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比大小
数学课程教案:小学二年级比较大小
![数学课程教案:小学二年级比较大小](https://img.taocdn.com/s3/m/8bdfe14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e.png)
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之一,而比较大小也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及方法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必要步骤,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针对小学二年级比较大小的数学教学课程,老师需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比较大小知识。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字大小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在比较大小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强调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图片和事例,通过观察和比较图片或事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例如,可以用各种水果图片让学生尝试比较它们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些比较大小的游戏,如“大小途径”,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还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引导性讨论、互动游戏、自主探究等多种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出示两个数字或几个数字让学生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比较结果,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比较的规律和方法,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老师也应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理解能力不同,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出难度较高的题目,或组织错位竞赛等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则需要采用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及图示辅助来帮助他们。
小学二年级比较大小的数学教学课程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及针对性,能够使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比较大小的技能,加强学生对数字大小的理解及应用水平。
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促进其对数学知识的深入认识与探索,才能真正为孩子们打下牢固的数学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13e72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b.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专项练习题1. 比较大小328______1234 9258______8364 7654______75642. 8×()<50A .6B .7C .83. 不用计算找出得数比50小的算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9+17 75-67 40-18 83-65 84-75 28+574. 按要求排一排。
60千米6分米6000米600厘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横线上最小能填几:4______5>432 300 <______10 39______2>3968 5______26<5314 6. 比大小(用“>”“<”“=”符号填空)300+800______400+6007. 在横线上里填上>、<或=。
3米______30厘米 60厘米______100厘米 2米______20厘米1米______100厘米 4厘米______1米 50米______5米8. 359+292 ()439+285A .>B .=C .<9. 比大小(用“>”“<”“=”符号填空)322-143______446-25110. 比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者“=”)5×6______9×211. 比大小(用“>”“<”“=”符号填空)532+196 ______454+37812. 比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者“=”)5×3______5×213. 比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者“=”)7×8______9×614. 从下面左边圈中选一个数,减去右边圈中的一个数。
差最大是______ ,最小是______ 。
15.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7000 7099 7989 789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在横线里填上“>” “<”或“=”。
量一量,比一比-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量一量,比一比-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5da3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f.png)
量一量,比一比-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明确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掌握对物品进行长短、重量、容量、面积等方面的量化和比较。
2.在实际操作和物品比较中积累经验,提高感性认识和能力,同时开发想象力和观察力。
3.提高认识质量,培养积极评价、除弊思考、实事求是、主动合作等学习个性。
教学内容•运用实物、图片等生动的教具,通过直观的形象让学生了解大小和重量的概念•利用实验、测量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重量的概念和操作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分组中进行户外或室内的大小、长度、高度、质量、容量等项目的测量•常用的衡量和测量单位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多个重量规等测量器材2.鲜明色彩、形状、分量适中的物品3.单位测量标准(如厘米纸、家具尺)4.小组分组安排步骤一:概念引入老师拿出一袋子饼干问学生:“哪一袋的饼干重?”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其它同学讨论怎么比较才能知道“哪一袋的饼干重”。
引导学生认识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探究基本比较方法。
步骤二:形象引入老师拿出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试摇。
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并引导学生认识重量的含义。
接着,让学生用不同的重量计量器进行测量以及讨论和记录比较结果。
步骤三:活动实践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开始进行分组活动。
具体分组活动如下:1.组织学生在分组的环境中寻找很多物品,然后去测量并将其按照大小、长度、高度等方面进行分类。
2.在测量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不同单位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如公分、米、分米、升、毫升、立方米等。
3.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重量、容量等抽象概念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方法。
4.在每个组别的结束时,让小组组长汇报成果,总结活动过程和结果。
步骤四:加强练习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让学生进行分类和排序,加深学生对于量、比大小的基本概念的认识。
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长短、重量、容量等方面的量和比较。
步骤五:评价在活动结束后,学生总结活动过程并对自己和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二年级数学比大小题型
![二年级数学比大小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479adf5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5.png)
二年级数学比大小题型
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比大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学生可以培养对数值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年级数学比大小题型。
1. 单个数字比较:要求学生比较两个单个数字的大小,例如:比较3和7,或者比较5和2。
这种类型的问题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解答,学生只需将数字按大小排列即可。
2. 简单数字序列比较:要求学生根据一组数字的顺序,判断哪个数字比较大或比较小。
例如:给出数字序列3,7,1,9,学生需要判断7是最大的数字,1是最小的数字。
3. 带有表格的比较: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表格信息,比较不同组的数字的大小。
例如:一个表格中有两组数字,分别是2,5,8和3,6,9,学生需要比较两组数字中的相应位置的数字大小。
4. 简单问题的比较: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解答。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谁有更多的苹果?学生需要比较两个数字来找出答案。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比大小题型,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
行创新,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题目。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培养对数值的敏感性,加深对比大小概念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 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人教版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 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83a63776c66137ee0619ad.png)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问:哪只海龟年龄大?为什么?(贴着15的海龟年龄大,因为15比9大,15是两位数,9是一位数)继续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师:这时沙滩上又爬上来一只51岁的海龟,它和15岁的海龟比,哪只海龟年龄大?为什么?(51岁的海龟年龄大,因为51比15大,先比十位上的数,51十位上是5,15十位上是1)继续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师:这时海滩上又爬上一只58岁的海龟,和51岁的海龟比,谁的年龄大?为什么?(5 8大于51,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个位上的数,58的个位上的数是8,51个位上的数是1)师说:我们比较海龟的年龄,其实就是在比较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我们已经学过比较百以内的数的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数,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再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大的数,这个数就大,如果个位上的数也相同,说明这两个数同样大.下面我们再比较几个数:61○56 45○47 100○98师说:我们填好大于、小于号后,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来检查符号写得对不对.“大口对大数,小尖对小数.”下面我们就用以前学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比较万以内的数,看谁学得快,学得好.二、学习新课.1.根据下面各数的位数分类.出示:1230,965,395,1689,2001,470.师问:这些数很大,谁能读读这些数?你们能根据百以内数比较大小的知识推测出三位数与四位数比,哪个大?为什么?(四位数大,因为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不够一千)下面我们比较一下这些数:小结:位数不同的数比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2.在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数的大小.(1)比较5640和8790的大小.师问: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怎么比呢?(先比它们的最高位,5个千比8个千小)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位数同样多,先从最高位比起练一练:965○395 395○4701230○1689 1689○2001(2)哪辆车载的汽水多?3864○3529师问:3864和3529都是四位数,最高位也相同,该怎么比?(再比百位上的数)3.小结.师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三、巩固反馈.1.在下面的○里填上大于号或小于号.398○402 3940○5230 1020○999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1)941, 893, 1001,914(2)3005,3050,3500,30493.找出下面各数中最大数、最小数.463,9528,4000,2089,9030,8006.最大数:_______最小数:_______4.写出相邻数.5.在下面每个数的后面接着写出5个数.196,798,2999,1187.6.由2,9,0,5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7.填表.8.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5□<453 362>□79 710>7□18□6<861 52□>526 1000>□999.思考题.56-7×2=7×() 12-8>12-() 40÷5>()+4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同学们想一想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有几种情况?你是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探究活动比比谁最高活动目的1.通过比较身高进一步熟悉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会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3.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协助的精神.活动准备准备若干米尺活动过程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发给米尺.2.同组同学互相测量身高并记录姓名、身高.3.同组同学对本组所有身高进行比较,评出小组最高和小组最矮.4.将各组的最高与最矮分别比较,评出全班身高的前三位和后三位.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比较数的大小(1)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并掌握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3.2比大小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3.2比大小](https://img.taocdn.com/s3/m/e8c92fd1b4daa58da1114aed.png)
“
法
3.2 比 大 小
”
1.认识“>”“<”和“=”,掌握它们的含义和读、写法,会 用“>”“<”或“=”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重点
会正确比较并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
准确区分、使用“>”和“<”。
看数圈一圈。
图中有什么? 数一数各种水果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3= 3
等号 读作:3等于3
3> 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1.“>”“<”和“=”的写法
2.5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 “>”“<”或“=”表示。当两个 数相等时,用“=”表示;当两个 数不相等时,用“>”或“<”表 示。
从小到大:1<2<3<4<5;从大到小: 5>4>3>2>1
1.看图写数,再比较大小。 (1)
2< 3
(2)
4 >2
2.右边的小猴说的一定对吗?
我的桃肯定 比你的多。
左
右
……Βιβλιοθήκη ……所以右边的小猴说的 不一定对。因为当篮 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 时,两只小猴的桃子 个数就相等。
这里面有 没有桃呢?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比一比 量一量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比一比 量一量](https://img.taocdn.com/s3/m/376f7b2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4.png)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比一比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比较,比较大小、比较长短、比较重轻等等。
比较是我们认识世界、分辨事物差异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节课将学习比一比,做一些有趣的比较。
二、目标
1.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2.能够用适当的单位进行量一量。
三、学习内容
1.比一比:比较大小的概念;
2.量一量:使用适当的单位进行量化。
四、学习重点
1.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
2.熟练运用适当的单位进行量化。
五、学习步骤
1. 活动一:认识比较
•进行比一比游戏,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形状等特征。
2. 活动二:量一量
•用标准长度进行量一量练习,如小手指的长度、书本的宽度等。
3. 活动三:综合练习
•综合运用比一比和量一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六、拓展练习
1.从家中选择两个物品进行比较,记录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2.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和朋友的身高,比较谁更高。
七、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和量化的方法。
比一比、量一量不仅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生活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比一比量一量的内容,希朋友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专项练习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01862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2.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专项练习题1. 比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者“=”)5×3______5×22. 横线上最小能填几:4______5>432 300 <______10 39______2>3968 5______26<53143. 8×()<50A .6B .7C .84. 下列正确的是()A .1分=100秒B .90秒<1分C .1时=60分5. 3×______<166. 比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者“=”)180分______3时。
7. 先比较,再填空。
941 893 1001 914这四个数中______最大,______最小。
8.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8605 8650 8065 856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从下面左边圈中选一个数,减去右边圈中的一个数。
差最大是______ ,最小是______ 。
10. 比大小:5×6______5+6(在横线上填上“>”“<”或者“=”)。
11. 横线上最大能填几?3×______<15 4×______<30 5×______<16 6×______<1512. 在横线上里填上最大的数。
______×5<2613. 在横线里填上“>”、“<”或“=”。
280+300______280+30 6400-400______6800-800750+40______40+750 960-80______900-8014. 下列错的是( ) 。
A .1米>20厘米B .5米>13厘米C .1米<19厘米15. 122-84______267-229(填”>“”<”或者“=”)16. 比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者“=”)960-84______900-6817. 在横线里填上“>”“<”或“=”。
教案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
![教案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https://img.taocdn.com/s3/m/79be9e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d.png)
教案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一、引言在二年级数学学习中,比较大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学生需要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判断它们的相对大小关系,进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教案将围绕比较大小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二、知识导入1. 利用物品比较大小:将不同尺寸的物品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观察并讨论物品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实物比较,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的概念。
2. 数字的大小表示:以数字卡片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数字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感知能力。
三、概念讲解1. 大于、小于和等于:解释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并以简单的数学式子进行说明。
例如,3 > 2 表示数字3大于数字2。
2. 使用符号比较大小:教导学生使用“>”、“<”和“=”符号来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符号的使用方法。
四、技巧训练1. 数量比较:以物品数量为例,设计一系列比较大小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数,判断物品数量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
例如,7 > 5。
2. 数字排列:给出一组数字,请学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通过排序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
3. 填空练习:给出一些比较大小的句子,留下空白部分让学生填入适当的符号,使句子成立。
通过填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比较大小的理解。
五、拓展应用1. 比较物体大小:将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如水果、玩具等)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比较物体的大小。
通过比较实物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2. 比较数字应用: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较大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你和你的朋友拥有的铅笔数量谁多?六、巩固练习设计一定数量的综合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解答问题等形式。
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比较大小方法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错误。
第2单元《比大小第几》教案
![第2单元《比大小第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4f184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9.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比较大小是判断两个或多个物体在数量或尺寸上的相对关系。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帮助我们做出选择和决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比较两个书包里的书本数量,我们可以通过计数来确定哪个书包的书本“第一多”。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排列顺序、选择大小等。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比较大小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
-教学过程中,强调数量多少的比较,例如比较两组铅笔的数量,让学生描述哪组铅笔“第一多”。
-通过比较不同大小的图形,如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指出哪个图形“第二大”。
2.教学难点
-理解量的相对性,即在不同情境下,同一组物体的大小关系可能发生变化。
-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时,如何将问题抽象为比较大小的问。
-在实际操作中,准确运用“第一”和“第二”进行描述,避免混淆。
举例:
-难点突破:通过实际操作,如比较不同长度的绳子,让学生体会量的相对性,理解在不同标准下,大小关系可能不同。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比大小第几》,整体来看,学生们对比较大小的概念有了基本的掌握。我发现,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意义。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几个关键点:
一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比较物体大小时,学生们需要仔细观察,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尝试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们主动去观察、发现,这样他们对比大小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于教学难点的讲解,我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有些学生对量的相对性这一概念还不够理解,我需要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二年级数学教案2:比较大小
![二年级数学教案2:比较大小](https://img.taocdn.com/s3/m/4d41a5c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a.png)
尊敬的二年级数学老师,以下是我为您设计的数学教案2:比较大小的文章。
引入,即将学习的内容:二年级的孩子正在逐步学习数学,比较大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能够正确比较大小,了解数值大小的概念和意义。
我将为您介绍一些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帮助您培养学生的比较大小能力。
1. 讲解数值大小的概念老师需要向学生讲解数值大小的概念,让他们了解数值大小的意义和作用。
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就如下一个小问题:李华买了两个苹果,小明买了三个苹果,谁买的苹果更多呢?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字进行比较大小,让他们意识到数字的大小对比是一个基本的数学技能。
2. 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老师需要向学生讲解如何比较数字的大小。
以 3、5 两个数字为例,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建立数轴,将两个数字在数轴上标出,比较它们在哪个位置即可。
方法二:用比较符号 >、<、= 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方法三:减法比较,把两个数字相减,得到的结果如果为正数,则前者大于后者,反之则后者大于前者。
方法四:补数比较,找到两个数字的十位数相同的补数进行比较。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上任意一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老师可以列出一些简单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其大小,如下例:(1)2 和 4,哪个数更大?(2)15 和 18,哪个数更大?(3)如果我们把 8 加上 3,得到的结果和 6 加上几会相等?(4)有三个苹果,四个橙子和两个西瓜,哪类水果最多?老师可以通过这些案例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方法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基本方法,对数值大小有了深入的了解,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需要耐心讲解,慢慢引导学生,发掘他们的思维潜力。
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必定会在比较数字大小的过程中,收获自信和成就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63a4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7.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在二年级数学学习中,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接下来,将围绕这一主题,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为基础,介绍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
一、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在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帮助学生们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1. 观察数字的大小:让学生们观察数码卡片或其他具体物品上的数字,并通过观察、比较来判断数字的大小。
例如,老师可以展示数字1和数字2的数码卡片,让学生们比较大小,确定数字2比数字1大。
2. 数字的大小排列:将一组数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观察并尝试排列出正确的数字顺序。
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培养他们对数字大小关系的认识。
二、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1. 使用比较符号:介绍比较符号“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们熟悉并掌握比较符号的使用。
2. 数字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可以通过直接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或者通过对数字进行尺寸比较。
例如,比较两个数的个位数大小,或者比较两个数的十位数大小。
三、数字的排序方法1. 从小到大排序:引导学生们掌握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的方法。
可以从个位数开始排序,逐渐向高位数进行排序。
通过多种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们熟练掌握排序方法。
2. 从大到小排序:介绍数字从大到小排列的方法,让学生们了解这种排序方法的应用场景。
同样,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们掌握从大到小排序的技巧。
四、综合运用和拓展在学习了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之后,可以通过综合的练习和问题,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身高、年龄等信息,让学生们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此外,可以通过数字大小游戏、数字大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专项综合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专项综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b1d15fff524ccbff121845b.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专项综合练习1. 比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者“=”)960-80______900-802. 856-244 ()745-196A .=B .>C .<3. 下列正确的是()A .1分=100秒B .90秒<1分C .1时=60分4. 6616>66□6,□里最大填______。
5. 横线上最大能填几?7×______<506. 比大小()。
25cm○1mA .>B .<C .=7. 359+292 ()439+285A .>B .=C .<8. 比大小(在线上填上“>”“<”或者“=”)7×7______6×89. 从下面左边圈中选一个数,减去右边圈中的一个数。
差最大是______ ,最小是______ 。
10. 在横线里填上“>”“<”或“=”。
300+800______856+244 424+99______745+19611. 横线上最大能填几?51>8×______12. 比大小(在线上填上“>”“<”或者“=”)1时30分______90分.13. 在横线填上“>” “<”或“=”。
36+15______6×8 8×2______59-383×8______4×9-12 91-25______8×88×4+8______5×8 0×8______2×3-514. 比大小(用“>”“<”“=”符号填空)424+99______324+19615. 横线上最大能填几?3×______<15 4×______<30 5×______<16 6×______<1516. 比大小(用“>”“<”“=”符号填空)7×9______8×917. 横线上可以填哪些数?______74>57418. 在横线上填“>”“<”或“=”。