX 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通过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和评估业务运营中断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重点,根据业务重要程度实现差异化管理,确定各业务恢复优先顺序和恢复指标。
应至少每三年开展一次全面业务影响分析,并形成业务影响分析报告。
第二十三条XXX 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识别重要业务,明确重要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所需关键资源及对应的信息系统,识别重要业务的相互依赖关系,分析、评估各项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
第二十四条XXX 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综合分析重要业务运营中断可能产生的损失与业务恢复成本,结合业务服务时效性、服务周期等运行特点,确定重要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业务R TO )、业务恢复点目标(业务R P O),原则上,重要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不得大于 4 小时,重要业务恢复点目标不得大于半小时。
第二十五条XXX 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明确业务重要程度和恢复优先级别,并识别重要业务恢复所需的必要资源。
第二十六条XXX 联社数据中心应通过分析业务与信息系统的对应关系、信息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根据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业务恢复点目标、业务应急响应时间、业务恢复的验证时间,确定信息系统恢复时间目标(信息系统R TO)、信息系统恢复点目标(信息系统R P O),明确信息系统重要程度和恢复优先级别,并识别信息系统恢复所需的必要资源。
第二十七条XXX 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开展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识别业务连续运营所需的关键资源,分析资源所面临的各类威胁以及资源自身的脆弱性,确定资源的风险敞口。
关键资源应包括关键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环境,关键的人员、业务场地、业务办公设备、业务单据以及供应商等。
第二十八条XXX 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根据风险敞口制定降低、缓释、转移等应对策略。
依据防范或控制风险的可行性和残余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确定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第二十九条XXX 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根据业务影响分析结果,依据业务恢复指标,制定差别化的业务恢复策略,主要包括关键资源恢复、业务替代手段、数据追补和恢复优先级别等。
第三十条XXX 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依据业务恢复策略,确定灾难恢复资源获取方式和灾难恢复等级。
第四章业务连续性计划与资源建设第一节业务连续性计划第三十一条XXX 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依据业务恢复目标,制定覆盖所有重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计划。
第三十二条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重要业务及关联关系、业务恢复优先次序;(二)重要业务运营所需关键资源;(三)应急指挥和危机通讯程序;(四)各类预案以及预案维护、管理要求;(五)残余风险。
第三十三条XXX 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制定总体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总体方案,包括总体组织架构、各层级预案的定位和衔接关系及对运营中断事件的预警、报告、分析、决策、处理、恢复等处置程序。
总体预案通常用于处置导致大范围业务运营中断的事件。
第三十四条XXX 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制定重要业务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注重灾难场景的设计,明确在不同场景下的应急流程和措施。
业务条线的专项应急预案,应注重调动内部资源、采取业务应急手段尽快恢复业务,并和信息科技部门、保障部门的应急预案有效街接。
第三十五条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应急组织架构及各部门、人员在预案中的角色、权限、职责分工;(二)信息传递路径和方式;(三)运营中断事件处置程序,包括预警、报告、决策、指挥、响应、回退等;(四)运营中断事件处置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五)运营中断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六)运营中断事件的内部沟通机制和联系方式;(七)运营中断事件的外部沟通机制和联系方式;(八)应急完成后的还原机制。
第三十六条XXX 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要求重要业务及信息系统的外部供应商建立业务连续性计划,证明其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其业务恢复目标应满足商业银行要求。
第三十七条XXX 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注重与金融同业单位、外部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平台和公共事业部门等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衔接;同时,应积极采取风险缓释及转移措施,有效控制由于外部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不充分可能产生的风险。
第二节业务连续性资源建设第三十八条XXX 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所需的资源建设,满足业务恢复目标和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要求。
第三十九条XXX 联社数据中心应重点加强信息系统关键资源的建设,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保障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并减少信息系统中断后的恢复时间。
第四十条农信社应设立统一的运营中断事件指挥中心场所,用于应急决策、指挥与联络,指挥场所应配置办公与通讯设备以及指挥执行文档、联系资料等。
第四十一条农信社应建立符合业务连续性管理要求的备用资源,如备用业务和办公场所资源、备用信息系统运行场所资源、备用信息技术资源、备用人力资源等,以及电力、通讯、消防、安保等资源。
第四十二条农信社选择备用场地时,应确保不会同时遭受同类型风险;应综合分析备用场地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地区配套设施、区域经济环境、交通条件、政策环境和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以及灾难恢复所需的金融服务、通讯、设备、技术等外部服务供应商资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